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2024-04-23

平分生命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平分生命》是本单元“亲情”主题的最后一篇文章。《礼物》使学生通过亲人送给自己的礼物,感悟亲人对自己的爱与期盼;《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使学生感悟到亲情是亲人间情感互动的过程,要学会用行动去关爱亲人;《平分生命》这篇外国文学作品,则告诉人们亲情是一种责任,要像文中的小哥哥那样,甘愿为亲人无私奉献。

学习《平分生命》这篇课文的要求是读懂课文,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讲完《平分生命》这篇课文后,我有很多的思考。学生学习的情感是积极的、主动的。在“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思维角度多样,能够在读书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从感情上走近学生,与他们共同学习,学生也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当学生解决抽血前男孩有什么表现,心里可能想什么时,学生依据医生建议男孩献血给妹妹,男孩“犹豫”、“点了点头”,说出了男孩复杂的内心活动,“男孩可能在想,我输血给妹妹,会失去生命吗?我输血给妹妹,妹妹会活吗?如果妹妹能活的话,我宁愿把我的血全输给妹妹,就算我失去了生命,我也要妹妹好好地活下去,快乐地活下去。” “犹豫”一词在同学们娓娓道来中,得到了形象的说明。我抓住时机,问学生:“你觉得男孩怎样?”“勇敢”“善良”“疼爱妹妹”一下子从同学们口中蹦出来„„当提到“抽血时,男孩安静、微笑地看着妹妹,心里会想着什么”的问题,学生说:“他不想打扰医生的工作,微笑写出了他为妹妹有救而高兴。”抽血后,学生认为男孩的心理活动:“自己快没命了,所以他说话的声音会颤抖。”当学生找出课文中医生被感动的语句之一“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医生很关爱这一对兄妹,也很敬业,所以做手术时特别用心,本身手心有些热,一感动就冒出了汗。”学生的语言那么纯真、可爱,也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感受。

导入时让生说说对“生命”的理解,生大部分的回答是“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宝贵等”,当学习完课文再问这个问题时,生的回答一下子丰富了起来:“如果能将生命分给别人,那这样的生命会更加的有意义”“生命只有一次,但只要我们愿意,是可以和别人分享,让别人再多一次生命的”„„“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相信通过学习了“亲情”这一单元,学生们一定对亲情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

篇2: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洪江市安江二完小 向莹

这是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讲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贝贝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他又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时,在认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勇敢地献出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贝贝的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从重点词句中让学生去感受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贝贝的勇敢和对妹妹的无私的爱。这种爱要从字里行间去品位,于是我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让学生进入情境,从而读出感情,读出体验。在教学3-5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自读、合作探究:小男孩在抽血前、抽血时、抽血后的不同表现以及有这些表现的原因。孩子们记得非常深刻,例如:“抽血前小男孩先犹豫了一瞬间,最后又点了点头”,为什么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又点点头呢?我在教学时,强调读书要有自己的感悟,马上有同学补充还要联系上下文,于是同学们就联系前文知道男孩和妹妹相依为命,男孩是妹妹的唯一亲人,联系后文知道男孩以为抽血就会失去生命。自己领悟出了两条原因:

1、害怕失去生命(他毕竟只是个孩子),且之后妹妹没有人照顾,所以犹豫。

2、如果不抽血,妹妹就会失去生命。为了妹妹的生命,小男孩愿意牺牲自己。同学们还想象了当时点头的表情是十分的严肃、庄重的。在一步步引导下孩子们领悟得特别地深刻。特别是在文中6、7自然段,当小孩得知抽血不会失去生命的时候那一串动作地表现,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地感悟:刘喆说:“我 从„跳‟、„高兴得又蹦又跳‟,知道了小男孩在知道抽血不会失去生命的时候特别的高兴。”向宇说:“我从„转‟字,知道了小男孩很天真。”舒博仁说:“我还从„挽、伸‟中知道了小男孩准备再次给妹妹献血。”很多学生高高举起了手,于是我引导学生理解了 “郑重其事”这个词语,并叫大家一起挽着手站起来,郑重其事地将小男孩说的话再说一遍,既使大家产生了情感共鸣,也陶冶了情操。学生还从最后一句话中读出了愿意和妹妹平分生命,点了课题,从而再次体现了男孩的天真、对妹妹浓浓的爱意。我问孩

子们,你们喜欢文中的贝贝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言,很喜欢贝贝,很佩服他。我小结道:“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每个人都害怕死亡,然而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文中的哥哥愿意为妹妹献出生命和平分生命呢 ?学生们都说是哥哥对妹妹无私的爱,”于是我又告诉孩子们,“在生活中其实还有许多类似这样感人的亲情故事,学生从例子,谈到了 要对亲人的回报,以及自己在生活中也要向男孩一样勇敢、愿意为亲人付出。”于是我就趁机深情的小结了本课:“亲情的力量使文中的哥哥愿意为妹妹献出生命和平分生命,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都享受着亲情的温暖与幸福,妈妈的细心呵护、爸爸的耐心鼓励,爷爷奶奶的真心疼爱等等,那都是亲情呀,我们在享受亲情的同时更要懂得回报亲情。”也许 是这番言语勾起了孩子们的许多的回忆。同学们还谈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亲情小故事。许多孩子都说回家要为亲人做些事。

在教学后,让我也对教学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教育者,在教学的 时候一定要自己深入文本,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我将自己融情其中,学生也很快融进文本之中,与文本对话,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达到了情感共鸣,真切的感受到了这种亲情的无私,伟大。我还深刻的意识到了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篇3: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关键词:反思教学,教学品质

教学反思让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成长, 在成长中进步,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 从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教学反思能让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成长, 每天都在成长中进步, 让我们的教育理念每一天都是更新的。基于对反思教学的理解, 作为教师应做以下三方面的反思。

一、对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十年磨一剑

作为一名想要有所作为的教师, 正常会经历三个成长阶段。

第一阶段:激情演绎教学。认真履行“常规性教学阶段”, 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 某种低标准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在不同类别的考试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满足于自己先前使用过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止步于对教材的自我认识, 感觉凭自己的激情和付出, 完全可以自由的应对所有的学生, 以为找到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最佳模式, 那就是:激情与努力的付出。

第二阶段:简单复制教学。经历了成长中的一个挫折。在一次偶然的但非常重要的考试中, 感觉到当头一棒:由于各种原因 (记住:要成功, 没有理由) , 当然成绩也最暗淡。当时, 陷入由自己制造的种种习惯性偏见之中, 很难倾听别人的分析, 也不容易改进, 时常为自己的偏见和个人倾向所蒙蔽, 不知不觉地提出自己偏爱的词汇, 形成偏爱的观念并不允许别人怀疑它。思维的创造性和反思性被无可奈何地排挤出去。不知觉的惧怕改变的心理也驱使我采取防卫的态度, 不仅排斥新概念, 也阻碍作出新世界观察。

第三阶段:探究反思教学。目标是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注意各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承认在最喜爱的观念中, 有错误的可能性。现在全国都已进入新课改, 课程改革的大潮, 教师原先的教学理念应该受到冲击。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教师与学生一道不断地创造和制作, 教师在创造和制作中展示自己的职业特性, 获得自己的职业尊严, 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 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 改变自己的职业生存方式, 使教师与学生一道过有意义的生活;每一个学校都会发展, 都可能带给想要发展的教师以机遇。我们应该有批判性的心态, 反思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 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

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师生生命质量需要提升

新课程的资源观认为:教材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学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生命载体。课堂教学的过程, 不是一个被动的传授与执行教材资源的过程, 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资源、利用资源、提升资源的过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分析、解决已有的问题, 同时又不断地发现、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中, 难免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和失误, 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活的看法, 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 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 其间或许蕴藏着创新的精神和智慧的火花。作为课堂教学的另类资源, 同样值得我们珍视并合理开发。其实,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会不断生成瞬时性的不可重复性的课程资源, 学生本身在教师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习主动性”时, 就变成一块等待开发的富矿, 学生的主动性就转变为课程人力资源了。而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学习, 从而开发出丰富而广阔的“课程人力资源”。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自己先“动”起来, 动脑筋建构课堂设计, 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心”动——期望值高, 不论是对自己, 还是对学生;让学生动最为关键, 拨动其兴趣的心弦, 激活其探索的智慧因子, 挖掘其创造的潜能。这样的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唱和的舞台, 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 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步提升是题中应有之意, 也是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三、存在问题及愿景的反思:在反思教学的路上行走

需要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网络时代对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此, 我们需要继续开拓创新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重点,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提高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新内涵。同时, 由于招生制度改革和生源的急剧变化, 造成各校学生内部差异显著, 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相对减弱。一个方面教师需要给高端学生提供高思维要求的课程内容, 这给低端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负担, 另一个方面教师也需要照顾到低端学生的学习现状, 重复性内容和低思维要求内容的增加对于高端学生来说也是不必要的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再次大胆地进行课程改造, 提高分层分类教学效益;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品质, 关注教师生命质量, 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篇4: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关键词】《平分生命》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75-01

语文S版第五册课文《平分生命》是一篇小小说,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小男孩时,成功介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结合人物典型言行,展示人性美、亲情美,渗透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具体教学设计时,教师从正面、侧面描写入手展开文本教学,通过对具体描写案例分析,让学生进入人物情感世界,领略男孩那份心灵的纯真之美,获得习作方法的积累。

一、正面介绍,侧面铺垫人物背景

正面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展开的直接描绘,而侧面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环境,或是对周围人的反应、介绍,来塑造中心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常常结合起来应用,相互关照、相互补充,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平分生命》这篇课文开头介绍小男孩的悲惨遭遇,是典型的正面描写,但从描写作用来看,又从侧面铺垫人物形象成长基础。教师在具体施教时需要交代清楚正面、侧面描写的操作起点,让学生了解人物成长背景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动的讲述导入课堂:“一个小男孩与妹妹相依为命,其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更为不幸的是,男孩的妹妹患上重病,男孩该怎么办?这兄妹两人会绝处逢生吗?阅读课文,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学生快速自主阅读学习,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男孩是主人公,课文开头陈述男孩和他妹妹的遭遇,对塑造男孩形象有什么作用呢?有的学生认为:“开头部分的家境介绍,为突出男孩崇高品质作铺垫和衬托。”教师总结:开头是正面介绍,发挥的作用是侧面烘托,正面、侧面描写相互融合,表达效果更为突出,学生习得对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认知。

二、正面描写,塑造人物细节

细节描写是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言语等进行描写,以引起读者的重点关注。《平分生命》中小男孩的“犹豫”“声音颤抖”,还有抽血过程的“笑”,都属于细节描写,这是作者从正面写出男孩内心的斗争。这些细枝末节的描写,将活生生的小男孩形象塑造得真实可感,令人心生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对正面细节描写有更为真实的体验感知,教师与学生展开一段精彩的课堂演绎互动。

师(医生):你妹妹危在旦夕,如果不及时输血,恐怕她活不过明天。

生(男孩焦急地):那可怎么办?

师:你的血型和妹妹匹配,你愿意给妹妹输血吗?

生(犹豫):这……这……好吧,为了妹妹,叫我做什么都行。

师:你真是一个勇敢而且有爱心的孩子。(生微笑)

生(声音颤抖):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师:你还能活100年。

生(一跃而起,欢快地伸出胳膊):医生,那把我的血抽出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50年!

教师与学生合作展开课堂演绎,展示文中的人物形象,给学生带来更多感知体验,让他们对正面描写的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三、侧面烘托,生成感人的力量

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侧面描写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往往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平分生命》中的侧面描写有很多,如医生听到小男孩问自己能够活多长时间的瞬间反应“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气所震撼”,“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男孩的手”,用医生的具体反应来衬托小男孩的形象。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感悟性训练:“生命是短暫的,能够同别人平分生命,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出这样的承诺呢?然而这个小男孩做到了。如果这个小男孩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获得深刻的心灵感悟,如有的学生写道:“你不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你是我心目中的大丈夫。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世界上最伟大的是亲情。”也有的学生写道:“你很无知,但更可爱,你的心纯净到透明,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人间真的会成为美丽的天堂。”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有机融合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教师从描写欣赏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学习正面、侧面描写的观照应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习作认知启迪。

篇5: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爱国小学逯叶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亲情是可贵的、无私的、伟大的,同学们无时无刻不被亲情包围着,感受着亲情带给自己的温暖。可是小学生们还没有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这个关爱他的社会、集体、乃至他的亲人。因该说还是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学习亲情这个单元我希望能让同学们有所感悟,并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亲人、同学和社会。

学习《平分生命》这篇课文的要求是读懂课文,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能在生活中用心体会亲情。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本课教学首先我让学生回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这个小男孩的喜爱,进一步推进学生喜爱的情感,“你喜欢他什么?”学生将围绕喜欢小男孩的勇敢、坚强、爱心等去找有关的段落和句子并谈出自己的体会。谈体会读课文时适时提问一些词语“相依为命”、“震撼”的意思,怎样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你要抓住哪些词语来读?学生在汇报的时候引导学生按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汇报。学生在感受生死与共的兄妹情的时候逐渐的被小男孩的爱心和勇敢所打动,纷纷向小男孩、小女孩和医生说了很多祝福的话,这也让我很感动。

一个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中觉得极富“激情”,如何体现语

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篇6:《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平分生命》是第六册语文(北师大版)的第二篇课文。当这个小男孩知道自己没有生命危险,并能活一百岁时,非常高兴的心情。课文第七自然段就对他的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进行了描写。课文是这样写的: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五十年!”

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回忆了一下,平时你做什么事,有一连串的动作,并在做事的过程中,你的神态是怎样的?(也可以是观察其他的人)把它写出来。学生都刷刷地写了起来:

我从床上跳到地上,难过极了。一会儿打墙壁,一会儿捶胸。伤心地对自己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小偷左看看,右瞧瞧,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手,用报纸半遮住脸,低下头,若无其事地把手伸向了姑娘的钱包……

一个五年级的大哥哥,拿起鱼竿,弯下腰,左手按住膝盖,两眼直盯着瓶口,慢慢地将小钉子移到瓶口上,只见钓竿稍微一斜,钉子就滑了进去。

[反思]

篇7:《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学生初读课文时,要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利用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回答读懂的内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可能对课文的大意、小男孩的勇敢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男孩为什么开始输血时犹豫,后又为什么点点头等关于男孩的一系列神态、动作和语言。

初读课文时,要求放在是否正确、流利上,一定要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学习。

学生再读课文时,就要有更深入的要求,比如划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并好好读一读。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男孩:犹豫?点头?微笑?颤抖?转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朗读进行适当的评价,对读的评价一定要实在。对读的评价不能只是单一的“不错”、 “可以”、“还行”等不着边际的词语,而要真实的能激发学生再次朗读的欲望、又能提高朗读水平的朗读评价,比如: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的心灵有所震撼,但还不够,如果你能把你的朗读表情传达给我,我受的震撼可能更深一些,再试一遍。这样的评价能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明白男孩子心里那种对妹妹无私的关爱。

精读课文,情感升华。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要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

“犹豫”是因为男孩认为抽血就是抽掉自己的生命。

“点头”是因为小男孩已有了为亲人献出生命的决心。

“微笑”是想给妹妹最大的安慰。

“颤抖”是他认为他就要死了。

“转圈”是因为得知了输血不会死,他又可以和妹妹“各活50年了”。

理解“震撼”一词的意识,体会医生的内心活动。

体会“一瞬间、一眨眼、一刹那”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从“一瞬间”感受小男孩决心为妹妹献出生命的迅速;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两个句子表达方式的不同,表达的感情就不一样。

分角色朗读更能真实体验当时的情景,理解小男孩的做法。找出小男孩的语言,小组内分角色练读,要求:读出男孩当时的心情,读出医生充满爱心的语气。读的方法一定要指导。虽然我们不提倡讲朗读的理论知识,但基本的朗读技巧要教给学生,如把自己当男孩读,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后读。教师可以扮演医生,一好学生扮演小男孩展示读,然后让小组上台展示。

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进行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储备。

篇8:平分生命教学反思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境创设,角色对换

对于古诗教学, 我一直是按照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这样的模式进行。这种教学方法十分重视对古诗的死记硬背, 而忽视了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精粹的古诗对培养学生欣赏及鉴赏水平、美感的重要性。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学生独特阅读品质的培养, 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手段。

前些天, 在学校的磨课活动中, 我上了一节古诗教学《乞巧》。通过这次课例打磨, 我有很多收获。备课前我先拿出课程标准, 仔细看了中段对古诗教学的要求。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写的:“诵读优秀诗文,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展开想象, 领悟诗文大意。”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古诗教学“三要三不要”。“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 诗意要大致了解, 诗篇须熟练背诵。“三不要”:介绍背景不求过全, 诗句翻译不必过细, 意境体验不必过深。教学本课时我就借鉴了这“三要”和“三不要”。

一、诵读涵咏, 贯穿始终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谈古诗教学时, 曾经说过三条基本的实践策略:会心吟诵得其韵;诚心直观得其象;潜心涵泳得其意。在《乞巧》这节课的教学中, 我把“读”贯穿始终。 (1) 初读古诗, 把握节奏。在学生借助注释了解到乞巧是在七夕的夜晚也就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我就引导学生进入古诗初步的学习。读古诗前, 我先介绍一下有关诗人林杰的相关信息, 之后就是初读阶段, 由学生自由朗读, 并提出要求:读准字音, 找准节奏。 (2) 再读古诗, 合作探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我再次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并要求学生试着理解诗中的一些词句的意思。然后学生将自己对本诗的一些领悟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 并对仍不能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这样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探索能力, 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品读鉴赏, 积累内化。在小组学习的集体讨论环节, 同学们对诗意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就是深入学习古诗, 感悟“乞巧”的文化, 这里是本课的重点环节。

二、学生质疑, 以学定教

备课时, 我有想过让学生学自学, 再质疑, 但是我担心学生不一定会提出什么问题来, 到时万一我无法应对怎么办?再就是让学生去解答疑问, 他们答不出来怎么办?我不敢去冒险, 因此选择了最为保险的教学方式, 我引领着学生去学习。当我把我的担忧告诉张主任的时候, 他笑着说:“你要相信孩子, 要让学生自己学习。看看他们能学会多少, 不会的借助资料, 小组讨论再学习, 学生学习靠的不是老师的教, 主要靠自学及同学之间的互助。”听了张主任的话, 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课堂上, 当学生质疑的时候, 问题都聚焦到什么是“碧霄”和“穿尽红丝几万条”两个问题上。起初, 班里学生都回答不出来, 我让他们再读诗歌、读资料, 然后与同学讨论。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 我巡视着, 倾听着, 对每个小组情况了然于心, 哪些同学学会了我已心中有数。当我再让学生来解答时, 有同学说出了“看碧霄”就是看天的意思, “穿尽红丝几万条”就是对着月亮穿九孔针穿了很多条。当时我心情十分激动, 学生真的是能学会!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

三、创设情境, 启发想象

在理解“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话时, 学生很难感受到诗人林杰看到的姑娘们穿针引线、对月祈福的热闹场面。怎么办?我用多媒体创设了当时的情境, 让学生想象人间乞巧的场面, “在山坡上, 在院子里……”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紧接着我说:“七夕节, 家家户户的人都乞取智巧, 难道你们没有什么向织女乞求的吗?”身份的变化, 为学生创设了“对话”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对话的欲望和热情。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由文本走向生活的过程。我放着音乐, 让孩子们闭上眼睛, 许下自己的美好愿望。此刻, 孩子的思维被打开, 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有的乞求家人身体健康, 有的希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还有的期望考出好成绩……在交流结束时, 还有很多学生高举小手, 想说出自己的愿望, 但是由于时间关系, 我没有给他们机会, 这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遗憾。

四、拓展延伸, 丰富积累

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生活的年代和课文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差距, 对“乞巧”一词的理解难以深入。我就利用课件出示了一些乞巧节人们过节的画面, 让学生对节日有了一个更全面感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明白, “乞巧”不仅仅是乞求有一双巧手, 我引用了民间流传的《乞巧歌》:“乞手巧, 乞容貌;乞心道,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使学生对古人“乞巧”的内涵有了更深、更全的领会, 并且兴趣盎然地大声诵读着这首民间歌谣。

为了让学生对七夕节有更多的了解, 我还选取了杜甫和杜牧的两首和乞巧节有关的古诗,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感兴趣的读一读, 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背诵。于无形当中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以此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努力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拓宽语文的学习空间。

上一篇:升华和凝华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下一篇:施比受更有福的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