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作业范文

2022-05-26

第一篇:国学经典作业范文

国学经典第一次作业

第一题.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意思是: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到好处。中庸看是无所为,其实不一定啊,很多情形它就化解了很多的事情。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意思是: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道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福足的不同状态下,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人是生活在大家的环境里的。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人不能自满,要时刻抱着虚心的态度.第二题。

一、要系统地学习国学经典。要听专家的解读,要读原著,要看专家对国学的解析,尽量做到比较系统的学习国学知识,切不可一知半解,或停留在文字表面。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只学习国学经典中某些片段,这样不能全面了解国学的全部内涵,要从作者生平、贡献、写作背景、原著等多方面、全角度把握国学的内涵,做到学一门,掌握一门,不断积累、不断复习巩固,不断提高。

二、要把学习国学经典与个人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国学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要通过国学的学习,提高个人的文化、思想修养,让每个人充满文化气息,体现传统文化的修养。在学校教育中,要把学习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安排在一起,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培养师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要把学习国学经典与借鉴世界文化精华结合起来。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文化不断融合,各种思想交替发展,只有学习、借鉴、比较、融合,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国学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各具特色,在学习国学的同时,借鉴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将国学发扬光大。

四、要把国学精髓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学国学要做到活学活用,让国学知识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国学经典与学校工作的融合研究,如“《孙子兵法》与学校管理的研究”,让国学经典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题

一、 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是很广泛的,可以用5句话概括:1.传承美德;2.健全人格;3.陶治情操;4.铸造精神;5.提升智力。我认为国学热的原因是:自从西风东渐,传统文化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社会上充斥的是急功近利,信仰淡漠,人生态度无所依归,人生方向感迷失,青少年犯罪率升高,犯罪年龄降低,以及学术良知沦落,原创性思维缺乏等,种种现象,其实就是没能相对地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文化教养的结果,丧失自我文化的民族,终为其他民族

第四题

我认为学习国学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很多启发,这本书实际上是从各个方面帮助我们细致地分析人生,帮助我们

第二篇:做作业磨蹭怎么办-国学经典教育

福州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班招生中

德学书苑,以专业教学为指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教育为核心、以养正教育为目标、以累积式教育法为手段,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依据,将孩子、家长、老师三位一体全面融合在教育中,制定系统完善的能量提升体系,使身心灵三方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一、报名条件:

1、家长认同经典教育,认同“及早读经、系统读经、亲子读经”的理念。

2、认同137累积法,能坚持每天让孩子读经典。

3、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实施学苑儿童系统培养计划。

二、课程对象:3-13岁儿童

三、班级人数:每班15人

四、国学经典诵读班培养目标及课程安排

1、经典诵读:系统诵读《易经》《诗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经史子集蒙学等重要典籍;了解经典的起源及相关知识;有《易经》思维,大格局思想有基本的养生知识及观念;

2、素质培养:感恩教育、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优雅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口才、充足的自信、爱上读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能力培养:提高注意力、强化记忆力、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强、专注力强、识字量可达3000字以上、三年累积诵读量达30余万字。

五、培 养 方 案

1、系统读经:

用137累积式教育法,系统学习包括《易经》《诗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所有经史子集蒙学等重要典籍,累积诵读量达30余万字,识字量可达3000字。

2、礼仪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将使你成为伟人,同样坏的习惯也将使你一生一事无成。孩子的礼仪培养,学习待人接物及处事规范。谦谦君子、窈窕淑女在每一节课程中细化培养。

3、《玩着学易经》系列课程:

易经中的智慧,在游戏中寻找。德学书苑独创的《玩着学易经》系列课程,用大道至简的游戏方法,通过玩中学,轻松掌握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找到解开自然规律的金钥匙。

4、《玩着学黄帝内经》系列课程:

德学书苑独创的《玩着学内经》游戏课程。五行基础知识、基本养生理念、少儿保健知识,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掌握,我的健康我做主,找到健康生活的密码。

5、听力训练:

《道德经》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换句话说,“听”,而不是“说”,是学习的根源,也是智慧的源泉。通过培养“听”的能力而提高思维能力。

6、表达训练:

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

7、专注力训练:

集中专注力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地做事。人在真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时,能够发挥出通常情况下无法想像的潜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开发潜能。

8、文化传承:

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经典知识,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让同学们了解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中华文化,“以德为本,以孝为基,以学为始,以行为恒”以孝为首,化育天下。

9、心灵解读: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应该占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是比语文数学还要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可以决定将来走的生活道路,将来能否成功。让孩子学会释放心灵,学会沟通、学会如何面对矛盾、化解苦恼,开心成长。

10、发现美好: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多个角度来启发同学、帮助同学,也帮助自己,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肯定别人。学习美的语言

和歌曲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杜老师

咨询电话:18065198137qq咨询:1377675445

咨询地址:福州市五一北路(蒙古营公交站)百信眼镜三楼卓越•德学书苑

第三篇:《国学经典选读》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你认为学习“国学”的意义何在?“国学热”的原因是什么?

答:很多人认为学习“国学”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提升中华精神的途经,实在是荒唐!

何谓“国学”?三百千?经史子集?四大名著?其实“国学”不过是一个被炒作的概念而已!

就以所谓“国学大师”季羡林为例,其专长是什么?“梵学、佛学、吐火罗文”,跟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实在遥远!

在书商眼里看来,传统的古典作品没有版权纷争、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编辑力量,找几个大学生三拼两凑可以堂而皇之的骗钱了!一本万利!

二、你喜欢的学习“国学”的方法是什么?请选择,可多选:( BCD )

A.读经典 B.观看视频讲座 C.听老师讲解经典 D.上网浏览相关知 E.其他:( )

三、我们的文字教材中的十章主题,

(1)你认为对你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有帮助意义的是哪一章?

请选择,可多选:( 12345678 )

第一章 信仰,第二章 仁德,第三章 中庸,第四章 知识,第五章 学而, 第六章 择业,第七章 顺逆,第八章 人事,第九章 为政,第十章 理想。 (2)请结合实际工作或生活来谈谈为什么对你有帮助意义?

答:我认为学习国学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很多启发,这本书实际上是从各个方面帮助我们细致地分析人生,帮助我们树立的人生和价值观,从1到10章也就是潜移默化地说明了一个人生存的法则,我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国学的思想去对待自己对待社会,那我们的国家将会是一个多么和谐的地方。

四、请从教学大纲(或教材中)国学经典语录123句中选择你印象最深(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三句。简单谈一谈你对于这三句话的独到理解。 答:1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随时做到适中,恰到好处。

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以贵一贱,交情乃见。

1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道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福足的不同状态下,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的不同情形下,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在自己身上杜绝了四种弊病以不凭空做没有根据的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已见,不自以为是。

这三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因为这三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很有教育意义。

第四篇:国学经典诵读方案-小学国学经典诵

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满江红》《少年中国说》诵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两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 ,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 。

五、活动过程:

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1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

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

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的典故。

8、在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后,从听觉的角度来引出“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播放马儿快跑的声音,学习“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用悠扬婉转的短笛声让学生学习“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9、韵诗不但有韵律美,还有节奏美,让我们拍着手,再来读一读。

10、我们一起背这首韵诗,老师出示填空题,

鱼对,鹡对,翠馆对。

七贤对,爱日对。

虎类蚁如,列辟对。

陈唱临春。隋歌清夜。

空中事业,地下文章。

三、拓展练习

1、出示课件,让学生组成对子

2、找对子

海内存知己— 路遥知马力—— 明月松间照— 生当作人杰— 白日依山尽—— 远看山有色—

四、总结

中华民族的文化渊远流长,除了《笠翁对韵》,还有《三字经》等等,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能进一步领略带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小学经典诵读方案

横涧中心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为使我校能够继续广泛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造“书香校园”,特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其文明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要求

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积累,能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千家诗》等,能够讲述其中古圣先贤发人深省的传世故事,领略感悟受用一生的做人道理。

三、诵读原则

1、模糊性原则:以激发兴趣、陶冶情操为目标,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不要求程度整齐划一。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少责备多鼓励,以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活动安排

认真做好活动方案的制订及前期准备工作。

1、成立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卢玉理

副组长:张青华

成 员:各班主任、各班语文教师

2、工作分工:

制订活动方案。责任人:张青华

具体实施责任人:各班主任、各班语文教师

3、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校本教材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注音、注释、校对:各班语文老师。

必背与推荐诵读古诗整理:郭亚军

耿巧

年段诵读目标

一年级:《百家姓》+必背古诗15篇+推荐诵读5篇。

二年级:《三字经》+必背古诗15篇+推荐诵读5篇。

三年级:《弟子规》+必背古诗10篇+推荐诵读10篇。

四年级:《弟子规》+必背古诗12篇+推荐诵读10篇+自选诵读篇目。

五年级:《朱子家训》+必背古诗12篇+推荐诵读10篇+自选诵读篇目。

扎实开展好系列活动

1、评选“诵读星”

年级根据背诵情况,每月评选出“班级诵读之星”。根据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评选“校级诵读之星”,可每学期期评选一次。

2、继续制作“古诗诵读卡”

卡片可用硬纸板制作,正面为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名句,反面为诗文配图或诗意解释等,并注明制作人。先在班内交流背诵,然后每班挑选5只卡片至各

班巡展。最后由学校组织评选,评出制作精美的古诗诵读卡。入选者作为参评“校级诵读星”的条件之一。

3、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活动,为诗文配画,要求图文并茂,画面能充分体现诗文意境,内容形式不限。每班至少交5份作品参与校级评比,获奖者作为参评“校级诵读星”的条件之一。

4、举行讲故事比赛

围绕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搜集到的传世故事,讲故事,并谈谈故事包含的道理,或从中受到的启发。各班在班内预赛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参加,每学期不少于1次。

时间安排

1、每节早自习和语文课前,老师可组织学生背诵一篇诗文。

2、每天大课间五分钟时间,以诵读为主题,检查诵读情况。

3、班主任充分利用早读、课间操、课前预备的时间让学生诵读,鼓励学生

在课间游戏的时候边玩游戏边诵读,让学生时时能读,处处能诵。

4、11月份,举行一次校级经典诵读比赛,评选出“校级诵读星”,每个年级4人,学校予以表彰。

横涧乡中心小学

横涧乡中心小学2016—2016学年上期

横涧乡中心小学

2016年9月小学经典诵读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推动“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活动,让学生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

的作用,为加深师生中华文化底蕴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诵读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三字经》;第二学期《三字经》

二年级:第一学期:古诗23首;第二学期:成语故事,成语积累

三年级:第一学期:中段古诗20首;第二学期中段古诗25首

四年级:第一学期:中段古诗20首;第二学期中段古诗25首

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古诗、对联;第一单元宋词部分及名言

教师自定内容:《龙凤字经》、《疯狂背诵古诗》、《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课标规定的60首古诗、《成语世界》等资料。

三、测评与奖励

1、测评

自测。各年级各班根据学校规定的必读必背内容,开展平时的诵读活动,并进行自测,自测采用六级三段制。

抽测。期中后各班自测结束,学校将对各班自测情况进行检

测,检测主要采用抽测,在各段抽几位学生进行检测,将他们的完成百分比与各段的百分数相结合,以确定分值,并将检测结果与各班的学科竞赛成绩结合。

检查项目包括诵读时间落实情况、诵读内容完成情况、学生背诵、熟读、诵读达到的程度和数字统计、学生结合诵读抄写或默写情况等。

交流。校内每学期要开展一次集体和学生个人的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年级、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

2、奖励

学校将在对各班的诵读活动进行检测及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开展评选“中华经典诵读优秀指导教师”和“中华经典诵读小名士”活动,

附:60首古诗各年段的要求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八年级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实施方案

把国学经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每天诵读经典,确保诵读内容的落实,八年级组拟定诵读如下经典:

1.归园田居

2.使至塞上

3.渡荆门送别

4.登岳阳楼

5.长歌行

6.野望

7.早寒江上有怀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黄鹤楼

10.送友人

11.秋词

12.鲁山山行

13.浣溪沙

1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雨霖铃

16.渔家傲

17.蝶恋花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9.清平乐

20.鹊桥仙

21.踏莎行

22.一剪梅

23.满江红

24.卜算子

25.青玉案

26.破阵子

27.一剪梅

28.兰陵王

30.暗香

主要措施:

1. 坚持每天20分钟的经典诵读。

读准确读流畅熟读成诵并默写。

2. 课前一分钟以背、写的形式抽查经典诵读情况。

3. 每学期展示一次经典诵读情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展示竞赛。

4. 每学期开展一次经典书法竞赛。

第五篇:八下国学经典国学诵读

八年级下第

一、二单元国学内容

1、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

2、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荀子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荀子

5、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荀子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荀子

1、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劝学》荀子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 风雨》

3、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 采葛》

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荀子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荀子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荀子

上一篇:工休假请假条范文下一篇:概算预算结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