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体育教师教学中的技巧和艺术浅谈

2022-09-11

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入工作岗位, 在教学中如何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实际, 如何具体应用, 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谈一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一、讲解法——语言信号的运用

在教学中语言法在我们教学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那么一种信号的作用该如何使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怎么用, 用到什么程度?如一些老师在讲解动作要领和引导学生练习过程, 语言表述太繁琐, 学生根本无法接受。所以, 这里就要将动作环节分解开, 并用数字符号表示, 带领学生进行分解练习, 比如:预备, 1, 2, 3, 每个数字都代表一个动作环节。如:立定跳远教学中, “预备”是两脚自然开立, 上体稍前倾, 两腿屈膝, 两臂后举;“1”是两臂由后向前上方摆, 同时双腿弹性屈伸一次;“2”是两臂自上至前向下摆至后举, 同时两腿弹性屈伸一次;“3”是两臂用力上摆, 同时两腿蹬地向前跃出, 落地时两腿微曲。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采用了一个平均分配的错误。比如我们讲上一步投掷, “预备”是面向投掷方向, 两脚前后开立, 右手投掷的话是右脚在前, “1”是上步, 同时身体向右转, 手臂由下向后引臂, “2”是原地侧向投掷, 三拍。那么我们要突出重点的时候, 教师在信号下达时, 要讲转体这个1, 突出出来, 同时加长时间。这里眼睛及时扫描学生, 这个是用这种方法的技巧和艺术。但是一些教师却没有掌握这种技巧, 上课时预备, 1、2平均节奏走。如果你发现预备环节学生没有做好, 你可以在这个地方加强和延长。这些都是应用这种方法的技巧和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地方。其实, 我们要把简单的方法用好用透, 就是非常好的课, 不必老想着如何变化。而这些用法其实都是教学技术, 教学方法应用的艺术。

二、示范法——示范的艺术

体育教学示范问题, 也很有讲究。比如, 你先做一个完整示范, 你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先建立一个动作表象。那么分解示范或者“慢”动作示范是什么意图?教师心中是否清楚?心中明白和表述出来又是一回事。而且, 有时候自己在示范过程中, 可能对于某个环节需要突出的,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你可能会在这个环节上进行放慢速度, 突出动作过程, 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它的原理。镜面示范为什么?有时候为什么不能用镜面示范?这些东西, 应该是有讲究的。

三、分析教材的问题——认真看教材

为什么很多老师目前都还是在找新的东西, 能够标新立异的东西, 而没有对常见的东西去深入研究?是否值得思考?有些简单的方法, 我们是否用好了, 是否已经很好地关注和研究它的应用方法。我经常和老师们说, 现在年轻老师很少能够做好教材分析, 非常关键的东西, 是对一些教学技术性的问题理解不够, 很多老师只是知道这种方法, 但是到底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这种方法, 如何有效地把握这种方法, 却没有人告诉他们, 这是一种现象。

现在把对我校组织的我地第七学区一次体育研讨活动的思考在这里谈一下。当时小学组教师上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的上步投掷。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参设计的。我在点评的时候说一定要做好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的方式就是看教参, 看教参中对教材体系的排列。三年级上学期, 教参是原地侧向投掷;下学期是上两步投掷;四年级上册是上四步投掷。这里先撇开上两步, 四步正确与否的问题,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三下, 上步投掷所处的地位问题。它应该是从原地投掷向助跑投掷的一个过渡环节。因此, 定位就把它作为一种过渡环节来对待, 那么原地到助跑过渡中, 上一步投掷与上两步投掷是否有区别?上一步投掷是原地正面面对投掷方向, 然后上步转体形成一个原地侧向投掷的动作, 那么这个重点就是上步转体, 形成侧向投掷动作, 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关注转体, 形成原地侧向投掷动作环节。这里的练习过程安排就要做重点思考, 作为上两步投掷, 其实这里存在一个交叉步的问题。但是, 上两步按理是不合理的, 比较别扭。过去我们在大学里面所学的东西一般还是上三步, 过渡到最终五步交叉, 七步交叉的投掷步过程, 那么上两步其实就是直接做侧向交叉步的过程;上三步第一步是正面上步, 然后做交叉步, 这里有区别。

四、低年级教学——注重兴趣引导, 先确立教学常规

我们体育教师任课规律一般是由低到高年级周期轮回, 那么我们在刚接低年级时, 根据孩子喜欢跑等特点, 那么我们要在他们兴趣高涨的时候, 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关注跑的动作和方法, 抓住时机进行教学, 而不是硬要灌输给他们。这个是要把握的东西。其实, 新课程理念不是在形式上的表现, 而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机渗透的, 传统教学方法中, 如何用好, 让学生有兴趣, 这里也是可以琢磨的, 而不要采取拒绝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我们如何用好常用的游戏竞赛法、激励法、语言激励等。

课堂常规是有效教学的一种保障, 建立必要的学习常规是必须的, 比如, 如何听讲, 如何观察老师和同伴的示范和练习。但是, 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那么老师该如何处理, 都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有经验的老师会对学生进行察言观色, 会去调节我想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老师能“画龙点睛”, 但是这个是非常难的事情。

摘要:如今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 在教学中如何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实际, 如何具体应用, 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年轻体育老师对于语言法等如何应用到教学, 怎么具体去落实, 如何落实好?就常见的几点应用谈一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希望能对年轻老师有所启发, 有所帮助。

关键词:年轻教师,体育教学,技巧和艺术

上一篇:中外比较视角下我国应用型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启示下一篇: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与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社会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