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22-09-10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代谢紊乱导致大血管发生病变为主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高血糖水平下可引起大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1]。相关研究指出,血糖波动较大更易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而临床缺乏相关实验数据证实[2]。为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笔者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该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0例)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4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7~74岁,平均(63.5±3.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6~73岁,平均(63.2±3.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有比较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标准

①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3];②所有患者糖尿病病程均>3月;③所有患者降糖方案近3月内未改变;④所有患者近1月内未发生心肌梗死;⑤排除合并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疾病患者;⑥排除合并全身其它系统疾病患者;⑦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①一般资料观察:观察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体重指数(BMI)等。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采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法测定。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入院后在4~7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飞利浦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经桡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左主干、回旋支、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中任一血管狭窄≥50%判定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采用Gensini积分定量分析:官腔狭窄≤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4分,76%~90%为8分,91%~99%为16分,100%为32分[4]。冠状动脉中左冠状动脉主干5分,回旋支、前降支近段2.5分,前降支中段1.5分,后降支、心尖支、钝缘支、第一对角支、远段1分,第二对角支、后侧支0.5分[3]。狭窄程度与病变部分得分乘积为该病变积分,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为各阶段积分总和。③动态血糖监测:采用美国Medtronic MiniMed公司生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72 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感应探头置于腹部皮下,将所接受电信号转化为血糖数值储存于计算机,每天输入4次指尖血糖值进行校正[6]。④动态血糖评价参数:平均血糖(MBG):将患者监测所得数据采用计算机计算平均值[7]。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取受试患者24 h血糖监测值分析,波动幅度为波动峰值到波动谷值,统计波动次数计算出MAGE[8]。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取受试患者2个连续24 h监测所得CGMS相匹配测定值平均绝对差[9]。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取受试患者24 h监测期间血糖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平均餐后血糖漂移幅度(MPPGE):取患者三餐后2 h内最高血糖值与餐前血糖值绝对值平均数[1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病程、FPG、HDL-C、CRP、尿酸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态血糖参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MBG、MAGE、MODD、LAGE及MPPGE各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

MBG、MAGE、MODD、LAGE及MPPGE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中对2型糖尿病HbAlc值关注较高,HbAlc值可有效反映近3月内血糖控制情况[11]。研究证实,长期高血糖水平条件下可导致血管发生改变,加重粥样硬化发生,而大血管病变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12]。糖尿病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但血糖波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情况缺乏相关数据支持。

相关研究指出,空腹血糖变异性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独立预测因子,而血糖波动影响效果较持续性高血糖显著[13]。研究餐后2 h血糖水平与冠心病病死率相关性,得出餐后血糖波动为心血管疾病危险独立因素[14]。可见,临床中控制血糖稳定为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重要因素。MAGE为目前临床作为评价血糖波动性重要指标,不受平均血糖影响,主要反应24 h内血糖波动情况;而MPPGE主要反应餐后血糖波动性;MODD为反映日间血糖波动唯一有效参数,可独立反应出日间血糖波动水平[15]。该次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MBG、MAGE、MODD、LAGE及MPPGE各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BG、MAGE、MODD、LAGE及MPPGE与Gensini积分呈明显相关性。充分证实血糖波动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本次研究还对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病程、FPG、HDL-C、CRP、尿酸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所反映近3月血糖控制情况的HbAlc值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血糖波动性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独立危险因素。

有学者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过程中分别给予稳定性高葡萄糖浓度、波动性高葡萄糖浓度环境,培养后发现波动性高葡萄糖浓度中内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稳定性高葡萄糖浓度[16]。研究表明,在高葡萄糖且浓度不稳定条件下可刺激增强氧化性应激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推进糖尿病血管内皮形态和功能损伤,血管内皮在加快损伤后增加自由基产生,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17]。

该次研究数据可证实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但研究存在样本量小、患者降糖方案不一、患者体质不同的因素影响,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今后研究可增加样本量并严格控制组间和组内无关因素变化,以获得最佳实验数据,为临床提供预防、治疗2性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要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0例)和对照组(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监测72 h动态血糖(CGM),根据动态血糖值计算血糖波动指标,采用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动态血糖指标及Gensini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程、FPG、HDL-C、CRP、尿酸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BG、MAGE、MODD、LAGE及MPPGE各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G、MAGE、MODD、LAGE及MPPGE与Gensini积分呈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要指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变异,冠状动脉,狭窄

参考文献

[1] 田刚,张春晓,孙中华,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4):53-55.

[2] 王如兴,郁志明,张常莹,等.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开放概率的变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9):770-774..

[3] 吴志明,叶飞,尤威,等.微循环阻力指数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价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4):400-402.

[4] 苏胜,邱宁,张红,等.糖尿病对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皮介入治疗后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9):714-717.

[5] 张文广,裴汉军,吴永健,等.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2):96-99.

[6] 谢玉霞,时学昆,杨洁,等.糖尿病患者完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晚期丢失及非靶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3(30):4906-4910.

[7] 杨硕,陈静,胡琦,等.糖尿病对冠状动脉及心脏微循环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5):683-686.

[8] 叶新华,沈默字,杜云峰,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的CT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376-5378.

[9] 裴汉军,俞梦越,吴永健,等.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5):338-341.

[10] 贾淑杰,周芸,郑虹,等.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特点[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6):853-856.

[11] 武刚,程璐,谢玉霞,等.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介入术后的预后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40-1243.

[12] 孙字姣,田文,高远,等.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的疗效及费用对比研究[J].山东医药,2012,52(4):62-64.

[13] 赫明萍,李勇,沈伟,等.冠状动脉侧支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0):833-838.

[14] 赵英,王蒨,米宏志,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冠状动脉CT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4):299-302.

[15] 张彦彦,车京津.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未干预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857-860.

[16] 吴莹,王如兴,郑杰,等.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电流和钙离子浓度变化[J].江苏医药,2012,38(2):128-130.

[17] 刘紫东,张志,付伟,等.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3):2688-2690.

上一篇:浅谈MPLS协议QoS策略的应用下一篇:赢得值管理在核电项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