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淀粉食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2023-02-21

缓释技术在医药技术领域应用较多, 原理是使目的物 (如药物、食品添加剂等) 从制剂中按一定规律缓慢地释放, 能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使机体内药物浓度保持相对恒定, 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消去或减轻副作用, 确保疗效和安全。缓释碳水化合物食品是参考医药缓释技术, 结合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自有特殊功能, 通过食品加工工艺和多种低血糖指数的谷类配制并加工制得。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碳水化合物 (米饭和面食等) 的摄入。本实验应用一种特殊的“淀粉载体网络固化”食品, 使粮食中淀粉消化速度减慢, 葡萄糖释放减慢, 创新应用于糖尿病人的饮食主食, 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平稳血糖, 使糖尿病人进食后, 能量可以缓慢、有规律且持久地释放, 血糖不会迅速升高, 还能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在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中, 糖的摄入主要体现在消化吸收比较快, 升糖作用明显的精米精面制品中, 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 随后便快速下降, 长期过量食用, 会导致胰岛素的超负荷, 从而罹患糖尿病。本研究意在了解能否通过引入缓释碳水化合物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峰值或波动, 以期对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及并发症有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抽取无严重并发症的12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糖耐量试验及24h的血糖动态监测,观察缓释碳水化合物食品对糖尿病人血糖波动的影响及控制血糖的情况。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经知情同意后加入本研究,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史的患者排除出组。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治疗方案不变。全部实验分5d完成。第1天下午16:00佩戴雷兰皮下动态葡萄糖动态检测仪。第2天早晨7:30取空腹静脉血2.5mL,然后服用100g馒头,从开始服用计算时间,取30min。1h、2h、3h的静脉血2.5mL,取完的标本送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实验室和检验科实验室,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血糖值。在取血的过程间隙中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血压,最后由检验科生化室完成静脉血清血糖的检测。用OLYMPUS AU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血糖。受测者中午饭、晚饭为普通食品。第3天患者戴监测仪回家。全天吃普通食品。第4天重复第2天的工作,但主食换成“淀粉载体网络固化”加工的缓释碳水化合物面条(“方源本草”提供)100g。中午饭晚饭及第4天早餐吃缓释面条,第五天早晨8点拆掉监测仪。

2 结果

检测结果使用SPSS 11.0版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1 糖耐量对比结果

12例病人餐后1、2h血糖: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此糖尿病缓释特膳食品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图1表明:从12例糖尿病人糖耐量平均值的对比显示, 缓释特膳餐后血糖明显低于普通餐后血糖且波动平稳, 无高血糖峰值。

2.2 胰岛素释放对比结果

第2天30min胰岛素和第4天30min胰岛素进餐后胰岛素早期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糖尿病人服用特制缓释食品能有效控制胰岛素单位时间的分泌率, 缓解胰岛β细胞单位时间分泌胰岛素的压力, 保护胰岛β细胞,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2表明:从12例糖尿病人胰岛素释放的平均值对比显示, 缓释特膳餐后所需胰岛素的需求明显减少。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的缓释特膳面 (“方源本草”提供) 是用包埋法固定化淀粉, 即将淀粉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载体海藻酸钠中, 使粮食中的淀粉被载体网络且固定化, 将淀粉与酶之间产生1个天然食物暂时间隔, 阻止了酶与肠淀粉的快速接触, 从而使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延迟, 消化延迟, 所以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也延迟, 血糖攀升速度大大减慢, 吸收也减慢, 见不到餐后血糖高峰值的出现。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进行血糖检测, 目前多采用静脉抽血和快速指尖末梢血来检测血糖, 它们的缺陷是需要反复针刺采血, 使患者感到痛苦和繁琐。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只能反映1d中几个点的血糖 (即瞬间血糖) , 存在片面性和不准确性, 瞬间血糖值受运动、饮食、药物、情绪波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无法反映患者全面的“血糖谱”, 也很难发现无症状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对患者进行无痛而又不间断的持续血糖检测, 能够揭示患者的血糖值“全貌”, 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 2 例病人餐后1、2h血糖分析P<0.05, 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此糖尿病缓释特膳食品能控制餐后血糖上升, 第2天30min胰岛素和第4天30min胰岛素进餐后胰岛素早期相比P<0.05, 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糖尿病人服用缓释食品能有效的控制胰岛素单位时间的分泌率, 缓解胰岛素β细胞单位时间分泌胰岛素的压力, 保护性的使用胰岛素β细胞能极大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检测血糖, 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包括血糖水平的标准差、葡萄糖高峰和空腹血糖的变异系数等, 临床医生可通过自我血糖监测 (SMBG) 和动态血糖监测 (CGMS) 等手段了解患者血糖波动的情况。最近研究发现, 波动性高血糖相对于持续性高血糖来说, 更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本实验第2天血糖波动幅度-第4天血糖波动幅度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此糖尿病缓释特膳食品与普通食品比较更能控制血糖波动的幅度, 提高了患者日常饮食及生活质量, 降低了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其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缓释淀粉食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12例糖尿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及持续动态血糖监测, 实验过程为5d。第1天佩戴雷兰皮下动态葡萄糖动态检测仪。第2天取空腹静脉血2.5mL, 然后服用100g馒头, 取30min、1h、2h、3h的静脉血, 检测各时点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和血糖值。中午、晚餐为标准餐。第3天患者佩戴监测仪回家, 全天吃标准餐。第4天重复第2天的工作, 但主食换成经过“淀粉载体网络固化”加工的面条100g。午、晚餐及第2天早餐服用该特膳面。第2天早上去掉监测仪。材料:“淀粉载体网络固化”加工面。结果 第2天 (普通食品) 与第4天 (缓释食品) 的糖耐量对比0'P=0.042;60'P=0.005;120'P=0.004;180'P=0.052。第2天与第4天血糖波动幅度相比P=0.006;第2天与第4天平均餐后血糖P=0.094。结论 糖尿病缓释淀粉特膳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能控制血糖波动的幅度, 并可能降底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关键词:缓释碳水化合物,动态监测,血糖波动幅度

参考文献

[1] Allal B, Jacques F, Jacques L, et al.Adsorption of succinylated lysozyme on hydroxyapatite[J].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 1997, 189:37~42.

[2] Quinn z, zhou K, Chen X D.Immobilization ofβgalacto sidase on graphite surface by glutaraldehyde[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1, 48 (1) :69~74.

[3] Markvicheva, Elena A.Immobilized enzyme and cells in poly (N-vinyl caprolactam) based-hydrogels[J].Applied Biochemical Bio-technology, 2000, 88 (1~3) :145~157.

[4] 严小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细胞固定化的方法及应用[J].海洋科学, 1993 (3) .

[5] 陈建龙, 祁建城, 曹仪植, 等.固定化酶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6, 23.

[6] 吴东红.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胰岛素泵治疗中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8 (16) :367~369.

上一篇:“祛魅”:大众媒介建构下的审美——基于阿多诺文化工业视域下一篇:对外汉语结果补语的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