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中的应用

2022-09-1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ortic dissection, AD) ,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病死率非常高, 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多种病因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 管壁剥离及血肿在动脉壁间蔓延扩大至全层, 将内膜与中膜分离, 形成真假两个腔隙。我院总结自2006年应用以来, 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影像学表现, 旨在探讨其在AD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至今本院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例。男性12例, 女性5例, 年龄34~73岁, 平均55.4岁。均为住院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剧烈胸背部疼痛, 多为持续性撕裂样或搏动样剧痛, 少数患者有腹痛、恶心呕吐、胸闷气短。

1.2 方法

患者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范围包括主动脉全长、弓上三大分支起始部至髂内外动脉分叉处。采用GE公司l6层螺旋CT机, 层厚3.75~5mm, 所有患者均经肘臂静脉注射碘海醇, 剂量为0.1mmol/kg体重, 延迟25~30s行容积扫描。将所得图像导入后处理工作站, 在工作站上先进行后处理的预编辑, 然后对预编辑后的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 、容积重建 (VR) 、最大密度投影 (MIP) 等方式重建。

2 结果

由2名有临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独立分析病变的影像表现, 根据De Bakev分型, 本组17例中I型夹层动脉瘤8例, 约占47%;Ⅱ型6例, 约占35%;Ⅲ型3例, 约占18%。CTA横断面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长及其分支、病变真腔、假腔及真假腔之间线状低密度的撕裂内膜片。平扫显示11例内膜钙化, 4例见附壁血栓。增强早期真腔密度高于假腔, 随时间延迟, 假腔密度增高, 可高于真腔。MPR及CPR均清晰显示17例夹层动脉瘤内膜片和血栓范围及真假腔, 并显示内膜破口位置。MIP、SSD和VR能显示病变的全貌、范围及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情况。

3 讨论

既往因缺乏先进的影像检查手段, 使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往往不能及时诊断, 因而导致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死后经尸检才得以证实。近年来, 无创影像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出现和快速普及, 提高了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度, 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3.1 夹层动脉瘤的病理基础

夹层动脉瘤的病因有很多, 除外伤外, 其病理基础都是主动脉中膜和平滑肌的改变。中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病损是造成主动脉壁薄弱的主要原因, 其促发因素有高血压和其他一些血流动力学变化。动脉内膜撕裂、管壁剥离及血肿在动脉壁间蔓延扩大至全层是夹层动脉瘤发病的病理过程。约90%夹层动脉瘤病例主动脉内膜有一横裂口 (内破口) , 高压血流灌入中膜形成血肿, 随着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 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夹层血肿远端常可见另一内膜破口 (再破口) , 出血回入主动脉腔内。

3.2 夹层动脉瘤的分类

按照Debakey分类法[1], 根据内膜撕裂部位和剥离血肿的范围可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3型。I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近心端, 夹层病变超出升主动脉;Ⅱ型: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 夹层病变只累及升主动脉;III型:内膜撕裂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峡部, 夹层病变累及到降主动脉为Ⅲa型, 病变累及腹主动脉为Ⅲb型。这种分类法简便实用.且对了解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治疗的方法选择有重要意义。

3.3 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确定夹层是否存在, 确定内膜撕裂处的明确部位, 夹层累及范围的大小, 是否累及重要血管及有无并发症的存在。螺旋CT检查主要包括平扫、增强扫描和图像重建以及后处理的三维重建, 能够精确的显示主动脉夹层所致真假两腔及间隔内膜瓣片, 同时还可以显示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并发症, 对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意义。CTA可无创、快速、准确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及分型, 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 同时也是评价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显示金属置人物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总之, 我们认为CTA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最佳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手段, 可替代以往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金标准”DSA。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l7例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 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结果l7例中, DeBakevI型8例, Ⅱ型6例, DeBakevⅢ型3例。均获得满意图像, 均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假腔及内膜片、夹层动脉瘤病变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以及管壁钙化情况。结论CTA能无创、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及其分型, 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 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 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A,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建初, 袁光华.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

上一篇:非罪行贿信息查询与应用问题探讨下一篇:有感学生的成长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