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五项标志物与前S1抗原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

2023-01-23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前S2抗原和Hbs Ag三者共同构成乙型肝炎病毒 (HBV) 外壳大蛋白, 前S1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 在病毒的感染、装配、复制及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对3606例HBs Ag阳性标本用ELISA法同时检测HBV五项标记物和前S1抗原, 并比较分析, 以探讨其之间的关系及检测前S1抗原的意义, 为临床正确选用乙肝检测指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本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就诊者, 共3606例, 其中男性2379例, 女性1227例, 年龄在16~76岁之间, 血液于采集2h内经1600r/min离心20min分离血清, 于当天完成全部实验。

1.2 试剂

乙肝五项试剂盒由河南博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前S1抗原试剂盒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和前S1抗原, 均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进行操作。用上海三科酶标仪进行检测, 以s/co值判定结果。

2 结果

HBs Ag阳性血清前S1抗原的阳性率:3606例HBs Ag阳性血清前S1抗原阳性2351例, 总阳性率为65.19%, HBs Ag阳性的5种模式为[HBs Ag、HBe Ag、HBc Ag (+) , HBs Ag、HBe Ab、HBc Ab (+) , HBs Ag、HBe Ag (+) , HBs Ag、HBe Ab或HBc Ab (+) , HBs Ag (+) 其他 (-) ], 其前S1抗原的阳性率分别81.16% (1478/1811) , 53.06% (649/1223) , 65.45% (36/55) , 36.14% (18 0/498) , 42.10% (8/19) , 经χ2检验, P>0.05, 几种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

3 结语

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和前S1抗原检测中, 1.3.5阳性1811例, 前S1抗原1478例, 阳性率81.16%;1.3阳性55例, 前S1抗原阳性36例, 阳性率65.45%, 说明HBe Ag阳性与前S1抗原阳性具有高度相关性, HBe Ag阳性与前S1阳性也具有高度相关性, HBe Ag已被充分判定病毒具有复制性, 那么乙肝前S1抗原阳性说明其病毒也在复制。1.4.5阳性1223例, 前S1抗原阳性649例, 阳性率53.06%, 1.4或5阳性498例, 前S1抗原阳性180例, 阳性率36.14%, 可见HBe Ag阴性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的完全终止或病毒血症的消失, 所以对于HBe Ag阴性而HBs Ag阳性的标本更应该测定前S1抗原来判断是否有HBV感染或复制。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体查人员血清前S1抗原均阴性, 说明前S1抗原的假阳性率不高。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 方法直接操作简单.价格低廉, 故可成为HBV感染及复制的另一种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 前S1抗原的检测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 前S1抗原/HBV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 以及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并且前S1抗原的敏感度比HBe Ag高, 有独立的参考价值, 总之, 目前检测前S1抗原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HBV“五项”与前S1 (PreS1) 抗原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采用酶标分析仪检测3606例患者HBV五项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结果 3606例HBsAg阳性血清前S1抗原阳性2351例;HBsAg阳性的5种模式HBsAg阳性的5种模式为1.HBsAg、HBeAg、HBcAg (+) , 2.HBsAg、HBeAb、HBcAb (+) , 3.HBsAg、HBeAg (+) , 4.HBsAg、HBeAb或HBcAb (+) , 5.HBsAg (+) 其他 (-) , 其前S1抗原的阳性率分别81.16% (1478/1811) , 53.06% (649/1223) , 65.45% (36/55) , 36.14% (180/498) , 42.10% (8/19) , 经χ2检验, P>0.05, 几种模式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其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 是反映HBV复制的重要指标, 因此, 检测前S1抗原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乙肝肝炎病毒,乙肝前S1抗原,病毒复制,ELISA法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观下一篇: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