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5例的临床分析

2022-09-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 是引起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COPD一旦形成, 如何减少急性发作, 尽可能延缓病程进展, 最大限度地保护肺功能,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则是临床治疗的重点。COPD急性发作 (AECOPD) 主要的临床问题是呼吸肌疲劳, 导致二氧化碳滞留, 如果不能早期干预打断病情发展, 易出现心衰、呼衰加重, 严重患者常需要呼吸机帮助通气治疗, 极大地加重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如何在早期干预缓解呼吸肌疲劳是当今研究的热门话题, 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案。我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AECOPD患者70例, 按顺序编号排序, 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 其中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2006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 , COPD急性加重 (AECOPD) 的诊断标准是气促加重, 咳嗽、咳痰增加.治疗组35例, 男性24例, 女性11例, 70例病例均符合COPD急性发作, 平均年龄67岁, 排除神志昏迷、休克、血气分析提示PH≤7.25患者。对照组35例, 男性20例, 女性15例, 平均年龄69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气促、心悸、咳嗽、咳痰症状。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炎、解痉、平喘、化痰及纠正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1次, 连用1周。

2.2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咳、痰、喘症状及肺部体征的变化, 记录生命体征:呼吸、脉搏、心率、血压,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呼吸困难评分:1级为平地急走或步行上山坡或一层楼时出现气短;2级为与其他同龄人一起行走时出现气短;3级为按自已的速度平地行走时出现气短;4级为穿脱衣时出现气短。

2.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咳、痰、喘、心悸症状消失, 心肺体征明显改善, 呼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呼吸困难下降2级或以上, 恢复到本次发作前水平, 心功能改善2级, 血氧分压 (PaO2) 上升>1.33 kPa,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下降>1.33kPa;有效:咳、痰、喘、心悸症状减轻, 心肺体征有所改善, 呼吸功能有改善, 呼吸困难下降1级, 心功能改善1级, 血氧分压 (PaO2) 上升<1.33kPa,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下降<1.33 kPa;无效:症状、体征、心肺功能无改善或加重。临床有效率 (显效+有效) 。无效或病情加重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3 结果 (表1, 表2)

注:#: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AECOPD是COPD患者就诊以及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 也是庞大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COPD患者出现反复的急性加重, 会加速其肺功能的恶化,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缩短COPD的自然病程。尽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延长急性发作间隔时间, 必将对COPD患者带来益处[1]。COPD长期反复发作, 可造成人体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 如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等, 慢性缺氧可使冠脉痉挛,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还可产生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血黏度增加, 形成微循环障碍, 加重缺氧, 故治疗COPD主要目的是改善或纠正机体缺氧状态, 改善心功能, 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黏度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以期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大量资料表明, AECOPD是具有急性炎症叠加于慢性炎症的特点。在急性加重期间, 也可以观察到痰液中炎症介质的变化, 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因子-a水平升高提示强烈的炎症发生[1]。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2个主要原因是呼吸肌疲劳和痰液引流不畅。已有多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证实, 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早期, 痰液引流问题并不十分突出, 而呼吸肌疲劳是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2]。参附注射液是由红参与黑附片的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制剂, 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乌头类生物碱及人参多糖[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具有以下作用: (1) 类β受体激动剂样作用, 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心肌供血, 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搏出量和心排出量, 改善舒张功能, 降低心肌耗氧量, 具有抗缓慢及快速心律失常双重作用, 并且可缓解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改善通气。 (2) 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 改善微循环, 增加组织血氧供应, 具有抗炎抗内毒素、稳定溶酶体膜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3) 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性, 技术血小板聚集, 加快血液流速。有类肝素样作用。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 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 是较好的康复治疗药物之一。具有抗膈肌疲劳作用, 增强呼吸肌作用[4]。表1可以看出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后, 治疗组血氧明显升高, 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与改善了呼吸肌疲劳有关。于参附注射液具有上述药理作用, 非常适合AECOPD急性发作患者辅助治疗, 能明显提高患者治愈率, 延缓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予参附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或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7.1%, 对照组显效率54.2%,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是有效的,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 姚婉贞, 德俊.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热点问题[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6~38.

[2] 成忠红, 丽英, 京生.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2例临床分析[J].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 28 (1) :41~42.

[3] 裘晓华, 玉霞.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草药杂志, 2004, 35 (7) :798.

[4] 徐中华.参附注射液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45例[J].西中医, 2008, 28 (8) :942~943.

上一篇:新形势下加强电力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下一篇:中国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创新思维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