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电视剧

2024-05-05

谍战电视剧(精选七篇)

谍战电视剧 篇1

中国第一部谍战题材电视剧开拍于何时, 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新世纪以来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来说, 2002年底的《誓言无声》并获得普遍好评, 已经为这类题材走向市场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在三年缓慢发展中由《暗算》掀起空前的高潮, 在后来逐渐降温的两年后才由《潜伏》再掀高潮。

从当前播出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文本来看, 剧情所呈现的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在解放前, 也就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二是以解放后至今, 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为主要剧情时间;还有跨越解放前后两个时间段的文本。

由于我们甚至包括我们的许多父辈都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 对谍战题材电视剧的真正背景没有切身了解, 但是大多听过上一辈人的讲述。所以, 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出现, 给了大家一个了解历史, 同时从剧中的英雄形象, 回想当时年代的共鸣感的机会。

可以说, 谍战题材电视剧是经历过抗战、内战等多次战争的中国的孕育出来的特色电视剧类型, 经过不断磨合完善, 最终形成一种近年来越来越火的电视剧种。

二、谍战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

这里要说的是谍战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 谍战题材电视剧中的文化内涵, 主要包括:电视剧本所表现出的正邪对抗所带给当前社会成员的思想震撼;电视剧中被刻画为英雄的男女主角所带给观众的对英雄的崇拜之情等等。

首先, 先说电视剧本所表现出的正邪对抗所带给当前社会成员的思想震撼。

所谓谍战题材电视剧, 顾名思义, 就是针对敌我双方进行的一些敌对活动为线索展开创作的类型电视剧, 所以, 正邪对抗在其中必不可少, 虽然一些历史事件可供编剧参考, 但很多部分都需要编剧去创新, 于是对抗的激烈程度, 构思的精妙程度, 就成为了一部谍战题材电视剧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如果单纯地以历史事实为蓝本, 原封不动地将其搬上荧幕, 那么很难吸引观众, 更不会使观众投入其中, 感到深刻的思想震撼了。

可以说, 谍战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具有文化内涵, 前提是它具有优秀的剧情, 能够吸引观众, 并以此作为其创作的动力, 最终做到影响大部分观众。

接下来, 再说说电视剧中被刻画为英雄的男女主角所带给观众的对英雄的崇拜之情。

人总是会有英雄情结, 即使自己不能成为英雄, 也会不由自主地去崇拜英雄, 谍战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具有文化内涵, 除了电视剧本所表现出的正邪对抗所带给当前社会成员的思想震撼之外, 最重要的就要数电视剧中被刻画为英雄的男女主角所带给观众的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了。

看过谍战题材电视剧的观众们一定都有所了解, 无论是《誓言无声》、《暗算》还是《潜伏》, 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之外, 给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 当属剧中具有独一无二个性的主角们了。与创新的剧情相同, 虽然谍战题材电视剧大多有一个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的时间主线, 但主角却大多是杜撰的, 也就是非真实的, 所以在他们身上常常具有许多源于生活, 却高于生活的品格, 或者最初是一个具有诸多反面色彩, 但最终终将成为一个品格优秀, 具有奉献精神的英雄。拿《潜伏》为例, 《潜伏》中军统特务余则成对他的革命爱人左蓝说:“我没有信仰。认识你之后, 我只信仰你, 信仰生活。”爱情和忠诚, 最终一步步引导他成长为具有坚定信仰的人和革命英雄。很显然余则成并不完美, 但也正是这种不完美让我们看到了英雄身上丰富的人性内涵。《暗算》中《看风》的主人公黄依依因为对于爱情极度的浪漫追求, 是常人眼中感情随意、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人, 这似乎与她最终破译高难度密码成为国家功臣的英雄形象不符。复杂的人性, 世俗化的情感, 谍战剧对于革命英雄的塑造极大地突破了以往概念化和脸谱化的窠臼。也正是这种多样化的人性, 使剧中主角更加立体化, 不再单薄, 相对地, 也就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让观众对这些主角身上闪现的英雄风采感到由衷的敬佩与崇拜。

三、谍战题材电视剧中的英雄形象

另外, 谍战题材电视剧中还有比较特殊的一点, 就是在一些谍战题材电视剧中, 除了会塑造一个具有英雄色彩的正面主角之外, 还会额外塑造一个对主角针锋相对的反面角色, 此角色在剧中的戏份同样不少, 而且经常会给主角带来麻烦, 甚至生命危险。但他们却常常受到观众的关注, 甚至一些观众的喜爱。这是因为在这些反面角色的身上, 同样具有人性, 具有英雄色彩, 但其往往是悲剧的, 有“既生瑜, 何生亮”的风采, 让许多观众为在愤怒其邪恶的同时, 还会不由自主地对其悲剧身份感到同情, 这就让整部电视剧有了许多人性, 让观众更加理性地思考, 在思考之后更加对主角充满敬佩之情, 而不再是最初一味单纯的惩恶扬善, 让观众感到无趣。

四、谍战题材电视剧所起到的社会正面作用

最后要说的一点文化内涵是在信息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家长里短已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这个趋向正向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公共事务靠拢, 认为人们骨子里都有好奇心和窥私欲, 所以, 谍战题材电视剧正好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好奇心和窥私欲, 这很好地满足了当代观众的需求, 正因为其类型的独一不二, 所以将这一点归为文化内涵之一。

正常来说, 间谍活动是远离大众的, 十分机密的, 而抗战所属的时期又早已过去, 所以, 传统上的谍战已无处可循, 而谍战题材电视剧的诞生, 则是将这一活动艺术化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当然, 这些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剧情都是经过长期推敲的, 不会引起观众对其是否会泄露一些机密问题而感到疑问, 谍战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处就在于, 观众既知道这些电视剧所表现的事情是虚构的, 杜撰的, 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同时又不必承担任何后果, 所以, 一部好的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出现, 往往会引起一股谍战风潮。

但虽然说了这么多谍战题材电视剧的文化内涵, 并不是说现今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没有问题, 现今的谍战题材电视剧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编剧方面。

实际上, 最具代表性的《暗算》、《潜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谍战题材电视剧, 只是披了一层这样背景的外衣:这两部戏着重描写的是过程, 从细微之处品读人之情怀;而真正的谍战题材电视剧应致力于对破案过程的层层深入, 以悬念吸引读者, 情感更重要的作用是情节的铺垫。很多人并没有把这个根本的区别区分开, 包括扎堆编剧谍战题材电视剧的人们也没有逃离这个误区。从这样的现象来看, 更多的人仍然是为情所动, 而非一个曲折回环的故事。但这个误区反而促使了它们对该类题材在市场上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可惜的是, 不少编剧在误区中迷失了方向, 如今大多数该类题材电视剧普遍存在情感泛滥、牵强、无剧情作用, 以及情节夸张、跳跃或不严谨等问题——无法同时驾驭两匹马向前, 夹在中间无法从任何一方面站稳脚跟。如果你并非一直喜爱着谍战题材电视剧, 只是从《潜伏》或《暗算》现象中引发的这种思考, 相信你更注重的是人物的精神层面而不是剧情构思的巧妙 (实际上我认为《潜伏》虽然在各种细节上、解说上表现得很缜密, 但从整体来看它并不能构成一个真正的故事, 更像是一种自转或散文) , 如果《潜伏》能够给编写该类题材故事的人们以启示, 注重情感与情节的有机结合, 那么谍战题材电视剧一定还有非常好的未来。电视剧《秘密图纸》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虽然在非情感的情节上表现出牵强的痕迹, 但可以认为是一种进步。说到现实意义, 或许只有更大程度地向情感方面倾斜, 才能在观众的情感上产生深刻的共鸣。此外诸如盛传的《潜伏》中“办公室潜规则”, 直到今天对现实社会仍有影射的效果, 《暗算》中教授如何侦听电波、破译密码等专业化特色固然引起了兴趣, 然而这对一个纯粹的谍战题材电视剧来说并无太大应用价值;而其中那些舞刀弄枪, 其实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 一个特工的真实经历, 也不会如剧中所描述的那样生动起伏。

综上所述, 谍战题材电视剧只有在保证剧情合理的前提下、获得如今政治大背景的支持、精神内涵上打动民心, 才能持续火爆下去。其中情感, 应该是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同时做到, 其实真的很难, 否则不会每两三年才出那么一部被大众铭记的片子。所以, 谍战题材电视剧要走的路, 还有很远。

参考文献

[1]《关于谍战题材电视剧的一些思考》 (互联网) 2009年

谍战观后感 篇2

班级 08010243

姓名 XXX

学号 57

《风声》观后感

《风声》在还没公映前据就非常热了,公映后更是火热,最近观看了这部神往已久的电影,感触颇多,也收获了许多。

电影一开始紧张森密的音乐,将整个影院内的人们带入了那个曾经烽火连天,国破山河的年代,风声二字也在以满目疮痍远眺长江大河为背景下出现在视线之中。此时此刻仿佛让我回到了我们国家身陷为囹圄的情景中去了。

在汪蒋军阀混战和日本入侵之时,以汪伪为首的一句话“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卖国贼的强力号召下,拉开了残杀共产党人士的大幕,同时也在上演着共党人士与刽子手回首反击的精彩大戏,共产党人也在运用自己的智慧组织了一次一次的成功暗杀,多少个不知名的战士倒在了解放中国的道路上,故事一开始以一个女共产党员在暗杀成功之后,被王志文处长实施了严刑逼供,最终以死充分交代了这样一个大汉奸的残忍无情狡猾冷血的杀人机器是如此的可怕,故事也摈弃了以往俗套的情节和表现手法,熟悉的面孔暂新的理念,让敌人的狡猾凶残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得不让让我对这些人物的出现饶有兴趣。

王志文所扮演的刑侦处长其人,王作为主演之一,以影帝精湛的演技游刃有余再次出色完成了一个反面角色的演绎,在白色恐怖之下实施帮凶的过程,嗜血成性、老奸巨滑、冷血残忍,致使很多同胞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手中,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偌大的一个千年文明古国就这样的被跳梁小丑走狗汉奸们重重的刺伤了民族情节,不愧为是民族的败类,祖宗们的大耻大辱,这种人物的代表在面对人性极限的时候,面对女共党时的恻隐之心,也表现出了面对上司时其软弱的一面,面对最后要看到自己结局难逃一死时要做替死鬼时的无奈拼死相搏,好像明白了什么,导演在告诉我们今天的后人,叛徒最终是要难逃一死的,点烟、被踹、反抗等细节夸张切充满张力,可笑之余是可悲呀!在最后似乎也在王处长的反抗中找回一些中国人的面子。

黄晓明武田君这个日本军政后裔,内向表情冷漠的眼神冷峻的日本军人形象,同样演绎出了一个变态民族的自卑和狭隘,在泱泱大国面前是多么的可悲,被英勇的共产党玩于股掌之间还全然不知,甚至曾得意自己的精明神武,这就是民族,当民族与民族同时对立出现时,民族的魅力和人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不可否认的事通过他们大和民族通过明治维新的图强,更加衬托我们华夏民族当时大多数人们的麻木意识形态,也是导致这场灾难降临的主要原因。他也得到了我们想看到的结局,这也预示整个影片的结束,跪下的画面是在向这段历史认错,象征着这场浩劫在人类历史上的已经覆灭,将永远的死去,注定留下全体华夏民族的仇恨,等待我们人类的宽恕。

英达饰演其人就是一个游说政客,胆小怕事是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的,自知王处长的残忍,面对裘庄他自己很清楚,进城容易出城南,他也知道自己坚持不了那种人间极刑是何等的痛苦,他也许会想到当年明末重臣袁承焕以凌迟处死的,不敢面对痛苦的恐惧,加速自己死亡的进程,作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中产阶级的代言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又无力改变当局,懦弱的性格想提前改变这生不如死的结局。

张涵予饰演吴副大队长一开始我就看出这个老鬼来,这种中规中矩的人物最能做的就是大事,过硬的军事背景练就了一副铁胆雄心,故事和情景的真实性,再现了那个时代人吃人的残忍画面,正式由于王队长和老中医的配合,才让影片达到了高潮,精彩的重现了当年共产党在白色恐怖铁蹄之下,顽强惊人的意志是人类为了求生本质的基本体现,是旧时新中国要凤凰涅盘获得重生强烈欲望的体现,正义是不会屈服于妖魔鬼怪的淫威之下的,而男人中的精品也不过如此罢了,在影片中也充分展示出了中国男人的人格魅力,面对恶劣环境表现了少有的战友情,也是影片最为温情的一面,这一点正好和王处长不谋而和,生动传神的表演感动了在片场的很多观众,无不为之咬牙切齿,也让我想到了在当时的只有5亿5千万的旧中国就有将近4千万的叛徒是怎么出来的,这也突破了世界历史战争中的叛徒叛党叛国之最了,也是日本人到了今天依然看不起中国人的重要原因吧,影片告诉我们谁能够经受得了磨砺,谁就是成功的缔造者和命运的主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是中国人智慧的浓缩,洒脱自然真实的叙事方式略显老套,但并不妨碍影片的别具匠心,反而是最成功的地方。看完影片才感叹中国革命来之不易,时至今日很难理解那些贪官污吏们又将成为金钱的走狗很是心痛。也在反问自己靠吃老祖宗打江山打下来的老本,中国共产党能够主持中国命运为几何哪?今天才六十年。我愿意做这种人,也喜欢这样的人。

周迅饰演顾晓梦其人,先扬后扬的表现了她作为地下党的多重性格,一个频频出入于声色场合的女子,是很难和共产党联想上的,就是一个这样的中国女性展现了中国女性的伟大和善良,没有刘胡兰死的壮烈,但同样的惊天地泣鬼神,无私无畏的精神把影片再次推向了高潮,难得看到周旭这样的表演,和吴副队长的完美配合最终将情报送了出去,挽救了革命组织。她的牺牲让吴副队长这个人物更丰满了。面对这些今天又有多少个中产党员能够做到哪?尤其是女性同胞!不得而知了。

故事情节逻辑紧凑,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符合现代受众的审美观点,虽然老套的故事,经这一帮大腕级人物的演绎,完全焕发了光彩,一举一动实在是入木三分,但在有两处不该出现的地方,一是窃听设施出现现代白胶布,在那种氛围中出现的有点愕然,二是周迅的开手铐的万能钥匙来的很突然,打开手铐后和打开前的反抗会达到同样效果,或者不打开的反抗会更加的真实可信,一把钥匙来的没有理由,这在我看来是影片不该出现的硬伤吧!我大胆猜测影片未来一定会大火全胜,同为红色电影则显现出了人物的臃肿,是歌颂政治的产物,总的来说这两部电影代表了近些年来电影工业少有的进步,也在证明大陆的演员、导演的功力是港台演员、导演不可比拟的,从《七剑》中孙红雷和黎明的飙戏,《黑社会》中的大陆黑社会老大陈道明,《赤壁》中曹操的扮演着张丰毅等等都有不俗的表演,看后大呼过瘾,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新篇章。

电影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思考,对学习和生活的思考,对做人做事的思考,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我会继续关注和支持艺术的进程,甚至会在合适的时候参与其中,不为别的就为喜欢。

《危情谍战》观后感

本片讲述原本单身无忧的平凡女子茱恩(卡梅隆 迪亚兹饰),在一次飞行的旅程前巧遇罗伊(汤姆 克鲁斯饰),对其一见钟情。未料在飞行途中,罗伊竟然把机上其他的乘客全都杀死导致坠机,茱恩才知道原来罗伊是个特工,他必须带着茱恩逃亡,而这对鸳鸯一路从美国逃到热带小岛牙买加,接着到奥地利,再到西班牙,穿过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追杀车阵,以及可怕的斗牛群……

汤姆·克鲁斯和卡梅隆·迪亚茨的再度合作让人眼前一亮。此片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火爆刺激又不乏搞笑幽默的奇妙旅程。他们之间从表情到动作再到对话都表现得默契十足,这对银幕情侣总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笑。

影片中罗伊和茱恩之间的对手戏经常让观众笑声不断,但毕竟作为一部动作片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是必不可少的。此片中不仅枪战连连、爆破不断,紧张刺激的飙车场面更是亮点,而阿汤哥也是尽显身手。

汤姆·克鲁斯这次所演绎的这个特工和以往的特工形象大不相同,这个特工,除去所有特工必备的强壮、聪明、忠心耿耿外,他更多了几分小情调,尤其是汤姆·克鲁斯那深遂的眼神。他会唠叨,会生气,会吵架,会有小脾气。他很包容、很性感、有些小神秘。他会多国语言,会做早餐。他无所不能,飞机、汽车、游艇,在他手上都轻松搞定,最后干脆蹬上两个轱辘的摩托满天飞。他不但能冷静解决自己面对的任何问题,还总能腾出手来把身边人都给照顾得无微不至。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下,他的眼里都能注意到“你这裙子很漂亮”......此片的另一大亮点便是其远赴欧洲多国的取景。西班牙的中世纪建筑和奔牛节的狂欢都尽收眼底;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美得像油画一样;神秘的热带小岛、阿尔卑斯山、安东尼奥港……短短2个小时内,变换了多个国家的美景。

说实话,看《危情谍战》的时候我确实会为阿汤哥和迪亚兹担心,看他们高速飞车,火车遇险,牛群狂奔„„我的神经也被揪得紧紧的。但是我知道最后的结局肯定会很美好,因为阿汤哥深情的眼神告诉我:他这个老帅哥永远是打不到的小强。于是我又开始YY,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迪亚兹一样稀里糊涂的卷入一场**,然后和一个身手不凡、正义善良、多金帅气的男主角一起逃亡。当然最重要的是就算是逃亡,也要很享受的到世界各国去,什么阿尔卑斯山,太平洋小岛„„总之逃亡是次要的,享受才是万岁的。

OK,梦该醒了!我记得有些文化人特别喜欢抨击网络上那些穿越小说,说这些读物毒害少女思想,让祖国的花朵越来越幼齿、越来越脑残。而如今我看来,这个《危情谍战》的威力也几乎可以和穿越小说相匹敌,而且人家阿汤哥和迪亚兹的故事还是发生在现今的社会呢!

老套的好莱坞情节,老套的好莱坞技巧,就连两位主演也老得惨不忍睹。阿汤哥年近半百,肚子上的肉囊已经跃跃欲试,但是为了搏眼球,可怜的阿汤哥还是要脱掉衣服,露出尴尬的肌肉。其实岁数也不小了,好莱坞的年轻帅哥也越来越多,阿汤哥的偶像路线还能走多远?还不如直接弄个秃顶,安个假肥臀扮个丑,说不准还能捧个小金人呢!卡梅隆更是郁闷了,现在的高清镜头无情地把她脸上的皱纹捕捉的一览无余,这个“傻大姐”演着自己驾轻就熟的戏码,只是那张脸时刻地提醒我们:岁月无情啊。

谍战电视剧 篇3

■故事 王牌特工反水

《铁核桃》讲述了国民党王牌特工、特别行动队队长贺韬(傅程鹏饰)在对敌斗争中战功卓越,人称“铁核桃”。在亲历爱人、亲人死于国军枪口之后,他对自己的信仰产生动摇和质疑,并来到当时的政治旋涡中心重庆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他以一己之力撕开国民党军统组织的严密防护,令杀人不见血的情报处特务人人自危。途中,他结识了江湖小混混余洁(张慧饰),两人搭档与堂口、国民党、日军等多方势力交锋,与此同时,他还与雾都晚报记者庄惠(侯梦莎饰)上演了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恨情仇。贺韬面对着日本人的惊天阴谋和血腥杀戮,携手各方势力粉碎了日本特务的阴谋,最终也完成个人的蜕变与救赎。

■合作 每个眼神都能收到

曾在“与狼共舞”系列、《飘帅》等多部电视剧中塑造“荧幕情侣”形象的傅程鹏和侯梦莎,在《铁核桃》中再度携手,而这已经是两人在荧幕的第八次牵手了。剧中,“打女”侯梦莎化身萌气十足的小记者庄惠,与傅程鹏饰演的国民党王牌特工贺韬上演了一场让人啼笑皆非的“萌女追硬汉”,为这部紧张刺激的谍战戏增添不少趣味和看点。谈及此次合作,侯梦莎表示因为与傅程鹏关系太熟,戏外还是非常好的同事,所以拍摄过程中每一个眼神和动作彻比都能接收得到。由于侯梦莎以往多以“打女”形象示人,为了演好这位女记者,也让她有了一次不一样的拍摄经验:“庄惠这个角色她不太会打架,这反而要求我在拍摄时动作比较谨慎。因为每当有动作场面时,我都会条件反射地做一些打女的架势来,所以拍摄过程中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收着点’。鹏哥也会在经常为我这个角色提一些小建议,让动作看起来更加自然。”

生气 有些剧看到不行

凭借在《与狼共舞》系列、《飘帅》等谍战剧中的表演,傅程鹏被诸多网友封为新一代的“谍战一哥”。傅程鹏表示虽然自己这5年间已经前前后后出演了近10部谍战剧,但他不希望被某一个角色禁锢住,自己也一直在相似的角色中努力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傅程鹏形容贺韬是自己饰演的角色中“最接近于人”的一个:“他在剧中给人的印象是不苟言笑的,看起来很强大,但内心其实很脆弱,他一心想着要为家人报仇,因此差点被人利用。他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是一个有很多缺点和毛病,他不像以往的角色那样神,而是一个最接近于人的角色。”

傅程鹏坦言自己对谍战戏情有独钟。面对当下抗战、谍战满天飞,雷剧横行的市场情况,傅程鹏直言:“有些剧雷到不行,我有的时候看了都想砸电视机!”谈及当高收视的雷剧找上门来,自己会不会出演,傅程鹏则表示:“我只能做到,不接演了后悔的戏。”

“谍战热”受众心理分析 篇4

谍战剧哪来这么大的魅力?为何能获得观众持久的兴趣?除了谍战故事自身具有的惊险、智斗、侦探等元素外, 对于当下的国人来说, 这些谍战剧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谍战剧”的前世今生

谍战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电影类型, 只是一种题材。它以间谍这一特殊职业为表现对象。间谍情报人员一直就有, 但谍报战随着二战结束冷战开始而日益加剧。美苏两大超级帝国为了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取得优势, 除了展开激烈的科学技术竞争外, 还展开了十分隐蔽的惊心动魄的间谍和反间谍大战。西方电影界因此拍出了许多间谍片, 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间谍片的黄金时期。007系列成为风靡全球将近50年而长盛不衰的谍战电影。

处于冷战结构东方阵营中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间谍大战。谍战反特题材的文艺作品频频出现, 尤其盛行于国庆前后的影视创作中。在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 《神秘的旅伴》、《国庆十点钟》、《虎穴追踪》、《寂静的山林》、《前哨》、《激战前夜》、《秘密图纸》、《羊城暗哨》等在银幕上大行其道。细分之, 又有两种描述方式:“隐蔽地和公开的敌人斗争”或“公开地与隐蔽的敌人作战”。前者表现共产党人伪装深入敌人 (多为国民党) 军事、情报机构, 与之斗智斗勇, 成功地获取并送出情报, 确保了“革命事业”的胜利推进;后者则表现共产党政权下的公安干警或情报人员, 如何机智过人地识破了潜藏的敌人 (多为台湾当局的派遣“特务”、“美蒋特务”或“潜伏特务”) 及其破坏阴谋, 有效破获敌方机构, 保证国家政权的安全和稳定。

引爆于这一时期的谍战热有着充分的政治缘由, 是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冷战拉开序幕, 社会主义阵营与帝国主义势不两立。从国内政治考察, 在抗美援朝以及中苏关系变化等背景下, 认定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必然会捣乱。中国捍卫主权、巩固新生政权的国家意识, 需要向民众灌输一种阶级敌人无处不在, 必须在对敌斗争中提高警惕, 严防阶级敌人与外来敌对势力勾结破坏的斗争观。谍战片泾渭分明、二项对立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表述, 正可用来支撑善恶是非判然有别的敌我叙事逻辑。诸多成功揭发、捕获“派遣特务”和“潜伏特务”的故事, 充分复制再生产着有关警惕帝国主义颠覆势力和阶级斗争的话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 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 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 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鲜明的教化功能, 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明确的政治指向性, 有效教育和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警惕, 增强了对敌斗争的勇气, 成功宣扬了红色政权的牢不可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 谍战片迎来了第二次高潮, 《南海长城》、《黑三角》、《东港谍影》、《风浪》、《暗礁》、《雾都茫茫》、《第十个弹孔》等作品, 一度成为银幕奇观。时代的变迁, 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 西方和港台电影的引进或多或少影响了这一时期谍战片的形态。以前有来自台湾、香港的特务, 现在有的来自苏联, 更多的时候国籍模糊。而特务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十七年电影”中的特务, 主要从事的是对人民生命财产的破坏与政治颠覆活动, 目的是动摇新生的红色政权。而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新的政权相对稳固, 简单的杀人破坏活动显然动摇不了日益强大的政权, 于是窥探盗窃新中国建设事业中的新成就, 破坏新中国的军事国防、工业科技建设便成了此时特务的主要活动。

进入新时期后期, 谍战影片趋于衰落。这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虽然保卫国家安全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甚至有了更先进的科技手段, 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状况、阶级对立已经成为次要矛盾,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贫瘠的物质状况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调整, 使得中国经济生活日益高涨。而且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 国际社会以和平发展为主流, 反特、谍战片的内容与国际国内形势格格不入, 谍战电影也就失去了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 因此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国产影视陷入低谷, 谍战片也逐渐淡出了市场, 淡出观众的视线。

新世纪的谍战热潮首先在电视剧中恢复了元气。2004年广电总局规定与现实社会有映射、关联意义的反腐、涉案剧退出黄金档, 2006年“意外”热播的《暗算》引发了谍战热潮, 风生水起的谍战和反特剧以“革命的名义”蔓延全国, 取代了古装戏、偶像剧、情感剧与《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所开创的“新革命历史剧”而成为电视剧市场中受到格外青睐的剧种, 一时间电视荧幕上“谍”声四起, 直到2009年初《潜伏》再度使得谍战剧成为公共话题。在这轮谍战风潮中, 不仅上世纪50~70年代的经典谍战电影 (如《英雄虎胆》、《羊城暗哨》等) 被重新拍摄, 就连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耳熟能详的影片 (如《敌营十八年》、《蓝色档案》等) 同样被重拍, 而且“‘文化大革命’手抄本”小说《一双绣花鞋》和《梅花档案》等也拍摄了电视剧版。除此之外, 更多新谍战剧被大量创作。这次谍战剧热潮, 不仅让中国影视人对谍战题材有了新的理解, 并且在商业包装、视听语言、剧作技巧、类型拓展与更新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可谓在镣铐中跳出了越发鲜活而美丽的舞蹈。

应该说, 随着改革开放和冷战结束, 这种孕育谍战片的历史条件已有极大改变, 但近年出现的谍战剧仍然大有市场, 究其原因, 一方面, 谍战剧的出现与受宠是历史语境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谍战剧作为一种适于讲述冷战故事的影视类型, 是二元对立的冷战意识形态表述的最佳载体。冷战的终结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二项对立的意识形态, 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又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冷战。伴随着中国一天天的富足强大, 中国“威胁”论也在国际上盛传开来。国际政治矛盾错综复杂, 国际风云阴云密布, 世界变得更为紧张了。相对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和平年代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仍需要提高警惕, 需要博弈对峙。另一方面, 目前较为开放的文化政策为谍战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部分国家档案和历史资料逐渐公开, 为谍战剧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和良好的外部条件。更为重要的是, 进入新世纪以来, 谍战剧呈现出不同以往的风格特色, 不仅更具时代内涵和文化意义, 更因其符合大众的社会心理、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而带动了公众的观赏热潮, 从而使得谍战剧再度兴盛并魅力不减。

当前“谍战热”的受众心理分析

谍战剧讲述的背景大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段特殊历史, 那是国共两党生死较量, 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如今我们已经远离那个特殊的年代, 为何谍战题材仍旧备受青睐呢?跨越遥远的历史空间, 必定是谍战剧的某些方面使受众欲罢不能。大众文化研究表明, 任何一种题材若不和时代发生联系就不会引发观众的关注。换句话说, 题材热的背后除了政治意识的诉求和商业运作的策略外, 受众的集体期待和心理寻唤也是不可忽视的元素。谍战片正是因为满足了和平年代观众的猎奇心理和情感诉求、英雄情结和精神超越, 从而成为观众热议的剧目。

谍战剧的悬疑和突变满足了观众的追新求奇心理。对于谍战、特情类影视剧而言, 特殊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人性挣扎、紧张刺激的悬念冲突、惊险玄妙的情节推理向来是其标志性特征。深入虎穴、与狼共舞、敌我莫辨、忠诚与背叛、真情与假意等是其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要素。相较于现实生活剧的平淡叙事和情感偶像剧的缠绵悱恻, 谍战剧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剧情, 神秘莫测的悬念设计, 出人意料的命运突转和复杂多变的人性较量让人耳目一新。热播剧《潜伏》以“每10分钟一个危机, 每5分钟一个意外”的悬念密度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 使观众在“突转”的叙事策略下不断被抛向浪尖又被卷入谷底。《特殊使命》、《敌营十八年》、《利剑》等无不是以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 波澜迭起、悬疑重重的故事拴住了观众的心。

飘摇乱世下的儿女情长也是当今谍战剧吸引观众的一大元素。《潜伏》、《永不消逝的电波》、《利剑》等大都加强了情感戏。谍战英雄接受任务之前大都有一个心仪已久两情相悦的恋人, 为了完成任务, 不得不与组织安排的另一女性假结婚, 有时还不免要和别的女子逢场作戏, 最后所爱的人香消玉殒, 永别人世, 与不爱的人假戏真做, 结为夫妻。相比都市情感剧苍白无力的爱情游戏、家庭情感剧平凡无味的庸俗人生, 谍战英雄的情感世界则是充满了悲壮和神圣、隐忍和牺牲, 相爱却终难相守, 不爱却又难以离弃,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真情与假意的纠结, 革命和爱情的难以两全, 让人唏嘘叹息, 难以平静。

人们都具有喜欢猎奇、喜欢感官刺激、喜欢人与人之间争斗以及惨烈的战争场面的心理,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受众更倾向追新求奇, 偏好紧张、悬疑的影视剧作品, 从而为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平添几分惬意和宣泄方式。谍战剧的重重悬念, 让观众期待“柳暗花明”的谜底, 屡濒险境让观众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 悬疑得释、化险为夷帮助人们释放焦虑情绪。与观剧的焦虑相伴随, 现实生活工作中产生的焦虑也得到转移或适度缓解。

对英雄人物的重塑, 契合受众的英雄主义情结。人类天生有崇敬英雄的本能, 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下, 对英雄的渴望与赞美乃是普遍的文化心理。但英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真善美标准的变化而转换变形。谍战剧延续了文艺创作中的英雄主题, 它一方面大力弘扬英雄主义的价值和理念, 着力描绘“潜藏在敌人心脏”的英雄人物, 另一方面在英雄的塑造中, 结合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 勾画“平民英雄”的形象, 镌刻在平民叙事结构上的人文内涵和革命信仰使观众感到亲切可触, 进而产生由衷的认同和敬仰。

相比于“新革命历史剧”中“显在”英雄的张扬个性、金戈铁马、叱咤风云, “潜伏”的英雄人物是平凡的, 又是特殊的, 他们只能默默无闻、隐忍牺牲, 在坎坷磨砺中慢慢成长为英雄, 但其英雄主义精神却因此而更加值得颂扬和崇尚、更加值得人们永远牢记。《潜伏》中的余则成最初的愿望就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过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 他是在“潜伏”中经历了一系列的遭遇变故后不断成长、成熟, 最终确定了信仰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也并不完美, 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更能够唤起观众的记忆和认同, 从而实现其意义引导。

在当今和平年代, 轰轰烈烈的英雄可谓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生活在平庸的环境中, 虽然渴望成为英雄、虽然心中从未泯灭信仰, 但平凡的日子使他们更关注身边的凡人琐事, 更渴望现实的超越和追求。新世纪以来的谍战片通过塑造平民化的英雄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在英雄平民化的“后英雄时代”, 这种处理方式更接近今天观众的审美, 使人们在这种真实的日常生活中, 体会到了英雄们的理想和信仰, 感悟到了最真实的英雄情怀, 从而在“拟态环境”的想象中完成了对英雄形象的个人体验和对人生价值的探询与追问。

对信仰的张扬, 满足了受众对精神超越的渴望。成功的谍战剧总在试图讲述一种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精神以及为了信仰而甘愿潜伏的故事, 安在天、钱之江、余则成、吴克峰、晏海清等都是一些“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有信仰、有理想的无名英雄。他们在国共两党对立的艰苦条件下, 靠信仰的力量在险象环生、敌我难辨的环境中坚持、等待、隐忍、牺牲, 在当今这个缺失又急需主流价值观的时代, 他们成为重建信仰的精神楷模。

“信仰”这个主题对今天的观众来说尤为发人深思。当前我们正处于“旧世界已失去, 新世界未建立”的文化无根状态。在表述、描述、批评或歌颂这个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时, 文坛曾经构建了一种复杂的、丰富的语言系统, 一反改革开放之前的宏大叙事, 反英雄、反文化、反主流、反崇高, 造成电视荧屏的偶像泛滥、无病呻吟、戏说成风, 伴随而起的是一种精神的溃败, 信仰的迷失。谍战片是信仰教育的绝好题材。在《暗算》中柳云龙扮演的解密专家安在天和地下工作者钱之江身上, 人们看到了为了信仰而牺牲的精神。《潜伏》也被认为是一部“爱和信仰的简史”, 导演姜伟以信仰贯穿《潜伏》始终, 余则成由军统特务成长为共产党是依靠信仰的力量。而同样改编自麦家小说的《风声》中经受酷刑的老鬼也被上升为一种信仰和精神。麦家在接受采访中强调:“人生多险, 生命多难, 我们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坚忍、有力, 坦然、平安、宁静地度过一生, 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交出来’, 交给一个‘信仰’。”更不用说《誓言无声》、《利剑》、《秋喜》中的许子峰、吴克峰、晏海清等, 自始至终都有着坚定的信念与信仰。可以说谍战剧对信仰、理想的由衷认同和大力弘扬, 既是满足主流文化需要的一个重要砝码, 也是吸引观众超越世俗人生, 追求真理的重要精神元素。

对现实生存困境的映照, 缓解了受众因生活压力所产生的焦虑感。谍战题材持续走红的原因不仅包括其自身具备的独特魅力, 更深层的原因是现代都市人在谍战片的观赏中也暗含了心理和身份的认同, 产生共鸣。进入21世纪后, 社会急剧变迁, 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 贫富差距拉大, 严酷惨烈的职场竞争, 忙碌快速的生活节奏, 高压变幻的社会现实, 复杂莫测的人际关系, 日益增长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人生犹如谍战片, 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性。谍战片最容易在两个方面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一是危险的隐秘性。间谍战是隐秘于日常生活中的战斗, 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容忍不了错误, 任何细小的错误都可能会导致重大的损失, 甚至不留意的梦话也会害死自己和同志。所以他们的战斗场所无处不在, 危险和紧张的因素也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和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当下生活形成映照。二是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间谍的交际圈中没有信任, 或者说“任何信任都是有限度的”。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相互猜忌, 稍有不慎就会丧命。在电影《风声》中, 李宁玉说的一句话:“你们到底谁是真的?”不仅是剧中人的困惑, 也道出了当下社会人心的普遍焦虑。正是在这样两个方面, 电视剧《潜伏》从荧屏走向职场, 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余则成和翠平所演绎的兵不血刃的刀光剑影、如履薄冰的潜伏式生存, 已变成了一个当代职场生存寓言, 一种生存哲学。许多观众坦言, 他们不是把《潜伏》看做谍战片, 而是看做一部关于“办公室政治”的剧集, 一部职场“教科书”。人性的弱点、社会的逼仄、情感的纠葛、生活的浮躁都仿如现实生活的再现和演绎, 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当今受众在重重的社会压力下, 真实自我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裹挟之中所产生的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 让人产生一种虚实难辨的错觉。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心态, 进而决定广大国民的心理诉求。当今这个物化消费的社会, 引起许多人的失望、恐惧、沮丧、绝望等“焦虑症”。人们对自己、对生活越来越失去了信心, 急需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 以此挖掘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力量, 形成社会发展的新的“爆发力”。从心理学角度看, 人如果在现实中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就会寻求一种“虚拟型的满足”或“替代性的满足”, 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可以以精神性的满足替代实物性的满足。考量我们的大众传媒, 影视剧作无疑是最佳的满足人类的“虚拟性需要”的工具, 在今天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 影视剧作俨然已成为大众传媒奉献给受众的一道美味的“文化快餐”。而谍战剧因为契合了当下观众的心理需求, 实现了现实生活中观众的精神性的满足, 缓解了背负生活重担的人们的心理压力, 成为医治现代人“焦虑症”的一剂良方。持续热播的“谍战热”再一次证明了电视剧的创作, 与受众心理的成长与迷失具有微妙的联系, 只有契合了时代性的受众心理需求, 才可能生产和播出真正的优秀影视作品。

摘要:近几年来, 谍战片持续热播, 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这不仅关乎编剧、导演和演员, 更关乎社会转型期受众的集体期待和心理寻唤。本文试图从受众社会心理学视角, 探寻谍战剧热播与当下社会大众集体寻唤心理间的契合关系。借以证实, 电视剧的创作, 与受众心理的成长与迷失具有微妙的联系, 只有契合了时代性的受众心理需求, 才可能生产和播出真正的优质影视作品。

关键词:谍战热,文化现象,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戴锦华:《谍影重重——间谍片的文化初析》, 《电影艺术》, 2010 (1) 。

[2].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年版。

[3].张惠瑜:《后冷战时代的谍战故事》, 《粤海风》, 2010 (1) 。

[4].常凌翀:《魅力永存的谍战剧》, 《声屏世界》, 2010 (4) 。

[5].吕程:《谍战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东南传播》, 2009 (4) 。

[6].张畅:《从谍战剧〈潜伏〉看大众审美趣味新变》, 《戏剧文学》, 2010 (2) 。

[7].贺晓琴:《谍战剧〈潜伏〉的日常生活美学分析》, 《新闻世界》, 2009 (8) 。

[8].蒋波:《王牌对决:2009谍战片大搜查》, 人民网, http://ent.people.com.cn/GB/115513/177238/

谍战剧《局中人》观后感及人物评价 篇5

《局中人》讲述的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一山饰演的国民党军统总部情报处特工、中共地下党员沈放重回中共组织,排查中共内奸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长期、压抑、黑暗的潜伏生涯早已使沈放疲惫不堪,与父亲的矛盾让他身心俱疲,国民党军人哥哥沈林的试探、怀疑、监视、不认同更是让沈放招架无力,在这样环境下,沈放如何在复杂关系之间周旋,如何平衡信仰与亲情的冲突,如何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完美的完成任务,都非常具有吸引力,电视剧最终呈现出来的冲突、融合也将会非常的动人心魄。

而且小编看到《局中人》的剧情,第一反应就想到了《伪装者》,想到了明台、明楼两兄弟。最开始的时候,明台被军统高官王天风看中并绑架至军统训练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统特工,哥哥明楼明为汪伪政府官员、军统特工,实为中共地下党员,前期兄弟两人的身份是对立的,后来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兄弟两人逐渐磨合,启动“丧钟敲响”行动,成功用虚假情报迷惑了日军,为抗战最终胜利赢得了转机。乍一看,这种“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模式和《局中人》非常的相似。

《局中人》的男一是张一山,这算是《局中人》的看点之一。张一山童星出道,凭借《家有儿女》火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家有儿女》之后张一山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凭借《余罪》迅速翻红,在《余罪》中,张一山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让我认识到张一山绝对是有演技的实力派。之后,张一山主演的《柒个我》和《春风十里不如你》反响也是非常的好,所以首先张一山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局中人》是张一山首次尝试谍战片,张一山是那种能够为观众带来惊喜的演员,我一直相信张一山一定能够呈现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张一山在《局中人》中饰演的是外表不羁,内里心思缜密,是一位天才型谍报人员,这样的角色设定眼不眼熟?是不是很像《余罪》?

《局中人》男二、沈放哥哥沈林的饰演者是潘粤明。潘老师的演技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白夜追凶》就能够吹好几年,第一季结束时潘粤明“哥哥弟弟傻傻分不清楚”的邪魅的笑至今印象深刻,对于潘粤明的选剧能力和演技那是一百个放心,冲着潘老师,《局中人》也是追定了。

我觉得潘粤明其实非常适合沈放这类角色,正直,有信仰,不苟言笑,情绪内敛,外表看似冷酷,实际上内心温暖如水。

米其林餐厅“谍战” 篇6

在欧洲,红色封面的《米其林餐厅指南》就好比是奥斯卡的小金人,无论对于哪家餐厅来说,得到它的青睐都是无上的光荣。然而,有幸入选只是个开始,米其林会用五个茶匙、三颗星星将酒店、餐厅甚至主厨的级别区分开来,并会不断进行检测重审,据传甚至有主厨会因为降级而自杀。它因此获得欧洲“美食圣经”这个雅号,一方面显示出其权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它高端的姿态。

但当《米其林餐厅指南》创刊 100多年后进入美国时,它发现,纽约人已有了自己的最爱——《查氏餐馆调查》(Zagat Survey)。《查氏餐馆调查》走的是一条亲民路线。它拥有设计精美的网站 Zagat.com,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或者通过书面问卷对全美的大部分餐厅发表自己的评论,而它每年一册的书籍也是根据普通消费者的评论加以整理汇集而成。所以,当《米其林餐厅指南》登陆纽约的时候,人们通过比较发现,相比于《查氏餐馆调查》中 2000多家餐馆的容量,由于《米其林餐厅指南》的定位高端,里面只推荐了 500家高档餐厅。在生活方式迥异的纽约,来自法国的《米其林餐厅指南》始终无法与《查氏餐馆调查》一较高下。

要在竞争中取胜,《米其林餐厅指南》就必须找准并突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米其林指南之所以享誉盛名,就在于它评审严谨、公正与中立,完全遵循匿名原则:匿名者亲自前往餐厅实地品尝,匿名检查。而这群为米其林工作、经过专业训练的神秘美食评审员,就是成就此书最大的幕后功臣,也是米其林指南与竞争者的主要差异点。

如何告知目标对象米其林的优势?米其林选择了在这个时代更贴近消费者的方法 ——借助网络进行“现场”互动,设计推出了这个“著名的匿名者( Famously Anonymous)”活动,让大家来找碴,找出谁是米其林的美食评审。

以往这群犹如变色龙隐身在人群中用餐的评审,即便订位时使用的也都是假名,连家人、朋友也不知道他们从事这种“地下”工作。而现在,当这些神秘的评审去餐厅用餐时,他们会在 Twitter的两个账户—— @ MichelinGuideNY和@MichelinGuideSF上及时告诉大家自己的行踪:“我正在某某餐厅用餐,对餐厅的评价如何,这里的服务如何”等诸如此类的内容。

活动的目的是希望通过 Twitter的互动性,突显米其林美食评审员工作的严密,正如米其林活动网站所说:“即使我告诉你,我在哪里用餐,你也不会发现那个人就是我。 ”

《米其林餐厅指南》的总监 Jean-Luc Naret说:“很多人知道米其林指南是什么,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指南背后强大的评审队伍。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评审员在行动,他们就隐藏在众多的食客中。或许,你可以发现他们。 ”

这种类似“达芬奇密码”、“007邦德”的追踪游戏极大地激起了食客的兴趣,他们当中有些人为了一探究竟,甚至到评审所说的餐厅用餐,试图去解开这些人的神秘面纱。

在活动推进过程中,米其林聘请了专业的编辑,统一发布、管理评审员在 Twitter上的信息。毕竟,米其林一方面希望目标群踊跃地参与,但另一方面又不想大家热情过高导致局面一发不可收拾,遭遇类似 Domino’s Pizza(达美乐比萨)和美联航的社交媒体危机。

古代谍战“四大发明” 篇7

西方学者认为,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的菲利斯女士。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朝末年就出现了间谍,他的名字叫伊尹。

间谍出现这么早,搜集情报的间谍工具或方法自然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间谍史上的“四大发明”。

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

窃听是间谍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间谍的必修课。中国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窃听器”——听瓮。

听瓮的发明距今约有2500年,《墨子·备穴》对听瓮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有详细说明。它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将听瓮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侦察时,侧耳伏在上面,听周边的动静。如果有需要,可直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这叫“罂听”。

为减少窃听的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执行任务。盲人的听力往往超强,据说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听瓮在隧道攻城战中最有奇效。清末曾国荃率湘军攻打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时,城内太平军便于城墙下埋设听瓮,侦探城外湘军的动静,以致湘军一时无法得逞。但最后,天京还是让善挖地道的湘军攻破了,不过这不是听瓮出错,而是听瓮的人出了问题。

唐代出现了葫芦形状的枕头窃听器,休息时将其枕在头下,外面一有动静便能察觉。在宋代还出现了多功能窃听器“矢服”。矢服是盛装箭(矢)的器具,用牛皮制作。将矢服掏空,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的人马声都能监听到。

听瓮得到不断改进,成为现代窃听器出现前最有效的窃听工具。

最难破解的密码:反切码

“阴符”可算是最早的军事密码。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由于上面没有文字,即便敌人缴获,也无法破译。

与阴符配合使用的还有“阴书”,就是将一份完整的情报写在三处,分别送出。在此基础上,古人又发明了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

其中的字验已与现代密码原理十分接近,不同的是,它以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据《武经总要·前集》记载,宋朝时官方便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分别用40个汉字来代替,然后编出一首40个字的诗作为“密码本”。

到十六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密码——反切码。其原理与现代密码的设计原理完全一样,但比现代密码更难破译,它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法进行编码,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戚继光专门编了两首“诗歌”:“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前一首诗歌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依次编号为1至15;后一首诗歌的36个字为韵母,按顺序编号为1至36;然后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按顺序编号为1至8,就编写出了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根据东汉时期发明的反切注音法,如果密码的编码是“5-25-2”,5是声母“低”字,25是韵母“西”字,2是声调的二声。据此,“5-25-2”就可以读为“敌”字。戚继光还编写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作为训练情报人员的教材。

最实用的密写术:明矾水

因为中国自古多战事,时分时合,所以古代的情报研究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无论是阴符、阴书,还是字验、反切码,眼睛都能看到,为此,古人又发明了“密写术”。

密写术是借助特殊墨水,达到写字看不出的目的。古人使用的特殊墨水并非什么高科技,而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明矾水。明矾水写出的字晾干后在纸上根本看不见,但如果浸入水中,字迹就会顿现。

明矾水这一化学特性的发现,现在看来算是小儿科,但在中国古代,这一发现还是相当了不起。

《金史·宣宗本纪》记载,金宣宗贞佑四年(1216年),蒙古大军围攻太原城,太原宣抚使乌古论礼便“遣人间道赍矾书至京师告急”。乌古论礼派间谍带着用明矾水写的密信,走秘密小道到京师告急求援。

而康熙年间的“矾书案”,则是由被废太子胤礽的明矾水密信引起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春,康熙亲征准噶尔。得到消息的胤礽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翻盘。他用重金买通了常为福晋看病的医生贺孟頫,让他带着明矾水密信出宫。没想到密信竟让辅国公阿布兰截获,胤礽恢复自己太子地位的计划失败。

最简单的“无人机”:纸鸢

间谍收集到情报后如何将情报传递出去?这需要技术。邮驿、烽火台都可以传递情报,但并不能满足所有间谍活动。

为此,古人想了很多办法,明人何守法的《投笔肤谈》就有“封鸽代谍”的记载,利用鸽子传递情报。但鸽子要训养,一般间谍也用不了。于是,古人便用纸鸢作为传递情报的工具。

纸鸢就是风筝,相当于最原始的无人机。此前,古人曾设计出“木鹊”,能连续飞行72小时,这是现代无人侦察机也无法做到的。可惜这种技术早已失传。

纸鸢的发明距今已有2000多年,发明人是西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怎么想到发明纸鸢的?原来当时列侯陈豨造反,韩信与陈豨勾结,制作纸鸢作为里应外合的信号。这也是最早用纸鸢传递情报的实例。

一经发明,纸鸢便在军事、间谍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被叛军侯景围困在都城建邺(今南京)台城内的梁太子萧纲,便是用纸鸢传递情报,搬来救兵。

纸鸢可以飞得很高,即便被敌方发现,他们也奈何不了。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谋反,围攻临洺城,守将张伾遂放纸鸢与朝廷援军取得了联系。

上一篇: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下一篇:动画艺术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