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2024-05-05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精选九篇)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1

绿色生产方式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紧紧抓住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两大纲目,从生产设计、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追求节能、省料、减污的综合效果,追求最小的物耗和能耗。二是循环生产。就是将“资源——产品——废物——污染物”单向流动的传统线性生产,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循环生产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质经过再生资源环节而进入再生产,同时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用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再生生产。再生生产不仅是将被消耗的资源经过再生技术处理,重新变成资源如再生金属、再生能源、再生塑料、再生纸浆等,更重要的是在消耗资源的时候,始终考虑和保持着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真正的绿色生产方式,应该是一种可以使资源再生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土地、水利、森林、大气等基础资源,有了再生生产的理念,就能保持更加良性循环的生态。

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培育绿色生产方式更重要,也更难做到。全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费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一次性消费的广泛出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为一个城市,工业制造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在制造业的背后,更为繁荣的是制造业所带动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这些生活行业所产生的污染还没有被足够认识。现在通行的看法是,生活消费产生的污染在许多方面大大超过工业生产所引起的污染。生活消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也超过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排放量。所以,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变革传统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观念追求消费的“生态性”,即从消费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消费结果,都不会对消费者及环境造成伤害和破坏。绿色消费观念强调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进行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适度消费。所以,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在生产方式上,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在生活方式上,培育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环保、诚信、互助、合作等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们要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消费观念,必须树立三大理念:一是建立新的生态循环系统,使生产和消费对生态无害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使自然资源能够不断循环利用。二是发现或创造新的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源,形成清洁化的生产。三是探寻资源再生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增量化。我们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上述三大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重新塑造生产和消费理念,促进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终极支撑。

2. 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规范生态行为。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生态伦理将伦理权利的主体扩展到人类之外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和整个自然,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评价自然环境的伦理权利与作用,超越人类利益来理解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以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追寻人与自然在伦理上的正确相处,使人与自然由相互对立走向和谐统一。

现代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为:人本观。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公民的环境权利,创造平等发展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吃上安全食品,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平等观。在整个宇宙系统中,自然万物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内在价值。所有物体不管有无生命,都应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权利。人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只有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待,才能安全地长久地在地球上繁衍和生存;和谐观。人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了解和掌握自然万物发展、运行的规律,尊重和顺应这些规律,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改善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伦理体系中的最高原则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观;责任观。人有享受环境的特权,更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尤其是企业,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能量、享受自然界恩赐的时候,必须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自律,承担起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始于自上而下的推动,主要是由政府出台政策和法规来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民众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行为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用生态眼光引导生态行为;用生态意识培育生态行为。生态伦理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生态伦理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体现在社会行为中。要把生态伦理建设的重点放在生态伦理的实践上,重视培育具有良好生态伦理行为的道德主体,提高生态伦理的实践能力,自觉学习和运用自然界的生态智慧,把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目标理想转化为实际的生态伦理行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必须用生态伦理的实践,培育、提升生态文明行为,最终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和平衡。

3. 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当作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必须重视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生态环境问题,从空间上来说,是全世界的问题,全中国的问题,全省的问题。从时间上来说,它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积累起来的问题。从环境状况来说,有些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被消耗,永远无法恢复。所以,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关键是要有制度的保证。

首先是国家战略规划制度。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国民经济规划与宏观发展决策中,从长远的生态目标来确立发展模式,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步骤和发展速度。从民族的、人类的根本利益与永续利益来计划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其次是环境法规制度。保护环境和资源,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随着法制的完善、法治的健全,最根本的保护还是要落实到法规制度上。对屡教不改的污染企业,对疯狂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的单位与个人,对转嫁污染危机和治污成本的行为,在立法上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和刑事处罚力度。

再次是生态教育制度。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把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灌输到每一个人的心里;把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规范约束和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最终形成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自觉承担生态保护的责任。

最后是生态考核制度。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考核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总体评价;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的平行考量;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四条是最根本的要求。国家战略规划制度主要是使我们对环境和资源心中有底,心中有数,使我们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要遵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且要遵守自然的规律、环境的规律,为了长远的利益。法规制度是对环境和资源最切实的保护,以往的法律体系关注的是人的经济性权利、政治性权利,环境法规制度关注人的环境性权利,均衡环境生态的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及其所引发的利益冲突。教育制度是要保证通过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因为人们的意识形态与道德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对环境、资源的态度与行为。考核制度,则为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行政首长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责任目标。在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环境中,在制度文明发育还不充分的文化氛围下,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不但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更严格一些。

在环境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设立专门服务机构。改变传统行政体制下重叠交叉的管理体制,设立环境与生态的专门服务机构,建立环境与生态的大部门体制,整合服务机构职能,明确服务范围与权限,为环境与生态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二,建立健全三大体系。即环境与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系、科学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体系。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环境技术、管理理念和法律框架,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与生态的法规和标准,充分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政策,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制度环境。

第三,建立科学、完备的信息网络。加快发展环境与生态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力推进环境与生态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全面准确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状态、问题、规律、成果、经验与趋向,提高环境与生态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第四,提高治理环境与生态的科技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重大决策的支撑作用,加速核心部门的生态创新,促进环境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以技术创新带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

第五,推进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环境与生态,固然取决于政府部门及其“绿色行政”,但广大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也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扩大公众环境权益,重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2

一是示范引廉进班子。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基于此,xx煤矿将廉洁文化融入班子建设,把党纪党规及上级有关党风廉洁建设会议及文件精神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内容,并为每位班子成员定期发送《党风廉政》《中国纪检监察》等报刊杂志,在矿班子成员中开展“读书思廉”,通过开展专题讨论,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说心得、谈体会,突出学习实效。为加强对各级管理干部的教育监督,实行党风廉洁建设专业负责制,分专业制定廉洁教育、廉洁监督、作风建设等x大项廉洁建设责任清单,以清单管理推进领导领导干部履行廉洁建设“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洁建设工作的压力向分管专业、单位以及管理干部层层传递,将廉洁教育不断向基层延伸。

二是党课谈廉进基层。

把分管领导定期为党建联系点上“廉洁党课”固化为制度,不仅传递了廉洁建设的工作压力,而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矿领导班子成员为党建联系点单位党员干部上廉洁党课xx场次,与管理干部开展廉洁谈话xx场次,开展现场述职述廉洁xx次。同时,该矿把廉洁从业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内容,在各党支部开展上“微型廉洁党课”活动,组织重点岗位人员分期分批学习本矿编印的《岗位廉洁风险处防大全》,围绕“小故事大道理”“小角色含风险”“小细节看廉洁”“小言行察苗头”等方面,做实做细廉从业提醒教育。同时,对本矿十年来违规违纪案件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深刻剖析案发原因,组织xxxx余明名管理干部,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触及灵魂深处,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各级管理干部对廉洁从业的认同感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是评优树廉进岗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评优树廉,引导各级管理干部向模范看齐,形成人人争当廉洁典型的新风尚,集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xx煤矿把廉洁从业理念融入工作岗位职责,加强对评先评优干部廉洁从业情况的审查,对每名拟提拔、评优干部出具一份“廉洁”审核表,把好“廉洁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评优”。深入挖掘先进典型,树立一批勤廉务实“标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向善向上。开展“廉洁班子”“廉洁党员”“廉洁干部”“廉洁岗位”等典型选树活动。对拟提拔干部进行任前廉洁“体检”xx人次,选树廉洁典型xx人次,开展任前廉洁谈话xx人次,通过强化教育监督,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崇尚廉洁、干净干事的自觉意识,形成“学先进典型、做勤廉干部、创一流业绩”的浓厚氛围。

四是监督保廉进项目。

为打造廉洁工程,针对xxxx万千瓦工程项目体量大、标准严、资金涉及方方面面,超前做好廉洁风险排查,针对潜在的廉洁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逐一制定预控措施,把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贯穿工程项目始终。近年来,xx煤矿围绕创建规范规矩型企业,健全和完善xx厂、xx电厂、xxxx万千瓦工程等重要项目的管控制度,成立重大项目助推保廉监督检查组,不定期对招投标、合同签订、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开展效能监察和专项检查。组织xx名参与项目筹备、建设的有关人员签订了《廉洁工程建设责任书》《廉洁承诺书》《廉洁公约》《廉洁协议书》,从源头筑牢廉洁从业堤坝。坚持问题导向,对项目责任人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廉洁提醒约谈xx人次,发放廉洁风险预警通知书xx份,以常态化的监督提醒,筑牢项目有关人员廉洁思想防线,着力打造“廉洁工程”。

五是普法倡廉进社区。

为进一步扩大廉洁教育的覆盖面,把廉洁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融合,开办了社区“法制讲堂”,分期分批组织管理干部家属接受法规教育;开辟了社区廉洁文化宣传橱窗,将“廉洁是修身良药、是安身立命之本”“廉可生正气、洁能显高尚;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等廉洁警句在职工上下班途中展示;在生活社区开展了画说《准则》《条例》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在生活社区广场、楼道、人员密集等位置,设立了xx处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宣传栏,传播规范规矩理念,让职工群众在行走中潜移默化地沐浴清廉之风。在春节、“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和薄弱时段,组织全矿重点岗位人员集中上廉洁大课,利用广播、电视等载体,及时播放廉洁公益广告和案例警示教育片,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不间断地推送将廉洁警示语,强化廉洁理念灌输,增强廉洁教育的渗透力,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区环境。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3

一、抢抓机遇,抓紧部署,建设总体格局进一步形成

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将其作为最管用、最受益、最能有所作为的核心机遇,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统筹部署,同步落实,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调焦对表,疾步跟进。一是签署合作协议。二是丰富战略格局。三是明确总体思路。四是构建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

结合《规划》明确的六大任务,围绕提升核心优势和破解发展瓶颈,谋划大重点,精选大项目,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策划、建设和储备工作。2015年,全省共遴选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重大项目277个,总投资约2.1万亿元,其中15个项目纳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项目,占比达到17.4%。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治理进一步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水”这个核心,狠抓落实,迅速行动。湖北省启动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出台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同时,在全省迅速开展了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在“查、关、治、罚、复、退、考、创”8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关停一批“明星”违规企业,停工整顿一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项目。

四、务实合作,携手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重大領域合作成效初显

在基础设施方面,三省围绕共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大宗战略物资集散中心,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启动了省际公路联网工程,建立了长江中游甩挂运输联盟、华中大道快运联盟和华中道路客运小件快运联盟。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湖北专用汽车和湖南工程机械的战略合作,推动湖北大冶有色、江西铜业等联合开展协作与技术改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共同探索环境污染的市场化治理机制,跨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建立突发环境事件联处等工作机制。

(二)重点区域合作逐步加强

一是省会城市不断深化合作,已连续召开四届会商会,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和《南昌行动》等合作文件。二是重要节点城市合作提速。如荆州加强与岳阳、常德、益阳等地的合作,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重大项目落实。三是毗邻城镇先行示范。黄梅小池融入九江发展,按照“对接大九江、实现同城化”的构想,建立了“2+2+2”跨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信息等“八个一体化”建设,打造“中三角”开放开发的桥头堡和先行区。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遵循《规划》战略定位,坚持提升核心优势和弥补短板,在优先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时,从产业发展、对外开发、省际毗邻合作三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强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型产业集群。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支持湖北省企业与湘赣两省企业开展强强联合,积极推动城市群内企业并购重组,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深化对外开放,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找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以推动大开放促进大转型,加快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建设。三是加强毗邻区域合作,推动省际毗邻县镇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规划统筹,在湖北省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等四大片区和沿长江轴线的省际毗邻区域上精准发力。

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探讨 篇4

一、银行业生态文化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生态文化, 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 不同学者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给出了不同定义。余谋昌 (2003) 将生态文化分为广义生态文化和狭义生态文化。从广义理解, 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从狭义理解,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3]张保伟等 (2006) 认为生态文化是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 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4]面对生态危机, 企业开始转变观念, 转变工业文明时期单纯攫取自然的发展模式,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培育企业生态文化。所谓企业生态文化, 是以生态文化为指导思想, 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是以发展清洁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生态营销为保证、以满足需求为动力, 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5]银行业生态文化, 是指银行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 使银行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和谐统一的状态, 逐渐实现共同认可的生态精神文化、共同遵守的生态制度文化以及人类、自然、社会共存的生态物质文化和生态行为文化。

生态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银行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的普及, 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价值观、将环境责任纳入战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传播与宣传活动等;生态制度文化包括银行自身的“绿色”制度, 如日常运营低碳管理制度、绿色审批制度等以及对诸如赤道原则等国际环保原则的认识和实施;生态物质文化是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包括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专业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人员、环保金融产品等;生态行为文化是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的归宿, 具体表现在投放绿色信贷、进行绿色采购和绿色办公、发布环境责任报告、从事环保公益活动等诸多方面。

二、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的动因分析

(一) 制度动因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规范各市场主体的行为, 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例如1980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全面环境响应、补偿和负债法案》, 根据该法案, 银行必须对客户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 并支付修复成本。在中国, 2007年7月30日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出台了一项新的信贷政策即绿色信贷, 各商业银行要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批贷款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 旨在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 为生态保护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工具。绿色信贷政策的出台, 为银行业生态文化的培育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银行业必须将政策性风险纳入其决策考虑因素范围内, 加快培育生态文化, 响应监管部门和政府的减排要求和号召。

(二) 经济动因

在市场经济中, 银行作为“经济人”自然要追求利润, 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的经济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银行业面临的环境风险日益增加, 影响其信贷安全。为了规范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行为, 避免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很多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对项目建设前的环境评价、项目建设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等问题提出诸多要求, 很多项目由于不符合相关环境标准而被要求整改甚至终止。银行作为信贷方, 将承受客户转移的风险甚至承担连带责任, 这势必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 环境产业市场空间巨大, 绿色消费需求旺盛。根据环境保护部的预计, “十二五”期间, 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每年将以15%到20%的增速发展。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支撑, 银行若能发挥管理风险和资金融通的特长, 将节能、环保与专业服务有机结合, 将产生巨大的信贷杠杆作用和示范效益, 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利润增长点, 实现商业利益与环保公益的良好结合。[6]第三, 媒体、各种环保非政府组织等高度关注环境问题, 监督银行行为, 对银行经营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予以曝光并施加压力, 这不但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会影响银行声誉。声誉对银行来说是宝贵的无形资产, 对银行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 银行各项业务的展开都以良好的声誉为基础。

(三) 道德动因

任何一个企业, 只要生存就必然要追求经济利益, 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 这并不能否定企业的“道德人”属性。1759年,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中, 抽象化出了“道德人”这个概念, 即同情心, 正义感 (合宜感) , 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也是人性的重要方面。目前, 诸如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都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不可分, 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银行也开始认识到自身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中责任,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三、生态文化对银行业绿色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一) 生态文化促进银行业进行绿色创新, 提升绿色竞争力

面对生态危机, 将环境与金融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金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环境金融应运而生。企业文化在创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孙一民 (1998) 认为, 创新文化决定着企业创新的价值取向, 是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得以形成和高效运转的环境, 是现代企业创新活营过程中, 为企业创新创造一种有利的氛围, 使企业员工从价值观的层面上认识到创新对企业生存有重要的意义。[8]因此, 银行业加快培育生态文化的步伐, 形成绿色创新的氛围和环境, 进而通过创新提供专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满足生态保护的需要, 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

(二) 生态文化促进银行业实施绿色管理, 增强绿色竞争力

当今, 绿色、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运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然而, 许多企业对绿色战略的实施仍存在较大顾虑, 对绿色战略实施的前景信心不足。企业要制定绿色管理战略、进行科学的环境资源管理, 首先取决于员工特别是管理者是否具有绿色意识。企业要开发绿色产品、进行绿色设计的前提在于研究开发人员有没有树立绿色价值观。企业要开发绿色市场、进行绿色营销, 其营销人员对企业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9]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 可以加强管理层的绿色管理意识, 制定绿色管理战略;可以促使员工接受绿色理念, 充分认识到银行在生态保护中的责任, 从而达成共识, 保障银行业绿色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 生态文化提升银行业声誉, 增强绿色竞争力

银行培育生态文化, 打造绿色银行, 向外界传达生态绿色理念, 可以形成独特的绿色软实力, 使银行获得良好的声誉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增强绿色竞争力。首先是消费者。如今绿色消费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人们选择商家和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媒体。随着各种媒体诸如电视、广播、报纸尤其是网络媒体等的发展, 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因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 被媒体曝光, 严重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 银行可以培育生态文化, 树立良好形象, 通过媒体的宣传, 提高声誉, 扩大品牌影响力。最后是环保非政府组织。目前, 各类环保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环保舞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各种环保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公益性和独立性的三个基本特征, 他们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公信力”最高的组织。2008年, 《经济观察报》举办了2007年度中国最佳银行评选, 全球环境研究所、绿色流域、自然之友等八家民间环保团体向兴业银行颁发了国内首个“绿色银行创新奖”。兴业银行的获奖, 对其形象和声誉的提升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相反, 环保非政府组费者、媒体、环保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可, 提高声誉, 增强绿色竞争力。

四、结语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型文化形态。企业培育生态文化是增强绿色竞争力、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 应该得到高度重视。而现有文献对企业生态文化的研究都较为笼统, 多停留在概念层面, 尤其是对银行这一特殊行业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这一问题,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今后仍需结合银行业的具体情况展开深入研究, 为银行业培育生态文化提供借鉴意义。

摘要:生态危机的本质是文化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的培育。银行作为现代经济运转的重要枢纽,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制度动因、经济动因和道德动因促使银行业积极培育人们共同认可的生态精神文化、人们共同遵守的生态制度文化以及人类、自然、社会共存的生态物质文化和生态行为文化, 从而形成完整的生态文化体系。培育生态文化, 可以增强银行的绿色创新能力、促进银行绿色管理的实施、提高银行声誉, 进而使银行获得绿色竞争力, 实现绿色转型。

关键词:银行业,生态文化,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J].求是学刊, 1999, (1) .

[2]朱文忠.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3]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 2003, (4) .

[4]张保伟, 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 2006, (1) .

[5]徐杰.面向生态文明的企业生态文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5.

[6]陈雁.我国金融机构面临新挑战:对“赤道原则”的认识和遵守[J].经营与管理, 2009, (5) .

[7]孙一民.创新制胜现代企业技术创新[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

[8]李劲松.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生态文化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5

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其显著特征是所有人都可作为信息传播源,即多点自媒体传播。笔者查阅了很多材料,发现新媒体概念本身并无一个严谨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是与时俱进的,现阶段,以互联网、手机、各种户外电子媒体等为内容传输和显示终端的媒体,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在新媒体的视域下,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培育有两种理解:一是把新媒体看作技术手段,探讨如何运用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把新媒体视为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探讨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笔者这篇文章倾向于在新媒体应用的背景环境下,将新媒体作为新的育人手段加以建设和应用,创设具有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新媒体平台。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新变化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人际交往、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和新平台,新媒体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话语表达的自由化,打破和消解了传统主流信息媒介的权威,这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更高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质属性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性和价值指向性。新媒体环境下教育活动从现实环境延伸至虚拟环境,其主客体也面临着一些新变化。首先,教育角色的相对模糊性,即由于新媒体匿名等原因,主客体之间身份地位并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从而要求我们根据新媒体环境因时因地把握教育关系;其次,教育关系应答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际建立还应保证教育者所发出的信息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接纳与应答。如果教育者提供的教育资讯未能得到受教育者的积极回应,那么教育关系就并未实际形成。同时虚拟环境的教育最终还是要让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落地生根,通过立足于新媒体信息传播交流的内在机制创设教育情境,抓住受教育者的“眼球”,建构起主客体双向自觉自愿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柔性化”的教育模式中使受教育者接受、理解、认同教育者提供的信息,并内化为价值认识、外化为行为习惯,从而树立起教育者的主导性地位。

三、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培育模式的问题分析

(一)新媒体视域下商业逻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逻辑的矛盾

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偏差在于二者遵循的逻辑思维不一致。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遵循商业逻辑,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用户黏性,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核心价值观教育遵循人文逻辑,强调引导而不是迎合学生,这个鸿沟需要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架构。

(二)新媒体视域下原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消解

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的覆盖面和开展教育活动的次数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加之目前大部分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指导上,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吸引力弱,学生参与度低,无法实现德育的真正目的。

(三)政工干部及思政队伍新媒体思维和媒介素养的缺乏

信息化潮流中各种信息鱼目混杂,理性与非理性情绪交织,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元素杂糅,新媒体的发展呼吁思维方式的变革。当前,政工干部及思政队伍参与新媒体的数量规模没有学生群体大,对新媒体的认知及运用熟练程度滞后于学生,而面对舆情的媒介素养更是亟须研究和培训。

四、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培育模式建立

(一)积极开展高校舆情工作,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舆情工作监管,构筑核心价值观价值引导新平台。可以加紧核心价值观新媒体网络建设,突出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抢占思想新高地,控制话语权。一是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树立标杆。二是及时删除网络不良信息,做到正本清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掌控力。

(二)积极拓宽高校育人空间,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

新时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应注重拓展育人空间,创新教育手段与方式,克服灌输式的教学和被动吸收式的学习,突破原有核心价值观的时空限制,更加关注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诉求,为隐性及大众化方式引导学生提供便捷路径。

(三)积极推进德育创新意识,提升高校师生媒介素养

新时期要重视新媒体知识普及和学习,对全体师生进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培养课程或训练,培养师生的媒介批判意识,并且着重提升师生的创新意识、识别意识、判断意识及沟通交流意识,共建共享新媒体教育资源,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构建良好的高校媒介生态。

新媒体视域下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准框架和路径,充分与新媒体相互结合,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摘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培育必须首先做好目标矫正和问题分析工作,并提出可行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培育模型,从而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框架与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多元化

参考文献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6

一、文化生态的内涵

文化生态理论产生已有很多年,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文化生态理论得到不断地发展, 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步地扩大。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学和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一门交叉学科, 以文化的形成发展规律为研究内容,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文化加以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 文化生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 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漫长的过程, 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反映, 同时也是人们诉求的反应, 对人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在文化生态中提出, 将文化看成一个变化的过程, 它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定功能。文化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文化层次构成的, 而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是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生态各部分的功能是为促进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 因此, 如果各部分文化脱离了整体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所以要从整体上看待文化生态。

(二) 文化生态具有多样性

从数量上看,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各种数不胜数的文化构成, 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不同的文化构成而丰富多彩。从差异上看,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生态形式, 每个生态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文化生态具有多样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生态理念功能

(一) 文化生态理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了人的主体性

高校教育强调以人文本, 通过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文化生态中一直强调要尊重人的主体需求律, 通过主体需求律的满足, 以提高主体满意度。在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能够关注大学生内心的价值诉求, 强调大学生的核心地位。通过文化生态理念的研究, 也使高校能够始终坚定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始终抓住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论联系实际, 区分教育的对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注重分类指导, 找到与学生密切关心的交汇点,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

(二) 文化生态理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了人的发展

文化生态理念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使他们不仅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还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较高觉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当前, 高校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往往重视专业的学习而忽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部分高校即使开展了相关的教育也缺乏系统性, 教育效果不佳。新时期, 国家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文化生态强调大学生应该德才兼备, 将文化生态理念引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可以使文化生态的主体学生能够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 文化生态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教育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文化生态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强调的是发展目标具有持续性, “任何一种细微的文化生态关系或是一个强大的生命因子都无法脱离系统的整体而存在,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系统的文化因子, 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以课堂教育环境或他人的牺牲为代价。”因此, 文化生态理念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重视文化生态个体在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 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延伸, 注重课堂教育环境, 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生态理念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的培育路径

(一) 积极建立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具有控制权, 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师生间经常缺乏有效的沟通, 这导致师生间经常出现误会, 老师难当, 学生难做。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 需要建立一种生态型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学生的民主、平等和生态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要从培育情感上下工夫, 以心育心, 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和心灵上沟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 通过这种关系的影响, 使大学生渐渐实现情感的升华, 使他们能够由被动的到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率, 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民族情感, 使大学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二) 积极建立榜样型的同学关系

身边的榜样, 前行的力量。当前, 在大学生群体中, 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复杂, 由于高校独生之女越来越多, 很多学生以自我中心, 在学生群体中经常会出现矛盾。这需要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同学关系, 通过活动的开展教给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一般来说, 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消极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阻碍作用。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 通过朋辈教育的示范引导来感染身边的人, 以促进大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 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很多时候他们还比较依赖自己的父母, 父母对他们的教诲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人, 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父母;而父母对子女缺少了解, 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会因为缺少沟通而出现矛盾。因此, 在高校教育中家庭的亲子关系也成为教育文化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关注大学生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鼓励大学生要经常与父母沟通, 将自己的想法、情感、困惑告知父母, 通过这种平等的交流方式起到沟通疏导的作用, 发挥父母对子女价值观的培养作用。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思想文化活动出现了独立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现象, 高校必须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注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积极探索文化生态理念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于浩.文化生态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态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7

1 生态经济与生态涵养发展

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涵养发展指的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净化空气等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经济与实现生态涵养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 发展生态经济能够助推生态涵养发展;另一方面, 生态涵养发展能够更好地发展生态经济。

2 奉节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性

2.1 中央和市委战略部署的要求

奉节县是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组成部分, 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 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肩负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等职能。

2.2 自然环境的要求

奉节地处的三峡库区地质活动强烈, 地质灾害频繁, 同时该地区粗放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造成原本脆弱的生态承受着较大的风险。

2.3 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奉节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是重庆扶贫对象最多、贫困发生率最高、扶贫工作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2014年, 奉节县有贫困村185个, 贫困户34 181户, 124 430人。贫困村的数量占比达到全县建制村的一半以上, 贫困户的数量占到全县总人口的12%, 脱贫的任务相当艰巨。

3 奉节发展生态经济的可行性

3.1 战略机遇好, 政策支持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 并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重庆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对奉节的主体功能、发展定位、鼓励产业方向和产业负面清单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3.2 生态资源丰富, 效益可观

奉节的生态资源占全市1/10以上, 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效益。

3.2.1 生态农业资源与效益:

奉节有脐橙、油橄榄和红豆杉等生态农业资源。重庆臻源红豆杉发展有限公司在奉节县龙桥乡、兴隆镇等乡镇, 建起了2 733hm2的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 在5年内计划实现2 000多人就业, 带动1 000多户农户致富。据统计, 2013年, 农业的增加值为31.61亿元, 预计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到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45亿元和60亿元。

3.2.2 清洁能源资源与效益。

奉节的清洁能源资源较为丰富, 规划在茅草坝、梅溪河、大溪 (九盘) 河、长滩河建设水利水电工程12座;在金凤山、茅草坝及云雾山发展风力发电站;华电奉节电厂2015年完成主体工程, 计划2016年6月投产发电;30万吨高新无铅汽油生产项目和推进天然气勘探开发正在有序进行。

3.2.3生态旅游资源与效益。奉节的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已建设形成天坑、地缝景区、白帝城和瞿塘峡等知名景区, 截止2015年, 已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1 000家, 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 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2013年奉节生态旅游增加值为23.41亿元, 按照年均20%左右的增长速度, 到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84亿元和225亿元, 成为奉节发展潜力最大、效益最突出的产业之一。

3.2.4 生态文化资源及效益。

奉节被誉为诗城;有白帝城和水旱八阵等三国遗迹;是川东游击队活动和彭咏梧烈士牺牲的地方;有着浓厚移民精神;境内车车灯和巫舞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奉节的文化朝两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方向是与旅游的结合。从预期来看, 奉节的文化旅游产业每年以20%速度发展, 2020年和2025年增加值分别将达到35亿元和95亿元 (2013年产值为9.4亿元) ;第二个方向文化创意产业, 预期每年的发展速度为25%, 到2020年和2025年将分别增加17亿元和52亿元 (2013年产值为3.5亿元) 。

3.2.5 商贸服务业资源及效益。

据统计, 每年有35亿元以上的商品在奉节净流出, 商贸服务业辐射带动周边区县比较明显。2013年商贸服务业为30亿元, 预计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70和140亿元。

3.3 经济发展持续性强, 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据统计, 从2008年到2014年, GDP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 GDP总量从2008年的75亿增长到2014年的181亿, 预计2020年和2015年的GDP将达到350亿和600亿。

3.4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

目前, 奉节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9 217km, 位居全市之首。随着奉溪高速公路、宜奉高速完成公路全线贯通;郑万高铁重庆段已经开工;奉节港口已规划复建;三峡库区机场的开建。奉节不久将会形成“四横两纵一机场”的格局, 交通的通达性进一步得到改善。

4 持续推动奉节生态经济发展的措施

目前, 奉节处于生态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 虽然开局较好, 但仍有诸多因素的制约,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推动奉节生态经济持续发展。

4.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奉节县曾是全国产煤的“百强县”, 为了永续发展, 奉节县关闭了煤矿、煤窑2 000多个。目前, 奉节正处于处于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阶段, 要进一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逐步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 推动奉节在保护青山绿水中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4.2 完善机制, 强化生态理念落实

目前, 奉节县的生态经济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 要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相关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机制。把生态文明纳入各类教育, 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等活动, 强化宣传引导, 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4.3 壮大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据预计, 随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壮大, 奉节的产业结构将由19.7:36.5:43.8 (2013年) 变为13:36:51 (2020年) 和10:35:55 (2025年) , 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后, 奉节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 促进预期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

4.3.1 借助互联网,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互联网是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必然途径。2015年8月4日, 奉节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协议, 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落户奉节, 9月29日, 淘宝特色中国奉节馆正式上线。从2015年9月15日到10月15日, 奉节县“农村淘宝”一个月的成交额达到1 600余万元, 显示出“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巨大潜力。

4.3.2 科学规划,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奉节县的工业园才形成雏形, 由于受政策、资源、交通区位、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制约, 在短时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现阶段, 要继续完善《奉节县移民生态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奉节县移民生态工业园总体规划》等规划, 并要及时完善招商引资配套政策, 提高审批、用地、融资等方面效率。

4.3.3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除大手笔做好旅游宣传、强化文旅结合、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外, 奉节县要借鉴国家公园模式, 完善管理体制, 整合规划好生态旅游资源。

4.3.3. 1 借鉴国家公园体制, 完善管理职能。

奉节县要及早借鉴发达国家公园体制, 建立由行政办公处、运营管理处、纪检监察处组成的多元参与的景区垂直管理机构, 完善承担景区的资源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社区发展等职能。

4.3.3. 2 整合和规划资源。

奉节县要借鉴圈层机构理论的分区模式, 通过整合和规划, 将景区分为核心保护区、限制利用区和利用区三个圈层区域。在此基础上, 丰富旅游产品, 开发游客参与类项目, 增加旅游的体验性。在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增加刘备托孤、夔门纤夫、竹枝舞演艺类节目, 重新打造奉节-巫山古栈道, 将天坑地缝建成科普探秘基地, 大力开展乡村生态游。

4.3.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2016年奉节推进以物流园和康乐、口前、白马三个物流片区为主体的“一园三区”及西部新区现代商贸物流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和万吨多功能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投用;建成国际商贸城、亿丰三峡商都汽贸城和市民文化娱乐休闲项目;培育壮大商贸企业, 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和中心镇商业, 扩大农村淘宝服务范围。

4.4 强化人才支撑

据统计, 奉节县每年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能源、农业和旅游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在30~300人。人才并成为制约奉节生态涵养发展的重要因素。奉节县可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招录到高层次紧缺人才, 要优化学历与专业的搭配, 将考生获奖、科研等成果折合计入考生考核总分, 完善人才津贴标准和发放办法, 建立高层次紧缺人才库, 通过多岗位锻炼等形式实现人才培养机制化。

4.5 发展电子政务,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 奉节县正在开展“群众办事不出村”, 要采用集中宣讲和制作及发放卡片等形式做好宣传;优化系统, 设计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分批次集中培训业务受理员, 编写读本及技术故障处理读本;完善业务受理人员考核制度;聘请川渝及华中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群众电子数据库, 整合银行、商务、通信等部门功能,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总之, 发展生态经济是奉节实现生态涵养的关键举措, 奉节要继续推动生态经济深度发展, 实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及早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摘要:本论文以三峡库区贫困大县——重庆市奉节县为分析对象, 重点探讨了奉节县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涵养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了理念、制度、产业、人才和政治环境等方面的措施, 力争为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探索出有益的路径。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涵养发展,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富晨琛.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 2012 (11) .

培育涵养文化生态 篇8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垫江必须立足新定位, 科学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认真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 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 全面谋划了加快垫江科学发展的原则、思路和总体策略, 为垫江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垫江的生态涵养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的发展, 是统筹推进城市和农村, 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均衡与非均衡交替的循环往复过程、均衡与非均衡交替的螺旋式上升运动。均衡是相对的, 非均衡是绝对的。改革开放30多年,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带动和帮助其它地区和人员共同富裕”, 实质上就是一条非均衡到均衡之路。从垫江发展的主要矛盾来看, 从市委、市政府对垫江新的功能定位来看, 加快垫江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个方面将是我们的优先选择, 而且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

一、坚定不移打造工业强县

生态涵养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基本要求是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和保护、在生态涵养和保护中加快发展。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发展是中国的第一要务, 也是垫江的第一要务。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之路,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是社会历史演化的必然进程,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垫江从1997年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一产业开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二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13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224.1亿元中第二产业为127.7亿元, 占比57%。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 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40%-60%为半工业化阶段, 60%以上为工业化阶段, 垫江仍然处于半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进行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对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 没有工业就没有就业, 就没有税收;没有工业就没有人口聚集, 就没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和人口聚集, 服务业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工业的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垫江要在渝东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能囿于市委市政府考核的限制, 必须立足于垫江发展现实, 着力于自力更生基础上的政策支持, 旗帜鲜明地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坚定不移发展工业经济不折腾。

在生态涵养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下, 垫江工业发展要有新思路、新办法。一要按照生态涵养发展“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 工业要尽可能向“一园四聚集区”集中, 向沪渝、沪蓉高速路“十字型”工业走廊布局, 提高工业集中度。乡镇工业园、创业园、孵化园不能遍地开化, 必须满足无污染、用地合法的前提, 达到集约利用土地、保障生态安全的目的。要全面落实乡镇引资企业入园的税收分享政策, 提高乡镇招商引资积极性。二要正确处理好大与小、新与旧的关系。作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垫江不是重庆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也不是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可遇而不可求, 只要达到一定投资强度、符合生态涵养要求, 可以大小不论、大小不拒。既要引进发展好钟表计时产业和汽车零部件等“新”产业, 无中生有, 又要服务好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电气、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已有一定基础的“旧”产业, 有中生优、小中生大。三要着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氛围。要以贯彻市委、县委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契机, 以“审批集中”、“审批提速”为基础,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规范市场监管, 全力打造“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环境最优”的发展环境。

二、花大力气发展现代效益农业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 不仅仅具有经济功能, 更在于其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发展现代效益农业, 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全市农产品主产县的功能定位要求, 也是未来垫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垫江是传统农业大县, 农耕条件相对较好, 素有“重庆粮仓”和“重庆菜篮子”之称, 年产粮食40万吨、蔬菜50万吨, 初步形成了粮油、畜牧、柑橘、蔬菜等四大比较优势产业。但是, 垫江农业“什么都有, 什么都不强、什么都不大”。与梁平的“张鸭子”、丰都的肉牛、忠县的柑橘相比, 垫江农业缺规模、缺品牌、缺龙头企业。

在生态涵养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下, 发展现代效益农业, 一要明晰产业重点,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拳头产品。针对垫江气候特点, 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 提高粮油、蔬菜等传统大宗农产品的品质, 选择若干品种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商标“三品一标”认证, 打造多个全市、全国驰名著名商标, 促进传统种植业提质升级。二要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既要防止一哄而起, 又要避免一哄而散, 导致一些产业或产品大起大落。始终坚持以“五点三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 整合涉农资金持续打造。三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高安食品工业园为平台,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 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 与农民联结紧密、带动面广、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加工企业, 参与我县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 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延长农业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加工率, 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 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先进技术转变。四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规模集中;积极发展家庭农场, 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引进和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高农民市场主体能力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专业组织, 对农业生产的某些环节如耕地、施肥、采果、收割等提供专业或专门服务。五要积极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充分利用“五花” (牡丹花、荷花、油菜花、李子花、柚子花) 、“两果” (白柚、柑橘) , 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 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 要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 为农业、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为标志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 升级改造批发市场, 由传统有形市场向有形市场与连锁配送、电子商务、期货市场等现代流通市场并重转变。

三、持续快速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 更是撬动内需的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琴夫·斯蒂格列茨说过, 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

垫江的新型城镇化要立足于生态涵养区新功能定位, 又要立足于垫江城镇化现实需要。一方面, 2014年垫江的城镇化率仅为38.94%, 比全国平均53.7%低14.76个百分点, 落后于全市平均19.4个百分点, 与发达国家80%更是相差甚远, 因此垫江城镇化大有可为。另一方面, 垫江虽然毗邻都市发展区, 但毕竟属于生态涵养区, 不是未来重庆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 在“产业跟着功能走, 人口跟着产业走, 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调整人口结构, 引导渝东北地区超载人口向‘一圈’转移”的背景下, 垫江的城镇化受到极大限制。而且万州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 是主城之外的次中心, 在渝东北城市群中是当之无愧的区域中心城市。就是在渝川东部垫江毗邻城市群中, 在农产品主产区城市群中, 垫江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极为艰难。因此垫江新型城镇化首要确立适度规模, 特点是县城规模, 绝不能贪大求大。城镇化有极限, 在农产品主产区更是如此。垫江常年在外务工人员20万人左右, 常住人口80万人左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建成50万人50平方公里的县城核心区几无可能。30万人30平方公里的县城核心区, 20万城镇人口分散居住在20多个乡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左右比较合适。其次, 垫江县城拓展应优先规划建设高铁片区。受制于地形限制, 县城西进止于明月山。要充分利用长安大道、渝万城际铁路垫江站建设的时机, 积极推动垫江主城东进, 把高铁片区建成一个具有交通、居住、商务等复合功能完整的城市副中心, 尽快形成新的行政办公核心, 原有商业核心、高铁新中心“三核心”城市格局。第三, 要围绕“一心二环五片区”加快实施“城建靓县”战略, 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抓紧完善城市路网,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板块, 坚决避免或防止城市病;要依托“一山二河四湖”资源注重打造山水城市特色;城市规划既要体现区域自然地理特点, 又要体现历史和文化传承;既要有体现垫江形象、垫江精神的标志性建筑, 又要将千年古县、牡丹文化等元素有机渗透到建筑中, 形成垫江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品味。要以“四城同创”为载体, 建设好管理好城市, 绿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

摘要: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决策,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五大功能区”的战略部署, 将垫江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 为垫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垫江必须立足新定位, 科学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 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加快推进垫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浅析渝东北生态涵养下的发展路径 篇9

一、渝东北经济发展现状

渝东北地区地处渝鄂川陕四省市交界地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节点,是我国中西部结合的咽喉地带,有利于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然而,由于地形地貌、交通环境、人才资源流失以及自身发展定位等一些列影响因素,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在重庆仍相对落后。

对此,自2013年五大功能区划分以来,渝东北地区严格按照生态涵养的发展底线,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行“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建立起了严格的工业生产准入模式、制定了长效的生态保护机制,确保了生态环境的长效保护。经济发展上,渝东北各区县也定位了自身的特色产业,形成了相关产业链,生态涵养的产业发展已基本成型。特别是“万开云”板块成立以后,将会对渝东北经济发展起到引领带动的作用。2015年,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7.60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2%;第二产业增长13.0%,工业增加值827.58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长10.3%,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生态涵养经济发展成效初现。但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的发展要求,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做到成果与民共享?渝东北地区仍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

二、渝东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不平衡

就“万开云”板块内部而言,万州区是重庆市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相较其他区县来说具有先天优势。单从国内生产总值看,其明显高于其他区县,甚至是城口县的十几倍,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区县。产业结构中,万州的第二产业占比超过50%,以工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超过42%,并处于上升发展趋势,其经济发展态势在渝东北地区中颇具代表性。但与之相对,“万开云”板块中开县的产业结构中农业和工业占比较大,第三产业仅占33%左右,产业结构存在很大调整空间。此外,与万州相比,开县、云阳两地的基础设施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如何调节三城之间发展差距、补齐结构短板,如何协同“万开云”板块内部分工发展、如何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将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迅速与否的关键。

同时,渝东北产业发展的整体层次较低。整个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相对而言,作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还不发达,整体占比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嗜待优化。就第工发展状况来说,其中的工业规模小、效益低,产业发展链不完善,优势产业地位还不突出。在全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尽管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1个区县积极响应,以绿色环保为主体的工业经济效益增长态势明显,但从整体来看,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在五大功能区中的工业发展规模依然较小。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看,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并不高。

不太合理的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有序增长产生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在促进就业方面小规模的工业以及发展不充分的第三产业对就业岗位的提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规模小、污染大的企业不符合渝东北生态涵养的发展理念,早晚会被淘汰,因此,就不具备就业的稳定性,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了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当地居民收入的增长。

2、收入差距较明显

受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结构等因素影响,渝东北地区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因此三农问题也就更为突出。由于山地地形较多,不利于大规模集中开展农业生产,因此,当地农业以各户小产为主。虽然有政府牵头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形成了一些相关产业链,并具有相当规模,但受市场环境影响,产品种类还相对单一、产品成本还有待降低、销售路径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地方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外出打工成为必然选择。而打工聚集一定财富的人群又向富有吸引力的重庆市区或万州等相对发达的地方聚集,加重了渝东北地区劳动力的流失,同时衍生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现象也较为严重。此外,渝东北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一些山区交通比较闭塞、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到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比较而言,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少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相对较大。

此外,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大部分处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当地政府面临着巨大的扶贫攻坚任务。重庆在扶贫开发方面,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重点、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了渝东北秦巴山区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经过几年的扶贫发展,渝东北地区的贫困人口已大为减少,但因缺乏相关的产业发展、就业岗位不足等因素,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的现象仍然发生,扶贫任务较为艰巨。

3、措施服务不到位

招商引资方面,因地理环境闭塞、城镇化发展程度不高以及发展规划待优化等因素制约,渝东北地区对商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加之生态涵养理念对企业环境准入门槛较高,渝东北地区招商引资困难重重。因此,积极创新的发展思路,与环境相适应、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更大力度的招商引资措施政策是吸引投资的关键。相对而言,除了“万开云”板块有相对清晰的发展分工外,其它区县缺乏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协同发展的具体规划,分散发展的现状嗜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业来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个区县单打独斗,缺乏整体发展规划的现状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居民增收。

此外,在国家支持“双创”经济,“双创”热潮不断升温的今天,支持和鼓励回乡创业是当地政府必须重视的工作。渝东北区县是虽然对创业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但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就业、返乡创业的热情仍就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基础设施还相对缺乏以外,政府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各项保障措施有待完善,相关产业信息引导有所缺失,是阻碍创业、创新力度的重要因素。其导致了很多创业企业做不大、做不强,这与全国“双创”蓬勃发展的潮流不符。

三、渝东北地区如何创新发展思路

面对渝东北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如何依托优势资源,改善自身发展条件,创新发展路径,打造核心产业,是今后渝东北地区必须的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

如今,在结合生态涵养区域打造特色产业、抓住编制“十三五”规划契机,制定产业发展整体规划,打造“万开云”板块核心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独立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已经被提上日程。在产业转型方面,工业仍是渝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适时发展以生态友好型为主体的新兴产业,淘汰效益低、污染大、潜力小的过气产业,是今后渝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第三产业而言,天生的自然资源、特色的本土文化,保证了渝东北地区服务行业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结合优势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以特色旅游、特色文化为特征的服务产业链,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突破口。因此,为增加地方吸引力,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发展规划,是渝东北各区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此外,以相邻、相似区县为连接,形成合力,打造垫江县、梁平县、丰都县、忠县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合力打造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特色旅游经济带,都是渝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只有区域整体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整个渝东北地区才能不断向前。

2、加强交通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是阻碍渝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生态绿色交通,方便群众安全出行,是现今渝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城市群建设等重要发展契机,加快推进库区支流航道整治,建设重点港口,提档升级旅游码头,可以加强渝东北与长江各主要城市的联系,更好融入长江经济带,形成以旅游——货运为中心的重要经济走廊。同时借助重庆高铁项目发展契机,加快建成一批铁路和高速公路项目,吸引周边物资通过水运通江达海,可以形成重要的运输集散地,发展物流运输业,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此外,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解决农村地区出行困难、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也是平衡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

3、实施配套措施,强化政策服务

在创新创业方面,各区县政府可以合力打造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创业发展中心,提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创业扶植力度,以期融入“双创”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同时,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以市场为引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网络信息、物流运输为主的服务行业,加大扶植政策、增强信息引导。可以重点回引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优秀企业家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指导当地经济发展。在吸引劳动力方面,以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带动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特色种养殖、农村电商、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等返乡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配套完善设施设备,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搭建发展平台。

总之,只有依托长江经济带、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旅游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是促进渝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生态涵养的发展理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分配公共资源、做好政策服务,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以生态涵养为理念的渝东北地区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豪.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发展研究[D].重庆市委党校,2015.05

[2]张排发.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治理模式创新探索[J].管理观察,2014.12

[3]罗建极.努力探索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正确路径[J].决策导刊,2013.11

[4]刘绍星,陈麒.关于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对策思考[J].新重庆,2014.08

[5]杨柳,段守万.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的法治保障[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上一篇:双轨并行下一篇:上海医药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