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市场培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做好当前的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创新工作方法,处理好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管的关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管同时推进。要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管理,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培育市场要素、市场形态和市场空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市场培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市场培育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初探

摘 要: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目标是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文化市场创意、策划、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可以建构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拓展课程、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组成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使学生艺术、技术、经营管理三方面的能力得到交叉训练。

关键词:高职;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课程体系

一、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状况

1.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朝阳产业”、“无烟工业”之称的文化产业,能有效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据重庆市文广局发布的《重庆市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CDP比重提高到3.2%,突破了320亿。计划到2015年时,重庆将建成10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和100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培育10000个中小文化企业,年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①。该市已明确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2.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突出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多元发展模式,引发了巨大的人才需求。文化产业人才分为艺术类专业制作人才、产业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类。根据本项目在重庆范围内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对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尤为突出。而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专业(以下简称文管专业)是新兴专业,毕业生规模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与其他专业的规模化招聘不同,很多文化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只能通过熟人引荐或网络招聘的方式零星引进这类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目前仍处于探索改革阶段,人才质量尚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二、国内高职院校文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由于文管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新专业,各院校对其人才培养模式都处于探索调整阶段。为此,本项目组通过走访、问卷、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浙江、深圳、四川、重庆等国内六所开设了此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走访调研。根据以上学校的调研以及对其他学校的网络资料查询反馈,目前全国开设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当中,主要设有文物艺术品经营、影视演出、图书音像、媒体、会展艺术与管理、文化经纪人、报刊经营、院线经营等方向。

部分学校紧密联系当地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专注某个方向开设专业,比如浙江经济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依托浙江良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积淀,培养艺术品鉴定、书画装裱、文物拍卖、文物修复人才,深圳职业学院面向社区文化的繁荣,培养社区文化管理人才等。他们的课程体系也据此设立,例如浙江经济职业学院的文管专业,除了开设了市场营销策划、中国文化品鉴、文化传播设计理论与应用等职业基础课程,还开设了书画品鉴与装裱技术、陶瓷品鉴与陶艺技术、杂项艺术品品鉴与营销等职业技能课程,以及文化市场管理实务、艺术品市场模拟实训等素质能力综合训练课程。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管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文化经营管理概论、文化市场预测与调查、文化活动创意、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则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概论、文化产业基础、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经营、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等课程。

由此看来,这些院校或者专注于某一方向定向培养文化市场某一领域特色人才,或面向整个文化市场培养普适性人才,都是根据各地文化产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课程体系。

三、高职文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

1.专业定位

该专业不同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独特性在于,经营管理的对象是以创意策划为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文化艺术的含量很高,以至于在问卷调查中,有不少受访者将该专业划归艺术类,而且大多数问卷认为领域内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对于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员非常必要。

因此,本文认为,文管专业既非传统的文化艺术专业,又非单纯的经济或管理类专业,而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目标是培养既懂艺术又懂经营管理的文化市场创意、策划、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应围绕艺术、技术、经营管理三个关键词进行设置,使文化与经济产业结合,技术与艺术结合,专业技能与素质拓展结合,让学生在对文化产品具备艺术感受、了解其基本制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经营管理,成为懂艺术、会技术、能进行经营管理的人才。

2.以重庆为例的文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

本项目在重庆的问卷调查显示,该市文化企业业态丰富,涵盖了影视类、节事演出类、图书出版类、综合类、平台类等文化产品核心层的所有类别,且发展平衡,传统的网吧、影院、博物馆等势头平稳,新兴的画廊、艺术品拍卖行等方兴未艾,新老行业共同发展,特色需求尚不明显。因此,普适性课程体系更能增强学生就业的广泛性、对众多岗位的适应性和岗位迁移能力。

课程体系建构首先要对对应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后,归纳出行动领域。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为文化企业、文化传播部门、文化娱乐行业协会等,主要从事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组织、营销推广,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宣传推广等工作,初始岗位是策划助理、执行助理等,发展岗位为项目经理、经纪人等,应该具备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包括文化市场分析能力、文化市场管理能力、文化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经纪人能力、文化活动策划与创意能力。从行动领域来说,虽然文化产业体系庞大,类别众多,但所有文化产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程序是一致的,都要经过市场调研-选题策划-文案写作-组织生产-宣传营销等环节。根据这些行动领域,可以转换设计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市场调研、商务文书写作、文化产品鉴赏、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营销、文化企业营运等课程。

由此,可以建构由职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拓展课程、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组成的“五位一体”课程体系,使学生艺术、技术、经营管理三方面的能力得到交叉训练。

职业基础课程为通识性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概论、文化市场营销、文化消费心理、商务礼仪与沟通、商务文书写作、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概论、文化产品鉴赏等课程。后两门课程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熏陶,其余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文化市场经营管理能力。

职业岗位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务、文化项目策划,影视制作与经营、图书编辑与出版、演出经营管理等课程。这几门课程皆为专业核心课程,前两门课程旨在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在模拟实战项目中学习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能力。影视、图书与演出是本项目组经过市场调研,从目前重庆的主流核心文化产品里选择的三门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课程,既可以让有志于在这几个方向就业的学生进行特定岗位训练,更能让学生通过整合三个专业领域的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熟知整个文化市场产品生产和企业营运的基本规律。

通过这几门课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艺术、技术、经营管理三方面的能力。以影视制作与经营方向为例,该方向可分为三门课程进行教学,其中影视艺术基础课程可以让学生认知作为艺术的影视节目特点,影视节目制作课程则将影视节目作为产品,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方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市场调研、节目策划、组织生产、拍摄制作等一系列模拟项目的操作中熟知整个节目制作管理。影视节目营销课程则从各类影视节目的赢利模式和赢利点着手,以案例学习为主,通过项目导向的方法学习影视节目的营销方法。

职业拓展课程:文化产业以创意为特点,跨越了艺术、编辑创作、市场营销、多媒体营运等多个行业,从业者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可以通过开设一系列专业限选课和全院公选课,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便于他们将来的岗位迁移和晋升,以及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校内仿真实训:基于培养对象是技能人才,本专业应有一半以上的课程为实训课程,这些课程以工作实务的方式,在影视工场、校园书吧、演出厅等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情景模拟,完成校内真实订单任务或仿真任务。如影视方向课程就包括影视节目市场调研、影视节目选题策划、影视节目剧本大纲写作、影视节目商业计划书写作、影视短片拍摄编辑、影视节目营销计划书制作等实训项目,还可承接宣传片、班会、生日晚会等策划摄制业务。所有课程都由校内专任老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在实训教学中同时进行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比如本校文管专业影视课程教师就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的微电影技能竞赛,每组同学在短片制作完整的实战流程里训练各个环节,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奖学生根据学分互认的原则获得了相应的学分。

演出方向课程可进行演出经营、场馆经营、票务经营等实训项目。在仿真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真实项目进行实际营运,比如本校文管专业学生就引进了重庆逗乐坊演出公司的相声专场演出,从活动策划、门票设计、招商合同签订到票务销售,都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演出成功举办且略有赢利,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真实技能。

校外顶岗实习:在此阶段,学生可分别进入影视公司、图书出版社、演出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在这些文化企业里学习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以及文化企业的营运,比如影视节目策划、图书销售渠道调研、演出票务经营等,深化所学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文化产业的门类繁多,在校学习无法穷尽所有类别。而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其他类别的文化企业时,能在实战中进行各种专业知识的再补充,并整合所学知识,从而满足该类企业的岗位需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合作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教学,企业老师承担一半以上的教学任务。在学中做,做中学是高职教育的特点,本专业的全部职业岗位课程以及大部分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都可以设计为理实一体课程,根据能力模块设计教学模块,再将其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如表1便是对影视制作课程的分解设计。

表1 影视制作课程设计

能力模块 教学模块 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影视节目

市场调研

能力模块 影视节目市场调查 影视节目市场概况

数据收集分析

调研报告写作 设计问卷

数据收集

分析数据

写作调查报告

影视节目

创意策划

能力模块 创意策划 节目创意 写作节目创意策划书

写作剧本大纲

执行策划 任务统筹

执行计划 写作项目执行计划书

影视节目

资金筹集

能力模块 资金渠道 融资渠道

价格评估

渠道选择 讨论融资渠道选择及定价

融资计划 项目预算

项目筹资

利润控制 写作融资计划书

制作汇报PPT

汇报演讲

影视节目

组织生产

能力模块 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建组计划

组织生产 现场管理

外联

餐饮安排

危机处理 摄像

编辑

建组

短片拍摄

影视节目

宣传营销

能力模块 选择营销手段 赢利点设计

赢利点利润测算

组织赞助 编制营销渠道分析报告

选择营销渠道 营销方案执行计划 编制营销计划书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任务前置——任务尝试——分组讨论——知识讲解——任务执行——技能训练”的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带着任务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东.创新文化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3).

[2]韦玲娜.艺术高校文化艺术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初探——从一份问卷调查谈起.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作者简介:张慧(1970-),女,浙江湖州人,主任记者,文学硕士,现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文化产业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112093)和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2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高职文化创意产业紧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及其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kt0025)的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重庆文化产业跑得快年增长26% 2012-10-23 02:41:30华龙网-重庆商报http://money.163.com/12/1023/02/8EFGRKSV00253B0H.html

作者:张慧

校园文化市场培育论文 篇2:

论如何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摘要:做好当前的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创新工作方法,处理好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管的关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管同时推进。要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管理,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培育市场要素、市场形态和市场空间。

关键词:文化市场 管理工作

做好当前的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强化文化市场监督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平稳有序。当前要重点抓好打击非法出版物、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管理、严密监控重点经营场所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特别要加强对繁华街区、车站、码头等销售各类非法出版物的重点部位的监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净化文化市场,不给违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不给各类非法出版物以传播渠道。

要创新工作方法,处理好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管的关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做到文化发展和市场监管同时推进。要强化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管理,为更好更快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培育市场要素、市场形态和市场空间。要从市场的角度来谋划和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从市场经营的理念和市场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来谋划和做好文化市场的监管工作。要超前防范,动态监管,从发展的角度进行规范,从需求的角度进行服务,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市场,使市场的运作更加快捷有效,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几年来,在临沂市兰山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著作权法》、《体育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上级关于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 “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切实履行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了文化市场健康发展,遏制了违规经营、非法经营蔓延的势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打击整治,规范音像市场。我市音像市场除个别音像店正版制品占有较大份额外,大部分音像店盗版制品仍占有相当比重,一些“游商”和社区内或明或暗的销售点,兜售的全部都是非法音像制品。这种违法经营的势头如果得不到遏制,将严重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我市音像市场经营秩序,使一些人群形成不健康的文化消费观念。在近两年的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中,我们结合音像制品专项治理整顿,加强对管理人员、音像制品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场所负责人以及有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对各类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严格按照国务院《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走私、盗版等音像制品违法经营活动。另外,我们还把“影吧”这个新问题作为近年文化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扎扎实实地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二)强化日常监管,整顿印刷业市场。整顿文化市场、净化出版物市场,首先是整顿印刷业。我市印刷业已形成规模产业。但个别厂印刷手续不全,印刷制度不落实,违法盗印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根据国家、省、临沂市的相关通知要求,在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中,继续对全区印刷企业进行整顿。一方面,按照“压缩总量、优化结构、加强监管、严格规范”的要求,坚持打击与防范,扶优与治劣相结合的原则,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和证照不全的印刷厂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印刷行为,压缩不符合条件的印刷企业,同时帮助印刷企业建立、健全承印验证、承印登记,印刷品保管、印刷品交付、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等五项制度,不断规范印刷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印刷协会的作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制定行约行规,约束经营行为,逐步实现行业自律管理,促进我市印刷业依法、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强化责任落实,净化出版物市场。我市目前有100多家有证照的图书、报刊零售店,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地摊、游商和非法销售点。有一部分书店由于利益驱动,违法销售非法出版物,时有粗制滥造、格调低下、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出版物出现。我们在清查出版物市场时,首先是强化责任制,按照“守土有责”的原则,分片包干,明确市镇两级“扫黄办”的工作职责,确实履行各自监管职能,争取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境外文化垃圾、精神毒品不流入我市。其次是强化排查打击,每年对出版物市场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清查,逐一查清经营单位的经营手续和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有无违规经营,逐个建立经营单位档案,并签订依法经营责任书。对无证无照经营点一律予以取缔,对地下窝点、地摊游商重点打击。

(四)强化重点治理,规范网吧经营秩序。近年来,我市“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现象,经营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身。为继续把“扫黄打非”工作推向深入,我们按照上级部署,从2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专项治理活动,严格“网吧”的日常管理制度,坚决打击利用“网吧”经营含有色情、赌博、暴力、愚昧迷信等不良内容的电脑游戏和有害信息,严厉查处容留未年成人进入“网吧”和超时营业等违法经营活动。对无证无照的网吧,予以取缔,并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提请工商部门没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全部器材和违法所得。同时,我们还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公布举报电话,公布被取缔“网吧”的名单和地址,接受社会监督,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打击违法经营“网吧”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管理服务,规模发展娱乐产业。为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市场繁荣,实现监管职能转变,我们按照自主决定优先和市场优先的原则,在审批歌舞娱乐场所时,对总量、布局、结构等不作严格要求,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审批情况每季度发布一次对比信息,引导企业投资流向和规避投资风险。同时加强跟踪管理工作,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逐步规范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推动娱乐产业依法、健康发展。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还打破了市场分割,排除了隐性规则,给外地投资者进入我市娱乐行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对象较多,造成管理不够及时到位。区“扫黄打非”领导组办公室、文化市场管理领导组办公室承担着全区的经营单位的管理责任,数量庞大,任务繁重。因此,管理也只能是“扑火”式的管理,即哪里有举报有反映就往那里去,日常的跟踪管理相对就少了。另外,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违法经营活动经以往更加隐蔽了,查处工作难度较大。

(二)一些突出的违法经营问题仍然存生,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由于周边环境和市场利益的影响,一些突出的违法经营行为仍然存在,严重扰乱了文化市场,危害了社会健康。如,网吧整治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学校、家长和群众仍然意见很大,反映情况较多,突出表现在:无证“黑网吧”时闭时开,逃避管理,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屡禁不止,时有发生;超时经营情况突出,零点以后“封闭式”违规经营现象严重;脱网游戏,不健康游戏现象仍较严重。因此,目前最需要的是形成整治合力,建立文体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要充实“扫黄打非”办公室和文体市场稽查队,配足配齐管理工作人员。要抓好队伍的作风建设和业务培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做到清正廉洁,严格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结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设立的网吧和电子游戏等娱乐场所。同时利用节假日、传统节日,积极开展面向未成年人的广场、社区、校园和镇(街道)文化活动。

要推行阳光网吧工程。在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文体服务中心和各学校统一设立“阳光网吧”。“阳光网吧”为非营利上网场所,服务对象主要为未成年人。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和举报奖励制度。以通报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情况进行通报,特别是群众反映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采取积极认真加以解决。要做好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的工作,指派专人负责登记,反馈。对举报有功人员,要按照市政府的规定给予适当奖励。

作者:于洪艳

校园文化市场培育论文 篇3:

辽宁文化事业发展40年


2004年,沈阳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的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发展。文化工作受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文化创新更加积极活跃,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文化服务不断改善,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突破思想禁锢,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精品化的创作取向,艺术创作持续活跃,话剧、歌剧、舞剧、京剧、评剧、杂技、曲艺等艺术门类全面繁荣。从改革开放初期推出话剧《报春花》《高山下的花环》、京剧《康熙出政》等在全国获奖并产生巨大影响,到世纪之交推出歌剧《苍原》、话剧《父亲》《凌河影人》、芭蕾舞剧《二泉映月》等实现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四连冠,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份,辽宁艺术创作水平已跻身全国前列,艺术大省的形象更加鲜明。到2007年,全省先后有12台剧目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台剧目获文化部“文华奖”,其中5台剧目获“文华大奖”。同时,辽宁戏曲流派剧目、《岳飞传》等评书、二人转及小品的许多作品都享誉全国,杂技《高车踢碗》《椅子顶》等一批优秀作品和人员还在国际重要艺术赛事上获得金奖。2017年,辽宁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荣获第十四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沈阳京剧院原创剧目《青天道》、武戏折子戏《雁荡山》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开炉》参加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演出,受到北京观众和专家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话剧《干字碑》参加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开幕式演出,好评如潮。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评选中,辽宁美术工作者创作的国画《甲午海战》、油画《辽沈战役》等9件作品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长期的艺术实践,造就了一支有影响的艺术家队伍。其中,1996年,李默然被遼宁省政府授予“人民表演艺术家”称号;2000年,杨仁恺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人民鉴赏家”称号;2007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获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三届梅花奖)梅花大奖,辽宁芭蕾舞团演员吕萌获第十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在话剧百年纪念活动中,李默然、宋国锋被文化部评为优秀话剧艺术家,刘喜廷等4人被评为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李默然还获得白玉兰戏剧艺术奖终身成就奖。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获得了更加充足的物质支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得到较大改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批有影响的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各地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建了辽宁大剧院、辽宁省博物馆新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市现代博物馆、大连市电影城等建筑规模超万米、投资超亿元的文化设施,改造了张氏帅府的周边环境,新建及改扩建一批艺术馆、文化馆和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多功能的乡镇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辽宁是在全国较早实现省、市、县均建有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乡乡建有文化站目标的省份。2017年,辽宁出台了《辽宁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为主体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对全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进行了重点扶持。推进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2017年,辽宁省文化厅指导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参加评估定级工作,参评馆数量超过往届80%以上。

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盘锦市和辽阳、朝阳的两个示范项目在创建第三批国家示范区(项目)中期督查中获得文化部肯定。辽宁全省创建了28个县级“两馆”(图书馆、文化馆)示范点,每市确定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创建了10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示范点和2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有效发挥了示范效应。2017年,全省扶持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80个,每个扶持资金15万元;扶持建设村文化室1600个,每个扶持资金3万元;扶持15个省级贫困县建设共计400个村文化广场,每个补助5万元。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

改革开放40年来,辽宁群众文化工作积极拓宽活动领域,坚持文化创新拉动,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积极参加各类全国性群众文化比赛等重要活动,屡创佳绩。在全国“群星奖”和少儿“蒲公英奖”评比中,辽宁获奖数量居各省份前列。在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和老年合唱比赛活动中,辽宁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和节目。
1996年,辽宁歌剧院排演的歌剧《苍原》在海内外引发极大反响,被誉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举办多种形式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大力普及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组织了全省“群星奖”评奖等活动,举办了全省儿童剧调演,辽宁省戏剧、曲艺调演,辽宁省皮影戏调演和辽宁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活动周、优秀国产少年儿童影片展映等一系列全省性大型群众和少儿文化活动,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开展了全省“群众文化活动进社区”“图书馆服务进社区”“公益电影进社区”等“文化进社区”活动,全面推动了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文化广场建设及广场文化活动也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全省建成县级以上文化广场200多个,每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3400余次,参与群众达1840余万人次。全省每年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3万多次,参与群众达2000多万人次,其中举办县以上较大规模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达2000多次。公共图书馆年组织书展、读书报告会、知识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1400余次,接待读者1350万人次,流通图书1300万册次。电影发行放映逐步走上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道路,电影放映场次、收入居全国前列。
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開放以来,我省文化市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的文化市场建设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文化市场呈现健康繁荣、有序发展的局面。党的十八大以后,辽宁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推动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2002年,九门口水上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行政审批工作不断优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审批规范化,本溪、葫芦岛等文化市场审批示范点受到文化部奖励。按照“最多跑一次”工作要求,将全部26项审批事项都纳入“最多跑一次”审批清单。截至2017年年底,辽宁省文化厅共办结审批事项474件。

文化市场发展取得新进展。积极推动文化部“放管服”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推进娱乐行业转型升级。2017年,辽宁省文化厅制定全省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沈阳、大连、鞍山等市为转型升级重点城市,15家文化娱乐场所为转型升级示范场所。深化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上网服务场所与公共服务相结合,向乡镇、农村延伸。

综合执法改革持续推进。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成立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定期举办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班。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与互评活动。深化文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建立平台应用考核制度,完善综合执法人员信息库,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在线培训考试系统应用,培训各级执法人员千余人。

文化市场监管不断加强。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创建活动、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暑期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迎接党的十九大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等活动。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建立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推进信用监管,试行一般违法警示名单和严重违法黑名单管理制度。仅2017年一年,全省就出动执法人员21.6万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8万余家次,责令改正1016家,行政处罚2479件,其中,4个行政处罚案件被文化部列为“重大案件”。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辽宁文物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各项文博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九门口长城、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清盛京三陵”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辽宁拥有了6处世界文化遗产,进入了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的行列。另有两个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票喇嘛洞三燕贵族墓地、绥中姜女石遗址等7个考古发掘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姜女石遗址发掘工地等3个发掘工地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考古发掘工地”。牛河梁遗址、姜女石遗址等4处重要遗址被国家列入100处大遗址保护名单。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2017年,开展全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基础数据600处(823个地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矢量化数据转换工作。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库,完成了28项500万以上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有新进展。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取得新成果。根据文化部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对我省10名国家级传承人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进行详细、完整的记录,对传承人的资料进行全面挖掘搜集。完成对汪秀霞、田连元、刘兰芳、王新惠、刘则亭、徐积山等6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采录并通过专家鉴定上报文化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仅2017年就完成300场次,惠及观众10余万人,扩大了非遗的影响力和辐射面。2017年,辽宁成功举办了迎新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辽宁省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系列活动,吸引观众18万余人次,受到广泛好评。组织辽宁优秀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辽宁的文化产业经历了探索、起步和逐步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辽宁以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创建文化产业基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演艺娱乐业快速发展。引导文化旅游景区打造演艺项目,沈阳故宫推出的清文化主题系列演出等深受广大游客欢迎。积极开展常态化演出项目培育工作,2017年,辽宁共培育常态化演出项目42个。大众娱乐业在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近7000家网吧中,连锁网吧达99%以上。大力发展VR体验等新兴数字文化娱乐产业。

动漫游戏产业取得新突破。2017年,举办了辽宁省第二届大连国际动漫电玩博览会及第三届沈阳国际动漫电玩博览会。指导各市针对本地特有游戏玩法,培育一批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独具地域特色的休闲游戏平台。大连博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360°沉浸式动感飞行影院项目入选2018年国家“一带一路”文化贸易与投资重点项目。

文化会展活动丰富多彩。2017年,辽宁成功举办第七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六届辽宁(沈阳)工艺精品文化节。全省各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展活动丰富多彩。2017年,全省共举办大型文化会展活动17个,各类小型展会百余个。支持优秀文化企业“走出去”,先后组织50余家优秀文化企业参加了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会展活动。

工艺美术产业稳中向好。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到2017年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达105家,其中,朝阳传奇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喀左天佑陶艺有限公司获得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深入推进品牌戰略,打造了沈阳辽瓷、大连贝雕、鞍山岫玉、阜新玛瑙等一批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

园区、基地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开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评选命名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8个,省级园区、基地69个。
2017年8月,第七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沈阳举办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初步构成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电影、文博旅游、艺术培训、文化服务等在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40年来,辽宁的文化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局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关链接 辽宁省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

民间文学类:古渔雁民间故事(大洼县)、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谭振山民间故事(新民市)。

民间音乐类:辽宁鼓乐(辽宁省)、辽阳鼓乐(辽阳市)、千山寺庙音乐(鞍山市)。

民间舞蹈类:抚顺地秧歌(抚顺市)、海城高跷(海城市)、辽西高跷(锦州市)、乞粒舞(本溪市)。

传统戏剧类:京剧(辽宁省)、评剧(沈阳市)、复州皮影戏(瓦房店市)、凌源皮影戏(凌源市)、辽西木偶戏(锦州市)。

曲艺类:东北大鼓(沈阳市)、东北二人转(黑山县)、东北二人转(铁岭市)、乌力格尔(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上一篇:工程造价预结管理论文下一篇:钧瓷艺术文化创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