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m自理学说

2024-05-06

Orem自理学说(精选八篇)

Orem自理学说 篇1

Orem的自理学说是一种护理哲理, 阐明自理是人类的需要,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 都有自理或获得满足自理能力的需求。病人在自身能力不足以满足自我照顾的需求时, 或预计其自理能力将下降和在疾病恢复过程中就需要照顾, 行护理干预。护理系统理论认为护理的目的在于促进病人的生活和康复, 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和伤残所造成的后果。根据病人的自理能力, 护士可以启用3种护理系统, 即完全性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及支持-教育系统[1]。我科于2008年1月—2008年7月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50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 50例病人全部正确掌握了自我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技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8年7月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当中选择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50例, 其中1型糖尿病病人2例, 2型糖尿病病人48例;男23例, 女27例;年龄18岁~73岁, 平均52.5岁;病人均为初次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1.2 方法

1.2.1 护理评估

对学习自我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进行评估, 以判定病人是否具有学习能力, 评估包括以下内容:①病人的意识状态;②肢体活动情况, 判定是否有肢体运动障碍、活动受限;③视力、听力状况;④学习能力。

1.2.2 护理系统

糖尿病病人在出现严重并发症之前, 其自理能力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 故主要使用支持-教育系统。

1.2.3 护理

1.2.3.1 注射针的选择

注射针的选择较为广泛, 可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各种笔型注射器, 根据病人的具体条件而定。1 mL注射器针头长为15 mm、直径为0.45 mm。而胰岛素注射笔的针头30G的长为8 mm、直径为0.3 mm。31G长为8 mm、直径为0.25 mm。相对而言, 1 mL注射器针头更长, 直径更粗, 注射时痛感更强。而笔型注射器的针头较短、直径较细, 注射时微痛或无痛, 注射剂量更准确。笔型注射器因预先装满胰岛素笔芯, 而且其针头具有锋利、内径小、表面圆滑、针筒上的刻度清晰、易调控等特点,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依从性和疗效[2], 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病友的喜爱。

1.2.3.2 掌握注射胰岛素的类别

胰岛素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4种类型。 如为超短效类制剂, 注射5 min后要及时进食, 而其他三类要在注射后30 min进食。

1.2.3.3 掌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部位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主要为4个部位: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前外侧 (膝关节上10 cm、髋关节下10 cm范围处) 、臀部。其中腹部吸收最快, 臀部吸收最慢, 每次注射应该更换部位, 本次注射应与上次注射点之间相隔3 cm, 2周内不可在同一注射点上注射, 运动时不可注射臀部及上臂外侧, 因为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 导致胰岛素吸收加快, 易致低血糖反应。

1.2.3.4 掌握注射方法

用乙醇棉签消毒胰岛素瓶口, 用1 mL注射器抽取胰岛素, 每0.1 mL为4 IU, 消毒皮肤进行皮下注射。如用笔型注射器注射胰岛素, 则需熟悉笔的结构及如何安装笔芯。注射前先进行排气, 如为混合胰岛素, 注射前先摇匀, 上下摇荡至少10次, 调节剂量, 如视力障碍, 可听旋钮声音, 每响1次为1 IU, 垂直进针注射胰岛素, 儿童及部分消瘦者可45°进针, 注射后需要停留6 s~10 s再拔针。

1.2.3.5 掌握胰岛素的储存要求

未使用的胰岛素放置在2 ℃~8 ℃的阴凉通风处即可, 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的门上, 而正在使用胰岛素不放在冰箱内, 放在阴凉通风处即可。

1.2.3.6 掌握低血糖反应的防治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 低血糖反应为常见反应。如病人出现虚汗、心跳加快、眼冒金星、颤抖、强烈饥饿感、定向力障碍甚至昏迷, 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可立即食用含糖食物, 如果汁半杯、饼干或糖果2块或3块, 必要时要到医院就治,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

1.2.4 护理评价

①由病人单独进行操作演示一遍, 以检查病人是否完全掌握。②向病人发放自我皮下注射胰岛素知识掌握的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胰岛素的种类、胰岛素皮下注射的部位、注射方法、胰岛素储存要求、低血糖反应的防治。文化程度低不能完成答卷者可采取提问的方式。

2 结果

通过对病人的详细讲述、反复指导以及病人的演练, 50例病人均正确地掌握了胰岛素的自我皮下注射的方法, 有效避免了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不佳而影响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同时病人对胰岛素的认识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从以前的不愿接受转变为现在的积极参与, 增强了病人配合糖尿病治疗的信心。

3 讨论

Orem自理理论强调人的自理能力, 认为护理是帮助病人恢复自理能力[3]。它强调了病人的自护意识, 使病人积极参与自己的健康活动, 从而使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人生活在社会中都希望能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5,6,7], 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只要在护士科学的指导下, 完全能掌握胰岛素的自我皮下注射[7,8]。通过Orem自理学说在糖尿病病人自我皮下注射中的应用, 病人学会了自理, 这对其适应现状、保持情绪稳定、调节心理平衡、对回归家庭、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帮助糖尿病病人掌握自我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技术。[方法]在Orem理论的指导下, 病人在护士的帮助下学习胰岛素皮下注射的部位、注射方法、胰岛素的储存、低血糖反应的防治。[结果]50例病人全部正确掌握了自我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技术。[结论]Orem理论的应用, 帮助糖尿病病人掌握了胰岛素皮下注射的自我护理技术, 满足病人的自我护理需要, 对于病人适应现状、保持情绪稳定、调节心理平衡、回归家庭及社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Orem自理学说,糖尿病病人,皮下注射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1.

[2]刑菁, 王曼.如何挑选和使用胰岛素注射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 18 (12) :1132.

[3]邓小玲, 谢小红.运用Orem自理学说和整体护理构建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模式[J].护理研究, 2001, 15 (3) :174.

[4]黄世蓉, 谭坷.Orem自理学说在临床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01 (3) :34.

[5]王斌全, 赵晓云.Orem与自理理论[J].护理研究, 2008, 22 (2A) :375.

[6]王丽霞, 姜小鹰.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评估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7, 21 (5B) :1253-1255.

[7]胡倩倩, 王维利, 李惠萍, 等.自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 2007, 21 (3A) :645-647.

Orem自理学说 篇2

【摘 要】 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对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骨折患者84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Orem自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2例。两组均按照相同治疗方案,但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常规护理组给予骨折常规护理,Orem自理模式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Orem 自理模式。分析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骨折并发症、自理能力和住院天数。结果:Orem自理模式组骨折愈合率为97.62%,常规护理组骨折愈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em自理模式组患者并发症总例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Orem自理模式组实现完全自理者37例,而常规护理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可明显促进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关键词】 Orem自理模式;腰椎骨折;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2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influences on fracture healing and complication of Orem self-care mode in treating fracture with lumbar spine.Methods 84 patients of fracture with lumbar sp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rem self-care mode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of 42 patients each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Therapeutic schedule was same between both groups,but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not same.Routine nursing group was given fracture routine nursing scheme,while Orem self-care mode group was given Orem self-care mode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group.Fracture healingstatus in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Fracture complication,self-care ability and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fracture healing rates in Orem self-care mode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were 97.62% and 80.9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mplication cases and average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in orem self-care mode group were less than routine nursing group (P<0.05).The numbers of complete self-care in Orem self-care mode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group were 37 cases and 28 case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Orem self-care mode in treating fracture with lumbar spine could obviously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 effect,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verag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Keywords:Orem Self-care Mode;Fracture with Lumbar Spine;Complication

腰椎骨折是临床骨科多发病,伴随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出行几率增多,腰椎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腰椎骨折患者由于躯干疼痛、活动不便以及排便改变等因素,常易诱发多种并发症;极大影响了该病的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构成极大威胁[2]。近年发现,采用适宜的护理模式对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3]。目前,常规护理模式依照分级标准,强调具体措施的落实,但忽略了患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患者不能自我有效管理,最终引起心理障碍、延缓患者康复[4]。

Orem自理模式作为护理方法之一,在护理过程中强调顾及患者的自理需求,充分发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不仅锻炼了患者,也使其感受到疾病在往好的方向转归[5]。近年研究发现,采取Orem自理模式对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机体康复[4]。在本研究中,4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护理腰椎骨折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骨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除去脱落、失访病例实际共完成84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Orem自理模式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2例。Orem自理模式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56.8±7.69)岁;病因车祸伤13例,坠落伤16例,重物压伤13例;骨折部位L126例,L216例;合并肋骨骨折9例,合并四肢骨折 11例,合并轻度颅脑外伤7例;病程2~18d,平均病程(9.95±1.26)d。常规护理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54.6±7.72)岁;病因车祸伤12例,坠落伤17例,重物压伤13例;骨折部位L124例,L218例;合并肋骨骨折10例,合并四肢骨折8例,合并轻度颅脑外伤7例;病程4~20d,平均病程(9.91±1.3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6] ①明确的外伤史;②腰部疼痛,不适感等;③腰部椎体处有或无压痛、叩击痛;④椎体前方压缩不超过椎体厚度的1/2;⑤X线示腰部椎体陈旧性骨折、椎体高度降低等;⑥CT和(或)MRI见相应节段椎管内是否占位及占位程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自愿接受本研究采用护理模式者;③文化程度初中以上,配合度好者;④年龄30~65岁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②脊柱骨折部位非L1或L2者;③脊髓损伤者;④屈曲分离损伤及骨折脱位者;⑤疏松性脊柱骨折者;⑥不合作及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

1.5 护理方法

1.5.1 基础治疗 两组治疗方案一致,采用不同护理方案干预。

1.5.2 常规护理模式组 ①入院护理:护理人员主动热情,使病人在短期内熟悉病房环境,努力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后续护理操作的落实做好铺垫。②常规护理:给予病人体位、饮食、围手术期、功能锻炼等护理及宣教,积极、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给予常规分级护理。

1.5.3 Orem自理模式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模式:①自理需求评估:护理人员先经详细护理观察,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理缺陷,分析其自理需求;自理需求包括有一般生理需求,独处与社交的需求,预防有害因素的需求,被群体认同的需求,更年期生理和心理需求,对腰椎骨折的认知学习需求等[7]。②护理需求实施:明确护理需求之后,护患双方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确定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护理方案,通过全补偿、部分补偿及支持教育三种形式,对病人实施Orem自理模式[8];完全补偿性护理针对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病人,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全面帮助,满足其所有的基本需要。护理人员负责保持安静、清洁的病房环境,加强皮肤、饮食、二便和围手术期护理,注意及时变换体位和护理观察,做好牵引护理。部分补偿性护理针对自理能力部分缺陷的病人,由护理人员和病人共同参与,达到满足自理需要的目的。护理人员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简单操作,协助其进行无法独立完成的操作。部分补偿重点在于以协助性操作来提升患者独立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定时肢体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确保运动功能。支持教育针对自理能力完好的病人,强调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各项操作要点的指导,充分发挥其自理潜能,使其通过学习后具备完全自理能力。护理人员指导病人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大活动量和活动范围。护理人员注意保证环境的安全可靠,适于病人进行自我护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两组患者的护理均在入院第1d开始,至住院结束为止。

1.6 评价标准

1.6.1 骨折愈合情况 于住院结束当天,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功能恢复情况、以及X线片检查结果,评价病人骨折愈合情况: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活动范围完全正常,X线检查骨折处愈合良好;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肢体活动范围有所恢复,X线检查示骨折处愈合情况一般;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肢体活动范围没有改善,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良[9]。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6.2 骨折并发症 于每日晨8:00观察两组患者压力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

1.6.3 两组自理能力评价 于住院结束当天评价,参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法)[10]进行,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自理能力越好。

1.6.4 记录所有患者住院天数。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Orem自理模式组骨折率为97.62%,常规护理组骨折率为80.95%,Orem自理模式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Orem自理模式组患者并发症总例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自理情况和住院时间比较 Orem自理模式组实现完全自理者37例,而常规护理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em自理模式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失去自由活动,然而患者对于自理活动的需求常常较为强烈,如不能及时满足患者这方面需要,可对患者的生理、情绪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对其治疗的积极性、依从性等造成严重影响[11]。正常情况下,自理活动可满足机体的需要,当处于疾病状态下人体的自理能力会有下降,然而其自身仍存在自理活动需求;因此,对于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有利于自理活动的护理模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Orem自理模式也称自我照顾模式,包括自理缺陷结构、自理结构和护理结构三个理论部分,由部分补偿系统、完全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三个护理系统构成。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比较,0rem自理模式强凋“主动自我护理”理念,由护理人员与患者相配合参与自理活动,从而调动患者参与到护理过程中[12]。此外,Orem自理模式主张依据患者个性化自理缺陷程度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支持患者的主动自我护理以及鼓励与患者相关社会成员的参与协作,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目的,进而促进患者机体康复[4]。

Orem自理模式可促进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Orem自理模式组实现完全自理者37例,而常规护理组为28例,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Orem自理模式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效果分析发现,Orem自理模式组骨折愈合率为97.62%,常规护理组骨折愈合率为80.95%,Orem自理模式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以上均提示Orem自理模式对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具有较好促进作用。

腰椎骨折通过临床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生活能够自理,然而手术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加上患者长期卧床等特点,防治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是当前临床面临的难题[13]。本研究观察了患者护理过程中压力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Orem自理模式组患者以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Orem自理模式,能够明显促进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信龙.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6):489-492.

[2]陈雅芬.前瞻性护理对腰椎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7):1708-1710.

[3]胡建英.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深静脉栓塞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82.

[4]梁慧敏,谭健.应用Orem自理模式改善创伤性腰椎骨折患者心理状况的研究[J].广州医药,2013,44(1):63-64.

[5]杨晓丽.Orem自理模式在改善股骨骨折患者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6):1156-1158.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4-356.

[7]邢丽娜.应用Orem 自理模式对病人实施护理帮助[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6):117-119.

[8]赵丽清.不同护理模式对骨科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21-22.

[9]王颖,张倩,卞春露,等.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81-1283.

[10]侯东哲,张颖,巫嘉陵,等.中文版Barthel指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3):219-221.

[11]Park MC,Murthi AM,Roth NS,et a1.Two-Part and three-part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treated with suture nation[J].Orthop Trauma,2003,17(5):319-325.

[12]陈伟建,马丽凤.Orem自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8):1269-1270.

[13]曾志远,卢天祥.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技术要点及并发症防治[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6):523-525.

Orem自理学说 篇3

关键词:帕金森,Orem自理模式,临床疗效

PD (帕金森病) 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也可称为震颤麻痹, 临床表现多样, 包括运动迟缓、肌强直、步态异常等。有数据资料表明, 现阶段, 我国帕金森病例约为200万, 且极易诱发骨折、肺炎等并发症, 病死率较高[1,2]。为了控制帕金森的致残率、病死率, 必须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分析Orem自理模式训练在帕金森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 将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各32例病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男性18例, 女性14例, 年龄在53~79岁, 平均年龄 (65.19±6.17) 岁, 平均病程 (68.72±12.13) d。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训练护理, 男性19例, 女性13例, 年龄在52~79岁, 平均年龄 (65.23±6.53) 岁, 平均病程 (69.52±12.17) d。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每天的饮水量控制在1800 ZHI2400 m L, 对于呛咳病例, 可给予流食, 控制患者脂肪、盐的摄入, 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0.8 g/kg, 同时可食用适量奶制品、豆制品,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 注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

观察组:Orem自理模式训练护理。在实施护理干预前, 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背景资料, 以患者意识状况、生命体征、睡眠适量、饮食等情况为依据进行评估。Orem自理模式训练将干预内容分为全补偿、部分补偿、支持教育护理三个部分。 (1) 全补偿。对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病例而言, 需实施全补偿护理, 责任护士要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 定期测量生命体征指标, 若出现异常后, 需及时告知医师, 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这类患者的肌肉因长期为强直状态, 一般存在关节僵直、挛缩等情况, 需为其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措施。责任护士可以对患者制定书写训练、步态姿势训练、语言训练等计划。 (2) 部分补偿。对于病情较为稳定的病例, 需采取部分补偿护理干预, 责任护士要注重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 并对其处理生活事件的能力进行评估, 指导患者的进食、行走等活动, 若患者存在错误姿势, 则需及时纠正, 针对患者的小小进步, 要给予鼓励, 让患者对疾病治疗充满信心。在护理干预过程中, 护理人员还要注重倾听患者的感受, 将负性情绪消除。 (3) 支持教育干预。针对有一定自理能力的病例, 可向患者讲述更多与帕金森疾病相关的知识, 让患者对该疾病增强了解, 可定期举办讲座, 让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 在患者参与训练的同时, 家长可给予相应指导和协助。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 利用Barthel[3]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总分为100分, 分值越高, 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利用UPDRS量表评估患者精神活动状态改善情况, 分值越低, 表明精神状态越好。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包括自理餐具、洗脸、刷牙等, 其中超过60分为良, 40~60分为中度障碍;20~40分为重度障碍, 低于20分为完全生活依赖。

1.4统计学方法:收集所有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 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均数±标准差 (±s) 为计量资料, 给予t检验, P<0.05表明有较大差异, 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研究中了解到, 经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有较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帕金森的治疗难度较大, 且伴随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 病情逐渐延长, 症状也会不断增加, 部分患者对疾病治疗会失去信心, 生理自理能力较差, 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 患者需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 缓解其疾病症状。以往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不过效果还不够理想。

近几年, Orem自理模式训练被应用于帕金森的护理干预中, 这种干预方式能够向患者讲述与帕金森相关的知识, 传授自我护理技巧, 使患者训练主动性增强, 能够让其潜能得以发挥, 改善生活质量[4]。Orem自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估, 并以患者自理能力缺陷为依据,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可以定期对其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训练, 提升患者生活能力。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训练后, 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Orem自理模式能够被应用于帕金森的干预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春梅.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3) :227-228.

[2]李玉琴.Orem自理模式在帕金森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3) :5586-5587.

[3]翟丹丹, 王尹蓉.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Barthel指数、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2) :47-49.

Orem自理学说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53例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18例, 左侧偏瘫17例, 右侧偏瘫22例, 双下肢瘫痪8例, 四肢瘫痪6例, 伴有意识障碍8例, 年龄最大80岁, 最小42岁, 平均66岁。脑梗死患者经头颅CT或MRI确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年龄, 性别与瘫痪部位经均衡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Orem自理模式简介

Orem的自理学说阐明自理是人类的需要, 人类为了维护生命从残疾中康复, 痊愈和适应外来刺激, 都有自理或获得满足自理能力的需要, 她认为人与生俱来具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利及义务[1]并且通过学习来达到自理需要。Orem自理模式理论共分3部分, 自理理论, 自理缺陷理论, 护理系统理论。在自理理论中, 她认为人有3中自理需要, 一般的自理需要, 成长发展的自理需要和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要, 满足这3中自理需要的混合行为需要称为治疗性自理需要[2]。自理缺陷理论是Orem学说的核心, 当人的自理能力不能满足治疗性自理需要时, 就产生自理缺陷, 也就需要护理干预。护理系统理论认为:护理可采用三个护理系统, 即全补偿系统, 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

1.2.2 实验组患者是以Orem的自理学说为框架, 通过护患共同商讨制定针对性, 可行性的护理计划, 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对照组是以我国经济的分级护理方式实施护理, 护士根据医师所制定的护理计划, 按分级护理内容去完成护理活动。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 在自理能力 (进食, 洗漱两个方面) 和预防后遗症 (足下垂和关节强直两方面) 进行观察与比较。

2 结果

实施两组护理后, 实验组与对照组自理能力和后遗症不同, 见表1, 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实施自理者自理能力强, 并发症少。

3 护理

对于脑梗死患者, 了解应该梗死的部位, 范围及功能上海情况:包括意识状况, 肢体功能损害情况等进行评估, 了解其自理能力,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恰当的护理。

3.1 全补偿护理

对于脑梗死急性期脑缺血水肿期明显, 随时有病情变化, 功能损害严重和意识障碍者, 此期患者完全没有自理能力, 需要护士进行全面帮助保证满足其所有的需要, 包括氧气、水、营养、排泄、个人卫生、活动以及感官的刺激等。

3.2 部分补偿护理

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损害常为单侧性的, 病情稳定后, 为了促进患侧功能恢复, 护士及时的给予帮助和指导, 并鼓励患者利用自身现存的功能帮助恢复锻炼, 逐步学会使用健侧肢体解决日常生活活动。对于功能损害较严重的患者, 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锻炼。护士除帮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外, 还需教会家属有关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特别对一些技术性护理工作。如各种管道护理, 预防压疮护理, 功能位的维护等, 护士应反复讲解, 示范, 必要时指导家属试操作, 使他们在患者出院前掌握, 让他回归家庭时能得到家人的正确有效帮助。

3.3 辅助教育系统

加强心理护理, 以心理康复促进自理能力的提高[3]。应根据患者的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等不同, 评估不同个体的生理, 心理需要, 提供相应的情感支持。脑梗死患者多为中老年人, 中年人担负着赡老托幼的责任, 怕病后承担不起重任, 老年人病后怕生活不能自理, 拖累子女, 均存在着不同的焦虑, 恐惧心理。因此, 护士需注意了解患者的感受及病情对其生活的影响程度, 耐心的讲解和安慰, 并根据不同的个体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帮助和鼓励患者, 使其自理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当患者取得点滴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其运用疾病状态下新的自我护理技巧, 从而逐步脱离别人的帮助。

4 讨论

4.1以Orem的自理学说指导护理与传统的分级护理相比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Orem的自理学说强调护理是一种帮助性服务, 而不是替代性服务。其重视”自我“在护理与保健中的主导作用。自我护理可增强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 体现自我价值, 实现生活自理。它强调护士的工作在于增强自我护理的能力, 这样有助于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 在学习自理时, 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 实施以指导实践为主的部分补偿和提供知识为主的部分补偿以及提供知识为主的辅助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措施, 注意将自理计划纳入日常生活。

4.2通过实施Orem护理模式, 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生活自理能力的加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摘要:目的 探讨自理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104例脑梗死伴肢体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 其中53例患者采用Orem自理护理模式与51例患者采用传统分级护理模式比较。结果 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和后遗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结论 自理护理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级护理模式。

关键词:脑梗死,自理理论,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谭自然, 金良玉.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0-21.

[2]张莹.用Orem的自理模式评估I型糖尿病患者的自理能力[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 :54-55.

Orem自理学说 篇5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非感染性疾病, 发病率较高, 多发于儿童时期, 可对患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近年来, 有研究认为, 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不仅需要专业治疗和规范化护理, 还需为患儿实施良好的健康知识教育, 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从而切实改善患儿健康状态, 积极控制哮喘, 提升其生命质量[2]。Orem自理模式是在奥瑞姆自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强调关注护理对象的自我照顾需求,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3]。本研究就Orem自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纳入标准:治疗依从性好, 能配合护理工作;均符合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 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62例。观察组患儿中, 男32例, 女30例, 年龄2~8岁, 平均 (6.8±1.2) 岁, 病程5个月至5年, 平均 (3.5±1.1) 年;疾病严重程度:轻度26例, 中度36例。对照组患儿中, 男31例, 女31例, 年龄2~8岁, 平均 (6.7±1.3) 岁, 病程5个月至5年, 平均 (3.6±1.2) 年;疾病严重程度:轻度28例, 中度3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用药指导、基础护理、遵医嘱指导、注意事项指导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Orem自理模式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完全补偿性护理

患儿入院后, 根据其具体情况, 选择恰当的方式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治疗方案, 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沟通, 全面评估其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认识误区, 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患儿正确吸入激素, 确保足量有效吸入药液;指导家属学会正确识别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先兆、临床症状及相关应急处理措施, 提升患儿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

1.2.2 部分补偿性护理

告知患儿及家属应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效避免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 尽量避免接触豢养宠物、吸烟等, 确保居家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叮嘱家属按照患儿具体情况, 为其制订运动锻炼计划, 加强体质锻炼。运动项目可以选择健身操、慢跑等, 以提升患儿机体免疫力。帮助患儿培养坚强、乐观、开朗的性格, 患儿出现心理问题时, 需给予其必要的心理疏导。

1.2.3 辅助教育系统护理

患儿出院后, 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坚持定期复查, 并做好随访工作, 定时以电话形式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指导家属学会正确关注天气变化, 及时为患儿增减衣物, 做好保暖工作。指导患儿养成勤洗手和冬春季节外出戴口罩的习惯, 全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此外, 指导患儿外出时随身携带气雾剂, 确保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随访12个月, 比较两组患儿的自我护理行为评分, 包括正确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避免触发因素, 采取3级计分法。评分标准:偶尔配合为1分, 部分配合为2分, 完全配合为3分[4]。 (2) 观察两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 总分为25分, 包括完全控制 (25分) 、部分控制 (20~24分) 、未控制 (0~19分) [5]。观察两组患儿生命质量各维度变化情况, 包括症状维度、活动维度、情感维度, 采用7分评分法, 最好为7分, 最差为1分[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儿的正确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及避免触发因素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干预后, 观察组患儿的正确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及避免触发因素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1。

2.2 哮喘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6.94, *P<0.05

2.3 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儿症状维度、活动维度及情感维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干预后, 观察组患儿的生命质量症状维度、活动维度及情感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3。

3 讨论

目前,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因此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难度较大。而且, 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 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7]。因此, 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 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 提升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 帮助其顺利回归家庭、社会, 最大限度地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 就显得至关重要。

Orem自理模式是美国护理理论家奥瑞姆 (Dorothea Orem) 提出的护理哲理, 该模式可不断开拓现代临床护理工作思路, 已逐渐用于指导临床护理[8]。Orem自理模式重视对人自理能力的培养[9]。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儿自理护理能力与自我需求差距进行全面评估, 为其制订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 可不断提升患儿自我护理管理能力[10]。而且, 在临床护理措施实施过程中, 需加强与患儿及其家属的交流和沟通, 充分表现出以人为本、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按照Orem自理模式的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及辅助教育系统, 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和制订的护理措施进行针对性护理, 能充分表现出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可有效避免传统护理的经验性和盲目性。此外, Orem自理模式还能充分调动患儿的积极主动性, 促使患儿从治疗、护理的被动接受模式进一步转变为主动接受模式, 确保其生活自理能力更好、更快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正确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及避免触发因素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许春慧[11]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Orem自理模式能全面提升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Orem自理模式能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 促使患儿尽快康复。此外, 王厚玲和闵凡云[4]的研究显示, Orem自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患儿的生命质量症状维度、活动维度及情感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体现Orem自理模式可提升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

Orem自理学说 篇6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神经科脑梗死病人118例作为实验组, 男89例, 女29例;年龄31岁~87岁, 平均53岁;住院时间1 d~41 d, 平均10.58 d;2005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住神经科脑梗死病人79例作为对照组, 男54例, 女25例;平均年龄54岁;住院时间1 d~41 d, 平均住院9.49 d。住院天数5 d以上出院病人建立了缺血性脑卒中随访表, 实验组89例, 对照组63例, ADL评定为1个月。

2 方法

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基础上, 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病人及家属的自理能力, 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及健康教育, 让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

2.1 对病人进行评估并实施护理

评估项目包括意识、肢体活动、吞咽功能、语言、大小便自理程度, 情绪状态等依据病情存在的护理问题和相关因素, 提供相应的护理系统。

2.1.1 完全补偿系统

对偏瘫、肢体无力0级病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护士及家属满足所有自理需要, 包括清理呼吸道、营养、排泄、个人卫生和安全, 同时给予早期功能锻炼, 具体措施:①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②给予间歇性低流量吸氧, 以保证脑组织需要;③补充营养和水分, 评估病人的进食情况及吞咽障碍情况, 对完全不能进食者予以留置胃管, 每日4次或5次从胃管注入所需营养和水分, 对吞咽障碍轻者选择容易在口腔内移动, 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食物, 如胶冻样食物, 对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训练;④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发生, 1 h~2 h翻身叩背1次, 随时保持病人皮肤及床单位平整干燥, 4 h做1次肢体被动运动和按摩, 每次20 min,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2.1.2 部分补偿系统

病人于3 d~4 d肢体可活动, 但仍无力, 主动活动有障碍, 护士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 与康复医生一道制定病人的康复训练计划, 帮助病人及家属尽快掌握。康复锻炼程序, 每周评价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进展, 运用激励机制, 当病人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及时鼓励, 使病人树立信心, 主动配合康复训练。

2.1.3 辅助教育系统

病人在护士指导下完成学习满足自理需要的有关知识。根据病人不同的知识需求能力予以心理疏导和康复教育, 帮助病人恢复自理能力:①康复训练时间长、费用高, 造成了家庭及病人的心理压力, 认真做好心理疏导;②鼓励病人自行进食、梳头、洗脸、解纽扣等。可应用简单辅助用具 (推皮球、拨算球、堆积木训练) 。

2.2 对家属进行评估及护理

脑梗死病人自理能力恢复慢, 家属从体力及经济上压力大, 很多病人出院时不能自理, 且家属的保健护理知识缺乏, 因此做好家属的支持补偿对病人自理能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2.1 完全补偿系统

对家属没有体力照料病人的予以帮助落实好护工, 以满足病人的基本要求, 对家属做好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及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 部分补偿系统

病人及家属康复知识缺乏, 且大多数家属文化程度不高、主动配合性不强, 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指导康复训练知识和护理技巧。

2.2.3 辅助教育系统

对有体力照顾病人及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属, 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康复训练及护理技巧所需资料, 具体措施:①安慰家属取得其信任;②根据病人病情与家属一起制定帮助病人完成日常护理的措施, 并督促落实。

2.2.4 ADL评定

于卒中后1个月进行ADL评定, ADL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人帮助, 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 V级:植物生存状态。

3 结果 (见表1)

表1中显示, 病人卒中后实验组1个月良好率达 (Ⅰ级+Ⅱ级) 55.07%, 对照组1个月良好率达 (Ⅰ级+Ⅱ级) 39.93%, 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010, P<0.05) 。

4 小结

Orem自理理论, 强调人的自理能力, 尤其是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 充分调动了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使我们由简单的技术操作者变成保健宣传者, 增强了病人及家属的康复意识, 增加了康复知识, 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海修.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60.

[2]芦桂芝, 李丽, 曲晓菊.Orem自理模式在肝移植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5) :44-45.

[3]黄丽微.自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 2006, 5 (1) :73-75.

Orem自理学说 篇7

1 研究对象

1.1 入选对象的选择: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市区60~65岁的空槽老人。遵循量表维度的20倍,共4个维度,两组分别80名老人。无明显认识、语言功能障碍者;意思清楚、能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并行动、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一般资料:

将160名空巢老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名,男39名,女41名;年龄65~80岁,平均(75.49±5.19)岁;对照组80名,男36名,女44名;年龄65~80岁,平均(74.50±4.67)岁。两组空巢老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种类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

研究者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个体化访谈,直到资料达到饱和。为选取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包括老人的一般信息和疾病用药情况。

2.2 两组均按社区常规健康宣传教育,

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融入Orem自理理论,根据老人自理需求、自理能力和自理不足,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及目标。由一名医师,两名护师,一名心理咨询师完成干预。

2.3 测评工具:

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2]简表各个领域的得分与WHOQOL-100量表相应领域的得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最低为0.89 (社会关系领域),最高等于0.95 (生理领域)。

2.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3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周时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测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1。干预后6个月时再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观察组老人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注:两组比较,P>0.05

注:两组比较,P<0.01

4小结

Orem自理理论的精髓是依据老人自理能力的强弱而提供不同的护理系统,其中护士的职责是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5]。本研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实施Orem自理理论护理干预后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组老人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采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益干预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对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空巢老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生活知识宣传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在Orem自理理论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医学知识和心理护理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后一周时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广BREF)[1]测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六个月时再用生活质量简表测评,观察组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社区常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应用融入0rem自理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Orem自理理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WHOQOL Group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QOL-BREF Quaility of life assessment[J].Psychol Med,1998,28(4):551-558.

[2]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吸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5):29-36.

[3]梁美丽,谢伟红,陈雪峰,等.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及预防跌倒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42-2543.

[4]李晓松.奥瑞姆的自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8-71.

Orem自理学说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29~72岁,平均(37.5±16.8)岁;观察组男41例,女39例,年龄28~72岁,平均(37.7±16.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给予用药、饮食、运动等常规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Orem自理模式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的动态评估,收集患者对健康认识及自我护理潜力的相关资料,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和患者具体病情按完全补偿、部分补偿、支持-教育系统,制定具体的自我护理计划。

(1)完全补偿护理:晨、晚间护理,卧位护理,擦浴创伤,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床上肢体轻度或被动活动,关爱性心理支持。在护理上患者能够完成床上轻度活动,沟通能力及情绪均得到改善。(2)部分补偿护理:鼓励患者自理洗脸、刷牙、饮食等生活基本技能;协助患者洗头、洗澡、如厕等;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饮食;对患者进行治疗及康复相关教育;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护理。在此护理上,患者能够自理完成基本生活照顾。(3)支持-教育护理:加强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其饮食及康复训练,调整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

1.3 疗效评定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评分越高,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1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评分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12]。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流质时间。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用药后24 h内腹胀症状消失,肛门排气;有效:用药后24 h内腹胀症状缓解,肛门排气;无效:用药后24 h内腹胀症状仍较严重,肛门不能自行排气。总有效率=(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抑郁状态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流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h

2.4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胃肠功能紊乱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在焦虑的心情下紧张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其抵抗力降低和患胃肠功能紊乱的概率均较高[13]。胃肠功能紊乱会严重影响患者吸收食物营养,减弱肠道屏障。目前,并无特殊药物治疗该疾病,往往对症处理。由于胃肠功能紊乱多伴有精神因素的背景,患者多有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减轻患者这些负面情绪对病情的治疗应该有显著作用,因此,有效的护理对胃肠功能紊乱的心理状态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Orem(奥瑞姆)自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核心为“自理”。在医护人员的行动导向下,患者开展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持[14]。Orem自理模式下,患者对他人依赖减轻,能够最大程度达到自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15,16]。Orem自理模式在胃肠功能紊乱护理中应用较少,本研究选取160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心理状态与预后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表明Orem自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李静波[17]等人研究表明自理模式能够增强心肌梗死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从而有效释放、缓解负性情绪。本文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在Orem自理模式下,完全补偿护理系统中的患者能够进行轻度的床上活动,且得到关爱性心理支持,患者的无助感和孤独感不断减少,负面情绪也随之减轻。部分补偿护理系统中的患者在鼓励下能够自理完成穿衣、饮食等基本生活技能,以及洗脸刷牙等基础生活料理,患者的自我认可度和参与感不断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也随之增强。对完全能够自理的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鼓励及康复训练,则能显著增加患者自信和参与感,焦虑及抑郁情绪获得释放。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及进食流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Orem自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加快患者治愈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额外治疗费用。可能的原因是,在Orem自理模式下,患者的运动及康复训练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患者如厕等都亲力亲为,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在Orem自理模式下,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积极的心态对病情改善有显著作用。因此,在同样的治疗下,Orem自理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上一篇:河流污染及治理下一篇:情景教学点亮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