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问题研究

2024-05-05

农业税问题研究(精选十篇)

农业税问题研究 篇1

一、农业保险诚信失真现象及原因剖析

当前, 农业保险诚信问题已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瓶颈, 诚信始终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这种不诚信现象既有被保险人造成的, 如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有由于保险人自身造成的, 如理赔不及时、不规范、低费率;财务失真等;上述诚信危机给农业保险增加了交易成本, 使农业保险行为主体难以正常沟通和交往, 阻止了农业保险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作用的发挥。

农业保险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道德范畴, 比如市场主体不成熟, 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法制不健全等, 但制度变迁危机让农业保险的诚信失真尤为严重。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能够促进博弈中合作和解的出现, 节约交易成本, 克服信息不对称而给交易带来的不利, 是一种交易的润滑剂。从经济学角度看, 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逐步扩大和交换关系的日益复杂, 诚信逐渐从无形的教条演化为有形的交易制度与规则, 表现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以法律约束为中心的各种交易规则, 是外在的、公开的、有规定可依的;后者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则、隐性的制度、习俗、交易习惯、意识价值等, 是长期演化形成的, 是内在、隐性的但又靠人们自觉遵守的。从制度变迁的角度上看, 正式制度可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如照搬照抄他国的保险制度、发展模式等;而非正式制度改变却是长期的过程, 它受当地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的经济政策是重农轻商, 长期以来用传统道德代替法律, 使得社会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交换时缺乏意识形态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原有的封建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出宗族伦理色彩, 即以家庭和个人为中心, 强调血缘共同体, 强调由这种血缘关系组成的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秩序。在这种关系中, 人们只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诚信, 而对所谓“外人”则可以不讲诚信。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各种稀缺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完成, 诚信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而市场经济发生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建立在平等意识、自由人格、虔敬态度和责任能力基础上的诚信要求。在目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强制制度变迁过程中, 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 而社会需要的合作精神、诚实信用等价值观念又尚未建立, 这种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的不相容, 即为制度变迁危机。虽借鉴了发达国家完善的保险制度为已所用, 但是社会的诚信氛围以及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的发展和进步比较缓慢, 无法立即适应“拿来”的、好的正式制度, 没有形成以诚信为主体的保险文化, 制度也不健全, 缺乏创新意识, 仍沿用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二、农业保险诚信失真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农业保险诚信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实条件下, 农业保险交易主体从失信行为中得到的收益要远远高于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成本, 即成本收益失衡。因此, 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 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失信往往成为理性的“经济人”的选择。按照此逻辑, 农业保险交易主体总是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其行为的逻辑出发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这也是下文进行问题分析的前提。

如果用B来表示农业保险交易中正常的收益, 用C表示由于欺诈而获得的收益, 保险交易主体在选择失信时的经济收益为B+C。当然, 保险失信行为都是有成本的, 其之所以能够发生, 就是因为当事人心存可以逃避惩罚 (或代价) 的投机心理。如果估计到这种惩罚 (成本) 大于他从这一行为中的收益时, 他自然会信守承诺了。这样, 我们就会得出农业保险失信与保险诚信的条件:

(一) 假设农业保险交易主体的失信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P (0<P<1) , 则保险失信的条件为:

反过来, 农业保险诚信的条件就是:

(二) 如果农业保险失信者从心理上变得麻木, 适应或者是默认了失信行为, 不把其视为一种耻辱;

或者是保险失信者认为由于信息传递的不畅, 其他人并不能及时了解其失信行为的道义瑕疵;甚至出现保险公司谋划来隐瞒真实信息以坑害保险消费者的局面, 则 (2) 中的保险诚信条件就需要修正, 因为保险失信的收益还应包括失信行为遭受惩罚后, 失信者还能够从事的正常保险交易活动所带来的收益。若用B0表示诚信时所能获得的收益, 用B1表示失信行为受到惩罚以后所能获得的正常收益, 则保险诚信的条件就变为:

(三) 为了加大农业保险失信者的失信成本, 如果在惩罚其失信行为以后, 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等对失信者采取更为严厉的手段, 比如在法律上加大其惩罚力度, 从道义上使其遭受严厉的谴责;

或让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使之公之于众, 使其声名狼藉、信誉扫地, 让失信者在以后的保险交易及其他经济生活中难以为继, 这样才能保证他们选择诚信而不是失信。

假设这种包括信誉损失在内的其他失信成本为M, 则以上保险诚信条件进一步修正为:

(4) 式又可以整理为:

在这里我们把不等式右边看作是农业保险失信的诱因, 它是按照一定概率计算出来的失信的私人收益;把不等式左边可以看成是失信的私人成本, 它是由农业保险失信而遭受的损失B0-B1和包括信誉损失在内的其他成本M一起构成。

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一方面, 农业保险失信的诱因与发现其失信行为的概率P成反比关系, 即概率P越低, 失信的诱因越高, 从而保险交易主体选择失信的动力就越大。影响P值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信息传递机制的效率, 信息传递越失灵, 信息越不充分, 则保险失信行为受到惩罚的概率就越低;另一方面, 概率P为一定的情况下, 保险失信诱因的大小与由于欺诈而获得的收益C成正比。农业保险失信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保险交易过程中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博弈的状况。显然, 在投保人面对众多专业化的、有雄厚财力的保险公司的时候, 博弈的结果一般来说会向保险公司有利的方向倾斜。因此, 在我们制定惩罚保险失信者的方案的时候, 必须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在保险失信诱因既定的情况下, 农业保险失信的私人成本为B0-B1+M, 它包括保险失信行为遭受惩罚的经济损失, 以及包括保险失信者所面临的信誉损失在内的其他成本。在B0既定时, 保险失信行为受到惩罚后所能获得的正常收益N1与保险失信成本成反向变化。如果一个人因为一次的保险失信行为而导致其身败名裂, 走投无路, 即保险失信后的收益B1≤0, 那么B0便全部成为保险失信的代价。因此, 有两种途径可以增加保险失信的私人成本, 一是减少其失信惩罚后的经济收益B1, 二是加大失信者的其他成本M。具体途径包括完善法律机制、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机制、建立完善的保险信息传输机制等等。

综上所述, 在理性人假设条件下, 农业保险交易主体是否有失信行为, 主要决定于对自己成本、收益的理性判断。在这种情况下, 增加保交易主体的失信成本、减少其失信行为的收益, 必将有助于减少保险诚信失真的发生。良好的诚信制度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保险交易主体通过重复多次博弈后得出的普遍共识。诚信与否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 其核心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因此, 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必须, 建立健全诚信秩序规则, 增加保险交易双方主体的不诚信行为的成本, 使得无论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会选择诚信。

三、化解农业保险诚信危机, 构建农业保险诚信体系的途径

首先, 要大力培育保险诚信文化, 塑造道德理念。在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保险文化转型的任务, 扩大保险思想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影响, 切实推进保险文化基础的建立, 加强相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宣传, 努力营造一种自由、自主、竞争、效率、契约的保险文化, 不断探索和积累反映保险运行规律的各种经验和知识, 以支持能保证农业保险长期、稳定发展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降低其运行成本, 从根本上促进非正式保险制度的变迁。诚信就是现代农业保险中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功能是克服机会主义行为, 提高遵守合同的自觉性。作为农业保险主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系统性,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参与者诚信或失信的识别机制, 形成俱乐部规范, 诚信或失信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这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主要是制度建设, 特别是信用制度建设。

其次, 加快立法进度和, 通过制度硬约束提高失信成本, 保证守信的收益。农业保险立法工作滞后于市场经济的改革步伐, 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法规也是一片空白, 更谈不上农业保险诚信方面的立法, 保险业仅有一部权威性较高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只提到了最大诚信原则, 没有对失信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 对失信者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惩戒, 失信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所得到的实际利益和好处, 许多失信者还相当自由地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继续从事不诚信的保险交易。可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保险法》时单列诚实信用原则, 突出诚信原则的地位。对失信行为做出具体明确的界定, 对失信行为分门别类给予处罚意见。当然, 仅有法律是不够的, 还要坚决杜绝“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现象, 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保护守信者的合法权益, 惩罚失信者的违规行为, 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保险诚信体系的顺利构建和运作。

都市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篇2

都市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而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随后其他国家的农业科学家和城市地理学家相继开展了城市农业的研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都市农业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明确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解读都市农业与城市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并进行都市型现代农业与农村、农民以及市场建设关系等方面的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都市农业的概念

都市农业,从其形成过程来看,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业同工业进一步结合,城乡之间差别逐渐消灭过程中的一种发达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一般是在隙地带或者周边地区,利用城市中的成产要素,由市民经营,服务于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需要的农业生产。都市农业经营者生活方式城市化,基础设施完备,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以及科技、资本集约度高。中外都市农业在起因和内涵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兴起有其制度(土地私有)和法律上的原因,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过程和产物。发展中国家如非洲都市农业走的是另一条不同的道路,政府认为都市农业不合法,不允许其存在,但因为农业是城市贫民谋生的重要保障手段,所以都市农业一直在艰难地生存着。我国的都市农业实质上是由学者和政府提出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是经济和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都市农业概念是由城郊农业发展而来,它更多地属于经济范畴,行政区属的色彩很重。

2、都市农业的功能

本文由:远景设计研究院整理提供(专注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农业规划、旅游规划)

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功能一般阐述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向市民供应新鲜安全的农产品,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农业教育;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则侧重于对食物安全、维持城市贫民生计、缓解城市环境危机等特殊作用。综合远景设计研究院多年的都市农业规划经验及都市农业的概念内涵和发展情况来看,其基本功能可以表述如下:

1、经济功能。主要指提供优质的鲜活农产品以满足都市消费需求,并增加就业机会、优化城郊产业结构以提高农民收入。

2、社会功能。主要是指为都市居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与游憩的场所与机会,并有利于增强现代农业的文化内涵教育功能。

3、生态功能。主要是指其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景观、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充当都市的绿化隔离带、防治城市环境污染以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并有利于防止城市过度扩张。

3、都市农业的分类

根据都市农业产生机制的不同,将都市农业分为原生型都市农业和诱致型都市农业。原生型农业是直接受城市化发展影响而发生变形的农业,是受保护的对象,在落后城市是城市贫民借以谋生的自发农业,在现代城市是为了保护城市生态功能的自觉农业;诱致型农业首先是半企业行为的现代企业,如城市近郊区的农业园区,随后是扩散型农业,即大城市郊区的现代都市型农业。根据都市农业的实施情况又分为以下几种模式:成品农业模式(出售产品和加工品为主);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

4、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都市农业土地使用问题

土地使用权的安全问题,由于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和土地公有两种所有制形式,而我国则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是被垄断的,因而国内外都市农业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存在着差异。根据阐述,在国外,都市农业可利用的土地一应俱全,从狭小的住宅空间(窗沿、容器、栅栏、屋顶、墙角和围墙上),到公娱用地、公共设施和交通要道两边,再到郊区的公共和私人用地。大部分以生存为目的的都市农业在非私有土地上进行,在公路两旁,河边、铁路两旁的空地,闲置的私人土地和公园等。总的来说,利用这类土地只是暂时性的,使用者的权益无法保障。

观光农业的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较高,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观光农业在都市农业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但是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基本上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造成了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其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占领市场。而且体现现代科技的观光农业前期投入成本很高,经营期间还需要很高的运营成本,其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旅游收入有限,收回投资遥遥无期。许多项目要么转产,要么依附于其他产业,其长远发展令人堪忧。

都市农业中的农民问题

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是文化素质问题。都市农业发展中教育体制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服务水平很低,农民集体谈判能力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成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可以有效地解决郊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规模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问题。

5、都市农业的发展措施

节水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业工程;节水;措施;方式

1.工程措施节水

1.1渠系输水过程节水

渠道防渗和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节水的主要措施。渠道防渗包括预制混凝土板防渗、现场浇筑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或土工布防渗、粘土防渗、灰土防渗、石料浆砌防渗。防渗渠道与非防渗渠道相比,可节水10%-15%。管道输水分为低压管道输水和高压管道输水。高压管道输水主要是指喷灌的高压输水管道。低压管道输水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土渠道输水到田间地头的一种地面灌溉技术,低压管道主要有钢管、铝合金管、混凝土管、PVC管、田间塑料软管等。管道输水比土渠道输水可节水35%-40%。

1.2田间灌水过程节水

田间灌水过程节水主要是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如改大畦为小畦、改长畦为短畦、平整土地、在缺水地区推广膜上灌或膜下灌、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灌溉技术。

畦灌是一种应用面积比较大、节水潜力也比较大的传统灌溉技术,畦长35-50m与畦长80-100m相比,可节水20%-25%。

膜上灌和膜下灌是1986年诞生于新疆,在地膜栽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灌溉方式,适用于特别干旱地区,一般可节水20%-30%,增产10%-15%。

喷灌具有输水损失小、节省劳动力、占地少、对地形和土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灌水方式,直接从井渠取水,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9以上,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水30%-50%,增产15%-25%。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小管出流灌、渗灌等。微灌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比地面灌省水50%-70%,比喷灌省水15%-20%。

1.3渠井结合应用节水

将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一定水平,在短期内实现比较困难且投资较大,采用渠井结合的运行方式,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可以起到开源节流的作用,达到节水的目的。

2.农业措施节水

农业措施节水主要包括耕作措施节水、种肥措施节水和化学制剂措施节水。耕作措施主要以蓄水保墒为主,特点是能利用土壤积蓄降水,减少土壤表面无效蒸发量,改善作物根层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状况,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耕作措施包括:免耕、深松、耙耱、秋耕地、秸杆覆盖、塑料薄膜覆盖等。

免耕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不耕地直接播种,免耕有省工、省时、节能、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一般可提高土壤含水量30%左右,增产10%-15%。

深松是建立旱地合理耕作制度的核心,是提高土壤调控水分能力和管理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经过深松的土地贮水深度一般可达1.0-1.5m,而未深松的土地仅为0.6m左右。

耙耱是指翻地后用齿耙或园盘耙进行碎土、松土、平整地面,使地面形成一个疏松的覆盖层,减少蒸发。耙耱地比非耙耱地一般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0%。

秋翻地即在秋收后适墒早耕,起到“春墒秋保、春苗秋抓、秋雨春用、春旱秋抗”的作用。秋耕地可提高土壤含水量17%-20%。

秸杆覆盖系指利用农业副产品如茎杆、落叶、糠皮或绿肥为材料进行的地面覆盖,覆盖秸秆后:①可使农田土壤表面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滴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表层结构,提高降水入渗率;②可隔断蒸发表面与下层毛细管的联系,减弱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强度,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可达20%。

塑料薄膜覆盖的主要优点是能显著抑制田间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保水保墒,提高耕地地温,改善作物中下部光照条件,缩短作物生长期,避免冷冻灾害,抑制杂草生长,塑料薄膜覆盖一般可提高水分利用率0.82-0.89 kg/m2。

另外,种肥措施和化学制剂节水也是不可忽视的节水方式。节水抗旱品种,具有节水抗旱性强、高水分利用率的节水高产稳产等综合性状的优良作物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水分利用率可提高10%以上。平衡施肥比不平衡施肥作物光合作用速率可提高25%-30%。增施有机肥主要是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持水能力,有效调节土壤水分。化学制剂节水可以进行化学保墒,提高光合效率,减少无效蒸腾。

3.管理措施节水

管理措施节水主要包括加强工程管理、改进灌溉制度及栽培技术、加快政策法规建设、改革水管理体制、完善服务体系。

3.1加强工程管理

(1)加强水源工程管理,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和调度,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地下漏斗;统一规划使用地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关系,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因地制宜发展集雨、集水、截流工程,充分利用土壤水库、地下水库、沟渠河塘集蓄降水和径流,减少地表水无效流失;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步伐,提高工程标准和供水保证率,增加控制水建筑物,减少渠系输水损失,降低用水成本。

(2)加强骨干和田间工程管理,加强骨干和田间工程管理包括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贯彻节水农业方针政策、确定建设标准的关键环节,其内容也比较广泛,包括灌溉制度设计、增产指标设计、工程建设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及施工设计,只有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产品质量,才能保证工程效益的发挥。施工管理就是要严格按首选设计方案施工,采用优质材料与设备,严格按照规程、规范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监督,不留工程隐患、确保工程质量。运行维护首先要确保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操作,其次建立建全运行维护组织,落实责任人和制定规章制度,对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

3.2改进灌溉制度,加强墒情监测

大量试验显示,作物的产量与田间耗水量之间的关系并非唯一性,同一作物相同产量情况下,实测的田间净耗水量可相差1-2倍。耗水量相差悬殊的原因是作物各生育阶段供水状况的影响。供水次数多、供水量大,作物蒸腾量和土壤表面蒸发量也就越大,反之越小。供水次数和供水量取决于灌溉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因而合理的灌溉制度可起到节水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广改进型高效节水灌溉制度,这种灌溉制度的设计以不影响作物正常光合速率为原则,通过控制土壤水分下限指标(含水率由70%降到60%),以达到较大幅度降低农田无效耗水量而不影响作物正常光合产量。

推广改进型高效节水灌溉制度,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做好墒情监测和预报。墒情是农田耕作层土壤含水率的俗称,墒情监测即直接监测农作物当前土壤水分的供给状况。墒情监测是农田用水管理和区域性水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根据墒情监测资料发布墒情预报,对指导抗旱服务和适时进行节水灌溉意义重大。改进型节水灌溉制度科技含量比较高,大面积推广应用必须有相应的农业栽培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相配套。

3.3建立建全水管理法规,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国家已颁布《水法》,并且正在逐步完善。各地应根据《水法》,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有关规范,重点是限制地下水超采、防治水污染及节水用水奖惩制度,用法律手段达到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我国农业补贴问题研究 篇4

农业补贴是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对解决“三农”问题、落实“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政府为了发展工业, 对农业采取的措施是掠夺的政策。掠夺农业的产出投入到工业中, 到了现在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农业产业化水平却发展缓慢, 对农业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我国农业长期积贫积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 而且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所以,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必须进行工业反补农业重大举措, 才能平衡中国的产业矛盾,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让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 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归结起来, 可以体现为具体的几个类别, 这几个类别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从补贴项目种类上可以分为粮食补贴、耕地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从补贴方式上又可以分为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分类, 这些补贴都同时也是我国财政支农的一项重要的项目。

农机具的补贴涉及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畜牧生产一些列农机局和生产工具, 这部分补贴也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以黑龙江省的农机补贴为例, 2011年黑龙江省农机补贴从杀虫灯到大型拖拉机一系列农用、畜用设备, 补贴金额从130元到200 000元不等, 补贴金额全部都是中央直接补贴, 也就是说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笔者在内蒙古的调研中发现, 在奶牛养殖小区的也有相关的农机局, 包括拖拉机、挤奶机、奶罐、制冷罐等一系列奶源基地的相关设备。

关于粮食补贴, 我国的粮食补贴一直是我国农业补贴重要项目, 而且是我国的直接补贴项目。这是让农民真正的感到了实惠政策, 这部分补贴资金的投入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2011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突破了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 中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达到了1.04万亿元, 其中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达到了近0.5万亿元, 达到了财政支农资金的1/2。在粮食补贴方面, 根据相关统计, 我国粮食补贴资金平均每亩地为100元, 而农民的种植粮食的成本为每亩地进300元, 我国粮食补贴为农民节省了33%的成本。

2011年国家加大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投入力度, 补贴作物范围扩大到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在畜牧生产区域也有相关的包括奶牛等的良种补贴。在内蒙古调研发现, 享受奶牛良种补贴一般从2005年开始享受, 有的会更早, 每支冻精液大概补贴20元钱。每头牛的改良成本为60-100元不等, 视受孕的成功率而定。有个别企业如蒙牛公司与赛克星公司合作开展性控技术, 由蒙牛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 由于这个技术收费标准较高, 所以农户仍需支付大部分的金额。品种改良后的奶牛每头牛每天一般可以为农户增加11元的收入。在调查奶牛良种补贴的宣传程度调查中发现, 54%的人对奶牛良种补贴情况比较了解, 对奶牛良种补贴只是知道但具体不了解的占23%, 对奶牛良种补贴完全不了解的人占23%。所以在今后的补贴情况的宣传上应该进一步落实。小区场主大多表示奶牛良种补贴要宣传到位, 还要补贴到位, 最好多补贴一些优良品种, 对国家优良品种的改良行为表示愿意参与。

二、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1. 农业补贴投入有所增加, 但相对规模不足。

以2008年为例, 中央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为0.6万亿元, 比上一个年度增加了0.16万亿元, 增长的幅度为38%, 其中,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资金达0.103万亿元, 比上年翻了一番。从WTO政策上看, 中国目前只使用绿箱措施6类, 还有5类此类增测未启用。而且黄箱措施用的很少。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来讲是不容乐观的情况,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的财政补贴能极大限度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问题和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 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

2. 农业补贴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在补贴的项目上, 我国政府还是主要集中在粮食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主要的项目上, 在补贴资金上占到了90%。在农业技术 (包括生产技术和养殖技术) 上的投入资金仍然很少, 有一些农村也存在对农民的培训的状况, 但培训也就是一年一次, 而且参加培训的人数有限。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样就使得农业技术普及程度低, 农民素质无法快速提高, 成为农业技术落后, 对农业经济、农产品生产营销、农民收入提高上都是巨大的障碍。

3. 农业补贴法律建设有待完善。

我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也应该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把农业补贴的政策放到法制化的轨道上。目前, 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没有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 导致一些政策的出台生命力不顽强, 哪怕确实是一个好的政策也得不到好的执行。我国每年对农业补贴的法律依据只是每年出台一系列惠农的政策, 但政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时效性和不稳定性, 虽然充当了法律的作用, 但是在年与年之间存在了相当大的不稳定因素。

三、改善我国农业补贴的对策建议

农业补贴是“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农业补贴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 实践证明, 这些惠农政策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是现行补贴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补贴的资金总量不足、补贴范围小、补贴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分散降低激励效果等。为充分发挥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作用, 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1. 扩大补贴政策范围。

在原有分项补贴的基础上, 不断建立和完善诸如禁牧休牧生态补偿机制、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农业和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补贴政策、农村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等。国家应当尽量按个案与村签订10-15年的长期合同, 保证实效。在继续实施现行的普遍的粮食直接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的同时, 也应当不断的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投入, 扩大培训的内容, 增加培训的次数。进一步做好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工作。建设现代技术体系, 支持基层农技推广。

2. 在考虑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时, 充分考虑到与其他政策配合使用。

一项政策的出台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一系列陪到的政策与之配合使用, 以确保政策实施效果。我国政府在制定农业补贴政策的时候, 也应该考虑对其他农业项目进行投入, 而不能只限制在仅有的几个项目之上, 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做到工业与农业均衡发展, 以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断的增加惠农政策, 加大农业的投入, 真正的做到工业反哺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就更加需要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资金的投入。不但要提高农业补贴的深度, 也好增加农业补贴的广度, 这样才真正的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

3. 建立健全我国农业补贴的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尽快研究制定《农业补贴条例》, 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化、法制化, 通过法律法规对农业补贴预算予以硬性约束, 保证农业补贴政策的稳定和加强。把农业补贴政策法制化, 让我国农业补贴做到有法可依, 把每一分钱用到它应当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上去, 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是我国农业补贴公开化、透明化。提高资金投入的稳定性, 把农业补贴的不稳定性因素减少到可控范围内, 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玲.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纪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10

中国农业减灾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篇5

中国农业减灾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农业减灾技术创新是实现减灾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是新世纪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农业减灾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点,并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探讨我国农业减灾技术创新模式,在深入剖析制约我国农业减灾技术创新诸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业减灾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

作 者:王谊娟 罗小锋 WANG Yi-juan LUO Xiao-feng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刊 名:农业现代化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年,卷(期):26(4)分类号:X43关键词:农业减灾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制约因素 政策选择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问题研究 篇6

一、关于每亩保费提升空间问题研究

(一)全省种植业保险每亩保险金额(即保障程度)较低和费率较高,是制约农业保险上规模的主要原因。目前,黑龙江省种植业保险金额和费率仍然执行2008年确定的水平,玉米、水稻、大豆、小麦每亩保障金额分别为145元、200元、120元和125元,平均每亩保险金额147.5元,平均保险费率10.59%,每亩保费15元。同全国平均数相比,每亩保险金额最低,低于全国平均数103元;保险费率最高(费率越高,保险公司盈利空间越大),高于全国平均值4.4个百分点;每亩保费相对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数2.5元。

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制约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与保险金额低、费率高有直接关系,保险保障程度不足,保险费率又较高,影响了广大农户和地方政府参保积极性。因此,合理确定农业保险金额、保费、费率,是推进农业保险稳步发展的关键。

(二)每亩保费提升空间。

1.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规定了上限,但黑龙江省仍有上调空间。提高农业保险金额可通过提高保费和降低费率两个途径实现。三者关系式为:保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在农业保险财政政策制定方面,财政部遵循“低保障、广覆盖”原则,制定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保险金额原则上为保险标的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即以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公布数据为标准,具体包括种植成本、化肥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对于高于直接物化成本的保障部分,可由地方财政部门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中央财政不予承担。在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方面,充分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农业保险推动的主体是地方政府,依托保险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尊重参保各方,尤其是农户必须是自主自愿。按照这些规定,目前全省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4险种每亩保险保费15元,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黑龙江省保费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目前,全省实施的4险种农业保险每亩实际保险金额平均147.5元,与实际平均物化成本425元相差277.5元,只占实际物化成本的34.7%。据了解,全国各省市参保的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4险种保险金额每亩平均为292.66元,高出黑龙江省约1倍;保险费率平均6.22%,低于黑龙江省4.37个百分点;平均每亩保费17.5元,高于黑龙江省2.5元。详见下页表。

如果按照黑龙江省每亩平均物化成本425元作为保险金额,按照全国平均费率6.22%作为费率,那么全省4种作物平均保费应确定为每亩26.44元,较现行标准每亩提高11.44元。按照黑龙江省现行费率10.59%计算,每亩保费最高为45元,较现行标准每亩提高30元。高出部分中央财政不会给予保费补贴,将由全省各级财政负担。

3.提升保费方案设计和利弊分析。综合上述对比和计算分析,目前全省存在较为明显的保险金额低、保险费率高的问题,保险金额无法有效覆盖农作物实际物化成本,灾后农户享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负担的保费相对较大,农业保险“不解渴”、种植业保险缺乏吸引力。为此,拟定3种方案,并进行测算研究。

方案一:完全按照全国种植业保险每亩平均保险金额292.66元、费率6.22%、保费17.5元标准进行方案设计。亩均保费较现行标准提高2.5元(其中,农户提高0.5元/亩,达到3.5元/亩),提高17%,保险金额提高145元,提高1倍,费率降低4.37个百分点,降低41.27%。按照2013年度6230万亩预计承保面积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4.36亿元、2.73亿元、1.64亿元和2.18亿元;按照12600万亩承保面积占地方可耕地面积的70%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8.82亿元、5.51亿元、3.31亿元和4.41亿元;按照18000万亩承保面积占地方可耕地面积100%比例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12.62亿元、7.88亿元、4.73亿元和6.3亿元。

这一方案的好处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一次性拉齐,容易被参与农业保险各方所认同,为今后研究进一步提升保费标准留有政策空间。其弊端是,与省政府要求和农民期望值尚有一定差距。

方案二:按照黑龙江省每亩实际平均物化成本425元、全国平均费率6.22%进行方案设计。每亩平均保费较现行标准提高11元,达到26元(其中,农户提高2.2元/亩,达到5.2元/亩),提高73%;保险金额提高277.5元,达到425元,提高2.88倍;费率降低4.37个百分点,降低41.27%。按照2013年度6230万亩预计承保面积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6.48亿元、4.05亿元、2.43亿元和3.24亿元;按照12600万亩承保面积占地方可耕地面积的70%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13.1亿元、8.19亿元、4.91亿元和6.55亿元;按照18000万亩承保面积占地方可耕地面积100%比例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18.72亿元、11.7亿元、7.02亿元和9.36亿元。

这一方案的好处是,实现保险金额覆盖目前物化成本水平能够得到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认同,也能得到保险公司认可。其弊端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财政和农户负担。

方案三:保险金额按实际物化成本425元、黑龙江省现行费率10.59%进行方案设计。亩均保费较现行标准提高30元,达到45元(其中,农户保费提高6元/亩,达到9元/亩),提高200%;保险金额提高277.5元/亩,达到425元/亩,提高了1.88倍。按照2013年度6230万亩预计承保面积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11.21亿元、7.01亿元、4.21亿元和5.61亿元;按照12600万亩承保面积占地方可耕地面积的70%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22.68亿元、14.18亿元、8.51亿元和11.34亿元;按照18000万亩承保面积占地方可耕地面积100%比例测算,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县级财政和农民分别支出32.4亿元、20.25亿元、12.15亿元和16.2亿元。

这一方案的好处是,保险公司盈利空间较大,能够得到保险公司高度认同。其弊端是,地方各级财政和农户将不堪重负。

(三)对策建议。提高保费可以提高保障程度,使农民更多受益。然而保费标准又是一把双刃剑,保费过低影响农户参保积极性,但过度提高保费,也会增加农民和地方各级财政负担,同时,国家政策有上限规定,中央财政对超出限制部分不给予保费补贴。为此,在研究提高保费标准问题时,应正确处理保险金额、保费、费率三者之间关系,充分考虑农户、地方财政、保险公司三方面利益。在研究保费及农业保险相关事项方面,应遵循“提标、降费、扩面”的基本原则,即提高保险金额标准、适当降低费率、实现扩大保险面积和规模。建议通过发挥保险费率的杠杆调节作用,将全省过高的保险费率适当下调,保费小幅提高,大幅提升保障水平,保险金额达到或接近全省实际物化成本,力争实现农户、地方财政和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经综合对比分析,“方案一”较符合全省目前实际,为进一步研究提升保费标准留有政策空间。

二、关于农民参保积极性问题研究

(一)农民参保意愿及存在的问题。

1.灾害频发地区农户参保积极性高。容易发生灾害地区农户参保积极性高,不易发生灾害地区农户认为参加保险意义不大。

2.提高保险保障程度意愿强。农户对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保费负担金额,从而换取提高灾后理赔资金,普遍表示支持。对理赔资金的额度,绝大多数希望覆盖实际物化成本。

3.保险政策了解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参保农户表示了解农业保险的基本政策和内容,没有参保的农户普遍反映不了解政策内容。同时,普遍要求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4.对保险条款不够理解。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认为,保险条款过于专业、难于理解,希望有关方面对保险条款进行讲解和培训。并希望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保险条款的审核,使之更趋简单明了。

5.对保险服务不够认可。有部分农户对保单签订时间、保费收取方式、出险查勘、定损技术、理赔资金发放时限等方面提出了意见。特别是关于理赔金额,广大农户普遍认为较低,难于接受。

6.希望强化保险监管。有部分农户认为,政府对保险经办机构和农经站等代办机构的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部分农户甚至提出,对服务不到位的保险公司应取消其展业资格、责令退出农业保险市场。

(二)对策建议。应按照“提标、降费、扩面”总体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入研究科学厘定保险金额(保障),适当降低保险费率,提高农业保险政策吸引力。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统一保险条款,保险条款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便于农民理解和接受。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质量,严格执行“五公开、三到户”规定,提高查勘定损、理赔服务质量,不断满足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三、关于养殖业保险大幅下滑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自2008年开展中央财政养殖业保险补贴试点以来,共承保养殖业保险合计471.6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保险422.78万头、奶牛保险48.85万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养殖业保险数量呈逐年下降,承保规模逐渐萎缩。

(一)制约因素分析。

1.行业发展层面。近年来,国内奶业安全事件频发,国外奶制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乳制品市场,奶牛下游产品牛奶价格下降导致奶牛养殖量下降。生猪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但总体一直在下降,尤其是黄浦江死猪事件对猪肉消费影响较大,生猪养殖已处于亏损状态,为能繁母猪投保,将进一步增加养殖成本。

2.行业管理层面。能繁母猪耳标问题导致保险标的难以确定,保险基础性条件薄弱,道德风险难以控制。客观上,现有耳标技术使能繁母猪易受到惊吓,打耳标对其产仔有一定影响。同时,畜种比较活跃好动,打耳标难度大,打上后易磨损、易脱落,导致耳标落实难。主观上,目前国内有较先进的植入体内的芯片耳标,但成本较大,投入不经济,不易被地方政府和养殖户所接受。此外,我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程度低,处置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病死猪现场勘查后,对尸体的处理不规范,养殖户可通过隐性渠道获利,导致保险公司面临较高道德风险。

3.养殖户层面。受传统思维影响,养殖户利用金融保险手段抗御风险意识淡薄,对保险作用了解不够,参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虽渴望经营有保障,但投保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精心饲养,不会遭受灾害,或对受灾后能够赔付多少有不确定性,不愿参加保险。受理赔不规范影响,养殖户对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降低,不愿意参保。受市场价格和成本影响,养殖户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意识不强,导致主动参保意愿降低,当发生饲养成本与售价倒挂亏损时,农民不会再选择参加保险。

4.保险公司层面。一是商业保险公司趋利性,导致较高成本风险的养殖业保险业务规模逐年萎缩。与种植业保险不同,养殖业保险承保标的零散,保单签订、查勘定损等人员投入大、成本高,受灾后无法像种植业可采取抽样方式核定损失,除极特殊疫情外,必须采取点对点方式核定损失,经营难度大,获利空间小。二是展业能力低。目前,全省两家公司县级机构农险人员平均3—4人,基本没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完全依靠代办机构(畜牧站)开展业务,代办机构在自身工作业务量大,大量的保险业务使其难堪重负。三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导致保险公司理赔质量差,操作不规范,手续繁琐、程序复杂、服务不到位。四是道德风险难以控制。能繁母猪耳标无法落实,保险标的难以确认,保险公司赔付率极高,开展养殖业保险积极性不高。

5.政府层面。受保险意识不强等原因影响,基层政府对养殖业保险政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同时,对保险经办和代办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程度不认同。

(二)对策建议。促进和发展全省养殖业保险,应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不搞一刀切的原则。

首先,应在奶业和生猪养殖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财源支柱产业的重点市县(以下简称重点市县)寻求突破口。

其次,考虑研究全省推进问题。重点市县综合考虑相关行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原材料供应、收购、成本价格以及农民的奶牛、能繁母猪饲养成本、售价、利润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采取一域一策、一域多策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着重开展四方面工作:一是重点市县政府应为养殖业保险创造政策实施环境。加强基层牲畜饲养技术指导,强化防疫减灾政策措施,提供和推广牲畜耳标等项服务,为保险公司开展相关保险业务提供基础条件。二是重点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正确认识和理顺龙头企业发展、地方政府财源建设、农民养殖收益、养殖业保险四者之间相互关系。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大养殖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必要时为龙头企业收购鲜奶和生猪提供价格补贴,确保企业收购价格稳定,促进龙头企业经营发展增加财源,同时保护农民养殖和参保积极性。三是重点市县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鼓励本地区有能力的龙头企业通过提供订单式服务,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参保农户分担一定保险保费,确保自身原材料供应,降低农民保费支出。四是综合利用和充分发挥奶牛、能繁母猪饲养及相关产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青贮、农机购置、良种、疫病防治、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奖补和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财政政策综合效应,促进本地区养殖业保险不断上规模上水平。另外,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对内不断强化员工养殖业保险业专业技能培训,增强防灾减灾、查勘定损、灾害理赔等方面复合型人才建设,提高整体展业能力;对外为参保农民提供优质快捷的查勘定损和理赔服务,提高养殖业保险对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地方政府对保险经办和代办机构服务质量、规范性的认可度。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国际金融处)

河南农业现状问题研究 篇7

目前河南农业综合生产力稳步提升, 河南依托自己的气候以及地理优势,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生产规模日益壮大, 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增长,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 河南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通过不断创新, 改革, 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持续发展状况良好。

1.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就已经达到11674个, 河南是最大的肉类加工厂, 以双汇、华英为代表产品遍布全国。河南是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 也是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河南成为全国最大的冷冻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2.产业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产业化基地建设推进迅速各个地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龙头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强化产业集聚, 河南产业化经营依托地理气候优势, 初步形成了以豫北、豫中南为主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豫东平原奶业养殖基地、中原肉牛肉羊、京广铁路沿线瘦肉型猪、豫北肉鸡、豫南水禽等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带。

3.知名品牌的出现

目前河南企业依靠自己的优势, 通过不断发展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已经在全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2006 年国家商务部评选的中国最具有竞争力品牌中, 河南有四家企业上榜, 河南的华英鸭、大用鸡、金苑面粉、三全凌汤圆、思念水饺、莲花味精等知名品牌不仅在省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全国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河南农业产业化飞速发展。

虽然河南这几年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河南农业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现将问题分析如下:

1.科技落后

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河南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 例如农业科技与经济效益脱节的问题依然严重, 投入与回报机制的不完善, 农业推广服务相对困难, 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能力不足。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河南农业科技的发展纵观全国, 河南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落后导致河南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2.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河南现代农业发展, 离不开高素质农业劳动力, 目前, 河南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为:因接受教育年限短,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水平较低, 职业技能低;思想素质低;身体素质状况低下;经营管理素质不高, 市场风险意识差;政策、法制观念淡薄等等。同时,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强壮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剩下的多为妇女、老人, 留下来的农民大部分只有传统的耕作技术和经验, 对现代科技的接受与应用能力较差, 无法为河南高效农业做大做强提供人力资本。

3.政策支持不够

惠农政策的不完善, 导致的结果是虽然粮食的价格不断的上涨, 但是农民的收入依旧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河南省政府的富农政策实施了很多, 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获得的工资。农工越来越多的进城现象形成了少见的民工潮,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去那些经济发达省份务工, 而不是回乡务农。

4.农业投入不足的约束

与其他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相比, 农业是一个社会效益大、比较效益低的产业, 因此投资农业生产短时期内难有巨额利润。这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仅深灰民间资金不愿意投资农业, 国际阿和地方的资金往往也会流向那些更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 分配给农业的少之又少。现代化农业的建设需要大批资金的投入与支持, 河南地方财政实力不强, 让河南财政为所有的农业发展买单, 近期内很难实现。资金的缺乏将直接影响河南农业的发展与深度开发, 因此引入外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也是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最佳措施。

5.经营模式需要改变

目前, 河南大多数地区仍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这种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价格受价值规律的影响, 而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由于河南人口密度较大, 人均农业占有量却很少, 小规模的经营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目前河南农业经济还是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难以和千变万化的市场相衔接, 阻碍了河南农业的快速度发展

我们需要了解并且知道为什么这些因素制约着河南农业的发展, 这样才能够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有深入的认识, 河南人口密度大, 人均农业占有率和全国相比较低, 因此河南农业需要认清现状, 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积极转变思路, 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唐于银, 魏国平, 张晓青.我国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4) :480-482.

[2]孙旭.我国现代农业的功能定位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3)

[3]陈新芳.提高郑州市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6)

[4]完世伟.中原经济区发挥农业优势的若干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1 (05)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研究 篇8

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 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1996年, 财政部、农业部又联合发布了《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以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1980年财政部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当时的农业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国家在1985年颁布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的基础上,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分别于1993、1999年对《会计法》进行了两次修订, 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2004年, 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 作为《企业会计制度》的补充。通过上述农业会计制度及相关规定的实施, 使我国的农业会计核算工作走出了混乱状态, 满足了当时强化计划经济管理的要求。2014年是改革开放的第36年, 是我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 也是我国会计制度大变革大发展的三十多年。近期的基本思路应当是继续完善我国的会计模式, 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紧紧依靠广大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 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全面推进我国的会计改革。

2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不明确

农业活动的主体在性质、规模和组织结构各不相同, 农业活动主体下农业会计确认和计量记录, 报告的标准理应有所不同。大中型涉农企业要求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公司制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会计处理将农业会计核算作为一般通用性会计标准补充, 比如国有农场、家庭农场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各自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不同的特点对其会计信息的需求等有明显的不同。过去在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收获粮食后由政府统一收购, 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按计划进行农业企业并不直接向市场提供农产品。但目前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以及经营活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能保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 因此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目前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2 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问题随之出现, 目前的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内容更为复杂多样, 包括企业收益的社会贡献、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人力资源的责任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等。由于农业会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尤其是当这些事项没有进入市场, 不以交易形式发生时, 便要求企业在提供这些信息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农业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体现在服务客户、关爱员工、注重环保、回馈社会等具体的责任实践欠缺,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理念, 农业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管理体系中去。责任管理要低于责任实践, 说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落后于责任管理。

2.3 农业企业信息披露成本过高

我国大多数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还无法提供农产品成本的详细核算资料, 规模较小的国有农场将土地承包给职工、周围农户以及外来的农户实行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 只编制一些简单的统计报表, 承包费的收取与管理以及向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报送统计报表等, 农场本身也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 根本无法提供完整的农产品成本核算资料, 无法提供反映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详细的会计核算资料, 尤其是某一种农产品的成本核算资料, 部分国有农场实行报账制以国有农场为单位建立会计核算中心, 基层单位发生的会计核算业务由报账员汇总到核算中心统一组织核算。取消基层所属生产经营单位, 但报账制的实施并没有解决农业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

2.4 农业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

农业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导致资产安全完整性系数低, 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农业企业存货控制薄弱。而农业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 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 造成资金呆滞忽视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 引起无形资产的流失, 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给企业生存带来较大困难。

3 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的改进

3.1 明确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标准

农业会计制度的改进要明确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标准,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国民经济是十分重要的。目前, 我国仍有必要以新《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制定农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 按农业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农业活动所占比重的高低对农业活动实行专业化核算。

3.2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农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需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推进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对这部分经营者来说, 是要求他们对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和损失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和反映, 以便为农业公司系统的会计核算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

3.3 降低农业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

降低农业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不能一刀切, 应按公司的业务活动进行分类, 例如不涉及农业活动的分公司业务可以执行统一的新《企业会计制度》, 应按农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 进行日常的会计账务处理;这样, 既能反映农业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 又能提供农产品成本核算的详细资料, 突出农业活动的特点以满足企业内外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

3.4 强化农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深化农业科技支撑问题研究 篇9

一、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现状

(一)农业科技研发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重庆市共有涉农高校7所,中央在渝农业科研机构1个(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市属农业科研院所及研究机构6个(市农科院、畜科院、林科院、园科院、水产所和药物种植所),区属科研机构9个(三峡农科院、万州水产所、涪陵农科所等)。全市有农业科技人员6548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经过“十一五”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发展,重庆市形成了家蚕、柑橘、生猪、生物农药、土壤环境、糯玉米、杂交水稻、黄籽油菜等10多个在国内有影响的优秀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十一五”以来,我市育成通过国家和重庆市审定(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51个,畜禽水产新品种9个,有16个品种28次被推荐为主导品种并大面积推广,使重庆市在五年中实现了1次较大规模的品种更新换代,在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甘蓝型黄籽油菜、加工型辣椒、鲜食糯玉米等新品种培育方面均达到了国内研究的先进水平。

(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速度加快。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达到2368个,从业人员21470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率先纳入了财政保障,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在西部处于先进水平。全市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有22个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市外)与38个区县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十一五”以来,累计推广粮食、蔬菜良种3.3亿亩,林木良种500多万亩,增产粮食近40亿公斤,为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城乡统筹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重庆市以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和模式创新为切入点,把大批科技人员从“主城”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导向“两翼”地区基层企业和农村第一线,引导科技、知识、资本、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聚集,让科技人员在基层这一广阔天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努力在全市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自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以来,共向区县选派科技特派员3809名,大力推广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84个,建立县校(院)科研合作基地37个,探索支持专业技术合作社、星火科技12396等多元化的科技服务创新机制,有力助推了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户增收。

(四)农业科技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十一五”以来,重庆市农业科技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七年共计投入科技经费4亿元。此外,重庆市还设立了10亿元的科技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出台了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办法,这是重庆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又一重要辅助举措。2009年,《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正式施行,为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9]116号),明确了“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对农业农村的科技支出的比例应不低于30%”等多项支持措施。

二、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具备

科技投资能力或投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一直是公共财政,重庆的企业在农业科研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仅0.1%,低于全国2%的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化国家50%的水平。

(二)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创新乏力。

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弱,原创新科学成就少,重大突破性成果不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朱玉春教授对中国31个省份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重庆处于全国26位。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效率不高。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根据中国农科院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陕西大约在40-45%之间,四川和重庆大约在35%-40%之间。

(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不高。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机制和效力低下,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化的法律、政策、文化环境不完善,推广机制不活,手段陈旧。

(五)农业科技资源分布不平衡。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二元经济结构,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不强,95%以上的科技资源集中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而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分布较少。

(六)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

农民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广大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及其借鉴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具有弱质性、外部性和多功能性等的特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对本国农业予以大力支持与保护,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本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保障体系。研究和分析国外先进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经验,对促进重庆农业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美国大学模式。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是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法下进行。这些法律规定在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间要建立合作计划,由各州的一所或多所州立大学组织和施行推广工作。这一模式通常被称作“大学组织的农技推广”模式。具体做法是由大学与联邦政府和各级政府合作,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资助,要求大学设立各类相关的教学、科研、推广和行政工作机构,并在所在州的每一个县设立基层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共同开展工作,由此建立一个覆盖到每个县的庞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由大学农学院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该体制的主要特点:一是便于将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二是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三是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推广工作紧密联系,推广中遇到的问题能迅速反馈,从而使研究选题更具有针对性。四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引导学生去研究和解决一些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五是有助于以更快的速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美国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在大学,而且使大学农技推广体系成为农业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国际上公认的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制度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

(二)日本农协模式。

日本农协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包括基层(市、町、村),县级(都、道、府、县)农协,全国农协三级。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对农协进行改革,将原来的三级组织体系改为两级,把都、道、府、县联合合并到中央,基层社也从原来的1万多个精简到目前的1000个左右。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农协把农业经营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提供综合服务。农协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筹措、栽培或饲养技术,农产品销售等每个环节都给予相应指导、信用、购买、销售等一体化服务。二是协会成员协同开展服务。某种物品从超市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买卖过程;而从农协到其协会会员手中,实际上是一种代购过程,即农协采取共同购买的方式,使组合员得到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物品。农协其他各项事业也是通过组合员的各种协同方式开展的。三是农协不以营利为目的。农协经营的目的不是增加盈余。如果降低了对协会成员的服务水平,即使盈余再多也得不到好评;而提高了对组合员的服务水平,即使盈余减少,也不会受到指责。四是农协的服务是指导性的。农协的指导分为农业经营指导和生活指导,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环节的指导,而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周密的安排和全方位指导。

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了解,有几点值得借鉴:一是重视程度高,起步早。国外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普遍采取工业反补农业政策,从政策资金扶持、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等措施和手段,加快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农业科技现代化程度普遍非常发达。二是立法保障。通过立法形式实现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发达国家的一条重要经验。三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把农业科技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到公共品范围,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不断加大投入。

四、加快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一)探索多元投资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农业科技投资,切实把中央有关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不断增强政府科技投入的效用。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农业科技发展的信贷投入,促进金融资本、知识资本与农业产业资本的融合。要加大重庆市农业对外融资的力度,积极用好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吸引跨国企业投资重庆农业科技创新,多渠道、多形式争取农业科技发展资金,推动农业科技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活力。

1、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实施乡镇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启动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创新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机制,探索“服务在乡、管理在县”模式,建立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制度。加强基层农业服务队伍建设,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试点,确保5年内涉农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以上。

2、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深入实施“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引导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优、建功立业。鼓励科研、教育、推广单位科技人员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开展农业科技服务。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成果转让、技术入股、合作研发、创办科技型企业、有偿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构建农科教企联合协作推广机制。

积极支持和引导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拓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内涵,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直通车,构建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

4、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

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为契机,重点打造农村信息化综合云服务平台,结合“三网融合”和“村村通宽带工程”建设,整合构建农村民生、农业生产、科技创业、市场流通4类信息服务资源,提高共享程度,通过电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等网络,形成快速便捷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通道,为“三农”服务。

(三)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围绕产业发展导向,新建和重组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有关专项资金优先扶持企业建设创新载体。鼓励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农业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围绕粮油、蔬菜、畜牧、柑橘、水产等主导产业,组建多学科跨单位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支持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效益农业。

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粮油、柑橘、畜牧、蔬菜、渔业、林果、中药材、茶叶、花卉、蚕桑、烟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中小微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扩大农产品加工转化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注重产销衔接,拓宽流通渠道,大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区域性农产品要素市场建设和大宗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围绕特色效益农业规划布局,加快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添发展后劲。强化科技支撑,转变增长方式,重点打造柑橘、肉牛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特色产业首席专家制度。

(五)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工程。

扎实推进国家级、市级农业园区建设。围绕柑橘、生猪、蔬菜、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继续创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市级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完善运营机制、加强技术引进和集成,提升园区的科技服务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示范推广,加速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种养植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质量,壮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切实提高重庆市农业的竞争能力。

(六)加强村镇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强化村镇建设管理领域科技支撑,以乡村社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村镇规划、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特色资源开发、环保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构建城镇化发展的村镇建设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

(七)大力培养现代职业农民。

建立政府主导、农科教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办好一批农业高职、中职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涉农专业。加快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深入推进“阳光工程”、星火培训、“绿色证书”培训,高质量地开展农民培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五、完善重庆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统筹联动。

建立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协调机制,综合解决科技创新驱动效益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多渠道聚集科技资源,为示范工程实施提供物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和政策等保障,力求取得实效。

(二)深化科技改革。

着力创新农业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鼓励涉农科研机构、高校与地方合作,组建农科教产学研联盟。建立鼓励公益性基础性研究的成果评价体系和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新格局。

(三)完善政策体系。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篇10

一、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问题

李军 (1996) 认为, 农业保险具有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即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参加, 比如农民缴纳保险费。因而,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定专门立法以及政府自行供应等办法纠正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的供应失灵。

刘京生 (2000) 认为农业保险具有商品和非商品两重属性, 不可能完全按照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来经营, 再加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以及农民的低收入问题, 国家采取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补贴农业保险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相反, 凡是按照市场机制、价格机制来配置农业保险资源的, 都是不成功的。

庹国柱 (2002) 从农业保险经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农业保险按照私人物品进行交易供求曲线不相交、农业保险具有利益外在性以及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技术障碍等角度, 得出结论:农业保险是一种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农业保险必须由政府经营或者国家财政支持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服务于政府给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只能采取政策性保险方式。

冯文丽和林宝清 (2003) 从农业保险的双重正外部性角度论证了农业保险补贴的必要性。他们认为, 农业保险是生产和消费两方面都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物品:农民花较高代价购买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冒很大风险提供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收益都小于边际社会收益, 边际私人成本都大于边际社会成本, 具有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正外部性。由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相交决定的均衡点Q1, 小于由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相交决定的均衡点Q2, Q1和Q2之间的缺口就是自愿投保下无法达到社会均衡点的需求缺或和供给缺口。在此基础上, 他们提出应该对投保农民和农业保险经营者进行补贴以缩减缺口的政策主张。

冯文丽 (2004) 进一步从市场失灵角度论证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她认为, 我国农业保险商业化持续经营的条件不存在, 陷入了“供给不足, 需求有限”的市场失灵态势。造成农业市场失灵的原因既有其他国家普遍存在的一般性原因, 即农业系统性风险、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和双重正外部性, 也有中国特有的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不足这一根本原因, 因此提出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以消除农业保险市场失灵。

黎已铭 (2005) 反对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作为农业保险经营困境的理论解释, 他从风险管理和保险理论角度出发, 提出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是农业保险经营困境的重要原因, 并提出了增强可保性的具体对策, 如实行统保和法定强制保险, 对投保农民和经营机构实行政策性补贴, 等等。

张跃华、顾海英和史清华 (2005) 从效用角度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及政策属性进行了阐释。假设农民在收入没有达到一定阈值时, 其对于风险的偏好随着收入或者财富的增加而趋于规避。对于中国农民来讲, 其对于风险的偏好在低收入时往往趋于风险中性, 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 不倾向于使用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生产中遭遇的自然风险。

二、农业保险的功能与功效问题

柯柄生 (2001) 反对将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政策, 认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了非适宜区 (高风险区) 的种植, 对生产具有扭曲作用;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不利影响;在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 农业保险的操作成本非常高。因此建议我国应将农业风险管理政策的重点放在重大自然灾害救济方面。对农业保险, 可以继续试验, 但在大范围推广方面, 要特别慎重。

谢家智 (2003) 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应定位于风险管理政策, 而非收入转移政策。虽然目前国外农业保险大多定位于收入转移功能, 或风险管理功能兼具收入转移功能, 但从福利和效率的角度来看, 政府导向型的农业保险几乎都是失败的。保险最本质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分散风险, 因此农业保险最本质的功能也应是分散风险, 而非收入转移。如果把农业保险作为接受资助和扶持农业的手段, 就会扭曲农业保险的功能, 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另外, 我国也没有发展收入转移型农业保险的经济实力。因此,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应定位于风险管理功能,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主张以私人保险为主体。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

吴扬 (2003) 认为农业保险就其自身性质而言, 属于农业保护政策的一种实施手段, 它符合世贸组织的农业基本规则。与我国现行的农业保护政策相比, 是一种负效应最小的农业保护政策, 不会对农业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价格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影响, 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是中国农业保护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冯文丽 (2004) 认为, 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应定位于兼具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和收入转移政策途径双重功能。作为风险管理手段, 农业保险比灾害救济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 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双重正外部性, 单纯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容易导致农业保险需求不足, 供给短缺, 造成市场失灵, 农业保险的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功能也无法很好发挥。农业保险必须以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为条件, 才能实现风险管理手段的功能。因此, 农业保险应定位于兼具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和收入转移政策途径两种功能。

冯文丽 (2007) 进一步对农业保险功效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认为农业保险具有促进农业产业化、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实现支农性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经济带来有利的乘数效应等福利功效;农业保险对农业信贷具有积极的支持功效, 可提高农业贷款人的积极性和经营效率;农业保险与粮食直补政策相比, 具有更强的政策功效:农业保险属于WTO《农业协议》中免除削减义务的“绿箱政策”, 而粮食直补则属于有削减义务的“黄箱”政策;农业保险补贴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绝收的情况下农业保险补贴比粮食直补更具优越性。

三、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问题

李秉龙 (1994) 认为, 合作性农业保险组织具有非盈利性, 其经营核心是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保费中没有利润因素, 所以费率较低;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具有利益一致性, 有助于提高农业保险的实施质量, 避免农业保险中的逆选择和道德危险。因此, 合作形式应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体和基础。

刘京生 (2000) 认为, 我国农业保险应以合作制为主要基础性结构, 相互保险公司这一合作制形式同其他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 更加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客观需要。

冯岚 (2002) 提出, 应组建国家农业保险公司, 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国家农业保险公司必须是以农业保险为主营业务, 以农牧民和农村企业为主要经营对象, 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国家直接提供财政启动资金, 免征营业税, 享受保险补贴的基础上, 在自然风险大区和次大区设立分公司、支公司或办事处。

庹国柱 (2003) 提出了两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一是政府主办、政府组织经营模式:成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 以该公司为主经营全国农村保险业务, 也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合作社和相互会社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组建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 (也可由中国再保险公司兼营) , 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再保险和差额补贴。二是政府主导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设立事业性管理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或“中国农业保险管理公司”, 政府统一制定的政策性经营的总体框架, 由各商业性保险公司自愿申请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

谢家智和蒲林昌 (2003) 认为, 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和我国国情, 我国应该推进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政府诱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既非商业化发展农业保险, 也非政策性和商业性的简单混合, 是指政府从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 让位于私人保险, 同时改变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直接补贴的形式和手段, 建立对私人保险的诱导机制, 最终引导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发展模式。

冯文丽 (2004) 提出, 农业保险的原保险应由农业保险合作社或商业性公司经营, 农业保险再保险可由国家成立农业风险管理局经营或由商业性公司经营, 商业性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原保险或再保险会得到政府的保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

姚海明和赵锦城 (2004) 认为, 合作制可以作为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在乡镇一级建立基本的组织单位, 展业等工作可以委托社员代表办理, 损失评估和理赔也要让社员充分介入;在县一级建立农业保险合作联社, 在省级可以设立总社, 为下级合作社提供指导和再保险;通过总社——联社——合作社三层两级再保险,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分散风险;由于各省农业生产及整个经济状况很不均衡, 存在很大差距, 农业保险的决策和经营主体在各省是比较合适的, 目前似乎没有必要建立全国性联合机构。

李燕和张涤新 (2006) 提出, 政府诱导型模式有效性和可控性差, 而政府主导型模式需要巨额财政资金, 并导致效率损失, 两者都不适应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因此提出了政府参与型农业保险模式:针对农业保险的消费与生产正外部性, 政府分别给予农户和保险公司适当的保费补贴和经营费用补贴;同时为保持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 农业保险市场由商业保险公司占主导地位、政府专门的农业保险机构起辅助调节作用。它与上述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政府介入农业保险的程度不同。

四、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观近几年的农业保险理论研究, 虽然争议较多, 但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形成了一定共识。

1.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虽然李军 (1994) 和庹国柱 (2003) 从准公共物品角度、刘京生 (2000) 从商品性和非商品性角度、冯文丽 (2004) 从双重正外部性以及市场失灵角度、黎已铭 (2005) 从农业风险的弱可保性角度、张跃华 (2005) 从效用角度来论述农业保险的属性问题, 但他们的最终研究结果却殊途同归, 都得出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的结论。

2.农业保险具有强大的政策功能与功效。

除柯柄生 (2001) 反对将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手段以外, 其余学者对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手段、转移支付手段以及农业保护手段等功能进行了阐述。谢家智 (2003) 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应定位于风险管理政策;吴扬 (2003) 提出农业保险是一种符合贸组织规则的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手段;冯文丽 (2004) 认为, 农业保险兼具危险处理财务手段和收入转移政策途径双重功能, 并认为农业保险具有较强的福利功效、信贷支持功效和政策功效。

3.任何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无论是政府主办型、还是政府主导型、政府诱导型以及政府参与型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都需要政府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补贴和再保险支持等, 不同模式的区别仅在于政府作用的大小不同而已。

4.合作性保险机构应该成为农业保险的基层经营主体。

李秉龙 (1994) 、刘京生 (2000) 、庹国柱 (2003) 、冯文丽 (2004) 和姚海明和赵锦城 (2004) 都认为, 合作性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 费率较低, 可以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发生, 有利于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B07BYJ002)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近年来, 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高度关注, 各地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纷纷开展, 理论界对农业保险的研究也观点纷呈。本文对农业保险政策性属性、农业保险功能与功效以及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等焦点问题的各派观点进行了梳理, 并提炼和总结出主流观点, 以期对农业保险实践活动略有帮助。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功效,农业保险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军.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 1996, (1) .

[2]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工程基价下一篇:管理学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