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传承与发展

2024-05-14

中国曲艺传承与发展(精选四篇)

中国曲艺传承与发展 篇1

一、上党八音会的认识

上党八音会是盛传于上党地区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吹打乐组织,历史悠久、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也是山西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之一,上党八音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2006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上党八音会的渊源。上党地区的吹打乐,现在大都称为“八音会”,但上党八音会缘起于何时并没有明确记载,在明清时期的典籍和地方志中多是以“鼓吹”、“吹打” 来记载,直到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才出现了“八音会” 的字样,由此可见,正式的名称应是从这时起产生。上党八音会叫法虽晚,但作为一种音乐演奏形式,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党八音会》一书就推断认为:它萌生于战国秦汉时期,汉代的鼓吹乐是其先祖和源头,脱胎于唐宋乐舞和宋金元戏曲;明清时期,又与戏曲音乐互融互补,形成了自己独立完备的基本演奏形式。上党八音会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长期以来,上党地区的各项迎神赛社、古年节、古庙会等活动所用的吹打乐主要由乐户承担, 而乐户在八音的传承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乐户是最早八音会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八音会成为一个包含传统乐户在内的全新概念。

(二)上党八音会的表现形式。上党八音会是一种以吹打乐为主的民间音乐,主要使用“鼓、锣、钹、鍹、箫、笛、 管”等八种乐器。在音乐的构成方面,八音会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类,一是宫廷音乐。在上党地区流传着一定数量的唐宋元宫廷音乐曲目,如《唐宋星图》、《曲目文苑》中就吸收了唐代大曲、唐俗乐28调等。二是庙堂音乐。庙党音乐的演奏与传插在上党地区极为盛兴和活跃,早在明代的民间演乐中,就可见到唐、宋时的庙堂音乐遗迹。三是戏曲音乐。 从事民间吹打乐,在祭祀、赛事以及婚丧嫁娶的演奏中,也少不了要吹戏,这也是对民间吹打乐的有力促进。四是民间小调。民间小调是民间音乐,也是八音会的母体和源踪,如八音会中的《摘花椒》、《打酸枣》等几十个曲牌就都是民间小调。八音会就是这样一种涵盖面极广的民间音乐。

(三)上党八音会的艺术特色。上党八音会的艺术特色, 最突出的就是吹打并重、热烈奔放。上党八音会在演奏中亦吹亦打,热情高亢。它的吹可 “文吹”、也可以“武吹”。 文吹是普通的吹奏,可以是一支民间小调,也可以是一支名曲,或是一段唱段。武吹则不仅吹得好,而且还要外亮功夫, 如用鼻孔吹奏两支唢呐,演奏者还特意站到桌子上,让观众赞叹不已,在好八音会组织里一定会有这样的好把式。打击乐也是八音会中最出彩的部分,击鼓者以高超的击技、轻击、 连击、重擂、击边、刮鼓钉等,打出各种鼓乐音乐,打击锣钗不仅声音嘹亮,而且演奏者随着乐曲的情绪或坐或跳,到高潮处,还会把手中的乐器抛向高空,再用手接住,赶上下一个节拍。八音会的吹打轮击形式,不仅使观众欣赏到吹、 打的高超艺术,也感受到了文武演奏衬托的美感。

二、上党八音会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情民意的变化,以及现代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趋势,上党八音会的现状不容忽视,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导致一些发展的羁绊。

(一)组织上的民间性。上党地区的民间吹打乐,是上党人民喜闻乐见的音乐表演艺术,多是由音乐爱好者自行组织或是有遗传基因的家族组成的民间音乐小作坊。逢开业庆典、百姓婚丧嫁娶通过吹打增添喜庆。从据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种音乐小作坊在整个上党地区每个乡镇都会有一个, 有的甚至二到三个,从组成形式来看,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家庭式,子承祖业;二是师徒式,老师傅带几个徒弟,边学边演;三是临组式,八音会成员农闲时聚,农忙时散;有事聚、无事散,总之,不论是何种形式,都为民间组织,这种民间性导致其自由性的发展,力量不足,后劲不大,不能较好地承载那份厚重的历史。

(二)演出的局限性。在过去,八音会的演出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群众基础,逢年过节,总能看到八音会带给人民群众极大的乐趣。婚丧家娶更是离不了八音会,婚礼和葬礼中的大部分仪式活动都是在八音会的导引下进行,应该说演出是十分频繁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丧礼仪和节日庆典仪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乐队、晚会等形式更多地替代了传统八音会的职能,就是在农村,移风移俗,见到八音会演出的场合较过去也少之甚少。另外,由于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对传统的文化的冲击,喜欢看八音会演出的人群多限于中、老年人,大多数年轻人不喜欢这些传统的吹吹打打节目,这也让八音会在演出中,为迎合更多的观众口味,把一些别的项目参与其中,然而,缺少了的是原汁原味。

(三)传承方式的特殊性。以吹和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八音会,更多的或者说最核心的功夫是在“吹”上面。而八音会的演奏技巧,很多是要靠口传心授来完成。比如唢呐吹奏中的滑音、舌音、颤音等手法,口齿控制,以及更绝的“活” 等,不是单单有文字记录就可以演练的,往往需要师傅手把手的亲传、勤练才可掌握。然而,掌握这些绝技的艺人,多有年事高,传承乏人,不少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正日渐流失, 急需抢救和保护。而且,由于根本上的民间组织本性,某些掌握一定吹打技巧的人,往往为了维护自(下接第45页)己在本八音会组织中的核心位置、重要角色和经济利益的考虑,而在艺术的传授上有了保留,那些独门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三、八音会的传承和发展

同全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八音会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其历史绵长、古韵悠悠,上党八音会正面临着多方面的、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些造诣颇深的吹打高手因年迈逐步退出艺术舞台,有的相继去世,绝技难以传承,而年轻一代也迫于新文化的影响和生计问题,而另操他业,八音会正出现着微缩,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艺术是势在必行。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应该加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不能“重申报、轻保护”,对上党八音会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当地政府的责任是主要的,应更大范围地普及非遗知识,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让更多的人认识其重要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八音会。 同时,政府或相关文化部门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汇演、赛演,或以八音会为主打的文化艺术节为八音会提供更多的表演平台,并为八音会的发展制定一些惠及政策,绝不能让其自生自灭。

(二)全方位培养传承人。“非遗”保护和文物保护不同, 不需要大型的博物馆和精致的装置,需要的是在这片泥土里摸爬滚打的民间艺人。民间艺人是否能一代代薪火相传,直接关系到这项“非遗”项目的兴衰存亡。因此,传承人的选择和保护尤为重要,要进行大范围的摸底调查,对当地的老艺人、乐谱、技艺进行搜集整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技艺传承人让这些艺人有好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使他们能够有热情投入到授艺之中。另外,还可以寻求高等院校的支持, 把上党八音会纳入本省艺术院校和音乐专业的课程,聘请专业人士授课,组织专业培训班,吸纳更多的人,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

(三)能动开发是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在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相对传承,对八音会的开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开发就是更好地传承。这里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直接促进了文化、 经济的发展。上党地区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这些旅游景区中安排八音会,打造景观与音乐文化相融合的特色音乐旅游,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以旅游推动八音会的发扬、传播,也通过民间艺术的演出给景区带来一定的文化推动作用,这也许就找到了一条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为传统民间音乐艺术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南方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篇2

关键词:南方曲艺;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57-2

一、引言

曲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典型的活态特征。这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曲艺传承,不是文物式的原样维护,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化延传,而是要在坚持本体特征,即保持本真特点的前提下,不断赋予其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合理内涵,通过发掘、激扬和彰显其在当代人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

二、南方曲艺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曲艺艺术的发展现状

1.曲艺艺术不被人所知,许多曲种消亡,作品流失,部分曲种只是象征性地存在着,了解、喜爱的人寥寥无几。

2.老一代曲艺艺人所剩无几,年轻艺人很少,曲艺艺人青黄不接,曲艺艺术传承乏力。现今常年活跃在舞台上的艺人仅剩寥寥,且大多数年老体弱,年轻人几乎无人愿意学习曲艺艺术。

3.关注、喜欢曲艺艺术的人越来越少。城市里的情况十分令人堪忧,绝大部分的城市居民基本没有欣赏曲艺的习惯。即使在农村,大家也喜欢在休闲时间观看电视节目,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人喜欢看戏曲节目,但是观看曲艺节目较少。

(二)曲艺发展现状产生的原因

1.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对曲艺艺术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影的大量生产和上映,为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精神食粮,同时因电影拷贝可以大量复制,成本较为低廉,欣赏起来又比采用现场表演形式的曲艺更方便,所以曲艺艺术开始受到冷落。随着电视的普及,传统的民间曲艺更是受到冲击。电视由于是一次性成本投入,永久的低价位收看,更是曲艺这种现场表演艺术所不能企及的。加之电视观看自由,足不出户就能够欣赏,观赏时行动自由,这更是曲艺表演所不能有的。另外,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新鲜的时事资讯,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窗口,加上电视频道多,节目样式多种多样,这绝对是传统的曲艺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电视剧和文艺演出节目的转播,也抢占了曲艺市场。

20世纪末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和娱乐资源,更是让传统的曲艺艺术雪上加霜。民间曲艺艺术就像是满面尘灰烟火色的卖炭翁,曾经的辉煌和灿烂都成了记忆。面对新时代,传统曲艺没能跟上现代的步伐和变化,传统曲艺艺人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电影、电视和互联网对曲艺艺术冲击外,民间曲艺艺术还受到新娱乐形式的冲击。来自西方的充满着现代气息的娱乐形式逐渐被民众接受和喜爱,如迪斯科、交谊舞、拉丁舞蹈、街舞、卡拉OK、网络游戏等,充斥着娱乐场所,充满泥土气息的民间曲艺对年轻人而言,少有吸引力。再加上曲艺艺术没有进行专业的包装,没有新式媒介的捧场,于是越发无人问津。

2.传统曲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南方曲艺艺术极少走进现代化的演出场地,节目的内容不符合当代人的欣赏情趣,演出的形式与现代人的审美观不同,曲艺艺术的表演队伍以老年演员居多。这种种情况,导致曲艺的观众越来越少,即使有,也以中年和老年居多。

三、南方曲艺的传承与发展

南方曲艺作为中国民俗与民风的一种结晶,都有各自土地上的文化印记,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天,面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不断提高的艺术审美需求,南方曲艺的革新和发展势在必行。

(一)要加深对它的认识

要认识到,我们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血脉,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创造、世代沿袭、世代秉承的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铺路石,也是失而不能再生的东西。传承和发展曲艺这种艺术形态,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落实先进文化方向,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的曲艺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1998年起至今,广东省先后有顺德区、顺德大良、顺德均安、顺德容桂、东莞麻涌、东莞道滘、东莞中堂、江门新会、江门开平、江门台山、广州荔湾区、珠海斗门、佛山祖庙街道、佛山南海区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共14个,占全国曲艺之乡数量的三分之一;东莞中堂、东莞虎门、中山市古镇则被评为“广东省曲艺之乡”。其中,顺德均安、顺德容桂被誉为广东省“中国曲艺之乡”中的佼佼者,两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地域遍及全省各地市已至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

(二)创新有效的传承措施

1.大力宣传与普及曲艺基本知识

开展,特别是针对广大未成年人开展这种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能使他们拥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这种宣传与普及,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文化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开办专门的学校和培训班;定期不定期地举办曲艺讲座、举办曲艺展览;出版部门对曲艺专业知识书籍的编辑和出版;利用舞台、广播电视、互联网举办各种曲艺比赛,等等。以便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营造一个保护与发展曲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和传统。

2.重视小剧场的演出效应

曲艺本来就是民间乡井艺术,其市场在民间,曲艺小剧场对于培育人民喜爱曲艺有很好的效应。近年来,由于小剧场演出价格低廉,表演形式多样,选择性强,逐步成为了青年人休闲娱乐的一种选择。曲艺小剧场已经开始显现曲艺走向市场、融入民间的可喜的形势。

深圳曲艺艺术带着明显的“外来”和“北方”特点,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深圳曲艺界以高度的自觉,从自发生成到有组织、有策划地打造具有移民特点和流派的曲艺品牌,立足深圳,突出深圳地域特点。通过打造新人新作曲艺表演大赛等品牌活动,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一些曲目在全国性大赛中崭露头角,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6月21日,本人编导的《踢踏快板》亮相于《我要上春晚》新一季的首轮节目。此节目创作、排练的时间仅用了10天,但演出录制的效果却非常好。“这个节目以传统快板为母体,融入了踢踏舞、嘻哈节奏、说唱等新潮元素,节目形式非常新颖,突出了深圳‘敢闯敢干’的开创精神,受到了节目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3.用曲艺精品影响人

说到曲艺精品就必须要说创新,这一点也是曲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往曲艺受众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适应时代的新作品、新形式,演出的是老段子,演绎的是老形式,演员是老技巧。所以,必须要创新,要创作精品。有精品就有吸引力,就有感染力,就有凝聚力,就有市场力。传统的曲艺艺术要想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传承,要发展,就必须在创新上、在精品上下功夫。比如在2014年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中,来自深圳的三个节目均获得奖项,取得可喜成绩,其中,本人表演的《招聘》闯入决赛,并获得“新人提名奖”。从本次比赛来看,深圳的三个节目明显看出带来了新的观念,深圳拥有“新作品”“新面孔”“新观念”这“三新”,与丰富的曲艺地区和具丰富经验的曲艺家相比可能是弱势,但是从创新角度看是优势。

四、结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言,传承及其传承人的培养,是其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当今,曲艺正处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之中。因此,作为曲艺工作者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曲艺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为它培土、育苗、浇灌,让曲艺这棵艺术之树茁壮成长,开出满树繁花。

参考文献:

[1]中国曲协.推动曲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记《中国曲艺事业五年发展规划》[N].中国艺术报,2013-03-29.

[2]张波.浅谈东莞市中堂镇“中国曲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07).

[3]郭媛媛.传统戏曲、曲艺的大众化推广与发展[J].四川戏剧,2010,(05).

作者简介:

中国曲艺传承与发展 篇3

关键词:电影,曲艺,关系

在电影需要的整体氛围中,曲艺的存在,往往是作为某种重要的表达元素的。事实上,曲艺本身就是一种表现或者叙述手段,然而,它在电影中作为一个元素存在,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嵌套的问题。这种嵌套,往往都具有绝妙的作用, 或是加重某种氛围,或是反衬某种情绪,或是具有情节的串联作用,或是标志某种地方文化基调,此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一、曲艺对电影的促进、丰富和发展

(一)曲艺作为电影影片的逻辑组织形式和叙述方式。 许多电影的展开,都是一种曲艺式的表达和叙述。比如,影片故事通过说书人之口讲述出来。这种叙述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曲艺式的逻辑组织形式。例如,戏曲电影《翠姐姐回娘家》中,主人公翠姐姐,从她嫁到婆家再到回娘家,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说书先生之口讲述出来的。

评书的表、说方式,跟电影的蒙太奇非常对应。评书的 “开脸”,与电影的镜头语言更是极为对应。“开脸”中对人物形象的特写描述,几乎就是分镜头特写。例如,评书贯口《八扇屏》中《莽撞人》一段给张飞“开脸”,词曰:

“但见张飞,豹头环眼,面如润铁,黑中透亮,亮中透黑, 海下扎里扎煞一部黑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

再如,评书中的“倒书”,在拍系列电影时用于前片回顾, 能迅速交代清楚上一部影片的故事,让观众在观看本部影片时,不会有距离感和陌生感。还有“以说代叙”,直接给出结果,或者“栓下一个扣”,且听下回分解,在电影中亦可妙用。

另外,评书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手法,跟电影中的“平行蒙太奇”非常接近。例如,评书《三国演义》 中就有这样一段儿: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赵云正在长坂坡前杀得手顺。蜀军后方,燕人张翼德已然领了军事将领,奔将过来准备营救了。一边是杀声震天,一边是马蹄悬空……”

这段明显就有平行蒙太奇的意味。

(二)曲艺能够标识出影片中的地域文化。电影涵盖的内容总避免不了粘带上地方文化,例如电影《梅兰芳》中, 开戏前会有数来宝艺人打板儿宣传,这快板声一听就是京味儿的。很多电影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原因跟曲艺与生俱来的特点有关:所有的曲艺文化,都是地方的,无一例外。

(三)曲艺运用在部分电影中,能够明快电影的节奏。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生命。曲艺的节奏,跟电影结合起来能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相声“三翻四抖”的节奏理论, 在电影里就很受用。当然,镜头也可以随着曲艺音乐的节奏进行切换,如电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中,“小倭瓜” 走路的脚步,伴随着三弦的弹拨声,节奏明快,整个画面都是轻松活泼的。

(四)曲艺运用在电影中,可以大大增加影片的趣味性。 1. 曲艺音乐,丰富影片趣味性。电影音乐在情感渲染、主题提升、整体氛围的塑造上,力量巨大。然而,曲艺音乐在电影中,也有正面衬托、反面衬托之分。正面衬托,即依照场景, 增加片段的幽默感或者渲染悲凉的氛围。例如电影《鼓书艺人》中,男主角方宝庆在哥哥的新坟前,敲响打鼓,唱起曲儿, 催人泪下。反衬音乐,其效果就更明显了,类似于杂耍的感觉。本来是一个高兴的场合,背景音乐却是《二泉映月》。 如此类型的手法操作,在电影中实则可行。2. 曲艺式对白, 丰富影片趣味性。曲艺式的对白,尤其体现在相声式的幽默台词上,这种手法能用的地方比较多,例如电影《非诚勿扰2》 中,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在得知自己得了绝症之后,由葛优扮演的勤奋陪同着去公墓为自己选墓。自我调侃了一句:“活着扎人堆里,死了还扎坟堆里,死了都能被邻居给哭醒了。 你要不忌讳,干脆在公司给我弄一花盆儿,放里头,再种棵绿萝得了。”这些超乎寻常的对白,非常富有“相声性”, 既可以说是对自己的调侃,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调侃。既有悲剧意味,也有喜剧精神。

(五)曲艺本身就可以成为电影的一种题材。曲艺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电影题材,包括曲艺人物的传记,如2014年10月上映,由赵洪纪导演,以快板大师高凤山先生为题材的传记电影《高凤山》,便是以曲艺人物为题材的曲艺电影。2008年8月,武然导演的电影《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讲的就是有关曲艺传承的辛酸故事。老舍小说改编的电影 《鼓书艺人》,说的也都是曲艺艺人江湖漂泊,饱受欺凌与压迫的生活。故说,曲艺本身也是一种影视素材,具足荧屏欣赏价值。

二、电影之于曲艺

由于文化传承的断层、西方文明的冲击及新型艺术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冲击,传统的曲艺形式更是被大多数人遗忘了。故而,电影的存在对于曲艺艺术而言,有两种意味:从大形势上说,其冲击了传统曲艺的观众份额,舞台曲艺大受冷落;但从某些方面讲,电影又传播和弘扬了曲艺艺术。曲艺传记类电影的开辟,通过电影纪录片解读曲艺文化内涵, 通过曲艺故事片再现说唱魅力,乃至通过曲艺动画片培养青少年曲艺素养,都是电影对曲艺艺术的推广和弘扬。由此而言,电影也是在尽力弘扬曲艺文化。

三、如何促进电影与曲艺的共生与发展

(一)元素和题材的互相借鉴。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 例如,电影《珍珠翡翠白玉汤》,最早就是相声的题材,原版是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的单口“把干活”(代表作品)。 电影《煎饼侠》中的《五环之歌》,实则是相声演员岳云鹏相声中的代表曲目。

(二)演员的重合性。由于市场的需要,现在很多电影演员实际上也是由曲艺演员充当的。相声演员冯巩,在《没事儿偷着乐》中扮演“大民”的角色,从性格到语言都是相声味儿。在看电影的同时,没人忘了他是相声演员,反而提升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相声演员的知名度。同样,白凯南、岳云鹏、贾玲、高晓攀等新一代的相声演员,也都竞相投身电影圈。演员的两栖重合,实则也是一种互相的促进和发展。

(三)探索寻求新的结合形式。传统的结合形式,对于曲艺的弘扬和曲艺电影的发展来说,是很有限的。理应开辟新的形式来促进二者的双向发展。例如,电影的曲艺化配音, 在原版电影的基础上,音配像,新词老画面,按照曲艺的形式来操作,应该会是一种很有趣味的形式。与此同时,在曲艺老段子的基础上,很多人已经开始用动画片给它们配上了画面,这也能被许多观众接受。目前来说,许多电视台已经接受了这种结合形式。当然,我们还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开发其他的结合形式和内容,以促进曲艺和电影的共同发展,尤其是促进曲艺的发展。

四、小结

总的来说,电影与曲艺的关系,是辩证的存在。电影对曲艺既有冲击,也有促进和发展。曲艺对电影既有借鉴,也有促进。若想促进二者的共同繁荣,除了各自发展以外,还需要互相借鉴。电影必须多多吸收曲艺元素,消化和发展其表现形式,萃取精华以为己用,曲艺也要与时俱进,吸收电影的优点,提高自身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石蓓.新时期曲艺电影的艺术价值探析——以地方曲艺天津时调为例[J].新锐视点,2013(5).

[2]刘振东,杨晓辉.相声小品的电影化——论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文化要素[J].电影文学,2009(11).

[3]周民震.喜剧电影笔谈[N].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1984-10-23.

[4]付莜茵.世俗神话的相声叙述——对周星驰喜剧电影的另种解读[J].电影评介,2011(2).

中国曲艺传承与发展 篇4

曲艺是中国特有的舞台艺术品种。唐末初现雏形, 宋朝盛行。曲艺的说唱类是宋时承袭唐朝民歌和佛教变文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鼓子词、诸宫调、货郎儿等能叙述故事的演唱形式。

说唱的词, 初以民间口头文学为母体, 生动活泼。在当时非常盛行, 曾有“死后是非谁管得, 满村听唱蔡中郎”的佳话。后因“鼓子词”等曲调打破过去民歌中以唐诗五言、六言、七言为格律的约束, 出现了长短句的句式, 使节奏自由了, 活泼了, 神的文人墨客的青睐, 遂填出许多非常出色的鼓子词作品, 由此产生了誉满神州的宋词。宋词始是清丽、委婉、哀怨的词风, 李清照是其中最有成就的女词人, 至苏轼等大文豪介入后, 则有了大气磅礴的对历史画卷式的描绘。宋词在文学上的成就, 使其成为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清小说四大文学巅峰之一。

宋时还有一种不入勾栏的, 只在农村做场的说唱叫“货郎儿”, 其所唱内容都是新近稀奇事, 它能及时反映现实, 能动人心谐人耳 (引自《中国音乐史略》165页) 。想来这就是一种接地气的民间游唱。

宋朝起有了专门供说唱演出的场所——勾栏瓦肆。也逐渐有了职业的艺人。后来有了以说为主的说书类 (如:评书、板书、快书) 和以唱为主的唱曲类以及谐谑类 (相声、滑稽戏) 统称为曲艺。唱曲类 (也就是说唱类) 又可氛围鼓书类和琴书类。

鼓书类的音乐源自宋代的鼓子词, 它以一曲至三曲同宫的曲调联式, 多数时候是一只单曲填多段词来叙述整个故事。于明代发展成北方的主要曲种——鼓词。清乾隆前后, 鼓词有了快速的发展, 山东、河北等地的鼓词与本地民歌小曲为基础, 创作出了大鼓的演唱形式。此时甚至南方扬州等工商业城市也能听到它 (大鼓) 的声音 (引自《中国音乐史略》231页) 。到近现代更有了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单弦、湖北大鼓、各地的渔鼓 (道情) 。这些鼓书类的演唱, 主要以鼓 (大鼓、八角鼓、渔鼓) 为伴奏, 也有加入打板和三弦等弹拨乐器的, 音乐多是简单的短节奏乐句和短小乐段的曲调, 口语化极强。

琴书类的音乐受宋代“唱赚”、“诸宫调”的影响, 宋元时期, 出现了由多个单曲联袂而成的大型套曲的音乐——诸宫调 (唱赚小曲已融入其中) 其音乐曲折多变, 对细致地刻画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十分有利, 也为曲牌体音乐的发展开了先河 (引自《中国音乐史略》158页) 。诸宫调的曲目多为描写男女爱情的反封建作品 (如《西厢记》) , 唱词委婉、清丽。伴奏有鼓、拍板、笛、胡琴等。至清代, 南方的扬州、苏州、江浙等地, 出现了播鼓小曲、滩簧歌船等众多的演唱形式, 还有民间的昆曲清唱。至清康熙、乾隆前后, 逐渐向说唱音乐过渡, 并与当时流行在南方的一种说唱“陶真” (即弹词) 并列流行开来, 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 又与各地方言民歌小曲结合而成为各地极有地域特色的曲种。如四川清音、湖北小曲、常德丝弦、广西文场等 (广西文场至今仍有越调、南词、滩簧等曲牌来自江浙) 。

2 曲艺 (说唱) 创作中的传承

说唱艺术有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 有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 非常值得后人继承、研究、发展, 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让这株中国特有的艺术奇葩永放异彩。

我们应该从说唱艺术中传承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文学上的成就, 说唱的曲本, 无论是在情节的结构上, 还是遣词造句上都非常考究,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且莫说古文人陆游的“红酥手, 黄藤酒……”及大文豪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当代委任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且看民间评弹的这几句:“李花落, 杏花开, 桃花谢, 春已归, 花谢春归你郎不归, 奴似梦绕长安千百遍, 一回欢笑一回悲……”就足以让人叹服。它对景对人心理的描写如此委婉细腻, 如此深情, 实在值得听曲人细细品味。

再看曲本的结构, 曲艺产生之初就有行家总结出其有“收纵、转换、顿挫、悬念”的创作技巧, 就算很日常的民间小事, 都能通过结构的技巧编排得有章有法, 从开端悬念到逆转都自然而巧妙。如湖北大鼓《大老王剃头》 (这里不述全文, 只做梗概介绍) :话说有剃头匠大老王为周财主剃头, 词里描绘周财主的头“横有三条沟, 直有三条杠, 弯弯曲曲就像母猪脑壳一个样”而吝啬又奸诈的周财主威胁老王, 如剃头割了一刀就要扣工钱一斗红高粱 (剃头钱一共三斗) , 周财主在剃头时故意左摇右晃, 真的就割了一刀, 又颠来倒去, 不好弄又割了一刀, 在周财主声声“扣你一斗红高粱”的叫嚣声中, 大老王忍无可忍, 终于唱出:“我干脆让你全扣光, 我撑起那个母猪脑壳冒起 (拼命) 刮, 刮得那周财主象猪昂 (叫) ”这里就是把悬念 (怎么剃这个头) 提起后, 放纵来写, 一层层的逼近大老王, 本以为善良的大老王会被逼求饶, 谁知一个转换陡变, 却是爆发了反抗, 这出乎一般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也是去一中常用的三翻四抖的技法, 前三次步步提升矛盾, 第四次反过来解决矛盾。这样巧妙的结构, 使作品紧凑顺畅又痛快淋漓。

鼓书类的音乐虽多用一、二单曲, 但可以对此曲调不断以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为依据变奏, 使描绘的情景与人物表现如在眼前。如:“京韵大鼓”改编的《晋察冀的小姑娘》 (前段唱的是小姑娘预见日本鬼子逼她带路) 接下段:

音乐在模拟节奏上有独到的功夫, 演唱定能抓住听众。

琴曲类的音乐又有独到之处, 琴曲曲调多为优美、抒情的唱腔, 悦耳上口。50年代流行全国的四川清音《布谷鸟咕咕叫》、《花园跑马》都是很出色的唱段, 粤曲清唱《昭君出塞》更是享誉全球的作品。然而在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戏剧性很强的唱段, 也不失旋律的美感。如四川清音《昭君出塞》一开头的音乐就把王昭君推入风沙漫漫、大漠苍茫的凄凉境地:

这里用拉开的节奏, 音程从升一个八度再继续升至高音1 (极尽紧张、悲痛的呼号, 欲哭无泪) 然后逐步下行至5.显得那么无奈, 绝望。音乐真切地握住了人的内心节奏, 感人至深。

再应该传承学习的是曲艺的表演技巧, 因历史上勾栏瓦舍的场地不大, 演员以唱为主, 所以多为一人一角, 没有更多地陪衬, 因此尽考演员的功夫技巧, 我们从清代小说《老残游记》对说唱演出的描绘中可见一斑。小说中“王小玉 (白妞) 便启朱唇, 发锆齿, 唱了几句书, 声音初不大, 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 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 无处不服帖……唱了十数句, 渐渐的越唱越高, 忽然一拔一个尖儿, 象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不禁暗暗叫绝, 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转之后又高一层, 周匝数遍, 愈唱愈低、越低越细, 那声音就渐渐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 不敢少动, 约两三分钟之久, 仿佛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 一个弹子上天, 随它化作千百道五色火花, 这一声春晓, 好鸟乱啼, 耳朵忙不过来……忽然嚯的一声, 人弦俱寂。台下叫好之声, 轰然雷动。”这等声音的功力, 这等演唱的技巧实非等闲, 后人要下大力气才能得其效果。

曲艺说唱的许多好处, 是要慢慢品出来的, 其间“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益处也是慢慢悟出来的, 当今许多人都有焦躁的心情, 浮躁的性情, 喜欢吃文化快餐, 是否还能品出和悟出个中道理?这就需要文化人和文化单位, 多多传承和普及传统文化教育, 提高大众的文化艺术素质, 才能达到。

3 曲艺 (说唱) 创作中的创新

然而历史总是不停顿地向前发展的, 时至今日, 时代多快速节奏, 使人的生活, 心态节奏都由不得地加快, 辛劳的工作, 生活的压力, 人心很难静下来, 这也是喜欢文化快餐的一个原因。

因此, 曲艺说唱也应与时俱进, 打造更多即明快又深刻的作品, 内容更接地气, 悬念更紧张抓人心, 矛盾的展开要更快些, 唱词更口语化些, 音乐更自然上口些。表演形式更多式样些, 除了听觉在视觉上也提供更有冲击力的辅助等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党的文艺政策扶助下, 去一起是在创新上已经做了许多工作, 首先曲艺被誉为文艺的轻骑兵, 能及时地反映时代面貌和精神, 能灵活地在田间, 车间, 营房为工农兵服务, 成为为人称道的文化形式之一。从单弦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到电影《四世同堂》中的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直到2016年春晚的评弹《中国山水美》都在创新上下了很大功夫。这是必须的, 只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才能永远获得认可, 才能抓住人民群众的心, 如果墨守成规, 不思新发展, 不敢对旧的定规有新突破, 则路越走越窄, 渐渐失去观众, 还有可能被时代淘汰。

上一篇:高校化工实验室下一篇:科研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