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贡献分配

2024-05-02

按贡献分配(精选十篇)

按贡献分配 篇1

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构建一个体系完整、机制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必须围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第一,围绕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一是要以规范政府行为为核心,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造成了对市场的人为分割,影响了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在明确界定政府在市场准入方面权限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准入监管体系改革,提高市场准入程序的公开化和准入透明度;加快制定反垄断法等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进一步放宽对行政性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保障各类经济主体获得平等的市场准入机会。二是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服务的高效流转。要进一步加快中国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加大对社会化、现代型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通过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促进流通企业信息化改造,加快现代流通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流通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交易平台及制度、技术和人才保障。

第二,围绕推进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一是继续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改进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改革征地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职能切实转变到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调控上来;通过完善土地税制和土地二级市场的管理,建立资源占用的约束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切实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二是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逐步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不合理制度,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样化的劳动就业和专业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劳动保护法规和争议调解机制等。三是积极发展技术市场。要加强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加快中国技术市场的统一开放和国际化。另外,还要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等。

第三,围绕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是要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逐步缩小政府定价商品的范围,优化政府定价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提高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解决当前要素价格扭曲的问题。要积极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完善水、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土地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扩大市场形成土地价格的范围。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价格政策,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有利的价格体制条件。

第四,规范市场秩序。一是要严格执法,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行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打击商业欺诈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强化协同监管,逐步形成反商业欺诈长效机制。二是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进一步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戒力度。

二、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或国家信用体系,包括公共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三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信用关系已成为维系各个市场主体间经济关系的重要纽带。就分配关系而言,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又一个基础性条件。当前,要重点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以推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第一,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部门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和信息共享制度,促进信用信息公开。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关系最为密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主要包括:工商、税务、海关、外汇、质量技术监督、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等行政执法和管理部门,通讯、供水、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部门,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这些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开展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和信息共享工作。一是建立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各部门要结合部门特点和管理要求,建立信用等级分类的方法和标准,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建立行业或部门基础数据库。要广泛收集和及时加工处理监管对象身份和经营行为的信用数据,建立行业或部门内部共享的数据库。同时,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平台,在此基础上有序开放信用信息数据库。三是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向其他执法部门和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开放在执法和履行公务过程中收集或产生的有关信用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四是明确对信用市场的监管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二,抓紧培育现代信用服务体系。当前,要根据信用服务业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独立、公正、市场化的信用服务企业。一是规范发展大型信用评级公司、信用服务企业和消费者信用服务企业这三类企业,要在整合已有企业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从业水平,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加强管理。同时提倡适度竞争,限制垄断,鼓励业务向规模大、实力强的公司集中。二是重点抓好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设置比较严格的资质要求,严格市场准入,防止个人信用信息被滥用。三是抓紧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行业标准体系。要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抓好起步阶段的标准制定工作,确保资源和信息共享,防止重复建设。四是建立对信用服务企业的惩戒机制。对不遵守行业规则、自身不讲信用的信用服务企业,出现失信行为、造成严重损失的,不仅要承担无限责任,还要令其永远不得再从事这个行业。

第三,严厉打击商业欺诈,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和完善重点行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反商业欺诈的长效机制。一是逐步完善反商业欺诈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堵塞法律和制度漏洞,为打击商业欺诈行为提供依据。二是加强行业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间的相互配合。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联合监管。三是抓紧构建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相关信息互联互通和联合监管,建立跨地区、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反商业欺诈预警监管、执法协调和社会联防体系。四是加强反商业欺诈的宣传教育,通过“百城万店无假货”、“价格计量信得过”、“价格诚信”、“守合同重信用”、“质量诚信”、“诚信纳税”等诚信创建活动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守法经营、明礼诚信的社会价值观。五是发挥好消费者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社会监督作用,制约侵权行为,努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体系是国家为保证国民经济运行协调发展的综合调控系统。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是中国新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阶段分配领域存在的分配不公等突出问题与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是密切关联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第三个基础性条件。当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不断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努力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一,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推动科技进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财税体制。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财政体系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主要内容包括: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要逐步做到把政府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各类基金、收费)统统纳入预算管理,接受人大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保持现行财政体制框架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间支出责任界定,为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奠定基础。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适当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加大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促进地区间财力均衡。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改善民生,逐渐做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饮用水安全、公路与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廉租房供应、治安、法治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税收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等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不断提高转移支付的有效性,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减少管理层级,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管理方式。探索实行县级政府最低财力保障制度,做到保底。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清理、规范非税收入,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将收入稳定、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费改税”范围,增强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开征物业税,充实基层财力;调整资源税,增加地方税收。

第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发展金融业。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保险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培育外汇市场。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收费的市场化定价。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境内企业、个人使用和持有外汇的限制。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国家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控股地位,加强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等金融基础建设,确保对外开放格局下的国家金融安全。在继续实行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同时,顺应金融业务的综合经营趋势,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和业务属性实施的功能监管,完善对金融控股公司、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建立健全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建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

第三,推进国家规划改革,完善国家规划体系,使国家的发展规划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衔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需保留审批的要规范和简化程序。按照科学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发挥国家发展规划如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和协调作用,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在调控方式上,逐步做到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总量调控为主,努力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也要促进重大结构的优化,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围绕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要按照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合理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责范围,继续深化机构改革,减少并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二是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合理界定和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着力解决权责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避免职能交叉重复、政出多门。推行行政问责制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当前尤其是要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荣燕.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路径[J].武警学院学报,2006,(5).

[2]陈晴晔.按要素分配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按比例分配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学自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这类问题的特点。

3、学生在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人体的身高,学习了有关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人的体重中的奥秘。

2.下面请看屏幕,出示情境图,这是大头和爸爸的对话。接下来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把大头的体重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水,另一份是其他物质,通过比和平均分的学习,这时我们就可以说,大头体内的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1:1.但实际上人体内的水分与其他物质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

课件出示情境图上的旁白。(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水分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成人体内水分与其它物质的比是7:3.)

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那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教师板书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分布呈现爸爸和大头的体重的情境,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均分问题入手,使学生体会到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激发了学生提出新问题,促进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分析素材 理解概念 1.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解决第一个问题:大头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1)你能把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吗?

(2)你对“儿童体内的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是怎么理解的?

多引导学生说一说。

(3)能用线段图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及画法。

(4)线段图画出来了,你能试着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

2、交流思路,探究算理

解法一:

4+1=5

解法二:

30÷5×4=24(千克)

30×4/(4+1)=24(千克)30÷5×1=6(千克)

30×1/(4+1)=6(千克)

(1)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2)小组讨论: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两种方法都算出了总份数。都是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体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点: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先求出一份再来解答;(整数思维)。二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成分数乘法问题来解答。

(3)优化算法: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第一种比较直观,好理解。第二种用了我们刚刚学习的分数乘法

(4)小结:像这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说明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3、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解决第二个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1)师:你能用我们想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2)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3)谁愿意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课件出示

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检验方法吗 谁能检验一下?

相加法

写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看是否是7:3 检验能够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所以养成检验的习惯非常重要。4.同学们都很棒,都能灵活的运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题目,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按比例分配的题型结构:

已知:总数量

各部分的比

求:各部分的数量

谁能说说在计算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要看清题目分配的是什么,分配的量是谁(2)按照怎样的比分配(3)分数关系要找准。

教师总结板书:比中各部分的总数

各部分的比

《设计意图》:归纳基本方法,还要让学生谈一谈检验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检验,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进步。

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我们做一些相应的练习

三、巩固练习

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

2、做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独立做后交流解题思路及方法,注意隐藏条件。

3、做自主练习第4题

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悟出解答方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小测:课本自主练习第2题。

课后反思:

按贡献分配 篇3

关键词:价值创造;参与价值创造;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

中图分类号:F0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07—02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来,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按要素分配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马克思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收入分配方式有很大出入。只有理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逻辑关系,才能解释经典理论和经济现实的差异,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分属不同的经济领域,决定价值分配的是“参与价值创造”

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价值,商品是价值的载体。在《资本论》开篇,马克思从商品人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要素形式”,分析得出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从商品的二因素出发,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商品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创造的过程。这就是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决定的理论。其中价值创造是从质的角度的表述,即“价值是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决定是从量的角度的表述,即“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劳动价值论回答的是价值源泉的问题。

价值分配则是另一回事,它相对独立于价值创造活动。它解决的是价值在创造出来以后,如何进行分配以实现社会再生产活动持续进行的问题。在价值分配领域,劳动创造价值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一般性因素而参与分配,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特殊性。马克思在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曾经说过“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这表明价值分配在“分配活动”之前已经由生产活动确定,只要有益于生产活动,就应该参与价值分配以获得补偿。客观的社会生产活动是极为复杂的。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商品生产、价值创造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更不必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复杂程度。要顺利进行价值创造,需要诸多的生产要素参与进来,劳动要素是第一位的,但是仅仅由劳动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价值创造的。

所以,决定价值分配的应该是“参与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创造”。换言之,凡是参与了价值创造过程并发挥积极贡献和作用的要素,无论是劳动要素还是非劳动要素,都应该地位平等地参与价值分配。

必须指出,提出“参与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并不是对庸俗经济学家萨伊“三位一体公式”的认可。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建立“劳动创造效用”基础上的,笔者提出“参与价值创造”决定价值分配,则是在坚持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的,二者的立论基础是根本不同的。复旦大学教授尹伯成认为,“如果承认生产是创造效用,有效用才有价值,那么就势必承认生产三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这就指明了萨伊“三位一体公式”成立的前提一承认“劳动创造效用,价值即效用”。

综上所述,价值创造、参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三个概念的逻辑关系可以表达如下:

价值创造(劳动)→参与价值创造(劳动、资本、土地等)→价值分配

二、各生产要素是参与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按贡献参与分配”

一般来说,要完成价值创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三个:劳动、资本和土地(代表所有参与价值创造的自然要素)。它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但又无法替代(严格来说,应该是“无法完全替代”的作用。正如西方经济学所言,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作用。因此,价值的分配必须考虑各种生产要素在参与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所以,从参与价值创造的贡献作用看,所有参与价值创造的要素,无论是劳动要素还是非劳动要素,都是劳动要素借以完成价值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都应该而且必须获得价值补偿,即无论是劳动要素所有者还是非劳动要素所有者都应该而且必须参与价值分配。我们不能把参与价值创造的要素孤立看待,他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价值创造的。劳动要素再重要,没有非劳动要素的加入,价值创造一次也不可能完成,社会再生产运动也就更加无法实现。各生产要素是参与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按贡献参与分配”。

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赵学清教授指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资本、土地等客观生产要素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生产要素所有权还具有经济意义的条件下,资本、土地等客观生产要素就有权参与收入分配。”研谓“生产要素所有权还具有经济意义”,也就是说生产要素分属不同的所有者主体,可以是一个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个集体。要素主体可以依据自身要素占有参加经济活动并获取收入。显然,这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的体现。也就是说,在生产要素分属不同所有者主体的情况下,要实现社会生产活动不断持续、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就必须调动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也就意味着生产要素所有者主体按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形态,市场主体分散化包括要素所有者主体分散化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这就决定了各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伴随着按要素分配的方式。相对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特殊性,这个特殊中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是理所当然而且势所必然。按要素分配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条线索是逐步承认、接纳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

正是因为按要素分配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每深化一步,按要素分配的思想就前进一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条线索是逐步承认、接纳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分配方式。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国首次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承认发展商品经济,就绕不开按要素分配收入的问题。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关于分配制度改革,我党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等提法。“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提法,实质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默认了按要素分配方式的存在。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就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方面。2002年的十六大,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并把它确定为分配原则,它解答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尺度标准——“贡献”。2007年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代表全党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标志着我党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开始了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方式方法的制度设计。

按贡献分配 篇4

1.1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制度

1949年新中国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和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后,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基础上, 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低工资、多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入分配政策。在城市, 建立了以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绝大多数就业居民从国家手中领取工资并享受大量的隐性收入和福利。农村经历了从家庭经营的个体经济转变为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 进行集体生产经营、按劳分配的高级生产合作社;后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实行高度公有化、“按需分配”和“共产风”;再到“政社合一”、集体生产经营、按劳分配的人民公社体制, 这种体制与户籍制度、国家对农副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和政策相配合, 就使得农民基本上被束缚于农业和集体生产中, 不仅其分配制度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 而且通过掌握工农业产品价格和购销, 控制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配制度变迁

(1) 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1978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恢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认识到了在现阶段并不具备实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并重新界定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引入和体现利益机制, 否定了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这一对分配理论产生重大影响的概念。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将收入同劳动成果挂钩,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 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

1987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探索。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在收入分配方面, 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其中包括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是中央重要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出非劳动收入可以参加分配。1984年以后, 我国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在分配形式上实行按要素分配。

(3) 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 这一阶段在主要是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 明确了分配体制改革的客观评判依据和最终实现目标是是否能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使分配体制的改革走上了一条既遵循宏观经济规律, 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从而明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地位, 是对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的具体化;同时提出要不断完善分配结构, 既要坚持效率优先, 促进经济发展, 又要兼顾公平, 促进社会稳定。

(4) 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和明确按要素分配的模式。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 在分配理论上主要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明确界定以及指出了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两个注重”原则。明确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是基本的生产要素, 明确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008年的两会强调要提高国民的工资收入。

2新中国分配制度变迁绩效分析

中国在改革前或改革之初, 分配制度总的特点是平均与不平均分配并存。平均分配的表现是: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低, 城市和农村的基尼系数都很低, 因此, 可以说我国在改革以前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的社会, 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均衡收入分配, 而是一种单一化、固定化的低效分配。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城乡二元结构, 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这是城乡贫富差距的最主要原因。 (2) “先富与共富”政策的实施, 这一政策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 先富起来的人并没有去带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 从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贫富差距。 (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执行, 只把“效率”当作方向标, 忽视“公平”, 认为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 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 (4) 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一部分人投机钻营, 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力资本化, 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 (5) 税收制度的不合理, 在目前的分类扣缴制度下, 高收入者享受着多源扣除的优势, 逃税漏税现象严重, 而工薪阶层收入来源单一, 实行代扣代缴制, 反而成为税负最重的人群。 (6) 不平等竞争的存在, 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个别的社会成员, 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 造成社会贫富悬殊。

3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的建议

3.1我国具备按贡献分配的条件和含义

中国近几年的GDP以10%的速度高速增长, 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3万亿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5.13万亿。虽然我国实行市场经济, 在收入分配上应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但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 在一些领域应该而且有能力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 实行“按贡献分配”。按贡献分配, 就是按对现代社会运行贡献分配居民收入所得, 也就是以对现代社会正常运行贡献大小、贡献多少、贡献程度等为依据尺度, 来衡量、取得居民收入报酬的一种分配。按贡献分配的具体含义要求:凡是符合、满足现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 有助于维护、促进现代社会正常运行, 对社会做出贡献者, 都应参与价值分配, 分享价值成果, 取得收入报酬。人们分配收入的多少, 根本上取决于对现代社会所做出贡献大小。而在现实分配中, 人们具体分配价格大小、分配收入多少要由客观价值与主观评价共同确定, 市场和国家“两只手”并用, 共同决定收入的分配。

3.2按贡献分配的具体内容

(1) 按社会效益分配。

对于城市清洁工、农民工、交通协警等从事“脏、苦、累”的劳动者和在极其恶劣环境下从业的工作者, 应该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他们的工作条件艰苦但十分重要, 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正的外部性, 付出与所得极不相称, 国家应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并确保他们的工资底线。当然这些工作领域进入门槛低, 随着工资待遇的提高, 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劳动分工变化。但更为激烈的竞争可以带来工作效率的改进, 增加社会效益, 由于工作环境的差别等因素, 不会对整个就业体系带来太大的冲击。

(2) 行政分配收入。

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 高、低收入者占比都不大的‘橄榄形’结构, 公务员是组成中产阶级的一只重大而且重要的队伍。国家屡次出台政策上调公务员的工资, 希望“高薪养廉”可以杜绝腐败。“高薪养廉”的初衷是好的, 但腐败的根源并不是他们工资水平低, 而是国家和社会无形中给予的权利。作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尽职为人民服务是他们获取报酬的惟一依据。对于一般服务性质的公务员, 国家的舆论应该正确引导, 使全社会意识到是人民大众给予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由于存在行业差别, 国家应对一些偏、冷行业给以补贴, 缩小行业差距, 当然还必须配套以“阳光工资”和严厉有效的监督机制。

(3) “控高”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以政府为主体, 政府掌握分配权力、承担分配责任, 财政财税调节分配形式相对体现集中规范性与强制性, 是“控高”分配方法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必要的, 实行按劳分配, 应保持与劳动贡献差距相一致的收入差距, 才有助于鼓励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要是合法收入, 不管多高, 都会依法保护。但是“过高的收入”, 即使都是合法取得的, 也应通过累进税予以调节。况且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并不是来源于经营管理水平高, 生产效率高, 而只是靠垄断地位取得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税收对高额收入予以调节, 扩大转移支付, 缩小收入过大差距, 是合法和合理的。还有社会也可以发挥主导作用, 号召组织“富人慈善团”来实现收入的转移, 但这能采取自愿、灵活的方式, 是“控高”分配方法的补充。

(4) “保低”分配。

从分配实施的主体看, 包括:一是政府保障救济分配形式, 通过政府保障、政府救济, 对低收入或无收入的贫困者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和物质救济, 以使他们获取一定的国民收入。二是社会保险救助分配形式, 以社会为实施主体, 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自我调剂等, 主要使收入较少的贫困者得到一些经济物质上的帮助乃至改善, 在生存生活苦难时获取一些收入, 如家庭个人积累保障形式、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形式、社会慈善机构救助形式等。

要想改善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贫富差距, 以上的分配方法要互相配合、相互促进, 继续强调知识、技能、资本、财产参与分配, 提高从业人员的工资比重, 确保农民的收入与农业的基础地位相适应。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并用, 双管齐下,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财税制度、加强法制建设、降低垄断收入、继续“两大战略” 、消除城乡二元化、加快城市化进程,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改变目前的不合理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贫富分化, 共建和谐社会。

摘要:建立在一定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收入分配制度, 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分配制度几经修改, 最终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基础,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但不断扩大的基尼系数也暴露出贫富差距的扩大, 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

关键词:分配制度,按劳分配,贫富分化,按贡献分配

参考文献

[1]武力, 郑有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汤英牛.按贡献分配两手分工并用———解决我国分配问题的对策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篇5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平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习。练习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2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一类比较好理解的应用题类型。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比较容易出错。比如: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4:3: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各是多少厘米?最初做这个题目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是用80÷(4+3+3)=8厘米,然后长是4×8=32厘米,宽和高都是3×8=24厘米。几乎没有同学会回顾与反思一下这几个数据是不是符合题意。这也是学生学习习惯也就是检查习惯以及方法没有培养好的原因,以后这方面还要多下工夫。再者可能是对于80厘米只知道按比例分配先求出一份是多少,但是并不清楚这一份表示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说学生只知道把80按4:3:3分配,算出的是32、24和24,其实32是4条长,24分别是4条高和4条宽,还要分别得除以4,才是一条长、宽和高。从这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是很好理解。

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用80÷4=20厘米,这个20厘米表示一条长、宽和高的和,这样才把20按4:3:3分配比较好理解。

还有一个习题出错率也挺高,原题是:周长为24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2:1,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个题目也容易犯刚才那个题的毛病,直接用24÷(2+1)=8厘米,然后8×2=16厘米,8×1=8厘米。如果这样做就错了。因为24厘米是周长,也就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所以算出的16是两条长,8是两条宽,所以还要分别除以2才对。或者先24÷2=12厘米,先算术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然后再按2:1分配就不会错了。

总之,每类题目有题目的特点,也就是它特有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要会归类总结方法,并且还要比较方法的优缺点,做到用自己比较好理解不易出错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

一、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复习部分:通过交流日常生活中某些物体或某些商品组成的部分的比,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目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情境,从而提出课题。学习新课部分中,例题的教学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分交流讨论,之后独立完成,最后说说怎么想的,从而掌握解题关键。巩固反馈部分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计算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学生很容易错的一道题,所以采用了判断的方法,指出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注意。

本节课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反思

整个教学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对“按比例分配”有了具体了解,并且了解了日常生活中比的应用。最终 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反思这一教学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创设了生活情境,激发了探究欲望。我 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整个课堂教学中,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数学是行之有效的。

2、在谈话中为如何解决问题做好了潜移默化的铺垫,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深化学生对 “ 按比例分配”的认识,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我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

3、这节课,我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如本节课中,“ 你能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书,帮王老汉分析其中的原因吗?小组讨论一下,庄稼为什么枯黄?”和“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让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合作中恍然有得的快感。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习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4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课始,我从修一段路着手,引出按比例分配。

课后,我思前想后,觉得有点不妥。众所周知,按比例分配是平均分配的发展,而数学总来源于生活。故我又重改教案,从学生春游男女生分水果入手:六甲班带去10.2千克水果,分给男女生,怎样分较为公平(男女生人数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分东西的步骤: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这样就地取材,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进,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人们的周围。甚至有同学提出让老师也参加分水果的队伍中来,因为我班男生25人,女生26人,有同学提出了我参加男生队伍,这样人数一样可以平均分了!

虽然与我的教学预设不同,但我也感到一种温馨,难得可贵啊!而后,通过分,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从而使学生产生矛盾:有的情况下平均分配是不合理的。然后引出有时应按比例分配。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解放”出来。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5

教学内容: 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口答:100÷2=50(平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

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

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六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 …

小组汇报结果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

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

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

100× 2/5=40(平方米)

方法三、100÷(1+2/3)=60(平方米)

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

方法四、100÷(1+3/2)=40(平方米)

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

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①求出总份数

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6、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 :27、练习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 :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8、教学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1)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47/140=94(棵)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280×45/140 =90(棵)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48/140=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90棵、96棵。

9、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怎么解答?

(先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板书(补充课题):按比例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1、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 :5 :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 :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20×3/10=6(厘米)

4、思考:平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照几比几分配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解答?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 2、3、4、6

反思: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班的保洁区面积如何分配”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例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二、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现行教材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教材,其中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教材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学习材料,除了引进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还要逐步引进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以及答案上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

“按“3 :2分配”你读懂了什么?”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再次验证了只有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三、挖掘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的方式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载体,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在呈现教材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思维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习中,学习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同样是5:2的条件变换另一个条件,就能解决更多不同的问题,“还能怎样变换呢?”的悬念,这种诱惑力,激发了学生探求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了新知的探究中。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6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平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平,给学生制造学习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习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平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习,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7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习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平性——平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习,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习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总结的。

在练习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8

教学内容:

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1)学生讨论:

A、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B、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C、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并在学习小组内说明自己你的想法?

②展示方法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

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4)如何进行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

学生讨论后回答:

A、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B、可以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提问】:1:2: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说解题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讨论与归纳:

(1)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3、练习十四第1题。

4、练习十四第4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四第2、3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例5: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内容,它是“平均分”问题的扩,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理念表明:数学教学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化与转化,并主动建构的过程。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小实验——“配制蜜水”引入,根据小实验记录“蜂蜜50克、开水150克、蜜水200克”让学生用分数或比提出问题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再让他们口答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提出问题、引出与例2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习。

这样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

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分析反思归纳解题规律、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视角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以及主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

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建构新知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9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平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0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课始,我从修一段路着手,引出按比例分配。课后,我思前想后,觉得有点不妥。众所周知,按比例分配是平均分配的发展,而数学总来源于生活。

故我又重改教案,从学生春游男女生分水果入手:六甲班带去10.2千克水果,分给男女生,怎样分较为公平(男女生人数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分东西的步骤: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这样就地取材,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进,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人们的周围。

甚至有同学提出让老师也参加分水果的队伍中来,因为我班男生25人,女生26人,有同学提出了我参加男生队伍,这样人数一样可以平均分了!虽然与我的教学预设不同,但我也感到一种温馨,难得可贵啊!而后,通过分,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从而使学生产生矛盾:有的情况下平均分配是不合理的。然后引出有时应按比例分配。

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解放”出来。教学反思《《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一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1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这一节课,我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分配。按比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分配”存在的价值。在设计时“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怎样涂色?”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解按比分配方案的合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解放”出来。再次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2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但教材中的例题是人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这个信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时换成了“把28个足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出示男生和女生都是30人,学生立刻就能想到平均分的问题,引导平均分是按1:1进行分配的,再出示男生40人女生30人的情况,学生就能够理解按人数4:3进行分配。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鼓励动手操作,操作于思维相结合对小学学生来说,加强感知,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4:3的,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边画边思考。通过画线段图不仅是学生更深入理解4:3的含义,也让他们理解了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3、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4、学会倾听,并质疑问难

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两个层面:一是师生间的,二是生生间的。首先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以便适时进行引导,使问题不断的深入,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作出评价,取到及时激励的作用。其次,孩子们也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或其他小组)发言的习惯,因为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自己(或自己小组)未必尝试过,还可对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时,要求学生倾听同学的解题方法,并思考他的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不仅提高了倾听的效率,也能够找到质疑的问题。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鼓励评价太少。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总结方法时,没有足够的放手。教学语言上也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不足。谢谢大家!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3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思考如何解决溶液配比的问题,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即份数的方法和分数意义的方法,在尝试做题的过程中,交流、纠错,对这类应用题建立起了模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4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分配的合理性ダ斫馐裁词前幢确峙洹0幢确峙涫且恢址峙渌枷氇ピ谏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ヒ蜒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ト醚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ジ形颉鞍幢确峙洹贝嬖诘募壑怠T谏杓剖薄鞍84个苹果分给大、小两个幼儿班ジ迷趺捶知А比醚生思考ビ捎谘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パ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ビ谑羌し⒀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ブ鞫地参与探索パ扒蠼饩鑫侍獾姆椒ā@斫獍幢确峙浞桨傅暮侠愍ピ诮饩鑫侍獾墓程中ッ扛龊⒆佣寄芴寤岬绞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ナ学源自生活。其次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ヒ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ヒ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ケ浔欢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ス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⒊浞终故狙生的思考过程ピ诮饩鑫侍獾墓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玫讲煌解决问题的方法ビ欣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ネ瓜盅生个性化的学习。在学生探究时ト醚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プ约禾嵛手室瑟コ浞痔逑盅生的主体作用ト醚生真正“解放”出来。再次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ヅ嘌学生的应用意识。从生活中来缴活中去ソ萄е幸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ケ窘诳挝沂贾占岢帧耙匀宋本”的教学理念ソ艚粑绕教学目标ト醚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ノ蘼墼谥识上、能力上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都有所得と面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

1、课前导入没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如毖生说按平均分时っ挥腥醚生自己思考这样分行不行だ鲜急着代学生回答。作为教师びΩ霉睦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见解ぴ俅又惺实钡牡悴胍导ふ庋ぱ生的学习会更加的水到渠成。

2、探究解题思路时ぱ生汇报过程太过仓促っ挥谐浞值母学生思考、汇报的时间与空间。

按贡献分配 篇6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在吸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本贡献率测量模型和人力资本贡献价值会计计量模型,并对其突破与创新作了系统的论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古典经济学时代在劳动力对产出贡献上的研究

自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在理论上论证人力资本作用和贡献的同时,也尝试对人力资本的贡献进行测量研究。

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者数量的扩大和劳动者质量的提高。将他们的理论内涵予以概括,可得到劳动与产出的测量模型:G(产出)=q(劳动生产率)×L(劳动力数量)。这是西方最早的有关劳动对产出贡献测量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大萧条之后,面对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有效需求和就业不足的经济背景,凯恩斯从宏观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劳动与产出的测量模型:

L(就业总量)=D(总需求)÷R(容纳一个劳动力所需求的社会平均需求额);该式也可以变换为:D=L·R,如果将总需求视作可以实现的产出,社会平均需求额视作可以实现的劳动生产率,则凯恩斯的测量模型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测量模型从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2.现代经济学时代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

现代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许多学者都对人力资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主要有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和加里·贝克(Garys·Becker)。他们俩人都因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而分别获得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舒尔茨认为研究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引进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总括性资本概念,他还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贝克对人力资本的开拓性研究是他对教育、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训投资的收入效应和收益率会计计量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经验分析。作为现代人力资本学派的创始人,他们不仅提出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还对人力资本的贡献进行了测量分析。舒尔茨首开人力资本收益率测量的先河,在他的《教育与经济增长》一文中用三种方法测量;1929-1957年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得到美国在1957年因教育投资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为33%,即经济增长中有33%应归于投资的增长。

继舒尔茨和贝克对人力资本的奠基性研究后,罗默、卢卡斯又发展和兴起了“新经济增长理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采用了数学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定量模型,将人力资本作为内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这中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卢卡斯,卢卡斯提出了一个更为透彻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阐释,从而完成了用人力资本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率的著名尝试。在他看来,人力资本的增长率正比于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率,正比于社会平均的和私人的人力资本在最终产品生产中的边际产出率,而反比于时间贴现率。卢卡斯的人力资本贡献测量中特别强调了专业化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对经济增长中的要素贡献也有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资本投入量的增长和劳动投入量的增长。因此,主流学派提出如下经济增长模型:

△Y/Y=a(△K/K)+b(△L/L)

式中,Y代表收入或产量,△Y代表收入增量或产量增量,△Y/Y代表经济增长率,K代表资本,△K/K代表资本增长率,L代表劳动增量,△L/L代表劳动增长率,并假定技术条件不变。在主流学派看来,资本(指的是财务资本)和劳动这两个要素对产量增长都能起作用。式中a、b就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在产量增长中所起的这种作用的权数(即估计数)。各国经济技术条件不相同,这种权数数值的大小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劳动要素所占的比重大体上为70%,资本要素所占的比重大体上是30%,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量的增加有70%是靠劳动量增加,30%是靠资本量的增加。

随着人力资本作用的不断扩大,对人力资本贡献测量的研究亦趋深入、具体。

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给出了劳动力与物质资本对产量贡献比例的关系:Y=A·L[α]·K[β]。索罗、丹尼森等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测量模型。索罗的新古典模型为:G=F(K[t],L[t],t),其中G为产出,K[T]为资本投入,L[T]为劳动投入,T为时间因子。丹尼森则将劳动投入进行细分,将劳动力构成各种因素如就业、教育程度、劳动时间、性别、年龄等考虑在内,并应用不同特征的劳动小时收益作为权数对劳动投入进行加权,得出劳动投入指数,这种对人力资本投入的细分和测量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大进步,他运用数学模型对1948—1981年间诸要素对产量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发现财务资本仅是一个作用有限的贡献者,仅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的1/6左右,而教育、技术变革和其他要素(多为人力资本投入要素)贡献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的2/3,人均产量增长额的4/5。

在上述这些对宏观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弗兰霍尔茨(Flamholtz)创造性地提出了微观人力资本随机回报模型,用他来测算企业员工的价值。此模型认为企业员工的价值可以通过个人在组织中的“服务情况”的折现数来确定,而对服务情况价值,又有两种方法——“价格数量法”或“收益法”来计算。价格数量法即通过每一单位人力资本服务的价格和服务的数量的乘积来得到服务情况价值;收益法则通过公司获利在不同要素之间的分配及至细化到个体之间分摊的企业收益来确定人力资本价值。通过这些价值的测量来体现企业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

由此可见,自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有关人力资本贡献测量的研究,多是从宏观的、理论性的、较为抽象的层面进行的,即使对较为具体的人力资本贡献率的测量,也只是从宏观层面选取样本数据对人力资本贡献理论所做的实证性的补充描述。而当今最为重要的是要把人力资本贡献的测量置于微观、应用、具体核算的层面,解决企业亟待解决的人力资本按贡献参与与收益分配问题,这就需要对人力资本包括群体人力资本、个体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进行具体测量和核算。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人力资本”概念首次出现于1980年,自1987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梁小民翻译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人力资本理论由此开始了在中国学术界正式而广泛的传播,人力资本的概念及重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肯定。这段时期国内研究者不仅翻译了一些国外的有关人力资本的经典著作,出版了他们自己的一些著作和相关论文,如:南京大学教授赵曙明出版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清华大学教授张德出版的《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我国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1.从宏观层面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我国许多学者在国际研究的基础上也对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李建民从人力资本的要素和效率的生产功能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机理。苏东斌提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调整收入分配机制,激励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发挥效率。刘迎秋从“脑体收入倒挂”现象来说明人力资本没有得到重视,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向恒提出向落后地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反贫困的有效途径。赵延东则研究了人力资本与再就业的关系等。在定量研究上,我国学者周天勇于1994年计算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人力资本的存量,结果分析出1852-1990年间,我国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0%。冯子标在《人力资本运营论》中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特征,提出了以土地所有者、物力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三要素的新三位一体化价值分配公式。

2.从企业层面对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

在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中,有些国内学者着重研究了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的产权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忽视产权的研究。一批中国学者从企业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产权进行了研究。其中李建民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存在于人体之内、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乃至健康水平等的所有权。魏杰指出,人力资本不仅要获得劳动收益,而且要获得相应的产权收益。张维迎则从企业产权角度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决定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黄乾从产权的可交易性和合约性来理解,认为人力资本产权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称,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本质上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另外,在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的争论中,李建民认为它的所有权可以是多元化的,但其“承载所有者”才是个人,人力资本“承载所有者”与其所有者是不同的,他们之间充满矛盾。周其仁则认为,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它天然归属个人,他的所有权也仅限于体现个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产权具有完备性和关闭功能。它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当人力资本产权中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的主人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产“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

3.从企业层面出发,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进行测量方法的研究

徐国君等人以人的未来价值为基础,研究了一些会计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徐国君的“完全价值测定法”、文善恩的“未来净资产折现法”、张文贤的“改进后的完全价值测定法”。徐国君的完全价值测定法认为在计算群体价值时,要根据过去、现在的情况及未来变化的趋势进行估算,并在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计算个体价值时,对职工个体的变化值可根据经验、岗位和能力大小分别进行测算。文善恩的未来净资产折现法考虑得比徐国君的完全价值测定法更全面,分人力资本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来测算人力资本价值。张文贤则对完全价值测定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分行政垄断和非垄断行业对会计计量公式作了相应调整。谭劲松则以人的内在价值为基础,通过“评估+计价还价”法来测量人力资本价值,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本价值可先由中介机构评估出人的公允价值;再由租用双方进行讨价还价;最后确定人的内在价值。该方法显然易于操作,不需要繁杂的计量过程,但评估和谈判得到的人力资本价值要受到供给、地区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价值数据缺乏精确性。这些方法的出发点是提供企业人力资本的完整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人力资本价值信息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实施上的困难,缺乏应用性。

少数学者对要素贡献度量也进行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如施祖辉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测度方法研究中,得出了显性人力资源模型的基本测量方法,集体内容为:(1)人力资本的投资过程度量。(2)人力资本的存量与流量的度量。(3)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度量。(4)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量。(5)有关在职培训的人力资本及收益度量。

上述研究基本上集中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或教育与培训的收益率等有限的几个领域,对价值的测算模式也只是侧重于人力资本价值会计计量的模型构建,而且这些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型只是概括了人的过去教育投资额或者未来的报酬预计数,都不足以反映人的真正客观价值,尤其是未涉及将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贡献价值分离的研究,对企业人力资本贡献价值定量研究的作品极少。从总体上说,国内学术界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核心理论如人力资本的形成和贡献程度(即效率)缺乏研究,并且绝大部分研究缺乏实证分析。关于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大多只是宏观层面的研究。

二、人力资本贡献率测算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目前人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如何从企业人力物力共同创造的总的价值中分离出来,这是国内外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西方著名的库柏—道格拉斯产出函数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计量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思路。近年来,随着投入产出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投入产出技术已成为研究人力资本、知识经济问题的主要工具之一。

为什么计量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要以投入和产出为基础呢?总结国内对人力资本价值研究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研究人力资本价值以工资、收入通过贴现来测算未来价值是不可能准确的,因工资收入本身就不能代表人创造的价值,会计计量的结果不是高估就是低估,只能作为预测、决策的参考,而不能作为会计计量的依据。2.研究人力资本价值以人本身能力、智力的大小和学历、资历的高低来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也是很难准确的,因为具有相同条件的人,由于思想意识、观念、信仰等的不同也能导致其结果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不一样,所以根据蕴涵于人体内的内在条件作为会计计量的依据,也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以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为基础来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将人力资本的内在功能通过当期投入成本和当期创造的新价值体现并进行会计计量,才是切实可行的。3.人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比任何物质资源更具有价值的经济资源。当劳动者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投入到企业的经济活动时,就是将凝结在人力资本上的资本投入企业了。劳动者投入企业后所耗用的投入成本和创造的新价值,就构成人力资本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了。因此依据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会计计量,是比较现实和科学的。

以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成本和产出的新价值之和作为企业人力资本当期已实现的价值,符合传统会计按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且类似于物质产品价值构成,由投入产出成本+税金+利润=产品价值构成,投入产品成本相当于人力资本投入成本,税金+利润相当于人力资本产出的新价值。

投入价值和产出价值都是当期实现的价值。投入价值是当年人力资本实际投入的价值,比如吸收成本、使用成本、安置成本、追加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重置成本乃至原始成本等,都是可考虑的因素;产出价值是当年人力资本创造的新价值,都是人力资本当期实际发生的价值和创造的价值,没有一点虚构的内容。都是劳动者通过辛勤的劳动,将投入和创造的价值融入物质产品之中,而后通过销售,实现销售收益,它体现人的内在功能,通过创造价值反映出来,并体现其贡献大小,这是劳动者内在功能的外在表现。以这个看得见的价值尺度来进行会计计量比按蕴含于人体内的资历、学历、能力、智力等因素进行会计计量和按工资、津贴、收入等内容进行会计计量要来得现实、直观、准确。

产出函数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该理论的基本公式是Y=KαAβLγ。其中Y代表产出产值(如国民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A代表土地,L代表人力,α、β、γ是与K、A、L有关的指数。这个公式当时解决的是宏观经济中的产出价值会计计量问题,笔者从微观角度即从企业出发,结合收益分配的要求,可以把影响企业产出价值的要素分为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经过反复深入的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可以把二者分离开来的模型来解决人力资本贡献价值难题,即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贡献率模型,把人力、物力共同创造的价值分离开来。

(二)模型的构建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篇7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二、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比的应用,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单元教材例5教学是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没有给出按比例分配的名称,也没有指定的解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找到解法。“试一试”在例5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解决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问题,在这里结合具体问题第一次呈现三个数量的连比。由于连比的含义与两个数的比有所区别,教学时应予以指导。

“练一练”和第1—4题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其中“练一练”第2题虽然与“试一试”的问题类似,但此题需要学生根据三个班级的人数自主确定比。通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不断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灵活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4.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能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五、教学准备

水彩笔、方格纸、设计水果沙拉的表格、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流程图

操作感知→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七、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知,准备铺垫。

1. 动手涂一涂。(课件出示例题图。)

师: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个方格?(停顿)

师:给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你怎么涂呢?两种颜色各涂几格?同时请写出两种颜色方格的比是几比几?(停顿)

操作后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当出现红色和黄色各涂15格时,问:这种涂法把30个方格各分成了15份,其实是什么方法?

2.(从刚才学生所说的比中选取3:

2)教师边读边说:看到这条信息,你会联想到些什么?(份数、各种比……)师适当板书学生说的:如红方格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黄方格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利用这道操作性开放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学生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法,既认识了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又通过主动探索初步感知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注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新知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概括方法。

1. 结合操作、合作探究。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如果要求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黄方格各涂多少格又应怎样算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讨论后在本子上列式解答。(停顿)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适当板书两种常见不同的解法。

师小结: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我们可以这样想:可以把红色的方格数看作3份,黄色的方格数看作2份,总格数就有这样的5份。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师追问:“3+2=5”表示什么?“30÷5”表示什么?问什么还要“×3”?

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我们还可以这样想:从中可以看出红色的方格数占总格数的,黄色的方格数占总格数的。

师追问:分母3+2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停顿)

师:刚才我们把上面的比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出了答案,像这样把30个方格按“3∶2”来分配的方法,通常称做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常用的分配方法,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如果把“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改成“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1∶1”,你想到了什么?(停顿)

师: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解法,可以看出学生真正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内涵。在最后3∶2与1∶1的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了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的关系。]

2. 继续深化新知,拓展创新。

(1)完成“试一试”。

(1) 师:如果把上图的30个方格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呢?

生:我认为没办法涂或只要随便涂就可以了。

师:你最怎么想的?

生:因为题目没有要求按怎样的比来涂色。

(这正是教师所期望的,说明学生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有一个比才能分配,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

师:如果让我们按“1∶2∶3”的比例来分配,你怎么想的?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的解答过程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不同的解法,利用课件核对答案。师生共同小结。

(2) 比较:“例5和试一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这两题都告诉我们总数,都是将30个方格按照“比”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看成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不同点:例5是两种量的比,试一试是三种量的比。

(2)拓展。

(1) 师:我们学校为了锻炼同学们,把十二个楼梯口的卫生管理分给了我们六年级四个班,你们说该怎么分配呢?

A:按人数多少分,因为每个班的人数不一样。

B:好像不行,因为十二个楼梯口不能再把它分成分数或是小数了,不方便。所以应该是平均分比较好,也就是12÷4=3(个)。

大家附和表示同意。

师:(赞赏之情)了不起,能想得这么周到。下次这样的分配只要交给你们来设计了。

(2) 师:好,老师就把任务交给你们了:开学初,学校分给我们660本练习本,该怎样分配合适?

学生讨论交流后,一致指出,按人数分配比较合适,因为每个人发的本数应该是一样多的,所以只要知道四个班,每个班有多少人就可以了。

师:真是太了不起了,四个班的人数其实就是四个班的比。(课件打出)六(1)班有42人,六(2)班有41人,六(3)班有40人,六(4)班有42人,你能算出每个班应该分多少本吗?

[简析:两个例子,来源于南京武家嘴实验学校的真实素材,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矛盾中加深理解了平均分是生活里必须的按比例分配的特例,又进一步深化了一般情况下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与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三)走进生活,应用创新。

1. 生活中的例子。

师:像这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生活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你了解到多少呢?

(学生说出了很多,如:调配油漆、牛奶、酒、饮料、农药,利润分配等。)

教师补充说明:在分配利润或其它物品时常听说:四六开、三七开等,其实就是一种按比例分配。

2. 拓展应用,自主创新。

师:喜欢吃水果的同学请举手。水果很有营养,多吃有益,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水果拼盘。

准备的果肉有:苹果、梨、香蕉、菠萝、葡萄干、哈密瓜、桃子、松仁。

目标:选择几样果肉,根据自己的品味与喜好,按一定比例,做一盘500克的水果拼盘。

[完成表格,然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成果,适当评价。]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什么感受?

(五)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也蕴藏着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请课后查一查有关人体各部分比例关系,量一量身高,再算一算各部分的长度。

八、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适当加工了教材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六年级人数的素材中引发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按比例分配问题》教学设计 篇8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12册第75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 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第1~4题。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和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比的应用, 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本单元教材例5教学是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 没有给出按比例分配的名称, 也没有指定的解法,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找到解法:可以把已知的红色方格数与黄色方格数的比理解为红色方格与黄色方格各占多少份, 由此算出方格总数是多少份以及每份是多少格, 再用乘法分别求出红色与黄色方格的格数;也可以根据方格的总份数先推想出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各占总格数的几分之几, 再用分数乘法分别求出红色方格与黄色方格的格数。“试一试”在例5的基础上, 让学生探索并解决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问题, 在这里结合具体问题第一次呈现三个数量的连比。由于连比的含义与两个数的比有所区别, 教学时应予以指导。

“练一练”和第1~4题主要是让学生巩固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其中“练一练”第2题虽然与“试一试”的问题类似, 但此题需要学生根据三个班级的人数自主确定。通过解答这样的问题, 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独立思考,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组织学生在积极的交流互动中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了解“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并能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掌握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实际意义, 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

水彩笔、方格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谈话:同学们, 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指出: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 我们为此自豪, 更应努力学习。四大发明中的黑火药是用三种原料火硝、硫磺、木炭按照15:2:3的比来进行配置的。根据这一条件你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黑火药中火硝与硫磺的比是15:2;硫磺与木炭的比是2:3;火硝与木炭的比是5:1;火硝占火硝、硫磺、木炭总和的四分之三;硫磺占火硝、硫磺、木炭总和的十分之一……)

师小结:如果条件中告诉了我们几种量之间的比, 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每种量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知道各种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以祖国的四大发明为切入口, 导入到黑火药各种成分的比, 可以自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借各种成分的比进行发挥, 让学生从中得到各种信息, 并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掌握从各种量之间的比得到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分散本节课的难点。

2. 多媒体演示情境:

“幼儿园阿姨要将30个苹果分给男生 (9人) 和女生 (6人) 2个小组, 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苹果?”

可能1:学生口答:30÷2=15 (个)

师:我们把这种分配的方法叫做怎么分? (平均分)

可能2:学生发现:两个小组的人数分别是9人和6人, 不应该把苹果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学生发表意见后, 教师进行小结与引导:今天, 老师将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另外一种新的分配方法, 我们把这种新的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创设出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重温了“平均分”的方法。紧跟着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使学生感到旧的知识已不能解决现有问题, 造成认知上的冲突, 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例5:

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 使红色与黄色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

请学生读题后,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方格纸、水彩笔, 按照题中的要求边涂色边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充分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 帮助学生明晰题意, 理清思路。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交流中进步, 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

动手操作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1: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 红色涂3份, 黄色涂2份。

师:这种算法应该怎样列式?

生:30÷ (3+2) =30÷5=6 (格) 表示每一份有几格

红色:6×3=18 (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 所以用6×3计算

黄色:6×2=12 (格)

因为黄色有这样的2份, 所以用6×2计算

师:为什么不直接用30÷3?30表示什么?应该看做几份?

生:30是红黄方格一共的格数, 应该看成5份。3只是其中红色方格的份数。因此不能用30÷3, 而应该先用30÷5

师:想一想,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格数的比是3:2, 可以知道“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 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师:用这两种方法求出的结果, 应该怎样来检验是否正确呢?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在操作中独立思考, 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 通过先求出1份数, 再求出几份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 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说明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而检验是学生必须有的习惯, 所以这里还要让学生畅谈检验的过程和想法, 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检验, 在反思中发现, 在反思中进步。

2. 做课本中的试一试:

师:红黄蓝三种方格数的比是1:2:3, 你可以知道什么?三种颜色各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组织学生针对以上问题与同桌交流, 随后请学生尝试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刚才的经验去探索并解决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问题, 体会连比的含义, 掌握其中的思考方法。

师:像今天解决的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问题。

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 小结:在解答时, 我们可以怎样思考?

三、巩固提高

1. 练一练第1、2题, 帮助学生理

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后请学生独立完成。

2. 解决新课导入时出现的问题。

课件回到“幼儿园阿姨要将30个苹果分给男生 (9人) 和女生 (6人) 2个小组, 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苹果?”这道题。提问:通过学习“按比例分配”,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使苹果分得既公正又合理?

学生发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其余的同学可以加以补充。按所说的思路求出每个小组各分得多少个苹果。

四、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开学初, 为了预防甲型流感, 我们每天都要在教室里喷洒消毒液, 对教室进行消毒。配制消毒液的消毒药水与水的比是1:50。每天需要消毒液510毫升, 那么, 我们每天要用去消毒药水和水各多少毫升?

学生小组讨论后, 交流解答思路。

设计意图:安排了生活中的事例, 使学生感受知识并不是仅仅停留于书本上, 在生活中的与之有联系的例子比比皆是, 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 知识的学习最终将是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问题。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按贡献分配 篇9

一、划分标准与角度的模糊——理解二者关系的误区

其一, 生产条件和分配标准的不同。在生产之前, 作为生产条件, 劳动是生产的必备因素, 当然是生产要素;生产之后, 作为分配标准, 则必须将人的劳动和物的作用分开;分配角度的生产要素应称之为“分配要素”。

其二, 广义、狭义的不同。广义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 而狭义的生产要素则仅指物的准备。

其三, 公私领域劳动的差别。这个差别实际来自于我们对传统按劳分配教条理解的结果。我们把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称之为按劳分配, 而把私有制范围内的劳动所得称为生产要素分配, 其分配形式曰劳动力分配。其实, 由于现实条件 (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而非企业作为分配主体) 的不具备, 不赋予传统按劳分配理论以时代内容, 它就会走向末路,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任何一门学科, 哪怕是最深奥的学问, 如果不同丰富鲜活的社会生活发生紧密的关联, 就不可能有生命力”。事实很清楚, 即使在党政事业、国企这些公有制领域, 各地各部门各岗位也不是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种变化, 不是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否定, 而是在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发生了变化。……按劳分配的实质是以劳动为尺度, 按照劳动者贡献多少分配所得”, 不必按公私范围区分劳动分配的原则或方式, 不可一种劳动两种解释。

二、个人性, 还是公共性——二者差别的关键

到底什么是活劳动?个人体内储存, 因而不可剥离, 并且与生俱在, 即作为分配标准与生产要素相对而言的劳动只能是“活劳动”, 它必须是属于分配者个人的, 并限定在劳动者的有生之年。只要是在有生之年, 正在进行中的劳动与已经物化的劳动都是“活劳动”。因为一天、一月、一年的所得瞬间都可物化, 生产期无法确定;自己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还是享用他人劳动成果, 只能用“一生”来界定最恰当, 这才是“活”的真正含义, 我们对此却熟视无睹。他人的赠与或遗产则是生产要素 (货款当然也是生产要素) 。有生之年的劳动成果被别人使用而不付报酬, 或认为获取报酬是不正当的, 则有违常理, 也就无人辛苦劳作、省吃俭用去进行积累了, 鼓励挥霍, 社会进步也就无从谈起。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生产要素, 一个是以土地为代名词的自然资源, 一个是无形资产, 如政府控制的消费资源 (如生产许可证的发放) 。正如公众储蓄转化为贷款即成为生产要素一样, 前两者也同样具有公共性。威廉·配第的“劳动”即为“活劳动”, 萨伊添加的“资本”则为公众物化劳动的长期积累。不管价值二因素、还是三因素, “财富的生产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前者是人的劳动, 包括体力劳动和作为人的能力的技术、管理等各种智力劳动”, 其余的都是非个人活劳动的范畴。活劳动具有个人性, 生产要素具有公共性。

三、劳动量与所有权——一切分配的两个标准

关于分配制度的表述, 按劳分配常与多种分配方式或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列使用。西方经济学中, 劳动和资本也是并列的。我们所谓的生产要素, 其中包含诸多活劳动的因素, 正如上文, 技术管理指的是技术管理活劳动 (专利技术的转让费也是活劳动收入, 是对前期劳动投入的回报) ;不被人掌握运用, 知识无任何用处。多种分配中的“风险收入”也是劳动收入, 因为它建立在久经沙场的、具有胆略的高智商风险判断力的基础之上。风险收入中的劳动实际被低估了 (私有制企业决策风险是企业主独自承担, 而国企决策风险99%是由工人和国家承担, 公私领域承担风险不同必体现在收入上) 。没有十年磨练, 哪有当机立断呢?“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并列, 容易被理解为, 技术、管理与资本都是非劳动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只能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 分配方式只能划分为两种:按劳动量分配和按所有权分配。繁杂的多种分配方式说法并不科学。在此, 我们对“食利者”或“按资分配”做一详细分析。食利者可分两种情形:本人储蓄利息是按劳分配, 接受遗产利息则是按所有权分配, 即按资分配。参与经营的企业家, 如果是白手起家, 则其全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因为他在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资料, 或购买, 或租赁, 都不是无偿的, 更何况经营风险难以预料, 破产倒闭, 谁解其忧!马克思曾说:“同货币资本家相对来说, 产业资本家是劳动者, 不过是作为资本家的劳动者”。“剩余价值或利润都是工人创造”, 是我们十分肤浅教条的理解。如果经营作为遗产的家族企业, 则其收入含有按所有权分配。“私营企业主的劳动具有科学管理劳动和实现资本增殖两重性, 其收入也相应划分为管理劳动收入和资本所有权收入两部分”。不参与经营管理的资本家, 其收入中也不应全是按所有权分配, 因为他也要为自己的投资付出一些劳动, 如选择经营者, 监督收取投资的定期回报, 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 并且, 一旦出现投资纠纷, 他要投入心力去诉诸法律等。有同志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并不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 而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进行分配”, 这种说法看到了按资分配包含劳动的投入, 是可贵的, 但认为不是按所有权分配则是不当的, 主要部分还是按所有权分配。

那么, 有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按所有权分配呢?这大概只能存在于社会保障领域。对于没有任何劳动能力者或失业者的社会救济, 即属于此类。“我们现阶段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形成了大量有劳动能力但没有获得劳动岗位的潜在劳动者, 这些人自然无法纳入按劳分配的客体范围之内”。他们实际是按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 自然资源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人, 是天然的全民所有, 有能力、有机会使用自然资源者所交的资源税当然应用于社保。在原始时代, 可以实行谁占谁有, “当经济发展了, 生产规模扩大了, 经济上稀缺性约束越来越强, 绝不允许用谁占谁有的方法得到自然资源的产权或所有权”;稀缺与否并不妨碍所有权, 不过稀缺使所有权更凸现而已, 大自然永远属于全人类。

那么, 完全意义上的, 也就是说, 对他人的物化劳动没有任何借助的按劳分配又如何表述呢?在人类社会早期, 原始人凭自己的身手去捕捉鱼类, 或仅利用自己发明的鱼叉, 都是完全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其他任何人使用他的鱼叉都包含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捕鱼技术发展到今天, 其中包含了多少代人在造船、织网, 以及总结鱼类洄游繁殖规律上的辛勤努力成果, 今天的财富并不完全是现代人活劳动的成果。只要有前人工具或知识的借助, 就不是完全意义的按劳分配。正如下文所表述的一般情形:“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中的劳动者不仅应获得劳动力价值的报酬, 还应获得作为生产资料主人所有的剩余产品的一部分”。也就是说, 除了第一代开拓者, 每一代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所得, 都应该大致平均地拥有了比上一代膨胀了的全部财富的一个份额;随时代演进, 知识在积累, 财富在膨胀, 在这个加速度发展过程中, 有能力、有机会者使用了越来越多的间的按劳分配, 因为按劳分配也是劳动能力所有权分配, 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因为这就完全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是否来自于个人活劳动应是二者真正的理论界限。

当然, 在这里, 活劳动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限定就排除了一切多余的和有害的劳动, 可以促使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对于劳动和要素二者在市场经济中贡献的计量, 毋庸赘言, 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一切。当某种劳动能力稀缺, 自然工资就高;资本稀缺, 自然利息就高;当自然资源开始稀缺, 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就会响起。

总之,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类似于对立统一的关系, 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是按所有权分配还是按贡献分配的争论应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从所有者的角度看是按所有权分配, 从所有物的角度看是按贡献分配, 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四、此生辛苦养此生——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论调

这是竞争法则。只有付出辛苦, 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劳动能力, 不辞辛苦, 才会挣得一世温饱。

这是激励法则。活劳动的所得是不可剥夺的, 一份辛苦, 一份收获;有了收获, 才会促使付出更多。节俭之收入应是活劳动收入。

这是约束法则。占有他人的劳动不光彩, 掠夺他人的劳动可耻。只有自食其力, 才会完善自己;取之有道, 才会用之有方。

这是社会进步法则。遗产会增加寄生虫, 越严重, 人类就越堕落, 世界就越不人道。“即便是当代国外主流经济学家, 也没有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伦理上是合理的, 不需要调节的;他们在论证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时比较的还是人的劳动贡献。”

由于每一代财富的获得都是建立在前一代辛苦劳动的基础之上, 使得一代比一代获得财富的程度在加速度地提高, 资源的稀缺性在增加, 还由于现代社会在起点、规则、机会的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不均等的差别, 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他人劳动权利的排挤和对自然资源的贪占, 近代以来, 这种情况发展已逐渐达到这样的程度:一些幸运儿的财富拥有量已大大超过他的消费能力, 畸形消费突出, 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 弱势者更弱势。所以, 所得税、遗产税、利息税就成为必然, 以保障部分人基本生活的权利。这种调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但这只能是微调, 竞争法则、能力主义也是社会基本法则, 收入差别大致以劳动能力差别为比例是比较恰当的。马克思对这种调节的差别曾大致设想, 以不产生社会上“一部分人完全游手好闲为限度”。“遗产税的设置并不影响所有者生前的享用, 税率可以制定较高”, 还是适度。

为什么要素分配常会蒙受一些不白之冤呢?

接受遗赠, 使社会形成寄生的食利阶层, 加剧了社会起点、机会、规则的不平等, 阻滞了社会健康活力的发展。这种不加任何调节的遗赠形成了大私有制, 根源即经济权力世袭制。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可以叫做“按血缘分配”。马克思曾探讨过废除继承权的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 马克思并不反对一般的私有制, 相反, 他主张在对过度财富拥有而形成对他人奴役的大私有制进行改造之后, 还要重建个人所有制。

在现代社会, 尤其在转型期的中国, 具有公共性的生产要素, 如土地、矿产、水资源、公共储蓄的使用, 以及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等, 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国家官员手中, 要想进行生产, 首先要想方设法从政府官员手中获得种种生产要素, 即“寻租”行为。“按特权分配”即凭借源自计划经济的管制、垄断特权进行的寻租活动大量存在。由于监督体系规则设计的不完善, 形成腐败的温床, 如只要能得到土地使用权, 转手倒卖就可牟取暴利等。这是现代中国最紧要解决的问题。这既不是按劳分配, 也不是按要素分配, 腐败收入是超经济的, 最损害社会正义。

生产要素本身是无罪的。只要我们制度公平合理, 不管是活劳动还是生产要素, 按照市场规则来运行, 活劳动的收入肯定会超过要素收入。在这里, 我们还须明确:所有权并不必然带来收益。它的收益的有无、大小要受供求支配。如果你的所有物供大于求, 无人使用, 它往往还会贬值折旧。当然, 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者往往会尽早结束对所有物的责任, 贱价处理或撂荒。“第一个雇工的‘边际产品’最大, 没有非劳动要素的收入的空间, 劳动要素收入越是递减, 非劳动要素收入便越高”, 就是指的供求变化。随着遗产税等各税种的开征, 生产要素越来越社会化, 收入均等化会成为一种趋势。

最后, 我们还要提到一些关于很多理论都处于“剪不断, 理还乱”的尴尬境地的根源性的原因。传统劳动价值一元论已遭到很多质疑, “劳动价值论在主流经济方面遭受的冷遇和实践中的困惑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 我们的理论、我们的思想认识却总是难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只从活劳动角度出发的价值理论已经步入象牙塔了,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 但绝不可将之视为唯一的真理标准。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尽管资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是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 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它却不能参与分配”, 照此推理, 从国有银行贷款不能付利息, 开采国有矿山不必交税, 国资也不必保值增值, 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不是个人或某团体而是全民分配。

按贡献分配 篇10

航空业的收益管理方法可以推广到有类似管理问题的其他行业。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有有限的但是容易过时、损失的服务能力。例如:客机上的座位, , 酒店的客房, 剧院的座位, 远洋货轮的舱位, 医疗设备, 电力设施, 电视广告, 甚至铺满全国的光纤设备, 。对于收益管理, 一般讨论局限于服务业, 而且国外研究领域也集中于航空业、酒店业、医疗服务业、对于按订单生产制造领域, 比如需要比原先更短的交付时间或更高的交付可信度, 都会使管理者意识到潜在的收益, 引用收益管理的一些方法就可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这些潜在的收益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

收益管理理念

对于成功使用收益管理和行业特征经济学家们总结出几个共有的特点:易逝性、固定的服务能力、高成本改变能力、市场可以细分、产品或服务可以提前预订、随机需求, 历史销售数据, 可对未来进行预测。在按订单生产环境中, 明显地也可以找出这些特点:具有随机需求特点的按订单生产型企业, 往往存在着需求预测误差。因此迫切地需要寻找一种管理技术来平衡提供一定水平的客户满意度和超量需求引发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1. 易逝性

所有的服务都具有易逝性的特点。也就是说, 服务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它们不能通过存储来满足顾客在未来的需要。如果服务在一定时间内销售不出去, 企业将永久性地损失了这笔潜在的收入。对于按顾价客特定规范的定制设备能力显而易见地具有易逝性特点提前预订可以有效地安排生产计划并保证一定的收入。但是, 未使用的设备能力就造成了潜在的利润流失, 比如:对于按客户定制生产的运动服厂商, 流行性饰品和季节性促销公司。

2. 固定的生产 (服务) 能力

实践证明:收益管理最适合于具有固定的短期内无法改变生产能力至少不能以低成本获得一定的生产能力的情况。道理很明显, 追加新的产品或服务能力需要较长时间或大量的投资, 在按订单生产企业中, 增加额外的生产能力需要的流程设计和资本投资的成本也是相当大的。公司投资者不得不考虑投入和产出。

3. 高能力改变成本

生产能力相对改变成本直接影响固定能力的扩展度。如果扩展或外包能力的成本是非常小的, 公司就可简单的通过改变生产能力来应对需求的波动。在极端情况下, 若能力扩展成本相对非常低, 公司就可采用追逐战应对聚集需求, 对于很多按订单生产企业来讲, 相比较获得并保持额外的生产能力而言, 调整生产和市场计划所花的成本要小。

4. 存在细分的市场

需求可以进行分段且在各个细分的市场里价格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当然, 这种市场的划分和价格差异应该是客户所能理解和接受的, 若隔离的标准带有不公平或专断的倾向, 很有可能客户就拒绝接受这种价格歧视。航空业采用一种有效的定价策略, 将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高额票价的顾客与那些愿意以牺牲灵活性如要提前订票或不能改签或退票为代价换取低额票价的客户区分开来。很显然, 他们采用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将客户分成商务旅行客户和一般客户并取得了成功。同理, 按订单生产型企业同样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 客户需要加快订单的处理速度, 甚至改变订单处理的顺序, 具有较低的价格敏感度而提前进行订单申请的对价格敏感程度较高。在按订单生产运动服装的企业中, 强时间敏感度、低价格敏感度的客户往往受特定的大型体育活动驱使, 要求制造公司进行特殊的订单处理。

5. 产品可以提前出售、预售

收益管理的基础就是从现存的能力分配下结合市场、财务和营运职能采取对订单的接受或拒绝机制来达到利润最大化, 提前预订就可保证一定量的制造能力的分配并且可以进行中长期的预测。在收益管理系统中, 在事先优化水平下对于价格打折的细分市场通过停止提前预订机制为临时达到并且有较高利润的订单预留能力。在这种事先打折接受一定的订单和对于后来为改变订单处理的顺序支付额外的费用之间的平衡是收益管理策略的一大创举, 比如有些陶制品按订单生产企业就能对每个月1号的迪斯尼礼物商店预留相应的生产能力而索取额外的费用。为了达到这种目的, 有必要在提前预定的等级客户设定一定的限制, 从而保证在面临此种环境下的保留生产能力。

6. 随机需求

需求的随机波动产生了有效的能力管理问题时, 同样这些波动也产生了利润的机会。比如:制造响应时间的额外费用。因此, 对按订单生产公司, 通过改变订单的响应度和交付可信度, 波动需求产生了应的价值。一般认为, 随着需求变动度的增加, 最优利润同时也增加。这是因为收益管理的目的就是捕获希望, 特别是在紧凑的生产计划, 加快定单处理速度而额外支付的客户。由此, 对于给定均值下需求分布方差越大, 那么最优价格条件下厂商收回投资的速度就越快。

从上面讨论可以看出, 适用于航空服务业的收益管理理论同样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制造业特别是近来按订单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中加入了更短的交付时间和更高的交付可信度内容。一般认为, 在他们运营战略中, 改变订单响应度已成为重点强调的特色。

结论

上一篇:就业制约因素下一篇:说课及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