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2024-05-05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精选十篇)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篇1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一句话,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让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让城里人过的好生活农民也一样能享受,农村和城市齐步前进。

2.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调整失衡的工农业和城乡发展关系,或者继续采用城乡分割的二元发展战略,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处在这一发展阶段,任何一种单一因素的拉动和贡献,都不可能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加强,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进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民众多,约占中国总人口70%,但只拥有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0%。原因是由于过去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而农村、农业却被忽视了,导致现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党执政的阶级基础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会长久,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

2.2 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来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2.3 统筹城乡发展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当今,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虽然全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了提高,但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虽然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加强与改善,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是涉及农民的问题,而且是涉及经济转型、城乡关系、体制结构的综合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2.4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因素,达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途径

3.1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3.2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农民的收入逐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城乡在经济方面的融合、城乡经济的拉动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农民增收难题,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掌握和运用农业发展的规律,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3.2.1 发挥“人”的优势,做好转移文章。

必须首先大幅度减少农民,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做好转移文章,重点应在就地转移和易地转移上下工夫。一是把加快小集镇建设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小集镇的产业结构基本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进镇门槛、就业风险和生活成本较低,小集镇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因此,加快小集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重要途径。二是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扩大就业、加快富民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民营经济要以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以当地主导产业为依托,推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尤其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把招商引资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招商引资是主攻工业、发展农业的总抓手,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是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要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重点,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等培训项目,使每个农民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升劳务输出质量。要采取必要措施,调用职教中心和农业技术部门等社会资源,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定向培训和对口培训,使他们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本地就业都具备一定技能,提升创收能力,走一条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路子。

3.2.2 突破“地”的瓶颈,发展现代农业。

投入多产出少的农业种植现状,直接影响到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以及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要突破地不生金瓶颈,实现土里刨“金”,必须依靠科技手段,探索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以农业的高效,来实现农民增收。

3.2.3 加大“钱”的投入,创优增收条件。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增收保障。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深化农村土地、林权等各项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大家电、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根据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适时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农民负担动态情况,提升农民负担监管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防止因农用物资价格过快上长,增加农民生产成本,抵消农民增收。

3.3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减轻农民负担。

3.3.1 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

就农村医疗体制与条件而言,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覆盖面只有10%左右,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的职能,应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农村尤其是欠发达乡镇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减轻农民看病难的负担。此外,还应加快与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孤寡老人社会赡养制度,解除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

3.3.2 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责任,改变主要由县乡财政和农民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状况,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除对教育费用上涨太快进行控制外,还有必要对农村一些低收入户的义务教育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

3.3.3 减轻农民的税费负担。

建立公共财政,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社会公共需要;一切有效益、面向市场的项目建设,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取消对农民专门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直接受益。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出路所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 这种格局如果持续下去则不仅会加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很多矛盾, 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科学发展观提出后,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逐渐明晰。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们现阶段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目标及路径 篇2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5日 13:55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李延芝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含义是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置于同一层面上进行科学谋划,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消除城乡分割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其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生产力发展,以坚实的经济实力支撑和保障城乡全面协调发展。当前,应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科学谋划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思路,科学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科学选择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路径,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抓好城乡产业结构、收入分配格局、人力资源布局调整,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把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为重要保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大力发展城乡经济,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让广大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保障城乡居民合法权益,必须坚持党管统筹城乡工作。

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

按照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城乡发展实际,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任务。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应围绕以下目标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坚持把“五个统筹”作为主要任务:即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切实抓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实践证明,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实施是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应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确定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和措施办法,形成工作整体合力,切实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认真抓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的组织实施,借鉴成都、重庆等地设立“统筹委”的做法,逐级设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权威组织机构。注重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特点规律的研究,积极探索加强组织协调、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的途径办法,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落实机制。

优化城乡发展产业结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资支持、扶贫开发新机制,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当的形式把农户和市场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遵循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注重品牌、规模经营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围绕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对县级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和农业补贴制度,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在重点粮食产区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等实行直补,不断增加农村专项扶助资金发放种类和数额。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不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健全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健全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机制,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家庭养殖,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稳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科学编制乡镇村发展建设规划。抓好农村中心村镇建设,繁荣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道路危桥改造,切实加强农村新能源、邮政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和水污染综合整治,严禁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围绕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逐步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进行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农业投入机制,调整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方向,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鼓励城市资本向农村有序流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积极推进社会就业体系和工作机制改革,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形成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扶持一批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机构、中介

组织,强化对农民的培训,走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逐步根除依附于户籍以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为依据划分公民等级的不合理政策,确保农民在身份转变后能真正享受国民待遇;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商品化制度改革,允许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在农村内部进行自由流转,转让和出租的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

扩大农村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围绕扩大农村需求,进一步完善商品流通网络,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开发适合农民消费商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连锁经营网络,不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和卫生的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三道社会保障线,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不断满足城乡社会成员基本的公共需求。

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创新探索 篇3

一、解放思想,转变既往城乡发展路径

(一)转变现有资源失配格局。目前我国农村最基础的矛盾,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严重失配。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曾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亿万农民的生活。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升,这一资源配置方式正逐渐成为一种束缚。冲破现有资源分散经营对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束缚,改变原有资源的空间布局和配置方式,逐步转移和减少农民,让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合理匹配,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取向。

(二)转变传统农耕作业方式。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现存资源失配格局所维系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毋庸置疑,通过转变资源配置格局、转变传统作业方式,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转变农村固有散居模式。广大农民长期散居在农村,是与传统农耕作业方式相匹配的居住模式遗存。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种居住模式已经日渐失去其必要性并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需要集聚人手,城镇化繁荣需要集聚人口,市场经济平台正呼唤着集约节约的新型居住模式的到来。转变现有散居模式,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自身的需求。把握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农民居住需求升级趋势,因势利导,改变散居格局,方为明智选择。

(四)转变既往城乡发展路径。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既要把握好城乡投入比例,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更要选择好支农投入方向,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在投入理念上,要大幅度压减原有城乡发展模式下的低效性投入,大力度推进创新城乡发展路径的高效性转变。在投入方向上,要将转移农村人口作为首选目标,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首选载体。在投入重点上,要以活跃市场为目标,突出市场平台建设这一重中之重。

需要指出的是,土地问题敏感度高、政策性强、影响面广、反应期长,土地管理领域内的思想解放,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大政方针框架中进行,绝不能默许或纵容违法用地。

二、集聚资源,促进经济社会集约发展

(一)农村耕地资源集聚。保有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是“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基本任务。一是有利于增加耕作面积。农地整治一般增加5%左右的实际种植面积,村庄搬迁则是100%复垦成为有效耕地。二是有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田集中成片,便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利于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三是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有利于国土资源部门加强土地行政管理。

(二)建设用地资源集聚。拓展新的建设用地空间,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必然带来建设用地资源的集聚。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途径,把农村散乱、粗放、低效的建设用地,如撤并的村落、搬迁的学校、废弃的道路、淘汰的窑业、破产的乡镇企业等,复垦或调整置换成建设用地。按照建新拆旧、集中集约的要求,把农民整村转移到中心镇,建成公寓式住宅,可以节约70%以上的建设用地。

(三)劳动力资源集聚。由于现存散居模式下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大量劳动力无序流动,农民异地打工增加了许多成本。如果各地有计划地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将村庄向中心镇以上集中,带动大批的农村人口向乡镇以上转移和集居,帮助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达成稳定有序的非农化转型,既丰富并扩大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引发的住房、医疗、就学等社会问题,减轻各级政府的负担。

(四)市场需求与服务资源集聚。需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大量的农村人口,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城镇化水平滞后,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实际上,人口的持续集聚,会不断产生新的、更多的消费需求。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引导项目区内农民到中心镇以上居住,不仅可以将发散的需求集中呈现,形成新兴市场,而且可以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挖掘和激发,并放大集聚需求的乘数效应,促进服务业的繁荣兴盛。

三、统筹兼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集中有效性投入。各级政府应把各部门投入到农村的各项资金集中起来,优化投向,提高投入有效性。农田水利应当投入到村入田,公共服务投入主要安排在规划确定的中心镇。要切实改变当前农村“撒网式”的公共投入和财政补贴状况。

(二)减少过程性浪费。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农村住房经历从草房到瓦房、到楼房甚至别墅的多次变迁,客观反映了农民逐步富裕的过程。然而其间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过程虽有多次GDP的光荣记载,却无物质财富的现实存在。这种短期重复建拆行为,当可冠之以“过程性浪费”。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直接将工程区农民转移到中心镇以上,省略了“小村变大村”环节,可以避免或减少新农村建设中的过程性浪费。

(三)把握引导性措施。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关系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要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应妥善解决好项目区农民的土地补偿、社会保障等问题。在拆迁补偿方面,要坚持充分补偿的原则,合理审慎地处置农民个人和农村集体资产,防止因补偿不到位或强行实施而引发纠纷和不稳定因素。

(四)有序协调性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推进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基础性转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渐进性工程,需要10年、20年、30年逐步完成,必须统筹协调,有计划有步骤施行。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按照“全面探索,局部试验,封闭运行,结果可控”的方略,组织工程试点。做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二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不能凭国土资源部门一己之力推行,必须由县、市政府主导,国土资源、财政、农业、建设、水利、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实施。三是坚持统筹城乡,以农为先。欲修广厦万间,先建万顷良田。工程要将建城与建田结合起来,以建成大面积连片高标准农田为起点和重点,把城郊的土地和远郊的土地联动运作,城郊的土地安置居住,远郊的土地建设万顷良田,并划入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创新探索,蕴含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理念,旨在对一产的着力提升、作二产的有效支撑、促三产的繁荣兴盛,稳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转变,功在当前,利在长远。有序推进这一宏大、务实、艰巨、渐进的历史性工程,必将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渐趋合理,二元结构矛盾顺势破解。在农村耕地连片有效保护,农业现代化成功推进,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的同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乡居民共享科学发展的丰硕成果,同瞻中国特色的美好愿景。

(作者系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篇4

一、城乡统筹与农村教育

城乡统筹也称为统筹城乡发展,指城市和农村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共同发展、协同发展、互动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均衡的共同体发展局面。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是重要环节之一,需要农村教育在政策上得到支持、财政投入上减少与城市的差距,甚至是需要给予农村薄弱地区适当的倾斜。总体上来说,也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城乡教育质量, 要兼顾教育公平、质量和效率。[1]

由于长期受到中国国情发展的影响,农村教育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颁布,其中要求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体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资源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2]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都是为了使农村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上与城市教育基本均衡,尽量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农村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加快步伐,改善现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管理者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对于教育中占主导作用的教师来说, 其成长和发展需要经历教学前关注、教学早期生存关注、教学中情境关注、关注学生四个阶段。[3]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速度和现状都不容乐观,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整体学历偏低,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学校教师多半由高中或者中师毕业生来担任,其整体学历相对城市教师来说要低得多,且仍有部分老师属于民办教师,没有转正。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知识远远少于正规的师范生,这样就导致农村的教育质量低于城市,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大。同时,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是基本不会使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和教育观念落后,这些都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2.教学环境差,师德师风意识薄弱

农村教师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差,教育设施设备严重缺乏,个别学校的校舍都存在安全隐患,教师居住的环境差,生活不便,这样的环境下农村教师深感缺少安心教学的基本保障和动力,工作重心只能转移到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上,没有精力谈素质的提升。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在与城市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比较后,因差距较大而产生较强的心理失落感,从而导致农村教师无法安心教学,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真正地想去解决,师德师风的意识薄弱,没有承担起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3.培训机会缺乏,科研、合作意识淡薄

在当前大环境下,政府部门和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农村教师自身的发展问题并没有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农村教师缺少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较慢,不少农村教师在整个教育生涯中甚至都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知识的储备一直停留在以前的阶段。同时,现有的培训体系或者培训方式针对性较弱,不少农村教师反映,即使参加完培训后,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在自己的教学中,这样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农村教师在科研方面的能力较弱,彼此之间缺乏合作的意识,不少教师在职称晋升问题上困难重重。目前我国教育界将教师的收入和职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村教师科研水平的不足导致其职称较低,另外与城市教师收入差距拉大,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也导致农村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延缓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三、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农村教育中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能影响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情感;另外一个就是教师自身因素,能影响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源。

1.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提高认识, 明确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加大对农村教育、对农村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增加农村教师收入。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兴起的新农村建设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校舍维修或扩建也被提上了日程。政府在对农村教师的绩效考核与城市教师相比也应有所倾斜,从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上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只有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收入和福利待遇得到了提高, 他们才可以安心教学,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的成长上去,才能对整个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农村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中的态度和情感因素的提升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农村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政府在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后,相对应的人事制度、交流制度等也应随之完善。为解决农村教师师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如对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给予生活补助,预计将在3至5年内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 在同一学校工作达规定年限的校长或教师,原则上均应交流至他校,以促进教育公平。同时,现在执行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免费师范生政策等都是从制度上对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

3.明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操作性,在具体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从教前的培训学习,新教师的不断成长到逐渐成为合格的、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发展的四个阶段的轨迹来完成的。农村教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其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较城市教师要落后,因此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措施来加快其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开展扎实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农村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师对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教育文件的学习)、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技能(包括教师计算机能力的培训以及利用远程培训的方式来促进教师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教师融入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主要包括对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等方面。在培训的过程中, 要监督指导教师或培训专家认真扎实地开展培训活动,同时要加大教师培训的覆盖率,争取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培训效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引领受训教师关注和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师德师风的提升。

(2)促进农村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解决其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源问题。

动力分为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农村教师要寻求自我发展,除了需要来自外部的激励和政策的支持外,更需要解决整个职业生涯中的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自身发展的内驱力问题。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提升可以采用以下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农村教师可以学习优秀教师在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吸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经验,来进一步提升整个课题教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2微型教学。微型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 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有条件的话也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3教学反思。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加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要做好教学反思,农村教师可采用写反思日记,或者相互听课、 交流讨论等方式来不断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身的教学效能感,加强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4.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改善农村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提升教师的新课程理论知识、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4],且现在各类教师教育培训已将校本课程培训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政府首先做好经费保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让农村教师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的知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基础。其次,各类培训机构应加强与农村教师的合作,教育专家要多下基层,到最基础的农村学校去了解教师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协助农村教师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农村教师要从自身出发,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选取农村学生熟悉的自然资源,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和实践活动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开发出富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村学生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 同时,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和对自身发展的关注,教育评价和绩效考核太侧重成绩,导致教师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成绩,而忽略或根本不重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和提升。在改善农村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时,需按照德育教育、课程教学、课外活动、自身科研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每个环节所占分值和比例都不应相同,应从教师工作的综合方面来进行评价。教授文化知识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会和指引学生怎么做人才是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加强德育教育,改善只看成绩的片面评价方式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

农村教师的总体素质和专业化发展的提升,对整个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是重要的环节,与每个农村家庭息息相关,对促进农村学生的成长和农村经济未来的发展都能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用具有实践意义、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提升整个农村教育质量、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意义深远。

摘要: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中,农村教师在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现阶段农村教师师资匮乏、压力较大、个人提升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系列举措,拟从政策制定、制度改革、个人提升、校本科研和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来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月萍,徐文娜.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1(5).

[2]程志强,潘晨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探讨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路径的创新 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路径;创新;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98-01

建国后,城乡关系一直处于演进变化之中。发展至今,城乡统筹已然成为促进城乡良好互动、推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良好选择。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城乡统筹”的理念以来,全国各省都积极探索,X省也不例外,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特征,在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实践中因地制宜的对统筹城乡发展路径进行了创新,为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关于城乡统筹的概念

虽然城乡统筹的理念很早就被提出,但是城乡统筹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的界定,长久来学者们从城乡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整体性等角度对城乡统筹进行了研究。如:胡艳君根据城乡的和谐平等角度,将其定义为:城乡统筹就是国家通过对导致城乡差别的制度进行变革来逐步消除城乡不平等。党双忍提倡城乡互动,把其定义为:城乡统筹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陈希玉从强调整体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视角,把城乡统筹定义为:改变和摈弃过去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大经济政策等,实行城乡统一筹划,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二是在统筹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城乡各自的特色;城乡统筹发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统筹城乡政治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以及统筹城乡环境发展。综上所述,众多学者虽然对城乡统筹的定义的角度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资源在二者之间更好的流转,促使城乡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实现共赢,共同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新路径—以X省欠发达地区为例

由上述定义可知城乡统筹的目的是要改变过度重视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步的状况,通过改变政策和变革制度以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间的鸿沟,促进城乡不断地融合。即使统筹城乡的目的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各地区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环境不同,因此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城乡统筹所遇到的问题和面对的工作重难点有所差别。这主要表现在相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下面本文从我国的特殊国情出发,以X省城乡统筹工作开展情况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统筹工作研究出来的新路径。

(一)欠发达地区的定义。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的限制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相比发达地区而言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上有较大的差距;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具有较大潜力,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且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创新,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实现高速发展的区域。

(二)以X省为例探讨城乡统筹的新路径。

2012年的国发2号文件,中央对X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X要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X省城乡统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当前看,X省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仍十分急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城市化率水平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发布的2013年数据,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311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961万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 但是2013年X省城镇化率只达到38.2%,低于全国水平。二是表现为GDP总量及人均水平的差距上。2013年,X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6.79亿,人均GDP为22981.60元,位列全国省市末位。三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较为严峻的形式,促使X省各地区充分发掘并利用不同的基础条件,形成千姿百态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

1.打造活力小镇,建立美丽乡村。积极发展小城镇,释放小镇活力,并强化小城镇对周边村庄的带动,以小城镇发展促进周边村庄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努力建立美丽乡村,做好村庄规划,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精心演绎城乡统筹发展的二重唱。X省在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乡产业功能、带动美丽乡村、推进绿色城发展、彰显城镇文化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在打造活力小镇,建立美丽乡村以促进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总结出了两点新方法:一是加强乡村人居环境的科学指导性,如X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与清华大学城市研究所一同工作,在L村建设强化版的“微田园”。不但保留了乡村的原有的田园风光;还使乡村拥有了现代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了特色的乡村旅馆和生态环保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备和停车厂等。二是开发城镇服务业的新亮点。

2.农业产业化带动路径。农业产业化带动发展模式就是要以工业“消化”农业,用工业的理念与办法来发展农业,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该模式要求依靠初始的农业比较优势,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以农业培养工业,并适时调整和推进工业发展,通过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当前X省还有很多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这些地区农业多以出售原材料或粗加工为主,而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如X省的Y县辣椒,因其独特而优良的品质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及较大的种植规模,而使Y县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但其产品产量曾经有90%以原料出售,粗加工不足10%,极大的浪费了资源。

3.开发区--地产发展路径。开发区--地产发展路径是在发展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开发区的基础上,将城市近郊的农地作为地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这种路径通过发展开发区的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快速实现经济发展的资金原始积累,为城市近郊的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一种外力,给开发区周边农村创造财富提供可能,使农村有条件城市化和工业化。

参考文献:

[1] 胡艳君.我国城乡统筹问题探[J].经济师,2007,(2):12-13.

[2] 党双忍.城乡并轨:全面现代化并轨工程[J].中国市场,2010(16).

[3] 陈希玉.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方针[J].山东农业,2005(5).

[4] 田美荣,高吉喜.城乡统筹发展内涵及评级指标体系建立研究[J].中国发展,2009,9(4):62-66.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现路径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三农”问题

城乡差别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的主要问题之一, 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为其他统筹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虽然当前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 目前城乡关系远未达到根本性转变,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把握城乡发展的关键点, 找准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确立正确的发展途径。

一、在思想上转变观念, 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

转变城乡统筹的观念, 首先应明确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 利用产业化理念把农业产供销等部门连接起来, 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该理念的核心是农业生产采取规模化的企业经营方式,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将那些各自为战的农户逐步吸纳入公司体制下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农民收入。第二, 确立非农化理念, 通过发展民营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并加快农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使农民摆脱对土地的依附, 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第三,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确立并应用民营化理念壮大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活力, 提高城乡统筹能力。最后, 还要树立市场化和人本化的理念, 着眼于城乡劳动就业市场、土地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统筹, 坚持以人为本, 进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二、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促进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国家和社会对农村投入不足, 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各项要素匮乏。因此, 要加强生产生活要素在农村的合理配置, 促进各项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 减小城乡资源配置差距。首先, 土地资源是城乡统筹的第一要素, 要通过对非城市建设用地的保护、控制等方式, 在区域之间调整用地指标, 建立有效的政策和市场机制, 保证土地流动过程中, 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其次, 由于人口要素的流动直接关系农民收入增加与否, 因此, 要积极推进人口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要做到这一点, 城市规划应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城镇化战略, 为人口流动扫除障碍。同时, 基础设施要素的流动对缩小城乡差距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缩短城乡间的时空差距, 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三、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加快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额。”从中反映出城镇化建设对于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推进城镇化, 就必须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结合我国实际, 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 推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三是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为杠杆,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对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农村财税体制等进行改革, 并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四、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 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

当前, “三农”问题的症结已经不在于“三农”本身, 更多地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宏观经济体制和政府的政策导向, 其中城乡分割体制是根本所在。因此, 应统筹城乡配套体制和政策, 从户籍制度、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 构建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框架, 使城乡居民在经济发展机会和社会权力上实现平等。实行制度创新, 首先应淡化城市偏向的社会管理制度, 将分离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统一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为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第二, 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农村存在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公共投入短缺、公共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 应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建设,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三,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效率。具体来讲, 要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 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提高对农业的保护补贴力度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 要注重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保证农民和农村企业平等的融资权。改革现有农村金融机构, 提高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扩大农村金融的支农范围, 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及时有效地提供资金支持。同时, 国家引导建立政策性的农村保险机构, 为农户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各类保险服务, 保护农民和投资者利益。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年谱》 (下)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第1364页。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第850页。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第62页。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7

一、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为统筹区域发展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政府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显著地作用。正因为如此, 政府的作为对于区域差距的形成及当今缩减区域差距,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加强地方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第一, 中央与地方之间应该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是权力的划分, 二是职责的分配。从平衡区域发展差距的角度计, 发展能力和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 所承担的发展责任也应该有所不同。中央与不同地区地方政府在职责划分上也应该各有侧重, 针对地区差异而设置协调性机制。中央应该依据相关标准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区域进行一定的划分, 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去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 比如在边远民族省区, 政府间职责分配就应当在维护政治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同时, 各自的职责应该以法律或规章制度加以确认, 使得中央与地方权责明确, 并且根据地方政府承担的不同职责设计不同的考核指标, 从而使各地方政府明确自己的权责, 促进各地区的良性发展。

第二, 提升地方政府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划分明确的前提下, 积极提升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发展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中央政府针对各个地方政府的职责及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比如针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 从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 政治发展及社会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对西部地方政府进行考核, 从而引导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体制改革, 进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适合地方实际的发展道路的形成。与此同时, 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员问责制的制度化规范化, 并促使地方政府加强公共型政府建设, 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

第三, 调整行政区划。具体而言, 设立一些跨省的行政区其原则是与经济区相吻合。这样的区域行政机构淡化行政区划色彩, 强化经济区域功能, 该机构统一筹划本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种次中央行政协调权力的存在有助于消除目前存在的“地方保护”和“诸侯经济”现象, 也可以消除重复建设等问题实现区域内资源配置优化和产业合理化。区域行政机构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制定产业、投资、税收、就业等政策上, 在财政方面给予相应的权力。而中央则在整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和促进中部崛起办公室等区域发展管理机构职能的基础上, 中央政府设立一个统一的区域管理机构对各区域行政机构进行协调与调控。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扶持力度, 从而帮助中西部后发优势的发挥, 完善转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其实, 在1997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中央就有将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给西部地区, 于2002年达到了42﹪的历史高点, 但为何这样的转移支付在缩减地方差距上体现的作用并不明显呢?王小鲁的研究表明:“转移支付如果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投资等, 会有助于欠发达地区提高效率, 缩小差距, 但如果只用于一般生产性投资和福利开支则常常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1) ”。因此首先要确立好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对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达到双重政策目标一是实现中西部各地区最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实质上体现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二是确保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强调和高度重视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的种类和形式, 引导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实现中央宏观调控的目标。

再次, 确定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基本模式, 完善转移支付的拨款结构。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 我国自1994年以来开始了从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开始向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转变, 从按基数法予以支付开始向重点考虑贫困地区财政支出因素予以转变。但目前的转移支付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中央对经济落后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总量很少, 平衡和调节落后地区综合财力差距的作用非常有限。另外, 中央指定用途的临时性专项补助的类型繁多而且复杂, 再加上经常要求地方财力进行匹配, 这对于西部等贫困地区来说实际上是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支出压力。还有, 每年增加多少转移支付总额缺乏长效机制, 使得地方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很难真正做到统筹安排和从长计议。为此, 在研究运用这一政策工具时, 必须从目前过于迁就“部门利益”的既有模式和思维圈子中跳出来。“根据我国国情, 中央财政增加对中西部地区横向转移支付是有较大潜力的, 但是地方政府既得利益存在刚性, 调整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现阶段在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选择上可以采取纵向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 发展到一定阶段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就我国近、中期的实际情况看, 当转移支付的模式确定后, 应建立一种以无条件拨款为重点, 与有条件拨款相配合的复合型形态为宜。 (2) ”最后, 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同时同时建立转移支付的监督考评制度,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保证中西部地方政府利用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效率, 引导中西部地方政府实现中央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缩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

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总的原则上应该实现公共服务广覆盖, 公共职能社会化, 公共服务上的公平有效化。由于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阶段, 所以从关乎区域公平和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几个角度来看,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在规范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转移制度的前提下, 注重地方政府利用转移支付的效率, 确保地方政府将资金用于提高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也要拓宽融资来源, 倡导民间融资和市场融资, 让社会、国家、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到公共服务的建设上来。

第二, 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 教育公平是基础, 缩减区域间差距,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就必须注意区域间教育的公平, 尤其上西部边远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 师资力量等还十分落后, 虽然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免学费的措施, 但西部边远地区及农村的师资力量还是很薄弱。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创造与城市相当的福利待遇, 引导师资力量的流入, 既有利于教育发展也有利于就业。

第三, 社会保障制度方面,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流入和流出问题。中西部大量农民工流入东部沿海城市的现象, 在为东部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为中西部民工输出地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 比如, 农民工在年轻时流入东部地区, 与此同时, 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 甚至在几年前连基本的医疗保险都没有, 致使大量农民工在年老的情况下返回中西部流出地, 为流出地带来负担。其二, 大量农民工的流出, 造成了流出地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加之当前医疗保障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初步启动, 目前统筹区域间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需要做的就是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和规范社会保险的流转程序。从而逐步实现地区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化, 逐步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四、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 东部之所以能率先崛起, 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政策支持下, 各类生产要素比如资金、劳动力、人力资本向东部积聚的结果。在今天要统筹区域的协调发展就更应该引导各种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区域发展的统筹, 生产要素的合理引导上, 中央可以考虑逐渐变换一直以来的纵向思维, 即把经济区的发展, 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块, 而区域间的合作协调发展也都在三大块内, 这在十一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上十分明显。从我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已有格局来看, 可以发展更多的横向经济带, 在以东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区和加强中部地带发展能力的基础上, 推进以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三大轴线所贯穿的上中下游带状经济协同发展。即国家通过公共引导, 使珠三角与云贵, 长三角与川渝藏, 环渤海湾与陕甘宁青新建立经济的协同关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 促进双方发展, 从而达到改变纵向发展思维, 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王小鲁, 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第19页.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篇8

辽宁城乡统筹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乡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辽宁在文化领域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 这对于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十分不利的。长期以来, 城市文化日益发展, 而农村文化却得不到明显改善, 在文化发展水平上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 且差距越来越大, 由此形成了“二元城乡文化结构”。这种文化领域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滞后于城市, 城乡之间知识、信息、文化的传播和拥有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农村的文化体系不断被边缘化。

2. 城乡文化投入差距巨大。

辽宁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 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一直偏少, 而用于发展农村文化的资金的比例则更低。城市之中集中了绝大多数的高层次的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 在广大农村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十分匮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辽宁城乡文化各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仍然严重不足, 在辽宁广大农村地区, 文化设施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薄弱、公共文化资源匮乏等现象十分明显。

3. 城乡居民在文化结构差别很大。

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城乡间的社会流动频繁, 但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长时间的接触中, 仍然处于彼此“难融”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在文化休闲领域中, 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较高, 休闲内容多样, 结构合理;而农村居民的文化休闲比较单一, 看电视、唱歌、打台球、打麻将、打扑克等成为广大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手段。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的热闹非凡, 另一方面是农村文化休闲生活的严重贫乏, 这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思想行为领域的差异。

二、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问题分析

1. 文化建设理念不到位。

总体来说, 社会各领域建设过程中, 文化建设思路不清晰, 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到位。一般情况下, 辽宁社会建设发展中, 各界人士更注重经济领域的成绩, 着眼于辽宁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速度,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工程建设, 而看不到文化对于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 这是与各级领导和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 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最主要的, 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 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 这种思维使得辽宁城乡统筹发展中, 文化发展远远不到位。

2. 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

辽宁城乡文化资源在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 二是农村文化机构设备质量相对城市有较大差距, 三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奇缺。这种“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体制下, 辽宁文化事业资金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 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及相应各类专业文化发展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资源十分缺乏。城乡文化发展资源的差距还体现在人才分配不均, 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化建设人才主要集中在辽宁城市地区, 而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队伍的水平较低且观念陈旧落后。

3. 文化消费水平不均衡。

辽宁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来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尤其在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着距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化消费水平上, 城市居民远高于农村;在消费结构上, 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更为丰富和合理。城市居民在恩格尔系数的测算中, 文化消费的比重远高于农村居民。由于现代思想在城市中的影响更为明显, 城市居民普遍重视文化消费, 在工作之余常常有着主动的文化诉求, 文化消费的水平相比较高, 在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 表现出丰富化、多样化的特点。而在辽宁广大农村地区, 文化供给比较单一。

4. 文化潜力挖掘不深入。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更倾向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 对亚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弱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 辽宁大地每种文化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不严格保护并充分发掘其潜力, 优秀的文化将不能起到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辽宁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共有44个民族, 少数民族有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活动和民族文化, 这是一项有着很好开发前景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 辽宁自然环境优美, 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名胜古迹和与众不同的发展历程, 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亟待宣传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些文化潜力目前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

三、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路径

1. 明确目标。

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根本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城乡文化的相互理解。城乡在经济生产方式上的迥异, 使得各自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的物质文化、具有的精神文化以及体验的制度文化等层面存在根本的差异。辽宁城乡文化融合的实现, 必须使各类文化承担者具有相互理解性, 打破群体之间的“文化敌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以及共同的文化活动, 创造城乡两类文化的载体的共存环境和条件, 在一种无对立的氛围中实现文化的沟通和理解。 (2) 城乡文化的和谐并存。辽宁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 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升, 城市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也反映了辽宁经济发展状况, 但是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率越高越好, 也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一定优越于农村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应该作为辽宁社会中的文化存在并存、和谐发展, 在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政策时, 应该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3) 城乡文化的凝聚统一。辽宁是我国老工业重工业基地, 辽宁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辽宁建设中, 城乡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相通性的, 脱离了某一方, 另一方文化不可能独自进步和发展。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作为辽宁特有的文化特质在促进辽宁发展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2. 推进策略。

(1) 文化审视。明确辽宁城乡统筹中的文化区隔影响因素以及城乡中优秀的需要保持的文化要素。辽宁城乡文化融合并不是文化特质的趋同, 每种文化都有其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依据, 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形成的。辽宁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内容都是经过长期积淀演化发展而来, 都是基于各自的生产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因此, 城市和农村文化只要与各自的生产生活实践相符合, 就是合理的。 (2) 文化调整。既然文化是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一致的, 就必须使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 辽宁城乡的文化发展路径要根据社会物质条件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辽宁城乡中一些落后的文化习惯应该被剔除, 同时根据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要建立起新的文化特质, 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要。辽宁城乡文化融合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合适的文化特质, 而不是盲目地建设。 (3) 文化激励。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惰性, 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或者改变十分缓慢, 从而经常表现为文化领域的发展落后于经济、政治领域, 这就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到减缓作用。因此, 要有意识地促进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更新并转变观念,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利用经济对文化的扶植和鼓励作用, 发挥政策对文化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各种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 并深入到每个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3. 消解区隔。

(1) 文化认同。城乡居民在对本身文化有着很强认同的前提下, 对对方的文化要素中合理的成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倾向, 因为建立在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对“外文化”群体的理解, 认同对方的文化要素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使城乡居民间的交往更加地频繁, 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达到彼此的理解和认同, 至少是一种非排斥的状态。 (2) 文化治理。这是一种对文化自身各层次要素的审视和修正。每种文化都有其滋养的沃土, 都是建立在一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环境中的。辽宁城乡文化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基础是各自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 随着新辽宁的建设, 辽宁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有了全新的面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 必须建立一种文化发展观, 审时度势, 适当地调整和发展文化, 消解不适当的文化特质。 (3) 文化融合。辽宁城乡统筹的基础是文化间的理解和融合, 这也是辽宁实现城乡统筹的深层次基础。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一种文化的相互认同和各自文化特质的治理, 消解城乡文化的区隔条件, 实现城乡居民的广泛性沟通和互动, 打破城乡间看不见的“厚障壁”, 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文化融合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达程度, 既是辽宁城乡统筹的目标, 也是实现辽宁城乡统筹的保障。

4. 实践保障。

(1) 促进城乡文化的相互交流。首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城乡文化资源, 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辽宁各地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时, 应充分挖掘具有一定历史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 吸引城市优势的人财物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城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根据辽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坚持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重, 通过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思路, 将辽宁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的轨道,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新格局。 (2)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辽宁各级政府要树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 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水准偏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客观现实, 坚持文化发展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引导机关、团体、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 不断促进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 重点支持文化站、科普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 (3) 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 农村文化生活极其单调。辽宁省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城乡文化市场, 通过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和现代交通、通信等手段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双向对接, 把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源紧密联系起来, 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 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乡一体的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程志强.城乡统筹蓝皮书: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42.

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研究 篇9

一、统筹城乡发展国内外实践与启示

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是指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 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中通盘考虑, 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 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或产业组织形式。[1]

1.统筹城乡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化以后, 推进农村建设。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付, 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以及农村地区的保护与管理等。近年来, 日本政府每年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都在11000亿日元左右, 建立以“农业协同组合+农户”的农民经营组织, 排除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对农民的盘剥, 实现农村的工业化。[1]

韩国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农村振兴计划, 大规模实施“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五方面: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福利、环境改善、精神启发和城市与工厂建设。第一阶段政府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福利和环境改善方面;第二阶段工作重点转变为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第三阶段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工业。[2]

台湾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农业升级计划, 主要是要将小农小块耕地改变为较大面积, 以便机械化操作。1986年, 台湾主要农田作业机械使用程度达到97%, 农业劳动力的产值大幅度提升, 城乡差距缩小。农地重划是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的基础, 将农业的工作重点转向农场经营模式, 社会化分工及规模经济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益。[3]

从国外及我国台湾各地区发展经验看, 凡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国家和地区,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经济和社会也越来越发达;反之, 则城乡差别不断扩大, 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2.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内实践

早在30多年前, 我国沿海地区尝试探索适于东部乡村、小城镇及中小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形成了以外资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模式, 带动了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我国13亿人口, 7亿在农村, 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遇到了一系列的瓶颈问题, 突出问题是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农村需求是我国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出路在于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4]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强化对农业支持力度, 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7年, 国家批准设立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坚持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战略思路, 按照城乡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劳动结业、基本公共服务和户籍管理一体化的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探索创新。[5]几年来, 重庆在经济发展、城乡结构、民生等方面成效显著;经济保持年均14.8%的增速, 经济总量突破6500亿元, 人均GDP达到了2万多元;城镇化率提高了5%, 已经迈进了市民社会。成都市根据“大城市带大郊区、大农村”的实际, 探索确立了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 即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一体化,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七年的探索实践, 成都市在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方面为全国树立典型。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502.6亿元, 城镇化率提升到64.9%, 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城乡收入比稳定在2.6∶1左右。

重庆市及成都市发展经验表明:在我国改革进入全面制度创新的阶段, 地方通过自主性制度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 从发展机制和环境上扭转农业、农村的相对弱势地位, 实现“城”与“乡”功能与形态的融合, 已成为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因素

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梯度转移发展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本文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形成因素作了深入探讨和归纳, 总结了自然资源、经济基础、政策制度、投入因素和人文因素等五大动力要素, 并剖析了各要素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贡献驱动作用。

1.自然资源

资源禀赋决定论认为, 不同的自然资源都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随着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之不同, 这些区域也将出现或大或小的繁荣。自然资源数量的多寡影响区域生产规模大小。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某种自然资源的数量越多, 利用该自然资源发展生产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的组合, 会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象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的发展, 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如:东北地区由于具有丰富的石油、矿产、木材和耕地资源, 才形成了以石油、钢铁、森林、化工、粮食等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结构。[6]

2.经济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观点,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 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展求得发展, 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展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7][8]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市场经济先发地区, 民间资金充裕, 农村经济基础较好, 农民具有浓厚的商业经济意识, 广大农村更应重视培育农村的内生力量,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内生型自我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 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必须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内生成长相结合, 打通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融合的通道, 提高经济社会资源的综合效益。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3.政策制度

我国当前经济正面临“刘易斯拐点”, 农村富余劳动力将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逐渐减少, 最终枯竭。因此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型, 必须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 才能实现城市支持农村, 农村促进城市的目标。[9][10]政策制度是统筹发展的直接动力。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国家制定了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特殊政策, 使东部地区优先与市场机制和国际规则接轨得到率先发展。现阶段, 国家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 全面部署和兼顾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 同时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上下功夫。政府正通过制定规划、财政拨款、经济政策、金融支撑等政策手段,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与全国经济紧密结合, 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4.投入因素

现代经济学认为, 经济发展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三要素的投入组合过程。资本对于发展中国家极为重要,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腾飞, 必须重视资本积累, 动员国内外储蓄, 以扩大投资规模。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外资逐步成为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我国东部开放地区大量引进外资,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 不但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而且促进了由农业为主的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11]从金融资本、劳动力及技术投入三方面统计看, 2008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7735.5亿元, 占全国的45%;2002年的跨省流动劳动力约90%来自中西部, 却有82%流向了东部地区;2008年企业自主研发科研经费、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3项指标比较来看, 东部地区占全国的68.6%、79.9%和70.8%, 远高于中西部23.9%、17.0%和22.7%[12]的比例。

5.人文因素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人力因素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人们观念的更新、认识能力和精神素质的提高, 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13]人文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和农民主体因素两方面。地方政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起着核心决策的作用, 地方政府往往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 调节本地的经济活动。农民主体因素指人口文化素质、思想意识、劳动技能等, 这些是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过程中最为能动的因素。东部发达地区有悠久的务工经商的传统, 人口素质高、思想进步, 为农村小城镇发展创造有力的内部条件。西部农村地区人口素质相对较差, 人才技术匮乏, 制约了农村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步伐。

总之, 上述五大影响因素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各不相同, 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与人口素质是推动城乡发展的内源动力, 政策制度及资本投入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外源动力。因此, 在不同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下将会有某一种或两种主导因素起决定作用。

三、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 各地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及产业优势, 寻求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本文结合近期工作, 选择特大都市圈、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中部地区、南部热作地区及西部农林牧区等六类典型模式, 总结规律性特征, 全面剖析不同地区及条件下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径。

1.特大城市都市圈城乡融合模式

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的郊区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于城市需求拉动型的都市农业。都市圈内的农业发展空间与城镇布局相互交叉;农业生产经营与城市其他产业互为渗透和融合;农业承担着生活供给、美化环境、调节经济、创造就业、稳定社会、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

北京市通州区作为首都重点打造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州区依托特大城市都市圈的需求, 把发展都市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战略的突破口。在都市圈的市民需求拉动下, 通州区大力发展以籽种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构建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托特大城市在农产品物流、营销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城促农、服务城市、支撑城市化的城乡融合型发展道路。[14]

2.长三角地区内源型发展模式

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科教文化发达, 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新形势下, 长三角地区自觉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真正实现社会与经济均质化发展, 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支撑城市、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15]

苏州市是长三角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是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 苏州市找准经济转型的着力点, 探索出一条“工农相长”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为农村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 农村工业的发展又“反哺”了农业, 实现农业与农村工业良性互动,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二是推进农业发展机制的创新, 建立一套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的有效运行机制, 如大力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民专业合作的“三大合作”, 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16]

3.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反哺农业模式

环渤海经济圈内的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及京津冀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实践中, 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业的联动发展, 坚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转移剩余劳动力及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途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 形成了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型模式。

唐山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前沿地带, 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唯一试点市。唐山市加快了经济发展向资源型、外向型转变, 围绕壮大乳业、瘦肉型猪、果菜、花生、水产品、板栗六条龙型经济, 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发展产业集群, 实现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加强外向型农业重点项目建设, 鼓励扶持加工出口型、外贸进出口型及三资等外向型农业企业;构建与新唐山功能相匹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动植物防疫监督、农技推广、综合执法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打造现代国际化的农产品物流与贸易平台。

4.中部地区城市群引领带动模式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及高效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科学发展道路。

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发展及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试验区,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中心, 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合作链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试验。郑州市坚持服务于国家大宗农产品生产核心区的总体战略, 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多渠道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城乡发展农业高端服务业, 着力建设完备的农产品物流及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确保“米袋子”、“菜篮子”的有效安全供给, 满足中心城市对农业多功能性服务需求;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培育特色产业链, 探索城乡互动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17]

5.南部热作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

南部热作地区包括海南、云南、广西、福建等省的沿海地区, 这里不但具有发展热作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海洋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南部热作地区依托特色资源以热作农业及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培育农业新兴产业, 拓展农业服务功能和增收渠道, 使农村人口与产业在城乡之间相对均衡转移, 初步形成区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模式。

三亚市是我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农业发展不仅担负着向内陆地区供应热带鲜活农产品的繁重任务;还要服务于三亚“国际热带海滨风景旅游城市”的总体定位, 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氛围。三亚市现代农业发展立足特色资源优势, 一方面建设以冬春瓜菜、热带水果、热带花卉和海参珍品为主产品的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 及全国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具有热带农村特色的旅游内涵, 开发具有三亚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及项目, 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6.西部农林牧区特色资源利用模式

西部地区在加快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立足于西部地区农林牧等特色资源优势, 建成有西部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探索具有示范效应的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径。

重庆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的历史机遇下, 重庆市努力探寻以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为特点的统筹城乡基本模式, 全面实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 以主城区为核心, 加快渝东北和渝东南贫困山区开发, 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重庆市以“两翼地区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突破口, 在东北和东南17个区县, 通过林权和山林经营, 大力开发林业、林果、林地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等产业, 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 努力实现“两翼”地区95%以上的农户户均增收万元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现阶段, 各地以统筹规划为依据, 以资源禀赋为基础, 以产业发展为依托, 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选择与区域重点。

特大城市都市圈地区充分发挥城市对郊区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 将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与农村生产发展相融合, 形成城乡融合型发展模式;长三角地区要担当起带动区域发展、辐射服务全国的新使命, 仍然面临着产业升级换代的障碍。为此应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产业聚集平台, 提高城乡工业化水平;环渤海经济圈地区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发展基础, 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机遇,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 尝试走出工业反哺农业型道路。中部粮食产区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并举, 利用农业特殊优惠政策及产业转移的契机, 发挥中原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 走资源及产业集聚式发展道路;南部热作地区依托热带特色资源优势, 以热作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坚持商贸服务业、高效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多业并举、协调发展, 打造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西部农林牧区在工业匮乏、城市反哺力弱的情况下, 依托山区特色林果、农作物及畜产品资源优势, 摸索出“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当前, 要真正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机制, 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国家及地方的惠农政策及制度创新还有待完善。

第一, 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第二, 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的投入。

第三, 结合农村税费改革, 探索对农业和农民实行补贴的各种有效办法, 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生产直接补贴的机制。

第四, 要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 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 让城市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 篇10

关键词:成都;城乡发展;梯度分布;统筹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18-05

An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Chengdu City

ZHANG Hua-ying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task of Chengdu-Chongqing Experimental Zone. After making comprehensiv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Chengdu during 2001-2005,this paper finds that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f 19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Chengdu City shows a center-outward gradient distribution and that the economic status of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which belong to developed urban economic circle shows rising trends and that the economic status of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which are far from main city is relatively declining and that the districts and counties which have relatively big declining range are Longquanyi District,Qingbaijiang District,Pixian County,Pujiang County and Chongzhou Municipality.

Key words:Chengdu;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gradient distribution;overall plan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分。十六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机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自觉行动。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从实务界到理论界,都已经把城乡统筹提升到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来做成都市各区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评估其城乡统筹水平,对于今后成都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是最早研究城乡发展问题的学者之一。在187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他系统地对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问题进行了研究。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他在该著作中指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人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他提出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在(1898)《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明确倡导“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缪尔达尔(1957)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成为城市化理论中城乡协调发展的经典理论。他认为由于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商品、资本、人员、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先进的地区更先进、落后的地区更落后,因此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从实践方面,麦克·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提出采取城乡一体化的方式,建立城乡联系的区域网络系统可以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共同增长。斯卡利特·爱泼斯坦与戴维·杰泽夫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背景入手,提出了包括乡村增长区域、乡村增长中心和城市中心的三维城乡合作模型。毕雪纳·南达·巴拉查亚提出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强小城镇与乡村的联系来促进乡村的发展。

2.国内研究动态

陈栋生(2005)认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根源是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对策。顾益康(2003)认为,城乡统筹就是要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彻底改变城市偏向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摆脱城乡分割、重工轻农、重经济总量增长轻结构优化、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战略模式,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中心内容就是要以城乡配套的大改革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结构大调整。

刘奇、王飞(2003)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是重构国家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和分散经营的小农大国决定了我国必须确立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

王梦奎(2004)、厉以宁(2004)、孔祥敏(2004)等普遍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 问题的根本途径。

李岳云、陈勇、孙林(2004)将城乡统筹的内涵界定为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设计了城乡统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战金艳、曾磊、鲁奇等学者(2002—2005)构建了的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量化评价方面的新尝试。周加来、余羚羚、朱道才(2006)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量化评估。

二、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城乡发展的诸多方面,既包括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态势,也包括城乡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因此,在参考了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以下9项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A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A2 ——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A3 ——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比,A4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A5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工业总产值之比,A6 ——人均财政收入(元),A7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A8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和A9 ——社会福利院(万人/个)。

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九项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乡统筹的信息,但同时也给数据处理带来很大不便。如果简单地将上述指标得分加权作为城乡统筹状况的评价结果是不科学的,因为变量与变量间往往不是相互独立的,包含的信息有交叉或重叠(即有多重共线性)。因此,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而有效地评价各个年份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本文搜集了成都2001—2005年的九项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年份的城乡统筹度,其中2005年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2005年成都市19个区县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 四川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1.指标数据标准化

2.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软件得到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表3),分析表4,Bartlett检验的F值等于0.000,表明本文成都的主要经济指标来自正态分布总体,KMO取值为0.773 3,说明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由表5可知,主成分为3个时,累积贡献率为89.624%,大于85 %。所以可选择前3个为主成分,做主成分分析,这里分别取前3个作为第一、二、三主成分F1 、F2 和F3 。

为对各个区县在全市的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地位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在考虑标准化的主成分得分之后,还须再根据其贡献率综合考量,可得到加权综合量:F=0.772F1+0.137F2+0.090F3,得到结果(见表7)。

按加权综合量F值的大小可以清晰地看到成都19个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全市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分析成都各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状况,本文还选取了成都市2001年、2004年的统计资料相同的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对2004年成都市各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排序(表8)。

四、结论

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呈现中心——外围梯度分布态势。

1.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是成都市主要的经济增长中心,辖区内都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依据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农民年均纯收入以及人均社会福利院为主要分析评价指标的排位结果,都位居前列,因而其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也就较高。

2.蒲江县、新津县、彭州市、邛崃市和崇州市等均处于成都市相对较偏远的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各项统筹城乡发展指标也大大低于其他区县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因此排位居后。

3.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对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2001年和2004 年的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做了一个纵向比较,发现自2001年以来,除了极少部分区县能够维持在原来的位置之上,好几个区县的排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跌落。

4.在19个区县中,排位变化呈现以下基本特点:(1)属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各区县排列位基本呈上升趋势,离主城相对较远的各区县排位有升有降;(2)上升幅度位居前列的是:新都区、都江堰市和邛崃市;下降幅度较大的分别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郫县、蒲江县和崇州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全面了解了成都市19区县统筹城乡发展情况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如今,在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的历史机遇下,为了实现成都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避免区县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拉大,首先要从全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加强对局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协调,统筹安排,避免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今后,成都市必须重点在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基层自治组织、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突破。在注意培育都市经济增长极的同时,努力缩小辖区内各区县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同时,各区县也要认真分析自己经济位置变化的原因,立足本区(县) 实际,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深入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 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及其政策选择[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5):14.

[2]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6)[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5)[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4)[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孙雪锋.新世纪城市化变阵——浙江省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5:1517.

[6] 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7] 李泉.中外城乡关系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 (4):209.

[8] 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9799.

[9] 曾磊,等.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 (11):766.

[10] 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J].统计研究,2005(3):6668.

[11] 陈家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南京市城乡“二元结构”成因及其对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

[12] 李岳云,陈 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13] 戴思锐,谢员珠.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4] Ginsburg N,Koppel B,MeGee T G. 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责任编辑:弘 流;责任校对:段文娟)

上一篇:文化探析下一篇:法律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