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就是

2024-05-14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共6篇)

篇1:统筹城乡发展就是

统筹城乡发展论文加强规划研究统

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论文加强规划研究统筹城乡发展

路桥自年底撤镇建区九年来,凭着市场先发、体制灵活、民营经济发达等优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发展中,路桥面临着种种问题,特别是城市空间发展无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居民点分布散乱等问题尤为突出,这是长期以来缺乏包括农村在内整个区域的长远和切实可行的规划,造成路桥区缺乏空间整合的结果。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间成为工业化进程的制约日益显现,这表明路桥区迫切需要加强规划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使资源配置更趋优化,空间更

趋合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路桥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要强化规划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以提升路桥城市发展的档次和水平。

一、路桥城市建设的现状

年月路桥建区后,根据自身工业化和私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足的起步条件,按照“大投入、大配套、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在总体布局上,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突出发展城区,积极培育次中心金清镇;在建设目标上,注重城市形象,强化内涵,形成特色,提升品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在工作重点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在特色建设上,弘扬路桥优势,创办大市场,促进大商贸,发展大工业,促进区域经济合理调整;在建设途径上,树立整体经营城市的理念,深化改革,敢于创新,走城市建设市场化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建区九年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多亿元,建成区面积从建区初期的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余平方公里。共投入余亿元,修建路桥大道、南官大道、腾达路、银座街等多条街道和交通道路,新增三级以上公路公里公路密度从建区前的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公里平方公里。投资近万元,新改建市场个,相继建成富仕广场、中国建筑装饰城、台州电子电器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等一批较高档次的市场。通过整合,建成全国乡镇企业(台州)高科技园区、路桥节日灯加工园区、新桥模塑工业园区等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公顷,总投资达亿元。建成鑫都国际大酒店、金佩大酒店等多幢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建成嘉绿苑、方林苑等一批中高档居住区。建成黄椒温路桥段引水工程、五镇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达万吨;建成投资亿元的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万吨;建成变电所座,变电所座,主变容量达万。建成永安广场,黄石、硕雨、避风塘等公园,共绿化城区面积万平方米,城区绿地总面积达万平方米。通过九年建设,路桥远东商贸广场开发建设已具一定规模,旧城保护改造已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逐步提升,一个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路桥城区从一个集镇变成中等城市的格局,应该说建设成就巨大。当我们在感叹路桥九年大变样之余,用更高的眼光去审视,用更冷静的头脑去思考路桥的城市形象和品位时,我们会深深感到,由于路桥脱胎于建制镇,城市建设底子薄,城建人才缺乏,对民间资金依赖性强,且追求高速度等原因,致使路桥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主要表现在:

一中心区不突出,功能区块不明显。由于路桥是“无街不市、无户不商”的市场大区,各骨干市场零散在城区的各个片区,市场和街道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到处显现着商业氛围,各

区块功能布局相差不大,而在夜晚却到处人影稀疏、街落冷清,这在主观上给人以中心城区难找的感觉。同时,路桥“跨越式”的城市增长模式,导致老城和新区并存,老街和新道相接,城市中心区建筑密度不高,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不多,功能区块衔接不强,且在沿街、沿路建有较多低档次的村民安置房,在客观上造成路桥城市中心区总体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地标性建筑不突出,导致了中心区形象难突出。

二商业街(区)建设档次不高。路桥目前已形成以生活消费品市场群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特色的两大专业市场群体,专业街区和超市、连锁专卖等各种现代商贸业态并存的商业格局。目前,路桥市场林立,到处可见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但却缺少一条档次高、能充分展示现代繁华气息的商业街。银座街、富仕路、卖芝桥路是目前路桥繁华和最具活力的商业街,但它只能是普通的商业街,却难以承担起展示一个区域高档

次、高品位、良好形象的使命。且不说银座街南段和卖芝桥路是原老镇的建筑布局,即使新建的银座街中段和北段以及富仕路,其整体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形态总体档次不高。特别是富仕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商业街的功能形态,但其整幢单间立地式的建筑结构,即使通过立面改造,也难以体现现代高档商业街的气息。而开发建设中的远东新区,其一大功能定位为商业中心,目前只有一条贯穿城区东西作为交通要道的路桥大道,以及几条南北走向较短的支干道,也难以承担起作为展示路桥良好形象、高档次、高品位的现代商业街(区)的重任。

三交通规划和建设滞后。路桥目前给人的感觉是路桥“路难行、桥难走、车难停”。路桥的路方向性差,连贯性不强,初来路桥的人很难弄清方向,搞清方位。路桥的路小,三车道少、双车道多、单车道更多,一些道路经常会造成堵车。当然这具有客观性,路桥城区由于河道

纵横,老国道走向弯曲等原因,造就了路桥主骨干街道路网方向性差;由于旧城新区并存,城区发展速度快等原因,造成街道路网连贯性不强。同时,由于人流杂、车流多、交通管理滞后造成严重的堵车现象。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交通规划的滞后。在交通道路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路桥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一些主干道路等级不高、宽度不够,许多道路没有设计非机动车道,功能不全。如泰隆街、腾达路、石浜山洞等,都成了交通的“瓶颈”。国道复线、路院路高速公路连接线、滨海大道等主骨干道路建设滞后了好几年。同时,一些公共设施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停车位,导致城区停车位严重不足。

(四)城市公共设施薄弱、布局差。由于路桥是从一个镇升格为一个县级区,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休闲场所明显不足,如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宫等公共基础设施都还未

开建,致使群众在双休日、在晚上无处可去,这也是造成路桥街落冷清的一大原因。同时,由于地下排污、通信等管网规划设施滞后,造成目前街道经常“开膛剖肚”,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已建成的一些公共设施,也由于布局、规划、档次等原因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如影剧院本来是一个文化宣传和集聚人气的场所,但由于形象不鲜明、缺少停车场以及规模少、档次低等原因,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而投资多、规模大、环境美的永安广场,由于建在交通要道边,离居民小区远,致使功能发挥十分有限。又如客运中心由于设计规模少、发展空间不足,带动周边要素发展十分有限,又面临着被置换的命运。

(五)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各建筑单体总体档次不高,除了多幢高楼以外,基本上以—层的单间立地排式结构建设,高度不高,体量不大。特别是建区初期的村民安置房,还超脱不了农村建筑“大寨式”连排单间的影子,建筑

形态单一,材质较差,色彩零乱,立面难看,和现代城区的形象极不相称。同时,由于民间资金丰厚,居民普遍较富,对单间街面房的需求强烈,而政府过多强调利用民间资金推进城市建设,致使长期以来城区宗地出让较少,城区缺乏功能配套设施完善、档次较高的居住小区的开发,导致人居环境相对较差,也导致街面房基本以单间立地形式建设,缺少那种高耸、豪华且层次感强的现代建筑,严重影响了现代商贸城的亮丽城市形象。

二、路桥城市发展的框架和蓝图

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布局总的构想是把整个城镇体系分为五级,杭州、宁波、温州为一级主区,台州和金华是两个一级亚区。根据最新的《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稿件),台州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浙江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制造业、商贸发达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城市主要职能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浙江中部沿海港

口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年的努力,经济社会与城市的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浙江省一类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二类城市;充分发挥对市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高效的交通系统,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与优美的城市景观;经济繁荣,社会文明,适于生活居住、适于创业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近期()发展主要目标是集中力量,完善铁路、港口、高等级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加快环境、供水、供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使台州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沿海地区先进水平,进一步推动市区建设,启动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引导产业集聚。基本改善城市形象,美化城市景观。中期(—)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市区功能日臻完善,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浙江省先进水平。同时,黄岩、路桥

等城区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主要工业园区的开发,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得以上。城区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心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维护和保护性开发,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标准。远期(—)发展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推动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同时工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产业结构持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不断强化,发展为浙江省一类城市。

路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区域性的现代商贸中心。根据路桥区现状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其空间结构将形成一轴两片多组团的格局。一轴:指贯穿路桥区东西两翼的空间发展主轴,该轴线以滨海大道和国道等重要东西向主干道为载体。两片:分别指主城区和滨海工业区。多组团:根据总规修编主城区一片可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桐屿商贸组团和中部发展组

团。滨海工业新城可分为产业发展组团、居住服务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以天然水系或山体为核心景观的生态基质进行隔离。这四个组团的功能结构如下:

(一)中心组团。该组团即路桥主体城区,范围包括路桥、路南、路北三个街道的大部分用地。组团着重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体现水乡特色,突出现代化城市气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培育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创新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为趋势,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商贸、文化、旅游等高服务产业。同时,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对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企业逐步迁至滨海工业新城,以优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间。并实行旧城改造策略,采取保护与改造并举的方针,对文物古迹加以妥善的保护和恢复,着重挖掘其旅游价值。用地以商业、文化居住为主要内容,重点整理老城路网系统。

(二)桐屿商贸组团。该组团由桐

屿街道及螺洋街道用地组成。面积约平方公里。组团的发展方向为以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区,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居住区。该组团毗领中心城区,由于台州市火车站线的选址一直悬而未定,其用地故得以控制并保留至今。这为中心城区的空间整合和功能置换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台州市铁路线选址方案的逐步明朗化。该组团的发展优势将更加突现,是未来五年内路桥区重点发展的区域。如果客运站及货运站落户于该组团,可结合路桥中心城区专业批发市场面临整合的趋势,在组团中心区位结合客运站的设置,高标准建设功能更新、环境更好,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现代化市场群,大力发展现代商贸区。由于火车客运站前空间也是展示台州城市新形象的重要门户,因此,该区域的城市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及城市交通的组织。适量开发若干具有一定规模和高水平建设的现代生态居住区。

(三)中部组团。该组团以迎宾大道、机新路及南山东麓为组团边缘。面积约平方公里,包括峰江、路南街道及新桥镇用地。其中大部分用地已规划为过渡型的中部工业区用地。路桥中部工业园区的规划目标为:建设路桥近期先进特色产业制造基地和大型生产资料市场园区,并为远期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建立基本构架。近期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生产资料市场及以花木基地为主导的现代生态农业,远期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及居住功能。选择峰江驻地作为组团的服务核心,以组团规模为单位,高标准配置各项公共设施及相关市政配套设施。新桥镇应弱化其行政功通能,逐步发展以组团内的现代居住社区。

(四)滨海工业城。滨海工业新城的建设为路桥的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路桥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机场的限制,工业呈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格局。当工业区人口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则须在滨海

沿线发展以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的新组团,最终实现从工业新城到滨海新城的跨越。因此,滨海工业城的定位不仅仅是大规模的工业区,而是未来台州市的新城区,其开发建设必须树立高标准的规划原则和建设原则,为未来城市发展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目前,路桥各组团建设的规划已基本明确,未来发展的蓝图已基本绘就,其中部分已开始了实施。现阶段,路桥远东新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心工业区、中部工业区、滨海工业新城以及绿心规划区、灵山居住区、南山生态观光园区等几个更为具体的子组团,已基本完成了规划设计,许多工程已开始实施。远东新区在现有平方公里的基础上,通过新行政中心、台州医学城、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北扩西延,形成占地平方公里,以新行政中心、商贸、会展、居住、科教文卫设施为主体的新核心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的路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和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四个部分,以十里长街为主体,以商贸活动为特色,通过严格、细致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展现路桥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和传统民居建筑群体景观,使“十里长街”成为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地方特色以及商业活动的特色街区。目前一期保护改造古街轮廓初现。中心工业园区将以火车场站、吉利汽车城、物流园区、工业、商贸业建设为重点,打造路桥未来现代商贸区。中部工业区以工业、商业街区和生产资料市场群为主,将城区向南延伸,形成未来的中部组团。绿心旅游休闲度假区将按照市里的绿心开发总体规划,引进中国民营经济论坛、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建设成为集旅游、休闲、健身、集会、度假为一体的高档次度假区。灵山生态居住区将通过建设沿山一带的高档住宅区,带动整个山体的旅游休闲开发。南山生态旅游观光区通过南山植物园二期、石滨和南山游步道、花卉苗木园区

等项目建设,建成以生态农业、花卉苗木、植物林带、山体观光、沿山居住为主体的高档旅游区。通过这几个子组团的建设,扩大路桥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空间,初步形成“古今商城,生态都市”的新框架。

三、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几点思考

经过前一轮的城市建设,我们在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许多不足。当前,我区下一轮的城市建设蓝图已基本绘就,进入打造“都市路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健时期。因此,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认真总结上一轮我区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借鉴各地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全面推进城市建设进程,全力打造“都市路桥”。为此,在新区开发建设中,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发展战略上,要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路桥作为一个以市场为主导、制造业为带动,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城区,既面临以工

业扩张为主的城市快速非理性扩张的压力,也面临着城市化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区现在的城乡空间发展是一种基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上的自下而上的无组织的分散发展模式,造成城乡空间无序分散的形态,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在我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为路桥区提供一个合理的空间构架和现实的发展空间。我区城市建设发展到目前的状态,进一步的分散发展危害巨大,集中发展建设是路桥区城镇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路桥城市建设在空间上应强调集中,以突出紧凑的空间形象。在城市以外的地域,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适当小分散的控制建设发展。要打破村、镇(街道)两级行政界限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建设空间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区只有实施大集中小分散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分散发展的低水平状态,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和达到高水平的城市发展阶段。同时,根据我区现状的发展条件和未来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判断,路桥城区还处在内聚式与外溢式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往西和往东。向北受行政边界的制约,基本上没有发展空间。西侧距离城区中心较近,有一定的建设用地,且用地条件优越,是城区发展优先考虑的方向。主城区往东由于受机场的限制,有一定的制约,但随着滨海大道的修建及未来滨海工业城的发展,城市宏观跨越已是必然的选择。

(二)在规划把关上,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规划是龙头,有一个高起点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实施蓝图,并保证严格实施,就能营造城市的品牌形象,创造富于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凝聚人气和资本,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我区以前总体规划意识不强,存在着“先繁荣、后市容;先流通、后交通;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一切都被动应付。城市

虽有规划,但立意和起点不高,缺乏超前意识和大手笔,修订得也不及时,城市功能不全,系统性和配套性差,特别是环境意识淡薄。有些规划有了,水平也是可以的,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执法、监督队伍素质低等原因,执行中往往走样,结果最终还是不理想。应该说,城市规划本身是难以调控城市规模的,也不可能为城市功能进行终生定位,但是规划可以调控和影响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强化规划意识,树立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规划控制,注重建筑、环境容量、配套设施、形体景观等规划元素的互相配比,不要顾此失彼。在不影响自然人文景观和周围建筑的采光通风的情况下,鼓励建设高层建筑,全面实行立改套。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根据所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对人口密度、绿化率、空地率做出适当限制;注重对建筑的风格、色彩、轮廓空间组合

等方面进行控制;重视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特别强调园林绿地、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和各类停车场等三种具有静态功能的公共场地建设,这对于提高城市品位,发展城市经济和增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非比寻常。

(三)在土地开发上,要实施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模式。城市土地的综合开发,也叫房地产综合开发,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开发和基础设施开发三个部分。城市的发展应以房地产综合开发为依托。在建区初期,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因此,我们在新区土地开发模式上,要根据城市总

体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要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综合开发建设。在具体开发内容上,要对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土地开发、组织施工、验收交用,做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互相配合和协调发展,以求缩短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工业、交通、住宅、科教文卫、商业服务、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所需用地,根据需要和可能,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配套建设,分期交付使用。要通过对各项目的综合平衡,最合理地安排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供气、消防等诸种设施与主要用地功能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开发秩序,避免各项开发投资因互相干扰而降低效益。在开发规模上,要做到合理适度。要研究开发强度,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通过综合开发,合理安排互补功能用地的充足空间,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土地的利用系数。

(四)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上,采取政府(财政)合理的介入方式。新区开发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的先期战役,投资大,风险大,利润也不高,但却是城市空间开发的首要任务。如何筹措资金,合理使用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区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规模巨大,资金需要也巨大,仅靠财政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财政无力包揽全部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难免身陷微观经济事务之中,影响其基本职能的履行。所以政府应让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我区已有很多成功的偿试。建区以来,我区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将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无形资产以及城市其他资源作为商品,重新进行组织和优化配置后推向市场,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发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动机,以小量国家投

资带动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基础,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开放型的投资格局,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因此,我区应继续走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着重做好三方面事情。一要承担基础设施的未来需求预测和总体布局规划,并制订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计划,消除市场的盲目性,为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率打下基础。二要对垄断的基础设施公司实施管制,防止其滥用垄断权利遏制潜在竞争对手和损害消费者权益。三要在一些相互之间具有替代性的自然垄断领域,政府与其管制垄断,不如为行业间竞争提供方便,用市场机制限制垄断。在具体操作中,更应注意避免以下三种失误:一是注意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维护政府与企业之间契约的严肃性,避免出尔反尔,丧失信用。二是政府不必参股每一项基础设施投资。三是在吸引外资及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应该建立激励机制,促使民营企业提高效率,而不能承诺固定回报。

(五)在建设时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统一。考察城市发展史可以看到,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打破平衡、恢复平衡、再打破平衡”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在新区开发中,要制定土地开发的时序和强度规划,使其能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具体建设时序上,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统一。过去,人们为了追求建设速度,往往对质量有所忽视,这在建设史上有很多惨通的教训。纵观我区前一轮的开发建设,我们不难发现,建区初期,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创业热情的鼓舞下,路桥城市建设获得快速发展,被舆论称为“路桥速度”,这一度使全区上下感到自豪。但快速也导致我区的城市建设留下了不少败笔,这方面的教训尤为深刻。当然,一味追求质量不讲究速度也是不可取的。毕竟城市建设不是创作艺术作品,我们的建设要

保证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均衡发展,以城市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较低的投入得到较大的开发。特别是行政决策者的时间概念与规划设计者的时间概念是大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衔接好两者的差距,注重处理好建设速度和质量两个概念的辨证关系。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尽量做到既要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快发展,实现建设速度和质量的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 26 ~

篇2:统筹城乡发展就是

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2009年“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

暨2010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局按照新都区委“关于印发《成都市新都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新都委办发〔2009〕4号)和杨羽在全区城镇结构调整打造统筹城乡综合典型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区统筹办领导下,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步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保证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确保城乡民众食品安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真正减少农民负担,为促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我局“试验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发挥职能优势,做好重点企业帮扶工作

2009年,我局加强了与医药企业的联系沟通,主动帮助企业排忧解

难,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市场,不断优化和带动了全区医药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医药产业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主动与区工商、商务局等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商讨推动品牌战略和成都西部医药贸易中心建设的工作措施,积极服务于我区医药产业发展。2009年,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驰名品牌荣誉称号。

二、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推进“两网”建设工作

实施农村药品集中统一配送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得实惠。通过落实统筹城乡目标,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农村基层监督队伍得到加强,药品监管工作延伸到农村最基层,使我区“两网”工作沿着规范化方向健康持续发展。2009年完成药品配送总额2359.4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78%,其中成都造药品配送达621.9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7.79%,占配送总额26.36%,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

(一)配送覆盖面继续保持“双百”。21家卫生院(包括改制卫生院、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证了配送面和配送品种的“双百”目标要求,药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均完全由配送中心配送。中药饮片完全从配送企业或合法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购进,确保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杜绝了从非法企业购进的现象。

(二)监督网络进一步健全。为进一步完善药品三级监督网络,确保药品监督不留死角,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协管员和义务协管员工作职责,完善了农村药品监管三级网络。坚持落实协管员、信息员的聘用、培训、考核、奖惩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起社会监督、行政监管,各方联动、反应快捷的信息应急网络和运行机制。强化药品监督协管员培训和目标考核。每年组织协管员培训一次,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努力提高药品监督协管员队伍素质。做到监管无盲区,监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确保

了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三、落实惠民工作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力度,强化对城镇惠民药店的监管。保证了城市低保对象通过社区惠民药店每人每月可购买200元的零利润药品,减轻了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用药负担。1-11月接待城镇低收入群众购药1896人次,购药总额27150.14元,让利12236.4元,对低保对象的覆盖率达100%。并完成了新增设1家社区惠民药店的工作目标。

四、积极开拓创新,保障城乡民众的饮食安全

2009年,我局围绕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职能,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经过一年的创新实践,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制售假冒伪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杜绝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信息报告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2009年5月,我局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在各大型食品单位确定食品安全应急信息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信息报告机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协调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依法开展了元旦节、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学校周边饮食环境专项整治;学校、医院、建筑工地食堂、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专项整治;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6类食品准入工作的专项治理等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2009年4月22日,我区代表四川省接受了卫生部对“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检查,专家组对我区专项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建立食品安全奖励机制。2009年7月,我局制定了《成都市新

都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对举报方法、举报范围和举报措施进行了明确,同时区政府划拨经费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为公众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四是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今年,我局将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作为巩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的一项主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市食安办的要求,在实施6类食品市场准入后,将准入种类增加到 27类。目前我区食品单位建立了食品原辅料采购验收、登记制度,做到进货有登记、出货有记录,食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

五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针对我区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多、小、散的特点,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我局加快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2009年,在原16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A级单位的基础上,规范14家企业成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A级单位,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的食品安全信用管理体系。

六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巡查制,全面推行《镇级食品安全监管告知书》和《食品安全协管员监管手册》,强化协管员监管力度,消除了基层监管盲点。

四、2010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在统筹城乡综合打造上下大功夫。一是加快医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医药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二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动品牌战略,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服务于我区医药产业发展。

(二)认真贯彻执行《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一是建立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协调配合卫生部门抓好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工作,监督和指导辖区内零售药店配置和销售基本药物。二是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加强对药

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落实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探索建立药品生产企业诚信制度。三是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严格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加强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指导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三)巩固、深化和提升我区农村药品“两网”工作,丰富“两网”内涵,拓展“两网”外延。一是认真贯彻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小维在成都市农村药品“两网”第一次联席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协助区政府建立我区“两网”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二是“两网”建设继续围绕保障农村药品供应、减少农民群众就医用药支出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巩固现有工作成果,防止工作滑坡。三是完善机制,严格执行责任制制度和责任制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两网”运行质量。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监督责任协管员和义务协管员的工作培训和检查考核,确保对镇村医疗机构的监督覆盖面达100%,保障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继续巩固和深化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为突破口,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突出食品安全防控重点,全面提升我区食品安全水平。

1、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强化各级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二是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职能部门之间协作。三是继续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督促食品企业切实加强自律。

2、逐步实现产品及产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产品的进货、出厂登记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防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食品进入市场。

3、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标准、信

息收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披露等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回访等监管制度,逐步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和监管档案,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4、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范能力;及时报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所作的工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带动我区食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协调开展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偷工减料、掺杂例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用非食品用原料和发霉变质原料,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活动。对无证生产、制假售假的食品企业,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打造并维护好我区食品安全的良好形象。

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主题词:统筹城乡2009年工作总结2010年工作思路主送:区统筹办成都市新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12月14日印

篇3:统筹城乡发展就是

2003年以来, 为了破解二元体制瓶颈, 成都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探索出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金色大道。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型的内陆城市, 城乡二元分割一直是困扰成都发展的瓶颈, 成都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大, 但成都农村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差距就很大。成都六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 一个根本原因在于, 从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 成都就把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正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所说, 体制机制的建立比具体政策措施更管用, 更具有根本性。

一、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

成都市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 不断改革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着力完善“全域成都”规划, 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模式, 切实加强乡村规划管理,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一开始, 成都就将“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 即城乡一盘棋, 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 一张蓝图绘到底, 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规划实施管理模式, 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由于过去的规划管理模式将大量的管理精力投入在项目审批上, 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已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规划实施管理的转向, 即从单纯城市规划管理转向城乡规划管理;从单纯的项目管理转向区域空间管理, 加强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控制;从单纯管理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审批、属地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 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建立规划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服务平台前置”的管理运行机制。

围绕城乡统筹工作, 按照城乡规划一盘棋的思路, 实现城乡统筹审批机制再造。第一, 在中心城范围实行了以提高审批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管理、分段办理、限时办结”审批程序。第二, 按照“抓两头放中间”、“重心下移”原则, 在中心城实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属地管理程序。第三, 按照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的要求, 优化审批流程, 加大属地管理后的审批统筹力度, 成立内设机构管理行政审批工作。第四, 推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改革制度, 加大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 通过并联审批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投资环境, 推进城乡统筹;攻克难点, 加强农村地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管理的重点是规划许可证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的落实。多年来, 成都市规划管理审批系统已基本建立了一套集中统一、较为规范有效的审批机制、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工作推进, 在城乡规划编制满覆盖完成后的实施管理中, 既有的审批体系和程序受到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 按规划实施的许可管理“管什么”、“如何管”成为需要研究和破解的主要问题。结合贯彻《城乡规划法》, 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 明确了“规划既要管住, 又要依法行政”的工作思路。

二、统筹城乡产业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撑

在“全域成都”理念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初步建立起了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例如安德镇三化联动, 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动力。除此之外, 成都始终坚持“三个集中”的发展原则, 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 是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 是解决成都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的根本策略。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实验区———大面镇龙华社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 龙华实践的做法是把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 置换出的土地向规模集中, 有利于土地流转, 而集中居住的农民形成了新型社区。工业向园区的集中, 有利于城乡产业的集中发展, 保证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是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本条件。“三个集中”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 其灵魂实质在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更有利于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共享,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 坚持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 调整城乡产业布局,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统一, 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

建立异地招商补偿机制, 全面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规划, 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 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 吸引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 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坚持以聚为主, 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 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 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 促进农民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成都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 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 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机制, 成都正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形成了城乡一体、梯度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统筹城乡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 既要发挥政府的力量, 更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在前5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建立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 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 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 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 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 建立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说, 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 从本质上说, 就是创新土地制度, 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 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 强化产业基础,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农民身份、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的一项系统工程。

2008年1月1日, 成都市委出台“第一号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 (试行) 》的文件, 把改革的重点锁定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试点等目标, 这份旨在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 把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入“深水区”, 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资产资本化的本质是资产可交易, 核心是可流转。关键和难点是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 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 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成都建立了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的机制, 实施了网络化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 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 (社区) 垃圾集中处置、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始终坚持落实“四性”要求, 努力塑造新型乡村形态。5.12地震后, 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又好又快地推进灾后重建, 并提出农村安置点的规划要结合长远发展, 统筹规划生产生活设施, 突出产业支撑, 充分体现发展性;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民风民俗, 在建筑形态、环境、材质、色彩等方面塑造各自特色, 务求多样性;坚持“显山亮水”, 保护自然生态、地形和林盘等, 注重与环境的相融性;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 落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 实现共享性。全市按照“四性”工作原则, 扎实快速推进了灾后重建工作, 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 从根本上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取得了2009年的辉煌业绩。

五、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改革目标。成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 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 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 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8年开始的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 是把公共服务延伸到村, 真正还权于民的又一举措。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已经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这在全国属首例。以农民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农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对从农村转移入城的新居民和失地农民, 妥善解决居住、就业、社保等方面的问题, 加快身份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实现安居乐业。对仍居住在农村的农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保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推动城市服务向农村延伸, 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六、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事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是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顽症、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关键问题。

过去, 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没有放在城乡统筹的层面上, 管理体制充分体现城乡分割, 导致城乡二元格局更加分化, 城乡差距加大, 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拉大, 形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

2004年8月, 成都开始将过去城乡“分而治之”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 先后对30多个部门进行了职能整合和归并, 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部门管理体制, 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形成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 使这场改革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推动, 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

篇4:城乡旅游统筹发展

然而,在新一轮的客源市场竞争中,随着惠东、龙门、博罗等周边兄弟县区的异军突起,惠城旅游业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旅游资源的利用、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拓展都遭遇了瓶颈,要重新赢回客源市场的认同尚需付出加倍的努力。为此,惠城有必要为自己制定新的旅游发展战略,不仅能够冲破现存的旅游发展困境,还能通过打造新产品、推出新形象、争取新客源,一举抓住机遇,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重树惠城旅游威望。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惠城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呈现了相应的变化。

困境“突围”的战略思路

基于以上背景,惠城区旅游局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承担了《惠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的制定。项目于2011年2月启动,于2011年12月19日顺利通过终期评审。

在这份规划中,根据惠城区旅游发展现状,针对如何走出困境,我们排查出了几个关键节点:

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与挤压情境下,正确认识惠城区旅游发展的阶段性困难,寻找发展的主要动力。

如何发挥中心城区的增长极作用,整合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等高质量旅游资源,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进而带动惠城区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如何深入挖掘和整合惠城区北部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新贵产品,并通过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惠城区旅游竞争力。

如何适应区域旅游市场由观光型向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复合型旅游方式转变,将惠城区建设成为目的地型旅游地,防止旅游过境化。

如何调整旅游业的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增加政府财政与企业收入的同时,通过社会经济调控措施,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分享旅游福利。

从这几个方面突破,应是破解惠城区旅游发展困局的重中之重。

从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需求趋势判断,惠城区的休闲度假旅游,尤其是城市休闲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具有比较优势,而大众观光旅游的特点和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有关部门将惠城区的战略思路确定为:中心城区整体营造休闲度假氛围,令其个性鲜明且具浓郁小资情调;北部片区重点烘托原始生态氛围,尽量减少过度的人工痕迹,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及户外运动旅游。

休闲度假旅游是惠城区旅游的主攻方向,应当着力在区域市场中构建惠城休闲度假旅游的目的地形象。由于珠三角的城市面貌目前大多过于现代化,历史遗存不多,并且只能在城市中占据一个小角落(如广州、深圳等),纵使独具特色,也难以形成整体氛围。反观惠城,城市中心区尺度不大,西湖、东江、西枝江、红花湖、高榜山、商业街等结合得很紧凑,城市景观并不像有些传统城市那样流于陈旧,而是活力十足,城市特色易于打造与表达。

生态休闲及户外运动可依托北部片区的横沥镇和芦洲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近中期内惠城区北部应以具有凸显优势的“康体+休闲度假”的产品形式启动乡村旅游市场,在珠三角区域中形成亮点。树立惠城区的生态休闲及户外运动的旅游形象,以其后发优势,带动整个惠城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从较为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向生态休闲旅游、户外运动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型。

中心城区:打造城市旅游

结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关部门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凸显其“东江明珠、闲适惠城”的旅游形象,意在营造山水交融的休闲城市,最终形成“一心六点,一链三带三组团”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其中,“一心”的规划要点包括:

重点打造以旅游休闲体验为主的“十字型”骨架,突出“闲生活”主题 五四路、国庆路和中山西路、中山东路构成的“十字形”架构是惠城老城区发展比较成熟的商业街,但目前除了五四路和国庆路专门开辟为步行街外,其他路段都是人车混行,环境欠佳。可将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与五四路、国庆路连通作为步行街,并经过东新桥与水东路合并成一个连续的景观序列。该步行区域要突出休闲活动的多样性,除了现有单一的购物之外,还应该加入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等以“闲生活”为特色的活动。

复原金带街周边传统街巷风貌,形成“鱼骨型”肌理,突出“慢生活”主题 金带街周边街巷是惠城区传统老街巷的代表,街巷的空间格局和肌理都保存较好。建议以金带街为骨干,复原其周边的街巷格局,包括叮咚巷、文兴街、金带六巷、高营房等灰墙深巷的传统风貌。把保存较好的黄氏书室、杨起元故居、余道元故居等传统建筑作为街巷的重要节点和民居样板房,其他民居则按照明清时期的风貌进行修缮。与“十字形”骨架的“闲生活”不同,该街巷区域重点突出“慢生活”的氛围,可以选择部分民居开发为文化书店、书画展室、家庭旅馆和咖啡茶室,形成集文物保护、民俗风情展示和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具有惠城传统街巷肌理的历史街区,处处体现出市井休闲文化的随意和舒适。

整治丽日广场周边环境,突出“新生活”主题 丽日广场位于环城西路,与步行街相邻,是以零售品牌服饰、电器百货等为主的现代化综合型购物中心,是惠城区市民最重要的购物场所之一。该购物区应突出“新生活”主题,在建筑立面和周边环境设计上突出现代感,对目前杂乱的广告牌进行统一规划,对被停车空间严重挤压的入口空间进行重点规划,通过花坛、绿地、小品等进行界定,突出现代、简洁、时尚的“新生活”特征。

水东街延伸“十字型”骨架,突出“水生活”主题 桥东区是惠州市历史与文化的发源地,而水东街则是整个桥东历史文化的缩影和精髓。以“十字型”为骨架的商业步行街应通过东新桥一直延伸至水东街,这里的规划以“桥东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依据,以老街、码头和东江文化为核心,结合合江楼广场,对沿街的古骑楼、竹筒楼、老院落等建筑进行修缮。西段主要布置餐饮、休闲、客栈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东段则是复原之后的民居建筑,以商住混合为主,是惠城市井生活的重现,可以给游客提供老城传统生活的观光体验。

nlc202309031922

北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如果说游客在中心城区享受的是精致优雅的都市格调,那么在北部地区感受到的,则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景观。

其中,户外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是重点打造的旅游产品之一。以户外运动休闲为开发思路,重点打造一个以休闲漂流为产品支撑、以赛事节庆为营销渠道和以绿道系统为基础服务配套的户外运动休闲产品体系,满足当地居民及户外运动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

此外,乡村民宿体验旅游产品也是重点打造的特色旅游产品。其规划思路为:以惠城区北部片区,尤其是东江、下岚河、秋香江三大河段两岸完整良好的自然环境、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特色民居为基础,整合周边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发展民宿旅游。将当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使游客有机会接触当地人,体验农林牧渔生产、生活、生态活动,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值得指出的是,乡村民宿旅游的运作,提倡利用G+V+I+F的运作模式,即包括政府G(government)、村集体V(village)、投资商I(investors)、农户F(farmers)的运作模式。其中,政府应该对交通道路、上下水管网、水利灌溉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给予补贴,对村落规划、技术辅导予以支持,对市场启动、宣传推广、前期消费带动给予直接的扶持。村集体经济是系统科学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的关键,应该选择集体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村落进行乡村民宿试点建设,这样才能较好地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一些中型的旅游项目,形成较大的吸引力结构。投资商是民宿旅游建设的外来动力,应尽量吸引外来投资人,建设独立的旅游项目,比如生态餐厅、景区项目、山水酒吧、水乡歌舞或地方戏剧展演等,成为带动民宿旅游体验的重点。农户是乡村民宿旅游的主体,既是受益人,也是投资人。农户投资新民居建设(家庭旅馆)、投资餐饮(农家乐)、投资经济作物(花卉、果林等)等,是打造民宿旅游体验最为重要的内容。

可以说,城乡统筹发展是惠城区旅游产业最为适宜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休闲为导向对惠城区北部片区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多功能、多业态、多效益的集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提升土地价值、吸引目标市场、推动衍生产业发展、多元文化互动,城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这也正是惠城区旅游困境突出重围的制胜关键。

(保继刚系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旅游学院院长,罗秋菊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中心副教授、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

篇5:统筹城乡发展

?

(一)问题表现

?

1、农业问题:农业基础脆弱((1)技术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抗灾害能力差;(2)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3)农业可耕地少、人口多。)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是发展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2、农村问题:经济不发达,社会发展滞后。

?

3、农民问题: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合法权利没有得到很好地维护。

?

(二)问题产生原因

?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我认为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

1、自身条件。农业是利用生物的生长机能,采取人工培养和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这就意味着农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 农村地区受自然影响大,一些地区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 我国农民人数多,而且从整体来看,其文化素质偏低。

?

2、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

3、经济形态及生产方式。“三农”与农业经济及小农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而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工业经济的中期,一些地区知识经济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

4、制度影响。如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要素的正常流动。

?

5、发达国家对农业保护,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挑战。

? 美国通过的新农业法案,大幅度对农业增加补贴,补贴总额预计每年高达115亿美元。这样美国每个农场主,每种植1英亩小麦就可获得政府补贴33.4美元,每英亩玉米获得61.1美元,美英亩稻谷获得96.22美元。

?

(三)问题对策

?

1、农业

?(1)粮食生产。

? ①粮食生产重要性

? 分析粮食生产重要性时,要把握几点:一是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二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粮食需求量很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三是粮食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独立自主。

? 探究: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指出:“就今年来讲,关系今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是否能够管好通胀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 ? 请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 思路:首先,谈谈农业地位、作用。其次,粮食及农产品是人类基本生存资料,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上涨,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再次,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品的价格上涨。此外,食品在我国现行CPI中的比重较大。所以,农产品价格上涨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

? ②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

? 第一,自然因素。首先是土地。一是土地的数量。国家的政策是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二是土地的质量。国家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是提高耕

地质量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加强农业基础实施建设的举措。

? 其次是气候。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很大。当前一些地区出现的极端天气对粮食生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极端天气—--粮食减产,影响人们需求;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影响人们购买能力,对低收入者更加不利)。

? 阅读材料

? 截至3月16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有2000多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其中,西南部五省区市是重灾区,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持续的干旱首先会给农牧业带来直接危害,另生产下降,人畜饮水困难。?

? 严重干旱引发了人们对粮价反季节上涨或通胀预期提前实现的担忧,就这一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西南部分地区旱情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严重,重旱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等地,受旱的小春作物减产很大。?

? 广西和云南是我国的主要食糖生产基地,目前云南的甘蔗受灾面积已达甘蔗种植面积的75%,产糖量估计会下降15%以上。产糖量的预计下降已经使糖价连续4月上升,也给食糖的下游食品行业带来提价压力。?

? 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只占全国的15%左右,而且比重近几年还在不断下降。虽然西南地区干旱严重,但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并未受到影响,粮食作物生长良好。?? 结论:西南地区的干旱对食品价格、进而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是有限的。?? 第二,科技。我国有的科技成果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有的也已接近世界水平。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总体水平大致落后15—20年,某些领域还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更大。

? 第三,物质投入。可以分析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四,规模效益。分析土地流转制度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第五,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③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

? 第一,制度与政策(宏观调控)。

? 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种粮大户,实施适度规模经营。

? 政策: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第二,科技。国家应鼓励良种培育,一是提高粮食产量,二是提高粮食质量。(可以谈谈食品安全。也可以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实行零关税后泰国大米对我国粮食的冲击。)? 第三,投入。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国家财政资金要加大投入,更要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探讨:如何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粮食生产?)

? 第四,产业化经营。

? 探究:请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国宝桥米集团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 ①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该集团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了优质稻的生产规模;上浮最低收购价,调动了农户积极性;坚持“五统一”和标准化种植,提高了生产效率。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该集团重视技术的创新。他们引起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并进行技术攻关,确保了国宝桥米的品质,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价值。注重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③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企业管理。④提升产品品质,积极打造品牌。

? 变化题:该集团是如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统一的?

? 在粮食生产上,如何协调种粮农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其他农产品。(略)

?

2、农村

?(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一号文件”要求夯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市场不是万能的、农业地位、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对农业、农村、农民,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 从哲学角度分析:突出生产实践的作用。

? 从政治学角度分析:重点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 ②怎样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突出“两只手”、“两种资源”。

探究:材料一:东、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

覆盖率比较(单位:%)

项目全国东部西部汽车站覆盖率33.241.632.7通公路村88.793.179.8电话装机容量覆盖率93.499.187.9程控电话覆盖率84.297.370.1文化站覆盖率76.886.365.6小学覆盖率76.872.088.5中学覆盖率85.797.270.2? 材料二:农村公共投入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如下图)?

(1)材料

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加大通讯、道路、教育、科技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

?(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利用经济手段推动通讯、道路、教育、科技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 解答思路: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覆盖率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覆盖率低于全国和东部的水平。

? 材料二说明农村通讯、道路、教育、科技等公共投入都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科技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

?(2)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因素。

? 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强农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 ③加大农村通讯、交通投入,可以促进信息和物质交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搞活,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④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 ⑤加大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消耗,提高农业生产率。

? 变化:加大通讯、道路、教育、科技等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变化:

? 在上述答案的基础上,增加“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对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带动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农村基础设施;运用税收政策,降低相关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的税率,鼓励社会资本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运用货币政策,对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有限提供贷款,降低贷款利率。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①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 第一,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首先,它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其次,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从而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再次,它将有效化解一些农村集体组织无钱办事的困境,使它们能够集中有限财力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从而形成文明的乡村风气与和睦的邻里、干群关系,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二,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随着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

? 第三,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亿万农民发出国家将为他们建立由财政全额支付的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这一信号,使他们老有所养。农民无后顾之忧,就会敢于消费,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3)农村消费需求

? 现象:我国住在县和县以下的三分之二的人口买了三分之一的商品,住在城市里的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买了三分之二的商品。因此,扩大消费最大的潜力是在农村。

? 当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一,农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第二,农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助推器,是拉动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 第三,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首先,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机制转变的根本出路。

? 其次,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加快实现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 再次,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第一,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历史成因: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多少是影响消费支出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

?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和根源探索?

? 第二,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制约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 第三,农村居民收入低下,导致了农村消费需求不足。

? 第四,农村居民未来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制约了农村即期消费需求。

? 第五,农村消费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也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 第六,农村消费观念与消费心里因素,也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 第七,“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广大农村的“有效需求”。?

? 当前我国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缩小城乡差别,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逐步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 ①国家要启动扩大农村消费的宏观政策。从宏观政策上,调节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让广大

人民更多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重点要增加农村居民消费量。在投资领域里,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把基础设施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 ②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壁垒,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③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 ④继续推进小城镇化建设步伐。

? ⑤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护农民切身利益。

? 第二,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提高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 第三,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扩大农村即期消费 ? 第四,转变消费观念,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消费。

? 第五,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消费需求顺利实现。要重视对农村市场的开发,通过培育农村消费热点,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加速实现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第六,增加农村“有效供给”,实现农村消费“有效需求”。

?

3、农民问题

? 农民问题关注四个角度:

? 一是农民增收

? 二是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

? 三是新生代农民工

篇6: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必须从战略高度考察其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明确其战略思路和主要内容,给出其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意义

1、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条件

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关统计指标显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以来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农村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单靠农村自身,必须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逐步解决,可以说没有城市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民的小康难以顺利实现。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创新城乡发展战略,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选择,是加快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观念、机制和体制的诸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1、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目标,就是要通过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通过文化、人员、信息交流,经济、教育与科技合作,把城市现代文明输入农村,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如何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上,目前从上到下已形成共识,达成了明确的战略思路:那就是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把“三农”问题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考虑,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充分互动加以解决。“城里人”要关心“乡下人”,城市要帮扶农村,工业要反哺农业,应当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从我国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来分析,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新阶段农业的问题需要工业参与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城市参与解决,农民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劳动力转移来解决。

2、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指经济范畴,它包括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都要实现城乡统筹。在经济上应把农民致富与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结合起来,长富于民,藏富于民,实现农民“有其利”;在政治上应把善待农民与尊重农民、组织农民结合起来,给农民国民待遇,让农民当家作主,实现农民“有其权”;在思想文化上应把教育农民与转变农民

观念、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弘扬勤劳、善良、讲修养的传统美德,增强民主、科学、讲公德的现代文明意识,实现农民“有其教”。具体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即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编制城乡规划,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尤其要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政府要调动和引导各方面的力量着力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乡村联系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尽快改善。优先发展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和受益对象,让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基础设施。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三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负,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农业税,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对策建议

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背景,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中,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在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不改变这样的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城乡统筹的主体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率先带头转变观念,树立以民生为本的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作

为最重要的政绩,把增进最广大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也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其考核内容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新的调整和补充。其重要内容要把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业绩作为重要指标,加大这方面的权重,考核中要多倾听农民和民工的建议和心声。

2、统筹城乡发展要注意以“三化”带“三农”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应“三化”并举,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这是近几年我国解决“三农”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我们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依据。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辩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逐步“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化”农民为市民;城镇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化进一步扩张的载体,可以通过城镇的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村土地集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农业经营企业化。企业化寓于产业化之中,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为推进农业企业化,要下大力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今后不管是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政府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一视同仁地给予支持。

3、统筹城乡发展要把统筹城乡教育作为首要工程

城乡差别大、农民增收难的根子,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上。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农村各类人才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发展相对薄弱,难以实现均衡发展和高水平、高质量提高;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仍然存在,受校舍、师资及学生就学愿望的制约,高中段教育实现全面普及面临困难,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不平衡现象有继续拉大的趋势;税费改革之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学校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农村教师工资发放标准不统一,来源不稳定;农村教育办学思想和方法落后等。因此,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就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农村教育工作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破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相伴随的城乡教育差距,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努力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为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青岛市的做法是与县区政府签订《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书》,将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纳入区县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责任目标,对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增长、学校布局调整、危房改造

等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针对农村学校规模小、布局不合理、校际差距较大等问题,以乡镇为单位,重新规划农村乡镇中小学布局,实施农村小学、初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镇初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命以及教师的聘任、调配交流等实行区市教体局统一管理,建立教师工资按照区市统一标准发放制度。二是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打造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首先是建立城乡学校帮扶制度。城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市区的学校与农村学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通过教师定期交流培训、联合举办教研活动、经济支持等形式,实现理念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其次是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和残疾儿童少年就学保障办法,使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城市的中小学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等额外收费项目,使其享受与城市孩子相同的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实施免费教育,免费项目包括杂费、住宿费和教科书费。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所需经费按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区级财政负担;第三是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就读资助。县区政府要按有关规定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农村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三是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为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应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政府对接受培训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贴和资助。

4、统筹城乡发展要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作为突破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保障。目前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在国家财政的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国家基本没有承担责任。农村目前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小范围进行改革试点以外,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政府只有帮助农村地区建立起与城市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把土地从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中解放出来,城乡统筹发展才有基本的制度基础。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促进农民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稳压器”。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坚持分阶段、逐步完善、地区差异的原则,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条件已基本成熟的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广到全国;先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其主要内容有: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制度,减少和消除“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阶层的产生,政府应从财政和土地出让金中安排一定比例,通过“以土地换保障”的形式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城镇社保向农民覆盖,最终实现与城镇社保接轨;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与城镇低保水平的合理比例关系;稳步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5、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减少农民”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GDP中比重越来越低。只有农村人口也同步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否则,农业人口不减少,大多数的人口只能创造和占有越来越少的财富,是难以富起来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适时转移与充分就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长期繁荣的必要前提。

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为农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比例发生逆转,在农业生产效益、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能使农副产品生产者获得成倍的效益。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其更大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劳动力的观念和意识,使城市中的先进思想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广泛传播;同时市场信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迅速在农村扩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第三,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别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从近几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劳动者报酬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2000~2002年依次为54.2%、79.2%和60.9%。可见,劳动者报酬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由此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三农”问题,能够取得多重效果,可以加速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上一篇:城区发改局廉政实施方案下一篇:花的启示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