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经济与人才培养

2024-05-11

奥运经济与人才培养(精选十篇)

奥运经济与人才培养 篇1

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 它对主办国, 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给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带来了32.9亿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给加泰罗尼亚地区带来了260.48亿美元的经济效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为乔治亚州带来了51亿美元的总效益;2000年悉尼奥运给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斯州带来了63亿美元的收益。当北京申奥成功后, 从2002年起到2008年, 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大大提速。

第一, 举办奥运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这一体制还不成熟, 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程度, 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主办奥运会就成为我国扩大市场开放程度, 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机遇。

第二, 举办奥运会有利于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 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 这十年时间里, 全国上下“人人盼奥运”, 到后期更出现了“人人都是东道主, 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通过举办奥运会, 大大提升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为解决某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 举办奥运会有利于打造“中国品牌”。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 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主办奥运会, 世界各国的主流媒体会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持续关注中国, 并给予一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 这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树立“国家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另外, 承办奥运会还能使我国企业借助奥林匹克市场营销计划宣传、推广企业形象和品牌, 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力, 许多企业将走出国门, 开拓国际市场。

第四, 举办奥运会有利于提升主办城市的国际形象。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为例, 当时全球有220个国家和地区收看了电视转播, 收看人数达到37亿, 占全球可以收看电视总人数 (39亿) 的95%, 可以说只有奥运会才能使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得到全球媒体如此广泛、如此深入和系统的报导。而这样的强势宣传在提升主办城市的形象和魅力方面所取得的效应, 恐怕是无论出多少广告费都无法办到的。因此,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把北京的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素质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来, 大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形象。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是我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 也是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机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用好这个机遇, 我国在借鉴世界各国举办奥运会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特点, 采取多种措施, 既认真做好奥运会各项筹备工作, 又借势发展奥运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显著成绩。

论奥运经济 篇2

论奥运经济

随着奥运会脚步的临近,国民经济发展的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奥运经济”一词也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词汇。毋庸置疑,四年一度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奥运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扩大品牌效应、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创新发展,已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每个城市在奥运中追求的目标;正如奥林匹克精神所言:“更高、更快、更强”。

历史上曾经有过类似于“奥运经济”的词,叫“奥运景气”,韩国和日本因为举行过奥运会,曾经出现了奥运景气。与此对应的一个词叫“奥运泡沫”,指在景气过后对有些国家的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它在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出现过。“奥运经济”、“奥运景气”和“奥运泡沫”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更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不仅从微观商机的角度,而且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才可能更全面、更平衡。

一、奥运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关系

奥运会本身会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增长有3方面的`积极作用:

1.奥运会能够增加内需

现在全球经济处于下滑阶段,生产过剩而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压力大,投资机会不足,IT泡沫的破灭和“9・11”事件加剧了这种态势,估计全球经济在近一两年内不会明显复苏,美国经济也可能长期低迷。在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增加了一部分新的需求,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是一个重大的事情。当然,这部分需求对中国经济的作用也不可高估,因为它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会太大。日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东京的基础设施、场馆建设在整个经济中占很大的比重;韩国更是这样,因为汉城占韩国经济比重很大。由于北京占中国经济的比例不是太大,所以奥运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需求不会造成很大的景气。

2.信心的增强对经济增长非常重要

对于经济的增长来讲,最重要的是信心的增强。申奥成功以后,很多媒体的分析报道中有一个大的因素没有提到,即中国人自己和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的信心的增长,这种信心是整个经济景气的重要因素,因此申奥成功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利于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的前景。

3.促进中国与国际接轨

一套规则实际上是一套法律制度,与加入WTO一样,举办奥运会要与国际规则接轨,不仅仅是体育竞技,商业也要按照国际规则来进行。规则和体制的建立,不仅能克服短期需求不足的问题,而且对中国经济也有长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现在研讨奥运经济时应该把它的规则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二、奥运带来的商机

1.加大广告开发力度

体育要想成为一个经济产业,就必须成为成为盈利的事业。目前来讲,体育经济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赞助。从商业角度看,赞助是广告效应。因为人们对体育有很大的关注,所以做广告业是能盈利的,商家可以得到很大的广告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告收入确实是体育产业收入的一个渠道,还需要加大开发力度。

2.让体育成为由参与者付费的事业

人们在吃饱喝足以后的健身、娱乐已成为生活和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因此人们愿意为它付费。这笔付费包括间接的付费(广告付费)和直接的付费,应该是体育产业盈利的来源。

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提高奥运会后场馆的利用率

由于大型体育竞技活动的频率比较低,这就涉及一个场馆利用率的问题。有的城市历史上只举办过一次大型的运动会,很多场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只有很少的几次利用,如何使它有收入流是一个问题,这是体育经济里面要研究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2.提高奥运经济建设的透明度

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讲,存在一个怎么使这次奥运经济办得更加透明、()公正、减少腐败的问题。由于奥运会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投资机会,涉及大量的公共工程,在和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如何使投资体制更加完善、使公共投资体系更加完善是一个问题。

3.防止奥运泡沫经济

奥运经济在中国不像日本、韩国包括澳大利亚那样占很大的成分,但也要注意避免“奥运泡沫”。因此要现在开始做计划,把一些奥运所需要的投资在时间上拉得开一点,不要等到和集中投资,这样整个奥运期间经济都会比较平稳,特别是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这一两年,可以多做点事情,进行有关场馆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4.正确处理奥运经济和其他经济的关系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体育设施和旅游设施,存在一个如何应付大型活动和日常经营的关系问题。北京作为特大城市,本身有一些设施,到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有大量的一次性需求。开始规划时,应该把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和旅游事业考虑进去,把北京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大都市和旅游中心的特殊地位考虑进去,避免盲目投资,互相参照,做出长期、合理的商业投资的决策。

北京奥运经济与文化共荣 篇3

[关键词] 人文奥运 经济 文化 融合共荣

回顾奥运发展的历史,梳理百年奥运的脉络,我们就会清楚的看到,自1984年美国人尤伯罗斯揭开奥运经济价值的冰山一角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体现“更快、更高、更强”,展示其国家和民族对体育精神和理念之追求的同时,也为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握奥运商机,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奥运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旗帜的北京奥运,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的内涵。揭示了奥林匹克的文化情感价值,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经济文化一体化趨势愈来愈明显的世界浪潮下,以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丰富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在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的同时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伟大遗产,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共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北京奥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奥运会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活动,对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经济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其经济辐射功能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据北京奥组委初步统计,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160亿美元,奥运会收支相抵后将有1600万美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将极大地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北京奥运将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北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为确保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北京市将陆续投入产出1800亿元,重点建设项目142个大型项目,如修建和改建体育场馆设施;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交通网络;综合治理环境实现北京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数字北京”基础等。北京奥运经济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据测算从申办奥运成功到奥运成功举办的7年间,北京市累计投资需求将超15000亿元,将全面拉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增长,激发经济增长的旺盛活力,强有力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北京经济发展的坚实后劲。

2.刺激消费与扩大就业

据预测2002年~2007年之间,由奥运会直接投资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合计为540亿元,并奖亿元,并将全面带动商品销售业、餐饮业、旅馆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预计在未来10年内每年至少拉动北京地区的GDP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并且还将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带来的奥运经济景气所带来的无形经济效益,更是难以预计,必将全面推动北京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二、人文奥运”北京奥运的新挑战

作为运动与文化相结合的奥林匹克运动,其核心思想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秉承雅典“文化奥运”的理念,北京奥运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核心内容。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曾表示,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得既有奥运传统又有民族特色。

1.“人文奥运”理念——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贲卦.彖辞》中,言道:“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秋毫;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文化”来表征,“人文奥运”揭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核—文化情感的价值。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北京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名城,北京人文奥运的创新与实践,不仅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而且还将使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充满个性魅力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对奥林匹克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多元化、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促使奥林匹克运动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同时也将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提供契机。

2.“人文奥运”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06年8月,“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组委会以奥运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为题召开了奥运论坛。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出台了相关政策。这是北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举措派。也是北京充分利用奥运机遇、实现人文奥运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使北京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城和创意之都的宝贵机遇。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创新性的与经济相关的战略实践。

3.北京奥运经济与文化双赢共荣

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中,一方面奥运经济决定着奥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实现奥运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没有商业的帮助,奥林匹克运动将走向死亡”。反过来,如果没有奥运文化做支撑,奥运经济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规模与影响。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为理念的北京奥运,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搭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倾注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真实情感,辅以“人文奥运”的文化创新。必将全面推动北京经济腾飞,文化繁荣。因此,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坚持促进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的全面发展,坚持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民族化和全球化,坚持文化创新与实践创新,正确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就能够做到文化经济因奥运而腾飞,奥运经济因文化而辉煌,从而实现北京奥运经济文化双赢共荣。

参考文献:

[1]何荣:缔结奥运理想与把握奥运商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302~1304

[2]许昌:论奥运经济文化互动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2.28~29

[3]沈望舒:人文奥运与奥运文化战略[j].首都经济杂志.2002.12.013~015

奥运经济与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篇4

奥运经济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 首次引入商业运作模式, 使得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 奥运经济初现端倪。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移师北京, 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强大动力, 房地产由于其行业特性, 将在奥运经济的刺激下迎来高速发展的高潮。

二、奥运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分析

2008奥运会带来的投资拉动效应主要集中在北京, 根据《2008年奥运行动规划》, 2002年至2008年总投资将达2800亿元。为筹办奥运投入的巨额资金对房地产投资将发生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影响。在直接影响方面, 有一小部分投资是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 其余投资中也有一部分将转化为房地产投资, 如用于征地、拆迁安置、搬迁重建等的投资。在间接影响上, 奥运投资使北京的总投资增大, 将使居民收入相应增加城市基础设施, 改善了投资环境,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这都将促进房地产需求的增长。今后5年, 通过大量投资建设, 将有可能使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比正常的发展速度加快20-50年。北京将在全国率先接近现代化都市的水平,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交通、通讯便捷, 商务中心区、城市重点功能区初步形成, 城市现代化服务和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等等。这种巨大的改善, 将吸引大量的商务贸易、文化教育、旅游及居住人群, 从而带动饭店业、写字楼、住宅以及服务设施的房地产投资。

总之, 奥运经济促进北京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发展增速, 房地产的投资额、销售额和竣工面积等指标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同时受交通设施建设的影响, 也刺激了部分地区租金和房地产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而北京的危房改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从长期来看, 奥运经济将推动房地产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奥运会不但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业的规划和设计水平, 而且也将有助于提高北京房地产业的管理水平和项目的开发和运作水平。然而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 奥运地产“泡沫”却越来越使人担心。例如, 在所谓的“奥运地产”中, 主打奥运景观与题材的楼盘表现尤为抢眼。位于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端的世茂奥临花园以30000元/平方米的天价成为了该地区楼市新的标杆。日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发布报告认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 北京房价将实现理性回归至有被拉低的可能。奥运之后, 北京的房价会掉头向下吗?随着奥运会的逐渐临近, 开发商、投资机构、市场, 都开始担心这个问题。因此, 政府、投资商及消费群体应该理性分析奥运经济下的房地产市场, 采取积极措施避免“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三、奥运经济下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政策建议

首先, 需要建立有效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体系。为了避免奥运会前后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或暴跌现象, 必须加快建立房地产宏观调控体系, 需要政府及时地对市场发展态势进行宏观监测分析, 通过土地供应政策、税收政策或价格限制政策对其进行调节, 尤其要尽快设立房地产市场预警制度。在控制奥运地产价格方面, 应以调节市场供需为主线, 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多管齐下降低住房价格:引导鼓励开发企业建设小户型、低价位商品房, 促进住房供应结构合理化;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鼓励开发企业建设小户型、低价位商品房。控制高档住宅用地;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户型的指导;尝试政府一级开发土地, 以限定售价的方式卖给开发企业进行开发, 对建设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住宅在发放预售许可证等销售管理中给予优惠政策。

其次,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北京土地供应体系。奥运场馆、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这就要求北京市有关房地产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和管理手段, 既要保证奥运场馆及市政设施的建设用地, 吸引中外各种资金参与建设;又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 正确引导房地产开发, 避免一哄而上而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 实现北京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证北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 要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北京房地产市场体系。房地产一、二、三级市场必须均衡发展, 相辅相成。北京市的二手房市场发育明显的落后于国内的其他城市。这也是北京房地产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为此要加大培育北京二手房市场的力度。同时, 要积极培育房屋租赁市场。房屋租赁市场将是房地产业中受奥运影响比较大的一个部分。在北京市筹办奥运会的几年间, 城市流动人口会以较大幅度增加, 使房屋租赁市场会由于奥运的举办而有一个明显的需求上升过程, 因此在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房地产经纪业。

四、结语

2008奥运会的举办能够使中国经济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效应。作为奥运会的主办地, 北京市房地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和整顿, 已经具备一定的行业发展基础, 但是在土地供给、商品房销售、住房二级市场发展, 房屋租赁市场发展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 这是北京市房地产业在奥运前后的几年间要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摘要: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近几年来总体经济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目前奥运经济对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已经逐步显现, 地产开发投资项目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本文开篇阐述了奥运经济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奥运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奥运经济,房地产,政策

参考文献

[1]、毛新凯.奥运经济对北京房地产市场影响分析[J].证券导刊.2007, (03)

[2]、闰立飞, 冯迪, 叶倩文.浅析奥运之后北京房地产经济的发展[J].科协论坛.2007, (08)

[3]、李启明.论中国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J].中国房地产.2002, (06)

奥运经济与人才培养 篇5

一、引言

奥运会经过较长的发展历程后,当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活动,在和平、友谊等奥林匹克精神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每四年一度的体育经济活动的开展,宣扬和促进身心及社会道德的全面发展,其深厚的文化及思想内涵受到各国的推崇,并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文化及政治效等多元化价值及影响,尤其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改往昔奥运会亏损多于盈利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现代奥运会作为多国参与的盛典,除了能够很好地展示体育发展成果外,也是举办城市及举办国向世界展示和营销自身的大好机会和平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二、奥运会对经济影响分析

(一)奥运会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主要是直接经济影响,主要是指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因奥运会设施、服务、环境等方面取得的经济收益,比较常见的有门票、奥运会纪念物、企业赞助等。首先,奥运会收入大大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奥运会的全球转播十分迫切,而电视转播权及出版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成为奥运会经济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项目.同时,奥运会门票也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该项收入在奥运收入中所占比重日渐降低.

门票主要由奥运会组委会以预售为主进行销售,受比赛项目、观众项目、场地设施等影响较为显著。另外,奥林匹克标志、纪念邮票、彩票、书刊画册等奥运会相关纪念物等也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收入;其次,奥运会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一方面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等人员会有一笔可观的奖金收入,而裁判等会有一定奥运收入;另一方面运动员、教练以及新闻记者、观众等的消费行为也会给举办城市及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最后,奥运会赞助商及供应商经济效益。为奥运会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物质、服务等支持的赞助商及供应商的投入比重很大。赞助商以巨额投入换取的广告及促销优先权,供应商获取的营销权等作为回报,与此同时会产生可观的广告费、赞助费等,进而增加了奥运会经济收益。

(二)奥运会对经济的间接影响。奥运会对经济的间接影响是相对于其直接影响而言,主要是指奥运会的举办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及连带效应,间接经济影响的更加广泛深远。

1、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奥运会从申报到举办的过程,共同的追求能够很好地将民众凝聚在一起,而对爱国主义、集体意识等思想和文化的大幅度宣扬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城市和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及地位,并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为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经济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奥运会作为国际性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需要举办国加强与各参与国家、国际组织等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举办国与各跨国公司等的各项商业及业务往来也会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举办国根据国际惯例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本国经济及市场结构和现状,以适应国际化发展形势.在此过程中,有利于举办国国际品牌的打造,刺激并带动本国企业的品牌化转型发展的过渡,增强和提升其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有利于举办国尽快与世界接轨,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经济之中,进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2、优化城市建设,增加就业.奥运会的举办和筹建需要一定的比赛场地、奥运村等基础条件,这就需要举办国不断地改建、新建各种城市基础设施,以满足奥运会相关组织和奥运会举办的要求.为此,举办城市和国家需要加强对市政公共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系统、社会公共服务及文化、环境及资源建设以及消费市场等方面的城市建设,进而在保障奥运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和国家的城市建设,同时,很好地改善了城市和国家的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本地区交通、卫生、文化等的完善,优化了城市形象,并提高其国家知名度和地位.

而奥运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举办城市和国家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来实现,而建筑、房地产、环保、旅游、卫生、饮食、交通等行业需要更多的人员,这就为城市和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好地缓解了城市和国家就业压力及就业紧张的现状.

3、推动各行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奥运会为城市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商机,国内外各企业对其投入了很大的资金、人力等,并刺激和带动了城市及国家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体育产业、房地产、城市交通、建筑、餐饮、服务、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其中,建筑业是收益最为突出的行业,主要是因为奥运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的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支持,便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国内其他地区人员向举办城市和地区,及各国运动员、裁判等在内的`国外人员的大量涌入也直接带动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相应的,为人们的吃穿用住行等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的第二、第三产业也随之迎来巨大的消费需要和发展高潮,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举办城市和国家各行业的发展。同时,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举办城市和国家与国家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最突出的表现在于本地区和国家的各行业需要及时的调整和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式、优化升级其产品和服务以适应国际合作伙伴的发展要求。从更深层次上讲,国家能够以此为契机不断地优化、调整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加速本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本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三)奥运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首先,大量体育设施过分闲置。纵观各届奥运会的举办,普遍存在着奥运会结束后大量比赛场地等体育设施闲置的现象。奥运会举办城市或地区通常是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国家或地区,原本的市政体育设施通常已经满足市民的需求,而大量体育设施的兴建主要是为了满足奥运赛事及人员的需求,其所在位置常远离城市中心地带,且其使用上又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这就使得尽管大量的奥运体育设施可以作为旅游观赏之用,但其闲置现象仍然很严重,也增加了后期维护工作量和难度;其次,过分商业化现象。随着各种商业化比赛的出现,使得运动员承受过重的心理负荷,也使得奥运体育项目的发展、竞技比赛等出现两极分化,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奥运赛事的安排;最后,社会额外支出增加.奥运会的举办会首先给举办城市和地区带来了大量的人口,直接加剧了城市交通、卫生、环境、消费等方面紧张程度,同时,也带来了治安混乱、教育及医疗短缺等问题,这就需要举办城市和地区投入更多的成本和费用来改善现状,进而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

另外,奥运会的举办也会直接影响举办城市和地区部分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等群体的生活,增加其生存成本.

三、结语

奥运会举办城市及国家应当及时把握奥运契机,进一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针对奥运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应当在进一步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基础上,从城市及国家长远角度出发进行奥运体育设施的修建,将体育设施与奥运会所需的餐饮、住宿、休闲消费机娱乐等设施进行合理的配套建设,并在赛后采取向市民开放、开发其旅游价值等措施,以降低和避免体育设施闲置现象;应当在维持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下,更加规范奥运会的各种商业赞助等活动,以保障赛事的公平公正;还应当积极向民众宣传保护环境、维护治安等思想,提高市民觉悟,促进城市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减少社会不必要的支出;另外,应当做好城市非收益人群的社会保障工作,积极稳定物价,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及无无家可归等群体的生活关心和就业帮助等.奥运会对经济的影响需要加以辩证看待,扬长避短,以促进奥运会举办城市及国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坤。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2.7.

[2]孙睿哲。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22.

论北京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思考 篇6

[关键词]奥运经济效益发展泡沫

从蒙特卡洛到莫斯科,奥运梦想时隔八年,终于成真。八年前的那一次痛楚让我们明白申奥的竞争其实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痛定思痛,中国在曾经跌倒的地方又站了起来。在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各个方面奋起直追,现在我们终于成功了。在喜庆之余,我们不禁深思:在奥运会史无前例地光顾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时,它能给我们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历史上的成功案例看奥运带来的经济效益

早年申办奥运本身并不赚钱,举办国大多将之视为“形象工程”,直到1984年洛杉矶主办奥运会引进企业化的经营手法后才开始转亏为赢。洛杉矶引入“赞助商”概念,并将其提升为发起人。组委会把发起人的数目限定为30家,并规定在每个行业只选一家企业。很多国际性大公司纷纷出巨资购买奥运独家赞助权。组委会底价400万美元,但实际上远远超出。此外还出售电视转播权。当时他们首先与美国ABC广播公司签订22500万美元的转播合同,此外还与欧洲联合广播公司签订了1980万美元的转播合同。

继洛杉矶奥运会后,成功的商业运作使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以及2000年悉尼奥运会都大有收获。

被称为“奥运史上最好的奥运会”的悉尼奥运会,在经济收益上也打破了历次奥运会记录。据了解,悉尼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总价值达19亿美元,而“top计划”则给悉尼组委会提供了5.5亿美元的赞助。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赞助金汇总,然后将全部收益的70%划归悉尼奥运会组委会和澳大利亚奥委会账下,总数高达20亿美元。在奥运会的16天里,到达悉尼的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100多万,给悉尼带来了旅游的黄金季节。资料显示,从1997年算起的4年里,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总收入已经达到了42.7亿美元,悉尼的一家权威媒体称2000年奥运会为悉尼带来的海外投资达到了87亿美元。

迄今为止,夏季奥运会在亚洲只举办过两届,但都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1946年东京奥运会使世界重新接纳了二战战败国日本,其GDP从奥运会前每年增长10.1%猛增到26.1%,日本称其为“东京奥林匹克景气”。经济学家甚至认为这届奥运会是日本进入世界工业强国的里程碑。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带动“经济起飞”。据韩国官方宣布:7年中,筹备奥运会共带来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生产诱发效益和27亿美元的国民收入诱发效益。韩国凭借这个契机,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一些经济学家在分析该国经济起飞的原因时,称之为“奥林匹克生产效益”。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在现代商业社会里,奥运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力。

二、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收益预测

奥运会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直接的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三大块,第一,电视转播权的销售;第二个收益就是各个行业的大公司通过竞标,产生本行业的专有赞助商;第三,随着奥运会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组委会促销手段不断翻新,越来越多的观众拥入赛场,门票的收入成为奥运会创收的另一大项。按照1997年~2000年奥运会各收入比例,并参考汉城1988年奥运会收入比例推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直接收入为49.50亿美元。(如表,单位:美元)

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外,举办奥运会还能带来巨大的间接效益,对主办国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举办奥运会能有效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预计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将从2000年的400多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近1200亿美元,这批新增投资加之该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对全国的经济推动力令人瞩目,预计平均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多增0.3至0.4个百分点。

从刺激消费需求来看,奥运会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显著。754亿元人民币的新增投资将主要用于购买北京地区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大规模的集团购买将对北京很多地区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消费形成刺激,尤其对建筑、交通、通讯、旅游等行业的拉动作用更大。

我国的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2008年奥运会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场馆建设、体育用品开发、赛事承办和体育电视转播等。例如在场馆建设方面,北京将新建设8个场馆,改造旧馆13个,另外再加上本来要建的11个场馆,北京将拥有设施完美、完全符合奥运会比赛要求的大中型场馆32个。同时北京奥委会为满足办会所需要的办公器材、设备用品和相应服务,将接受价值约1.7亿人民币的供货和服务。

旅游业方面,将围绕经济、生态、社会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树立旅游新形象,构建旅游的空间、格局、品位、结构和总体特色,将吸引众多的国内外观光者到各大场馆观看赛事。同时将不仅有效扩大旅游公司的业务量,也为酒店服务业,餐馆业的飞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建设方面,北京市已经决定在未来5年内创记录地投入1800亿人民币,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发达城市的差距。

此外“科技奥运”将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奥运会所要求的高质量的信息转播技术,肯定会给电子、通讯、网络方面的人才带来福音。“人文奥运”的提出则会带动现代服务的形成和发展。

三、经济发展过程中“奥运泡沫”的谨防机制

奥运会成功申办,使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北京,投入到与之有关的产业。但是在其他地区,在农村,在与奥运会无关的行业上,大概很难分享到“奥运会”这块蛋糕。要让奥运会真正对整个国民经济有所促进,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改变过去把体育、把经济当作政治的习惯,尤其不要再搞大规模的“无偿调拨”或全民支援的事情,否则有些地方和产业不仅吃不上奥运这块蛋糕,还得为北京奥运作“贡献”。

还必须考虑的是,为奥运兴建的那么多的设施,奥运会以后还有一个如何继续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如果利用不好,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而在这方面的考虑如果放在奥运会结束以后就太迟了,必须在建设之前,在规划之时就被投入议事日程。

由于申奥的过程使得全民的体育意识逐渐觉醒,申奥成功后,这项产业必将在政策和融资上获得更多的支持,至少有10~20个大赞助商向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供赞助,每一个赞助商将会有5000万美元的赞助费,还有数倍于这个数字的广告投入。这些钱的大部分将流入中国市场。况且,体育产业的回报丰厚,又非常开放,进入壁垒极低。试想:这么大的蛋糕,谁不想分点尝尝?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将面临众多来自海外的竞争。如果国内企业不树立好危机意识,不抢先占领市场,等到外资涌进来,那里恐怕我们连杯羹都分不上。但是,在我们提倡及早动手的同时,也要警惕一些打着“奥运概念”借机炒作,搭顺风车的现象。如果不加强监督,奥运会这块蛋糕可能成为少数人非法聚敛财富的机会,有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北京西客站的建設过程有鉴在先,奥运的建设比西客站大很多倍,监督不利有可能带来更多的腐败问题。

参考文献:

[1]晨晓:奥运会经济扑面而来[J].经济世界,2001,(10)

[2]孙思中:奥运经济对我国的影响[J].经济纵横,2001,(10)

[3]杨帆:奥运商机有多大[J].首都经济,2001,(8)

后奥运时代体育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篇7

一、举办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经济的影响

1、承办奥运会过程中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首先, 体育产业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从国家的历史实践看, 奥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 它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而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其次, 体育产业具有独特的社会辐射力和穿透力, 使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第三, 奥运投资注入产业范围较大, 经济影响的范围往往超过了单一产业投资的影响。

2、举办奥运会对消费者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体育消费需求, 提升国民体育意识, 引导和激发大众的体育消费行为。首先, 由于奥运经济与社会整体经济运行的互动关系, 为进一步发展体育经济创造了条件。第二, 奥运会的举办使消费者开阔了视野, 改变了观念。在体育产业与民众体育需求的动态变化中, 人们的体育观已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二、我国体育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经济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体育消费属于第三产业范畴,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对体育消费的政策引导, 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体育彩票虽是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一项体育产业, 但体育彩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立稳定的发行政策, 在发行销售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 影响了体育彩票的顺利发展。

2、市场定位不准

多年来体育发展只强调国家投入, 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 从来都是回避创收的动机, 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上, 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 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 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多年来养成的惯性思维, 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

3、体育市场职业化程度低

体育市场主体是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反应速度, 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与市场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体育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消费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此外, 我国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也明显不足, 缺乏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 这也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三、对体育经济发展的建议

1、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 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 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意识, 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 加强全民健身试点建设。从提高体育人口比例的方面, 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 积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朝合理正确的方向发展。

2、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体育市场建设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和导向。因此, 体育市场体系建设, 要以指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 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等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 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我国体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依赖国家预算, 这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将逐步消失。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 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渡, 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 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体育经费的来源应以国家拨款为主, 社会集资为辅;把国家办要和社会办结合起来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 使之有主有从、互为补充。

4、加强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要努力造就既懂经济理论又懂技术的经营管理型人才。可以将体育经济专业划分为体育市场开发、体育经纪和体育旅游与娱乐三个模块, 以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掌握体育经济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具备良好沟通交流能力,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体育经济人才。

四、结束语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但在体育品牌、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经过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洗礼, 我们的体育产业不仅要向国际水平看齐, 更要注重体育经济市场培育、开发以及复合型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努力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 不断开拓体育市场, 充分发挥体育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韩京.关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7 (09) .105-108.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产业的相互影响 篇8

一、体育产业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指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 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目前, 全球体育产业年产值已经达到4 000亿美元, 并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美国的体育产业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已经突破3 000亿美元, 占GDP的2%。近年来, 中国体育产业迅猛发展, 是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由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 由劳动型生活方式转向休闲型生活方式的大趋势中所产生的必然。同时, 在市场经济下, 体育也已经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运动, 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企业与体育的关系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中国1998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约为183.56亿元, 估计到2010年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至少可达281.2亿元, 占GDP的比重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而在发达国家, 这一比例可以在1%~3%之间, 所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二、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的互动

1995年, 国际奥委会开始实施长期电视转播权销售计划, 与一些大型广播电视公司签订合同, 将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一次出售时间范围延长到2008年。其好处在于避免市场波动的影响, 提高经济收入的可靠性;使广播电视公司有长期打算, 提供更高质量的转播。至今已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美和南美、中东、欧洲等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至2008年的51亿美元的电视转播合同。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1997年至2000年, 国际奥委会的电视转播收入高达36亿美元, 仅2000年国际奥委会的年收入就超过12亿美元其中电视转播收入就达7.98亿美元, 指定赞助商的赞助2.21亿美元, 门票收入3.56亿美元。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 电视转播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25亿美元, 1992年巴塞罗那4.4亿美元, 1996年亚特兰大5.68亿美元, 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达到13.2亿美元, 可以清楚地看到电视转播收入是奥运直接经济的大头。电视转播收入已成为奥运会赢利的重要衡量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奥运会的市场化运作无疑为全球体育产业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运作得当, 2008年奥运会不仅可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更将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本次奥运会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60亿美元左右, 约合人民币1323亿元, 其中组委会预算支出约为16亿美元~18亿美元, 非组委会预算支出约为142亿美元~144亿美元, 而北京地区为举办本届奥运会的投资就达到280亿元人民币。

三、防止奥运经济给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避免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 一般在12年左右, 在奥运会的前期、当期、后期陆续以不同方式显现。随着奥运规模越做越大, 主办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所花费的资金也就越来越多。从总体上看, 在奥运会后期, 投资会明显萎缩, 总需求急剧下降, 大量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将会闲置或利用不足, 成为不良资产, 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也可能出现衰退, 从而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 出现“低谷效应”。这势必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把“低谷效应”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是需要应付的挑战。

北京奥运会将新建、改建和扩建大量的体育场馆, 在考虑奥运会本身需要的同时, 更要考虑奥运会以后场馆使用问题, 要冷静客观估计奥运会各方面需求和准确评估奥运会的真正经济价值, 避免体育场馆等设施在赛后的闲置和浪费, 防止市场判断失误产生奥运经济泡沫。据调查, 我国九运会、亚运会和大运会新建和已建的所有场馆在建成之日起就存在亏损现象, 收入根本无法与日常维修和维护持平。因而, 应总结和借鉴以往经验教训, 最大限度地利用赛后体育场馆等设施, 增加这些设施的利用率, 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促进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

四、结语

奥运经济与人才培养 篇9

1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 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 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 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 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

1.1 体育消费潜力不断提高增长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但是, 在这种大环境下, 从90年代以来体育消费增长速度却非常快, 体育潜力不断提高。

1.2 以本体市场为主题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以本体市场为主题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这个框架就是健身娱乐市场, 竞赛表演市场, 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 体育无形资产市场, 体育旅游市场等形成了一个体育产业的主体市场。

1.3 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宽

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宽, 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一是有形资产的经营。体育部门和体育事业单位在保证行政事务和正常工作前提下, 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将闲置的土地、房屋、设施和设备的行政性资产等非经营性使用体育资产转为经营性使用, 并获得一定利益和收益。二是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近几年来, 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经营; (2) 体育组织比赛的标志、专利以及使用权的开发; (3) 体育赛事转播权的电视权的转让; (4) 体育组织运动员名誉和肖像权的投资经营的广告活动等等。

1.4 社会投资不断增加

社会投资办体育产业的形式发展很快, 涌现了一大批符合现代体育制度的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许多健身娱乐性很受大众欢迎的体育项目, 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2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道路和过程, 可以清醒地看到, 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主体产业的定位问题

中国体育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和无形资产三大主体产业。但是三大主体产业的规模目前市场状况还很有限, 运作也不十分规范。体育产业的结构缺陷还表现在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的发展不足。除足球外, 其他运动项目俱乐部制还未真正实施, 尽管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体育资源的交换和交易活动。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并没有形成。少有的一些市场行为, 如运动员的转会也不是十分规范, 产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是体育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 缺少活力, 市场的竞争性不强, 规模不大。

2.2 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问题

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管理权限的不明确, 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清楚, 体育市场管理不规范, 有的体育项目管理还存在交叉管理。

2.3 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问题

体育消费属于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 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 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 目前没有政策遵循。

2.4 体育市场主体成熟度问题

体育市场主体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供给方看, 市场主体在企业规模、组织形式如 (公司化) 、经营方式 (跨国经营、连锁经营、委托代理经营等) 方面发展都很不成熟, 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数量和品种单一、营销手段和方式 (尤其是服务营销) 、市场反应速度以及创造需求的能力等方面与市场的需求有大的差距。从需求方看, 体育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 消费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 消费结构也不尽合理。

2.5 高素质体育经营人才问题

中国体育市场人才严重不足, 目前主要缺乏的经营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素质的通才。主要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一类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专才。主要指对某一项目市场的商业化运作有实际营销经验和技能的销售人员队伍。体育经营人才的不足制约了体育产业市场化的发展。

3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对策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进程, 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作为个经济部门, 其规模、结构和层次都没有达到个完成熟的产业部门的水平, 体育的经济功能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我国的体育产业水平与国情不相协调。针对目前的状况,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发我国的体育经济。

3.1 尽快组织修订和完善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总体战略

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战略, 制定与之相吻合的体育经济政策, 积极抓各地体育设施的开发和利用, 抓好体育彩票的发行工作, 对欠发达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实行政策倾斜与扶植, 在项目、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3.2 深化体育职业化改革

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是竞赛表演, 这是职业体育产品的卖点, 也是消费者观赏比赛的原因所在。如何让这种表演成为经济动力, 关键就在于职业俱乐部, 在西方发达国家、球员、俱乐部和联盟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 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制约, 这一点正是一项产业成熟的标志。体育职业化己经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发展中国家要大步跟上。就我国而言, 提高职业体育俱乐部自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经营管理水平和比赛水平, 是发展我国竞赛表演体育市场的核心。

3.3 灵活务实的政策扶植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阶段, 体制需要不断创新, 产业结构必须优化。除了按市场规律进行发展外还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首先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 规范财务运作, 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 集中建设, 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3.4 培养体育消费习惯与消费市场

姚明, 刘翔的出现, 其蕴涵的价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将全国人民的奥运狂潮掀起……我们不得不承认, 当体育与民族情结、国家兴衰联系到了一起的时候, 它所迸发出来的潜力是惊人的, 完全可以影响国人的体育消费习惯, 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体育消费市场。然而, 体育市场作为一个以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为目标的市场, 它富有弹性, 不能以“民族”一词蔽之, 体育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 是需要经营者去了解和把握的, 同时也是需要经营者和管理者去开发和挖掘的, 只有这样, 这个市场才能不断壮大, 不断向前。

3.5 培养“两栖型”管理人才

当前, 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两栖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 一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进行强化培训;三是要广泛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与合作, 学习借鉴国外体育经济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体育经济也在蓬勃的发展过程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点。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在后奥运时代将很快得以实现。

摘要:体育和经济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体育发展水平上。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 分析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并探讨了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体育经济,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涛.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

[2]夏晓陵.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4.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展望 篇10

关键词:奥运后,中国经济

1. 后奥运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瓶颈凸显

尽管奥运会的举办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利好:国际形象的提升, 经济增长的需求刺激等等。但进入2008年, 世界经济的波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深层问题日益显现, 将使奥运会后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中央政府提出要将今年物价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 而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同比上涨7.1%, 2月份CPI更是高达8.7%, 均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一些机构预测, 3月份的CPI也将在8%左右。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 当前物价上涨除了结构性驱动外, 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也是趋升的, 环境损害成本过去都不计入价格, 现在也要逐步计入成本, 所以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也非常大。

2007年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仅3.7% (低于上年的5%) , 服务经济同步增长11.4%, 都低于工业经济13.4% (超过上年的12.5%) 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 后奥运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 挑战日益凸显。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认为, 实践表明, 工业经济不断扩张的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增长的同时, 资源更加紧张, 环境不断恶化, 贫富差距扩大, 社会失业增加, 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社会代价。代表中国初级工业经济的“东北道路”已经走到尽头, 代表高级工业经济的“深圳道路”也已随着无锡水污染爆发而告终结。2008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增长放慢、通货膨胀双重难题, 面对“经济滞胀”陷阱。

2008年世界经济波动的可能也将加大。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国内生产总值报告显示, 美国2007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仅达2.2%, 为美国经济近五年来的最低增幅。年初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2500名代表普遍认为受美国经济拖累, 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亚洲主管罗奇甚至预测美国经济将出现明显衰退, 他表示:“当美国消费者遭遇麻烦时, 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世界工厂, 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在2008年将进一步增强, 加上奥运会的巨大宣传效应, 将使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休戚与共。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 美元持续贬值;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 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这些都可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 筹办奥运加速北京经济结构调整

面对各种发展瓶颈和难题, 中国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而事实上, 当许多地方还在艰难探索, 寻找发展与消耗的平衡时, 奥运之城北京早已率先破题, 通过结构调整战略, 走出了以服务经济为特征的“北京道路”。

在中国工业化的过程中, 北京一度处于资源与产值的困惑中。在脆弱的环境承载能力, 国家首都的功能要求以及筹备奥运会的国际责任等诸多因素作用下, 服务经济的发展主线日益明朗。2001年北京服务业比重61%, 目前已经达到71%。

2006年制定的北京地区发展“十一五”规划中, 多年来一直位列第一的现代制造业让位于现代服务业, 北京提出努力将服务业比重提升到发达国家水平 (80%) 。

改革开放以后, 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许多地区都在推进结构调整, 退二进三, 这是历史必然, 但奥运筹备有力促进了北京经济结构的调整的步伐。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剑认为, 北京从筹办奥运的最初就提出了绿色奥运口号, 这对于经济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经过八个阶段的大气治理, 北京每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由多年前的50%发展到目前的66%。为了实现对绿色奥运的承诺, 北京还制定了重化工业提前退出的时间表, 以北京首钢、焦化厂为代表的一批重化工业先后实现搬迁, 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关停并转, 腾出的土地用于引进更多的跨国公司总部, 金融、物流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北京看似经济结构的调整, 其实是完成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GDP总量不降反升。2006年1月, 全国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公布, 由于增加了服务业的核算指标, 修正后的北京GDP总量净增41%, 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从之前的第15名一跃成为第10名, 排名升幅居全国之首。北京的服务经济声名鹊起, 成为全国绿色经济的领头羊。

2007年7月, 国家统计局宣布, 全国29个省份 (不含西藏) 中, 只有北京完成了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能耗降低4%的目标任务, 当年北京这一指标达到5.25%, 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 而同期北京GDP增长达到12.8%。

实践证明, 北京的资源使用效率已经名列前茅。在服务经济的发展逻辑下, 北京已经探索出一条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的道路, 同时其支撑经济增长的人才效率、社会效率 (就业) 发展都将在后奥运时代步入一个和谐的机制。

3. 服务经济将领跑北京后奥运经济

当一个社会以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来增长的时候, 它就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 服务经济增长更加稳定。理论上, 服务经济的供给与需求是平衡的, 不应出现传统经济的短缺与过剩现象, 也就不会出现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在服务经济的发展逻辑下, 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资源环境和人口难题都将迎刃而解。目前在中国整体服务业比重只有30%左右的大环境中, 北京服务业比重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将引领北京后奥运经济大放异彩。

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 北京服务贸易总额102亿美元;2006年达到374.7亿美元。北京服务贸易总额在全国的份额越来越高, 北京以全国4%左右的经济总量, 支持了全国19%左右的服务贸易总水平。这个比例充分说明北京的服务业, 特别是服务贸易已经在全国处于重要地位。

鉴于服务贸易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平衡贸易结构的重要性, 中央政府已经把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的重点, 提出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 意味着每年增速在20%左右。这为北京未来利用服务业优势地位, 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巨大空间。

总之, 奥运会举办对一国和所在地的服务业推动是最明显的。北京正在利用举办奥运会的机会, 发掘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市已经确定了体育、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服务产业作为后奥运时期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其中体育和文化被置于首要位置。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 北京鼓励外资投资体育产业, 同时加快培育体育品牌企业集团和大型体育赛事。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财政将每年分别投入五亿元,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

4. 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第一, 中国跟发达国家相比产业差距还非常大。即使过去30年来中国的投资增长非常快, 可是我们可以继续产业升级、产品升级、技术升级, 这些产业升级都需要很多投资。最明显的就是在1998年到2002年我们出现通货紧缩, 国内现有的产业都是生产能力过剩的, 物价不断下降。但是那段时间不管是民营经济还是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都还是在快速增长, 维持了10%以上的投资增长。相信在未来5年、10年甚至2 0年, 这些产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应该都可以保持在1 5%~20%。不仅产业的投资空间非常大, 中国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也非常大。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开工了, 不仅像北京到上海跨城际公共的基础设施, 包括北京在奥运之前进行了很多基础设施改造, 今年奥运举办时, 北京地铁将达到198公里,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成就。到2012年的时候, 北京的地铁将会达到274公里, 2015年的时候达到561公里, 北京将是全世界拥有地铁最长的一个城市, 这些当然需要很多投资。第二, 不仅投资增长非常快, 消费增长非常快。这几年我们总是讲消费相对不足, 但只是相对不足。这些年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是相当快的, 所以每年的消费增长都维持在10%左右甚至更高, 我相信在未来5年10年, 消费增长的速度还会维持在这样一个水平之上。第三, 吸引外商投资还会保持增长。我们现在的工资上涨了, 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似乎在消失, 可是搞产业的人都知道, 工资只是当中的一个考虑, 中国作为过去30年快速发展的国家, 建立了非常好的产业群聚产业基础, 而且这些地区的交通、道路等等公共设施的改善, 让中国有非常好的营运环境、经营条件。因此, 我相信在未来中国还是会吸引外商来投资, 把中国作为加工基地、出口基地。不仅这样, 很多外商还看到中国每年以1 0%左右的经济增长, 这个市场规模的增量是全世界第一的, 大于美国, 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外商到中国来投资, 把它的产品生产当中的某一个环节放到中国, 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第四, 奥运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奥运实际上是让世界了解中国, 同时也让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契机。相信奥运之后中国的对外环境会更好, 奥运会促进中国对外交流、对外经济, 不管是出口、进口还是合作, 都是一个新的契机。

有这四个理由, 相信奥运之后中国还是可以持续维持经济的高增长, 而且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未来还会是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不会萧条》中华新闻网王彤

[2]《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将维持近10%的增长》国内财经林毅夫

上一篇: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下一篇:中小学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