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理念

2024-05-05

生态学理念(精选十篇)

生态学理念 篇1

1 生态园林是现代园林发展的方向

生态是指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园林就是人类文化圈与自然生态圈交互作用, 协调共存, 使人类环境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在我国现阶段, 园林的主体是在城市中大量营建以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工程, 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等方面有影响的各种园林绿地, 如公园、行道树、宅旁庭院、机关和厂矿企业周围绿地、城市防护林、卫生林带、远近郊区森林、风景名胜古迹以及铁路、公路两旁边的绿化带, 并以艺术手法配置, 点、面、线与乔、灌、草、花卉等有机结合, 形成统一的园林生态系统。

生态园林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把自然生态系统改造, 转化为人工的并高于自然的新型园林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园林建设, 必须把环境保持事业和园林绿化事业统一起来, 而不只简单地模拟自然, 再现自然, 要结合社会经济条件, 使之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要把美学特征与植物联系起来, 运用丰富的植物资源营建人工园林植物群落, 使之在物质环境中满足人们心理、生理和精神方面需要。同时, 还要使园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与信息进行交换、转换、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园林生态系统, 为城市提供一个更加接近自然的风景景观, 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改善环境条件, 维护生态平衡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 生态园林是现代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

2 建设生态园林的途径和措施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造园阶段、城市绿化阶段、大地景观规划阶段。从我国现状分析, 我国园林发展应处于第3个阶段。我国一线城市上海、北京等地, 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快, 观念超前, 资金充足, 将城市园林建设形成绿色网络, 城市的绿化不再囿于城区范围, 而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格局, 营造城市森林;城市绿地具有合理的分级系统, 城市绿地率高, 城区大型绿地比例大;城市绿化重视生态过程的恢复, 将自然保护列为绿化的基本内容;植物配置合理, 城市景观效益显著。例如上海延中绿地,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都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典范。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之主题思想是“通往自然的轴线, 充分体现了“生态园林”、“师法自然”的理念。

我们引用国内外建设生态园林先进城市的经验, 结合我们的城市绿地现状, 认为建设生态园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在城市规划中重视城市绿地和绿地系统规划

近几年来, 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认识逐步提高, 已从过去单纯发挥游览观赏和景观装饰功能转向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提高居民生存质量等多方面功能的发挥。所以, 绿地系统规划要面向生态过程, 着眼区域城市景观整体的绿地系统, 在新的城市绿地体系规划理论和空间规划新理念的指导下, 真正体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优势, 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为实现城乡生态一体化和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树种选择, 群落结构, 栽培管护, 空间配置等方面都要体现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想。重视生态学理论、空间规划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重点解决城市各类绿地用地指标的规划, 各类绿地用地范围的选定, 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 合理设计群落结构和树种配置, 并进行绿化效益的估算。

2.2 大型绿地的功能需进一步完善

在建城区我市大型绿地 (面积20 hm2以上) 较少, 急需完善绿地功能, 稳定植物群落,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个大型没有分割的绿地, 其生态作用是许多分散的绿地无法代替的, 这是由于大型绿地具有较大的抗干扰能力和边缘效应。在城市绿地养护中, 我们不能把绿地当做城市景观装饰材料, 使城市绿地有指标无效益, 特别是作为物种栖息的植物群落不断被人为破坏, 而结构简单, 高投入, 高消耗、高维护费用的“小品”, “精品”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所以, 城市植被是人工营造的植被, 要发挥城市植被功能的前提是人类对城市植被的保护和管理, 而城市植被受人类影响后其组成结构及生态过程发生改变, 如枯枝落叶的清除使植被的养分循环不能自我实现, 矿物质不能返回土壤等问题又严重影响了城市植被的良性循环。将来我们力争达到城市植被的目标为乔木是主体, 灌木是基础, 草地为铺垫, 花卉为点缀, 可以基本不施人工养护就使植物生长繁茂。这样一方面维护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平衡, 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 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绿地的养护费用。

2.3 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生态园林建设并重

在保护好现有自然要素的同时, 积极建设生态园林, 是构建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可持续城市不可偏废的。二者互为基础, 各有侧重, 互相补充。其一, 保护和建设并重。一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自然要素在城市景观管理中的地位缺乏应有的认识, 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的破坏严重, 许多城市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已经十分有限, 只重视保护还远远不够的, 也是片面的, 必须加强恢复和建设, 增加城市中以水体、绿地为核心的自然景观要素比重。另一方面, 保留下来的、人工恢复和重建的自然要素如果得不到合理科学的维护和养育, 也很难健康成长并发挥其功能。其二, 保护和利用兼顾。城市水系和绿地一方面要保护好, 更重要的是利用好, 为居民生活服务, 其三, 满足多目标多功能要求。不仅要发挥生态功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功能, 环境美化功能有时还要适当兼顾生产功能, 如道路绿化体系就要同时发挥塑造城市景观, 营建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生物生态廊道, 游憩观赏和休闲等多种功能。

2.4 改善城市区域水循过程, 降低雨水径流量

由于城市地面硬化面积不断增加, 城市地区降水的径流系数大幅度提高, 加上城市河流渠道管道化, 雨水同城市废水一起排出城市景观之外, 直接带来了两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是割裂了城市水文循环过程, 使城市地下水得不到补充;其次是改变了城市附近河流的水文状况, 提高了洪峰流量, 洪峰期提前, 而且缩短。这些问题都破坏了区域水循环的平衡, 导致洪涝灾害风险增加, 河流侵蚀……堆积过程发生变化, 河岸生物栖息地生境适宜性下降。所以, 增加城市透水地表面积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要求建成道路广场用地中透水面积的比重≥50%) , 恢复植被, 减少河岸带的硬化处理或渠道硬化处理, 多建设人工湿地。

3 郑州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探讨

郑州市园林绿化事业已得到长足的发展,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3.1 物种多样性急待提高

粗略估计郑州市绿化现使用的植物种类有一百多种, 距生态先进城市物种数量有较大的差距。

3.2 建成区道路广场用地硬化面透水面积急待增加

现在城市建成区硬化面透水面积几乎为零, 雨季地表径流严重, 地下水位下降, 急待改建。

3.3 绿化指标基本能达到

但随着城市绿地面积的迅速增加, 按照现有绿地管养方法已不能适应上千公顷绿地的养护, 急需改进绿地养护办法。是否以培养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方向, 使植物在稳定的生境中良好的生长, 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 让多个生物群落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

3.4 城市绿色廊道建设有待改善

深生态学:一种新环境价值理念 篇2

一、深生态学产生的社会思想背景

深生态学是现代西方环境运动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一方面,西方环境运动风起云涌,1970年,欧美开展了第一个“地球日”活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西方国家的各种环境法规的制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性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西方社会的资源浪费、环境退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的生态恶化无法得到有效遏制。这促使西方环境主义者、哲学家、生态学家对环境问题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并引导西方环境运动趋向更为成熟的阶段。从70年代起,西方的环境运动的目标,逐步从具体的环境保护,转向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环境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的因素,

深生态学正是在这一西方现代环境运动的转折点上产生的。

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建设生态桐柏 篇3

河南省桐柏县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近年来,桐柏坚定不移地确立生态立县战略,努力打造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四大体系建设,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文明县城、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园林县城、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省级标准化茶叶示范区等称号。

党委政府重视奠定基础

一是成立机构。2006年,桐柏县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环保、工业、农业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30个建设目标承担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各建设目标承担单位、各乡镇政府也按照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在组织领导方面,形成了全县上下一盘棋,各级领导、各部门齐抓共建生态县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2007年10月,编制完成《桐柏国家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同年12月,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后,县委、县政府把生态县建设作为“生态桐柏”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生态县建设的工作任务按年度进行分解,并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到各目标承担单位和各乡镇政府,建立健全了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制。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实施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把生态建设作为桐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是切实增强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县建设的文明意识。桐柏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建设生态桐柏、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利用每年的环境纪念日,在县城悬挂标语、设立咨询台、分发生态县建设的宣传册等形式向公众宣传生态县建设的目的意义,利用电视网络覆盖面广的特点,制作生态县建设工作专题片,把生态县建设工作宣传到乡镇。同时,还在各中小学校开展生态县建设环境征文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和普法活动,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增强了公众的环保生态文明意识。

四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地方重大建设项目,加大了投资力度,建立了以公益性项目和科技投入为主体,以启动和引导发展为重点,实行无偿和有偿扶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全力完成生态县建设目标任务。同时,鼓励全社会对生态县建设的投入,对服务对象明确的公益林、水土保持工程以及依托其获取直接收益的单位,建立了直接受益者的资源补偿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强化环保监督,促使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结合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增加环保投入。

依靠科技进步提供保障

近年来,桐柏坚持念“山”字经、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开发独具特色的生态型产业。确立以“建设生态文明,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为重要内容的生态建设格局,制订了生态县建设、淮河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林业生态县创建、园林城市创建等发展规划,出台了《森林资源管护条例》,生态重点工程和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新增造林面积10.5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3万余亩,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56万亩,其中火炬松、板栗、木瓜等面积居全省前列,先后被命名为“河南优质板栗之乡”“中国木瓜之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城乡造林绿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全民义务植树蓬勃发展,通道绿化合格率98.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8.3%。加大“三乱”(乱采矿、乱砍树、乱建房)治理力度,巩固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推进集权制度改革,强化林木资源管护,严厉打击滥砍滥伐行为,使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生态县建设的科技含量。

全力以赴创建推动升级

按照环保部对生态县建设指标的具体要求,桐柏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全力创建。在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村)创建过程中,县、乡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全面推动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建设好城镇供水、排水、公共交通、城镇道路、桥梁、防洪、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镇容环卫、道路照明等城镇基础设施,确保环境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并由此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加大生态村镇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和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已达到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创建标准的乡镇,积极申请国家和省市环保主管部门考核验收,巩固创建成果。

在开展生态乡镇创建的同时,积极申请国家和省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在全县207个行政村、8个居民社区中,对照创建标准,结合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和居民社区,积极申请创建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生态村(社区)。通过努力,已有2个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4个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5个乡镇已委托有《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资质的技术部门对其创建规划进行编制,2个乡镇、2个行政村正积极上报申验资料,申请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

“生态立县”战略巩固发展

一是坚持工业主导,着力构建生态工业体系。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的生态工业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重点节能工程建设,严格新建项目能耗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围绕推动发展方式向减碳低碳型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县能耗降低率、一氧化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出境水连续稳定达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二是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着力构建生态农业体系。以规模化发展、有机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努力推动农业由传统种植向有机种植、基地化向产业化、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升级,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林果、中药材、茶叶、蔬菜、花生、畜牧等特色产业。加快品种改良,鼓励规模发展、规模经营。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力推进茶叶、花生、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毛集、黄岗镇为中心的2万亩标准化花生示范核心区和程湾乡、月河镇为核心的省级标准化茶叶示范区,被农业部确定为花生高产示范县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花生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生态城镇体系。以县城建设为龙头,带动小集镇和新农村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逐步完成申铺高速引线、城区河道、近城山体、单位庭院等绿化工程。坚持科学规划、产业支撑、基础先行、特色兴镇的原则,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出台扶持重点镇、中心镇发展政策,不断探索集镇建设投融资新路子,加大投入,突出特色,努力打造设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生态宜居集镇。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以文明社区创建为载体,加强综合治理,深入探索县城管理“社区化、市场化、专业化”路子,完成了盘古大道南延、英雄广场等绿化工程,完成县乡道路建设86.5公里,村道建设82.3公里,城镇建设逐步呈现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生态和谐的格局。

四是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体系。坚持以自然生态为依托,以淮源文化、盘古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为支撑,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为主题,以建成全国知名地标源头和佛道教文化圣地为目标,精心打造淮源、龙潭河、祖师顶、桐柏革命纪念馆四大精品景区,规划开发休闲度假、红叶观赏、生态农业、生态养老四大特色旅游,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淮河源风景名胜区已晋升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瓦尔登湖》的生态学理念解读 篇4

1《瓦尔登湖》内容概述

《瓦尔登湖》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经典之作。1845-1847年间,梭罗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搭建了一座简陋的小木屋,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两个月的独居生活,并用文字描述了自己独居的生活体会,从而成就了一部耐人寻味、意义深远的传世名著《瓦尔登湖》。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摆脱现代城市文明和完全融入大自然的生活中,如何通过劳动养活自己、克服困难和感悟人生的过程。梭罗认为人应该减少对物质的欲望,这样就可以减少劳作,从而省下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丰富的精神活动。此外,作者还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和人与自然的亲近之美,包括一年中春夏秋冬大自然的天气变化,各种小动物在森林中的生活姿态以及人与动物相处时的惬意,大自然中的绿树、鲜花、溪流等美轮美奂的景象以及瓦尔登湖那一潭清澈平静的水。在生活的过程中,作者通过不断的进行阅读、写作和反思来丰富自身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在梭罗看来,美源于大自然,源自与人心的发现和体悟。梭罗也因此而被誉为“生态学创立之前的生态学家”、“美国自然文学流派的先驱”、“现代环境科学之父”,并享有“绿色圣徒”的美称。(张建国,2005)。

2 生态学视角下的《瓦尔登湖》解读

梭罗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是一个系统性的哲学反思,其包含着多个方面的意蕴。作者的生态学思想和理念对我们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发。

2.1 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一直是自然生态学主要内容,而在这方面一直存在着两中截然对立和相反的观点,即征服自然和回归自然。在梭罗看来,人类应该回归自然,融入自然中并与其和谐相处。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人们在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大肆的征服和改造自然,并最终破坏自然,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来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梭罗认为,以人类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来对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过度开发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践踏。人与自然的其它生物一样,是自然界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大自然哺养了人类,因此,人应该感谢自然,保护自然。在1856年的日记中,梭罗曾经写到“我不希望由于人的轻忽而使我的故土变得贫瘠枯竭。”(Thoreau,1981:396)。在作者看来,尊重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尊重和收获真理。此外,在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进一步提出人类还应该融入大自然中,去真心地感受和体验自然之美。在梭罗看来,融入自然是一种多么富于魅力的生活。他认为在林中生活与禽兽为邻,与虫鸟对话是融入自然的一种体现,他把生灵万物当成了朋友,与其平等相处。因此,他会寒冬里,不辞劳苦,步行十英里前去赴约。“我和一株山毛榉或一株黄杨,或松林中的一个旧相识,是定了约会时间的”(徐迟,2004)。

2.2 社会生态:罪恶深重的工业文明

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方面的研究是社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十九世纪初的美国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在摆脱战争疾苦之后,美国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科技和工业的发展使美国人民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人们从农场的简陋小木屋跨入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清澈的河岸边筑起了坚硬的厂房和烟囱,纯朴恬静的田园式的乡村生活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丑陋不堪而不断延伸的现代化工场。在这样的背景下,梭罗勇敢的站了出来,大声痛斥现代工业文明的罪恶。梭罗对当时盛行的物质主义给予强烈的批判,对工业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深恶痛绝。面对成千上万的锯木厂,每年为了加工生产模板而大量的砍伐树木和森林,梭罗将他们痛斥为“恶魔”,并愤怒的在其日记中写到“仅仅因为文明人的出现,他几乎改变了森林的本性,任何其他生灵都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Thoreau,1981:786)。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对生态系统的摧残,梭罗痛心疾首,并提出成立自然保护区来缓解问题。梭罗警告人们,如果不采取措施来阻止工业对自然的过度损毁,人类总有一天会在深重的灾难中自食其果。

2.3 精神生态:清新淡薄的崇高理想

现代化的舒适生活是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之上的,这种生活让梭罗感到极为困惑,因此他独自隐居瓦尔登湖畔,探索生活的真谛。隐居的生活让梭罗领悟到人类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在物质上的贪欲,因此走出困境的途径在于树立一种“清新淡薄”的崇高理想,即简化物质生活,拓展精神财富。梭罗曾经在书中不断的对简单生活进行呼吁:“简单、简单、简单啊!”(Thoreau,1981:173)。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实现灵活和肉体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真正融合。梭罗通过他自己两年隐居生活的体验真正践行了他自己所提倡的生活哲学。在隐居期间,他把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降到最低,并认为正是因为过着简朴的生活,他才不需要为工作发愁。他可以只吃自己种的粮食,够吃就行,不用考虑生产更多的粮食用来交换更多的消费品,而在住房上,拥有一间两平米的小木屋就足够了。在梭罗看来,精神财富远远优于物质财富,人类真正的发展不是创造和占有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而是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不断的充实和丰富。

3 结束语

梭罗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创作出的《瓦尔登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生态思想。在书中,作者不仅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并提出了“清新淡薄”的生活哲学观。这两个方面是相得益彰的。人类要真正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要首先从改变内心世界做起,通过丰富的精神活动和树立崇高的理想来减少对物质的贪欲和对自然和人生真本的体悟。

摘要:《瓦尔登湖》是梭罗的经典名著,其在多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学理念。作者的生态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人类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要保护自然,更要减少内心世界对物质的贪欲。

关键词:梭罗,《瓦尔登湖》,生态理念,工业文明

参考文献

[1]Thoreau,Henry David.Walden and Other Writings[M].New York:Bantam Books,1981.

[2]徐迟译,梭罗.瓦尔登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生态学理念 篇5

[摘 要]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从高校图书馆建筑建设、信息服务、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角度分析建设生态图书馆的实施路径,以引导高校图书馆进入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使图书馆系统达到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好地发挥其能动性为全校师生及全社会服务。

[关键词]生态文明 ;高校图书馆; 生态图书馆 ;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79

高校乃育人之地,是向全社会输送人才的资源基地,也是影响社会流向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现阶段,生态文明的理念成为社会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随之成为促进我国高校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环节之一。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文化支柱,也应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所较为系统型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于高校师生,助推教育事业,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落实。生态图书馆的发展是为高校图书馆事业向着更健康、更和谐和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提供保障。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然灾害是人类所无法避免和预期的,但我们应该从规避人为所造成的破坏着手,减轻和消除人类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所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而生态图书馆是一种较为系统和整体的图书馆观念,它是指图书馆在能够保持具有良好的馆内外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代表了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将生态学的核心理念,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渗透和方法上的改变,融入到图书馆的各领域建设中,使图书馆能够实现健康、低碳、节能及无污染的多方面效能,并且带动图书馆事业的继续发展。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有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它代表着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提高建馆综合水平,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高级阶段的里程碑;改善管理模式,保证图书馆良性运行的基本前提。

目前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态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开始了生态图书馆建设,如中国科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都相继建成具有生态性图书馆并且投入使用。但就整体范围而言,我国高校生态图书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需要有更多未知值得图书馆人去探索和完善,确保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校生态图书馆的实施路径探析

2.1 将生态建筑理念融入图书馆建筑建设

生态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和谐交融。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就是绿色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内部有两层表皮,建筑外层的立面结构中穿插着特殊定制的留有气孔的镀银铝板以及遮光玻璃。其馆体的建筑结构和立面一直延伸到地下部分,所有书架都被集中到了建筑中央,所有楼层的座椅都被分布到了建筑表皮的平台空间,从而使得所有楼层都得到了充足的采光。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也是生态图书馆的典范,整个馆体采用玻璃制成的外墙,其内部则以圆锥体的中空造型,完成了艺术和性能相统一的设计,既引入自然光,有效的利用能源,又充分考虑到了圆锥体顶部的天窗,更能利用空气流通,造成对流,轻松将室内热气带走。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高校知识殿堂,构建以绿色环保建筑为基础的图书馆,是自身向生态图书馆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打造绿色校园,构建校园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生态图书馆建筑的精髓在于围绕“以读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极大程度上的利用光、风、水等自然资源,完成室内外的建筑需要和使用需求。与此同时,又保证了馆外环境的优雅风格,是在搭建一条建筑与自然,自然与读者,建筑与读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的道路。

具体而言,图书馆建筑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人文环境建设上综合设计方案,追求功能、技术和艺术的统一,既要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又要给人文化修养。馆内要合理布局,为读者提供健康、舒适的使用空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绿色节能标准,使用无害、阻燃的建筑材料。安装节能设备,例如节水器具、太阳能利用系统、雨水收集加强水的再利用和节能灯具等,使用良性循环设施实现节能目的。重视遮阳和自然采光,利用玻璃幕墙和玻璃天窗或更多的自然光,将通风系统布局更加人性化,控制气流,使自然空气流通,极大的降低能耗。使用环保装饰材料,减少对人体危害。加强馆内外绿化,增加艺术美感,使读者产生愉悦心情,解除疲劳,并可通过植物改善空气质量,吸附粉尘,保证空气湿度。实际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增设分类垃圾箱,铺设静音地毯,设置无障碍布局,开通便捷馆内WiFi设施等举措来完善绿色图书馆的建设。

2.2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

生态学中进化观点认为,遗传与变异,这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力量推动了生命的进化,并且导致了生命的多样性。而在图书馆内部生态系统里,图书馆员的个性多样化与其信息服务的多样性,也是在遗传与变异相互作用下形成的。高校图书馆既具有因生态遗传,保存历代科技成果的职能,也有因生态变异,适应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开展多样化创新服务的功能。

同时,整个图书馆的生态系统要坚持多层次化发展,其服务于读者的过程,也要建立在多层次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保证服务发展的稳定与平衡。图书馆在开展流通及阅览服务、用户教育服务、网上导读服务、书刊推荐服务和文献信息检索等日常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开拓思路,结合本地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特点,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现阶段,高校生态图书馆的功能不仅是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书刊存储,早已经发展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生态的建设者,文献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图书馆的信息功能也逐渐转型,融入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向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着。高校的馆藏资源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保证图书馆的文献内容健康真实的前提下,以信息传递功能为例,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加强对信息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以减少信息污染,提高信息质量。针对读者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信息接收端的信息遗漏,又可以避免信息冗余,造成信息浪费和信息污染。

在馆建工作中,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并重,形成文献资源多元化的文献资源结构。保证图书资料鲜活力,形成完整、系统、科学的馆藏资源结构。信息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与传播,秉承优效于读者的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成本,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高校图书馆要确保传播文献的健康性,有效控制和防范垃圾信息。很多高校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通过移动电话随时随地查阅图书,打破传统的借阅模式,了解更前沿的学习资料和教学情报。电子图书馆快捷易操作,深受学生与教师的喜爱。

2.3 推进图书馆生态管理建设

生态文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态的平衡状态,是重新构建人的精神和人文价值的体现。要打造生态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生态管理模式。管理者应该建立和健全馆内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提高馆员的执行力;在具体事务中给予馆员更大的自主空间,尽可能的注重满足每个馆员的要求,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于良性的平衡状态。充分利用每个馆员的特长优势,发挥个体的创造性,结合“读者至上”的原则,使得具体的馆内工作有序展开并更加立体化,事半功倍。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要给予馆员学习新知识、了解新讯息的机会,多开展馆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加强馆员的生态文明意识。图书馆员与读者是一种双向平等的伦理关系,要注重和谐互动的发展模式,要学会尊重和关心读者,变被动为主动,馆员和读者相互理解,创造和谐的馆内氛围。

2.4 运用生态文明理论 指导图书馆工作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认为在生态系统中,个体、各要素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明显差异,其每个个体都在各自系统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同样地,在这些构成图书馆工作运行系统中的各元素之间既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由此分析,合理根据共性特征,又利用个性特点,安排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必须是在尊重共性与个性的前提下完成的。从职能部门规划角度考虑,在满足传统意义上图书馆功能的需求,例如文献采编部、借还书处、期刊室等部门的同时,新一代的图书馆人也要看清看远新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了解发展需求。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革新,高校图书馆还应满足读者的进一步要求,例如电子自助检索机、电子书下载专区、视听室、真人图书馆活动室等新型服务部门。随着职能部门的增设,管理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图书馆应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实现部门互补和功能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人力与资源的浪费。从信息采集、储存、评价、加工等工作流角度建立一个“馆室生态链”。

2.5 完善生态图书馆的队伍建设

生态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和谐,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应不遗余力地致力于馆内馆外所有人的生态性发展,促进馆员与管理者,馆员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生态和谐。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该在统一目标的前提下,尊重馆员的个性差异采用柔性管理,发现自身合适的岗位,从而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馆员要在对多数读者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每个读者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定期加强馆员思想道德教育培训,辅之以若干激励机制,使其能够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个体、社会整体、生态整体相协调的利益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并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得以真正贯彻落实。

高校图书馆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一个新目标。图书馆与自然,人与图书馆,自然与人都能够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并促使整个社会的生态化发展。高校的生态图书馆建设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高校需结合各自实际馆情,制订有针对性和特色化的建设计划,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自己的知识殿堂。生态图书馆建设要在增加读者阅读环境的舒适性和适用空间的灵活性基础上,还体现出馆建的艺术氛围,打造一所新型的现代化综合图书馆。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矛盾;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5-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①这一理念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年来生态建设理念的提炼,具有丰富的内涵。该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新时期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而生态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该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指出必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倡导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建设理念。这一理念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维度。

(一)尊重自然——自然相对于人的本体地位。

恩格斯说过,“从最初的动物中,主要由于进一步的分化而发展出无数的纲、目、科、属、种的动物,最后发展出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即脊椎动物的形态,而最后在这些脊椎动物中,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达到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②人是从自然界中产生的。自然界是人的本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上帝,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③“尊重自然”的理念是对工业文明时代机械论自然观的颠覆,它体现了自然的基础性地位,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规律,承认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具生存的权利,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在当今的世情、国情下,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协调经济环境共同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前提。

(二)顺应自然——自然对人的约束性。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论自然之道、社会之道,还是人为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则能与外界和谐相处,违背自然则会产生矛盾。恩格斯也曾说过,“我们不用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④顺应自然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人类的主观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物质时,首先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这就是说,人类在改造自然之前必须首先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承认自然对人类具有约束性。当然,这并不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顺应自然不是要求人类被动地受治于自然,而是要求人类按照自然规律顺势而为,合理地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论处于哪个时期,不顾自然规律任意发展,都必然受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要真正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更应该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三)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⑤因此,人類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发展。只有自然保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的自我修复能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的物质变换,实现人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取得长久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在当代的具体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客观规律对物质世界进行能动改造。保护自然是人对自然的对象化活动,是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刻阐述,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尊重自然,更要规范自身行为,对自然承担起责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

生态文明理念的三个部分互相融合,相互统一,不可分割,共同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保证。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激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亚洲经济板块上,继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又一个奇迹。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阻力。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间的基本矛盾不断激化而且形成了互为因果的两极: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生态的开发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遭受污染和负荷过重的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对缩小,从而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资源的日益短缺的矛盾。

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代中国遭遇到非常严峻的资源危机。一方面,不可再生的资源,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它们的储存量在被大量的开发中逐渐减少,这归咎于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水体、土壤、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它们的过度消耗和掠夺,我国陷入困境之中:淡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盐化沙化加重,质量下降,森林面积减少,草原的过度放牧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在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流中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但近代工业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只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以致中国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及发展国家一样都付出了沉重的环保代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雾霾报告,大约一半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至少2.5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都来自发展中国家。⑥近年来,中国国内多地雾霾天气频发,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经济带空气质量恶化情况愈演愈烈。经济的极速发展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诱因。这告诫我们,一味追求利益的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期的污染积累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口增长与生态容量的矛盾。

生态容量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来干扰后能够自行调节的能力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尺度,即标准闽值。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当今世界人口激增,而为了生存,其经济行为必然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必然出现人口与生态容量的矛盾,中国的现状更令人担忧。中国的人口已突破13亿大关。若是长此发展下去,必然引起严重的资源危机、淡水供给危机等等一系列生态经济矛盾。

(四)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矛盾。

经济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自然生产力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潜在地具有的能量。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是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但是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却在今天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方面,人类还不能有效地改造如台风、火山、泥石流、海啸等自然力,这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行;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了物质财富本身而忽略了生态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分离,从而违背了生态发展规律,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缺少必要的关注,这种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盲目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下,重新认识经济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是必然之选,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三、我国经济生态矛盾中理念层面的影响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识观认为,人的意识指导着人的实践活动。经济与生态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引发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

一方面,GDP是目前世界上比较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我国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最硬性的指标。虽然现有的干部考核制度也要求每年的工作报告都有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但远不及于GDP增长重要。在这种观念催生下,致使一些领导干部,只着眼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惜破坏了环境,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略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推动。

另一方面,企业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当作自己的目标,仍然认同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从北京“APEC蓝”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出。2014年APEC峰会期间,北京市内与周边各大城市的企业均停止生产活动,最终为北京创造出一片蓝天,可见,北京天空平时那团乌云与工业生产的关系有多么密切。若不彻底改变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发展理念,“APEC蓝”就只能成为一瞬即逝的景观,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也无法得到解决。

(二)消费主义的蔓延。

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以及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大致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美国、欧洲、日本是世界消费主义的中心地区。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很容易出现价值缺失和迷茫,勤检节约这个传统美德被很多人抛弃。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实踐趁虚而入,继20世纪入侵上海后再一次卷土重来,并呈现出蔓延势头。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一些人便把消费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而予以疯狂追求,人们不再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而更多的是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被异化成一种挥霍型、炫耀型行为,以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比如,拥有汽车被当作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象征符号,导致我国汽车消费大幅上升,而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如今各大城市雾霾天气的重大原因。

当前要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抑制消费主义的蔓延趋势,彻底改掉消费主义的恶习,代之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三)企业、个人生态责任意识淡薄。

温家宝曾于哥本哈根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指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⑦在此,他把责任定位到国家、民族、企业、个人身上。然而,当代中国的个人和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仍然淡薄。

就环境问题责任主体判定来看,中国公民认为“地方政府、企业、中央政府、大众个人、新闻媒体、民间环保组织依次负有重要责任。”⑧由此可见,中国公民对待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政策和法规,认为处理环境问题是政府的事,环境恶化是由于政府不够重视,立法不严。人们没有摆正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此外,中国的企业也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往往就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认为只要产品有销路,产品在功能、质量方面符合标准,企业就只管去生产,至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使用时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企业很少去考虑。企业与个人生态责任意识的淡薄导致对环境不负责任,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观念因素。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告诫我们,要解决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必须转变人们传统的生态意识,以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经济建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本身也承担着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要保证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不背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来引导。

四、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的路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新时期我国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的有力指导。因此,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然而,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价值观上的一场革命,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公民的共同努力。

(一)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是国家政权的代表,也是具体的执行部门,拥有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特殊社会组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政府责无旁贷。

1.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

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培养生态文明教育骨干人员,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必须发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作用,扩大绿色学校的授牌、加大年度环保人物的宣传、批判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座谈会等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2.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生态道德,是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道德规范。我国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相对缺失,因此,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实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涉及人们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厉行节约、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消除物品一次性使用、变废为宝和爱护花草树木等。建立实施这些规范,能有效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二)加强对企业的约束,提高其生态自觉意识。

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中关键的角色,在优化经济增长、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国还有一些企业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法律观念差,因此,加大对企业的约束性,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志在必行。

1.加强对企业的法律规范。

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难免会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冲突。当道德不能调和矛盾时,这就需要法律来强制规范人的行为。把企业行为纳入到法律的规范当中,加大执法力度,扩大企业的违法成本,能够促使企业重新考量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从而加强企业的生态忧患意识。

2.提高企业家的生态保护意识。

企业家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无、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行为是否能够保护、甚至是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可以针对企业家进行专门的培训,或者在以企业家为主要读者群的报纸、杂志创立保护环境的专栏,提高企业家爱护环境的自觉性。

3.企业自身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企业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转变生产方式,创造绿色产品,节约资源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一方面,必须通过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通过持续的生产能力来发展绿色技术,积累绿色资本,承担绿色成本,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加入到企业文化中,在自身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的生态文明意识,使整个企业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倡导全民参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社会生態文明理念的培育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公众不仅要自觉摒弃错误观念,还必须投身实践当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1.摒弃消费主义,坚持绿色消费、节约消费。

消费主义不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为目标,而是以资本的攫取最大剩余价值为目标。⑨它不符合人类的长远、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要求必须首先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袭,摒弃以消费作为最具可比性的竞争指标的错误观念,杜绝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使自己的消费方式走向健康化、科学化,逐步养成绿色消费、节约消费的良好习惯,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活型污染和资源浪费。比如购买和使用以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对垃圾进行分类、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水、节电等。

2.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在每年的各种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中,政府、民间的环保组织以及新闻媒体都会号召公民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情,如:中国植树节,志愿者进行植树活动;世界地球日,公民自发熄灯一小时;世界环境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国际动物日、生物多样化国际日等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仅肯定意识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更强调实践活动对人们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要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理念,就必须使其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体验生态道德,让生态道德成为自身的自觉道德,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自觉行动。

政府、企业、公民合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必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引领人类变革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改善和优化。

注解: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

③ 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4.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⑤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⑥ Ambient Air Pollution Database[N].WHO,2014.

⑦ 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⑧ 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

⑨ 白春民.反对消费主义消费观 树立绿色和谐的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8.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歷史进程——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74.

[7]白春民.反对消费主义消费观 树立绿色和谐的消费观[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8]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

[9]Ambient Air Pollution Database[N].WHO,2014.

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篇7

关键词:生态学,风景园林设计,结合,发展

将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叫做生态学。当中的环境分为生物环境以及非生物环境,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两者相互之间的关系或者作用。对于生态学来说, 研究的对象很广泛。从个体到生物圈, 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到种群、到群落, 再到整个生态系统, 其中, 对于环境的研究, 当中包括了空气和海陆的变化。因为环境的不断变化, 地球上的生物就会出现适应性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 我们就一定要先对环境有深入的了解, 以及当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作用。换句话说, 就是我们要对生态学作出深入的了解。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来说,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 它对于物种的选择以及种植等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生态学要和风景园林设计相互结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上, 植物的种植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于风景园林设计, 生态学的体现主要是植物生态学上, 其中对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是比较紧密的。

第一,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 要掌握植物群落的特点并且要给予尊重。在设计的时候, 我们要追求一种景观效果, 这样就需要我们对于自然植物的外貌, 以及它们不同季节的变化做出考虑和设计。对于自然群落, 它们的结构和层次等不同的生态指标应该进行深入研究,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将整个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同时, 利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进行风景园林设计。

第二, 风景园林设计要以生态学作为指导方向。在生态学的角度看, 基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时候应该要以自然的特征作为据点。从整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人对于自然, 只存在着一种依存的关系。不同的人群对于区域的用途有不同的划分, 在城市的建设以及建筑物的设计, 都应该把适应性作为原则。在生态学的指导下, 各方面的设计都希望能够可以跟自然相互结合,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 这更是一直坚持的理论观点。

第三, 在风景园林设计上利用生态学的技术方法。生态学指导园林景观设计, 可以让设计遵循自然的规律, 顺应自然的条件, 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能源。通过日光、降水等使景观的植物生长得更好, 从而作用于整个植物园林景观。引入更多的生态技术到风景园林设计当中, 比如, 废物改造处理、园林废物堆肥处理、对于土壤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保护湿地等, 这些都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技术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的作用。有一些生态公园是在一些废弃的工业地区上建造, 这样不仅让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 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提高了环境质量, 从这样的风景园林设计来看, 无不体现着生态学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 风景园林的设计研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也会扩大范围, 除了现在对于群落和种群的研究外, 生态学的理论会更多地出现在风景园林设计里面, 到时候除了现在的植物生态学之外, 湿地生态学和海洋生态学等都会应用在一些滨水景观设计当中。随着风景园林设计的不断深入发展, 除了地理自然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之外, 污染生态学和经济生态学都会融入风景园林设计当中, 使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现在更多的风景园林设计科学要求在不断提高, 除了在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期会用到生态学的指导外, 以后更多的生态学技术会贯穿于整个风景园林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

重视生态、珍惜自然、爱护环境, 用新时代的园林设计技术来体现现代对于生态和环保的理念, 已经是现在风景园林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地了解生态学并广泛地应用, 会让整个风景园林设计更加完善, 还能够将风景园林设计提升到一个生态科学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让它更好地多方面发展。在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之下,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 这将会是风景园林设计未来的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1] 于冰沁.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 李倞.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3] 朱婷婷.另一种传承——启发性原则在风景园林中的探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4] 王欣.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5] 冯宜冰.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传统理法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 2010

[6] 雷芸.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9

[7] 王乾宏.结合生态学思想探析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8] 黄志新.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9] 杨芊芊.风景园林设计中有关生态学原理的初步思考[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生态学理念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理念,生态学

生态学 (Ecology) , 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学科。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 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体育教学生态化作为其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相对滞后, 仅仅是教育生态学基础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应用, 关于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内生性理论创新不足[2]。体育教学活动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其内在系统中, 存在着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学内容、同学之间的关联, 在其外在环境中, 还存在着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交流。随着以人为本、生态化教育理念的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非生态化样态, 因此, 以“绿色”的眼光, 从生态化的视角, 来审视高校体育教学势在必行。

1 体育教学生态化释义

体育教学生态化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运用系统论、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均衡理论来审视体育教学, 尝试研究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来推动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3]。高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系统是体育教学系统的最后环节, 关系着大学生毕业后体育生活的生态化发展, 尤其显得重要。由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特征, 其教学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信息的交流更为复杂, 取得教学效果的主观性更为突出。教师和学生是体育教学生态学系统的核心要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表现在言语、表情、信念、肢体动作上交流, 是教师的个人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价值观的外露, 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生态系统的外在条件, 受到校园文化、社会政治等宏观环境的影响,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思想、价值取向、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具有引导作用。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生态系统基础保障要素, 良好的体育教学条件不仅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而且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载体。

2 高校体育教学的非生态化现象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一线体育教学, 发展高校体育的生态化缺失严重, 高校的非生态化现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教学理念的陈旧

教育生态学认为, 在一定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教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过程中, 教学过程的进化和发展需要不断打破平衡, 获得新的信息沟通, 获得系统的内生性发展[4]。在体育教学生态化系统中, 教师通过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 经过学生的内化, 形成学生的体育知识储备。如果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墨守成规, 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 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当代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理念存在脱节现象。当下高校的体育教学形式仍以运动项目技术教学为基础, 教学内容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 班级设置仍以运动项目为区分, 面对不同的学生, 以统一化的技术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和考核。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以体育技能为手段, 教授体育健身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枯燥的技术教学内容势必凸现了体育的技术化, 学生容易成为运动技术的附庸, 体育教学成了为运动技术的教学。学生的主观性让位了运动技术教学的确定性, 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兴趣等都被运动技术教学排斥到了体育教学的生态系统以外, 将学生的心灵沟通、灵感、人文精神、创造性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态化课堂。

2.2 学生体育意识的缺失

教育生态学认为, 教学过程中某一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的协调变化, 这是教学生态化的协变性。在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系统中, 这种协变性表现为学生和老师等要素之间的协同变化[5]。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形成了生态性的课堂氛围, 当教师情绪饱满、热情高涨, 表达出了真切而高尚的师德, 教学组织良好, 势必带动大家积极参与, 被良好的生态环境所感染。如果学生情绪低落, 出勤率不高, 必然会使师生之间产生非平衡状态, 破坏体育教学的生态性, 进而影响体育教学过程的生态化发展。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 使学生忽视了体育对发展身体的重要性。体育课堂教学必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级升学考试中, 体育作为必考科目, 迫于升学的压力, 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不厌其烦地进行测试项目的练习, 体育教学成了升学的手段, 中学生并未从体育当中得到发展内心的快乐, 更多的是升学的压力和恐惧;由于高考的导向作用, 高中期间的体育教学生态系统严重缺失, 体育教学环节或被挤占或取消, 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 终身体育的习惯尚未形成, 大学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忽视、消极、厌烦、抵触等情绪, 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

2.3 校园体育文化的滞后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个相对微观的生态系统, 其内部的各个要素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大, 其中影响较为直接、深刻的因素是校园体育文化。由于高校受传统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高校较重视科技文化、技能教育文化等工作, 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等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教师方面:高校体育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较低, 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时而存在, 科研项目得不到科研部分的审批;在学时方面:体育教学学时, 受到教务部门的削减, 达不到国家标准, 在课外活动方面: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 国家学生体质达标数据虚假等现象时有发生。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生态化的背景和基础, 滞后的校园体育文化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忽视了学生的自由天性, 进而无法彰显“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本真。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课堂与校园体育文化已经出现了非平衡、反生态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以生命教育和生本教育为核心的生态体育教学改革。

3 高校体育“绿色”教学理念解读

3.1“绿色”教学理念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生态化体育教学价值观追求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仍是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达到终身践行体育, 促进体质发展的目的。因此, 生态化高校体育教学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实践的可持续性这一价值追求上, 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以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最终目标, 打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核心的思维范式, 回归更为个性化的人文关怀, 尊重每个同学在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差异, 从社会认知、个人情感、态度、行为、学习动机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立体多维度考量, 发现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闪光点, 用欣赏和鼓励的眼光, 评价每一个同学在自身基础上提高, 使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在自己生命中的价值存在和终身意义, 培养起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原动力。当通过高校体育教学, 促进学生对终身体育的深刻认识, 学生能够把体育作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坚持下来, 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毋庸置疑。

3.2“绿色”教学理念注重教学重新设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生态化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 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生态化的共生性, 在平等、宽容、自由、友善的情境下, 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会趋向协同和本真, 学生不会在担心、恐惧、闭塞的心理压力下, 去别动接受教学的知识和技能, 而是积极地去尝试, 和教师达成一种自由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这种交往和对话不是简单的说教、指导和答疑, 是师生以教学活动为背景, 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的前提下, 在教学活动的交往和对话中获得身心的解放和自我的成长的过程, 这个情景充分发挥了高校体育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3.3“绿色”教学理念注重塑造体育文化——营造体育锻炼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教学生态化建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体育精神文化, 是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内核, 引领者体育教学效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高校应深刻挖掘体育对人的价值和意义, 积极传播健康、积极、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 通过校园广播、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学校典型体育事迹, 内化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同时, 应规范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促进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堂教学的无缝连接, 落实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 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能过每天锻炼一小时。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71787.htm.

[2]陆光华.绿色生活与未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3]姜志明, 王涛.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 :84-87.

[4]吴明深.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学刊, 2004 (3) :22-24.

[5]张宝平.论生态化体育课堂的创建[J].体育科技, 2012 (6) :4-6.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理念 篇9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到2004年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5万km,其中高速公路的总里程达到了3.43万km,位居世界第二,到今年年底,高速公路将达4.54万km,到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6.5万km,公路的建设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公路密度而言,我国每百平方千米土地只有公路19 km,距英、法的162 km,美国的177 km和日本的305 km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21世纪初前20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时,交通也必须基本实现与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必将掀起更高一轮的公路建设,而与此不协调的就是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与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性,由公路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这与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极不适应。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加长,等级不断提高,通达深度不断向山区延伸,这种影响会日益加剧,势必危及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单靠污染控制技术解决不了日趋复杂和广泛的环境问题,只有按照生态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要求进行公路建设,才能实现公路乃至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公路建设只注重公路的技术指标,公路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足交通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交通时间和运行费用、减少交通事故损失等为目标,进行路线方案论证及勘测设计,对于公路的环保问题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公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其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和破坏认识不足。研究表明[1],公路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在路线两侧200 m~300 m左右,但对自然生态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这一范围,据美国哈佛大学地貌生态学家理查德·福曼估计,占地面积1%的公路,可能对20%国土的自然生态造成直接影响。

2 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

2.1 公路的生态学效应

公路的生态学效应是由公路的结构特征、建筑材料性质以及公路运输服务的社会属性所决定,是在公路建成后才逐渐出现的一种间接的、累积的影响。

1)公路的廊道与分割效应。

公路的廊道效应是由其结构特征所决定的。公路工程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和公路网的建设是在自然景观中嵌入大型的人工廊道,一方面,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将均质的景观单元分割成众多的岛状斑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观的连通性,阻碍生态系统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另一方面,公路在增加景观破碎度的同时,也可促进景观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使系统更为开放,起着通道作用。公路的通道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公路的运输功能上。这种物质与能量的时空位移对大尺度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及生态平衡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2]。

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分割包括地面上的机械分割和空间上的噪音分割。机械分割是由于公路路基工程和交通隔离工程对生态系统物质流的阻截、屏障作用;噪声分隔是汽车噪声、振动等对生态系统信息流的阻隔、误导作用。

2)公路的小气候环境效应。

由于公路路面的组成材料往往与周围地区地表不同,大量水泥、沥青路面和路基的植入,改变了地表地下水环境。由于公路的小气候环境效应,在公路周围会逐渐形成一个温度、热量、湿度、风及土壤条件等均与周围环境有所差别的独特小气候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公路周围景观元素有可能产生局地分异,出现新的适生生物群落和边缘物种,而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3)公路的接近效应。

公路的开通使沿线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强度增加,速度加快,同时也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使许多原先人类难以到达或难以进入的地区变得可到达和易于进入,这些地区都是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地区,这对自然保护和珍惜资源的保护构成巨大威胁。

4)公路的诱导效应。

公路可以改变某一城市或乡村发展和扩大的方式,这种改变表现出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当一条公路建成不久,在公路走廊地带的某些区域,就会有新的工业、商业及民用建筑大量涌现。公路刺激城市区域的扩展以及农村向城镇的发展,导致公路沿线街道化或城镇化,从而间接地造成由城镇景观代替农村景观或自然景观的巨变。

2.2 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生物群落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公路占地掠夺了生物的栖居场所,狭长的道路将原有生境一分为二,其结果可能使种群变小,种群之间交流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一些影响是不可逆的。研究表明[3],在日交通量为8 000车次~15 000车次的道路两侧几百米范围内,没有一种动物会正常繁殖。

道路的接近效应是公路对生物群落产生间接影响的原因之一。在很多情况下,间接影响可能比直接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性更大,然而这种影响却常常不被重视,造成很多无法挽回的后果。

2.3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公路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有:1)公路永久性占用土地数量大,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路基宽度大,填挖高差大,每建设高速公路1 km,主体工程占用的土地最高可达5 hm2~7 hm2(1 hm2=10 000 m2),加之弃土(石)场、取土(石)场、施工便道等辅助工程用地则更高。2)公路开通后的城镇化效应使公路两边的土地改作他用,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互通区附近, 大量的农田被规划开发为工业园区。3)公路交通环境污染效应可能使公路两侧的农田土壤质量下降。

2.4 对水资源的影响

公路建设对地表水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公路工程会改变地表径流的自然状态,改变地表水体的水文条件。2)对水质的影响。公路交通的水质影响包括公路建设期间工程施工的水土流失;公路通车后, 过往车辆的撒落物、漏油、轮胎磨损等污染物和运输有毒物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对水质的影响, 以及公路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和垃圾等对水质的污染。

2.5 对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路长,会穿越各种生态系统,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敏感的生态目标或穿越此类特殊地区,例如湿地、荒地、自然保护区(地)、天然森林、森林公园和水源区、风景名胜区、特殊地质地貌区以及生态十分脆弱、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等。对于此类生态敏感目标,关键要加强认识和识别,根据公路的生态效应分析其可能的影响,按照生态敏感目标的具体特点研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3 生态公路的概念和内涵

正如上面的探讨,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很多的生态问题,而且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和带来的生态问题日趋广泛、综合和深入,迫使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得不重视道路建设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和建设问题,生态公路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社会各界都在强调和谐发展,公路建设也迫切需要走一条保护与开发的和谐发展之路。

生态公路属于交通生态工程的范畴。一般而言,公路是一项工程,而生态公路则是一项独特的生态工程。然而关于“生态公路”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确切定义。围绕着这一概念存在很多争论,主要有绿化说、质疑说、替换说等几个观点,事实上,把握“生态公路”主要应深刻理解它的神而不是形。生态公路主要是为了指明未来公路发展的方向,关键在于在公路建设中要充分体现生态的发展标准,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使公路既能高效、快捷、安全、舒适地提供良好的行车环境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容。与其说“生态公路”是一个类型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评价性的概念,也就是说,它不是指某一种或某一类公路,而是一种公路营建的思想和理念,是公路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它要求人们以生态学的理论和规律指导公路这一特殊生态系统的建设,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将自然、人和公路进行有机的结合,融入生态设计方法,不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进行开发和建设,不仅要考虑到人的活动和公路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也特别注重维护人们与生存的自然条件相互融洽和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交通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实现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大生态化。

生态公路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由于研究者学科侧重点和研究方向等的不同,理解会有一定的区别,但生态公路要达到公路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却是人所共识的。有了这样一个共同的基点,就不难完成探索生态公路真谛,指导生态公路实践的理想和目标。

4 结语

1)文中分析了公路的生态学效应,着重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对生物群落、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的生态影响,以及对生态脆弱/敏感地区的影响,并探究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生态公路”的概念。

2)生态公路的提出唤起了公路建设中新的生态意识,即把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视为同发展经济、增加财富同等重要,将大大改变公路建设的传统理念。

摘要:在总结我国公路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引出生态公路的概念,并分析了生态公路的内涵,以唤起公路建设中新的生态意识,同时将大大改变公路建设的传统理念。

关键词:公路建设,生态影响,生态公路

参考文献

[1]Hamilton R S,Harrison R M.Special issue:highway and urbanpollution[J].Sci Total Envir,1996(18):1-6.

[2]胡晋茹,杨建英,赵强.公路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公路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12):144-147.

[3]李太安,张勃,郝建秀.天宝生态公路对沿线生态景观格局可能的影响[J].甘肃科技纵横,2005(1):117-118.

[4]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杜,2001.

[5]刘龙,裴世保,杨书祥.公路生态工程技术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1999,16(11):66-69.

生态学理念 篇10

生态政治作为当代政治学的一种新思维, 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价值观。在西方, 生态政治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 生态政治理论认为, 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 同时也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约束的人, 如果政治行为仅仅去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社会属性关系, 而忽略自然生态规律对人的影响, 甚至违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 以人类自身生态环境及资源的牺牲为代价, 去达到少数集团、阶级、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 那么整个人类最终将自掘坟墓, 走向自我毁灭的绝境。因此, 生态政治理论是站在全人类生存利益的高度上指导生态政治运动有序地进行, 一定程度上讲, 它是超阶级、民族、种族、国家界限的。

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代表了人类和全球希望”的西方生态政治理论, 是基于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 从生态环境与政治相结合的角度所阐明的全新的政治思维。它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 并且把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 把发展问题同生态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从而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遥相呼应。“这种政治思维, 把政治—社会—自然看作一个环环相扣、联系紧密的巨型系统, 自觉地把政治放到一个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广阔的大背景中, 对其理论和行为的正负效应进行多重的、宏观的考察。”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政治思维, 为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意义拓宽了视野, 对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二、生态政治理念的确立与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生态政治的趋向是建立一个和谐协调的文明社会。“协调, 不仅是未来社会的主旋律, 而且也是未来政治的主旋律。”这种协调不仅是国家间处理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纠纷中的协调, 而且包括国家内部处理生产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协调, 还包括人类在利用和开发大自然过程中与各种生态物种之间的协调, 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自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所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协调统一的和谐社会正是顺应了发展理念创新和政治思维方式的转变, 是我们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结晶和升华。建立和发展生态政治就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1. 生态政治是解决张掖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生态政治的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 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 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辩证地统一起来, 最终促进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生态政治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引起了政治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主要是在低技术水平基础上靠资金、劳力的大量投入, 靠资源、能源的高度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不但造成自然资源的耗竭, 而且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如果继续以高消耗、高污染的方式增长, 这种奇迹肯定也是不可持续的。一位外国科学家指出, 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 人类历史上的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 将出现在中国。张掖“十大工程”中有关“中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无疑是利用生态政治理念建设生态张掖的最好诠释。

2. 生态政治是张掖发展循环经济, 采用绿色GDP考核标准的根本保证。

为了顺利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 实现张掖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现实的问题是, 立即动手改造以GDP和财政收入为核心指标的官员政绩评价体系, 树立绿色GDP观念, 探索绿色GDP核算, 推行生态审计制度, 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绩考核制度, 完善和落实环保领导责任制。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必须加强领导, 完善机制”,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来谋划和领导发展工作”, 要“尽快把人口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总之, 环境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问题, 是一个与人口和资源紧密相连的问题。

3. 生态政治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必要前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 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 成为新的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人的全面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的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生态政治虽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 但它的终极目的是人的解放, 人的复归, 是人的全面、协调和自由发展。所以, 生态政治就成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前提。

三、生态政治理念在张掖确立和发展的路径

为了克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 很有必要以理性的态度对生态政治理论, 努力汲取其中合理的因素, 改变传统的政治思维, 树立生态政治价值观;实行基层民主, 激励公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生态化, 加大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力度, 努力推进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生态政治化进程。

1. 树立全新的生态政治价值观, 推进张掖生态政治建设。

在张掖市广大农村地区, 对生态和政治的关联性的认识普遍存在着“盲点”, 必将成为张掖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障碍。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政治手段, 通过实施教育工程、建立生态教育体系, 像普法教育一样, 加强生态普及教育, 不断改变人们的观念与行为, 培养人们的生态观念, 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 从而使生态政治价值观在全民中得以最终确立。

2. 以政府决策行为的科学化、生态化为前提推进张掖生态政治建设。

通过政府实施教育工程去改变人们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培育全新的政治生态观。由于政府决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它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努力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建立生态政治, 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 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这一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和趋势。要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生态化, 就必须从决策体制、决策主体和民主参与的多个角度出发, 努力改革和探索, 在决策过程中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 以期生态政治的早日建立。

3. 以公众政治参与行为的生态化, 推进张掖生态政治建设。

生态环境问题在依靠政府力量的同时, 必须动员全民参与, 建立多种民间生态组织, 倡导一种普遍的社会责任感。没有最大多数公民的积极参与, 生态政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张掖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而治理的措施跟不上其原因之一就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只有广泛的公众政治参与, 才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有助于实现对政府的监督, 有助于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有助于实现公民的环境权这一基本环境生存权利。

因此, 我们必须依靠全体公民广泛参与,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坚持走群众性的生态运动, 一方面公民自己认识关心生态环境就是关心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并把这一认识落实到行动。另一方面, 公民主要通过政治选举、投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等方式从而达到监督政府科学决策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转型跨越的今天, 张掖应该全民动员, 努力改革和探索, 积极推进生态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以适应时代对我们的召唤。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2]周穗明.智力圈[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177.

[3][美]弗.卡普拉, 查.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一全球的希望[M].石音, 译.上海:上海出版社, 1998.

[4]李虎.生态政治化与政治的生态化[J].广东社会科学, 2002 (1) .

上一篇:养管工作下一篇:脱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