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024-05-05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精选十篇)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篇1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性比较优势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 农产品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是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 但近年来,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 中国近年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处于逆差。加入WTO后, 国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联系更加紧密, 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在WTO的框架下, 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如何, 比较优势何在, 这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为了便于分析, 本文采用了2000~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和世贸组织的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保持一致, 2000年以来, 中国农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农产品进出口额继续较快增长。表1的数据显示, 农产品出口总值从2000年的130.8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405.0亿美元;农产品进口总值从2000年的153.6亿美元, 发展到2008年的586.6亿美元;农产品进出口总值从2000年的284.4亿美元, 发展到2008年的991.6亿美元。但是这表明加入WTO后, 我国农产品对外交流机会增多, 农产品贸易扩大, 有利于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农业科技的进步,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呈现递增的趋势。然而, 尽管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但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 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 中国农产品贸易从2000年开始已经出现逆差, 并从2000年的22.8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181.6亿美元。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也说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世贸组织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世贸组织统计数据

如表2和表3所示, 农产品出口总值在全国商品出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5.24%下降为2008年的2.84%, 农产品进口总值在全国商品进口总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6.82%下降为2008年的5.18%。表明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 农产品出口额及进口额在外贸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从表4可以看出, 大米处于净出口, 而大豆的净出口为负值, 进口量大且继续增长, 猪肉净出口额由负转为正, 禽肉的出口额始终大于进口额, 水果蔬菜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额, 表明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

二、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测量方法

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 常用方法有计算比较成本优势的国内资源成本法、衡量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地位的显性比较优势法、计算成本最小化的空间均衡模型以及衡量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整体竞争力变化趋势和出口增长源泉的市场份额模型等。本文将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方法对我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二)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1) 显性比较优势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指标

巴拉萨 (1976) 提出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这个指标, 这是现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他认为, 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贸易额的份额之比来显示。

公式表示为RCA= (X[i, j]/X[i]) / (X[w, j]/X[w]) 。

其中, RCA代表某类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X[i, j]代表i国的j类商品的出口额, X[i]代表i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额, X[w, j]代表j类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X[w]代表所有商品的世界出口总额。一般来说, 某国某类出口商品的显性指数越高, 表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该类商品的专业化程度就越高, 因此该类出口产品出口竞争力就越强。若RCAij>2.5, 表明i国j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1.25

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标来确定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 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优势。

(2) 我国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的总体变动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世贸组织统计数据

由表5可以看出, 加入WTO后, 我国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小于0.8且不断下降, 说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较弱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

(3) 我国主要农产品显性比较优势的变动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世贸组织统计数据

从表6可以看出, 我国主要农产品中玉米的RCA指数平均值大于2.5, 表明我国玉米在国际上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茶叶的RCA指数平均值大于1.25小于2.5, 表明我国茶叶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水果蔬菜RCA指数平均值大于0.8小于1.25, 表明我国水果蔬菜在国际上具有较为平均的竞争优势;禽肉的RCA指数平均值为2.16, 表明我国禽肉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小麦、大豆、猪肉的RCA指数均小于0.8表明其国际竞争力较弱, 或者可以说具有显性比较劣势。同时也表明我国在加入WTO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总体上高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除玉米外基本都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上升。

(三) 实证分析结论

研究表明,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 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呈不断恶化的趋势, 但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是不同的, 其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总体上高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土地密集型农产品除玉米外基本都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主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不断上升。

三、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对中国农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WTO框架下要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 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借鉴国外经验, 利用WTO“绿箱”规则加大对“绿箱政策”的投入

稳定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培训机制, 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加大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投入, 开发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加快建立各级以基地加工流通为主的农产品自我检测体系, 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实行有效的全程控制。

(二) 借鉴国外经验, 利用WTO“黄箱”规则调整“黄箱政策”支出

增加对农业投入品尤其是种子的补贴, 实现区域化统一品种种植,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并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对农产品营销设施建设的补贴, 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的补贴, 借鉴国外许多国家的经验, 对相关投资给予补贴资助。

(三) 农业生产中融入高新技术, 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从而增加农产品数量, 提高农产品品质, 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然要把高新技术真正融入农业, 就必须构建政府补贴扶持及农户或企业运用高新技术的利益激励等机制。

(四) 采取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现状、农产品生产特点和不同的出口目标市场,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可采取多元化战略。其中, 亚洲市场要依托地缘和饮食习惯的优势, 进一步提高我国新鲜蔬菜、水果以及肉类、水产品类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欧洲、北美市场应以高质量、高附加值、深加工的畜产品、园艺产品、水产品以及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 通过各种营销手段, 逐步占领市场;而对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则以加强联系, 建立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为主, 出口价格比较低廉的粮食 (尤其是大米) 、蔬菜、烟草以及小食品, 为将来的市场扩大奠定基础。总之, 通过积极开拓更广泛的市场, 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发挥比较优势, 增强其竞争力。

综上所述, 中国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经济的比较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经济和贸易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比较优势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贸易, 发掘潜力并扬长避短, 才能够拥有最大的竞争优势, 从而获得经济和贸易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D].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No.C2003002, 2003.

[2]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及贸易状况与发展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6) .

[3]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 1996 (11) :39-44、59.

[4]乔娟, 张宏升.论农业产业带建设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J].农业经济问题, 2004 (12) :36.

[5]熊玉娟, 曾煜洲.加入世贸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决策参考, 2008 (8) :274-275.

[6]闫国庆, 陈丽静, 刘春香.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4) :17-2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篇2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提高,国外友人对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却有待提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需求,面对社会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如何让“走出去”已经成为了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竞争力的一大研究方向。

要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有很多方法,而就目前中国文化产品现状来看,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是一个确实可行的途径。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贸易,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去竞争,推动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文化贸易是整个世界文化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对这一点认识不太足,我们把文化更多地看作宣传工作教育手段,忽视了其作为商品的属性。今后要以文化贸易的方式占领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外国观众和读者。”

首先我们要树立市场意识,文化艺术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其价值的实现更主要的是通过市场,由市场调节,让更多的消费者消费,而不再是个人或少数人自我表现、自我欣赏。可以说,市场既是实现文化产品价值的渠道,也是引导文化产品生产的晴雨表,更是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和品格的助推器。只有在精神上确立了正确的引导方向,我们才能更好地采取可行的手段及措施来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其次,我们要努力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只有提高“商品” 自身的使用价值,才能更好地将其推广出去。要提高中国文化产品的价值,就先要保证其民族特色的纯正。在美国的大片,韩国的偶像剧,日本的动漫以及各种国外节日盛行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文化产品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没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是没有丝毫竞争力的。在保证中国文化产品民族特色同时,还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一是要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做到古为今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二是要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优长,做到洋为中用。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文明的对话。三是要善于从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做到与时俱进。

第三,要培养出中竞争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中国有举世无双的文明历史和文化资源,中国的文化产品为什么没有竞争力?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培育出竞争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企业是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和推广者,也是文化市场的开拓者,是文化市场的主体和跨国经营的承担者。没有名牌的企业就不可能打开国际文化贸易的局面,更不可能形成国际文化的竞争力。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必须要下工夫培育一批文化的名牌企业,担当起我国文化国际竞争的重任。“当我们创造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名牌文化产品并被国际文化市场认可时,我们的文化就不再是对外的宣传品,而是国际文化消费者的必需品,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最后,我们要加强中国文化产品在民族化与国际化间的互动。中国具有东方文化底蕴、市场主导力量与人力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应该与亚洲各国建立伙伴及合作关系。在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来自外国的陌生艺术,刚开始都会遇到“文化折扣”。因此,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内容方面的民族化与国际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保持这二者之间的张力,才能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经济国际化

0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我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国际化,我国农业在参与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要实现在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产干不败之地,必须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保障。

1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依据比较优势。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

在参与经济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把我国农业放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来进行审视和定位,找准我国的农业资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对我国来说,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如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是今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尽管近几年,这些产业在我国发展较快,但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坚持高起点,突出科技优势,着力培植区域比较优势。抓住我国农产品市场转轨变型的时机,既要考虑国内农产品出现的结构性、区域性过剩的阶段性变化,进而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的禀赋和区位优势,全面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尽快形成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增值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合理,更取决于整个产业链条、整个生产体系的发达程度,没有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在产值构成上应当具有畜牧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产值大于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总和的特征。从长远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在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农产品优质化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的国际竞争最终是技术水平和人才的竞争。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其实质是农产品质量与效益的竞争。而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归根到底是科技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农产品生产向优质化发展己不可逆转,而我国农产品优质率相当低,大约占15%,其原因在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己达到处70—80%。随着农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将促使我国农业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这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提出了更加迫切而现实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开拓力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而要改变这种现状,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国际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之上。

4实施名牌战略,发挥名牌效应,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篇4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含义和构成原则

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今的国际贸易竞争方面日益激烈起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也在一步步的提高。所谓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说的是农产品在对外贸易当中能够展现出的对现今市场上的占有能力。我国的农产品同国外的农产品相比较在市场上的占有能力称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产品之间相比较在市场上的占有力叫做农产品国内竞争力。因此,农产品对于现今的市场上的占有力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农产品对于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其二,则是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最后,则是农产品的销售和服务的水平。

农产品市场上的适应能力是由农产品的品质、数目、质量还有规格和供货的时间来决定的。假如说,用来交易的农产品和市场上所要求的相互统一。那么,在农产品的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就比较强,反而,如果农产品同市场要求相互不同的话,它的适应能力就比较弱些。

(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构成所需

竞争力是由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所提出的,它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间,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中建立,其中的钻石模型就是说国家竞争力。并且,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模型”,其中的四个基本要素指的就是需要条件、生产条件、相关的产业以及支持的产业表现;另外两个辅助因素指的就是企业的结构和战略以及企业的竞争对手的行为。

迈克尔·波特教授对决定产业之间竞争力的六大要素进行分析,并应用到产业和产品经济中业绩经济活动的竞争力评估当中。Abbott和Bredahl在农业竞争力的探索中得出,必须跟从农产品和农业的实际特点,并对决定竞争力的原因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类和描述。从整个国际竞争中进行考虑,将资源、投资者、技术、人力资本、产品特征、政策等方面来构成农产品竞争力,并且以上因素也为农产品竞争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现今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状态

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状况下,对现阶段的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以便于今后对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竞争力进行更好的分析。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这些好的成绩大多数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在现今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阶段中,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也取得不错的进步和发展,相对于1980年的进出口总额已经上升了很大一个阶段,上涨速度飞快。虽然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还是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不过总的来讲,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非常良好。

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农产品贸易具有下面几项特点:

1. 农产品贸易总额不断上涨

在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呈现着上升的趋势。从一九九九年以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都呈现着不断上涨的趋势。

2. 农产品贸易发展速度不断下降

近年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速度跟不上总体贸易的发展速度,特别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在日趋下降。

3. 农产品进出口比重不同

大多数都是饲料或者药用的植物或者油料等,占所有农产品进口额大部分比重。而在我国出口贸易中,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出口额不断扩大,尤其是粮食方面的农产品出口额更高。

(二)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农产品贸易逆差

在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额都不断的增高,但是,进出口额相对的增长速度不大相同,进而致使我国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的逆差。

2. 农产品结构进出口容易受国外技术性检测的影响

根据资料现实,在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中,水、蔬菜、水果等出口数量相对比较大。在这些农产品当中,大多数都会受到国外技术检测。一旦检测出问题,往往农产品出口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声誉等。

(三)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方法

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要重视发展农业,对农业具有充分的认识,并结合相对贸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国家要做好相对的引导工作。可以制定相关对外贸易政策和农业政策等等相关的经济政策,让农业生产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发展。

摘要: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农业贸易的国际化给每个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结合往年我国相关的农业发展的数据和内外部环境等因素,来对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找出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发展,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人才国际竞争力评价 篇5

人才国际竞争力评价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管理乃至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谁争夺到、拥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乃至成为失败者,谁就面临着危机.因此,人才的竞争力,涉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作 者:桂昭明 作者单位:武汉化工学院刊 名:中国人才 PKU英文刊名:CHINESE TALENTS MAGAZINE年,卷(期):“”(10)分类号:F2关键词: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篇6

企业要想战胜竞争者,激发潜在的需求,占领市场,必须重视研究和制定出口产品策略的问题。

企业的产品首先要解决的是出口什么产品,即决定出口产品的经营范围。产品经营范围包含有多种产品类别,每种产品类别又含有许多产品项目,每一产品项目是产品实体和服务所组成,每个出口产品企业都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目标,确定出口产品经营范围,产品类别和产品项目。搞好产品项目的商标,牌名、包装、服务,大力推销有发展前途的现有产品,适时投放新产品,果断淘汰过时的旧产品,做到产品质地优良,适销对路,价格低廉,交货及时,服务周到,不断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企业制订出口产品策略,重点是要解决好出商品的统一化和多样化的问题。统一化是指以本国现在的产品毫无改变的输出到国际市场,多样化是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与需求改变本国现有产品或开发新产品,出口到不同市场,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对企业来讲,采用统一化比采用多样化更能节省生产上和销售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必须购买者的需求与本国现有商品相一致。为扩大出口,提高竞争力与应变力应以“多样化”为主。同时,还要抓好广告宣传配合工作,才能使其产品得以畅销,产品与广告宣传同时考虑。

1.采用改变广告宣传方式

出口与国内相同的产品,每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可有不同的描述,考虑到各地市场的文化背景与人的消费习惯和追求的目的产品的用途基本相同,只是生活习惯和追求的目标,适合购买者的需求而进行的广告宣传。

2.采用与本国相同的广告宣传方式

直接出口与本国相同的产品,这是在出口产品企业对国际市场,通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了解到国际市场购买者的需求完全与本国购买者的需求一样,销往到国际市场。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并能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统一的概念,有利于扩大销售。

3.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国际市场购买者的需要

国内现有产品不能适应国际市场购买者的需求,就要针对性地开发研制新产品出口,创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广告宣传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为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服务。

4.采用与本国相同的广告宣传方式,出口有所改变的国内现有产品

有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购买者追求的目的、用途基本相同,只是生活习惯,使用条件不完全相同,只需稍加改变就能适应国外市场购买者的需求,那就不需要改变广告宣传方式,即可出口稍有改变的国内现有产品。

5.采用改变广告宣传方式和出口具有改变的国内现有产品,即双重改变

这是因为某种产品国内与国外购买者追求的目的及产品和用途有所不同,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就得改变产品同时也得改变广告宣传方式。如对自行车的使用,国内外购买者就有所不同。我国是作为交通工具而西方市场多用于运动,并且车的式样也不一样,所以我国如向西欧市场出口自行车,就要将式样改变加工成如同我国的跑车式样,同时就要从体育运动器具和锻炼身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广告宣传。

从上述种种出口产品策略来看,关键是要分析掌握国际市场和条件,分析掌握潜在购买者的爱好和购买力,然后结合产品本身所能提供的功能,企业对产品的改制或研制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制订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出口产品策略,方可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以中国重型卡车产品为例,欲扩大重型卡车产品的出口,就必须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在选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制订出合理的重型卡车产品出口策略。

试分析一下当今世界几大主要市场的特点:

1、西欧、北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市场,这些国家持先进,资本雄厚,又由于能源紧张,劳务费用昂贵,控制污染等原因,在国内着重发展高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出口商附加价值的产品输出资本和技术,而把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一般重型卡车产品转由国外加进口,这些市场购买者较挑剔,要求一分钱一分货,并要满足其要求,因而宜采用改变广告宣传方式、改变产品或发展新产品的策略。

2、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一般不高,当地华侨又多,可谓地利人和,适合我国重型卡车产品的出口。

3、中东地区,这是以石油为主的原料输出国、地区,外汇充足,而且为了加速经济建设,进口容量较大。为了发展石油工业对重型卡车、机械设备等有大量需求。

4、非洲地区,不少国家或因生产石油、或因特产丰富有一定支付能力,而且发展经济建设的要求迫切,他们造桥修路扩大住房,建立民族工业等都需要各种各样的在量的重型卡车,而且技术要求也不太高,我国产品比较适合他们的需要。

以上市场情况,均与国内购买者的需求差不多,因而可采用与国内相同的广告宣传,或改变广告宣传,销售国内相同产品。

湖南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农产品出口发展较快, 但地位不断下降。2000年, 湖南农产品出口额为16706万美元, 到2007年增长至35023万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11.7%。然而, 湖南农产品出口比重占湖南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从2000年的10.11%下降到2007年的5.37%。从全国范围来看, 湖南的农产品出口排第20位左右, 出口规模大致与湖北、安徽、河南、四川、内蒙古、广西、云南等农业大省处于同一层次, 但低于山东、广东 、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从贸易统计分类标准来看, 可将农产品出口分为肉禽蛋类、粮油食品类、蔬菜水果类和茶叶等几大类。其中肉禽蛋类、粮油食品类占湖南出口的绝大部分, 分别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45%、38%, 其中肉禽蛋类中又以生猪和猪肉为主。茶叶出口也是湖南极具优势的产品, 主要以红茶和绿茶为主, 占到湖南农产品出口的7%。具体说来, 目前湖南农产品出口主要品种有生猪, 鲜、冻猪肉, 水果, 茶叶, 烤烟等。从出口市场来看, 湖南农产品出口到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俄罗斯和中国香港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双边贸易额看, 欧盟、日本和美国位居湖南贸易伙伴的前三位;从出口市场看, 前三位是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

2 湖南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本文以出口额1000万元人民币为下限, 选取了生猪, 鲜、冻猪肉, 大米, 茶叶, 烤烟五类为湖南主要农产品, 对其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和分析。

2.1 竞争业绩

竞争业绩, 即在湖南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数据的基础上, 对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市场业绩进行分析。以下主要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湖南主要农产品进行测算。

(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注:湖南省统计年鉴,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国际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1可以看到, 2000—2005年间湖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0.04%左右波动。就主要农产品而言, 生猪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为3.487%, 但2005年下滑至1.940%。茶叶和鲜、冻猪肉的市场占有率增长明显, 分别从2000年的0.466%和0.166%增长至2005年的1.553%和0.797%,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5%和45.7%, 其市场份额稳步提高, 潜力巨大。

(2) 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 是某种类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它均介于-1与1之间, TC>0时, 表示某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越接近1, 表示其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 表示其竞争力越弱。

2002—2005年间, 湖南生猪和烤烟贸易以出口为主, 基本上没有进口, 因而贸易竞争指数为正;而茶叶仅2003年进口1779美元, 其余各年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其TC值为0.998;鲜、冻猪肉进口也很少, TC值为0.999, 说明这几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的竞争力。大米的TC值波动较大, 2003年为0.65, 2004年则为-0.4, 2005年为-0.036, 说明其国际竞争力较弱。

(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是指一个国家 (地区) 某类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当RCA>1, 则该国 (地区) 在该类产品上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 且值越大国际竞争力越强;若RCA<1, 则该国 (地区) 在该类产品上不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 且值越小国际竞争力越弱。RCA>2.5, 表示该类产品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 1.25

注:根据湖南省统计年鉴,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国际统计年鉴原始数据整理计算。

用湖南省各种农产品的出口额占湖南省出口贸易额比重除以世界各种农产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额比重便得到湖南各个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表2可以看出, 湖南农产品总体RCA>1, 2000年最高为1.58, 到2005年仅为1.10, 表明湖南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但有减弱的趋势。生猪的RCA值最高, 说明其出口竞争优势很大, 但是其RCA值逐年下降则说明其竞争力在逐步减弱, 这与其市场占有率下降有一定关系;而茶叶, 鲜、冻猪肉的RCA>2.5, 表明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的稳步提高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 烤烟在2000—2004年间RCA>1.25, 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大米由于出口量不稳定, RCA值波动较大, 但总体来看竞争力不强。同时, 烤烟的RCA值逐年下降, 表明其出口竞争力逐渐弱化。

下面选取了湖南具有一定出口竞争优势的茶叶、生猪和鲜、冻猪肉与出口额居于前三的省份进行比较 (见表3) 。与出口额居全国前三的浙江、福建和云南比较, 湖南茶叶2005年RCA值为43.07, 明显高于其他三省;生猪也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RCA是广东的50多倍;鲜、冻猪肉出口居全国第三, 明显高于第二和第四位的黑龙江和河南。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湖南在茶叶、生猪和鲜、冻猪肉上确实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和国际统计年鉴原始数据整理计算。

通过上面3个指标的测算, 从竞争业绩来看, 虽然湖南主要农产品的出口绝对数和出口规模在增加, 但其竞争力却没有随之加强, 反而表现出一定的减弱趋势。同时不同的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同, 茶叶、猪肉、生猪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烤烟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大米竞争力较弱。

2.2 竞争实力

(1) 湖南农产品出口价格

农产品的出口价格是农产品竞争力的直接来源。下面我们就分析比较湖南农产品出口价格与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以及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加拿大和巴西在大米、生猪和鲜、冻猪肉三种农产品出口价格的差异。

(元/千克、元/头)

注:湖南省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信息网年度数据库原始数据整理计算。

从表4可以看出, 湖南大米价格2002—2003年间低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和全国大米出口价格, 但随着大米生产成本的上升, 这种价格优势2004年消失。鲜、冻猪肉出口价格略高于国内出口价格, 但仍具有相当优势。生猪价格也有一定优势。价格优势为湖南农产品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基础, 但这并不是持续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2)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

农产品质量对湖南农产品的出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卫平 (2005) 在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的基础上设计了农产品质量升级指数, 是通过计算每单位农产品的出口价格的变化, 来间接地反映出口农产品的质量的变化。该指标值大于1, 表示以出口价格反映的农产品质量上升;该指标值小于1, 表示农产品质量下降。本文分2002—2003、2003—2004、2004—2005三期, 对湖南主要农产品质量升级指数进行了测算, 结果如表5所示:

注:湖南省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原始数据整理计算。

首先看茶叶, 在第一、第二期内QC (即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 >1, 表示产品质量上升, 而在第三期QC<1, 表示质量有所下降;其次看生猪, 在第一期QC值为0.96, 质量有所下降, 到第二、第三期QC>1, 表明其质量逐渐上升;再次看鲜、冻猪肉和烤烟, 在3个时期QC均大于1, 说明这两种商品的质量不断上升;最后可以看到大米的QC指数不稳定, 这与湖南大米出口波动有关。从结论来看, 湖南主要农产品的质量没有表现出持续上升能力, 从根本上制约了湖南主要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竞争实力是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来源。通过对湖南主要农产品的出口价格和质量升级指数进行分析可以知道, 目前湖南农产品主要依靠低廉的价格获得竞争优势。

2.3 竞争潜力

(1) 生产要素。

湖南耕地面积约为全国的3.2%, 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从业人员居全国第三。与同类省份相比, 湖南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稀缺的特征, 因此, 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目前湖南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约占50%, 整体素质偏低。要获得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必须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开发自主知识产品。同时, 湖南耕地不断减少,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也阻碍了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2) 相关和支持产业。

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以加工为例, 目前湖南农产品初级产品与加工产品之比为1∶0.8, 全国为1∶0.9, 发达国家为1∶3, 可见湖南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如生猪出口中, 附加值较高的分割肉出口比重较低, 加工转化率仅3%, 出口的大部分是整猪;茶叶基本上是加工程度很低的原茶出口。

(3) 需求条件。

从消费需求层次来看, 目前国内对农产品的消费仍处于传统消费模式, 比较青睐低价农产品, 地区内需求不能转化为国际市场需求。虽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不断提高, 但总体国内农产品消费不具全球性、前瞻性和最高挑剔性。

(4)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资料显示, 湖南省从2004年起种粮补贴仅每亩11元, 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另外, 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与美国、欧盟等农业大国相比还很不健全, 不能适应国际化农业发展的新形势。

3 提高湖南主要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

3.1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植力度

各级政府应从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作用。政府部门需要在WTO《农业协定》和规则下制定新的农业支持政策, 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提高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财政上要加大补贴力度, 同时减免各种税收, 提供出口信贷融资, 提高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

3.2 延长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湖南农产品出口多为初加工农产品, 精深加工农产品所占比例不高。我们应该通过农业产业化, 延长产业链, 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 提高附加值, 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 扩大出口创汇的能力。如大米, 可以改变单一大米出口, 通过深加工增值。

3.3 加大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方面, 我们要坚持以质取胜, 加大科技创新,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国际市场的竞争, 实际上是科技水平的竞争, 为了增强湖南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方面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我们要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标准和认证管理三位一体的认证体系。

3.4 优化出口结构, 培育优势产品

一方面, 湖南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相对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优势, 如茶叶、园艺产品、水果蔬菜、畜产品等,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促进出口。同时, 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积极培育并发展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牌农产品, 提升湖南农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3.5 开拓多元化市场, 扩大农产品出口

目前, 湖南省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竞争十分激烈。因此, 湖南要大力开拓中东、独联体等新兴市场, 努力发展非洲、南美洲等潜力巨大的市场。通过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低端产品市场, 可以有效绕开发达国家的技术与环境壁垒, 分散出口风险。

摘要:本文以湖南主要农产品为研究对象, 从竞争业绩、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方面对其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和评价, 并针对相关结论提出提高湖南主要国际农产品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中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篇8

关键词:中国,泰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一、国际竞争力的内涵以及衡量指标

1.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 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公司有着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大财富的能力, 是一个统一竞争力性资产和竞争力的过程。

按主题原则分, 国际竞争力分为:国家竞争力以及产业、企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是建立在产业基础上;企业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对政府调控宏观经济有作用。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在特定产业环境下, 国家为了获取市场、利润和资源等环节的能力。

2. 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1) 贸易竞争指数 (TC) 。贸易竞争 (TC) 指数表示一国贸易农产品进出口差额占这个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它不仅能分析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也从总体上反映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本文对中泰两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进行分析。TC指数公式为:

TCj是一国j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Xj是和Mj分别代表一国某时期对j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指数的理论值域为[-1, 1], 若TC>0表示i国是j产品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TC=1, 表示j产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TC<0, 表示i国是j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TC=-1, 表示该国j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

(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表示一国j产品出口额占该国所有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与世界j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的比例。这一指标排除了国家与世界出口总量上下波动的影响, 较为准确的衡量一国在某一时期农产品的出口相对世界平均水平的位置和农产品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RCA指数公式为:

RCAij表示i国家j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Xij和Xii分别表示i国j产品出口额和i国在这一时期总出口额, Xwj和Xwi分别表示j产品在世界上的总出口额和世界在这一时期的总出口额。应用到农产品贸易, Xij表示i国j农产品的出口额, Xwj表示世界上j农产品的出口额, 其他符号含义不变。若RCA>1, 表明该国j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 RCA<1就表示j产品具有比较劣势。应用到农产品贸易, 若RCA∈ (0, 0.8) , 表示i国j产品具有较弱的国际竞争力;RCA∈ (0.8, 1.25) , 表示i国j产品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RCA∈ (1.25, 2.5) , 表示i国j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 (2.5, +∞) , 表示i国j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3)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CA)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CA) , 是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减去j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的结果。RCA指数只考虑到进口情况, 从另一方面看, CA指数考虑了出口情况, 两者形成互补。CA指数公式为:

Mij和Mwj分别表示i国j产品的的总进口额和世界j产品的总进口额, Mii和Mwi分别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总进口额和世界上所有产品总进口额。若CA=0, 代表j产品具有中性国际竞争力, CA<0, 代表j产品不具有国际竞争力, CA>0, 代表j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

利用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TC)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RCA) 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CA) 对两国农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

1.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TC)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整理计算得出。

2008年—2012年, 中国农产品HS02、HS10、HS12、HS22缺乏国际竞争力;泰国的农产品HS12缺乏国际竞争力。2008年—2012年, 中国HS07的TC指数均大于泰国, 说明中国的农产品HS07的国际竞争力大于泰国;泰国的农产品HS01、HS02、HS08、HS10、HS22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中国大一些;而中泰两国农产品HS12、HS16具有差不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与泰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都是HS16。由此可见, 虽然在个别农产品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大于泰国, 但从总体上来看, 泰国的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于中国。

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RCA)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和世界贸易组织整理计算得出。

泰国总体上比中国更大一点。2008年-2012年, 中泰最具优势的农产品都是HS16, 但泰国HS16的RCA指数明显比中国大得多, 表明泰国的优势比中国明显。总的来说, 泰国的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于中国。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和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3.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CA)

2008年-2012年, 中国农产品CA指数最高的是农产品HS16, 最低是HS12;泰国农产品CA指数最高的是HS16, 最低是HS12, 但泰国最高指数远超中国, 最低指数也比中国的大, 由此可见, 虽然两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最强与最弱的都是HS16, 但泰国HS16的国际竞争力比中国强, HS12的国际竞争力比中国强。得到的结论与上文不谋而合, 泰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于中国。

三、结论以及说明

根据第二部分分析, 得出2008年-2012年中泰两国的TC指数分别为0.1636、0.2695, RCA指数分别为0.6035、2.0642, CA指数分贝为0.0617、1.5984, 泰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始终高于中国。表明泰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比中国的强。

通过对中泰主要农产品三种指数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1.在主要农产品出口中, 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蔬菜、动物制品, 但其比较优势在不断减弱;具有比较劣势的是水果、肉类等, 且其比较劣势程度在不断加强。泰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蔬菜动物制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及其制品, 比较优势保持着稳定状态;具有比较劣势的是肉类和水果, 但比较劣势没有加强。

2.从贸易竞争指数整体表现上看, 泰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较平稳, 但中国农产品的在不断削弱, 说明我国对农产品投入不足, 农业经营模式也存在问题。

3.中泰农产品具有竞争性与互补性的原因是:中泰的双边贸易的扩展使农产品的贸易发展起来, 出口的农产品品种具有相似性。从分析的数据看,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在下降, 而泰国在土地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在平稳上升。

4.在中泰经贸中, 中泰农产品出口发展受到贸易壁垒限制, 如泰国的水果肉类和中国的水产品、水果和肉类等。贸易壁垒削弱了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 如反倾销措施等, 给农产品的出口带来了障碍。

参考文献

[1]苏航.农产品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J].经济论坛, 2005, 24:124-128.

[2]乔娟, 李秉龙.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6.

[3]余鸣.WTO框架下我国畜牧业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J].经济纵横, 2002 (2) :31-33.

[4]陈富桥.中泰两国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2) :40-44.

[5]谢国娥, 李亮.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关系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3 (3) :47-53.

[6]宋海英, 孙林.中泰农产品零关税协议下蔬菜贸易的竞争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3) :49-55.

[7]孔媛.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实证研究[J].甘肃科技, 2010, 26 (19) :90-95.

[8]陈庶平.中泰贸易的主要进出口商品构成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88 (14) :137-141.

[9]XiaoboYin.Sino-ThailandBilateralTradeinAgriculturalPro ducts:CompetitionandComplementation, 2012.

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篇9

关键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浙江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 其农产品出口额已连续9年排名全国第三。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农产品关税的进一步降低, 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 国内生产成本的提高, 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 各类技术壁垒的不断推出, 已经使得浙江省的农产品对外贸易面临巨大的压力, 那么浙江省农产品是否还存在竞争力?为此本文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浙江省农产品的主要农产品竞争力进行评价。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法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国某产业的出口额减去其进口额之差与该国该产业出口额加其进口额之和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值在1和-1之间变动, 若TC<0, 表示该国该产业处于劣势, 且TC越小则劣势越明显;若TC>0, 表示该国该产业处于优势, 且TC绝对值越大则优势越明显。TC=1或-1是该国该产业处于只有出口或只有进口的情况。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国某产业的出口额减去其进口额之差与该国该产业出口额加其进口额之和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上式中值在1和-1之间变动, 若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则该产品具有一般竞争优势;若则该产品处于一般竞争劣地位;若则该产品处于较差竞争劣势地位;若TC=1或-1是该国该产业处于只有出口或只有进口的情况。

二、测算结果及评价

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法, 利用国研网相关数据, 对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计算如下:

数据来源:根据国研网数据计算得到

上表是浙江反映的是2002年~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浙江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存在以下特点:

1.从总体上看, 2002年~2008年浙江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值都落在0.45~0.55之间, 平均值为0.51, 由此可见浙江省农产品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力。从变化趋势上看, 浙江省农产品的贸竞争力指数值在2005年达到最低值0.46, 2002年为最高值0.56, 相对变化幅度较小, 呈现出一种窄幅波动的趋势。

2.从七个大类上看浙江省除粮油产品外其余农产品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且从发展趋势上看, 其发展趋势平稳、良好, 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持续发展, 未出现下降的情况。

3.从农产品细类上看浙江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有18类, 占据出口种类数的一般以上, 具有一般优势的有7类, 处于一般竞争劣势型有4项, 处于较差竞争劣势型有5项。这也反映出浙江省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产品的种类较多, 反映了浙江省农业资源的多样性。

4.浙江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的产品主要是一些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这好符合浙江省人对地少的资源禀赋状况。

三、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虽然面临巨大压力, 但是其国际竞争力并没有削弱。其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这符合浙江省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因此浙江省今后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继续巩固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增加农业的资金投入, 引进先进技术, 以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农业为进一步提升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陈卫平: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6-33

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篇10

一、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一)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

自从加入WTO以后,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额从2003年开始大幅增长, 畜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均实现净出口, 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从6.6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8.74亿美元, 年均增长13.8%。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黑龙江省2009年度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降到了6.23亿美元, 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逐步增加的态势。2003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最高, 为4.23%, 到2004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 为1.9%, 从2005年至2008年每年所占比例都均匀地保持在2%左右, 这说明其农产品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还是偏小的, 而且总体上变化不大, 这与其农业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

(二)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黑龙江省农业发达, 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2009年虽然农产品出口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是其出口总额还是居全国第七位。其中食用油子、干豆、坚果、谷物均居全国前列。在整个农业经济中, 畜牧业发展也很快, 奶牛存栏数、牛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总的来说, 黑龙江省仍然以大宗农产品出口为主。从贸易结构上来看, 一般贸易仍然是黑龙江省农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

二、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 (WMS) 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指数和贸易竞争力 (TC) 指数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与分析。以下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农业年鉴各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一) 国际市场占有率 (WMS) 指数

国际市场占有率 (WMS) 指数是指某国家 (地区) 某种产品的出口额与世界同种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 用来比较若干国家 (地区) 某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因而能够很好地说明该产品进入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3年到2008年间, 全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平均在4%左右, 而同一时期黑龙江省农场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且比值不高。

(二) 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简称RCA) 指数又称相对出口绩效指数, 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分析价值的比较优势测度指标, 这一研究方法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该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率。它可以反映该商品在出口格局中的地位, 从而根据比值的大小确定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如果RCA>2.5, 则表明其出口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RCA≤2.5, 则表明该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 则表明该国出口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 则表明该国出口竞争力弱。下表反映出2003年到2008年黑龙江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我国农产品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高于全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黑龙江省在2003年农产品贸易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之后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在2004到2006年具有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 而在2007年和2008年就只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了。

(三) 贸易竞争力 (TC) 指数

贸易竞争力 (TC) 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某产品净出口额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系数越接近于1表明优势越大。国内许多学者对贸易竞争力 (TC) 指数做了分类:0.8≤TC≤1, 表明该商品具有高竞争力;0.5≤TC<0.8, 表明该商品具有较高竞争优势;0≤TC<0.5, 表明该商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0.5≤TC<0, 表明该商品处于一定的竞争劣势;-0.8≤TC<-0.5, 表明该商品处于较高竞争劣势;-1≤TC<-0.8, 表明该商品处于较高竞争劣势。

从表3中的TC指数可以看出, 2003年到2008年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指数都是小于零的, 说明全国农产品处于一定的竞争劣势, 而黑龙江省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都是高于全国水平的。黑龙江省2003年贸易竞争指数最高, 从2004年到2008年TC指数有所下降, 而且2005-2007年这3年的TC指数都高于0.5, 说明黑龙江省农产品还是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的。

综合以上反映国际竞争力的指数分析可以得出, 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虽然在有些年份是呈下降趋势的, 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但总的来看,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并不高, 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 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

黑龙江省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鼓励企业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积极自主研发和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目前黑龙江省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已经有所发展,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牡丹江市是中国黑木耳 (食用菌的一种) 之乡, 该市已经全面实施了“科技强菌”战略, 加快建设标准化栽培示范园区, 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搭建示范平台。使得其食用菌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大大提高。但是其品牌在国际市场还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黑龙江省政府应积极助其培育自主品牌, 使牡丹江的食用菌走向国际市场。

(二) 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质量来自于科学技术和法律法规检测监督的保证。黑龙江省一方面应该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培育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 并且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 应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 并且要加强农产品的检疫检验力度, 充分保证出口农产品的安全质量。

(三) 开展国际合作, 拓展周边市场

黑龙江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与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以及蒙古发展农产品贸易有很明显的区位优势。因此, 黑龙江省应当充分发挥其地缘经济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开展农业技术人员、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农业合作, 从而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投身到境外农业开发, 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能够发展与周边地区良好的贸易关系。当然, 也应该全方位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 尤其是欧美、非洲等国际市场。这样既能够规避贸易壁垒的影响又能保证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黑龙江省政府应该完善扶持政策,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设立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加大对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 尤其是要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适当扶持具有发展空间并且能带动农民致富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有效地运用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和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 培育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强省内龙头企业, 防止农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非农化。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此外, 还应适时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 在引进的基础上促进消化、吸收, 并为农户提供培训利用新技术的技术的机会。最后, 要扶持农业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健全产业化组织体系。

摘要: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 (WMS) 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指数和贸易竞争力 (TC) 指数, 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与分析发现, 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虽然在有些年份呈下降趋势, 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总的来看,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并不高, 需要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 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 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 开展国际合作, 拓展周边市场,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崇光, 于爱芝.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2

[2]侴海峰.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化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9)

[3]翟涛, 周慧秋.黑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 2008 (3)

[4]李爽, 刘吉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粮食, 2006 (3)

上一篇: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下一篇:课堂自主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