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常识

2024-05-15

农机常识(精选五篇)

农机常识 篇1

1 农机选购“五不买”原则

“三无”农机产品不买, 即无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合格证的农机不买。“三无”产品往往是假冒伪劣产品, 其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与本地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适应的农机不买, 因其没有实用价值, 派不上用场, 买来也是资源浪费。

技术落后、已经淘汰的产品不买, 这些产品往往缺少配件, 致使“铁牛”变“死牛”。

来路不明的农机不买, 这些产品一旦出现问题, 就会麻烦缠身, 不但经济受损失, 而且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组装、拼装的旧农机不买, 这类产品质量性能差, 发生故障的频率高, 农机作业安全系数低。

2 明确农机的折旧价位

2.1 考虑因素

主要考虑3个方面因素:一是机械投入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的损耗 (有形损耗) 导致经济价值降低;二是由于技术进步使现有机械技术落后的贬值 (无形损耗) ;三是考虑农业机械作业环境、使用强度和频率不同, 折旧率也有所区别。

2.2 定价原则

跨区作业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按7年折旧, 半喂入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按8年折旧, 直接传动的大中型拖拉机、四轮农用运输车按9年折旧, 其他各种季节性使用的农机具按10~12年折旧。

2.3 计算方法

2.3.1 年折旧额

年折旧额确定按快速折旧法 (也称递减折旧法) 计算, 并适当缩短折旧年限。年折旧额= (机械原值-残值) ×年折旧率。以8年折旧为例:第1年折旧率为8/36 (8+7+……+1=36) , 第2年为7/36, 依此类推第8年为1/36。残值率一般为15%, 即残值=机械原值×15%。

比如, 一台收割机原值12万元, 残值为12×15%=1.8万元, 第1年折旧额为 (12-1.8) × (8/36) =0.27万元, 第2年为 (12-1.8) × (7/36) =1.98万元, 其余以此类推。

2.3.2 机械现值

机械现值=机械原值-累计折旧额。如上例中机械使用6年后出售:机械现值=12- (第1~6年折旧额之和) =12-10.2× (8+7+6+5+4+3) /36=2.65万元。

2.3.3 合理浮动价格

由于机器实际使用强度、维修水平、科技含量、旧机供求变化等情况不同, 在现值基础上应有合理浮动。以上4种因素浮动比例, 若机器使用强度大取-5%, 维护水平低取-5%, 科技含量一般取0, 求大于供取+5%, 则最后定价为:2.65+2.65× (-5%-5%+0+5%) =2.5175万元。

3 购买注意事项

3.1 认真检查机车资料

查看购机原始发票或复印件、机车合格证, 查明机器使用年限, 以防通过改装、拼装、改头换面或拿赃车来交易而上当受骗。

3.2 检查机车牌证

查看机车牌照和行驶证, 认真核对发动机号码、底盘号码、机车出厂日期信息及机车牌证号, 确保与行驶证数据相符, 并验证机车年检手续的合法性、连续性。

3.3 检查机车机械性能

请专业维修人员对机械的动力性和可靠性做一个检测评估, 最好用检测仪检测, 对发动机、转向器、制动器、离合器、升降机构等进行动态检测, 确保买到优质产品。

3.4 及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农机常识 篇2

一、购买农机首先要索取并保存好购机资料“三包”凭证

索取“一票二证”,“一票”即带税章的正规销售发票,“二证”是指产品合格证和“三包”凭证,这是国家经贸委等五部委颁布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三包”)的重要凭证。另外 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索取使用说明书,认真仔细阅读,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操作,因使用不当造成农机损坏不在“三包”范围之内。二是销售者口头答应的额外服务要签个协议,以防过后反悔。

二、农机“三包”期内发生故障注意的问题

1.“三包”期内农机发生故障需要厂家修理时,必须凭正规的购机发票及“三包”凭证就近到生产厂家指定维修点维修(一般到购买地点维修或由销售商联系维修点),维修完毕后在“三包”凭证上做好维修记录。2.运输途中发生故障,机手千万不要拆卸机子,应尽快与销售者联系协商维修事宜,当取得销售者同意后,才可就地拆卸修理。不经销售者同意私拆机器后无法获得“三包”服务。

3.若农机在“三包”有效期内由于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特别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注意做好以下四件事∶一要保护现场,并及时与销售者或厂家指定的维修点联系;二要及时做技术鉴定,请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到现场察看,做出技术鉴定,并要求出具书面证明材料和保存好所损坏的零配件;三要尽快报警,对造成人员伤亡的,要由公安机关和交警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后,出具书面证明材料,以备日后能用上;四要对伤亡人员做出法医鉴定。

三、购机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何投诉

农民朋友遇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找销售商或生产厂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凡因农机产品质量和服务引起争议,可直接向当地市、县农机质量投诉站和各地消费都协会投诉。为了能确保胜诉,在投诉过程中要注意三点:

1.提供足够的证据 :购买农机发票、“三包”凭证等有关证明材料;购农机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购买日期、购买地点;被投诉者名称(生产企业或销售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

2.明确自己的请求 :农民朋友还要明确自己的请求,例如维修、更换部件、换货、退货、赔偿等。

3.提供损害程度和与被投诉者的交涉情况 :农机发生质量问题,需投诉的往往伴有人身损害事故,并且与被投诉者多次交涉得不到解决。投诉时提供相关职能部门的人身伤害程度和事故原因证明。

新农机使用注意啥!

一、买到新机子后,在发动机的使用前,首先要认真细读该机的使用说明书,特别注意要使用规定牌号的燃油,用前要充分沉淀与过滤,加油器要保持清洁。润滑油要保持清洁,加进数量要足够,并定期更换,使用牌号要与规定相符。空气滤清器要经常注意保养。要注意添加冷却水,特别是不要使发动机处在缺水的状态下工作。要经常注意检查,紧固有关的螺栓、螺母,特别是连杆螺栓,传动轴上的螺栓和飞轮上的锁紧螺母、车轮的固紧螺母等。如果用户买到新机子后,真正按照基本要求去做了,那么,机子的寿命就能大大地延长。

二、买到新机子后,不要马上带负荷作业,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对其进行试运转磨合。磨合结束后,清洗该机机油滤网及清除机油中的残留杂质,有必要的还要对其机油进行更换,并清洗油底壳。

三、新机进行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厂家的说明书的要求去做,不超载,不超速,不超喂入,不长期超负荷工作。

农机识假常识 篇3

在农机市场上假冒产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假标志:产品冒用、伪造其他企业的商标、标志,误导购买者,达到假冒的目的。通常在结构比较简单、加lT制造较容易的主机和零部件中多见,如旋耕机刀片和粉碎机锤片、筛片等。这些产品在外观、尺寸、油漆色泽等方面,相互间差异较大。因此在选购时,可以采用多样品比较、与正品对照、称重等办法来加以识别,与正品差别大的就是假冒产品。

2、假包装:在产品上不做明确农机识假常识的企业标识,冒用他人特有的名称包装,以达到假冒的目的。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农机具的零配件当中,如柴油机的连杆、曲轴、喷油嘴等等。因此用户在选购时不要只看包装,而且要看产品的技术文件和产品的外观、色泽。必要时,索要产品鉴定证书,电可以拿一个样品做一下试验。

3、假证书:将获证产品的推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认证标志、获奖证书等标志,粘贴在未获证的产品上:伪造他人的许可证或认证文件,诱导和欺骗购买者。在选购时,一定要对企业的有关证书进行查验,必要时可向有关农机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先搞清楚后再买机器。

选购新型农机产品基本常识 篇4

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购新型农业机械时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考虑使用范围, 是自用还是赚钱, 还是两者兼之, 来决定购买什么样农业机械。例如, 如果是用于收割、异地收获赚钱的, 则应进行适当的调研, 以免投入多, 产出少造成损失, 这是指收割机的选型。当然也要考虑农机具应满足当地的农艺需要, 是不是能充分发挥新型农机产品的作用, 最关键的是要考虑功能性价比, 一般情况下新型产品的价位都比普通产品高, 要考虑其将来的运营、管理、效益, 不能一味追求新功能, 看看竞争力前景如何, 反之则得不偿失。

二要根据需要选择机型。了解要买的农机新产品先进性在哪里, 有哪些不足之处, 然后确定是否真是适合你的需要, 而不要被广告宣传所迷惑而盲目购置。另外, 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该机型的技术资料, 如动力性, 经济性、通用性、安全性、方便性等。还应了解该产品是否是国家正规企业的产品, 有无“三证” (生产许可证、推广许可证、质量合格证) , 是否属国家定型产品, 才能最后确定是否可买。

三要考虑零配件通用性。新型农机产品有不少新结构、新零件, 这些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不同, 一般不具有通用性, 有些在市场上买不到, 必须到厂家去买, 这样会给修理换件带来很大麻烦。另外, 有时虽然在当地能找到一家该产品零配件专卖店, 但因缺乏竞争对手, 零配件的价格往往较高, 会人为加大了维修成本和生产成本。因此, 最好选购零配件供应普及的产品。

浅析农机维修保养及安全常识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保养,维修,安全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农机补贴政策的不断加大, 大中型机械, 特别是高性能机械正快速引进和更新。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主要环节的翻地、深松、耙茬、旋耕、起垄、镇压、播种、施肥及收获的机械化作业, 综合机械化率达97%以上。随着机具的增加, 跨区作业、专业合作社等在全国已形成农机作业的一种新的形式。但是在新型适用的机具大力推广的同时, 农机维修现状及问题越来越突出, 与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符, 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农业机械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的专门化生产工具, 一般进行作业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 不同地区操作人员的使用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素质差别较大。本文根据农场农机的保养、维修及安全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与经验分别做如下几点总结与论述。

1 农机保养要“五净”

1.1 燃油净

目前, 大部分农业机械配置的是柴油发动机。柴油的净化十分重要, 使用不洁净的柴油, 会磨损燃油系统零件, 缩短农机的使用寿命。具体来说, 柴油净化方法如下:一是将柴油预先静置沉淀96h以上;二是取用经过沉淀的柴油时, 切忌不要晃动, 抽油的抽斗或胶管等不能插入油桶底部, 应距离桶底至少8~10cm;三是加油时在漏斗上加滤网, 并在过滤网上加一层绸布。

1.2 润滑油净

要注意使用洁净的符合标准的润滑油。机油过滤器的过滤芯要定期清洗, 转子式的过滤器在转子内壁贴一层宽窄长短合适的牛皮纸, 便于在离心作用下吸附污物。排污泵清洗过滤芯上吸附的污物时最好用打气筒充气, 从内向外吹气, 用毛刷刷洗, 绝不要用手抹。黄油要用洁净的钙基润滑脂, 勿随便乱注其他润滑油。

1.3 空气净

发动机运转时, 气缸每分钟吸入空气2~4m3。为了保证进入气缸的空气干净, 必须定期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检查清洗。

1.4 冷却水净

发动机冷却水最好使用软水。软水无咸味, 不含或少含矿物质, 如雨、雪水以及未受污染的河、湖、塘水属软水, 经自然沉淀后可作为冷却水;而井、泉、海水属硬水, 长期使用, 会形成大量的水垢, 严重影响散热效果, 从而使各机构工作条件恶化、磨损加剧、功率下降, 甚至酿成“粘缸”、“烧瓦”、“抱轴”等恶性事故。

1.5 机具净

农机作业大多在野外、露天, 经常和灰尘、泥沙、水接触, 机体最易脏污。因此, 要经常擦洗, 使机身不生锈, 必要时给予补漆, 以防锈蚀。

2 农机维修与安全

2.1 农机维修拆卸时应做到“八注意”

农机维修时, 常进行拆卸, 而农机的类型、牌号很多, 构造不一, 若乱拆, 容易损坏农机。因此, 拆卸时应做到“八注意”。

1) 按农机构造的不同, 预先考虑好操作程序, 以免先后倒置。

2) 拆卸时, 应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进行。

3) 操作时应使用专用工具, 禁止用锤子直接在零件上敲击。

4) 弄清零件的回松方向, 对精密零件宜小心操作, 如线杆长轴零件须用绳索吊起, 用布包好, 以防弯曲变形和损坏。

5) 拆下的零部件, 应按要求依次放置于木架上、木箱或零件盘内, 不得置于地上, 以防碰坏, 锈蚀。

6) 拆下的零件应尽量按原结构套在一起, 如轴、齿轮、螺钉、垫片、定位销等。

7) 对成套加工或不能互换的零件, 拆卸前作好记号, 并用绳索串起以免搞混, 如齿轮组、气门与气门座油管接头等, 且阀上的零件应塞在原阀体内。

8) 对不需修理而仍然能使用的零件, 不应拆散和乱放, 如花键与齿轮轴与轴承等。另外, 为便于检查零件对拆下的零件应进行必要的清洗, 然后涂上机油, 以防锈油。

2.2 农机维修安全

农机安全很重要,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机维修量的增大, 维修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也有增无减。我们要追根溯源确保农机维修安全。

2.2.1 造成事故的“五原因”

1) 维修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机车在维修前, 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如将拖拉机身或农具支垫牢固, 用硬物掩好轮胎等。这些准备工作看起来是小事, 但决不能忽视。

2) 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不切断电源。

未切断动力而进行维修作业, 实际上是一种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虽然农机监理部门反复强调, 但是不少机手仍我行我素, 导致此类事故不断出现。比如有的机手在收割作业中, 因碰到割刀缠绕杂草、输送或脱粒等部件堵塞、皮带脱落等小故障时, 为了抢时间, 在未切断动力的情况下, 直接用手去排除故障或安装, 常常造成打伤手或手指被切断。

3) 维修技术不熟练。机修工由于维修技术不熟练, 未弄清机械部件结构, 不懂拆装窍门, 盲目硬拆硬装, 凭力气蛮干, 其后果一是会损坏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过猛滑脱, 常会造成修理工受伤。

4) 维修不彻底。不少机手贪图眼前利益, 认为修理时能省则省, 平时不注意检查、保养。而到农忙时一旦出现故障, 维修时只求快, 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 造成维修事故多发。

5) 不注意防火。农机修理场所一般需要用柴油或汽油清洗零件, 所以修理场地要严禁烟火。在进行电气焊接时, 要注意附近是否有油箱。修理车间应备好防火用具, 以防不测。如某个农机修理车间在机库修理发动机时, 因天冷, 用明火烤热清洗用的柴油, 结果火苗燃着柴油, 幸亏扑救及时未酿成灾祸。

2.2.2 预防事故发生的“六防止”

1) 防压伤。修理中的农机车辆, 必须用三角木塞牢车轮胎。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 还应加用支撑工具撑牢, 放松千斤顶前, 注意旁边是否有人和障碍物, 检修液压车厢的管路, 要在倾斜的车厢支撑牢靠后才可进行。

2) 防烫伤。修理运转中的发动机, 应防止被高温气体, 特别是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烫伤。水箱水温很高时, 不要急于用手开水箱盖, 以防被沸水冲出烫伤。

3) 防腐蚀。配制蓄电池电解液, 应使用陶瓷或玻璃容器, 检查电解液高度和密度时, 不要让电解液溅上衣服或皮肤。

4) 防中毒。修理期间需要经常启动发动机, 频繁进行气焊、电焊作业, 室内往往充斥大量废气, 因此, 必须保持修理环境中空气流通, 以免慢性中毒。

5) 防爆炸。油箱、油桶焊补前彻底清洗干净, 确认内腔无油气后再施焊。此外, 电瓶间应杜绝火星, 防止蓄电池溢出的氢气和氧气积聚, 遇上火花发生爆炸。

上一篇:耗散结构理论系统下一篇:条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