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盛开的地方

2024-05-13

玫瑰盛开的地方(精选七篇)

玫瑰盛开的地方 篇1

1《永别了,武器》的创作背景

创作源于生活。正如美国著名的悲剧理论家席华尔所言:“悲剧创作是艺术家采取行动的一种方式,反抗命运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很多伟大的悲剧中可以感到艺术家似与剧中人声气相通而直接联系。”[1]海明威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明显的自传性质,《永别了,武器》也不例外。该小说是根据他自己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经历创作的。海明威在高中毕业后,怀揣英雄梦想,立志要参军作战,但最终因为视力原因而被红十字会吸纳为救护车驾驶员前往欧洲战场。1918年月,海明威因为严重的膝伤而住院疗养。在住院期间,他爱上了一名美国护士,尽管最终求婚被拒,但这段情感经历还是给他本人以及以后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小说《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塑造了一个美国军官亨利的形象。亨利在当时政府的宣传和鼓动下,为了“神圣正义”、“自由民主”而来到前线战场。后来因为受伤住进战地医院。在医院治疗时,亨利遇到了来自英国的护士凯瑟琳并与之上演了一幕凄美的爱情悲剧。

由此可见,《永别了,武器》带有非常明显的自传色彩。历史上,海明威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了动荡和危机的时代。一战爆发后,很多年轻人为了实现心中的英雄梦而走上战场。但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战争只是相互残杀,战争夺走人的生命,战争也毁灭人的信念。从最初的为理想而参战到最后意识到战争毫无意义,海明威的领悟代表了当时一大批美国青年在精神思想上的转变过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明威创作了小说《永别了,武器》。

2《永别了,武器》的书名题目

《永别了,武器》的原著书名(A Farewell to Arms)本身已经暗示了这部小说中战争与爱情的双重线索。中文译语只能体现出“战争”这一条线,但是在原著中,英文单词“Arms”本身就有两种意义:“武器”和“臂膀”———“武器”自然是和战争相连,而“臂膀”则是指爱人的臂膀,借指爱情。正如原著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人生的悲剧不仅在于从战争中逃离出来,跟武器永别;也在于和爱人分离,跟爱情永别。

3《永别了,武器》的情节发展

3.1 亨利和凯瑟琳的相识

《永别了,武器》以主人公亨利在意大利参战开篇并展开情节。一开始,亨利并没有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反倒觉得“我知道我不会死的。照我看来,这次战争对于我的危险性,就好比是电影中的危险性。”亨利在当时社会思潮的感召下,只是单纯地怀着年轻人的英雄梦赶赴战场。亨利在战场上开救护车,这一稍显轻松的任务让亨利觉得有些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他经常和牧师还有雷纳尔一起打牌、喝酒。正如小说开场时对景物的描述“路上除了落叶外,白白漫漫,空无一物”,此时的亨利,消极颓唐,百无聊赖。

为了摆脱战争带来的孤独和空虚,亨利借酒精和女色来麻木自己的神经;正当一切都不凑效的时刻,凯瑟琳出现了。战争带来的爱情并不全都是因为彼此一见钟情或心心相印的,战争中更多的爱情是出于人们为了逃脱某种束缚或为了获得某种慰藉而选择的一种寄托,小说中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也是这样产生的。[2]在战地医院里,亨利一开始对待凯瑟琳只是逢场作戏,认为他们之间的接触像是“桥牌游戏”。而对凯瑟琳来说,她在战争中失去了相恋8年的未婚夫,亨利的出现正是她需要的“镇痛剂”。可以这样讲,亨利和凯瑟琳最初的交往是他们两个人在战争中为自己找到的“庇护所”。在战争这一特殊土壤中滋养出的爱情之花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别样盛开”。

3.2 亨利和凯瑟琳的相恋

随着亨利和凯瑟琳接触的增多,两人之间的感情悄悄有了变化。伤好之后,因为战争需要,亨利回到前线,他承认“我看不见她,我心里觉得空虚。”当他因伤再次住进医院治疗而遇到凯瑟琳时,他终于发现自己“爱她爱得疯了”。与其说是战争使得两个人聚少离多,因而阻碍了感情的发展;倒不如说在战火的硝烟炮弹中,两个人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上一阶段中,亨利和凯瑟琳为了在战争中找到各自的“庇护”而开始了交往;在这一阶段,他们在经历了战争的枪林弹雨后终于开始细心呵护这朵悄然盛开的战地玫瑰。后来亨利养好伤需要重返战场,这时凯瑟琳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和亨利依依惜别时,凯瑟琳表示一定会找个地方把孩子生下来,还嘱咐亨利不要为此担心;在战场上,亨利也一直把凯瑟琳送他的护身符带在身边。由此可见,此时的这对恋人已经开始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他们之间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桥牌游戏”发展成了他们彼此的精神支撑。

3.3 亨利和凯瑟琳的永别

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亨利的厌战情绪越来越明显,终于在卡波雷托战役溃败大撤退时,他纵身跳河逃生,从此告别了战场。后来,亨利在斯特雷萨找到凯瑟琳,迫于被意大利警察抓捕的压力,两人雨中划船逃亡当时的中立国瑞士。在瑞士蒙特娄山坡的小木屋里,亨利和凯瑟琳体会到了来自家的温暖。从本质上来说,亨利是一个战场上的逃兵,在他纵身跳河的一刹那,他作为一名军人所持有的“荣耀”、“神圣”等等信念全都灰飞烟灭。只有他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才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凯瑟琳也把自己当做在婚姻中幸福的“亨利夫人”,在医院里填单子时,她在自己的姓名一栏填上“凯瑟琳·亨利”。虽然因为战争的原因,两人不能结婚,但是这时的两人,已经把他们的感情升华到了婚姻和家庭的高度。

随预产期的临近,他们搬到山下的洛桑。正当我们期待那朵风雨中的战地玫瑰开花结果时,命运之手毫不留情地将它折断———凯瑟琳生产时不幸难产,孩子夭折,自己也因失血过多而去世。尽管在危难时,亨利向上帝祷告,依然没有挽留住自己爱人的生命。爱情玫瑰在战争背景下苦难中开花,竟是为了这最后的悲怆。随这朵战地玫瑰的凋零,亨利的精神支柱也彻底坍塌。

4 小结

从《永别了,武器》的创作背景、书名题目以及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爱情故事情节发展来看,战争和爱情这两条线索,时而交叉,时而并行,共同谱写了一幕悲剧。“因此到最后,我们感到我们读的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两个。”[3]

面对爱人的痛苦,亨利感慨:“我可怜的宝贝儿凯瑟琳,这就是这个陷阱的结局,男女彼此相爱的结果。”这个“陷阱”到底指的是什么?当读者都在谴责战争毁掉了这对有情人的时候,这部小说的作者站出来,解答了所有人的疑惑。1948年,海明威在为《永别了,武器》(纽约版)所作的序言中写道:“作品是一场悲剧这个事实并不使我感到不快,因为我相信生活就是一场悲剧,而且知道它只能有一个结局。”[4]

在米兰战地医院开始的爱情,落幕于远离战火的瑞士。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是战争毁掉了一切。海明威在战争的背景下书写的这一爱情悲剧,是想借亨利之口告诉人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那木棍上的蚂蚁一样,在“世界末日”到来时,“纷纷坠入火中”。即便是在和平地带,远离战火,悲剧依然无法避免。这正如文学评论家肖恩?奥弗莱茵所指出的那样:海明威作品的主题是“反映人的本质及其永恒不变的悲剧性”。[5]

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极具悲剧创作意识的作家。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借助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索,谱写出一幕关于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爱情悲剧。本文从《永别了,武器》的创作背景、书名题目以及情节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探索战争和爱情这两条线索是如何共同作用来体现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的。

关键词:悲剧意识,创作背景,书名题目,情节发展

参考文献

[1]Kurt Singer.Hemingway:Life and Death of A Giant[M].Los Angeles:Holloway House Pub,Co,1961.

[2]T.S.Matthews.A Farewell to Arms[J].The New Republic,October 9,1929.

[3]Young Philip.Ernest Hemingway[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apolis Press,1964.

[4]海明威.永别了,武器:序言[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1948.

盛开在季节的玫瑰抒情散文 篇2

你是五月风中伫立的一束花,盛开在我流泪的伤口,我找不到曾经的诺言与你对视,就像在这飘着淡淡炊烟的村口,你的飘逸秀发和着青春的节拍,带走我长长的渴望。

跋涉成为一条曲折的线,你在线的那头,距离忽近忽远,如你挥动别离的手,在瞬间的憧憬中变得迷离扑朔。

原本落满蝴蝶的花瓣就是一种语言,一种纯纯的乡音,只是在你上下翻飞的翩翩舞蹈中错过阳光灿烂的季节。

涂满晚霞的黄昏,可是你红唇间仓促的问候,青鸟的飞翔自掌心掠起,我聆听到一种歌声沿着斑驳的记忆踽踽而来,与一些辛酸的日子成为高原最后的回忆。

或许,不是每一次的路程都会成为一首动人的.歌,短暂的相逢只是一串音符。我相信,在我虔诚的山路上,坚守是一种浪漫,也是一种纯粹的伤害。

岁月的车轮从远去的童谣中碾过,散着泥土气息的激情,把往事的日历撕得粉碎,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梦幻之门,用带露的玫瑰点缀你明媚的季节。

于是,所有的漂泊在你的目光中升腾成彼此蔓延的焦灼,所有的河流都闪动着粼粼的秋水之波。

注定我会在这里感受渔火停泊的祝福,注定我要用一生的追求为你写关于高原的诗篇。

在玫瑰花盛开的地方 篇3

当我穿过城西湿地来到平阴镇海棠园时,连续下了大半夜又半上午的雨停了。四月的玫瑰之乡,浸在春色里:雨后的乡野,树木苍翠欲滴,庄稼郁郁葱葱,满园的春色、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虽然海棠已过盛花期,玫瑰花还在含苞待放中,天空还时而飘洒下浙浙沥沥的雨点,但我依然游兴盎然。看着含苞欲放的玫瑰,我不禁想起了《续修平阴县志》上记载的《竹枝词》,“隙地生未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玫瑰花放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这首词不仅描绘出了玫瑰盛开时香飘万里的美景,也从一个侧面勾画出了玫瑰花的寓意和用途。玫瑰是属蔷薇科的落叶丛生灌木,茎长满尖刺,花不仅可供人观赏,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花蕾晒干可以八药,理气活血;花是食品工业和日用芳香工业的名贵原料,从花中提炼的玫瑰油比黄金还珍贵。目前,以玫瑰花为原料的食品,药品、日用化工产品已形成一个产业。平阴已成为全国玫瑰花生产、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位于玫瑰镇的玫瑰园,占地4.67公顷,集观赏、游览,科研、生产于一体。每年五月上中甸,当玫瑰花盛开的时候,这里花含露珠,芳香四溢,紫的艳丽,白的洁白,花海如潮,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步出海棠园,我来到了胡庄村西尖山之巅的”露德圣母堂”。这座始建于1 895年的哥德式建筑,几多兴废,历经风雨,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它像一座凝固的西洋音乐,吸引着那么多的游人前来游览观赏;像一块不同特质的磁铁,吸引着那么多海内外的信众跋山涉水甚至远涉重洋来朝圣,着实耐人寻味。胡庄教堂与上海余山,吉林”江南圣母堂“为全国三大天主教圣地,而与胡庄类似的哥德式天主教堂,平阴境内共有7处,加上众多的佛教道教寺庙,丰富的宗教文化,使玫瑰之多更加绚丽多彩。

午餐后,我来到了离县城30公里的于林。1985年3月,平阴县由泰安划归济南时,为了把该县情况增写进《济南市情》这部大型资料书,我曾来过此处。那时光对白皮松有很深印象,其他皆未留心。26年后再到于林,听了洪范镇王保成的介绍,才知道其中的历史。原来于林是明代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于慎行的墓地。于慎行是平阴东阿镇人,隆庆二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是万历皇帝等三代帝王的老师,尊称为”于阁老“。于阁老明习典制,文才出众,是明代有名的文学家,著述如贝叶飘香,曾主修《兖州府志》等,明神宗时”文学为一时之冠“。于慎行病故后,万历皇帝为报答师恩,为其在洪范敕建了占地4公顷的陵墓。陵园里建有鲜明明代建筑雕刻艺术风格的牌坊及相关建筑。牌坊上方刻有万历皇帝的亲笔御书“责难陈善“。于林正门外有石狮一对神道西侧有石俑。石虎、石羊。石马相对,形态逼真。陵园里还有近40棵自皮松,伟岸苍劲的株型,比水墨画还美的树冠,尤其是白色的树干,显露出独特的珍奇和名贵。据记载这是当年万历皇帝为报答于慎行的师恩赐栽的,当时有5g棵。栽白皮松的寓意是穿上白衣为老师守墓。当地同志告诉我,象于林这样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还有很多翠屏山多佛塔,文庙、扈泉,书院泉……这玫瑰之乡原来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我顿时游兴大增。

从于林向南行1 5公里就是洪范池。这里东依泰山,北临黄河,群山环抱,清泉涌流,有小泉城之美誉。第一次来到这里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只记得当时这里的泉水不仅清澈见底且久旱不涸,其他景致和文化内涵则记不清了。这次重访洪范池,才知“洪范”之名来自于《尚书·洪范》篇,取洪水水势洪大而就范之意。洪范池又名“龙池“。据清朝道光1 8年《重修洪范池碑记》载,”金完颜时,村人因祷雨辄应,建龙祠于池北,故又号龙池。”龙祠也叫龙王庙,是当时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龙王保佑而建。可见,洪范池约始建于金代甚至更早些,距今有850多年的历史。龙池大门的上方,“洪范池”三个仿毛体的大字道劲有力,别具一格。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曾携家人来此游览。大门后面,有一个边长各7米的正方形泉池。泉池壁上镌有”龙池”二宇,系清代书法家、贡生秦维翰题写。水面平静如镜,清澈见底。泉水乃泰山西麓余脉的山泉渗潜而成。据《东阿县志》载:“池在城南十五里群山之中,突起一高阜,周围成巨壑,泉仰吐其上,石为池。“此泉日涌千余立方,史料记载“不以旱涝消长,不以冬夏变温”,一年四季保持17度恒温,含有二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权威部门鉴定的国内罕见的优质矿泉水。闻名于世的滋补珍品阿胶,就是用此处和附近众多名泉汇流而成的狼溪河水浸驴皮熬制而成的。泉池的北侧,龙池的门前,两棵有850多年树龄的古柏巍然挺立,枝繁叶茂,树形峻美,给春日的玫瑰之乡平添了独有的春色。夕阳西下时分,我才恋恋不舍地告别这潇洒似我故乡江南的地方。

玫瑰盛开的地方 篇4

苏素怀是某大学化学系教授,这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而她简直就是理想的化身。崇拜她的大学生不断地为她喜欢的那条大路写散文。校长也一再耸人听闻地断言:苏素怀只剩下走向诺贝尔化学奖的领奖台这一条路了。几年下来,苏素怀做人也就做成了正在奔向诺贝尔奖的楷模模样。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苏素怀永远是智慧与冷峻的。也正是此种智慧冷峻好像活在套子里。一切已有成规的围墙中的生活,使她在人丛中的行为举止有些表演的意思。

可就是这位学术有成的年轻女教授,在一个偶然开会开得很晚的夜晚,猛地意识到独自一人时,感到了落寞和悲凉, “心里酸的如小女人一般”, 悲凉地窃问自己:“为什么在她离婚之后就再没有男人追求她? 难道她是一个又老又丑的女人吗?”可见,平时无论如何谨慎守旧的人,无论地位多么高贵荣耀的人,也是害怕孤独和寂寞的,也是希望享受普通人情与爱的。渴望爱情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是一种无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主要是一种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是‘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这一部分个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能影响人的行为。”[1]她的这种无意识占了上风,她感到了自己的悲哀,她渴望爱情。

学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使苏素怀活在面具下面,总是循规蹈矩,以身作则,保持着“超我”形象。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她表演不下去了,她兀自地发出了声音:“不!”这是本我复苏的宣言。“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部分,是不顾任何理性和伦理道德的约束而纯粹发泄欲望的本能冲动,奉行快乐原则。”[2]她大胆地戴上了出国访问时购买的宽大鲜艳的苏格兰披肩。在学院里,这披肩“有失凝重”。可在这么一个她独行的微凉的初冬的夜晚,她顾不得那些所谓的“为人师表”的规范了,偏要戴上它,“苏素怀在灯光下看见自己的身影平添了好几分婀娜”,心中有种抑制不住的快乐。

二、真实自我的释放

这件平日使用不出的有失凝重的披肩注定今夜裹挟她走进一个神话。果然,那辆“马车”如期而至,出租车司机伸出头来,简短对话后,只一句“可以带你到海角天涯”,一向矜持的苏素怀便换作了另一个人。“她那被伺候被支配的愿望不知从哪里突然流泻了出来,理智可怜地挣扎在纷乱的情绪边缘”。“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代表理智,按照现实原则来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与本我的关系犹如骑手与他的马的关系,自我代表着理智与审慎,本我则象征着未驯服的激情,自我的任务就是努力要控制本我的非理性活动。”[3]本我一旦苏醒其力量是强大的。苏素怀完全变了个模样,她今夜拥有了一种小羊羔一般的迷人情调”。女人的被关注被伺候的本能欲望得到了满足,她是快乐的。可“矜持端坐”和“两手心的汗”又表现出了她那复杂的心理,本我与超我在斗争。当司机突然想到不能过“江汉一桥”时,“苏素怀一听这话,竟然完全控制不了她的巨大失望和满腔的惆怅”,陶醉于本我胜利中的苏素怀不愿从中清醒,她说出了一句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那就冲关!”

“双眼因为准备迎接冒险而如海上日出,熠熠闪光,美丽非凡。”那是冲关前的兴奋,是一种即将冲出理智与规范墙围的快意,小说写到冲关的一瞬,有相当精到的细节,那一刻,苏素怀做了一件她自己都意识到非常不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份而平时也绝不可以做出来的事情,她脱口而出地叫——“不——”,可她的声音表达出的却是无比的兴奋。情绪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本我的能量就会容易逃过意识的监控,以一种不顾一切的方式发泄出来。“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但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是广阔有力的,起决定作用的……”[4]出于本能的欲望是那么强烈,因而她只感到“快意”和“兴奋”。

三、本能冲动的爆发

“这真是惊世骇俗的一刻啊!”似乎是苏素怀内心的一叹。他们当然成功了。当司机深情地专注她的时候,“生怕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年轻的苏素怀燃烧了起来,整个人明净透亮,神采飞扬,娇俏妩媚,连头发都在舞动,海草一般妙曼。”“今夜的苏素怀美丽无比”。玫瑰花在深夜里悄然开放。

突破了堤坝的水流汹涌地向前奔去,先是出租车司机表白。苏素怀改变了一向谨慎的自己, “其实我平时不是这样的……我平常是一个非常谨慎守旧的人,是你让我张扬了一次,非常快乐。”这简直就是苏素怀的心声,她平时又何尝会这样,江水见证了这个女人内心深处的暴乱,那是一种生命本能的不可抗拒的反叛。

小说本可到此收束,它已经完成了一个女人相对完整的双面性格的展示,然而,池莉不,苏素怀在其笔下迅速清醒,复归于符合她的身份的举止,灵魂归壳了的她对陌生司机撒了谎,报出了一个假地址,这第一波回水显然没能阻止洪流的前进速度,兴奋余波带有的眩晕将她再度卷入漩涡。她也曾感到不安,感到害怕,准备逃跑,可当司机要走时,她快要哭出来了。她艰难地对司机说:“你走吧。”她是恋恋不舍的,是不甘心的,最后,“他把苏素怀拥到了他怀里。苏素怀在被动了一刻之后,冰雪融化,热烈的眼泪纷纷泼洒,她的双手慢慢地插进司机的皮夹克,缠绕住了司机健壮的腰。他们接吻了。”这是苏小姐此前人生从未有过的长吻。理智终究没有抵制住强大的本能欲望。

欲望满足后,自我又苏醒了,受过高等教育并已是学院中坚知识分子的苏素怀,一旦理性重拾,是不可能让那任性的洪水跑得太远的,其“放纵”行为也不可能比一个长吻更多,所以虽然她撒谎,也为之内疚惭愧,却也很能够找到使之成立的理论。

四、矛盾斗争的极点

第二天的苏素怀怀着不安与犯错的复杂心情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 但又不甘的,生活中并没有出现那个出租车司机寻找和纠缠她的任何迹象。结果是:号码是假的,名字是假的,更残酷的是,本市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出租司机。她被这个人气坏了。更为难堪的是,苏素怀所受的欺负永远无法对人诉说。她崩溃了,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这时,所有认识和知道苏素怀的人都感到无比震惊,谁都忍不住要问一个为什么,苏素怀为什么精神崩溃?一个如此有成就有地位,学术界的万般宠爱集于一身的年轻教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使她精神崩溃。”他们谁能想象一向清高规矩小心为人典范的学院教授会在江汉大桥的某夜演出冲关的一剧?谁能想象得到她那复杂的疲惫不堪的心灵。“人的精神生活始终处于冲动力和阻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如果这种相互作用导致心理的平衡,则人性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导致心理的过分倾斜和不稳定,人的精神就会失常,精神病便由此产生。”[6]本我和超我在苏女士心里经历了长久的斗争最终导致了她人格失衡,精神崩溃。那个真实的苏素怀,像盛开的玫瑰,一夜便枯萎。我们在对苏素怀存有一份同情、一份理解、一份批判的同时,感受到的是人性的矛盾、复杂与可悲,而这又缘于人的内心世界中各种需要的冲突。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希望归属于某一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希望有知心朋友,和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渴望得到爱并把爱给予别人。”[7]渴望爱情、友情、亲情等,可悲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如果要保存名誉、声望和地位就必须牺牲自己的情感,反之亦然。我们每个人都正在被周围外在的一切所定型。我们需要压抑本我中不合逻辑的东西,我们成为了一个我自己不认可的人,而我们成为这样的人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迎合社会的眼光。真正的“本我”被“自我”和“超我”所扼杀了。苏素怀正是这样的人物。她被来自不属于自己渴望的一些东西所奴役,而这种奴役所造成的后果是:她忘了自己本来是谁,只能在夜色的掩护之下重新开始对生命和生活的追求,但他和她这点最后的追求最终也被奴役了!

一个浪漫插曲,只是苏素怀精神失态、焦灼的表层原由。更应当看到的是,欲望的迷人和现实的无奈,亦即感性和理性的不统一才是其深层原由,正是两难选择、无所归依的灵魂游弋使绵延不断、一波三折的心理漩流获得了情节意义,也使平凡的生活图景变得耐人寻味,并透过偶然、琐碎的表象折射出人生和人性的必然性、复杂性和完整性。所以这篇作品丰盈的小说意味,主要并不在于事件表层的故事情节本身,而在于事件背后的人物内在“心理情节”,在于作家对知识分子的关注,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对在理想生活追求和向往的矛盾中人们的那份人文主义关怀。

参考文献

[1]池莉.池莉文集(7)[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2]朱立远,张德兴.西方美学通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玫瑰盛开的地方 篇5

当历史的列车驶进了二十一世纪的站台,人们忽然发现,我们的祖先苦苦思索也猜想不到究竟有多大的这块土地,变得越来越小了,于是,地球变成了村落,要探访远隔重洋的亲友,只需要动动手指,击一下鼠标;同时,人们又会发现,这个展现世界的舞台,又好像变得越来越大,一些似乎是闻所未闻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魑魅魍魉齐亮相,真假善恶同登台。一时间,这个世界变得光怪陆离、扑朔难辨。但,不论时光如何流转,不论岁月的波涛如何无情地冲刷着人们心灵,永不改变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古往今来,不是有无数文人墨客把女性赞誉为爱的使者、美的化身吗。当梁红玉用惊天的战鼓击退百万敌军的时候;当居里夫人用镭元素铸成科学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的时候;当江雪芹在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之际,面对屠刀从容就义的时候;当中国女排以顽强的意志拼来五连冠,把拼搏精神化成一个民族前进动力的时候,人们不会再有丝毫的怀疑,我们伟大的女性已经为世界撑起了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空。

或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是不是有些遥远了呢?那么,就让我们来听一听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吧!

有人说,现在执法太难,办案太累,反贪太辛苦,但是在我们道里区检察院反贪局五名女同志的身上,你绝对找不到苦、难、累这样的字眼。尖兵、硬汉一类的词汇,似乎很难与她们这些外表羸弱的女性联系到一起,但是当你走近这五名反贪女将的时候,你会亲切地感到,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早已远远不止于刚毅、勇敢和顽强。

侦查一科副科长王丽萍,曾连续三届荣获省级优秀公诉人的称号,投入到反贪战线后,她迅速调整自己,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面对当前反贪工作线索难,案源少的情况,她动脑筋、想办法,深入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广挖案源,通过调查得知,我市建设银行某支行的一名副行长,挪用公款被单位开除,而银行方面却没有向司法机关报案,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开展调查,顶住重重的压力和说情者,一举破获了这起挪用公款五百二十万元的特大案件。

侦查二科副科长王永红,为了参加反贪局的攻坚战役,狠下心把年仅三岁的孩子寄托在亲戚家中,自己夜以继日,吃、住在局里,和男同志一样摸爬滚打,战役结束了,案子办成了,她自己也瘦了一圈儿。当她见到了分别十多天的孩子时,家人埋怨她:孩子想你把嗓子都哭哑了,真没见过你这样当***,哪怕来看一眼孩子再走也行啊!凡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人都应当知道:母爱最伟大、最温柔、最细腻,也最难以割舍。但我们的战友,这位坚强的女性,硬是铁起心肠把孩子的呼喊存留在心里,自己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这又是一份怎样的情感啊!

侦查三科的助理检察员王铁玲,身为女性,却从没有因为这一点向科里、向组织上提出任何条件,每一项任务她都爽朗地接受,每一份工作,她都细致地完成。不论是突审取证,还是蹲坑抓人,不论是查办案件,还是上大街清冰雪,她从没落在后面。九九年末,王铁玲同志承办了一起贪污公款十四万元的大案,犯罪嫌疑人从被抓获的那一刻开始,要么百般抵赖,胡搅蛮缠,要么摆出一付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作为反贪战线的新手,第一次办理案件就遇上这样的问题,她一不气馁,二不手软,细致入微的研究、分析案情,远赴河南汤阴、安阳调查取证,仔细排查一笔笔账目,收集一份份证据,最终在犯罪嫌疑人只字不供的情况下,靠确凿的证据将之送上审判席,处以九年徒刑。

综合科检察员栾丽华,这位身受反贪局干警尊敬的大姐,从办案岗位调动到内勤岗位上,她没有半句怨言。一年多来,经她手建立的八十多本簿册,几百份各类统计报表无一差错。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年过不惑的大姐,除了在工作中给予了战友们慈母般的关爱以外,从没有以老大姐自居,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你都会看到,她戴着花镜,端坐在电脑前学习打字,她说:现在时代变了,跟不上就要被淘汰,我不抓紧学习怎么行呢!朴实的话语折射出的是一颗孜孜以求的年轻的心。在她的带动下,反贪局掀起了一股练打字、学电脑、掌握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热潮;更难能可贵的是,栾丽华同志以她四十几岁的年龄和年轻同志一样,每逢侦查科有突破案件,加班加点的情况,她就主动留下来,协助工作。大家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说:我放不下心,回去也睡不着觉。一次正赶上反贪局会战,在北京念大学的女儿回哈市来看她,在家里待了一个星期,却只见了母亲一面,临走时,女儿给她打了个电话,嗔怪地说:早知道你这么忙,我还不如和同学们游香山呢!话虽这么说,但懂事的女儿知道,妈妈是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奉献给了神圣的检察事业。

综合科科长王黎丽,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一年多来,她既要抓好反贪局综合科的日常工作,又要抓好省委专案组的收尾工作,头、颈、腰部的伤病复发,她顾不上去诊治,吃上药,戴上牵引架,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熟悉她的人都说,只有看到了王黎丽这样的干劲,才能体会到女强人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

不必再一一列举她们的事迹,不必再一一寻找她的闪光点,这样的事例也许太多太多了正是她们,我们可亲可敬的姐妹们,用金子般的心,用山岳般的意志,用火一样的热情,在反贪战线上构筑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当中国女足的姑娘们用洒在绿茵场上的汗水,辅就了一条通向世界的金光大道时,人们亲切的把她们喻为铿锵玫瑰。今天我要说,战斗在我们身边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是我们检察战线的铿锵玫瑰。让我们共同祝愿她们:生命之花永远绚丽多彩,事业之树永远挺拔青翠。铿锵玫瑰,永远盛开!

让心中盛开永不凋谢的玫瑰 篇6

苏霍姆林斯基曾担任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一次,学校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一天早晨,又有许多学生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学生们有的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要上前制止那个小女孩。

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他走上前去,弯下腰,亲切地问那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学生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耐人寻味的教育故事一直激励着我,给同样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也引发了我深层次的思考:如今,我们的教育依旧是“重道德,轻仁爱”;我们众多的教师依然是养成了“板着面孔向学生说出一番大道理”的习惯;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却缺乏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我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朵都已经凋谢了。因此,当我们教师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一定也会像故事中的学生们那样,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从道德高度教育学生,对学生“损害公物”的行为严加批评,甚至还会对学生作出处罚决定。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醒我们教师:“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么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是啊,当我们面对学生犯下的这样那样的错误和问题时,千万不能火急于批评、训斥学生,不能草率地凭着自己惯有的思维过早地下结论,而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弯下腰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错怪、委屈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捕捉到教育的最佳时机,让教育更精彩。

现实生活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犯错误”行为是“零容忍”的,他们很急迫地从“大人”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犯错误现象”,希望通过严厉的批评教育迅速“改正”错误。殊不知,由于受到社会多元化因素的影响,现在学生“犯错误”的现象越来越多,具体情况也越来越复杂。“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会事与愿违,批评教育也是需要讲究艺术和方法的。对于学生的处罚和惩戒,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面对学生无意中犯下的一些错误,我们要用真心呼唤真情,用耐心去启发、引导,对学生务必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学会自省与自律,这才是批评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学者刘廷泉说:“教育,从爱起步,以爱结束。”在这个经典教育故事中,不仅展现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智慧,更折射出他对学生发自心底的深沉的爱。他取得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爱! 而我们不少一线教师的爱心教育依旧空缺,与诸多教育大师的根本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缺乏这种爱。教师对犯错误学生的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对学生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浓浓的爱,要从心理上接纳学生,关爱、包容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地把教师的批评教育听到自己的心坎上,真正接受教师的批评,最终改正自己的错误。相反,如果采取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等极端手段,让学生“痛之深”则“恨之切”,极易导致学生强烈逆反心理的产生,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学生出走、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融化。”我们学习教育家,不仅要学习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拥有一颗火热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是天使还是魔鬼,存乎一心。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教师的心中必须拥有真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讲究批评教育的艺术,像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让心中盛开永不凋谢的玫瑰!

玫瑰盛开留人余香 篇7

她就是令欧洲文化界为之震动着迷的著名作家、思想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莎乐美注定是一名传奇女性,除了才情,她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有和天才男性之间的交往,给双方带来了养料和成长——为此,德国作家萨尔勃感慨她是:“具有非凡能力的缪斯,男人们在与这位女性的交往中受孕,与她邂逅几个月,就能为这个世界产下一个精神的新生儿。”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影子

终生孑然一身的尼采也曾有过一段令他念念不忘且影响了他思想的罗曼史。

那是1882年的春天,在贵夫人梅森葆和哲学家雷波的撮合下,尼采在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里见到了一个女孩儿。她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炫目美貌,让这位已然38岁的哲学界巨人出乎意料,他对她说的第一句便是:“咱们是从哪个星球上偶然共同降落到地球的?”事后回忆起来,他给她的评价是:“那是一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灵魂的人!”

当时的尼采显然情难自控了,加上教堂的神圣气氛冥冥中催生着人向往安定,他因此在认识当天便向这个女孩儿求婚,不果;十多天后再求,依旧被拒。向来目空一切、为了著书立传而甘愿牺牲婚姻幸福的尼采,这一次却触了礁,即便被伤害也仍然不舍不弃,坦言和她度过的时光是“让我拥有人生最美妙的梦想”。

他留下了一张和女孩儿的合影,不过照片上的人是三个:女孩儿坐在小马车左侧的厢板上,手扬一根小鞭子;而尼采和他的好友雷波在前面拉着车杠子,像是被女孩儿所驱使的拉车老马。这照片给尼采那句被曲解了的“你到女人那儿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做出了某种注解——那名言哪里是表达对女性的轻蔑?可能反倒是表示对心爱之人的臣服与无奈。

以尼采的孤傲谨慎,他为何会如此轻易却又深情地对一个女孩儿如痴如狂?答案或许只有一个,因为她是莎乐美。

1861年,莎乐美出生于俄国一个贵族家庭,有法、德、丹、俄四种血统。从小她就受到良好教育,还在1880年入读当时欧洲第一批接受女生的大学之一的苏黎世大学,广泛涉猎了宗教学、哲学、文学、历史、考古学和语言学等,造诣很深。养尊处优又满腹诗书的她离经叛道,不遵从社会赋予女性的依附于家庭、丈夫的角色安排,而是毕生都在孜孜以求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此时刚刚20岁出头的莎乐美,犹如一个春天的早晨,诗意地充盈了尼采长年孤独的内心。虽然拒绝了尼采的求婚,可她也着实钦佩尼采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思想,与他在海滨城市蒙特卡洛、拜罗伊特附近的陶顿堡相处了短短十余天,这是尼采一生中唯一的“蜜月”。他们一起散步、长谈,他教她德语写作,讨论今后的合作书写事宜,她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有次他(尼采)十分冷静地说‘我觉得我们唯一的差别是年纪。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体验毫无区别可言’……我们简直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相处的日子阳光永远灿烂。我们终日大笑不绝……忧伤从他脸上消失,而这让我满心欢喜。他的眼睛也恢复了往日的明亮和电光。”

莎乐美是如此的善解人意、冰雪聪明,她不仅给尼采带来了无尽欢乐,也能够恰如其分地理解他。尼采说:“洛雾(莎乐美受坚信礼后,被赐的名字)是人类想象力所及的最有天赋、最善思考的造物”,而她也曾这样评价当时还未出名的他:“尼采的个性充满英雄气质,这也是他最基本的、前后一致的特点,他的所有个性和情欲都打上了英雄印记。”——知尼采者,莎乐美当之无愧。

尼采被她深深吸引着,告诉她:“我现在确实正在寻找衣钵传人;我的脑袋里还真有些在我的书中读不到的东西——我一直在为它们寻找最美丽富饶的田野。”然而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儿意志坚决地掌握着自己的人生,她虽毫不掩饰对他的崇拜,但无论是世俗夫妻,还是衣钵传人,她都没有接受,立志“我既不追随典范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为谁的典范,我只为我自己而生活”。

这给尼采的打击巨大,他在给神学家兰茨?奧弗尔贝克的信中透露:“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让人难以吞咽的生命的苦果……就这样,我被自己激情的车轮碾得支离破碎……”然而他最终把痛苦化作了造就精神深度的基石,在1883年2月,与莎乐美分手后仅隔三个月,惊世骇俗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一部诞生,唱响了人类至上的精神自由高歌。他坦言莎乐美对此的影响:“在我所有的朋友中,莎乐美是我最珍贵和得益最多的朋友。这段交往让我成熟。查拉图斯特拉因此诞生。”

在尼采孤苦的一生中,莎乐美无疑是一抹明媚亮色,曾给他带去了多少慰藉和对幸福的渴望;而她的离去,却又让哲人于静默中沉思、把苦果化作对人生更深的领悟。因此他始终认为:“与莎乐美小姐的交往是上天对我难以置信的眷顾。”

“诗人之王”的精神故土

如果说二十余岁的莎乐美是一朵含苞带露的玫瑰,绰约风姿无意中撩乱了哲人的心房;那么36岁的她,就是玫瑰在盛放,风华正茂更是无人能挡——尤其是对于天性敏感的诗人而言。

1897年,和尼采初见莎乐美的圣洁教堂不同,22岁的勒内·马利亚·里尔克是在一个舞会上遇见莎乐美。于是像一个巧合,莎乐美不再只做精神知己,而和里尔克真正发生了一段灵欲结合的爱情。

nlc202309031049

初出茅庐的里尔克,被她慧眼识英雄,因此有心培养这位未来的“诗人之王”。此时青涩未脱的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恋爱,还有女性的温柔、引导与荣誉——而这些,都可以从已然成熟了的莎乐美那里得到!

神魂颠倒的里尔克完全拜倒在这位女王的裙下,在她的带领下漫游欧洲,共同讨论哲学、写诗、唱歌、会友、聊天、游玩……莎乐美为他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她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阅历似一个磁场,而他就是一枚铁钉,无法不被牢牢吸引。陪伴莎乐美两次返回故国俄罗斯的旅程,更是里尔克的一段重要经历,在那里他们拜会了托尔斯泰、契诃夫和高尔基,领略了和西欧世界不同的淳朴民风,里尔克的视野心胸都得以大大开拓。

在这段忘年恋中,莎乐美坦承这是她头一次同时从灵欲两方面真实地感知男人,那是种源自内心与欲望深处的快乐和亲密无间,如私语一般渗入彼此的血液,汩汩流淌交汇。里尔克在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爱中迅速成长,和后来以冷静理性著称的诗风不同,在四年的交往中,他为莎乐美写下了一首首激情澎湃、美得可以让石头也融化的情诗,比如这首:

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

堵住我的耳朵,我仍能听见你,

没有脚,我能够走到你身旁,

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

折断我的双臂,我仍能拥抱你

——

用我的心,像手一样。

钳住我的心,我的脑子不会停息,

你放火烧我的脑子,

我仍将托举你,用我的血液。

对于里尔克而言,莎乐美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爱人,更是一种他所依赖的精神故乡——莎乐美是恋人,是挚友,更是母亲,是导师,是心甘情愿皈依长眠的故土。

然而莎乐美不是可以被某一个男人所占有的女性,当1901年她认为里尔克已到“心理断奶期”时,便再一次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一个天才。里尔克强烈反对,苦苦悲叹:“你曾是上帝赐予我的至美,如今却成了将我吞噬的深渊”,但对于向来在男女之间占据主动的莎乐美而言都无济于事。

如果说与莎乐美的分手给里尔克心中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那么这却又是诗人成熟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因为正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带给了他异乎寻常的敏感和洞悉人生的深刻。他在1903年写出了具有超越时空的影响力的名诗——《豹——在巴黎植物园》。

精神分析学大师的女助手

1911年,50岁的莎乐美好像一朵午后玫瑰,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略微憔悴,可更显得有厚度和风韵。这一年的她,平静优美地掌控着人生航线,又一次做了一个惊人之举——成为了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学生及助手。

早在24岁,她就写出了《与上帝之争》和《露特》两部哲理小说,在欧洲文化界一举成名;加上多年来的学养积淀和诸位文化名流的交往,早已为她打下了足够的基础。因此当1911年,有缘认识了弗洛伊德后,莎乐美很快便凭其智慧和能力赢得了弗洛伊德的信任,顺利入了师门。

在随后25年时间里,莎乐美一直跟随弗洛伊德孜孜不倦地研究精神分析学,以女性的独特身份为老师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并在自己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老师的工作情况,成为后人研究弗洛伊德的第一手材料。

她以崇拜者、学生和助手的三重身份进入到弗洛伊德的工作生活中,在整整25年的岁月中,在每一次全神贯注的实验中,在每一篇详实客观的分析报告里,在每一项研究迟迟没有进展或者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时……她都在那里。她默默陪伴着这位心理学大师,和他在灯下促膝长谈,替他在夜间红袖添香,同他分享长年累月里的无数个片刻和瞬间。

这种亦徒亦友的情谊细水长流,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一点点深浸入弗洛伊德的心中。虽然我们无法复原历史,可通过一张弗洛伊德诊所的照片,我们却可以清楚感受到弗氏和莎乐美之间的深厚感情——在照片上,弗氏的书架上方挂着一张莎乐美的小照。

这位素以“男人的天使,自己的上帝”而闻名的莎乐美,不仅因其才华和魅力而享誉无限,更因和诸位天才式人物的思想交往而给人生增添了传奇的一笔。她享受男性对自己的欣赏与宠爱,和他们分享思想、交流情感,却也始终保持着独立坚定的姿态。

我们很难从世俗道德上去评判她,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她的确有能力启迪所交往的男性,为他们带去创作灵感和源泉;并且她的一生,是至性丰富的一生,代表着当时女性的普遍诉求——从长久以来占据主流的男性背后走出,不再做依附于男人的影子,而是登上历史舞台,勇于展示自身的价值!

莎乐美这朵玫瑰就是如此美丽而热烈地绽放过,她的幽香长久萦绕在大师们的心房,也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心理疏导下一篇: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