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观测数据

2024-05-15

地震观测数据(精选九篇)

地震观测数据 篇1

目前, 地震观测台的受传输方式主要有两种:1、有线传输2、无线传输。有线传输主要有DDN、SDH、ADSL等。无线传输主要有卫星、3G技术、WLAN、短波等。近年来, 通讯技术快速发展, 3G技术中的网络技术为重中之重, 3G网络技术近几年的发展一直稳定且快速并且网络也更安全。以无线技术为依托的网络发展迅速, 直接促使3G技术在地震信息传输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G无线传输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传输技术之一。在地震观测数据的传输应用中3G技术主要是采用了其传输功能与无线网络技术。

传输技术选择

近年来,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地震的频繁发生, 国家地震观测局对很多观测台进行了改进并新建了很多观测点, 其中大部分为无人值守台。在过去, 大部分地震观测台采用DDN进行数据传输, 但是DDN的建设与维护成本都非常高,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DDN线路的覆盖非常困难, 即便完成覆盖工作, 故障率也很高, 维护不便, 效果不佳。现在地震观测台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 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与便利性、实效性要求增加, 无线网络技术应用大增, 其中包括3G无线网络技术。

相较于有线传输方式, 无线传输是一种更为简单可靠、性价比高的传输方式。数字无线传输方式包括手机信道的CDMA、EDCE、GPRS等, 以及短波、微波等方式。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一下CDMA与GPRS技术在地震观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1.GPRS传输技术

GPRS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是在GSM技术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新型数据承载业务。GPRS核心技术是分组交换技术, 采用按流量计费的收费方式, 能够高效传输数据或者指令。GPRS在2002年于中国移动正式投入商用, 理论传输速度可达171.2kbps, 实际传输效率受地域、手机配置等因素影响。

2.CDMA传输技术

CDMA原用于网络部分引入分组交换功能, 能够支持移动IP业务, 现用的CDMA技术是在CDMA IS95系统上发展而来, 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CDMA用户提供分组形势的数据业务。CDMA技术在理论上的传输速度能达到300kbps, 实际传输速度不定。

3G技术无线网络系统的构成

3G技术技术在地震数据传输中主要应用作用是无线网络的构成及数据的传递, 无线网络系统的构成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传输构成

系统传输多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VPN方式, 无线传输系统由无线路由器、中心VPN路由器、CDMA/GPRS网络平台、中心设备管理系统组成。台站无线路由器通过网络平台与中心路由器建立连接, 将台站子网连接成局域网的一部分, 使中心的各种专业服务器可直接对各台站设备进行访问。

2.网络传输方式选择

网络传输方式的选择关系到数据传输能否实现, 故而需慎重。在测震系统中可能有部分数采并不支持TCP/IP输出方式, 所以可首先采用CDMA无线DDN做数据传输试验。CDMA无线DDN的系统构成主要是:中心路由器、台站无线DTU、中心DTU、CDMA网络平台。数据从数采口输出, 通过台站无线DTU并将串口数据量分装成为网络数据包, 进而经过CDMA网络平台经由中心路由器发送至中心DTU, 中心DTU将网络数据包再进一步分装成串口数据流输出。

采用这种方式, 主要关注点是中心DTU与台站DTU设备的稳定性。DTU设备承担数据流类型转换工作, 需占用系统大量资源。并且, 该设备还承担与中心路由器与CDMA平台之间的网络交互工作, 在一方出现信号不好的状况下就容易发生系统假死的现象。而中心路由器与中心DTU之间还会定期出现数据包堵塞现象, 至今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 经过多方论证后, 建议采用VPN网络进行数据传送。

3.VPN协议选择

出于数据传送安全性的考虑, 在通过VPN组网时, 可先采用IPSec加密方式进行VPN连接。IPSec可在IP上层对所传送的数据包进行高度的安全处理。能够提供无连接数据完整性、数据源验证、数据机密性及抗重播等安全服务。各种应用程序能够应用IP上层所提供的密钥管理及其他安全服务, 无需进行自身安全机制的设计。这既能减少开销又能够降低产生漏洞的可能性。IPSec技术既可连续应用也可递归应用, 在主机、防火墙、路由器以及通信链路上进行配置, 实现VPN与安全隧道技术。

台站路由器启用IPSec客户端, 并且中心路由器启用IPSec服务, 两端都正确配置后, 中心站与台站间就能建立起基于IPSec的VPN连接。通过该方式能够建立起若干台站之间的连接, 并可进行数据传输的测试。通过实际测试我们可以发现通过IPSec建立起来的VPN网络是一个对等网, 而对等网之间并没有路由器, 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比如一号台站与中心建立起了IPSec连接, 2号台站也与中心建立起了IPSec连接, 在中心可对一号与二号进行访问, 交换观测数据, 但是一号站与二号站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互访与数据交换。

站点间不能直接进行互访与数据交换无疑会造成信息流通不畅、监测效果降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点, 需在IPSec的基础上加GRE封装。在加GRE之后, IPSec的VPN连接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台站互通的问题。不过需注意的是, CDMA平台的宽带在环境良好的状况下约有120kbps, 而在偏远地方传输环境不好的状况下, 传输速度可能只有7、80kbps。而启用加载了GRE的IPSec的VPN信道建立需额外消耗30%——50%的带宽。此外, 协议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 对中心路由器的系统开销就会增大, 因此, 需原则比较高档的中心路由器, 也需综合考虑性价比。在本文中我们建议采用L2TP, 运行率能到达保障, 也可基本满足需求。

台站设备要求

台站设备的选择也能直接关系到数据测试与传输的效果。台站设备一般应用与无人值守站台中, 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很高。为达到地震观测台站的传输需求, 台站设备性能与功能需满足以下要求:

1.功能要求

宽电压支持且9——26伏DC输入;Web配置通过Web方式进行配置, Telnet配置要通过Telnet方式进行配置, 串口配置可通过外部串口进行配置;具备日志功能系统可自动记录运作状态;具备LED显示功能;具备硬件看门狗功能;具备VPDN支持、路由功能;具备网络链路侦测功能;具备断线检查功能, 并具有自动修复技术, 能够在网络或者链路出现故障时按照预定进行重新拨号;具有动态域名绑定功能;支持多种加密算法;支持本地及远程升级;支持短信报警, 等等。

2.性能要求

CDMA的拨号时长及VPN的接入时长要小于8秒;CDMA连接的持续时间需在24小时以上, VPN连接时长需在6小时以上;CDMA udp的延迟时间需小于500毫秒并且其丢包率要在1%及其以下;VPN上行速率在60—80kbps或之下, 下行速率在100kbps或之下;VPN udp的延迟时间在500到700毫秒之间;VPN udp丢包率在50%及其以下, 其上行速率小于50kbps, 下行速率小于80kbps, 等等。

结语

地震电磁前兆的观测 篇2

地震电磁前兆的观测

地震的电磁前兆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地震电磁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改进, 已经由被动的观测发展到主动的观测, 由地面局部的观测扩展到空间卫星全球范围的.观测. 文中介绍当前国内外在地震电磁观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实例, 展望了我国未来地震电磁观测技术的发展.

作 者:何宇飞 He Yufei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刊 名:国际地震动态英文刊名: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年,卷(期):“”(3)分类号:P315.72关键词:地震前兆 电磁探测 卫星

探秘海洋地震观测台站无线通讯建设 篇3

在我国,海域面积多达数百万平方公里,但海域地震、海底地质观测、海文海况等领域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为了提高海洋科学研究能力,相关部门须大力提高海洋科学观测台站的建设力度,而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海洋科学观测台站的通讯畅通,是产业界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海洋科学观测台站主要分为海岛观测台站、海洋活结桩式观测台站。这两种海洋观测台站大多采用两类通讯方式:一类是卫星传输,另一类是GPRS/CDMA传输,其各有优缺点,且适用环境大相径庭。

卫星传输

基站式卫星传输方式适用于建设在海岛上的海洋科学观测台站,以上海市地震局佘山岛地震观测台为例:佘山岛位于长江口以东的东海海域,由于天气、距离和海洋等原因,在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未在岛上设立信号发射塔前,佘山岛台主要采用卫星传输的方式实时传输地震数据。在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端,均使用一个4口的串口服务器,采用网络口收发的方式。

卫星传输系统拓扑图

在这种“卫星站-卫星站,网络口-网络口”模式中,佘山岛卫星小站端口设置为TCP/IP模式,网络口与串口服务器网络口输出相连;使用上海市地震局现有卫星小站作为数据接收端,也将网络口串连服务器的网络口;佘山岛卫星站的串口服务器和上海局卫星站的串口服务器进行“呼叫”,通过TCP/IP协议3次“握手”后建立虚连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基站式卫星传输方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二方面:一方面,数据链路和数据传输稳定,基站式卫星传输采用锅盖式卫星信号接收器,保证了链路稳定(不中断)、数据传输可靠(无丢数)的良好效果,非常适用科学观测数据实时的传输,实际使用基站式卫星传输的观测台站数据运行率达到了99%。另一方面,具有对数据传输和传输链路状态进行监控的功能。卫星的数据传输分两个步骤:搭建链路和传输数据,其中搭建链路是数据传输的前提条件。串口服务器通过VSAT网络口进行双方通信,其呼叫建链能力相比常规同步或异步端口更加稳定可靠。通过登陆串口服务器,可以对其进行设置和操作,具体功能有:配置服务器基本参数、设置各端口工作模式和参数,观察链路的状态、数据流量的统计、对设备进行远端配置和复位等。

然而,由于使用直径1.5M的锅盖式卫星信号接收器需要开阔地进行安装,同时基站式卫星传输设备实际工作功耗高达150W,因此基站式卫星传输方式只能适用于有市电接入或自备发电机组的海岛型海洋观测台站。

上海市地震局建设的海底深井式地震观测台站,即活结桩式观测台站,曾尝试在传输方面采用便携式卫星传输地震数据,但由于观测台站采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模式,而卫星传输系统功耗过大——正常工作时30W,搜索卫星时达到45W左右——因此卫星传输系统不适用于无电源保障的海洋监测台站。

按照相关规定,投放于外海的微型平台必须配备航标设备,可以采用航标灯与北斗卫星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低功耗低传输速率的模式传输海洋观测台站的经纬度和电源参数。在实际测试中,北斗卫星低速率传输模式工作功耗为8W,可以适用于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的海洋观测台站信息监控。

CDMA/GPRS传输方式

对于位于近海海域的非海岛型海洋观测台站,CDMA/GPRS传输方式是比较好的选择,具有便于携带安装、低功耗、高稳定性等优点。

CDMA 1X原意是指CDMA 2000的第一阶段,网络部分引入分组交换,可支持移动IP业务;CDMA 1X是在CDMA IS95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的是为CDMA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CDMA 1X理论传输速率可达300 kbps,目前的实际传输速率大约在100 kbps左右,可以用于Internet连接、数据传输等应用。

GPRS即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GPRS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

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CDMA/GPRS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VPN连接方式:系统传输基于TCP/IP协议,整个无线传输系统由台站无线路由器、CDMA网络平台、中心VPN路由器、中心设备管理系统组成。台站无线路由器通过CDMA\GPRS网络平台与中心VPN路由器建立L2TP连接,使台站子网成为观测单位所在局域网的一部分,台网中心各种专业服务器可以以访问IP地址的方式直接访问到各台站设备。该种传输方式主要可以用来传输海洋科学观测台站输出的网络数据流。

直拨式连接方式:采用CDMA/GPRS无线路由器直接通过拨号的方式经过观测单位的网络防火墙直接发送至CDMA/GPRS接收设备。

CDMA/GPRS传输方式具有诸多优越性:首先是其无线路由器功耗极低,实测工作时功耗为4W左右,适用于无电源保障的海洋监测台站;其次,伴随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加大信号基站的建设,CDMA/GPRS信号覆盖范围加大,信号强度得到提高,有利于近海海域观测台站的建设;最后要强调的是,CDMA/GPRS数据链路连接稳定,根据实际运行使用CDMA/GPRS作为传输链路的台站,系统运行率可以达到98%。

地震观测数据 篇4

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是安徽省地震信息服务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技术基础条件保障体系集成、整合、共享、服务的必备基础设施。为加强全省地震信息网络的运行和维护管理, 保证全省地震信息网络的运行和维护质量, 充分发挥地震信息网络对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服务功能, 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应运而生。

1 建设背景

原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是在“九五”、“十五”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采用一台Cisco的3845路由器, 与国家地震局通过SDH线路互联;一台港湾M582路由器经过防火墙过滤后通过10M的VPN线路经由Internet网络与国家地震局局、地市台站进行互联。通过对这种组网方式的安全防护、设备性能, 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兼容性方面进行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网络改造不彻底, 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网络平台

网络组网方式较为混乱, 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网络平台。省地震局信息网的SDH线路及internet出口分别只有1台路由器和公网互联, 存在单点故障隐患。

1.2 网络性能无法满足目前和未来的需要

整个信息网是采用千兆核心、百兆桌面的架构, 所以对服务器通信、终端以及台站之间的多平台应用传输, 以及未来扩展需求都无法满足。

1.3 网络规模庞大, 网络运维的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省局信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 设备更替频繁、组网越来越复杂, 信息量更是成倍增加, 网络系统维护的工作量和难度进一步加大。

2 网络架构

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可扩展性, 并且与建设和运行费用有关。因此, 网络结构设计必须兼顾以下特性:高可靠性、经济性、流量分布合理性、最小传输时延性以及便于维护管理性等。根据业务需要, 结合安徽的具体情况, 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整体结构设计为二层:第一层为区域中心, 上连至中国地震局, 第二层为汇聚层, 主要由城市、县、台站节点组成, 上连至省局。

3 网络设计

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不但要承载日常大量的观测数据信息, 更重要的是要把办公、科研系统以及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保障各个系统的互连互通、信息的流畅传输, 该网络平台将承载数据、语音、视频监控等多种重要信息, 因此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一体化的网络平台, 为各种业务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 同时保证网络的安全。

本次网络系统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 网络的设计应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 充分考虑到将来整个网络系统的投资保护和对新应用的支持。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进行层次化构建, 采用万兆光纤主干, 千兆以太网接入到桌面的设计思路, 中心机房设立核心交换区, 核心交换区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网络服务器区、办公网络的互联互通, 保证网络流量的优化传输, 完成网络间数据流的高速转发,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2:

4 链路建设

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租用中国电信的通信链路, 建立了由省局到中国局及信息节点的SDH、VPN信道30余条, 到其它站点信道近50条, 同时利用3G无线通信技术, 架设流动信道10余条。此外, 当遇到突发地震险情, 我局地震现场工作队还能利用海事卫星、VSAT卫星地面站等及时开通地震应急通信链路, 实时获得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 保持灾害现场与后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实时联络, 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地震现场通信链路架设示意图如下图3:

5 数据管理

传统的地震数据处理方式是在计算机工作站上, 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的, 不仅可利用的信息量极少, 资料的收集和所用软件的数据准备耗时过多, 而且在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上更显得无力。在充分考虑以上情况的基础上, 我局利用先进的容灾备份设备, 结合专业的数据存储管理软件, 实现了数据采集、传输、接收、后期处理及转发的一体化操作, 同时对前兆、测震、信息和办公数据备份进行集中管理, 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备份、文件归档、数据分级存储及灾难恢复等, 在提高了办公效率的同时, 也大大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实时性, 如图4所示。

6 结语

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是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支撑系统, 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是安徽省地震局技术基础条件保障体系集成、整合、共享、服务的必备基础设施。安徽省地震观测数据传输网络已经在全省各节点实现了互联互通, 保障了地震局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充分发挥地震信息网络对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服务功能, 满足了建设要求, 达到了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潘丹.基于3G的安徽省地震应急通信系统研究.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

[2]刘爱文.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通信基站典型震害及原因分析.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

煤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 篇5

随着目前地震勘探的市场化, 要在有限的资金及仪器因素、复杂的地质环境及业主们越来越高的要求等条件, 地震勘探工作的进行也越来越难。在地震勘探工作中, 观测系统设计是最重要一个环节, 其优劣直接决定着勘探成果质量、效率、成本。

1 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三维地震勘探中, 野外数据采集的费用几乎占总工程费用的70%~80%。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设计时, 一方面要求地震采集的精度尽可能高, 另一方面又要求采集成本尽可能低。要根据预定的地质目标, 结合本单位现有人员仪器、软件等因素实际, 从技术质量上和经济上统筹兼顾, 优化设计, 针对不同的地质任务、不同地区选择相应的观测系统。

1.1 地质任务和地震地质条件的要求

观测系统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地质任务的需要, 并且在特定的地震地质条件下, 要求采集的资料应具有好的空间连续性、较高的信噪比、较高的分辨率。对于这些目标要求, 三维地震采集设计需要进行六大类参数的论证和选择:覆盖次数、面元尺寸、偏移孔径、炮检距、方位角及非纵距。

1.2 野外采集的投资与成本的要求

地震数据采集费用巨大, 观测系统设计在满足地质勘探任务的同时要节约采集成本。野外采集成本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1) 设备:目前地震勘探仪器主要都是从国外进口, 价格昂贵, 接收道数有限。所以观测系统设计的接收道数一般都根据目前所拥有的检波器道数进行设计, 此外, 为了满足施工效率还必须要留出备用道, 用以仪器搬迁、替换坏线、坏道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因素。2) 施工效率:地震勘探的采集成本受施工效率影响较大, 工期每延长一天都会耗费很多人力及物力资金。3) 炮井成孔费用:目前三维地震勘探采用的震源基本都为炸药震源, 涉及到大量的成孔费用及赔偿费用, 炸药, 雷管等火工品手续审批繁琐, 费用较大;特别是青苗赔偿费用, 赔偿问题协调困难, 当地居民漫天要价, 费用不可预计。所以, 在进行观测系统设计时一般都会设法减少激发点数。

2 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1) 收集地震地质资料, 分析已有的地震资料, 确定目标层位的反射时间及深度、了解构造背景和勘探区构造特征, 地层倾角, 表层及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反射波及干扰波的发育特点。

2) 采集参数论证, 地球物理模型参数主要包括测线布置方向、观测系统类型、覆盖次数、面元大小、炮点距、接收道数、道距、炮线距、接收线距、最大炮检距、最小炮检距、纵横比、纵向排列形式、线束滚动距离、炮数、检波点数、覆盖次数等。参数论证必须满足地质勘探任务, 尽可能保证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

3) 确定观测系统类型, 进行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分析以及采集成本分析, 综合分析论证结果, 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确定多种观测方案, 并对观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最终确定最优化的采集观测方案, 尽可能达到高质量的资料采集及最低的施工成本之间的最佳折衷。

3 观测系统优化设计实例

下文以某工区三维地震设计为例进行说明。工区参数:目的层埋深约420 m~620 m。勘探面积为3.2 km2;地层倾角3°。

3.1 观测系统参数对比

比较目前煤田三维地震较常用的六种观测系统:8线8炮、8线10炮、8线12炮、10线8炮、10线10炮、10线12炮线束状正交观测系统 (见表1) 。

由表1可知:以上六种观测系统均能满足勘探要求。对于观测系统而言, 排列片的接收线距可以根据勘探任务的要求而改变, 一般为接收道距的4倍~6倍, 接收线距与接收道距道数的不同可以改变排列片的纵横比, 进而改变最大非纵距与方位角等属性。排列片的接收道数越多, 相同勘探面积所需炮点越少;上述六种观测系统中, 各参数一致的情况下, 1 000道比800道的观测系统平均每平方公里少122炮。

从勘探成本来说, 一方面, 炮点施工费用远大于仪器租赁的费用时, 增加观测系统接收道数一般较为实用, 如:1) 设备道数不够;2) 厚黄土或夹卵石层的区域对成孔要求较高;3) 青苗赔偿问题难以协调等。另一方面, 当勘探区地震地质条件较好时, 成孔、协调费用不高, 增加接收道数以减少炮点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到施工效率, 反而会增加勘探成本。

总之, 在满足地质任务的前提条件下, 观测系统的各个参数均可变, 应结合自身的条件,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 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分析

面元属性分析就是对观测系统的CMP面元进行覆盖次数、炮检距、方位角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其他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来说, 在进行设计时覆盖次数都是均匀的, 而炮检距、方位角的分布特点则是由观测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对于炮检距来说, 观测系统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 炮检距不能缺失, 若缺少小炮检距则意味着浅层缺失严重;2) 炮检距均匀, 意味着切除后在不同深度目的层覆盖次数是相对均匀的;3) 炮检距分布的均匀对速度分析也很重要。因此, 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使目的层位于最大及最小炮检距之间, 而且炮检距要均匀分布, 近中远炮检距的覆盖次数要相对均匀。

对于方位角来说, 宽方位角的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情况优于窄方位角观测系统, 而且宽方位角的观测系统更有利于反射波各向异性信息的采集利用。

通过对上述六种观测系统进行分析可知:上述观测系统随着观测系统纵横比的依次增大 (8线8炮、8线10炮、10线8炮、8线12炮、10线10炮、10线12炮) , 方位角分布逐渐变宽。通过对各观测系统进行炮检距分析统计, 结合勘探区地质情况, 8线10炮与10线10炮观测系统的炮检距分布情况更有利于中、深部目的层的勘探, 且能兼顾浅层目的层勘探的要求。综上所述, 针对勘探区协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结合现有地质条件、仪器设备因素, 10线10炮观测系统对于数据采集的精度要求及采集成本控制方面优于其他五种观测系统。

4 结论与建议

1) 在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 由于地质情况、施工环境因素的复杂多变, 观测系统设计应充分结合试验情况, 反复论证。

2) 观测系统的设计常常是一个折衷的过程, 观测系统的各个参数:接收点距、接收线距、炮点距、炮线距、面元尺寸、接收线数、接收道数及纵横比等, 每一个参数的变化都会引起观测系统属性的改变, 也影响着后续的处理及解释环节。优化后的观测系统必须在保证采集质量的前提下节省采集成本。

3) 当成孔难度较大时, 可以通过增加接收道数减少炮点的方法节约成孔费;当接收道数有限时, 可减少每一排列片接收道数和加偏移距的方法减少仪器租赁的费用。文中所列观测系统类型有限, 实际设计时可以根据地质特点设计出更优化的观测系统。

参考文献

[1]张伟.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 2006.

[2]张晓江.宽、窄方位角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 2007.

[3]尹成, 吕公河, 田继东, 等.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5) :67-68.

[4]张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初探[D].长春:吉林大学, 2004.

[5]刘二鹏, 李瑞强, 李宇.基于面元属性分析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J].山西煤炭, 2011 (5) :111-112.

[6]朱海波.射线正演研究与采集参数的设计[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04.

[7]张晓江, 王元君.关于三维地震勘探设计思路的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6 (3) :88-89.

对空间观测技术用于地震监测的探索 篇6

地震是因为地壳运动而产生应变能释放的过程, 会使得地表、地壳被严重破坏, 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频繁的国家, 地震造成的危害不得不加强预防。因此, 我国在地震监测方面做出很大努力, 有四百多个专业地震台站与五百多个地方前兆观测台, 近些年又完善了中西部的地震台网建设。地震监测的作用是寻找震源, 这方面主要是地震前兆观测发挥重要作用。地震前兆监测是一门多学科研究手段, 包括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水文地质学等。现阶段, 我国测震台站与前兆观测台站的布置密度还不太理想, 每一个台站仅可以对单点时间变化进行观测。由于地面观测站的密度比较低, 而且覆盖面比较小, 因此数据信息欠缺完整性, 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 地震频繁, 又处于无人区, 不能进行布台, 导致地震监测盲区比较大, 而且监测能力不高, 以上这些因素给地震预测造成一定的难度。

2 空间观测技术的发展分析

空间观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波段的观测技术, 红外波段指的是人眼所看不到的一种红外线, 空间观测技术就是对此光波段进行观测, 和地面观测技术相比, 具有数据量大、覆盖面广、分辨率高以及动态性能好等特点, 因此而得以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现阶段, 空间观测技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基线长度测量与定位测量、物理场测量、图像测量等, 典型的空间观测技术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卫星跟踪卫星 (SST) 、电磁卫星测量、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 (INs AR) 、高度测量等。

其中, 针对长度与定位测量, 比如人造卫星激光测距, 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 是现阶段对长基线进行测定最为精密的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PS) 是由20世纪70年代研发应用的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体积小、重量轻、全天候、操作使用简便、投资经济、效率较高, 因而得以应用在地壳运动观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方面;卫星重力测量也是空间观测技术的一种, 近些年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在重力测量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覆盖率、分辨率等问题, 让动态地球重力场进行实时观测成为一种可能。除此之外, 不得不提起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也是近些年刚兴起的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 和GPS空间技术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从星载雷达卫星的成功发射至“奋进号”航天飞机对地球地形进行超高精度的干涉测量, 到美国通过差分干涉雷达对地震进行测量, 在诸多方面体现出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

3 空间观测技术用于地震监测的探索

目前, 地面地震监测系统是利用观测单点随着时间条件的相对变化对地震发生情况进行预防, 最大的优势是时间分辨率比较高。然而, 相比较而言空间观测技术的应用优势比较突出, 一方面基线测量的跨度比较大, 观测范围比较宽, 图像观测覆盖的面也比较广, 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具体而言, 本文通过汶川、玉树地震中有关空间观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从而对空间观测技术用于地震监测进行探索。汶川、玉树地震发生之后, 我国启动了航空与卫星遥感数据协同获取方案, 总共收集灾区17种、500多景卫星影像、高分辨率光学与微波航空遥感数据, 并且及时、无偿地提供高分辨率数据, 对空间观测数据进行共享, 对地震灾区的灾害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详细分析以下案例, 能反映空间观测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光学对地震观测技术的应用,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 利用光学遥感飞机搭载航空相机, 对地震灾区0.5~0.8m的高分辨率航空光学图像进行收集, 从而在第一时间获取灾区的光学航空遥感图像, 而且覆盖范围可以达到23000km2。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高分辨率ADS40光学航空遥感影像, 获取数据之后, 及时对堰塞湖进行遥感解析, 运用堰塞湖库容量遥感监测算法, 对堰塞湖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最后得出汶川大地震堰塞湖监测结果、堰塞湖发生的地质条件及空间分布规律。

除此之外, 通过空间观测对汶川地震重灾区道路损毁情况进行遥感监测, 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高分辨率ADS40光学航空遥感影像数据, 将其当作最为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 并且对灾前、灾后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一些重灾区被严重阻断损毁的国道、省道等道路进行定性、定位以及定量分析。研究时通过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地震断裂等对道路进行阻断损毁的不同原因及级别进行分析, 从而为交通部门抢险救灾提供一定的决策指导。发现重灾区道路存在严重的阻断损毁情况, 通过遥感监测分析的方法, 对重灾区道路阻断损毁情况的主要对象进行监测, 比如国道和省道等。“汶川地震”导致重灾区以上五条国道和省道被阻断损毁共计808处, 全长为170.172 km, 占重灾区道路总长的大约30%。其中, 重灾区以上被阻断损毁的五条国道与省道中, 213国道阻断损毁的情况最为严重。道路损毁情况如图1所示。

总而言之, 通过空间观测技术获取重灾区道路阻断损毁程度和分布状况, 对损毁道路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为抢险救灾提供数据支持。

4 结论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震等自然灾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 要采取预防和监测手段, 但是目前我国的地震监测系统存在较多问题, 空间观测技术的应用适当解决了这些问题, 并且在地震监测与灾害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小军.我局专家参加“地震监测卫星计划编制工作”研讨会[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2) .

[2]王建宇.论地震监测与经济建设矛盾的统一-以江苏省磁电观测为例[J].福建地震, 2004 (01) .

[3]邱发青, 王松.建设凉山州水库地震监测综合台网为凉山州水电资源全面开发服好务[J].四川地震, 2007 (03) .

[4]邓佛崇, 徐高峰.田湾核电站数字地震监测台网建成连云港市防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J].国际地震动态, 2003 (05) .

地震观测数据 篇7

上海市地震监测中心所属共13个测震台站, 除佘山台属于有人值守综合台站外, 其余台站均无人值守。在日常运维中, 无人值守台发生故障后, 技术人员无法根据台站当前状态判断台站故障原因, 易造成台站故障响应不及时, 对测震台站实时运行率造成影响。

为解决上述困难, 上海市地震监测中心在部分台站进行智能化监控管理试点, 通过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的布设, 实现了对台站动力参数、环境参数、视频管理的实时监控, 并通过网络对台站部分设备进行远程调试工作。

1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可IP视频监控、可IP电源控制器和可IP监控单元, 系统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市电首先接入避雷器, 然后接入可IP的电源控制器, 电源控制器输出两路12V直流电, 一路输出给可IP监控单元继而通过监控单元给数据采集器供电, 一路输出给逆变器, 逆变器逆变输出220V交流电给其他辅助设备供电。所有数据通过SDH线路传输回监测中心。

电源控制器提供设备内温度湿度、市电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电流、供电电压电流等参数, 监控单元提供供电电压电流、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 在监测中心可以通过网页或者软件的方式访问电源控制器和监控单元, 获取实时状态参数, 并对监控单元和电源控制器进行复位操作, 对监控单元和电源控制器相应通道进行。

1.1 TDPP-200IP电源控制器

TDPP-200电源控制器集成完善的工作状态监控及监测数据存储功能, 它提供多达10个的状态监测通道。包括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电流,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台站温度、台站湿度等监测, 监测值准确、稳定, 监测数据实时存储和传输, 方便随时掌握野外台站工作状况, 尤其对于无人值守台站, 意义重大。

TDPP-200电源控制器具有Ping校验及远程复位功能, 智能重启死机设备。对台站的数据通信智能检测, 并尝试复位通讯设备以进行简单的智能恢复。同时远程监控中心也可以手动复位供电输出, 以重启某些死机设备。

TDPP-200电源控制器在台站的典型应用如上图所示。TDPP-200S电源控制器提供可控的供电输出。可以远程控制供电的开启和关断以复位用电设备, 尝试修复设备故障。对供电输出的复位控制可以智能自动复位或手动复位。智能自动复位通过监测网络通信情况, 遇到通信故障时尝试复位供电输出, 重启设备修复故障。手动复位则通过远程计算机终端人工复位供电输出, 重启设备, 修复故障。

1.2 TDM-58I监控单元

TDM-58I地震台站监控单元提供多达10个的状态监测通道。包括市电电压、市电电流、供电电压、供电电流, 外置输入监测, 防盗报警监测等。监测准确、稳定, 适合野外恶劣环境下长期连续工作。

监控单元单元采用网络传输和网络自动对时, 方便实现远程实时掌握台站各项工作指标, 而无需人员值守。

监控单元单元通过内部切换开关对输入进行控制, 提供5路供电输出, 可以方便给台站的采集器、通讯设备、监控设备等供电。并实现供电远程可控。

监控单元通过Ping校验功能实时检测网络通讯情况, 并根据设定, 智能复位重启台站死机设备, 监控单元后不同输出通道接入不同设备, 这样可以单独对其中某组设备复位重启而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和记录数据。对电源输出的复位控制可以智能自动复位或手动复位。智能自动复位通过监测网络通信情况, 遇到通信故障时尝试复位通信设备修复故障。手动复位则通过远程计算机终端人工复位某组设备, 修复故障。

监控单元提供超大容量的监测数据存储功能。可以随时随地追溯前面的监测数据, 分析台站工作的健康状况。

2技术方案实施

2015年5月末, 上海市地震监测中心技术人员, 对佘山地震台测震观测房进行智能监控系统的安装和布设, 并在监测中心机房进行中心端监控软件的安装。

通过网页访问网络摄像头, 可以实时获取台站观测摆房实时实景, 方案中使用带有云台操作控制功能的摄像头, 便于获取台站全方位信息, 并可以通过查看专业设备的指示灯信息获取专业设备工作状态。

通过网页可以直接访问TDM-58I, 可以在页面获取当前监控单元主要状态参数, 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对监控单元的参数进行修改, 对不同通道的拟合参数进行修改, 在状态信息栏, 可以对不同通道进行复位以实现对数据采集器复位重启的功能。

通过网页可以直接访问TDPP-200IP, 可以在页面获取当前电源控制器主要状态参数, 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对电源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修改, 对不同通道的拟合参数进行修改, 在状态信息栏, 可以进行复位以实现对台站所有设备进行复位重启的功能。

使用TDP-PNet Rec软件, 可以直接访问监控单元和电源控制器, 将各状态参数实时在窗口栏显示, 并保存参数文件供后期分析使用。

3系统试运行和故障实例分析

2015年5月底, 智能监控系统安装布设完成后, 运行情况良好, 监测中心客户端软件运行情况良好。

在试运行过程, 11月17日小昆山台地震实时数据流中断, 台网中心实时地震分析软件无法接受小昆山台数据, 经维护人员访问电源控制器和监控单元, 发现台站环境参数、电源系统参数正常, 通过调取视频监控, 发现台站数据采集器工作指示灯异常, 判断故障原因为数据采集器故障, 技术人员携带数据采集器备件赴台站维修, 台站数据恢复正常, 而在未布设智能化监控系统时, 维护人员需赴现场判断故障原因, 在第二次赴现场进行相应设备维修更换或在第一次赴现场时携带所有可能发生故障设备的备件, 这极大限制了维护效率。

4模拟故障及原因分析

(1) 当台站220V市电发生中断时, 监控系统各参数分析如下:市电电压为0, 市电电流为0, 电源控制器保持放电状态, 输出电压持续下降;

(2) 当电源控制器发生故障时, 监控系统各参数分析如下:由于监控系统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当市电正常, 12V输出下降, 则可以判断为电源控制器故障;

(3) 所有状态参数突然变化为0, 此时通知网络运行商进行线路检查, 如果网络线路无异常的话, 需要赴现场进行设备检查;

(4) 当数据采集器发生故障时, 监控系统各参数分析如下所有监控电源参数无异常, 尝试利用监控单元对数据采集器进行复位操作;

(5) 当台站环境动力参数发生异常时, 监控系统各参数分析如下:台站电源动力参数无异常, 温度和湿度参数出现异常, 如果异常情况严重, 需要赴台站进行巡视, 采取相应的措施, 保证台站的环境参数处于正常状态。

5结语

地震观测数据 篇8

目前,国内地震监测仪器行业领域的自然地震观测仪器、强震仪器中所采用的地震计,是以三分向地震传感器作为地震监测观测仪器的前沿传感体系。三分向地震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采用了单力矩器重力摆动式和弹簧力调整式组合的方法,简称单力矩器重力摆式加速度计。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敏感质量m摆动片在平衡位置时,它的平衡点是由单力矩线圈的磁场作用力和调整振梁上的调整平衡弹簧力决定。

2 存在问题

根据图1,不妨进行以下合理假设:假如没有振梁的调整平衡弹簧来调节敏感质量m摆动片的平衡,敏感质量m摆动片的重心就会偏移。如图2所示,要使敏感质量m摆动片达到平衡状态,就必须加大力矩线圈的激磁电流,以达到平衡的目的。但如果加大激磁电流,就会使换能器的温度上升、振梁变形,易产生自激共振现象,因此通电的时间不宜过长。为了解决这种自激共振现象,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敏感质量m摆动片振梁上增加调整平衡弹簧来进行调节,以减小力矩线圈的激磁电流,防止换能器的温度升高。但该处理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弹簧材料本身的温度膨胀系数的因素影响和弹簧的张力,从而又产生了第二种自激共振现象的隐患。在此状态下的地震计传感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加大了。

结合图1,由于受地球引力地影响,敏感质量m摆动片要想达到平衡(即零位)的状态,敏感质量m摆动片在地球引力、磁场力、弹簧力的作用下,总是处于疲劳的、不停的自摆状态,这种摆动属于自身的失控现象。这种状况下的地震计传感器也就失去了零位的基准平衡点,导致其传感精确度差(注:“地震计传感器传感精确度”这一关键技术指标在该行业领域的计量检测标准中没有标注)。这一严重缺陷导致的结果如下:当真正的强烈地震发生(即地震冲击脉冲波产生)时,此类地震计传感器却处于停机(即敏感质量m摆动片停摆)的状态;此时地震计无地震波信号输出,人们都已经感觉到地震的发生,甚至地震过后地震计传感器才开始有反应,而且还是高频自激共振的频率波输出。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国家地震记录波形图找到答案,也可参见《科技传播》杂志2013年第5期《自然地震与监测观测仪器迟报的原因》一文。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地震监测仪器行业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地震监测仪器缺陷明显。①传感精确度太低;②传感频率范围太小;③使用环境温度范围窄;④工作性能不稳定。

(2)国内地震监测仪器行业标准偏低。制定的行业计量检测质量标准偏低,计量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相关资料证明,在现实生活中,低于20 Hz以下的脉冲微振动频率波是存在的,但低于20Hz以下的正弦频率波(即有规律性的周期波)并不存在。因此,传统地震监测仪器的研究方向或许已经陷入了一个误区。用一个无法对脉冲频率波(即地震波)传感,而只能对超低频范围的正弦波进行传感的传感器,大大影响了地震监测观测仪器的传感效果,无法发挥其对地震的有效预测、预警、预报作用。

3 解决办法

针对国内传统地震监测仪器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的问世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3.1 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的特点和优势

(1)传感体系同时采用了3个双力矩器磁场力平衡式加速度计,作为自然地震的前沿传感使用,克服了单力矩器重力摆式加速度计的不足。

(2)传感器的换能敏感质量m摆动器件是由接近零温度系数的熔融石英玻璃制作而成,其精度高、频响范围宽、稳定性好、分辨率高,使整个加速度计具有滞后小、重复性高、漂移小、热稳定性高等优点。

3.2 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工作原理

(1)双力矩器磁场力平衡式加速度计的组成及控制原理如图3、4所示,其主要由换能敏感质量摆动片、换能器、伺服放大器、双力矩器4个部分组成。此加速度计是一种新型的同轴敏感质量m摆动片有零位基准平衡、正反两个传感方向的直流矢量变化的双向磁场力控制重力摆式加速度计,伺服放大器采用直流放大直接耦合式。

(2)工作原理。当被测加速度a沿敏感轴方向输入时,敏感质量m摆动片相对平衡位置运动而产生惯性力F,然后通过换能器将此机械运动按正比例转换成电信号u,同时通过伺服放大器变成电流信号I,将此电流信号反馈到处于恒定磁场中的力矩线圈而产生反馈力FoC,与惯性力F相平衡,直到敏感质量再次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也就是说,在平衡状态下: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又根据恒定磁场中的线圈流过电流而产生电磁力的公式可知:

Foc=BLI(B为恒定磁场的磁感应密度,L为线圈导线总长度)

平衡时,BLI=ma,故I=ma/BL。设k=m/BL,则I=ka。

由此可见,反馈电流I正比于被测加速度a,从输出电阻R上取输出电压U出=IR亦正比于被测速度a,故测量输出电压U出的大小即知被测加速度a的矢量值。

根据双力矩器平衡控制的原理:当被测加速度a沿敏感轴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一致时,在无外力的作用下,敏感质量m的平衡位置就是零位,即a=0。

3.3 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参数对比

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中的地震计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根据企业标准于2009年2月24日在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检测校准(证书编号为D209Z-A0034):传感精确度≤0.01%;传感截止频率为1.768 KHz。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与现在行业领域监测观测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参数对比见表1。

4 结语

针对传统自然地震观测仪器、强震仪器的缺陷和不足,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创造性地采用了2个对称的力矩器平衡线圈,换能敏感质量m摆动片采用了石英玻璃材料,并进行了真空封闭式的处理,减小了激磁电流和电容介质带来的影响,提高了传感精度和传感频率范围,增加了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地震计三路传感器的零位调整,实现了电路平衡调整和高位数字显示,彻底解决了传统地震仪器由于设计缺陷导致自激共振,引起换能器温度升高,从而影响传感精度的问题。具备了能测试测量出微振动震谱的功能和随时随地测试、测量及预测、预警、预报的传感作用,实现了一机多用,兼具目前多种地震监测观测仪器(例如该行业领域的观测仪、强地震仪、倾角仪、水准仪、重力观测仪等)的功效。

摘要:目前,国内地震监测仪器行业领域的自然地震观测仪器、强震仪器中所采用的地震计存在传感精确度低、传感频率范围小、使用环境温度范围窄、工作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国内制定的行业计量检测质量标准偏低,计量检测手段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大大限制了地震监测观测仪器的传感效果,无法对地震进行有效预测、预警、预报。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高精度智能象限地震测试仪的特点和优势,寻找解决之道。

关键词:地震,监测,仪器,标准,对比

参考文献

[1]DB/T 10-2001,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S].

[2]2 DB/T 27—2008,地震观测仪器质量检验规则[S].

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分析 篇9

中煤集团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组建于1971年, 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a, 随着浅部煤层的开采趋近尾声, 该矿又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 开采深部煤层, 扩建后生产能力达300多万t/a。

为了研究深部开采对地表移动的影响, 掌握大采深厚表土层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 在该矿7005工作面地表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通过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分析来探讨相关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参数, 用以指导整个矿区相关条件下的“三下开采”工作。

2 采区地质采矿条件

工作面位于中央采区上部, 东至中央边界下山, 西至中央下山。地面坡度比较平缓, 平均高程+33.37 m, 主要为农田, 另有一条河及二座涵洞, 三个鱼塘。工作面开采的是二迭纪山西组七号煤, 工作面上方基岩主要为灰色或灰绿色致密坚硬的粉砂岩和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工作面地质构造比较简单, 对本工作面有影响的断层只有一条F4,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影响采掘活动的主要充水水源是七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 掘进时主要表现为淋水。工作面地表为第四系黄河冲积土层, 表土层厚约160 m左右, 煤层埋藏较深, 平均采深为753.9 m。工作面走向长1650 m, 倾斜长度为159 m, 煤层平均厚为4.7 m, 倾角为10°。工作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 共采煤167.5万t, 历时一年零五个月, 月平均推进98 m。

3 观测站的设置与观测

7005地表移动观测站沿采区上方布设走向与倾向两条观测线。走向观测线沿河北侧大堤布设, 呈东西走向;倾向观测线沿工作面倾向主断面布设, 呈南北走向。两条观测线成80°夹角相交于85号测点。走向线长3.2 km, 设置工作测点45个, 控制点3个。倾向线长2.4 km, 设置工作测点32个, 控制点6个。各控制点均位于影响范围之外, 控制点间距大于50 m不等, 依地形条件设置。为了监视工作面开采对地面涵洞的影响, 在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内二个涵洞上布设几个观测点。

观测工作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 历时三年半共进行了五次全面观测和50多次日常巡视。

4 观测资料分析

在7005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开采前后和开采过程中, 对观测站进行了及时观测, 并在地表移动剧烈时适当增加了水准观测次数, 然后根据观测资料计算出地表移动参数。地表移动期, 由实测资料求得的地表移动期如表1所示。

d

超前影响角与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 根据实测数据拟合曲线测得的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倾向观测线的观测成果, 最大下沉点为37#点, 计算得最大下沉角为81°58′53″, 而近似走向观测线的最大下沉点为75#点, 计算得最大下沉角为81°28′53″, 平均为83°14′。

移动边界角, 由观测数据分析可得出, 走向移动边界角为59°37′, 倾向上山移动边界角为49°44′, 倾向下山移动边界角为51°26′。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 通过观测数据计算处理可得到地表移动变形值[1]。地表移动计算参数, 利用地表移动计算分析软件对7005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观测成果做了分析计算, 进行曲线拟合, 所求各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如表3所示。

从曲线的拟合情况来看, 下沉曲线的拟合精度高于水平移动的拟合精度。

5 总结

历时三年的现场观测, 取得了完整的野外观测数据, 为岩移参数的取得和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基于实测资料求得了厚表土层大采深综采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 通过分析初步揭示了相关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点, 为整个矿区“三下开采”提供了基础数据, 意义重大。但是, 由于7005工作面采深较大, 井下开采范围相对较小, 地表移动变形值较小, 对个别参数的分析还存在一定的误差, 还有部分参数无法求得, 有待于今后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会作用下一篇: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