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2024-05-12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有效教学,实践,反思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化运动,它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要求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人教A版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教材编写了很多实例,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开始就从8个集合实例入手,引出元素和集合的含义。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以下是本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个案的反思。

反思1: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直观化、通俗化、具体化教学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电脑设计情景:正在公路边等公交车的乘客人群与公交车公司出车数量。

实物情景: (1) 课室里正在上课的学生;

(2) 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把课室里的同学分成两部分,你有几种分法?

公交车,很多学生每天都要坐,他们常常感觉要不等了很久,要不很挤,身边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室里的同学,熟悉的人用不同的词汇描述,让学生体会原来数学就发生在身边。

案例二:“函数单调性”,由f (x)=x2的图像观察y随x变化情况。

函数的单调性,教材编写得很好,从图形语言到文字语言到数学语言,一步一个台阶。在实施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在学生犯错后、徘徊时才提醒。教学过程中发现,文字语言:“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学生在初中用过,一下就能说出来,而最后一个台阶,学生却很难跨越,即数学语言:“当0f (2-x)的解集。我把f (x)和x比喻成戴帽的人与没戴帽的人,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比高,要么都不戴帽,要么同时戴帽,增函数可理解为普通的帽子,高个子戴着仍然是高个,矮个子戴着仍然是矮个,减函数可理解为魔术帽,矮个子戴了变高,高个子戴了变矮。

案例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引入,课本设计了化石中碳14的残留量。其中一个班讲课时用课本的引言,得P=到讲对数函数时, 继续用该引言中的此时让学生动手探究, 学生很不愿意动, 原因大概是问题远离他们实际生活太远, 并且数字太繁琐, 当我上另一个班的课时, 我把问题改为:如果你爸爸第一个月给你10元零用钱, 且每月以10%的增长率增长, 问多少个月后你的月零用钱达到1千元?这时学生可来劲了, 马上算, 还问计算器怎么按log1.1100, 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和积极性与第一个班的学生完全不同。

因此,数学教学中问题的选择和设计,应尽可能地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应找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捕捉学生生活的疑点、兴奋点,社会生活的热点,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更通俗、更具体。

反思2:课堂上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

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点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学科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我们知道,知识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的笔头训练,所以每节课都要力争合理分配时间,在两者之间取平衡。

案例四:在学对数的性质时, 由小组分工合作, 分别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 (1) y=log2x与; (2) y=log3x与 (3) y=log2x, y=log3x与y=log5x的图像, 让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图形的特征, 从而得到对数函数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 部分学生在列表时自变量取1, 2, 3, 图像自然也只画了第一象限内的一小段;而有的画了一、四象限内的部分, 就想当然地把曲线画穿过轴……, 由于是分工, 所以学生每人就不需要画出所有的图形, 有更多的时间指正 (或更正) 错误, 欣赏别人的成功, 同时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这样既省时间, 又能达到探究互助的目的。

案例五:在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时,我讲完课本的例1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探究y=2x, y=2x, y=x2, y=log2x在(0,+∞)的增长情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关键点,找出交点,在课内的探究时间有限,数字运算不可能太复杂。而把课本的例2作为第二节上课时的复习与回顾,让例2复杂的数字的处理简化,直接由学生自己利用第一节课探究的结果来分析,得到题目想要的结论。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宗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与动脑,在亲自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而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处理好探究学习的时间与自主技能训练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上课效率的关键。

反思3:学生实际水平与新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我充分利用教材,同时也大胆地整合教材,使我的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

案例六:“函数”,初中的函数,教材采用“变量说”,高中提出了“对应说”,人教A版采用了从实际例子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定义函数的方式介绍函数概念,把“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这种安排我在实践中觉得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理解函数的概念。而具体教学过程,我为学生设计他们熟悉的“行程问题”、“比例问题”、“价格问题”,利用图表、图形让学生探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从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和定义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

到了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尽量挖掘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电话费、水电费、出租车费与时间的关系,银行利息与存款时间的关系,保险、物价、抽奖、股票、债券,等等。引导和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和研究,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在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炼数学,应用数学。

每天我都上两个班的课,上完一个班,马上反思,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到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程资源是否整合、对未预见言行是否处理得当、问题设置是否有意义、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思考),如果时间允许,第二个教学班就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果当天不能调整,记录下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开发、创造课程资源活动的小结,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行动中,我坚持:一、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好奇心唤起关心,唤起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关心。好奇心使人们摈弃熟悉的思维方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事物。二、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来理解对象、理解自己,让自己与对象对话、与自己对话。

参考文献

[1]李长吉, 张雅君.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 2006.2.

[2]章水云.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 2006.8.

[3]谭国华.新课程标准高考对数学能力考查的形式与要求.中学数学研究, 2006.9.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2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想:

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例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譬如,当初在讲“力的正交分解”,笔者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学生老是在正交分解这部分出错,自己还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后来在学生的物理学习总结里,我看到了不少学生说老师在此“惜墨如金”,他们没有真正的搞懂,此时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

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入了新鲜的血液。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高一的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其次,对学生出现的不恰当或错误的做法要及时纠正,避免一些错误的想法或做法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物理,习题教学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加深对所学感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高一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

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高一新课程物理教学反思 篇3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人的教学思想,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就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在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深入思考时,需要回忆、整合先有的经验,借用某些已有的理论来分析,使教学反思成为联系以往经验与现有做法的桥梁,成为贯通既定理论与实践的中介。这样的反思摆脱了纯粹经验的说教,是对课堂实际行为的有效提升。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应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以往的概念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与条件,激发兴趣,唤起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在建构物理概念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推理、演绎、归纳等方法对物理概念进行理解,让学生动手动脑,特别是要经过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诠释具体的反复过程,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清晰而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只单一的记住概念的文字表述和数学描述,而要弄清其来龙去脉:为什么要引入它?怎样进行描述?通过什么样的探究得到结论?物理意义是什么?重要应用是什么?只有这样,物理概念才能深深扎根于学生大脑中,才会让众多的物理概念在脑海中印象深刻!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反思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反思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物理教师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以课堂为中心进行以下教学反思,缩短适应新课改的周期。

1.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反思教学的可行性。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在教学实践中,面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经过反思,连续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在三个班实践中检验三种方案不同的实施效果,深化了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并且提升了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如自己设计一套教学方案先在自己班实践效果再和别人的教学方案的实践效果进行对比,来进行反思教学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进行物理课案例研究,其实是一种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我校的“周教研”已经形成教学常规,同科每周一人主讲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听讲活动后即说课、评课,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注重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较直接的肯定与否定,如“回答得好”“不错”“不对”等。而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现在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你再想想有无另外的因素影响呢”,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

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一学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

三、做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能让教师走向专业发展的道路。

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不断地反思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每一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对于课本练习题,要反思学生的解法是否有创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要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四、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促成教学反思的常规性。

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自己认为备好了一堂十分满意的课,在教学过程中却总感到有些不足或不妥,要将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教师应及时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常规性地做好课后的反思笔记是快速适应新课程的阶梯。

我校规定教学后要进行课后小结写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高一语文教学的一点反思 篇4

一、转变高一语文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以讲 析为主,在备课时会把每个单元知识点分在每篇课文中,上课时总尽量把这些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甚至过犹不及,结果教师自己讲得累,学生收获甚少,成绩也不见提 高。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即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在自主探索与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成为目前提高高一阶段语文教学效率“攻坚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高一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第一,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这项活动备受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可以促使学生多读、多看、多思,锻炼学生 的胆量、勇气、智慧、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 锻炼学生说的能力。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的感觉,教师可以适时改变方式,由学生来点评。可自由选题,也可以由教师命题,或抽签选题,等等,形式不一,以激发学 生兴趣为出发点。

第二,采用问题教学 法,让学生自 主学习。问题 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拓展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 方法。在导入新课后,教师可科学地设置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操作完成。如在教学诗歌《雨巷》时,我就设计了三个问题:作者描述 了一个怎 样的“丁香 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感情?问题逐个深入,不但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其独立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教师可适时转到以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开始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但要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升,最终必须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采用小组讨论、抢答法,教师可固定班上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提出以下两 点要求:(1)时间限制。时间 短了,学生讨论 不完问题;时间长了,可能会冷场。一般一道题设计讨论时 间为2分钟。(2)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求学生个个参与讨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可根据设计 的问题,鼓励学生举手答 题,同时也鼓 励其他学 生积极进 行修改、补充。此外,教师还可以就课文的知识点,以竞赛活动的形式让各小组参加。以往在教文言文的时候,教师总是感到挺费力,字字句句落实,然后进行知识点归类,可谓精讲细讲了,可测试成绩不尽如人意。为此,我常常感到困惑,到底如何 教,学生才学 有所得,又学有所乐?这学期,在教学中我做了一点改进,先让学生 自主学习,结合课文注解和参考书自行梳理课文,有疑惑的提出问题。应该说这个方法较之前的效果不错,但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疑惑的也不发问,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偶然一次机会,看到一个电视节目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观众很有兴致,气氛很活跃,受到启发,我也借鉴这种形式,把一些基 础知识甚 至文言文 的知识点,事先设计好一些题目,由小组选题,选中哪题该小组就回答相关的题目,以分数来决出优胜组。事后 发现,学生对此一致叫好,很好地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5

在第六章《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是我对此的一点反思。

在第六章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教材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卫星的运动。对于这些运动,都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而由于地球本身也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地球一起字转,也同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着眼点一般是向心力由谁提供,由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如何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等方面。在此,由于情况类型较多,有多有相似之处,所以学生分析起来往往感到困难,容易混淆,也容易出错。

有这么二中情况:

一、在地球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

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但仅是的一部分,而且是较小的一部分,可得

F向《F万。而地球表面的物体由地球自转,所以自转的快慢一样都是24小时一圈,所以周期T都一样。

根据a向=F向/m得

a向=4π2r/T2

可得,由于相同,则a随r的变化而变化。

而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1、r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纬度越大r越小

结论:a随纬度的变大而变小。

2、r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高度越高越大

结论:a随高度的变大而变大。

二、在空中绕地球运动的物体。

其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而F万全部用来提供F向

即F向=F万

可推出ma向=GmM/r2

a向=GM/r2=GM/(R+h)2

其G中是一个常数,M是地球质量也是常数,r可写为(R+h),R是地球半径,可得出结论

a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是高度越大a越小。

由以上几种情况可看出,由于原理上的不同,a随高度的变化可大可小,在这种地方,学生就容易犯糊涂犯错误。

在课堂教学时,我按照以上条目把各种情况分析完后,看到下面的学生目光中多带着些困惑,但我问他们懂了吗?他们有都说懂了。因此,我就按计划继续其他内容的教学,而没有做进一步的的落实。但课后我心中仍忐忑不安。不断思考怎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终于,我决定自由设计一道题,看看情况如何。

地球

D

C

B

A

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A、B、C、D处(A、B为空中的卫星,

C、D为地球上的点)

向心加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题目一出,由于只要是排序,不要说原因,所以下面同学反应十分热烈。有CDAB、CDBA、ABCD、ABDC…。我将结论一一记下,再叫各种情况的代表说明其理由,有些一开始思考不周全的同学,经过分析发现其思考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正。最后统一认识。对此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和认识。

小结:通过以上一件小事,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先,落实不到位。本来应该当时落实没能及时落实。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新课改下的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篇6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外语教学中以老师“教”为主,以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为辅。这样的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是形成了所谓的“哑吧英语”,而现代英语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在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去学会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就要求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更新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二、创设并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情景,使知识系统化、运用自如化及审美愉悦化融为一体。在一定的情景氛围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和感知并运用语言,使自己置身于具体的语境情景之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更好地在情景活动中领会和运用语言。

三、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求知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在课堂提问时,把设题分为高、中、低档,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中来,在考试中的设题也是难易适中,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逐渐消除对外语的畏惧心理,鼓励他们学习外语的信心。

四、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每天让每个学生课后找一个适合自己难易度的小文章,课前让他们到讲台表演,这既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又使得他们的心理压力减轻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了,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用简单的口语,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懂得,同时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即使简单的一个单词也行,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既锻炼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先预习,找出本单元的语言点及难点和重点,让他们试着自己去总结归纳整理笔记。比如在第一册Unit 4涉及到了定语从句,我就先让学生看课后的例句,并让他们自己发现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了解定语从句相关术语,并尽可能多的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使师生共同进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整个教学任务至关重要,我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每月初我会利用一节课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去,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和学习情况以及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素质。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7

1英语教与学的困惑与困境

老师苦上, 学生苦学。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教师已经想尽了办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 尽管如此, 面对基础差的学生, 面对那些上课不听、课后不看、已经放弃英语的学生, 有不少老师仍然无能为力, 效果不明显。问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学生的英语总是提不高呢?为什么学生对英语老师评教结果大多都不如其他科的老师。这令不少英语老师很伤心、很困惑, 应该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满意呢?下面是本人总结的教师教学困惑:

(1) 音标:学生不会认, 不会读, 没有能力自己拼读新单词, 没有语音知识。

(2) 单词:教师在困惑:该分散教还是集中教?

(3) 语法: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把握很薄弱, 原因是从小既不重视也不训练, 包括小学语文都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再教句子结构了。连汉语的句子结构都不会, 要学好英语的主谓宾又谈何容易呢?更对一些英语语法术语如“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没有清晰的概念。

(4) 听力:高考作为参考分, 课本上的听力材料对学生来说难度大, 因此听力课几乎不上, 更谈不上听力的提高了。

(5) 阅读:学生的最大问题是阅读速度太慢, 理解能力薄弱。学困生由于受词汇的影响, 几乎读不下去。 (6) 口语:由于高考不考口语, 口语基本上被很多人忽略了。

(7) 写作:用中文的思维写英语。

2高中的英语应该怎么教?高一的英语应该教什么?

(1) 学好一门语言应先了解什么?高一新生刚一入学, 教师就应该告诉他们:中英文之间存在着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两种语言民族习惯、两种语言表达规律。所以, 由于中文的思维和英文的思维不一样, 高一的学生首先要知道两种文化的不同, 然后从一开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维来学英文, 不要总是以中文的思维来学习英文。

(2) 做好初高中的衔接, 打好基础。高一学生在经过一个长假后, 对于初中英语知识遗忘较多, 教师很有必要对初中英语知识进行重难点复习。对此, 结合年级部的安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复习了初中英语的八种时态;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的用法、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五种基本的句子结构;国际音标及表示星期、月份、序数词等重点单词。

反思:这学期本人忽视了给学生介绍中英文化的不同, 尤其是强调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所以, 在下学期, 必须加以补救。毕竟, 亡羊补牢, 为时未晚。 (3) 音标:很多学生, 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难是记不住单词, 记不住单词是因为不会读单词, 不会读单词是因为不会音标。事实上在一些生源差的学校里没有多少学生能完全掌握音标。所以, 本人认为, 高一的学生入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音标, 目标是每人都可以自己独立地把书本上大部分的新单词拼读出来。但同时也要认识到:音标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教会学会的东西, 学习音标需要在会读的基础上大量地练习, 达到熟练的程度, 达到一看到音标就可以不费力地拼读单词的程度。反思:本人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 尽管确实花不少时间复习了音标, 但在随后的单词教学中很少强调以前学的音标知识加以巩固。用一位专家的话说是“正学了一点点, 才有点入门, 可老师又不教了”。事实就是这样, 学生刚有了点进步, 可以勉强拼读单词, 由于巩固练习不充分, 现在到了期末, 学生又忘得差不多了。

(4) 单词:学会音标后下一步就是大量地记单词。记单词是一件很需要下工夫的事, 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一定要付出努力。但是, 怎样才能够让付出的努力有收获呢?在了解了英语单词谐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图像记忆法等众多的单词记忆法后, 本人认为上海外国语学院的孙剑斌教授 (以下简称孙教授) 提出“极限单词程序记忆法的六个步骤”非常适合我们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英语单词的记忆:

1) 音节拼读, 准确读词。 (记音节)

2) 连词成句, 朗朗上口。 (记读音)

3) 手指中文, 看中读英。 (3-5遍)

4) 音形结合, 分析拼写。 (找规律)

5) 念英拼词, 快速默写。 (看中文)

6) 画框订正, 分析错误。 (要总结)

这种方法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学生一定要会读单词。听说经过了不少人的实践, 都觉得这种方法很有效果。极限单词记忆法的五个原则在于“ (1) 兵贵神速:每个单词只读一遍; (2) 拼读准确清晰; (3) 自然集中注意; (4) 注意力快速摆动转移; (5) 限制联想”。总之, 孙教授认为, 记单词的秘诀在于“不要在一个单词上花太多时间, 而要在一个单词上多次花时间。”

反思:尽管本人以前尝试过这种方法, 但没有上升到这样的理论高度和系统化。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要认真运用这种“极限单词程序记忆法”使学生能够轻松高效地记单词。

(5) 词类:去年本人在暑假参加陕西省高中英语教师技能提高班培训时, 一位专家认为“高一就要让学生学习十大词类, 不能等到高三才学习, 那时已经太晚了。”本人很赞同这个观点。学生在学习单词的时候就要搞清楚单词的词性, 然后知道什么词可以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 例如, 定语的用法和位置、介词的位置、状语的位置等。

反思:本学期本人没有用专门的时间去讲词类, 只是在教新单词时强调了词性。但由于本校的学生初中英语单词就比较薄弱, 更谈不上对词性的认识和理解。所以, 很有必要在高一就要让学生学习十大词类, 高一下学期可以看看有没有时间去讲词类。

(6) 句子:有了单词后, 学生要学的就是句子结构。没有句子, 就没有文章, 就谈不上学习英语。所以, 在高一阶段, 学生必须学习五种基本句型, 而且必须要过关。在这方面, 有专家认为, 英语的句型简化后实际上只有两种:be句型和do句型。然后就是把句子扩展, 把各种句子成分添加到基本句型里面, 把各种词类用在句子里面, 从而组合成高级的句子。

反思:在本学期中, 虽然本人也教了五种基本句型、句子成分划分, 但还不是很到位, 有的学生依然没有掌握好, 因此须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巩固。

(7) 语法:孙教授认为, 给高中生讲语法, 不要把他们当高中生, 要用最简单的词汇, 不要出现生词。他主张的语法教学法是“道可道, 非常道:正反向语法拓展训练——由易到难, 由难到易”并且根据学生常犯的错误, 孙教授建议“时态分离教学”:“时”为“过去、现在、将来、过去将来”;“态”为“一般、进行、完成、完成进行”。分开教学有利于学生清楚地掌握时态。

反思:在语法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造句子。但是反思一下现在的英语教学, 有不少老师很少给学生机会自己造句。通常都是直接给学生句子, 或者是给中文让学生翻译成英文, 这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当然, 让学生自己造句会是一个很费时的过程, 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对学生加以训练。

(8) 阅读: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弱项, 主要原因在于词汇量低, 阅读速度慢, 还有学生自身的背景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下。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 在老师精心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好文章的基础上, 要靠老师多指导和学生多看多读多练。

反思:总的来说,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是要靠学生多看多读多练。正如中文里的一句话,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所谓见多识广, 读多了, 不仅在阅读速度上有帮助, 在文章的理解上也会有帮助。

最后对高中英语教学提一点建议: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 教师需要去创设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要把学生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这门外来的语言。因为“没有几百万字的输入无法学好英语。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大量的“输入”。“一个由汉语武装起来的头脑, 没有几百万字英文的输入, 即使要达到一般水平也难。绝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正是由于缺少了这一环节, 所以停留在一个无奈的水平上”。所以, 英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 以便给学生输入更多的语言信息。具体作法有:

1) 在班级设立英语图书角, 让学生定期阅读英语图书, 可以定期让学生写读后感。图书角的图书原则上要“趣、易、薄、多”。

2) 多读报纸, 例如China Daily等国内著名的报纸, 因为报纸上的东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会喜欢读。

3)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让学生坚持读一本英文原著, 因为一本英文原著里面包含了所有的高考词汇, 出现所有的高考语法。

4) 多让学生接触英文, 可以在课间听英文歌, 听听英文故事, 不用挑剔学生听的内容是什么, 只要学生喜欢, 只要学生听的是英文, 目的就达到了。

以上是本人对高一上半年英语教学工作的几点反思和打算。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 教师应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反思:学生究竟需要学习什么, 教师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怎么教?如何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这些都值得每位为人师表者反思的问题。

摘要:高中英语不同于初中英语, 其对学生要求更高, 考查得更全面。高中英语的学习也不同于初中英语的学习, 不仅要求学生多读、多背、多练, 还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理解, 总结归纳更多的语法知识。面对高一学生, 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让高一学生很好地从初中英语学习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这是每一位高一英语老师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衔接,英语学习,语音,词汇,句子,阅读,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6) .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8

一、学情分析

世界古代史, 尤其是政治制度与法律史, 对高中学生特别陌生。在学生上课时短暂预习的基础上, 通过师生探究合作、案例分析的方式落实教学目标。在授课中, 运用比较多的虚拟场景, 再现情景, 烘托氛围, 最大限度地再现历史,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高一学生而言, 学生的思维较活跃, 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 初中历史知识与高中新课改的内容不怎么衔接, 所以这一届学生原有的历史基础十分薄弱,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

在高一教学过程中, 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直观的历史画面,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二、教学思路

从三个方面来设计:

1.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是出发点———关于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课标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来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恰当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2.如何让学生接受陌生、生涩的知识是关键点———既要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又要让课程活起来, 对教学者来讲是个极大的挑战。

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落脚点———教学设计的最终要学生的掌握程度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因此上课所设计的问题很重要。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从导入新课入手, 引起学生兴趣。

然后引用了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最后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雅典民主政治知识框架达到落实教学三维目标的目的。

为升华学习本课的意义, 拓展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应用, 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以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讲课, 我深有感触, 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以情景创设来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 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融入历史时空中去观察思考,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宽松的课堂氛围、适时的激励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观念要求培养学生的个性, 完善学生的人格, 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能形成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激活学生的灵性,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思考, 勇于发表不同意见,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学习历史的气氛。

(三) 学生参与, 动态学习, 乐在其中

现代课堂观认为: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材承载着的知识, 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因此参与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学生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 才能领略知识的奥秘, 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 关注社会生活,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激发探究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 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 从时间到空间都很陌生, 这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难度。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去掉了许多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 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 在上课时, 要努力将历史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挂钩, 以扣住学生的心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面对新课程改革, 我们原来的知识和理念, 已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 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唯有不断学习, 不断补充新鲜营养, 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 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通过学习将课堂教学科学化, 教师只有在师生关系和课堂教学氛围中下功夫, 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高一物理“低起点”教学策略 篇9

笔者认为,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基础出发, 切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 选择适合的教学“低起点”, 逐步扩展和加深, 科学创设教学台阶, 循序渐进, 扎实推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低起点”是相对于超越学生认知结构的“高起点”而提出来的, 特指在讲授知识、培养能力时, 应在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适当降低教学起点, 运用学生所熟知的、浅显易懂的、直观形象的方法, 揭示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产生和发展。在解决那些起点较高、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 教师要重视铺垫与过渡, 以便降低难点, 把一切教学起点都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

一、确定恰当的“低起点”

1. 重视教材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研究初、高中物理教材, 了解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 了解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 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然后, 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分析研究高中教学的难点、重点。高中物理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 以初中知识为“生长点”, 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以降低“阶差”, 并逐步扩展和加深。只有选准恰当的“低起点”, 才能切实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重视实际研究

教师应通过谈话、预习检查、口头或书面提问、诊断性测试等方式, 摸清学生在相关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准备情况, 如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学生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等等。随后, 教师要在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坚持螺旋式上升的教学原则, 把教学起点确定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 让学生经常处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欢乐之中。

二、实现“低起点”教学的策略

1. 设置思维台阶

在新知识导入过程中, 恰当地保留一两个条件留给学生思考, 再因势利导, 直至学生弄懂满足全部条件下的物理规律。

2. 面向实际生活

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面向实际生活, 密切联系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状况, 如能源、交通、环境等问题, 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从更多、更广的视角认识物理学, 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

3. 类比新旧知识

在新知识导入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点, 了解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找到新旧知识的转化点, 在创设情境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4. 分解物理问题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10

【摘 要】面对刚升入高一并刚开始接触高中政治课程的高中生来说,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使得他们迅速的适应高中政治课程的流程是所有的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人教版高一的政治课程内容和九年级的政治课程内容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何巧妙的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及高中政治本身的特点研究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重点。【关键词】高一政治

教学内容

反思一、高一和九年级政治课程内容的密切关联与区别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是对于九年级政治课程内容的扩展与延伸,但在新课程标准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教学的特点与方法上,高中政治课程和九年级的政治课程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课程内容讲述得更为具体,且侧重点不同。九年级政治课程内容虽然有专门的讲述经济学内容的章节,但侧重点是在介绍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只限于这些纯理论的架构而缺少了实质性的介绍与扩展,而高一政治课程内容则讲述得更为具体和微观,从更深广的角度探究了经济活动中会涉及的货币体系、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内容。其次,高一政治课程内容更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更加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将教学目标定得更为具体和实际,并且要从学生们的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最后,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师要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不断的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力求让学生们更易接受和理解政治教学内容。二、高一和九年级政治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总体来说,九年级政治课程的内容设置仍是以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基础,继而简要的概述了在基本国情这个大框架下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国情,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新鲜的,所以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要占据“主导型”地位,要尽可能详细的向学生们解释这些内容。到了高中阶段,学生们对于政治经济学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便有了一定的先决条件,对于先前学过的内容可以略讲,比如在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基本的分配制度”时,可以让学生们首先进行自我学习,而后再补充讲解九年级政治课程当中没有的教学内容。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应该更加关注“人本位”,所谓“人本位”,就是要更多的体现和尊重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想法,让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成为一个思想上健全的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高中政治课程相对于九年级时的教学思维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突出和确立学生们的主体地位,让已经具备较好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而且,教师在对政治课程内容进行讲述的过程中,一定要和先前的知识保持一致性,可以进行创新和探究,但绝不能偏离主旨,可以尊重学生们的自主创造力但绝不能脱离书本内容。而且对于一些新的知识,诸如货币体系等新知识要介绍得详细具体,不能同九年级政治教学一样进行简要的概括。三、高一和九年级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反思在将九年级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和高一政治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比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因为接受主体的不同,导致无论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上都会有很大差异。(一)如何做好课文内容的衔接首先是对于先前学过的知识点可以略讲,比如在第二单元的第四课中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课,这个知识点在九年级时已经讲述得较为详细,教师在上这课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学习课文,并尝试着回顾先前已经学过的知识,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更好的将知识点串联和衔接起来,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诸如此类情况在人教版高一政治课程内容中比比皆是,比如第三单元的第七课中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这一节也是如此,高中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很有必要将它们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相结合。(二)对于衔接课文内容时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反思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和教学模式有其自主性,和初中阶段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作为新时期下的高中政治教师,在要求学生们拥有新想法、新观念之余,教师需要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对于政治学科进行系统性的把握,同时,教师不仅要在备课中熟悉掌握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中的内容,更多的是注意学科知识体系的开阔度和严密度,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间隙不遗余力的适当加入其他学科内容或者一些时政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更加可以增长学生们的知识面,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面对一些学生们先前学过的教学知识点时,高中教师们也要“擦亮双眼”,要清楚的看到高中政治课本和九年级政治课本内容的不同之处,尤其是要针对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和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来将他们和九年级的学生们区别对待,对于一些新知识和核心内容,更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进行详细的系统的讲解,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尽力的多让他们熟练的掌握教学内容。总结综上所述,利用九年级学过的部分政治课程内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学习高中的政治课程,可以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和感受乃至掌握政治课程的要点所在,但是坚决不能出现漏讲、少讲甚至错讲的现象,也不能用先前的知识来代替现有的知识结构,要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讲授与授课。

上一篇:教育评价改革再认识下一篇:整体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