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2023-04-15

第一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卫华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四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

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早读、午读、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 学校方面:

(1)4月初,学校制定“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开展“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会。

利用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和“中秋节”展开“清明诗歌朗诵”和“咏月经典诵读”

(3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4)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

班级方面:

(1)在经典诵读课上做诵读指导,可举办诵读擂台赛,也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展示或交流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搜集、背诵古诗文的积极性。

(2)倡导班级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广泛搜集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在班级当中选举出来进行表彰

(4)开设“诗文”园地。每个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诗文”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学习、巧用古诗的仿写习作等。

四、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等 语文教材中推荐的优秀古诗词等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三月份:

1、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全校拉开诵读活动序幕。

2、发动学生广泛搜集优秀诗文。并选出适合本班的优秀作品诵读。

3、各班在板报中开辟一个学古诗文的园地,营造诵读氛围。

4、各班举行一个“我爱朗读”经典诵读的班队会 四月份:

1、以清明节为契机开展清明诗歌经典诵读

2、学校检查班级诵读情况。 六月份:

1、班级评选诵读“小明星”。 10月份:

以中秋节为契机,举行“咏月”经典诵读 十月份:

总结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情况。

第二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导读:本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准备了以下内容“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教师利用班会、早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要求班主任应有效利用班会、早自习等开展经典诵读。语文教师应结合自身课程安排,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确保诵读时间。

3、措施方法到位重形式又重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开展古诗文诵读,我们要求学生正确处理背诵与感悟的关系,但不把背诵古诗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的质量。

4、以比赛检验成效。为了更好地检验诵读成果,巩固和激励诵读活动更深入地开展。我校于X月X日上午在教学楼教学楼前举行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各班级踊跃参加,将经典诵读和音乐、演唱、表演等融合一起,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了中华经典美文的独特魅力。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培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诗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板报等,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诵的多了,用的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校的《吟经典、塑我少年品格;立志向,筑我大国梦想》在本次经典诵读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本次大赛第一名。同学们饱含激情,通过背诵经典名作,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使了全体同学们更加积极背诵经典。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通过多形式得到很好的传承,激发学生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总之,诵读经典诗文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

第三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文档

xx小学

关于开展小学生“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传承文明,通过广泛开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和比赛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目的: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三、活动主题

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

四、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实施对象:

一到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诵读内容

诵读篇目以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有关课文为蓝本,以《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三秦出版社出版)为辅本。各学校也可结合实际,适当增加符合陕西及我镇地域特色或师生原创的优秀作品。

七、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阶段。(2014年1月2日—2月26日)

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阶段。(2014年2月27日—4月1日)

第三阶段:初赛阶段(2014年4月2日——4月10日)

第四阶段: 活动总结、上报优秀节目。(2014年4月10日—4月20日)

八、具体措施

1、在教导处的指导下,选择教材,确定每个年级的诵读内容。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级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

2、每周三早读为经典诵读时间。在诵读经典伊始,语文教师利用一节阅读课,引领学生诵读,教给学生基本的诵读和阅读的方法,并培养班级的“诵读小老师”。

3、将所诵读的内容板书于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语文老师按照统一的诵读进度和篇目,

充分利用预备铃后上课铃前5分钟,开展“每日一吟”活动,从而形成诵读常规。做到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督查,不走过场,做好组织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良好诵读习惯。

4、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

5、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6、发动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或者临睡前进行经典诵读,鼓励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诵读,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国学经典”“优秀诗文背诵”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并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7、教导处、政教处、少先队对“经典诵读”进行全程引领和督促管理评价。可将“经典诵读”情况纳入班级评比,(检查时看是否全身心认真诵读,是否沉醉其中)。学生在“经典诵读”方面表现好可为班级酌情加分,未组织或完成情况不好适当扣分。

九、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校级比赛分别高中低段各设奖一名。全校设特等奖一名。并设优秀指导教师奖。

第四篇:东街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丰厚学校文化底蕴,打造充满活力、文化厚重、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让每一名学生切实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浓厚的育人氛围中健康成长。现制定我校诵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传统给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一代新人,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增加自身人文素养。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习惯。

3、构建学习型校园,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三、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

四、活动安排:

常规建设:每学期开学前两周教师制定诵读计划。语文教师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古诗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每个学生每天在校诵读时间要达到10分钟以上,课外诵读时间要达到15分钟以上。

诵读内容:低年级除了诵读课标规定的必背诗篇,以诵读琅琅上口的“三字经”和古诗中的“民歌童谣篇”、“劝学惜时篇”为主。 中年级主要诵读“山水风景篇”、“田园牧歌篇”、“亲情友谊篇”,高年级则以“抒怀感慨篇”、“爱国救亡篇”、“羁旅思乡篇”、“立志篇”等内容为主。

诵读要求:低段诵读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即可;中段除低段的要求之外,还需做到节奏感强,情感真实,声情并茂;高段诵读在低中段要求基础上,再做到正确把握作品内容,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

评比: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争星级活动,比背诵篇目多少,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组织校内“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

五、实施要求:

1、想方设法,营造氛围。

全体(班主任协助)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想方设法,如建立班级图书角,利用黑板报、墙报等,为学校营造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

2、保证时间,有所创新。

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充分利用早自习、午自习,阅读课等。更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通过小型而灵活多样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建议语文老师在班内开展读书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

手”等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读书与积累的形式。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与自选篇目相结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诵读活动成为学生的最爱。

3、争取支持,深入开展。

要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六、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做法:

(1)以读为重点,以读为方法,以读为基础。三遍读,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体会读诗时根据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速度、音量、语气。另外,读诗讲究停顿,这是比较困难的地方,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因此,试着先让他们跟着读,体会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停顿的不同,再让他们试着自己找找停顿,说说理由。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也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方法来读诗。高年级的孩子们则引导他们从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去品读。这样孩子们就能真正地读诗、品诗,尝到诗的滋味。

(2)以一首诗的内容或一位作家的一首诗为依托,进行辐射性诵读练习。如走近李白,走近杜甫﹍﹍我看写景诗,我看边塞诗,我看童趣诗,我看思乡诗﹍﹍

把诵读活动课中学到的古诗文或儿童诗作为基点辐射,找出与之相关的诗文来诵读,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如诵读杜甫的《春夜

喜雨》时,可以辐射有关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如讲到金子美铃的儿童诗《积雪》时,引导学生课外诵读她的其它儿童诗《春天的早晨》、《露珠》等,这有效调动了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3)学以致用。朗诵诗文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我”所取,为“我”所用,诗文也只有在运用中才会。

七、总结交流评比阶段。

评定标准:十首古诗、五副对联、四个童谣、二十句三字经、一篇古文,各为一星,一星为10分,累计分值。平时班里教师把关检查评定,开展好诵读活动。期中、期末集中评比两次,评出“诵读之星班集体”和诵读小状元。

东街小学德育处

2010年6月10日

第五篇: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比赛活动主持词

宣化镇中心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比赛活动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男: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女:诵读中华经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男:诵读中华经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女:诵读中华经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洞察世事的人。

男: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歌颂中华,传承千古文明。 女: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赞美中华享受诗意人生。 男: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女:诵读中华经典放飞中国梦想

合:宣化镇中心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比赛活动现在开始。

结束语

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

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

男:亲爱的同学老师们,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女:宣化镇中心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合:到此结束。

男:祝敬爱的老师们,工作愉快,身体健康。 女:祝亲爱的同学们,学习进步,笑口常开。 合:再见。

上一篇: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总结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参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