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升高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衔接

2023-01-12

对刚跨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 往往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以致对学习失去信心, 过早出现学习成绩倒退的现象, 因此初中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也就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衔接, 也值得我们化学教师思考。

一、查找原因, 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准备工作:

(一) 教材方面的原因

1、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别。

重庆地区高中教材仍旧用老“人教版”, 初中阶段早已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两类教材编排思想上存在差异, 内容上有许多不连贯的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主要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化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 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学科、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 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 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所以高中化学教学主要体现发展能力和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初、高中教材中知识的要求内容的差别。

有的内容在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 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体、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此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 教师在授该内容时若不加以补充, 难免会让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有的内容在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如: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 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 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高一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 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 高一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初三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 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 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

高中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 也更兼顾科学性和系统性。在知识要求方面也很高, 难度很大, 而这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无疑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的话, 教学过程中如不注重初、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衔接, 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 学生方面的原因。

初中化学学习内容主要是启蒙性和常识性的基础化学, 对思维能力要求低;高中化学知识容量与思维难度均高于初中。高中教师一旦在难度上把握不好, 很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畏难心理。

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

维的教学上式不尽相同, 把握不好高中教师, 很容易导致学生对高中若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浅初中化学学习化学学习的不适应。相对简单轻松, 高中生面谈临紧张的学习和竞争导, 极易造成学生化学, 学习的心理障碍若教师未进行积极。高中的疏初若教师不注意教法的衔接化学对学生自学意识和自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力的要求较高, 。升也难以适应高中紧张的化学学习活动学生不能较快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则高

二教学的、有效衔接对症下药, 做好初、高中化学化

(节课, 教师尤其要加大感情投入一) 抓好情感态度的衔接。, 新学期前几设法拉近师◇学畏生间, 距离让学生, 从心理上作好准备使学生主动跟你接近, 让, 学生想跟你不要望而生王云教学中, 化相学信教你学、有信效任衔你接。的我有认力为保这证是。搞好初、高洪学 (二) 抓好教法的衔接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做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解方法为入门, 进入高中时学科的限制, , 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的的被动接收知识少年向青年转变, 学习心理自“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经验记忆型”有取启发式识的转变, 启发时期, 、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效利地开展高一年教学工作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 教师应学内容。:为了能顺衔高中1教、材通, 览要教研材究、大大纲纲中, 对教各师部要分熟知悉识初的中要、接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订出

复习计划, 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 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

行认真分析, 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 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 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卤素》时, 可介绍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原理, 讲授《硫一硫酸》时, 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 讲《物质结构》时, 可介绍北约对南联盟轰炸时所使用的贫铀炸弹及其对人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要学好化学或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总之, 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不断发展的, 知识的学习也应循序渐进。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有效衔接, 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让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摘要: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本文探讨了产生该问题的根源, 从情感态度、知识衔接、教法衔接、学法指导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升高教学,化学教学,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小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调查与教育对策下一篇: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