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长期卧床居家老年慢性病人压疮防治影响

2023-01-21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造成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甚至坏死[1]。老年人由于皮下脂肪减少, 真皮层变薄, 弹性纤维少, 使得皮肤弹性变差;同时由于老年人肢体活动不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造成的营养状态差;脑血管意外、老年性痴呆等老年多发性疾病造成的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等使压疮发生率较高, 且愈合后容易再发生, 是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压疮是对卧床病人威胁较大的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且很容易引起感染, 一旦恶化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长期卧床居家老年慢性病人大部分护理工作均有照顾者来承担, 而许多病人和照顾者缺乏主动预防压疮的意识和方法, 因而进一步显示出健康教育对长期卧床居家老年慢性病人压疮防治中的重要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门诊换药和出诊换药的压疮病人60例。入选标准:年龄≥60岁, 卧床时间达3个月以上的有阅读、书写或能与他人沟通无障碍并同意接受问卷调查的慢性病人。排除标准:已接受过系统健康教育或压疮合并全身感染的病人。男性36例 (占60%) , 女性24例 (占40%) , 年龄63~69岁, 平均 (67.13±3.77) 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例 (占13.3%) , 高中10例 (占16.7%) , 初中16例 (占26.7%) , 小学及以下28人例 (占46.7%) 。压疮的分期:Ⅰ期10例 (占16.7%) , Ⅱ期34例 (占56.7%) , Ⅲ期以上16人 (占26.7%) 。以上均有照顾者负责病人的饮食起居。

1.2 健康教育的方法

由高年资护师对病人和照顾者采取通过一对一讲解、示范进行压疮的健康教育并通过分发宣传小册子以图文的形式多样展示压疮的概念、好发部位、各分期的临床表现、对身体的危害及预防压疮的措施, 使之学会防治压疮的措施和和方法, 通过电话随访进行跟踪家庭压疮护理指导。

1.3 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包括:压疮的危险因素及对人体的危害;营养支持的原则;皮肤护理的方法;体位选择, 特殊床垫及减压用具的选择;压疮分期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护理措施等。

1.4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资料, 由病人自己填写或由病人口述护理人员填写压疮知晓率的调查表,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压疮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6个月后通过信函用同一张问卷对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调查, 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病人对压疮知识知晓率和压疮病变的控制情况的变化。问卷共发放60份, 回收有效问卷60份, 有效回收率100%。

注: (1) 组间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Z=-8.03, P=0.000; (2) 0期压疮:表示没有发生压疮

2 结果

2.1 病人防治压疮知晓率情况

表1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前和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对压疮的概念 (χ2=13.39, P=0.000) 、好发部位 (χ2=33.14, P=0.000) 、形成时间 (χ2=28.10, P=0.000) 、危险因素 (χ2=32.47, P=0.000) 、对人体危害 (χ2=14.58, P=0.000) 、预防方法 (χ2=48.49, P=0.0000) 、分期及表现 (χ2=49.62, P=0.000) 、压疮发生后护理 (χ2=56.05, P=0.000) 的知晓率经Pearson Chi-Square统计学分析, 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对防治压疮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了。

2.2 病人压疮的控制情况

表2显示: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病人压疮控制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 (Mann-Whitney U检验, Z=-8.03, P=0.000,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健康教育后病人压疮控制情况比健康教育前好。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

压疮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及家属掌握医疗知识和护理知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4]。本调查结果显示, 健康教育前病人对压疮知识缺乏整体性认识知晓率较低, 尤其对压疮形成的危险素因缺乏了解, 不能正确掌握预防压疮的方法导致压疮的发生, 如本研究中有1例肿瘤患者因疾病的影响可引起全身各个部位的疼痛, 当采取某一体位可使疼痛减轻时, 患者就会长时间采取这一体位而不愿翻身, 此时, 患者家属也会因心疼患者而拒绝给患者翻身, 因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健康教育后病人对压疮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有了主动预防压疮的意识, 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懂得经常更换体位的重要性, 学会了预防压疮方法如经常自我观察皮肤情况, 注意保持皮肤和床褥的清洁、干燥, 利用简便易行的减压用具如软枕、气垫等减轻皮肤受压程度, 减少了压疮的发生, 但仍有病人对压疮知识掌握欠缺, 学了就忘, 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文化程度有关, 因此, 健康教育应注意符合老年人心理特征,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 抓住老年人的注意力, 内容应突出重点, 语言通俗易懂, 一次不可讲解过多, 反复讲解以强化记忆, 达到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健康教育能有效控制压疮, 促进疮面愈合

压疮是皮肤出现最严重的问题, 一旦发生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控制, 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 而且加重病情, 延长康复时间, 严重者则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前病人对对压疮相关知识缺乏整体性的认识, 对Ⅰ期压疮重视不够以至发展成Ⅱ、Ⅲ期甚至合并全身感染才来医院就诊。通过对病人采取一对一讲解、示范进行压疮的健康教育并通过分发宣传小册子以图文的形式进行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电话随访进行跟踪家庭压疮和护理指导, 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懂得压疮各期的进展规律、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护理的要点, 使病人能重视和参与压疮早期的各项护理, 积极主动地配合压疮的治疗, 对已发生的压疮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不在继续发展, 压疮由教育前的60例减少到12例, 有48例压疮愈合后未再发生, 但仍有20%病人由于局部压疮疮面其部位特殊性 (骶尾部、髋部) , 即使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1次, 仍存在受压的危险性, 且个别病例由于病情加重, 导致局部受压超过2h甚至8~12h, 使局部疮面渗出增多, 面积增大。今后我们要从这方面努力, 进一步研究压疮防治的的方法和病人、照顾者共同相配合, 把压疮发病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4 结语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 并非以严格的规定就可杜绝的压疮发生, 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 易发生压疮且不易愈合, 特别对压疮已愈合造成压疮的危险因素仍持续存在的患者, 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更为重要。因此应强调以防为主, 只有以病人为中心, 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 客观地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充分认识其危害, 并通过护士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和病人、照顾者的共同努力, 才能使压疮预防性护理在家庭护理中得到安全有效地延续, 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对长期卧床居家老年慢性病人压疮防治的成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 比较健康教育前后长期卧床居家老年慢性病人对压疮防治的知晓率、压疮程度的控制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病人对防治压疮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压疮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促进疮面愈合。结论 健康教育能帮助病人了解更多防治压疮的知识, 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人,慢性病,压疮,防治

参考文献

[1]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技术术出版社, 2001:20.

[2]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56~160.

[3] 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7 (1) :20~21.

[4] 刘秀梅, 史晓红, 牟利凤.压疮患者社会干预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8) :673.

[5] 魏先, 龚敏.预防截瘫病人发生压疮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10) :784~785.

上一篇: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下一篇:Office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