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数概念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2022-09-12

数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连续的过程, 是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数概念的形成也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所看到的很多研究都是针对3~6岁的儿童而开展的, 那么0~3岁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水平呢?基于此问题, 笔者选择了一个25个月大的幼儿, 对其进行了个案研究, 该研究结果虽然没有普遍的代表性, 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该研究对象在数概念方面的发展水平, 从而得出一些启示和教育指导。

1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那么经过一系列的测查和比对, 笔者得到了一些启示, 笔者所列举的参考标准主要选自《幼儿园数学教育》一书中, 第五章节“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

(1) 在计数 (数数) 方面, 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 但多数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 带有顺口溜的性质, 并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 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的口头计数表现出以下特点: (1) 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 顺序地往下数, 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 (2) 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 更不会倒着数。 (3) 在口头数数中, 常会出现脱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

在测查的题目中计数这一块, 笔者主要是根据以上这几个特点来设计的, 一般幼儿对于连续的一到十的数数是没问题的, 所选对象在这个环节也是很好的从一数到十, 当中没有停顿。但是如果是任意一个数字开始数, 便会出现问题, 而且年龄阶段是在三到四岁的儿童也会出现这一问题, 所选对象在这个环节虽然需要做出提醒, 但是还是很顺利的接着数下去了, 笔者认为所选对象对于数的意义的理解已经开始有一定的突破, 并对数字的表象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

(2) 按物点数, 这要求儿童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 将数字与客观事物的数量联系起来, 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 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

所选对象在点数的时候, 口头的数数是正确的, 没有出现乱数的现象, 但是由于手眼协调性的原因, 手不能很好地指向所数到的物体, 但他的手也知道要依次点过去, 不会往前回复。这里所涉及的是数与物的一个对应, 笔者想他对于数与物之间的联系也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只是手眼还不能很好的协调。

(3) 说出总数, 即儿童在按物点数后, 能够说出所数物体的总数。说出总数的发展要更慢一点, 它要求儿童需把数过的物体作为一个总体来认识, 即能理解数到最后一个物体, 它所对应的数词就表示这一组物体的总数, 也就是在数词与物体的数量之间建立起联系。3岁~4岁幼儿有的虽然能正确点数实物, 但常不能说出被数物体的总数, 而是随意地说一个数。

这个问题涉及到幼儿总体概念的一个形成, 对于理解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所选对象在进行这个题目的测查时说出了正确的答案, 但是笔者也不能妄加推测它已经有了总体的这个概念, 当然, 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对于数的整体的一个理解, 在此问题上, 应该还要进行更多的测查研究。

(4) 按数取物,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按数取物首先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 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3岁~4岁的幼儿一般只能按数取出三四个实物。

按数取物对于所选对象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他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有点犹豫不绝, 他边拿边看笔者的反应, 但最后还是拿了三个苹果给笔者, 这里不仅涉及了儿童对数的理解, 同时还涉及了对应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比较高。而在比较大小的时候, 他还是需要借助实物, 通过点数来确定大小。

2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教育定在3-4岁的原因

综上来看, 笔者所立的标准都是针对3~4岁幼儿的, 即相当于小班幼儿的年龄段, 而对于小班幼儿的要求是开始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能进行5以内的计数, 在数数时能做到手口一致地对应, 开始认识0-9的数字。而所选对象的发展水平似乎已经接近小班幼儿的水平, 只是手眼协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笔者认为所选对象在数概念的认识方面几乎接近3-4岁幼儿发展的一个平均水平。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论述:

2.1 家庭教育

基于测查的结果, 笔者与所选对象的母亲进行了一次访谈, 笔者觉得她的教育在所选对象数学能力的发展上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据她所说, 她主要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他认识了更多的数字, 后来还特地给他准备了一个计算器, 给他作为玩具, 他很喜欢这个计算器, 经常会按出一些数字, 然后问妈妈这些数字是什么。出去散步的时候, 路边会有很多广告, 上面会有一些数字或电话, 她也会让他看一下, 念一念。当然雪花插片也是他们经常玩的, 所选对象的妈妈会有意识地让他取几个雪花插片给她, 也会时常让他练习点数, 不过这些都是在游戏的时候进行的。通过此次访谈, 笔者觉得所选对象的母亲在对当当数学能力的发展上有着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2 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将智能分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八种, 不同人的各种智能指向性是不同的, 也正是因为此, 就有了个体差异性, 所选对象其他智能的发展我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 但就此次对数概念的发展的研究中可以推测它的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应该是比较好的。

3 反思和建议

首先, 不管是哪方面的教育, 我们都要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果儿童的发展还没有到达某个阶段或某种水平, 我们不应操之过急, 而要学会尊重儿童。

其次, 在0-3岁这个阶段, 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主体所在, 因此, 我们绝不能有所忽视,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第一个活动空间, 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最后, 在活动中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由此引申到幼儿园的教育中, 不管在数学或其他活动中, 师生的互动及同伴之间的互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在教学策略中, 我们可以多为幼儿创设一些有意思的情景, 同时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操作性的活动。

摘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研究对于今后儿童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多数的研究是建立在大部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而得出的一个整体性的结论, 即一个平均值, 年龄段也主要在三到六岁之间。此次测查研究, 笔者主要对一名25个月大的幼儿进行个案研究, 在对他进行多次观察的基础上设计测查题目, 通过对测查结果的评价和分析, 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儿童,数概念

上一篇:大专美术欣赏课的开展策略研究下一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哮喘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