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学习体会加强版

2023-01-23

第一篇:毛中特学习体会加强版

毛中特复习提纲(含答案版)[模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讲课、复习提纲

答案整理:马吉骁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两次历史性飞跃。 四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根据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所通过的历史决议,它在六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科学态度:a.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4、邓小平的理论贡献。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呢?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c.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2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

6、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它是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

3 的根本观点和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第二章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思想路线的贡献。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 (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A、邓小平对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第一,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 邓小平在实事求是这一核心的基础上,增添了“解放思想”和“实践标准”的内容,并把“实践标准”发展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第三,深刻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意义。

4 B、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就是把“与时俱进”加进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一,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起来,使我们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解和把握有更加完整和深刻。

第二,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始终把着力点放在不断开拓创新上。

第三,与时俱进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社会功能。 C、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把求真务实提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a.理论联系实践,一要吃透理论,二要搞清实际,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b.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又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利益愿望和群众的实践创造。

2、正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5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

A、相同:革命的对象一致(帝国、封建、官僚);革命的动力一致(工、农、小资、民资)

B、不同: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不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

革命的前途不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领导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主要内容。 首先,近代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认为,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6 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由于异常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农村。

第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战争。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不断扩大战果,才能最后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毛泽东具体分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如何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目标呢?毛泽东认为,必须坚持

7 “工农武装割据”,所谓“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必要性、内涵)。 A.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3)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主要是这样三个问题:第一,必须处理好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三,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中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B.武装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C.党的建设

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对中国革命

8 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第四章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主要经济成分。

(一)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这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在这五种经济成分中,有两种经济成分是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所以,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主要的经济成分实际上只有三种:一种是社会主义经济,另一种是个体经济,还有一种是资本主义经济。

(二)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阶级力量和社会主要矛盾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一是工人阶级,二是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三是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和斗争。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

第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

10 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第五章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 邓小平从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由生产力的最终决定力量规定的。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由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b、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要求的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对共产党执政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e、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地位、作用)。

a、我们党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内涵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c、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第六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表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这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及其主要内容(四方

12 面)。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它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它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全面的现代化。富强即经济现代化,民主即政治现代化,文明即文化现代化,和谐即人和社会的现代化。

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它指明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即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它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

3、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五方面)。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

13 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七章

1、正确把握“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一,就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二,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三,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四,就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是一场革命。

2、 “三个有利于”标准。

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

14 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联系实际)

(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以下新特点:

(1)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是与以往的一切私有制根本对立的,因而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自觉地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矛盾,它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自我调节不断得到解决,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双方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主要的,不适应的一面是非基本的、次要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求得解决。

第八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联系实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余额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

16 协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商品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三方面)。

a、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分配方式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3、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A、公有制经济

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组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同所有制投资的合伙经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

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17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及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控制力上。 (2)为更好地实现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其他领域则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4、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的性质。

5、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的成分。

6、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

(1)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了与其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在现阶段分配制度中占支配地位。

③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及其地位和作用 ,决定了其它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及地位。

B.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前提;

18 (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保证人们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思想路线的贡献。

(3)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第二篇:毛中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题目

1、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变化(从经济、文化等某具体方面)——以家乡为例

2、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社会调查——以家乡为例

3、合肥学院近两年毕业生跟踪调查

4、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5、目前农民收入或消费状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6、安徽某地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调查——以家乡为例

7、××地区农村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8、合肥某国企经营发展状况的调查

9、安徽某地农村乡镇企业状况调查

10、合肥某高新企业情况调查

11、安徽某地旅游业(或红色旅游、特色旅游等)发展情况调查

12、安徽某地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13、安徽某市农民工子弟上学情况调查

14、安徽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是中国农村包产到户改革发源地调查

15、农村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调研分析——××村食品卫生调研

16、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

17、合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调查

18、网络文化对合肥学院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调查研究

19、××村(乡、镇)农民外出打工决策分析 20、××地区文化名人与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21、合肥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调查——以某企业为例

22、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23、合肥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状况的调查

24、××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调查研究

25、大学生微博问政的关注焦点与话语体征调查研究

26、文化强国离我们有多远?——大学校园文化形态及文化生产研究

27、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社会实践地区的区情

28、社会实践地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股份制调查研究

29、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30、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31、××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调查研究

32、××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调查研究

33、农村适龄青年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地区为例

34、关于“大学生眼中的两会”的调查与分析

35、××地区农民工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

36、××地区市民(村民、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

37、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38、××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调研

39、加强和健全我省的政务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 40、(农村/城市)子女教育支出与学校收费问题调查

二〇一五年四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第三篇:考点总结——毛中特

常考主观题

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理解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关于基本路线的几个提法)(选择或简答) ①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  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论述)

①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选择),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动摇了基本路线,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

 为什么必须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简答)

●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 实现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第七章将专题论述)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即二者的关系)(简答) 二者相互贯通,互相依存,被概括为“两个基本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生产力,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 1.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内涵(选择)

(1978年,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8年9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加以强调。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进一步坚持和阐述)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科学技术渗透并作用于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中,推动生产力进步。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是技术。

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捷径。

 2.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两个具体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选择)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造就不同类别和不同层面的高素质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1)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及后来的背离: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但后来严重偏离,作出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制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 (2)改革开放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981年《决议》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表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重申三中全会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选择)

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提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基本路线的条件完备。

十三大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选择) 社会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论述)

 为什么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推动力。提出:社会主义建立后,应“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特别是在物质产品还不够丰富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须使集体财富的源泉都充分涌流,方能为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打好基础)邓小平坚持强调了这样的观点,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惟有如此,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即共同富裕创造条件。生产力是一定要发展的,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目的不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为消除两极分化和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条件)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社会主义才有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实现振兴中华,实现民富国强的梦想。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现代化的实践。

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

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选择)但囿于各种历史因素,经历了曲折,未能如愿。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以往经验教训,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再思考,开始调整对现代化的认识。 ●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到20世纪末翻两番的“两步走”战略。 ●1987年十三大正式确定“三步走”战略部署和目标(选择)。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期,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前两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后,1997年十五大将第三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性目标: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建党一百年时,经济更发展,制度更完善;  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 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从改革的目的讲:革命和改革的目的都是要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2)从改革的深度上讲: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包括经济体制,也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特别是对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3)从改革的广度上讲: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综上所述:

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新的伟大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新的伟大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把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则是通过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但是,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四篇:毛中特复习大纲

题型:单选20个(共20分),不定项选择10个(共30分),简答题

4个(共28分)辨析题2个(共10分)论述题1个(12分)

毛中特复习大纲:

第一章: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5、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

1、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1、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的国情。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是什么。

第四章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第五章: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2、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怎样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六章: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3、怎样理解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5、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什么。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第七章: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第八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怎样理解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4、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6、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贫富差距现象。

7、怎样理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8、如何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9、为什么说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0、我国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九章: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怎样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民主、人权,与西方民主、人权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第十一章:

1、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2、怎样理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第五篇:毛中特15章教案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案(5学时)

教学要求和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充分认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领导。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怎样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 。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5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学时)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

1、党的性质是“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与“三个代表”

“两个先锋队”是指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一个核心”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个代表”是指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具有“两个先锋队”的性质的原因及“两个先锋队”的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因为: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阶级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第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的,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够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同时成为“两个先锋队”的原因是: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二,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第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两个先锋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指挥组先锋队的政治前提。另一方面,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党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必然要求。

3、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4、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各族人民的利益。做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从历史上看,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2、从理论上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

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的含义和根本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2、改善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

第三,从党对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要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学时)

一、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思想

2、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获得执政地位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使党群关系面临新的问题。因为执政党手中有权力,有资源的调配权,容易依靠命令行事,从而脱离群众;执政的地位,也容易使党组织和党员身上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有些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小集团或个人的私利,出现腐败现象,等。

3、党群关系对党的生死存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4、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和不同的利益要求,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正确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根本立足点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在执政的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

(2)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制定的方针政策要充分反映和体现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巩固执政地位。

(3)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党的各级干部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必须满腔热情地对待和处理。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学时)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党的建设是党的一大法宝,是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并创造了许多经验。党的建设的不断加强,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党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了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邓小平提出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任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党的政治任务,进行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强调要坚持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等。

3、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当今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4、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党的执政能力的含义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领。

2、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3、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等。

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着力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含义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2、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实践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第三,必须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五,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长期指导作用。

3、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和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的要求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广大党员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4、要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实践,使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5、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要高度重视从青年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补充新鲜血液。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年一代也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所建树的人。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5、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意义?

上一篇:民主评议个人对照材料下一篇:民主生活座谈会主持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