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反思

2022-08-08

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上册反思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教学反思

成语是中国宝库的本质。识字4有三套成语。第一类是人们应该彼此学习;第二组是看事情要全面,不能局部;第三类是,事物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焦虑。三组韵和谐,朗读上流。这里我谈谈我的第一课教学。

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读成语,看看破坏性热情的故事,问学生:你觉得怎么样?这样介绍,一些单词和故事可以使我们灵感通过引入这个类来学习内容。这使我们的研究有趣,非常好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使用多种方式阅读的话,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扫盲教学过程中,我使用各种方式阅读:免费阅读,当小老师阅读,火车阅读,同行阅读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立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指导,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条件。整个班级我和学生总是在同等的地位,我们在一起学习, 探索伙伴。我们一起在轻松的气氛中,在语言和语言的背景下,体验语言的美丽。

三,教学反映了水平,从浅到深,螺旋上升

低学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他需要老师给一定程度的梯度,引导学生从浅层到深层学习。因此,在读写能力方面,我让学生自我识字,然后由小老师用读写能力,拼音读写能力,自我思维方式,团体内部交流的知识方法,班级交流心态,合作在巩固的话语。在理解成语时,首先介绍故事,初步感受成语,让学生尝试理解成语,命名尝试说出意义,教师结合故事理解成语,最终抽象成语的意义。在这样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学生不会去参加会议,会模糊清楚,最终理解文字。着名的苏联教育家Sukhomlinski说:在人类思想的深度,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也就是想感觉他们是一个发现者,研究人员,探险家和孩子在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是特别强大。我在这个课堂上使用的方式只是符合学生的需要,或者 说,点燃了隐藏在灵魂深处的需要。

学生容易和坚定地学习。

三,注重写作指导,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引导学生写学生专注于学生,看到字中的字的地方,不要随便笔,一次笔,努力写正确,写正确,写正确,写干净整洁。但也要注意正确的学生写作姿势,握笔方式,笔的情况,字的结构。为学生发展良好的写作习惯将是一生的收入。

第二篇:二年级语文上册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龙里县落掌小学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二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科任教师:何建江

学习《黄山奇石》一课,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单调。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使出了浑身招数,多媒体教学,谈话激趣,自读自悟,比赛朗读等形式。当“小导游”们介绍完“金鸡叫天都”后,就要比赛读出奇石的有趣。

第五小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来,当读到“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他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这句时,只听我班最调皮的黄毅用课本挡着嘴巴,正“喔喔喔”地小声叫个不停,一时间,教室里听到的小朋友都在窃喜,好不容易营造的氛围被这只“大公鸡”轻松的破坏了。我心里生气极了,本想劈头盖脑的批评一顿,可转念一想,他这个小家伙,不仅理解了课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词,而且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只不过,他用的方式不好。于是我就对他说:“你真是一个细心读书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经看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大公鸡?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像黄毅一样,眼中有物!”几句简单的话语,不仅传递给学生新的读书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励了他,此后,他读书更认真了,发言也更积极了,我深感欣慰。试想,假如,当时我没有控制自己,只是从扰乱课堂单方面去批评他,那一定会大大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们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多点赞赏,少点指责,多点肯定,少点否定,学生一定会懂得了自律,也能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2016年1月7日

第三篇: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反思

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盎然。

2.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

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水变成汽的过程后,我又通过课件演示,把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加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他们懂得了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跳舞、唱歌、开大会。”中“睡觉”是水安静的样子;

“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

“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开大会”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了环保知识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最后,在课程结束之际,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画一画水的变化,并注上说明文字。是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当然课堂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可能是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在教学水的不同形态是还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技巧。

总之,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晒豆荚的方式传播种子„„让学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识字一《场景歌》课后反思

现象一:

在识记生字这一环节上,大部分学生只是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方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是太高。

分析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同时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还需努力。

对策:应重视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师平时多注重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在情景中识字。

现象二:做“小诗人”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

分析对合作学习理解不够深透,忽视了部分学生没能进行充分的个体学习与自我感悟。

对策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在合作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识字二《树之歌》课后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识字三《拍手歌》一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边吟边唱边玩,让他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既达到了识字的效果,又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收获颇丰。

识字四《田家四季歌》课后反思

本儿歌朗读要有节奏感,对农民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进行了描写,以简练的笔墨画了四幅田园四季的风景画,重点是在介绍农事,带着赞美的感情歌唱了种田人的辛勤劳动。这首时序歌既可使小朋友们获得有关一年四季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又能使他们在情绪感染中受到农业劳动美的熏陶。

4.《曹冲称象》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这一课时,我设计让学生读书提出问题,再沿着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先默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总是吗?”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曹操为什么要称象?,官员们用什么办法来称象?曹冲用的是什么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老师梳理学生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法,循着学生的问题安排教学思路,逐个解答学生的问题。

5.《玲玲的画》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6.

《一封信》教学反思:

这个是拓展练习写一封信后的反思,在批改孩子们写的一封信时,我发现孩子们有太多细腻的情感藏在心里。我没有限定孩子们习作的收信人,他们有的写给爸爸妈妈,有的写给爷爷奶奶,有的写给老师、同学、朋友、弟弟妹妹„„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这封信,只有个别孩子在格式上出错。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的错别字少了很多。从这里,我有了一点思考:也许孩子们乐于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让他们更加用心。习作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让我感动。这也让我有所感悟:学习生活中,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可以利用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因为有的孩子说不出的话却可以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亲近孩子。

7.

《妈妈睡了》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中落实的较满意的地方有: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

学生受益颇深。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时,“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8.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在教学古诗《登鹳雀楼》一课时,我借助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中的景色。接着再通过用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上台画出此时太阳的位置,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在教学“黄河入海流”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文中的图,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收集到的有关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的资料,最后让他们用一些词来形容黄河。通过观察插图,交流相关资料,展开想象,学生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词语,如有的学生会用“滔滔、滚滚、壮观、有气势“等简单的词来形容黄河,在学生脑海里黄河的壮观景象会越来越明晰,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望庐山瀑布》反思:古诗学生比较难理解,于是我就借助多媒体进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上完课后,感想颇多:1、材料的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提前一周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收集资料。瀑布图片网上很多,但是能准确切题、合乎心意的却甚少。从关键字“望庐山瀑布”到“瀑布”,从自己认真查找资料到求助朋友,所有能寻求帮助的途径都用上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浏览的图片就有几百张。最后才在这几百张中选取了8张。视频资料也是如此。庐山瀑布的视频有很多,但是我要求的视频资料是——既要表现出庐山瀑布的气势恢宏,又要有能震撼人心的瀑布声。寻找资料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但艰辛过后的收获却让我感觉一次比一次甜蜜,一次比一次兴奋。2、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对于所有课来说,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关键。刚开始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有些急于求成。在试讲时我利用多媒体上的课,几位听课老师给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再就是在理解诗意上引导的还不够透彻,我发现自己不应该让教学来体现多媒体的功用,而应该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所以我在教学的重心不应该在多媒体上,而应该在教学的有效性上。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又调整和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9.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

10.《日月潭》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听别人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

11.

《葡萄沟》教学反思: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全篇课文: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去葡萄沟里看看,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通过老师的感情范读带学生入情入境,去葡萄沟里细细地看个够。

(3)再让学生在细看的基础上谈谈对葡萄沟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4)接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进行感情朗读,在葡萄园里真切感受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并再创情境通过表演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体会到葡萄沟的物美情更美。

(5)最后,对葡萄干这一段比较枯燥的文字,我创设了一个学生较感兴趣的学习活动: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在葡萄沟办一座葡萄干加工厂,请学生来介绍葡萄干的制作方法。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汇报的形式了解到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

6)在课文快结束时,再一次带学生入境:观看录象,通过感官刺激,再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说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使学生的情感受到升华:“因为这儿的水果多;因为这儿的葡萄美;因为这儿的葡萄干色鲜味美,更因为这儿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所以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解决了本课学习的重点。整节课,学在不知不觉中在葡萄沟里走了一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自然流露出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12.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作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灿烂的田野,飞过清澈的小溪,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

可以这样说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我从无边无际,大话,笑,着手进入对文本的分析。进入文本后,我的教学重点是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

13.

《寒号鸟》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

第二次阅读我是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日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俄文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

到最后,

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

部编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当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词句中,因此,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完《我要的是葫芦》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拓展,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让他们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课后,我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给了孩子们一个开头“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

另外,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诸如寓言故事之类的文体,

可能有点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授课中我虽然是以读为主,在读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但始终还是牵着学生走,没有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今后课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15.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大禹,认真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动人的故事,既而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更深一步理解大禹的英雄形象。这一环节学生在各

抒己见的同时,也就统揽了全文,理解了大禹这一英雄形象。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然后抓住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以此来感受到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体会大禹公而忘私、心中只装着百姓的崇高精神。

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16.

《朱德的扁担》教学反思:

课文讲的是为了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粹敌人围攻,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广大战士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的“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句话写出了战士们争相挑粮的高涨热情。“可是”承接从井冈山到茅坪去挑粮路程长路难走的困难,是说虽然种种困难,但是战士们都争着去挑。“争”字表现了战士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课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场面。课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课文最后三句提到“扁担”,与题目呼应,既点明了课题,又深化了内涵。

由于孩子对朱德知之甚少,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引导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来感悟文章内容。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绍了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并通过“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中的“不远处”来体会当时环境的危险。第二自然段中介绍区挑粮的原因是我训练学生说话的重点。让学生用“因为„„所以„„”来了解储备粮食的原因和挑粮的原因,并通过反问“去挑粮容易吗?”让学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联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粮的艰辛,为后面学生感悟朱德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埋下伏笔。第三自然段是重点,“一道”、“一块儿”两个词语其实很能体现朱德吃苦耐劳的优良革命品质。可以主要抓住了想象练习,让大家想想:战士们会怎样劝朱德?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扁担?藏好了心里会怎么想?朱德发现扁担没有了会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去找而是“连夜又赶做一根扁担?”在想象中他们对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的精神。

17.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在学习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傣族人民把水泼向谁?向他祝福什么?学生说后表演读,气氛很活跃。从这里,学生真正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18.

《敕勒歌》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首先,多层次朗读,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朗读全文,背诵全文,识记注释,读为主线,多形式。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老师的再创造。朗读是活的,讲解是死的。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则理解、感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所以,对于这样的文章要多朗读。

此外,目标简明,扎实有效。首先主题明确: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北方草原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风光,抒发了敕勒族人对养育他的的水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其次,描绘景物,动静结合。诗中写平川、大山、天空、都是总体的静态勾画,末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草原景物的动态描绘,展现了辽阔大草原生机勃勃的景象。风在“吹”,草在“低”,牛羊在悠闲地吃草。另外,我在上课时讲到侧面描写。此诗写草、风、牛羊,都是写人的侧面,其实人是多么的幸福与知足,快乐与恬静。毕竟,安居乐业是人们的普遍愿望。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来一个背古诗比赛。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给学生一个导向,鼓励他们平时多积累古诗。接下来,理解诗题“夜宿山寺”,借着机会,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

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试着去理解其中的诗句,这首诗浅显易懂,除了几个学生对“危楼”的“危”理解出现问题,其余的都没有什么障碍。在讲到“高百尺”的时候,我趁机告诉学生李白其他的诗中也有这样的大胆夸张的写法,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等。

在诵读时,我的教学步骤是:师范读——学生闭眼听——发挥想象——自由说——感悟朗读。只有这样如剥笋般层层深入,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

19.《雾在哪里》课后反思: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因此,我在设计时全文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填空,三次填空看起来内容相同,其实所填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一个内容都紧扣教材。(淘气的雾把了起来。于是,藏。)学生通过填空发现原来雾每把一样东西藏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会边填空,边想象,这样通过填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另外,在生字教学上,因为“藏”是重点,它贯穿全文,教学时我作了重点指导。其他的生字我都采用了随文识字,通过学生的发现来说识记方法。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最后在总结时让学生边看板书,边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明白了雾中、雾后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景象。

当然,本课还存在很多不足:容量大,对关键的词语理解不深,对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有蜻蜓点水之意。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指导仍是关键,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重视。

20.

《雪孩子》教学反思:

按照要求进行了预习,我预设学生可能说不清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没想到,在读了两遍课文之后,有的学生就能讲清楚: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课文却读得很不流利,这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强于朗读能力,原因就是在读明白故事情节之后,就懒得再读了。

为了再次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学文时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兔妈妈在堆什么?(堆雪孩子)这么漂亮的雪孩子你喜欢吗?(喜欢)不仅你们喜欢,小白兔也很喜欢,快去看看雪孩子跟小白兔是怎么玩耍的吧!然后引导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在读中感悟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品质。课文结尾“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从“很美很美”一词中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这朵白云很漂亮。“对,这种美是外在的。”学生从我的评价中马上反应过来:“这里的很美很美是说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心灵美。”这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能说出心灵美这个词语,我想这与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是分不开的。

21.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我引导学生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中不只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了解课文内容。要记住老师应起指导作用。

22.

《狐狸分奶酪》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较深的哲理,兄弟之间本该相互谦让,两个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却让别人钻了空子,便宜了狡猾之人。对成员内部来讲,要团结,不计较,如果过于贪心,很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学生要明白这些有难度,一般停留在狡猾等层面,分析熊兄弟也是必要的。我推荐学生阅读“狐狸”群文阅读选文,包括教材后面的狐狸养鸡系列,因为群文能打开学生人文教育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24.

《狐狸养鸡一》教学反思:

体会狐狸的矛盾心理是不容易的,世间万物都有善良的一面,就算是坏人,也有善良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要学习本课文特别是写狐狸的心理活动,写得十分生动,例如小鸡们在狐狸的身上睡觉等细节写得很具体。要求学生角色扮演,如小鸡,狐狸,老鼠等,感受狐狸在特别的环境中如何逐步转向善的一面。

23.《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

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24.《风娃娃》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样的呢?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就会看到风娃娃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胖乎乎的脸、圆溜溜的大眼睛,仔细读课文觉得风娃娃其实就在孩子们的中间。他既可爱有时又有些可气。

教学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渎课文,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让学生整体的了解课文。接着又问: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学生。

接着又请学生读课文,提出你在阅读时,哪些地方你不懂?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断断续续、纤夫、船帆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有些问题其他同学知道的,我就请其他同学来解答,有些比较难的,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问题,就由我来讲解。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在阅读时动了一翻脑筋,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寻找答案,但还是不明白。就好象让孩子摘桃子,没摘到,就差跳起来这一步。教师在这时助学生一臂之力,学生主动地听讲,记忆就非常深刻

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还应和生活相联系。风娃娃还做了哪些事,你知道吗?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来说说看。学生踊跃发言。风娃娃会给干活干得很累出汗的人们擦汗,带来凉爽;风娃娃会关窗,有时把玻璃也打碎;大风有时会把房子吹倒等。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感情是细腻的,他们说出了风的许多好处和坏处。其实风娃娃一心想做好事,为什么会做坏事呢?我们小朋友中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其实也有,你好心帮别人,人家不领情。不但不感谢你,反而埋怨你。你能举举其中的例子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班的柴罗燕同学帮助别人,把小班的一位小朋友抱到单杠上后,只顾自己玩,由另外的一位同学去抱,结果不小心,小班的小朋友从单杠上摔下来,把额头摔破了,缝了两针。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其实你有时候也像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启发学生做事是不能一厢情愿,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认真动脑,少做傻事,快快长大。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1、我以“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吗?”这么一个问句,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并且以“梨树、苹果树、高粱、稻海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为句式,加深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佩感情。

2、究竟什么是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模糊的,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因此在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词句的比较入手,让学生理解想象的内涵。

3、就设计了“我来猜”这个游戏:学生对此感觉很新奇,兴趣特别的浓厚,猜的很积极。这样的引导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跃跃欲试的想去了解,就这样在课始就轻而易举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劲头。

4、采用了故事导入,理解"赠"就是送给的意思。那苏轼送给刘景文的诗又是怎么样的?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学习诗中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古诗 《山行》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5、恰逢教师节即将来临,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在情感的体验中都结合了实际生活中的体会、活动、感悟等,效果良好。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实践,实践中增情,体现了语文课程独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6、有一些学生对这些生字是不认识的,可是在上学来之前他们想办法认识了。我想本册的生字量这么大,我应该在课下识字上再下功夫。

7、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学生在教“我”珍惜时间的同时,自己在无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时间.

8、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要投入,这种感情的投入应当是不带有任何的虚假、任何地表演成分,那是一种从心底里最自然的展现。要想上好课,让学生紧随你,那么我们自己确实必须是真实的。

9、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真诚的课堂对话能唤起学生的欢乐的课堂情趣。

10、教学中也有着许多遗憾。有时没有及时捕捉大批学生传递的信息,没有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1、教师具有严谨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艺,方能给学生一根含金量足的金手杖。教师只有在不断“破”的同时,扬起“立”的大旗。才能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教学的荒芜,接近创新教育的本质。

12、应该给学生明确一点的问题,还是要以读好课文为主,给学生的质疑不要太多,适当就好,就是想各种形多让学生去读,想读,喜欢读。

13、在学习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层次小有差异的学生,把目光注视到每一个学生身上,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

14、总的来说,一节课下来,整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比如字词的落实,朗读的提升,还有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字词方面,应该说还是挺扎实的,落实的也比较到位。

15、布置开放型作业时,我激趣引入:“学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想给小柳树写几句话吧!除了给柳树写几句话外,你还想干些什么呢?”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16、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坏事,正是体现了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而且学生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其高兴的心情是不言而喻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17、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18、小刺猬与小獾相处融洽,富有人情味儿!看来只要是发自内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19、引导学生抓住林园园的表情、心理变化特点,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在深入解人物对话、心理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懂得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20、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和小动物们进行心灵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还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21、“为什么猫头鹰和袋鼠没有当上大王?”这个问题i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交流活动的,学生怎么理解就怎么说,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教师不仅是个倾听者,还是一个引导者,时时的评价与激励学生发现文本的价值,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22、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

23、这首儿童诗歌,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 、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除了能从中积累语言外,还能纯洁孩子们的心灵。

2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记,课后我让每个学生都写了一篇日记,效果不错。写日记可以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25、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我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分析﹑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6、同学们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增强了同学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27、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对内容的感悟,对情感的共鸣,对生活的联系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达到入神内化的地步,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再次深入课文情境。

28、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课件展示小男孩捡鱼、扔鱼的画面,引导学生向小男孩质疑, 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引领着孩子深入文本,进入文本角色,让孩子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与文中的角色交流,和谐、轻松地营造了一个多方位交流的平台,使合作学习更加地愉悦,使孩子们更加地积极主动。

29、通过“父亲若是猎人”的问题的引导,学生迫切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没有生硬的说教,通过一系列追问,“爱鸟——爱身边所有的生灵”应该是水到渠成。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大胆想像,创意表达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爱鸟护鸟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 30、由“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这个小谜语引入,引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31、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

32、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紧紧围绕着“趣”字铺开 ,层层渗透、步步渲染,力求达到以趣激趣的效 果。

33、在学习课文时,我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在三种活化石中,让他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进行自学,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让学生在听别人介绍时,保持对还没重点学习的一种活化石的好奇心。

34、带着学生走进大棚里,认识相关词语,把一个个陌生的词语(温度、湿度、光照)变得熟悉、清楚。在这里不用我向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学生的独自探究“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实践获得了认知。同时,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了发展。

第五篇: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教学反思集

西安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郭洋

10月26日

昨天听了李老师《黄山奇石》一课,感悟颇深。李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评价语言准确亲切,二(2)班的孩子们个个积极思考,专注投入,课堂氛围灵动,热情。足以看出我们的李老师带班一个月以来,在抓常规,明要求方面下足了功夫。更难得的是,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她和孩子们配合得十分默契,孩子们对她也十分信服崇拜。厉害了,我的欣!

李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很多都值得我学习。

1、第一课时识字是重点,李老师主要抓住‚同音字辨析‛‚形近字辨析‛这两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区分新旧字,既复习巩固了旧字,又对生字加深印象。

2、读文次数多,整个课堂不乏朗朗的读书声,而且每次读书,都做到了要求在前,引导孩子带着任务读书,边读书边思考。

3、在课堂上提出来的问题科学且难易适中。印象较深的是这一问:请你带着生字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怪石?哪些是详细写?哪些是简单写?当学生汇报答案后她还把详写的部分标记出来,高效板书,值得学习。

4、指导写字李老师选了两个典型的字:每和巨,这两个字都有笔画‚竖折‛,但写法有区别,引导学生观察区分。而且这两个字的笔顺学生易出错,在刚开始学写这个字时就引导他们按正确的笔顺书写,十分高明!

11月6日

《葡萄沟》教学反思

《葡萄沟》这一课上完以后收获很大。虽然这节课从备课过程到课程设计,没有像公开课那样细致饱满,但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很是热情活跃,自我感觉重难点也把握得很准,没有出现一直苦恼的‚讲不完‛的问题。 值得继续发扬的部分:

1、简单的独体字可以先让孩子组词,再采取老师出示字谜,学生猜的方法。既有趣,还能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

2、第二课时抓住两个点,不盲目拓展,也不生硬地让学生体会。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

①课文最后一句总结了对葡萄沟的印象:葡萄沟真是好啊!它好在哪儿?(通过文中具体的句子总结:盛产水果、葡萄好,当地人好)

②课文除了用精准的词语描写了美丽的葡萄,还具体讲了葡萄干的做法,你能找到那些句子吗?(很多学生会把‘做葡萄’的环节漏掉, 要做以说明)

③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表示颜色多,为什么要用‚五光十色‛呢?

值得改善:

①遇到学生出错的时候,要精简语言,一语中的,不要反复重复孩子错误的回答,冲淡了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还耽误了时间。

②在探讨‚五光十色‛的好处时,可以顺带提一下新疆的光照,葡萄长得这么好可都是阳光的功劳。

11月7日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利用两节课对这两天模拟的试卷进行了统一讲解。发现班里孩子普遍存在两个问题:①对课内阅读掌握不够,只是存在漏洞②识字量太少,课外阅读中对近反义词一个知识很生疏③对要求会写的字巩固不够,尤其出现同音字,形近字很容易弄混淆

解决办法:

①对新课的第二课时要做到,精准二字,围绕课后题,抓住练习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

②在让学生预习时,可以增加一项:想想文中的形容词近反义词,一个单元老师做一个总结和整理。后期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积累。

③固定时间让学生在成长记录册上整理形近字,易错字,同部首,同部件的字。班里一学期也搞一次汉字听写大赛,让学生学以致用。

11月13日

《寒号鸟》是一篇耳熟能详的民间童话,故事很长,但是情节内容却很有意思,再加上主人公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读起来富有节奏,有趣生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浓厚。

亮点①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寒号鸟中‚号‛的读音,以及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提问‚寒号鸟看起来像松鼠?‛再通过知识链接让学生提取‚寒号鸟时常发出动物的啼哭‛这一信息,明确‚号‛的读音,再通过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寒号鸟并不是鸟,而是一种鼠类,因为滑翔时像鸟儿一样飞,因此得名。‛

亮点②抓住文中表现天气慢慢变冷的句子,通过‚寒冷指数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语气,读出越来越冷的感觉。

有待改善:与学生讨论课后题:你身边有像喜鹊或寒号鸟一样的人吗?说说他们的故事。学生对生活中类似‚寒号鸟‛的这一形象不是很熟悉,只讨论像喜鹊一样友爱勤奋的例子。我引导得不够,学生理解比较片面。

11月15日 听课反思:

①今天听了贺老师执教的《大小多少》,感触颇多。贺老师刚开始采用情景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单个简单的词语,再到完整的一句话的表达,有梯度地训练孩子说话。识字环节引导学生猜偏旁,巧识记,巧妙拓展,巩固新偏旁‚反犬旁‛‚鸟字边‛。整个课堂秩序井然,学生积极参与,我坐在教室最后,眼前的一年级孩子随着贺老师识字、读儿歌,有一两个调皮的突然冒出来,被发现后又可爱地吐了吐舌头,让我想起了去年我的孩子,我的一年级。

②李欣老师的课堂十分流畅,顺势而导,先从两幅课文插图入手,仔细观察,按要求表达交流(试着加上动词、再试着把零散的词语连成串说),引出重点段落的朗读感悟;李老师的课堂评价也让人耳目一新。当学生的回答有问题,她的做法是紧扣问题,用简洁的语言纠正,给孩子重新一次修改的机会,一气呵成,不管是出错的孩子还是其余听的孩子都很有收获。这一点值得我学习。

11月16日 教学反思: 今天利用两节课处理了《语文园地五》的内容。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形声字‛这一知识点有些遗忘了。对‚峰、锋、蜂‛这几个很简单的形声字也搞不清形旁声旁,无奈最后带着学生复习了《动物儿歌》里的几个典型字,这才恍然大悟。《园地五》中还有一首小诗《江雪》,在教授之前我就提醒自己切忌拓展,切忌精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第一遍学生自读完之后,我单独指名读,孩子们读完之后,其余听的孩子禁不住说:‚好冷啊!‛我接着追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冷的感觉?‛孩子们说:‚他读得慢,很有感情。‛‚还因为这首诗就是写冬天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眼尖的学生说是诗题中有‘雪’!‛随后我又抛给孩子们这几个问题:‚小诗除了雪,还写了什么?‛‚哪两个字写鸟没了,人没了?‛最后,我引导学生将这首小诗和《小儿垂钓》进行对比背诵,体会《江雪》的寂寥空旷。

11月20日

今天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坐井观天》的第一课时。上课之前,我将教参中这一课的总体目标划分成了两个课时的具体目标。第一课时:1.会认5个生字,会写‚答、渴‛两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第二课时:1.随文识记剩下的生字,对上节课老师教写和自己学写的字进行反馈和纠正。2.有感情地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感受青蛙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蕴含的寓意。

但是今天的课堂有点散,首先是我没有抓住随文识字的特点,在识字环节让过多孩子交流识字方法,浪费时间,其实字义字形完全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关联识记。其次是引导学生整体读文太少,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故事的复述和对故事寓意的进一步理解;再者,被点名站起来朗读的孩子很是兴奋,但坐着的孩子并没有专注地听,造成课堂气氛一冷一热。

改进措施:1. 对于学生常见的‚错、答‛这样的字可以用他们经常使用的数学本、错题本拍成照片,利用生字复现的方式识记,不用每次都问孩子‚你怎么记住它的?‛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就只能想到: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但某些笔顺复杂的字就不宜拆分,孩子门编的字谜五花八门,老师还得引导纠正,这样一来一去,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误印象,时间还刷刷溜走了。所以,识字,以高效识记为准则。2.读课文的方式可以变一变:师生随机点名轮读、男女生赛读、带着梯度任务读(读准音、读好感叹反问句、不拖音带着感情读)等等。

11月21日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坐井观天》第二课时。首先用闯关模式复习昨天的字词并回顾昨天课上讨论的问题:小鸟和青蛙因为什么而争论?为什么他们的说法不一致?在回答问题时,我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并指名让能力差的孩子来复述,接着总结小鸟目光长远,青蛙目光短浅的特点。在体会青蛙‚自以为是‛的性格时,我引出另一只‚井底之蛙‛来和课文中的青蛙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出,青蛙除了目光短浅外,还十分骄傲、自以为是,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不足之处在于,课前学生很燥,安静不下来。学生课前的状态让我火冒三丈,对小赵的 ‚怒吼式‛批评,其实也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情绪。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最好单独处理。老师的状态影响学生的状态,否则课上得再好也前功尽弃。好好修炼,好好的话好好说,是以为记!

11月22日 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的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路途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故事虽简单,但革命题材的这类课文距离学生生活太久远,文中像‚会师、井冈山、同志‛这样的词学生很陌生。因此我把第一课课时的目标定为:识字、读文、初步了解朱德。通过知识链接、图片和视频来让学生熟悉陌生的地名、人物,在多次读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

学生初读完课文后,我尝试让学生自己说出哪些地方不懂,可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说:‚我不知道‘朱德的扁担’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这是课题,并不是问题呀!)有的甚至说:‚老师,我想知道战士们把藏起来的扁担放哪儿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啊! 课后回味这一环节,我觉得问题出在我这儿,我没有考虑学情。首先,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在初次读文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能力,孩子们还不会提问题。其次,我在让学生提问时并没有明确提哪一方面的问题。虽然我只是想让他们把自己不懂的词语找出来,但我把问题复杂化了。如果直接问:‚文中的那个词语你不懂?读出来。‛学生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11月23日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这节课刚开始,我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首先让孩子们在课本上勾画了很多难读的词语,再利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赛读、轮读、接读。紧接着难度升级,比赛读课文。我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让点到名的同学读一个自然段,他的同桌进行点评,如果同桌没有听出来错误,机会就让给别人。只有读得认真,听得仔细出的孩子才能获得大星奖励。平日里有的孩子没有被叫到读课文,就会垂头丧气,根本不听了。但是今天在读课文的环节孩子们非常专注,个个精神抖擞呢!

有了前天的读文练习,再加上这节课的比赛读文,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了如指掌了。最后,围绕黑板的板书(郭老师每周四的作业今天专门没擦,是有用的,哈哈)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说。程度差的稍微提醒,程度好的作为展示。

今天时间把控很好,还写了3个生字,耶耶耶!

11月24日 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故事。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与热情,体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现了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在第一课时中,我以‚泼水节‛的图片导入,在整体读文后引导学生随文识字,用一个个短语‚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傣族‛——‚象脚鼓、头巾、银碗、柏树枝‛将‚说说你了解的泼水节‛‚我们的周总理‛‚与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周总理‛这几个环节串联起来,通过‚课外知识资料包‛让学生大概了解泼水节和周总理,并通过周总理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官形象和过泼水节时的形象对比,体会周恩来总理平易近人的特点。

房老师给我的这节公开课进行了专业、详细、客观的点评,在这里我只讲有待改进的方面:

1. 在分解每个课时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还要学会有层次的制定教学目标。例如:《难忘的泼水节》中有一个总的目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可以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感悟,第二课时体会,有梯度地攻克教学难点。

2. 没有整体读文,识字环节略显拖沓。

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多总结,多研究,把同组老师和房老师给的意见反复消化。

2017年11月27日

执教老师:郭洋

时间:下午第二节

执教内容: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雾在哪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雾、淘‛等13个生字;会写‚岸、步‛2个字。(教学重点) 2. 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3. 整理信息,并用完整的话回答课后题:‚雾把什么都藏了起来?‛(教学难点)

2017/11/28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难忘的泼水节》的第二课时。新授之前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文巩固上节课的生字,随后用一句话总结: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哪一年?在哪里?谁和谁过的?这个问题在上一节课提出后,只有个别能力好的孩子能够回答出来。但这节课大部分孩子都能答得很完整,很流畅。这说明上节课对这一学习任务已经完全消化理解。

在新授中,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含有‚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的句子,读一读,接着在这几个词语前面加上动词,形成动词短语,最后围绕这几个动词短语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周恩来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因为有了前面读一读、找一找的铺垫,学生说得很流利,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熟悉。

在这节课上我有意地找班里不爱发言的孩子回答问题,不管对错,都予以表扬,整节课学生回答问题十分积极。

2017年11月27日

郭洋《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部编本第七单元的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无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在这节课上我设定了3个目标:① 认识‚雾、淘‛等13个生字;会写‚岸、步‛2个字。② 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③ 整理信息,并用完整的话回答课后题:‚雾把什么都藏了起来?‛回顾整节课,我基本达成了以上目标,教学环节相对流畅、完整。

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呈现,值得以后继续保持的有:

1.识字方法多样:形声字归类识字、换一换、加一加、字义区分、字理识字等等,并且将识字贯穿在‚导入‛‚读文‛‚读词‛等各个环节,给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力求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巧妙。

2.注重读文,且读文后的学习要求设置得很有层次。初次整体读文后,要求学生标自然段序号、明确童话主人公;识字之后,通过生生轮读、师生接读‚雾‛的话;第二次开火车整体读文后,在文中寻找关键信息。

3.指导学生写字时,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十分有效。 存在的不足: 1.读文后的学习任务给学生引导得不够明确,导致学生所答非所问。 2.开火车读文之后,仅让学生之间互评,自己没有进一步深入点评。 3.指导写字环节过于仓促, 没有落实到位。

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钻研教材,多向前辈们请教!若有反思不全面的地方,请大家不吝赐教!

11月28日郭洋评课: 贺琳老师《项链》

可取之处:

1. 备课充分,教态自然大方,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给人亲切之感。 2. 识字卡片的制作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3. 引导学生多次读文,朗读训练扎实。

建议:

1.对于本节课要认识的字,最好出示在ppt中,否则一年级孩子在生字条中进行‚解锁‛识记,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2.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识记生字‛。同偏旁的字换一换,含有以前学过的字就加一加,字形简单的试着用字谜口诀,老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把所有的生字都还给学生,否则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李欣老师《雾在哪里》 可取之处:

1.随文识字,既识字又读文,设计巧妙。

2.善于挖掘文本的训练点,关注学生的表达和词句的积累。 3.评价语准而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很有层次。

4.写字指导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关键笔画,十分高效! 建议:

1.在教学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取舍,做到合理分配,一课一得。 2.写字环节要有反馈评价。

2017/11/30 教学反思:

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看图说故事。课本给出了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的一组漫画。第一个要求是:按照顺序一幅一幅地表述图中内容。第二个要求是:漫画中的最后一幅是空白,也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对结尾进行补白。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孩子收起语文书和文具盒,他们兴致很高。可是随着难度的加大,要将几幅图连起来表述时,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少,最后就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展示台。这是口语交际课最普遍也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我觉得以后在上口语交际课时可以在课堂上做以下调整:①在环节和问题的设置上要有梯度,不管孩子举不举手,先把简单的问题交给弱一点的孩子,语言上加以引导和鼓励,一定会让他们信心大增。②对于表达方法的总结可以在巧妙一些,不要直接和盘托出,可以采取生生之间互相评价的方式进行。‚你的想法跟他一样吗?‛‚他有没有说清楚颜色和来历?‛‚你觉得在他的基础上,还有没有补充的?‛在一步接一步的完善和修改,最后一起总结要点。这样不但使学生的表达更准确,还训练了孩子们的倾听能力。

2017/12/1 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以前讲古诗,听课的同组老师都给我意见:别讲的太深太复杂啦!因此之后的古诗教学,我都十分谨慎小心。在这节课上,我以‚宿‛字导入,接着以读准确、读出节奏、小组赛读、派代表赛读等几个关卡让学生熟读成诵,再用生字‚危、辰、恐、惊‛串讲诗意,最后背诵古诗。

教学中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班里很多孩子还是不会听讲,让孩子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不敢轻声语,恐惊天上人‛,很多孩子没有被叫到回答,就干脆不听了。我‚使坏‛专找那些手举得高高的孩子重复,不会,再找一个,还不会。这样就暴露出来了。今后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还要多关注其他孩子的听讲状态,并要进行反馈。

12月5日 教学反思:

今天给孩子们讲授了《雪孩子》的第一课时。《雪孩子》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它以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友谊、奉献、分离。第一课时我以识字为主,通过朗读带领学生体会雪孩子和小白兔的友谊。

在导入环节,我先发问:‚你最喜欢冬天里的什么?‛最先发言的孩子只用词语表述,我接着引导:‚能否用完整的话?‛‚你们都说的是在冬天里喜欢做的事,冬天还有什么东西是你的最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回答,效果甚佳。

在识字环节,我先请孩子们读生字条,然后在我给出的广告牌中找出生字‚冒‛,‚冒菜‛的冒,接着通过观察发现有两个广告牌上的‚冒‛是错字,巧妙引导学生发现‚冒‛字写法上的特殊之处。

整节课轻松愉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上得比较扎实。

补: 12月4日 教学反思:

《敕勒川》是一首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北朝民歌。但相比于《夜宿山寺》这首小诗更难理解,再加上‚敕、勒、川、苍、笼‛这样的难字比较多,所以整节课在上的过程中不是很顺畅。课后题中要求学生对古诗的意思进行口述,但上完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说得不是很理想。我认为如果在学字‚苍、茫‛时,借助图片或者组词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辽阔和天空的无边无际,难度会有所降低。

12月6日 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雪孩子》的第二课时。在共读雪娃娃冲进火海救小白兔时,男女生有了不同的看法。男生认为,这一段应该读出紧急的感觉,因为只有雪娃娃觉察到了屋子着火了,节奏要快,雪娃娃第一时间冲进去救自己的朋友。男生抓住了‚冲,连忙‛和‚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来读。但细腻的女生则认为‚找啊找啊‛要读得速度慢一些,因为火很大,雪娃娃找了很久才找到熟睡中的小白兔。抓住细节去体会,让男生目瞪口呆,心服口服。

《雪娃娃》是一篇很长的课文,而且教材要求初次体会‚默读‛,在教学中出了让学生了解默读方法,体会默读之外。我发觉按照自然段让学生开火车读,其他同学不出声,看着书听读也是一种很好的默读形式。学生既听了,有看着书一字一句地对照着读了,还能发现别人在读中的问题,一举多得,值得多多采用。 12月7日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语文园地七的写话练习《把图画变成故事》。课上我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让学生对主人公的出场进行填空:有一天,( ),突然,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猫。接着引导学生把平日里积累的词语用到写话中。我通过问题:‚小老鼠受惊时,表情是什么样的?‛‚除了受惊,还有哪些词表示受到惊吓?‛并动笔让学生用一句话把小老鼠受惊的表现写具体。最后一个动笔环节,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给这个故事编一个结尾。这个过程学生容易天马行空,胡乱发散思维。我先让学生不受限制地发言,之后和其他学生一起思考:这个结尾合理吗?哪里需要改动?引导学生要合理地想象。

这节课还有两个不足之处:①把主要的笔墨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小老鼠身上,把电脑中的大脸猫忽略掉了,如果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描写一下电脑中的大脸猫,后面体会老鼠的受惊就更顺畅了。②学生写完之后给出一个范文固然不错,如果能把最后学生的作品投影上去,或鼓励或给出意见,都十分清楚明了!比老师口述朗读效果好多了!

写话指导一直是我想要做好却又做不好的一个环节,但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加油! 12月12日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童话故事《狐假虎威》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我以识字和读文为重点。创设了情境,以词语形式让学生巧妙地学习了本课的多音字和生字,教学中用形声字归类、换一换和字理等多种识字方法进行穿插教学。后半节课以朗读为主,体会狐狸的狡猾,导致最后老虎‚中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但是仍存在识字未反馈的情况。如果在设计的时候能够找到生字与课文的联系,进行随文识字,就会解决时间紧张的问题,还能高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举两得。

随文识字的难度要比集中识字难很多,但是目前二年级的长篇课文占多数,适合集中识字的儿歌渐渐没有了,所以随文识字会是做适合的识字方式,今后在新课中还得多尝试。

在写字指导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字的关键笔画之外,还要特别留意关键笔画的起笔收笔。课堂上不乏出现很多指导过的字学生在写的时候还是东倒西歪的情况,所以今后在指导写字时要有意识地调整侧重点。

12月8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中的字词句环节出示了几个描写自然景色的四字词语,并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见过的类似场景。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初次听到这些词语,但都能说清在哪个季节,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词。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试着用他们中的一个进行造句,写可难为他们了,造的句子五花八门。虽然这个问题有点拔高,但同时我也在想:二年级的孩子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却仍不会造句这一问题所很普遍,用什么办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造句呢?

12月11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七》的识字加油站出示了四处不同地貌的地形和典型的景物。学生在读词时没有问题,但是在寻找词语规律的时候有了困难。有的孩子总结‚海滩、沙漠、悬崖、高原‛这组词语为‚地点‛,其他孩子立刻给出不同意见,指出应该为‚地形‛。最后的造句环节,前三组很顺利,最后一组为‚悬崖、青松、雄鹰‛,明显不能造成‚悬崖边上长者一棵高大的青松和盘旋的雄鹰。‛学生提出:雄鹰不是长在悬崖上的。最后根据这个造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在不断的修改,全班孩子共同早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句子:悬崖边上长着一棵挺拔的青松,它的上空盘旋着一只雄鹰。

12月14日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狐假虎威》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我引导学生把本课的生字全部进行了识记,但狐狸和老虎的经典对话朗读得不是很好。因此,我的第二课时就抓住两个角色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选出旁白、老虎、狐狸三个角色合作读课文,其他孩子就是‚百兽‛,教室过道就相当于森林深处孩子们演得不亦乐乎。后半节课我抓住课题中‚假‛这个字,让学生不断读最后一句话,去猜‚假‛的意思,很多孩子说‚狐狸的威风是假的‛,说明孩子理解的仍是‚不真实‛的意思,最后在读中才慢慢意识到,这里的‚假‛是‚借,凭着‛的意思。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继续努力。

12月15日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狐狸分奶酪》的第一课时。整个教学环节和完整,有朗读、有识字、还写了2个字。(有练写有展评呦!)因为这一课我尝试随文识字,‚酪‛‚捡‛‚拌‛‚嚷‛这些字放在课文中进行识记,不但记住了字形,还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字义。再加上《狐狸分奶酪》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发展,所以学生在感受读‚狐狸‛的‚小熊‛的对话时,感情十分充沛,非常投入。 但可惜的是,这节课没有带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如果能以填空的方法,带领学生总结一下课文主要内容,就更好了!

12月19日郭洋 教学反思:

早上带着孩子完成了《狐狸分奶酪》的练习册,发现在上完这一课后,孩子们存在几个知识漏洞。

①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连词成句中,孩子们记得加句号,但是常常丢掉逗号。(冒号、前引号就更别提了!)平时给孩子讲连词成句的最后一步要不出声地读一读,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停顿换气,那里就得加逗号,可是这一点很多孩子没有掌握。可能我的方法不够巧妙科学,如果看到的老师们有妙招的话,请赐予我吧!

②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勾画句子的题,会漏掉;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给孩子强调,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尤其是阅读题,做完后要看看有没有漏题。

12月19日 写话批改:

问题:①逗号不会使用;例子:我告诉弟弟老鼠怕猫他竟然信以为真。

②‚了‛总错写成‚子‛;例子:陈容乐当子班干部,他神气活现,得意极了。

③这是一个坏孩子写得句子;例子:我考了89分,我告诉妈妈我考了100分,妈妈信以为真。(郑佳琳、李可欣)

④错字太多:神气活现‚神‛、考试‚考‛‚试‛

⑤三个的,傻傻分不清楚。

解决办法:

①⑤出一张小卷,练一练

②③在班级里当堂指出

④ 在写话本上练习写这几个易错词语

12月20日

生听易错:散步、关切、旺盛、关切、旺盛、讨论、房屋、

12月20日郭洋 教学反思:

今天进行了《纸船和风筝》的第一课时,这节课上的比较‚艰难‛。课后反思我觉得是我的问题提得很不合理,孩子们觉得太难了,导致课堂冷场,几番引导铺垫后,好的孩子的回答也只是差强人意。

不当①:这篇课文是没有注音的,我让孩子初读课文时出声读,回答问题、勾画句子时采用默读方式。可是感受默读的读书方式是本课重点,应该在初读就默读。

不当②:应该在充分读文后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虽然我以填空形式引导,看似难度降低,实则是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但二年级孩子概括总结的水平还很低,难度能不增大吗?如果初次读文要求孩子说大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完整,句子通顺就好了。

12月21日郭洋 教学反思:

今天带领孩子们书写了《纸船和风筝》的生字。相比以前的书写指导,今天我做了些调整。

首先想让孩子们自读8个生字,尝试按结构分类,接着自己组词,以男女比拼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汇报,每组一个词就为自己的团队贡献一份,孩子们很有热情。

接着,共同交流讨论关键笔画的起笔收笔。但在范写时,我没有在黑板上写,而是写在了自己的语文书上,换种方式学生更有兴趣了,把自己的字努力和老师的进行对照。

最后我拿着红笔在教室里给学生打星,评价修改。遇到典型错误,就投屏一起修改。

12月21日郭洋 教学反思:

今天是周五,按照组里计划我们不打算进新课,我选了《纸船和风筝》课后小练笔作为今天的教学重点。

《纸船和风筝》讲的是松鼠和小熊是一对好朋友,但因为一点小矛盾彼此都不愿理对方。几天的冷战之后,松鼠先忍不了了,他把想要和好的心里话写在了一个纸船上,送给了小熊。练笔的要求是:替小熊写一个回复的贺卡送给松鼠。

首先我先出示练笔要求,接着向学生提问写贺卡的格式要求。接着进入贺卡正文,我分别从‚表明愿意和好的态度‛‚诉说冷战时难过的心情‛‚看到来信时的激动、开心‛‚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小气,用包容的心对待朋友‛这几层,引导学生一句一句练说,再一句一句写下来。整个流程十分顺畅,孩子们也畅所欲言。看似内容很多,但每层意思只要求写一句话,减轻孩子写话负担,短短几句,很少有孩子偷懒,句子也相对比较完整通顺,能力好的几个也妙语连珠,不乏有好词好句。

但是这样细致地‚教‛学生去写,就会限制孩子的思维,交上来的写话难免千篇一律。(虽然课堂上也一再强调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由发挥)学生对‚难过的样子是怎样的?‛这样的要求还达不到,只有极个别孩子能把难过的表现写具体。

《写给小熊的卡片》批改反馈

1、少数孩子出现多字、掉字现象。

2、三个‚的‛傻傻分不清楚。

3、写卡片缺少落款。

4、 错别字:愿意、永远

12月25日郭洋

针对实习老师试讲后的几点反思: 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每位老师教态自然,落落大方,敢于和学生多次互动,并且他们初次接触二年级的教材和学生就能创造这样的课堂呈现,悟性极高!(回忆同期的我,比较之下,实在佩服!)

2、三位老师的教学环节完整,且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板书设计合理巧妙,看得出前期的备课工作十分充分,对这次的课也高度重视。

3、 不管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还是学生学过的课文,三位老师都能做到挖掘亮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们在一堂课上涉及到的方法和点子,学生十分感兴趣,孩子们的回答精彩不断,值得我们学习! 需要今后我们共同攻克的:

1、备课时把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为重中之重,三位老师在这一点做得很好。这是我平时在备课时容易忽略掉的,课堂的亮点是要建立在本课目标和学生学情之上的。

2、对于一篇课文中形式相同的段落,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巧妙引导学生去感受,在读中悟。低年级孩子对重复的教学任务很容易疲劳,我们要抓住教材特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交给学生方法,并尝试让他们利用方法独立阅读完成读后任务。

3、在一节课中,判断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就是学生的回答。我们老师上课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反馈时也要明确,或表扬或建议,让学生明白别人好在哪里,自己的问题出在哪,争取后面的回答要比前一个有进步。 针对本班学生的表现,作出以下反思:

1、平时我讲的太多了,其实放手让学生去猜、去讨论,会有相当精彩的想法。

2、作为旁观者,我才发觉那几个孩子的表现竟如此好,回答也非常精彩!平时自己对孩子的进步没有发觉感受到。

3、不管你的内容精不精彩,学生都会配合,但效果如何只有自己知道,所以好好考虑一节课和凭感觉上是两种效果。

12月26日郭洋 教学反思:

今天带领学生一起做了《风娃娃》的语文练习册。一道题一道题讲解,个别没学过的字还特地写在了黑板上。但收上来批改过后发现,还是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错误。错字主要集中在‚抓住‛‚风筝‛‚草莓‛这几个词上,回答阅读题时,还存在丢掉标点符号的情况。我觉得今后在带着学生写的时候要精讲少说,老师只强调易出错的地方,予以提示。

当然,课后面对面的订正也很重要,让学生订正时先不要告诉他错因,让孩子自己先思考问题出现在哪,或查书或问同学,都是好办法,老师不要一手包办,只发脾气,是以为记。

12月27日 教学反思:

今天只有一节语文课,处理了语文园地八的一半内容。第一环节‚识字加油站‛中,课本出示了10个动物的名称,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这一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分的方法也特别多。有按照‚动物的种类‛分的,有按照‚生活的环境‛分的,还有按照‚是否会飞‛分的,回答完整,有理有据,十分精彩。原本会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但是有个女生分享分法时用了三种标准,我又着重引导学生不要犯这样的分类错误,有说明了原因,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

12月28日 教学反思:

今天执教了四年级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因为从未接触过四年级教材,再加上这篇课文学生已经学过了,所以我在备课时先细读了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又参考了教师用书,决定在科学小品文的写法上下功夫。

按照设计试讲之后,谭老师和陈老师又给了些具体的建议。可是自己功力不够,在正式讲课时,在词句的引导和讲解上还是留下了遗憾。仔细琢磨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不够深入。自己都参不透,怎么引导学生很好地感悟呢?

钟老师评课时,点出三四年级就是从句的概念到段的认识,学生如果一段话写得精彩,到了五六年级写一整篇精彩的文章就不会那么困难了。我们的孩子明年后半年也要进入三年级了,造一个通顺完整的句子这一目标我们达到了吗?今后还是要一步一步来,慢慢增加难度,否则最基本的能力也没有形成。

12月29日 复习计划:

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单元复习

①师生利用一节梳理课本内知识,下一节课学生做单元自测卷 ②学生回家听写,通读句子和单元知识点

(二)专题复习

①师生共做专题卷的易错部分,其余学生自己做 ②师批阅过后,课堂讲解提高

(三)期末模拟

①生考试

②师批阅,当堂讲解

2018/1/2 造句练习批改反馈: ‚有时候……有时候……‛

典型错例:有时候我很爱学习,有时候我不爱学习。

错因: 前半句主语位置靠后,后半句主语重复出现,句子不通顺。 修改后:我有时候爱学习,有时候不爱学习。

典型错例:有时候我在家看电视,有时候我在动物园看动物。 错因: 句子没有写出时间。 修改后:星期天,我有时候在家看电视,有时候在动物园看动物。 典型错例:有时候我在看电视,有时候我在睡觉。 错因: 句子没有写出地点。

修改后:在家里,我有时候在看电视,有时候在睡觉。 典型错例:有时候我在家里,有时候我在外面。 错因: 句子没有写出时间、在某地干什么。

修改后:星期天,有时候我在家里休息,有时候我在外面逛公园。 ‚在……在……在……‛

典型错例:我在家里看书,我在家里看电视,我在家里吃饭。

错因: ‚在家里‛和主语‚我‛重复出现;可以选择家里不同的小位置描写自己的活动。

修改后:星期天,我在书房看书,在客厅看电视,在餐厅吃饭。 典型错例:在阳台做游戏,在客厅看电视,在餐厅吃饭。 错因:缺少主语

修改后:我在阳台做游戏,在客厅看电视,在餐厅吃饭。 典型错例:我在阳台做游戏,在客厅看电视。 错因:少些一个‚在……‛

修改后:我在阳台做游戏,在客厅看电视,在餐厅吃饭。

2018年1月3日 第四单元批改反馈:

这张试卷确实有难度,但老师没讲过的难题部分,分值只占4分,其余都是基础。如果孩子这次的成绩相比于平时相差超过8分,说明基础还存在漏洞,那么我们家长朋友今后在家里给孩子额外辅导做题时,就要将基础的比重放大一些了。

试卷表现出的问题:

基础问题以前错的还在错: 古诗词填空、组词

课后题、语文园地原题全部胡写: 仿句练习(①桃花、杏花、迎春花后面应该跟两个短语,例句中就是这样,第一个词应该是形容花的种类,而不是颜色;②第二个句子是仿写排比句,虽然没有给孩子详细讲解排比句的概念,但孩子们还是忘掉了像这样的仿写句子最少写3个例子。)

最气人的是把词语写具体!很多孩子这样写‚黄色:(香蕉)(橘子)‛,压根不看上面给的例子,这还是园地中的原题啊!

审题特别不认真:①比喻句是选两种事物分别写个比喻句,小家伙不读题,大概读了却不明白‚分别‛的意思,选了两个事物硬生生凑成一个‚雷人‛的比喻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句子:我们穿的鞋好像夜晚的路。②留言条主要考格式,题目比较灵活,很多孩子知道错误却无从下手,说明见的题型还是太少。题目要求找到三处,正文没有空两格,这一处很多孩子没找到。再写一份新的留言条,好多孩子直接写‚郭老师‛‚黄老师‛,最后落款时自信地填上了自己的大名,根本没读题嘛!

标点符号题:第

2、3小题难度较大,但其余的空都不应该错。比较来看,看书多的孩子这道题扣分较少,见得多也就照猫画虎会用了。

2018年1月10日

《秋天来了》看图写话(两幅图)批改反馈: 缺点:

(1)没有看懂图中的情节。

这篇看图写话以下理解为正确:

①秋天来了,小明和小刚在果园里玩耍,(可以是玩树叶)看到爸爸妈妈在很辛苦地摘苹果,其中一个人赶去帮忙。此处不用说那个没有帮忙摘苹果的不勤劳。主题是秋天来了,写那个就偏题了。比较好的:陈容乐、

②小明小刚在玩儿的时候发现了一棵苹果树,够不着,于是就找来叔叔阿姨帮忙摘苹果。比较好的:赵芳源

③帮叔叔阿姨摘苹果。比较好的:孙彤昊

④弟弟和哥哥本来在玩儿,后来主动帮妈妈爸爸摘苹果。比较好的:李赵明天

(2)看图写话中的‚对话‛十分多余,篇幅很长却没有写到重点。

比较好的:王梓旭、张杨馨予、孙梦婕、王培瑄(没有对话也同样精彩) 典型错例:孙宇洁、

(3)把第一幅图介绍的太过详细,第二幅图却一笔带过。

典型错例:林俊宇

(4)写句子总忘记加逗号;三个地搞不清。

(5)有的孩子拿捏不好重点,把摘苹果、捡树叶的个数写得特别具体。 优点:

(1)很多孩子学会了分段写话,在写多幅图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陈恺琪

(2)描写秋天的句子越写越好了:吴红燊、葛宁卓钰

2018年1月11日

《期末综合练习二》批改反馈: 1. ‚脑袋‛的读音 2. 战士、神话、报纸

3. 狐狸钻进了果园。(‚狐狸‛和‚果园‛都要修饰)要完善两处 4. 多音字‚转‛;‚转‛与‚传‛傻傻分不清楚

2018/1/15 家庭试卷反馈:

1. ‚冰天雪地‛误写为‚冰天雨地‛ 2. ‚气球‛误写为‚汽球‛

3. :‚渐渐地( )‛括号里不要写‚变少了‛‚变小了‛,应该去掉‚了‛,短语更简单清楚。

2018/1/16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中当班长,处理同学迟到的事情。有给别人指出错误的,有摆事实讲道理的,还有动脑筋给想办法的,个个有妙招啊!最后一题,说服爸妈满足自己做家务的愿望,有撒娇劝说的,有夸下海口给承诺的,还有好言商量的,真会说话呀!

第一题:①指出这位同学的错误 ②帮助他给他想个避免迟到的方法。 第二题:①好言商量 ②给出承诺 ③撒娇

上一篇:党总支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二手车如何购买保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