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门式脚手架

2022-07-08

第一篇:可移动门式脚手架

门式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宁万达茂一期项目工程

建设单位:南宁万达茂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湖南长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南宁万达茂项目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东至良堤路、西至滨堤路、北至青坪大桥(规划)、南至青山大桥(规划)及五象大道。项目地块总规划用地面积47.29万平方米,一期规划用地面积33.69万平方米。

工程由北向南分为A、B、C、D四个区域,A区为住宅用地一,有13栋7层住宅;B区为住宅用地二,包括5栋12层住宅,4栋18层住宅,4栋33层住宅;C区为文化旅游中心,包括金街、五星度假酒店、儿童乐园、主题乐园,以及8栋100米高写字楼;D区为住宅用地三,由9栋48层高层住宅组成。其中一期工程包括B区部分,C区部分,D区全部。

其中一期住宅建筑面积52.168万㎡,其中地上43.478万㎡,地下8.69万㎡,含B1、C1、D1、D2四个区。

B1区:住宅楼共8栋塔楼,其中12层(36m高)6栋,18层(60m高)2栋,均为一层地下室,两层商业;净用地面积10230.3㎡,总建筑面积106745.1㎡,地上总建筑面积78214㎡,地下建筑面积28531.1㎡,商业建筑面积10600㎡;住宅总套数494套,机动车停车位515辆。

C1区:金街(室外步行街)地上两层,无地下室;建筑占地面积12087.87㎡,总建筑面积23500㎡。

D1区:住宅楼共9栋,每栋均为48层(150m高),地下室两层;建筑占地面积19476㎡,总建筑面积439315㎡,地上建筑面积357815㎡,地下建筑面积81500㎡。

二、编制依据

1.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以及强制性条文;

4.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5.

南宁万达茂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三、脚手架材料要求

1.门架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13-1999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产品标志。

2.移动式操作平台采用钢管为:ø48,其壁厚不得小于3.0mm。

3.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

4、连接外径48mm钢管的扣件的性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连接钢管的扣件应有明显标记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1.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扫地杆固定脚轮→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板)→装水平架→装抛撑→装剪刀撑→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铺脚手板→装设顶部栏杆→扎安全网。

2.

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搭、拆一般规定:

1)搭设前应检查所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2)搭、拆移动式操作平台必须由经安全教育持上岗证的架子工承担,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得操作。

3)搭、拆作业人员不得喝酒,在搭、拆过程中不得开玩笑。

4)搭、拆作业穿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塑料鞋和带钉的鞋。

5)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搭、拆施工。

6)搭、拆使用过程中,钢管不准触及有电线路。

7)施工中发现存在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

8)搭设移动式操作平台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

9)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10)移动操作平台上的操作工人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保险带(连接平台防护栏),穿防滑鞋。

11)应设专人对脚手架进行时常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避免大的事故的发生。

12)在搭设脚手架的同时,必须设置登扶梯,严禁在脚手架上攀登。

13)搭拆现场以及使用阶段必须作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内。

14)严禁将拆卸下来的材料和杆部件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并堆码整齐,保持现场文明

3.

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搭设及使用要求:

3.1

基本要求

3.1.1

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四轮移动式操作平台是吊顶施工临时结构,它要在出站层吊顶施工中承受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

3.1.2

四轮移动式脚手架操作平台详见附录详图。

3.2

施工准备移动平台的地面必须平整。

3.2.1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移动式操作平台的要求,向搭、拆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2按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板材、轮子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3.2.3经检查合格的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的放在耐磨地坪上,并于地坪面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3.3移动门式架搭设工艺

1)搭设要求

①为了满足现场吊顶施工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安全等要求,决定部分采用移动式作业平台进行施工。移动式作业平台采用钢管连接,移动轮采用万向轮。

②搭设所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万向轮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搭设工艺

平台面满铺2m长50mm

厚脚手板,周边设置可拆卸的0.6m高防护栏杆,栏杆周围扎密目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杆件必须与门架同步搭设,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

3.4使用要求:

1)配件应与门架配套,并应与门架可靠连接;架体在使用时,应当关闭锁止装置并设置脚部限制固定,限制其移动,可搭设抛撑,当门架高上升至两步架时,应增加下榀门架数量,使架体成“品”字型,以保证架体稳定性。移动门架仅用于装饰操作,高度不应超过6米。

2)门架的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连接棒与门架立杆配合间隙不应大于2mm。

3)架体移动时,上部应没有作业人员。

4)在作业平台上操作时,应当系挂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挂在¢6安全钢丝绳上。

5)

高处作业,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

作业平台上严禁堆放材料,临时需要使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防止坠落伤人。

7)拖动操作平台时,应设10m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现场指挥。严禁在操作平台上有人时移动。

8)禁止配电线路穿越移动门式架操作平台,或沿平台拉设。

5.4

使用过程中的要求高处作业,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拖动操作平台时,应设10m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现场指挥。严禁在操作平台上有人时动。移动式操作平台上人作业前,应将中间立柱与地面之间垫实,避免两个铁轨轨道直接力。装饰工程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施工方案禁止配电线路穿越移动式脚手架操作平台,或沿平台拉设。

6.

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验收

1)移动式操作平台在使用前,搭设完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保符合本组织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确认操作平台搭设牢固,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

2)板材按规范要求固定牢固。

3)施工荷载不得超过3KN/M2,严禁超载;架上严禁堆放或搬运材料物品,杂物要及时清理。

4)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的规定

7.轨道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拆除

1)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时,应由专人负责监护。

2)拆除移动式操作平台前,应将平台上的留存材料,杂物等清除干净。

3)平台拆除顺序一般为板材→栏杆→剪刀撑→横杆→立杆,按自上而下先装者后拆,逐步拆除,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拆除。

4)拆下的杆件和配件分类堆放,运至室外。并及时按品种、规格放整齐。

五、门形脚手架的结构计算

1

单元门形架的力学分析

1.1门形架的单元组合

门形架的单元组合如图1,其主要组成构件有门架、平行架(或钢脚手板)和十字撑,三者构成稳定的空间结构。

图1

单元门形架构造图

其中构造最复杂的是门架,其立柱带有辅助立杆及连接横杆,特点是杆系的组合不符合结构力学计算的基本条件。其次的是横梁,上下两根直杆中间以短立杆相接也不能构成桁架体系。考虑到立杆上端及横梁具有较大刚度,视为底脚处为铰的刚架基本上是合理的。

两个门架之间采用平行架及十字撑形成双排脚手架的大面。门形架大面的杆系连接也有其独特之处,即十字撑端部并不在立杆和横杆的交点处。而且十字撑杆刚度很小不能承受压力,因而只能认为有一根拉杆存在。从直观上看十字撑的存在可以使大面稳定,但静力计算可知斜杆内力并不唯一。说明大面本身的稳定是薄弱的,最终需要一个端部稳定体系予以支撑。

图2

单元门形架的荷载与计算筒图

1.2单元组合的荷载

门形架所承受的荷载如图2所示,共有三种荷载:

①由上层门架传下来的立柱轴向力N。它只在立柱内产生轴力并不产生弯矩。

②横梁上作用的脚手板及施工荷载g。

③侧向均布风荷载p。

其中侧向风荷载可以化成结点荷载进行计算。在验算立杆截面应力时附加均布风载的弯矩值即可。

1.3单元组合的内力分析

由于刚架是超静定结构,内力受杆件刚度的影响。而门形架本身的组合又不符合结构力学的条件,因而只得假设杆件的EJ值。为了使计算简化,假设横梁与立柱为等截面,且二者的EJ值相等。此时单体门架的计算如下:

①横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3)

M1=(qL2/8)×(2h+L)/(2h+3L)

M2=(qL2/8)×[1-(2h+L)/(2h+3L)]

RA=(1/2)×qL

RB=(1/2)×qL

②侧向结点荷载内力分析(图5)

M3=ph/2

VA=VB=p/2

RA=RB=ph/L

图3

横梁均布荷载图

图4

侧向结点荷载

弯矩反力图

弯矩反力图

③十字撑平面内力分析(图5)

按照十字撑平面杆件的实际位置,连接点位置在立杆的中间,粗略的观察可以认为立杆中心受压的计算长度缩短为h。但在横向荷载p的作用下,对左右脚点取矩所得斜杆内力不同,也即没有确定解。说明此杆系为瞬变体系。因而只假设斜杆通过结点才能计算。

图5

十字撑平面斜杆假设位置

1.4强度验算及实例

门架跨度L=1.2m;高度h=1.7m;门架间距B=1.8m;侧向风荷载p=350N/m2,横梁均布荷载q=(350+2700)N/m2(脚手板及施工荷载);上部门形架立柱荷载N=595N。横梁的截面积(图6)A1=3.04cm2;A2=1.51cm2;立柱主杆横截面积A0=3.04cm2。

图6

横梁截面

计算横梁惯性矩:

I=1.51×5.32+3.04×2.72=65.14cm4

W=I/y=65.14/6.66=9.78cm3

①垂直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q=3050N/m2×1.8m=5490N/m

M1=(qL2/8)×(2h+L)/(2h+3L)

=(5490×1.22/8)×(2×1.7+1.2)/(2×1.7+3×1.2)

=988.2×0.657=649N-m

M2=(qL2/8)×[1-(2h+L)/(3h+3L)]

=988.2(1-0.657)=339N-m

RA=RB=1/2qL=0.5×5490×1.2=3294N

②侧向结点荷载p作用下内力分析

P=p×B×h=350N/m2×1.8×1.7=1071N

M3=ph/2=1070×1.7/1.2=910N-m

RA=RB=ph/L=1070×1.7/1.2=1517N

③横梁强度验算

跨中弯矩最大应力:

δ=M1/W=649×103/9.78×103

=66.37N/mm2

(合格)

角点最大弯矩:

M=M1+M3=339+910=1249N-m

该处截面抵抗矩无法计算,但依据横梁抗弯矩对比,其值大于横梁。而按横粱值计算得最大应力:

δ=(M1+M3)/W=1249×103/9.78×103

=128N/mm2<215N

(合格)

④立柱计算(按压弯构件计算)

轴向力:N=N+RA+RB=595+3294+1517=5406N

弯矩:M=1/2M2+ph2/8

=1/2×339+(350×1.8×1.72)/8=397.1N-m

压弯构件强度计算式:

N/Φ×A+βmxMx/γxW1x(1-0.8N/NEx)≤f

式中:N——计算轴心压力;

Φx——弯矩作用平面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Mx——计算构件范围内的最大弯矩;

NEx=π2EA/λx2——欧拉临界力;

βmx——等效弯矩系数(取1.0);

γx——综合系数,取1.15;

f——强度计算值,215N/mm2;

A——杆件横截面积,A=304mm2

主立杆截面,φ42.7×2.5,计算其结构参数如下:

惯性矩:I=6.19cm4,W1x=1/2.135=2.9cm3;

惯性半径:i=(I/A)1/2=(6.19/3.04)1/2=1.43cm

细长比:λx=l0/i=170/1.43=119

稳定系数:Φ=0.5(查表)

欧拉临界力:NEx=π2EA/λx2

=π2×206×103×304/1192=43.6kN

纳入公式验算:5406/0.5×304+1.0×397.1×103/

[1.15×2.9(1-0.8×5406)/43600]

=35.57+132.15=167.92<215N

(合格)

六、危险源识别及控制

移动式脚手架搭设、拆卸、移动操作时,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由专职安全员陈森负责,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

危险源

危险源识别

控制措施

责任人

移动式操作平台

由于移动式操作平台属于重大危险源,在搭设、拆除及移动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高度。其彩用扣件连接、搭设、加固,移动时、上高操作时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监控责任人

陈森

移动式操作平台

爬高扶梯应设置在适当位置,不得有违规操作现象;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不得有违规操作现象;

监控责任人

陈森

移动式操作平台

现场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范要求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监控责任人

陈森

移动式操作平台

必须配戴劳保防护用品;

监控责任人

陈森

移动式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堆料不得超过规定限度;

监控责任人

陈森

七、安全及绿色施工

(1)所用钢管、扣件的质量、强度须满足要求。

(2)铺设的脚手板和挡脚板必须和大横杆绑牢,每块板的绑扎点不少于4点,外用围护安全网用16#铅丝绑在大横杆上,每点都须绑扎,上下左右要绷直,所有绑扎头必须朝向架外,以免挂拆伤人。

(3)在脚手架搭设时,各种材料必须进行可靠传递,施工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4)建立严格完善的验收和检查制度。搭设好的外架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并要挂上验收合格牌,同时对外架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安排专人对脚手架进行日常维护。

(5)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放堆放。

(6)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在搭拆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果中途必须更换操作人员,应及时对更换人员做详细交底后方可操作。

(7)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8)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识牌,不得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随意拆除和移动标识牌。

(9)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10)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凡有高血压、贫血病的、心脏病及其他不适宜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

第二篇: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一、监理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施工规范》JG130-200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广东省建设工程限制使用竹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管理规定》的通知,建管字(2003)38号

二、开工前的监理工作:

1、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和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受力计算进行审查,确保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施工安全,凡计算书中没有安全合格结论的应返工;

2、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安全责任目标及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编制监理方案及安全监理细则;

4、认真核实“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检查表”内容的完成情况,达不到要求的,督促整改;

5、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作业人员的数量及上岗证是否符合要求。

三、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控制方法:

(一)安全监理,预防为主:

1、针对工地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醒施工单位引起重视,尽量做到事前控制;

2、制定安全监理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对存在隐患通过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或及时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协调解决;

3、按时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每层段的验收工作,及时收集验收资料、材料合格证、准用证及相关各项资料;

4、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施工检查,听取整改意见,督促施工单位按期落实,消除事故隐患;

5、对检查未及时落实到位的,应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记入监理日记和监理小结;

6、对有严重事故隐患的部位、问题将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完毕,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拖延整改,监理人员将作出停工整改处理,并报告建设单位,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拒绝整改的将及时报告质监站,请上级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二)对重大事故的处理:

1、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取得工作指示;

2、配合施工单位做好保护现场、抢救人员等现场工作;

3、参与召开事故现场调查会,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协助施工单位尽快作出书面调查报告,并做好笔记;

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事故整改的跟踪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现场整改后的复检工作。

四、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监理控制工作:

(一)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材料控制工作:

1、按规范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和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及直径、规格、型号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3、检查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有裂缝、变形、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4、检查安网应是建设部认证产品,各项指标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要求;

5、检查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规范和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承载力要求,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二)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装监理工作:

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装施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1、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基础及扫地杆: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地基与基础必须根据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搭设的高度、搭设场地的地质情况,满足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承载力,确保底部立杆的稳定性,使各立杆均匀受力,在立杆下部设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扫地杆,扫地杆离支座距离不超过200mm;

2、立杆: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块,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立杆顶端家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3、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对接时扣件应交错布置,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大于500mm;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横向水平杆在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4、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墙面120mm至150mm;脚手板在两端和拐角处、沿长方向间隔15至20米处、坡道及平台两端及其他可发生滑动的部位应给予固定,操作层外侧设置大小于180mm的挡脚板;

5、连墙件:对于24米以下的单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对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脚 手 架 高 度竖向间距(h)水平间距(La)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

双 排≤50m3h3La≤40

>50m2h3La≤27

单 排≤243h3La≤40

注:h:步距;La:纵距。

6、剪刀撑:高度在24 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高度在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至60度间,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 剪刀撑斜杆与在面倾角45°50°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76

5(三)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使用期间的监理工作:

对使用中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应定期检查并作记录,发现隐患需通知限期整改完善,检查主要项目:

1、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2、步手架的整体和局垂直度偏差和立杆的沉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要注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转角处和断口处的垂直度;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脚步手板是否松动、悬挑,特别接口及转角位置;

5、与建筑物的连接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移动;

6、外包安全网、外挑安全网、安全隔离设施、外侧挡板、拦杆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整、牢固,能否正常发挥安全作用;

7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开口、断口和出入口应进行重点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8、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荷载情况,使其实际承载不超过设计荷载,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上的施工材料应随用随运,施工荷载不得大于施工组织设计的承载要求;

9、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纵横不平杆、纵横扫地杆及连墙壁件;

10、定期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阶段验收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验收作业人员及上岗证件等是否已变更。

(四)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拆除阶段的监理工作:

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拆除施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其检查主要项目:

1、拆除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拦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区非工作人员入内;

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壁件加固;

4、各构配件严禁抛郑至地面;

5、当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两端,应按规范规定设置连墙壁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五、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地的现场安全管理应依照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佛山市顺德区等地方的有关规定,全面做好该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

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报送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必须返回施工单位进行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未得到批准以前,不允许开工;

2、监理人员将每天对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责令整改;

3、对工地出现的所有不安全的隐患,监理人员将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完善;

4、对安全隐患,若施工单位迟迟不能按监理通知单要求进行整改的,或在有关安全隐患的部位(工序)继续坚持施工的,监理人员将发出局部工序的停工令,并要求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完毕同时通知建设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协助作好工地的安全管理;

5、经监理人员多次指出,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将及时向当地质监分站报告;

6、通过工地施工例会,及时协调安全隐患中出现的有关难点、要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第三篇:悬挑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

...............................................

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省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制作、安装、搭设、拆卸、使用、检验活动及实施监督管理,应遵守本规定。悬挑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以下简称悬挑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每段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4m。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筑施工悬挑架的安全监督管理。各市、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悬挑架的安全监督管理。第四条 悬挑架在搭设中,应当服从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悬挑架搭设单位应对搭设质量及其作业过程的安全负责。

第五条 悬挑架的设计、制作、搭设、拆卸、检查与验收和管理等除遵守本规定外,尚应遵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统一规定》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六条 悬挑架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必须有施工图和设计计算书,且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并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下实施。

第七条 悬挑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架体与建筑物连接及支承等构造详图、荷载取值、使用要求,架体搭设、维护及拆卸等安全技术措施。悬挑架依附的建筑结构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不得依附在砖混结构或石结构上。

第八条 悬挑架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其节点应螺栓联结或焊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与建筑结构的固定方式应经设计计算确定,并经工程设计单位认可,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对防范生产安全提出指导意见。

悬挑梁制作采用的型钢,其型号、规格、固端和悬挑端尺寸的选用应经设计计算确定,与建筑结构连接应采用水平支承于建筑梁板结构上的形式,固端长度应不小于1.5倍的外挑长度,与建筑物连接必须可靠(如由不少于两道的预埋U型螺栓与压板采用双螺母固定,螺杆露出螺母应不少于3扣),连接强度应经计算确定。

第九条 悬挑架架体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牢靠连接,连墙件应设置在与悬挑梁相对应的建筑物结构上。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每两步三跨或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架体立面投影面积每27m2以内应设置一道刚性连墙件。严禁采用钢筋铁丝等柔性连墙件。

第十条 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沿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连续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m,剪刀撑水平夹角为45°-60°,将构架与悬挑梁(架)连成一体。

第十一条 构架底部与悬挑结构应连接牢靠,不得滑动或窜动。构架底部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扫地杆应贴近悬挑梁(架),纵向扫地杆距悬挑梁(架)不得大于20cm;首步架纵向水平杆步距不得大于1.5m。

第十二条 架体结构在下列部位应有加强措施:

1、架体立面转角处;

2、架体与塔吊、电梯、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等设备需要断开或开口处;

3、其它特殊部位。

第十三条 卸料平台应单独搭设,其荷载应直接传递给工程结构或地面,不得传递给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架体。

第十四条 材料及制作

1、悬挑架构配件采用的原、辅材料材质及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按规定进行进场验收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构配件不得使用:(1)焊接件严重变形且无法修复或严重锈蚀的;(2)螺栓连接件变形、磨损、锈蚀严重或螺栓损坏的;(3)悬挑支承件变形、磨损严重的;(4)其它不符合要求的。

2、构配件制作应满足设计要求。

3、悬挑架所采用的螺栓连接件,不得使用板牙套丝或螺纹锥攻丝。

4、悬挑架构配件加工前,必须进行设计计算、绘制设计图纸;加工完后应进行检验,焊接件焊缝应进行探伤检验。

第十五条 搭卸前准备工作

1、安装、拆卸作业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员应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准确放线定位。第十六条 搭设

1、悬挑支承结构安装完后,应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构架搭设。

2、悬挑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搭设。悬挑架构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要求。

3、同一单位工程的外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不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架体材料搭设。

第十七条 悬挑架搭设完后,总承包单位应按本规定以及专项施工方案等的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使用。有下列情形之一,应进行检查验收:(1)单层悬挑架搭设完毕;(2)多层悬挑架每次搭设完毕;(3)强台风等恶劣天气后,投入使用前;(4)停用一个月以上,重新启用前。

第十八条 悬挑架防护

1、沿架体外围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顺环扣逐个与架体绑扎牢固。安装时,密目网上的每个环扣都必须穿入符合规定的纤维绳,允许使用强力及其他性能不低于标准规定的其他绳索(如钢丝绳或金属线)代替。

2、架体底层的脚手板必须铺设牢靠、严实,且应用平网及密目式安全网双层兜底。

3、在每一个作业层架体外立杆内侧应设置上下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挡脚笆),上道栏杆高度为1.2m,下道栏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为0.18m(挡脚笆高度不小于0.5m)。塔吊处或开口的位置应密封严实。

4、施工现场暂时停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九条 悬挑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下列作业:

1、在架体上推车;

2、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

3、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4、物料平台与架体相连接;

5、任意拆除架体结构件或连墙件;

6、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7、利用架体支顶模板;

8、其它影响架体安全的作业。

第二十条 拆卸

1、悬挑架拆卸前,作业人员应对拟拆卸悬挑架的完好性进行检查。

2、拆除工作必须按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3、拆除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卸时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措施,严禁抛掷物料。

第二十一条 悬挑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或集中堆载;架体上的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应及时清理。第二十二条 夜间或遇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等天气,不得进行安装与拆卸作业。

第二十三条 悬挑架搭设、拆卸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负责统一指挥的人员和专职监护的人员。各工序应当定岗、定人、定责。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

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细则

一、监理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施工规范》JG130-200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

1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广东省建设工程限制使用竹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管理规定》的通知,建管字(2003)38号

二、开工前的监理工作:

1、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和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受力计算进行审查,确保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施工安全,凡计算书中没有安全合格结论的应返工;

2、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目标、安全责任目标及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编制监理方案及安全监理细则;

4、认真核实“工程项目开工安全生产条件检查表”内容的完成情况,达不到要求的,督促整改;

5、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作业人员的数量及上岗证是否符合要求。

三、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控制方法:

(一)安全监理,预防为主:

1、针对工地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醒施工单位引起重视,尽量做到事前控制;

2、制定安全监理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对存在隐患通过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或及时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协调解决;

3、按时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每层段的验收工作,及时收集验收资料、材料合格证、准用证及相关各项资料;

4、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施工检查,听取整改意见,督促施工单位按期落实,消除事故隐患;

5、对检查未及时落实到位的,应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记入监理日记和监理小结;

6、对有严重事故隐患的部位、问题将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完毕,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拖延整改,监理人员将作出停工整改处理,并报告建设单位,若施工单位对隐患、问题拒绝整改的将及时报告质监站,请上级主管部门严肃处理。

(二)对重大事故的处理:

1、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取得工作指示;

2、配合施工单位做好保护现场、抢救人员等现场工作;

3、参与召开事故现场调查会,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协助施工单位尽快作出书面调查报告,并做好笔记;

4、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事故整改的跟踪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意见,协助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事故现场整改后的复检工作。

四、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监理控制工作:

(一)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材料控制工作:

1、按规范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和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及直径、规格、型号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3、检查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有裂缝、变形、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4、检查安网应是建设部认证产品,各项指标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及规范要求;

5、检查脚手板的材料应符合规范和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承载力要求,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二)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装监理工作:

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安装施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1、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基础及扫地杆: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地基与基础必须根据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搭设的高度、搭设场地的地质情况,满足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承载力,确保底部立杆的稳定性,使各立杆均匀受力,在立杆下部设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扫地杆,扫地杆离支座距离不超过200mm;

2、立杆: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块,立杆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立杆顶端家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米,高出檐口上皮1.5米,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3、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对接时扣件应交错布置,不宜设在同步同跨内,水平方向错开距离大于500mm;纵向水平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横向水平杆在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4、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墙面120mm至150mm;脚手板在两端和拐角处、沿长方向间隔15至20米处、坡道及平台两端及其他可发生滑动的部位应给予固定,操作层外侧设置大小于180mm的挡脚板;

5、连墙件:对于24米以下的单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对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脚 手 架 高 度竖向间距(h)水平间距(La)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

双 排≤50m3h3La≤40

>50m2h3La≤27

单 排≤243h3La≤40

注:h:步距;La:纵距。

6、剪刀撑:高度在24 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高度在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至60度间,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

剪刀撑斜杆与在面倾角45°50°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76

5(三)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使用期间的监理工作:

对使用中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应定期检查并作记录,发现隐患需通知限期整改完善,检查主要项目:

1、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2、步手架的整体和局垂直度偏差和立杆的沉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要注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转角处和断口处的垂直度;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脚步手板是否松动、悬挑,特别接口及转角位置;

5、与建筑物的连接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移动;

6、外包安全网、外挑安全网、安全隔离设施、外侧挡板、拦杆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完整、牢固,能否正常发挥安全作用;

7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开口、断口和出入口应进行重点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8、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荷载情况,使其实际承载不超过设计荷载,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上的施工材料应随用随运,施工荷载不得大于施工组织设计的承载要求;

9、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在使用期间,严禁拆除纵横不平杆、纵横扫地杆及连墙壁件;

10、定期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阶段验收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验收作业人员及上岗证件等是否已变更。

(四)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拆除阶段的监理工作:

检查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拆除施工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其检查主要项目:

1、拆除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时,地面应设置围拦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区非工作人员入内;

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壁件加固;

4、各构配件严禁抛郑至地面;

5、当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两端,应按规范规定设置连墙壁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五、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地的现场安全管理应依照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佛山市顺德区等地方的有关规定,全面做好该工地的安全管理工作:

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报送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各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必须返回施工单位进行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未得到批准以前,不允许开工;

2、监理人员将每天对脚手架(移动脚手架,门式脚手架)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责令整改;

3、对工地出现的所有不安全的隐患,监理人员将书面通知施工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完善;

4、对安全隐患,若施工单位迟迟不能按监理通知单要求进行整改的,或在有关安全隐患的部位(工序)继续坚持施工的,监理人员将发出局部工序的停工令,并要求对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完毕同时通知建设单位,要求建设单位协助作好工地的安全管理;

5、经监理人员多次指出,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人员将及时向当地质监分站报告;

6、通过工地施工例会,及时协调安全隐患中出现的有关难点、要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第四篇:门式脚手架

一般常用的标准型门架的宽度为1.219m,高度有1.9m和1.7m.。门架的重量,当使用高强壁钢管时为13-16kg;使用普通钢管时为20-25kg。梯形框架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多用于模板支撑架,活动操作平台和砌筑里脚手架,架子的梯步可供操作人员上下平台之间,简易门架的宽度较窄,用于窄脚手板。还有一种调节架,用于调节作业层高度,以适应层高变化时的需要。

门架之间的连接,在垂直方向使用连接棒和锁臂,在脚手架纵向使用交叉支撑,在架顶水平面使用水平架或脚手板,交叉支撑和水平架的规格根据门架的间中距来选择,一般多采用

1.8m。

(2)底座和托座,底座有三种,可调底座可调高200-550mm,主要用于支模架以适应不同支模高度的需要,脱模时可方便地将架子降下来,用于外脚手架时,能适应不平的地面,可用其将各门架顶部调节到同一水平面上。简易底座只能起支承作用,无调高功能,使用它时要求地面平整。带脚轮底座多用于操作平台,以满足移动的需要。

托座有平板和U形两种,置于门架竖杆的上端,多带有丝杆以调节高度,用于支模架。

(3)其它部件

有脚手板、梯子、扣墙器、栏杆、连接棒、锁臂和脚手板托架等。

脚手板一般为钢脚手板,其两端带有挂扣,搁置在门架的横梁上并扣紧,在这种脚手架中,脚手板还是加强脚手架水平刚度的主要构件,脚手架就每隔3-5层设置一层脚手板。

梯子为设有踏步的斜梯,分别扣挂在上下两层门架的横梁上。扣墙器和扣墙管都是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的拉结件。扣墙器为花篮螺栓构造,一端带有扣件与门架竖管扣紧,另一端的螺杆锚入墙中,旋紧花篮螺栓,即可把扣墙器拉紧,扣墙管为管式构造,一端的扣环与门架拉紧,另一端为埋墙螺栓或夹墙螺栓,锚入或夹紧墙壁。

托架分定长臂和伸缩臂两种形式,可伸出宽度0.5-1.0m,以适应脚手架距墙面较近的需要。

第五篇:脚手架门式规范

安徽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8-2000

本章内容节选部分其他内容省略!

1-6章内容(略)

7 .搭设与拆除

7.1 施工准备

7.1.1脚手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本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7.1.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应按本规范第3章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门架、配件。7.1.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应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7.2基础

7.2.1地基基础施工应按本规范第6.8.2条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

7.2.2基础上应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7.3搭设

7.3.1搭设门架及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和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2节要求;

2.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应按本规范第7.4.5条要求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4.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5.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6.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7.底层钢梯的底部应加设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的立杆上,钢梯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8.栏板(杆)、挡脚板应设置在脚手架操作层外侧、门架立杆的内侧。

7.3.2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的搭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门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门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7.3.3连墙件的搭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5节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

2.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确保脚手架稳定的临时拉结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连墙件宜垂直于墙面,不得向上倾斜,连墙件埋入墙身的部分必须锚固可靠;

4.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7.3.4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60N·m,并不得小于40N·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

7.3.5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同步搭设升高,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封闭结构;如不能封闭时,在脚手架两端应按本规范第

6.5.2条增设连墙件。

7.4验收

7.4.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按本规范第7.3节和本规范第7.4.5条的规定对脚手架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7.5 拆除

7.5.1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7.5.2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7.5.3拆除脚手架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7.5.4脚手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及下列安全作业的要求进行:1.脚手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2.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最后拆除连墙件;

3.在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4.连墙杆、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5.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6.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室内堆存;7.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除,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8. 安全管理与维护

8.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成捆用机械吊运或由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8.0.1搭拆脚手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脚手架操作。8.0.2搭拆脚手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8.0.3操作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混凝土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8.0.4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8.0.5施工期间不得拆除下列杆件:

1.交叉支撑,水平架;

2.连墙件;

3.加固杆件:如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等等;

4.栏杆。

8.0.6作业需要时,临时拆除交叉支撑或连墙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交叉支撑只能在门架一侧局部拆除,临时拆除后,在拆除交叉支撑的门架上、下层面应满铺水平架或脚手板。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恢复拆除的交叉支撑;拆除时间较长时,还应加设扶手或安全网;

2.只能拆除个别连墙件,在拆除前、后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应在作业完成后立即恢复;不得在竖向或水平向同时拆除两个及两个以上连墙件。

9模板支撑与满堂脚手架

9.1一般规定

9.1.1门式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支撑和满堂脚手架时,结构、构造设计应根据荷载、支撑高度、使用面积等作出,并列入施工方案中。

9.1.2门式脚手架用于模板支撑时,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及《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中有关规定取值,并进行荷载组合。门式脚手架用于满堂脚手架时,荷载应按实际作用取值,门架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5.2.1、第9.1.4和第9.1.5条规定进行计算。

9.1.3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的基础做法应符合本规范第6.8节要求,当模板支撑架设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挑台等结构上部时,应对该结构强度进行验算。

9.1.4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当超过200mm时,一榀门架承载力设计值,即本规范(5.2.1/5)式Nd应根据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进行修正:伸出长度为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90,超过300m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80。模板支撑架的高度调整宜以采用可调顶托为主。9.1.5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构造的设计,宜让立杆直接传递荷载。当荷载作用于门架横杆上时,门架的承载能力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荷载对称作用于立杆与加强杆范围内时,应取0.9;当荷载对称作用在加强杆顶部时,应取0.70;当荷载集中作用于

横杆中间时应取0.30。

9.2模板支撑

9.2.1门架、调节架及可调托座应根据支撑高度设置,支撑架规范图9.2.3的构架形式支撑。

9.2.4门架用于楼板模板支撑时,门架间距与门架跨距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门架可按照本规范第9.3.4条设置水平加固杆;楼板模板支撑较高时(大于10m),门架可按照本规范第

9.3.5条设置剪刀撑。

9.2.5门架用于整体式平台模板时,门架立杆、调节架应设置锁臂,模板系统与门架支撑应作满足吊运要求的可靠连接。

9.3满堂脚手架

9.3.1门架的跨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经设计确定,间距不宜大于1.2m。

9.3.2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并应采用锁销与门架立杆锁牢,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拆除。

9.3.3水平架或脚手板应每步设置。顶步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并应采用可靠连接方式与门架横梁固定,大于200mm的缝隙应挂安全平网。

9.3.4水平加固杆应在满堂脚手架的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9.3.5剪刀撑应在满堂脚手架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m间距设置,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

9.3.6满堂脚手架距墙或其他结构物边缘距离应小于0.5m,周围应设置栏杆。

9.3.7满堂脚手架中间设置通道时,通道处底层门架可不设纵(横)方向水平加固杆,但通道上部应每步设置水平加固杆。通道两侧门架应设置斜撑杆。

9.3.8满堂脚手架高度超过10m时,上下层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外侧应设置抛撑或缆风绳与地面拉结牢固。9.3.9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可采用逐列逐排和逐层搭设的方法,并应随搭随设剪刀撑、水平纵横加固杆、抛撑(或缆风绳)和通道板等安全防护构件。

9.3.10搭设、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施工操作层应铺设脚手板,工人应系安全带。

9.4搭设与拆除

9.4.1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在安装前应在楼面或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9.4.2模板支撑及满堂脚手架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

附录A门架、配件质量分类

A.1门架及配件质量类别及处理规定

A .1.1门架及配件可分为A、B、C、D四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A类:有轻微变形、损伤、锈蚀。经清除粘附砂浆泥土等污物、除锈、重新油漆等保养工作后可继续使用;2.B类:有一定程度变形或损伤(如弯曲、下凹),锈蚀轻微。应经矫正、平整、更换部件、修复、补焊、除锈、油漆等修理保养后继续使用;

3.C类:锈蚀较严重。应抽样进行荷载试验后确定能否使用,试验按现行行业标准《门式钢管脚手架》(JGJ76)中第6节有关规定进行。经试验确定可使用者,应按B类要求经修理保养后使用;不能使用者,则按D类处理;

4.D类:有严重变形、损伤或锈蚀。不得修复,应报废处理。

上一篇:考研英语心得体会下一篇:抗战纪录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