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原理第10章

2022-09-28

第一篇:市场营销原理第10章

激光原理教案第5章

长 春 理 工 大 学

《激光原理技术及应用》讲义

(第5章 典型激光器)

王 菲

长春理工大学

2007年5月

No:

长 春 理 工 大 学

纸 第五章 典型激光器(2学时)

§1. 气体激光器

一、 氦氖激光器 He-Ne激光器:连续光,

波长:红632.8nm,1.15um,3.39um,橙(612nm,604nm),黄594nm,绿543nm 1. 结构

组成:放电管、电极和光学谐振腔。

增益低,多采用平凹腔,平面镜为输出镜,T=1-2%。

放电管由毛细管和贮气管构成,是产生激光的地方。毛细管的尺寸和质量是决定激光器输出性能的关键因素,放电只限于毛细管,贮气管里不发生放电,贮气管的作用是增加了放电管的工作气体总量。电极采用冷阴极材料。

按放电管和谐振腔的放置方式分为内腔式、外腔式、半内腔式。 2.工作原理

工作物质是He原子和Ne原子混合气体。激光跃迁产生于Ne原子的不同激发态间,He原子是辅助气体,用作对Ne原子的共振激发能量转移。

共振激发能量转移:亚稳态原子A*与基态原子B相碰撞,使B变为受激原子B’,而A*变为基态原子A的过程。

He的亚稳能级23S

1、21S0分别和Ne的亚稳能级2S

2、3S2重合。混合气直流放电时,高能电子把He原子由基态激发到各种激发态,在衰变过程中大部分被23S

1、21S0收集,通过共振能量转移,使Ne原子被激发到2S

2、3S2中。

No:

长 春 理 工 大 学

二、CO2激光器

CO2激光器的工作气体是CO

2、N2和He的混合气体。波长9-11um间,处于大气传输窗口(吸收小,2-2.5um;3-5um;8-14um)。利用同一电子态的不同振动态(对称、弯曲和反对称振动)的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CO2激光器中与激光跃迁有关的能级是由CO2分子和N2分子的电子基态的低振动能级构成的。CO2振动模型如图。

工作原理:

激光跃迁主要发生在00011000和00010200两个过程,泵浦过程: 1)电子碰撞激发

e*+CO2(0000) CO2(0001)+e 受到电子碰撞的CO2分子被激发到高振动激发态通过振动模间能量交换,被能级0001收集。

2)N2分子共振能量转移

电子碰撞激发N2的振动能级的总截面很大。N2和CO2的基态分子发生碰撞时,N2将激发能量转移给分子,使之激发到0001能级。N2作用类似He-Ne中的He。激光下能级衰变慢,不利于抽空,He与该能级CO2分子碰撞使其衰变加快,利于下能级抽空,He热导率高,利于把放电区剩余热量带走,避免热效应造成的下能级粒子数积累。

No:

长 春 理 工 大 学

§2.半导体激光器

一、 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PN结在外加电压V=Eg/e时,平衡态破坏,多数载流子分别流入对方而变为少数非平衡载流子,(e从N区的导带注入到P区与其中空穴复合,空穴从P区的价带注入到N区)非平衡载流子间的复合以光辐射形式放出即自发发射,自发发射光对腔模起到 “种子”的作用,价带电子吸收自发发射光子后跃迁到导带即受激吸收,若导带中电子在自发发射光子作用下与价带空穴复合发射出光子即受激辐射。

半导体产生受激光发射作用的条件:导带能级上被电子占据的几率大于与辐射有关的价带能级(激光跃迁不是发生在十分确定的两个能级间,而是发生在能量分布较宽的许多能级间)上被电子占据的几率。

粒子数反转条件:导带与价带中的费米能级之差大于禁带宽度。

二、基本结构

No:

长 春 理 工 大 学

§3.固体激光器

一、 工作物质

对材料的要求:窄荧光线宽、强吸收带、高量子效率。

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由基质材料和激活离子两部分构成。基质材料决定了工作物质的物理性能;激活离子是激光工作物质的发光中心,决定了工作物质的光谱特性和激光的上能级寿命,而不同的基质、工作物质的不同温度也将使激光输出波长略有变化。

1. 基质材料

基质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透光性、均匀性)、机械性能(硬度、抗裂强度)和热特性(高热导率),与掺杂离子的晶格匹配,应能为激活离子提供合适的配位场,同时还要考虑它与掺入离子的大小和原子价匹配。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的基质材料主要有玻璃和晶体。

2. 激活离子

要求:适合激光跃迁的能级结构、独特的电荷状态和自由离子结构

激活离子的电子组态中,未被填满壳层的电子处于不同的运动轨道和自旋运动状态,形成一系列的能级,激光的光谱特性均由激活离子这些未满壳层的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产生。主要有稀土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锕系离子。

二、泵浦技术

1.泵浦源:弧光灯和激光二极管 2.泵浦方式

侧面(横向)泵浦和端面泵浦

No: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原理第2章习题

1. 通常通信信道的带宽越大,在数据传输中失真将会()

A. 严重B. 不变C.越大D. 越小

2.已知某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为64kbit/s,一个载波信号码元有4个有效离散值,则该信道的波特率为()

A.16kBaudB.32 kBaudC.64 kBaudD. 128 kBaud

3. 某信道的波特率为1000Baud,若令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4kbit/s,则一个信号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值个数为()

A. 2B.4C. 8D.16

4.有一条无噪声的8kHz信道,每个信号包含8级,,每秒采样24*103次,则可以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是()

A 24 kbit/sB. 32 kbit/sC. 48 kbit/sD.72 kbit/s

5.假设一个信道的带宽是3000Hz,信噪比为20dB,那么这个信道可以获得的理论最大传输速率是()

A.1 kbit/sB.32 kbit/sC.20 kbit/sD. 64 kbit/s

6.测得一个以太网数据的波特率是40Mbaud,那么其数据率是()

A.10Mbit/sB.20 Mbit/sC.40 Mbit/sD.80 Mbit/s

7.用PCM对语音进行数字量化,如果将声音分成128个量化级,采样频率为8000次/秒,那么一路话音需要的数据传输率为()

A. 56 kbit/sB.64 kbit/sC. 128 kbit/sD.1024 kbit/s

8.[2009]在无噪声的情况下,若某通信链路的带宽为3KHz,采用4个相位,每个相位具有4种振幅的QAM调制技术,则该通信链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

A.12kbit/sB. 24kbit/sC. 48kbit/sD. 96kbit/s

9.[2011]若某通信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it/s,采用4相位调制,则该链路的波特率是()。

A.600波特B.1200波特C.4800波特D.9600波特

第三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案-第5章

第5课

教学内容:

2.4.8 MCS-51单片机指令的时序 第3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1基本知识

3.2分支程序设计实例分析

3.3循环程序设计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了解:MCS-51单片机指令时序;程序设计方法;汇编语言格式及汇编方法

掌握:分支程序设计要点,先分支后赋值程序设计,先赋值后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要点,实例2程序设计方案。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重点:

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提示:

一、重点内容与要点分析

(一)MCS-51单片机指令的时序

执行指令的最小时间单元是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由12个时钟周期构成,分为6个S状态。一般每个机器周期中ALE和/PSEN信号有效两次。指令长度有单字节、双字节、三字节三种情况。执行指令的时间有单周期、双周期、四周期三种情况。单字节指令的执行时间有单周期、双周期、四周期三种情况;双字节指令的执行时间有单周期、双周期两种情况;三字节指令的执行时间都为双周期。具体指令的长度和执指时间见附录。

(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掌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 1.画出清晰的程序流程图

一般地,开发者都是首先对自己开发的项目进行仔细地分析了解,在心里有个大概的框架后就开始编程序。但是程序是很难一步到位的,当需要改变一点小小的漏洞或者是要加入一个新的功能时,编程者往往显得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最好在进行编程前画出整个项目的流程图,这样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目了然,而且要尽量详细具体,重要的地方应作上标记,便于以后作修改时能很快明白自己的思路。总之在编程过程中,有了流程图,就有了自己的主线,即使以后需要作大的变动,根据在流程图中的标记和说明,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以免在焦头烂额之际,思路不清晰而陷入困境。 2.变量定义的直观性

大家肯定听说过Windows编程中的匈牙利命名法,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变量名称的直观性,从变量的名称就能知道该变量的基本含义和用途,这样方便自己和别人理解程序,提高效率。其实在汇编程序中也可以实现,使用伪指令EQU和BIT即可。EQU用于定义字节常量,此变量可以代表地址,也可以代表立即数,只是使用时要注意如果是立即数的话,必须要在变量名称前面加上#号。还要注意在以字母开始的变量值前面加上0,如FFH应写成0FFH,否则会报错。BIT用于定义位变量。请看下面这段程序: SPEED_1 EQU 10H SPEED_2 EQU 20H SPEED_3 EQU 30H COUNT_H EQU 8DH COUNT_L EQU 10H ALARM_1 BIT 83H ALARM_2 BIT 84H ALARM_3 BIT 85H 一看就知道上面变量的基本含义,SPEED肯定和速度有关,COUNT和计数有关,ALARM和报警有关。当使用MOV A,SPEED_1时,SPEED_1是地址变量,即将10H地址单元中的数据送到寄存器A中。MOV A,#SPEED_1语句中,SPEED_1代表立即数,因为它前面有#号,即将立即数10H送到寄存器A中。注意:字符串变量的长度不能太长,一般宜在12个英文字母左右,否则编译会出错。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修改特别方便,当程序需要变动存储单元时,不用在每个使用此变量的地方轮流去修改,而只要在变量表中将相应的地址更改即可,如:如果以后需要加上一个存储单元而占用10H,将10H地址变成别的地址数值,假设为11H,按照一般的写法需要在程序中将地址10H逐个换成11H,特别麻烦。如果建立变量表的话,只需将该字符串变量对应的地址值改变即可,因为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是字符串变量。例如,如果在程序中使用了10个MOV A,10H赋值语句,如果没有使用变量表,需要将10个10H地址值变成11H,如果是使用了变量表,只需将字符串变量对应的地址值由10H变成11H即可。

3.间接寻址的使用

一般提到间接寻址大家首先会想到DPTR,这是个16位的外部RAM地址寄存器。但是我要说的是内部的RAM地址寄存器,51系列单片机中8052单片机内部有256字节的RAM,我们可以用直接寻址访问其中00H-7FH字节单元,而80H-FFH范围内的内部RAM地址和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空间是重叠的,因此51规定对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的访问只能用直接寻址方式,而对于80H-FFH范围内的内部RAM地址只能用间接寻址,一般使用的指令是: MOVX @Ri,A 和MOVX A,@Ri

例如将内部RAM地址81H的数据送到寄存器A,程序如下:

MOV R0,#81H MOVX A,@R0

将寄存器A的数据送到内部RAM地址81H,程序如下: MOV R0,#81H MOVX @R0,A 4.中断现场的保护

在使用多种中断方式后,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如果有一个寄存器的数据没有保护好,那么付出的调试代价是巨大的,这点大家肯定有体会。如果内部RAM变量不多的话,可以将堆栈大小尽量设大些,而且最好在每次进入中断的时候都进行压栈,主要针对寄存器A、B、C、PSW。注意在退出中断时执行退栈指令。还有就是注意堆栈的大小防止溢出。

5.返回指令的使用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值得提的,但是在初学者中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RET指令是子程序返回指令,但是好多人把它当成一个万能的回转指令,其功能是完成从堆栈中取出以前压入的16位地址送入PC,从而完成子程序的返回。但是有些人总是使用RET指令返回到自己预想的地方,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致命的。

二、教学方式

在课堂讲授教学内容后,留20分钟,学生作报告。课堂讲授为主,结合电子CAI课件和教学网站,提供教学效果。

三、作业

1. 结合实例2回答以下问题:

(1)冒泡程序结束后为什么A中内容与任何数据单元都不同? (2)ORG 0100H的作用?为什么说是伪指令?

(3)分支程序中 X=-1时,写入 #FFH → A→31H,但最后31H单元中内容为什么不是-1?

2. 试将实例2参考程序改为能使64个数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并说明改动理由。 3. 试编写能将存放在片外RAM的100个数进行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双循环程序,并加以必要说明。

4. 讨论 在实例2中

(1)在1轮冒泡比较循环中,R0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又是多少? (2)在第10轮冒泡比较循环中,R0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又是多少? (3)在最后1轮冒泡比较循环中,R0的最小值是多少?最大值又是多少?

5.冒泡法排序程序,如果改变数组长度为7,数据从40单元开始存放,如何修改程序? 6.编写程序,把累加器中的8位无符号二进制数转换成为(两个字节)BCD码。百位数存入HUND变量单元,十位数和个位数存入相邻的变量单元TENONE中。这段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以符号BINBCD表示。

第四篇:马克思原理选择判断题(第3章)

第三章63

一、单项选择题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 )

A.劳动者B.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

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D )

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这是( C )

A.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5、划分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准是 ( B )

A.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D.上层建筑的性质

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C)

A.地理环境B.人口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的关系问题

A.思维与存在B.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8、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美国人务实等等。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 D )

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B.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基因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各民族的自然、社会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 B )决定的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思想属性D.血缘

10、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指( D )

A.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B.社会发展历史就是自然发展历史

C.社会发展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历史过程

D.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似,是一个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辨证发展过程

1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A)

A.重要动力B.基本动力

C.直接动力D.次要动力

1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物质变换过程D.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1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C)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14、区分国家性质的根据是 (D)

A.人口多少和领土大小B. 政体

C.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D. 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1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B)

A.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16、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D)

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转变B.社会主义革经济制度的根本转变

C.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7、“社会发展既具有合规律性,又具有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种看法是( A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机械决定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D.历史循环论观点

18、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方面是( B )

A.劳动工具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形式

19、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环境中,保持了持续较快的增长。这说明( A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巨大反作用

B.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只要发生变化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不存在的斗争是( D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C)

A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2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24、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进步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

25、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D)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激化

26、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2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属于( C) 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28、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2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事社会历史的主体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3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C)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必然和偶然的统一D有些偶然有些必然

二、双项选择题

1、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 CD)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2、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BD)

A.历史命运的决定者B.政治斗争的组织者

C.历史规律的影响者D.时代要求和任务的体现者

3、“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两者表现的是: (AB)

A.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D. 两种不成立的错误观点

4、下列各项体现人与社会关系的有 (AC)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5、“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AB)

A.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

B.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发展

C.人类社会就是自然历史的一部分

D.社会科学家可以向自然科学家一样,精确的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

6、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准是(CD)

A.社会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

B.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

C.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D.协调、可持续发展

7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是()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社会意识决定于社会存在

8、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的成就都超过了当时的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CD)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9、马克思说过:“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说明( CD)

A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力的发展B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后不会灭亡

C生产力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源动力D生产力的发展是新的生产关系产生的物质条件

10、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BC)

A人们不能改变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C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的发展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11、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科学技术( CD)

A可以代替生产力各个要素B 本身就是生产力

C科学技术会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巨大进步D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1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BC)

A它规定了自己经济基础的内容B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17、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社会形态是( AB)

A具体的、历史的B有机统一的整体C永恒不变的D超历史的

13、“历史不过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句话表明(AB)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4、“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D)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马克思主义英雄史观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CD)

A历史发展没有规律的B历史发展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历史发展的作用因素多种多样D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因

16、从产生的根源看,宗教是(BC)的产物。

A无知B自然压迫C社会压迫D恐惧

17、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其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 BD) A必然性B统一性C历史选择性D多样性

三、判断题

1、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D

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因而也是决定性因素。C

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D

4、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D

5、宗教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C96

6、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D100

7、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实际生产能力。C

8、科学技术只有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才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D101

9、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C101

10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D105

1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112

12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这个轴心展开的。C116

13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116

14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D119

15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128

16每个人在历史上都会发挥作用。D

第五篇: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 简答

1:A类地址

(1)A类地址第1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3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第一位固定为0.

(2)A类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3)A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范围(10.0.0.0---10.255.255.255)

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B类地址

(1) B类地址第1字节和第2字节为网络地址,其它2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两位固定为10.

(2)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3) 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就会得到其中一个IP。

::191.255.255.255 哪去了?

C类地址

(1)C类地址第1字节、第2字节和第3个字节为网络地址,第4个字节为主机地址。另外第1个字节的前三位固定为110。

(2)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3) C类地址中的私有地址:

192.168.X.X是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D类地址

(1)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四位固定为1110。

(2) D类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E类地址

(1) E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它的第1个字节的前五位固定为11110。

(2) E类地址范围:240.0.0.1---255.255.255.254 IP地址如果只使用ABCDE类来划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一个有500台主机的网络,无法使用C类地址。但如果使用一个B类地址,6万多个主机地址只有500个被使用,造成IP地址的大量浪费。因此,IP地址还支持VLSM技术,可以在ABC类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子网。 无类地址

除ABCDE以外的IP地址段划分方式,如:192.168.1.0 255.255.255.252等非成C段划分的地址

2.

当内部网络中的一台主机想传输数据到外部网络时,它先将数据包传输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检查数据包的报头,获取该数据包的源IP信息,并从它的NAT映射表中找出与该IP匹配的转换条目,用所选用的内部全局地址(全球唯一的IP地址)来替换内部局部地址,并转发数据包。 当外部网络对内部主机进行应答时,数据包被送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内部全局地址的数据包后,它将用内部全局地址通过NAT映射表查找出内部局部地址,然后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替换成内部局部地址,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内部主机。

3 专用地址共有三段

10.0.0.0/8(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特点:只能在一个机构内部使用, 不能和因特网上的公有地址通信。

4 静态路由是由拥有权限的管理员手动写入到路由表里的

而动态路由是根据协议的不同向邻近的路由器相互交换路由信息来获取的

当然这个协议还是要由管理员去配置比如2个路由器都配置了ospf的话并且属于临接的路由器,那么它们就会自动的交换路由表里的信息 这个即是所谓的动态路由是学习来的

上一篇:三八节活动方案xx年下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