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题结题报告

2022-10-26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课题结题报告》,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初中物理课题结题报告

物理课题结题报告

我校在xx学校的领导下,在我校领导的关怀下,确定下列研究性子课题,在物理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本着自主合作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子课题为主进行有效的探索。

“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多样化的探究形式与探究内容选择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探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

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家搞科学研究,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观察、分类、比较等等。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学生很难重复体验科学家当年的科学发现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可能只涉及科学探究的一个要素或多个要素,学生需要探究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探究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满足成就感。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探究式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合作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协作完成,凭借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大脑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学习,不断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使学习内容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同时实现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素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多样化的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实现课改新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无疑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1、实用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式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反思。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学活动中:⑴明确“以学生为中心”;⑵ 重视“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⑶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⑷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⑸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⑹ 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3、探究式教学的信息加工理论

科学在本质上是探究,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如果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把实验仅当作验证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方法去教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绝对化的科学知识观、错误的科学方法论和片面的科学发展观。从信息处理过程出发,认为教学与其着眼于知识的掌握,毋宁更注意教学信息处理过程本身,并建立了与此种思想相对应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4、人本主义的探究式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探究式教学理论不仅对学生提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目标,而且为了使科学教师能切实开展探究式教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张“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用的主要做法。”反对把探究式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活动,使其脱离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而是围绕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

①设计高中物理的教学探究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唤起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想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探究;注重方法引导,使学生会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爱探究。

②设计物理教学的探究重在增加学生体验性的探究机会、通过交流合作式的方式体现主体性的学习过程。

1、设计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2、设计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

课题研究采用开放式的实践探索研究方法:即由参加课改的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探讨,自定课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践、边探索、边进行经验总结交流。

⑴课题研究的准备(XX年9月~XX年3月)

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增加对搞好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

⑵课题开题报告会(XX年5月)

课题组成员及全体物理教师集中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

⑶课题实验(XX年9月~XX年6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通过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上试验课、实验操作、正误分析、调查方案、撰写案例、考查对比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近两年的实践中,课题组成员除了正常的工作外,经常挑灯夜战,见缝插针,不厌其烦,带病工作,为教研课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

⑷汇报成果阶段(XX年6月~XX年9月)

课改教师汇报各种研究成果,包括课件、论文、材料、数据等。

⑸修改完善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

在大量数据、案例、实验基础上,对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和修改意见。

⑹上交专家评审(XX年11月)

⑺进行课题结题报告。(XX年12月)

1、课题成员的保障。

成立由校长、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参加的骨干教研成员,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2、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保障。

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各处室和漳平市进校领导也都大力支持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为课题组的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基础。

3、学校网络资源的保障。

学校电教中心,电子备课室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课题组教师的精诚团结和团队精神奉献精神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1、探索尝试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其课堂结构是“情景激趣→问题导引→活动探究→反馈交流→应用活化”。

(1)学生围绕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或现象引发学习兴趣,教师设法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提出探究问题;

(2)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问题,形成和检验假设,解决问题,解释观察结果;

(3)学生分析、解释数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综合;

(4)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与评价所学内容与学习方法;

(5)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以拓宽理解,形成新技能。

2、设计探究课的教学时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程序性原则

探究式教学直接脱胎于科学探究活动,具有很强的程序化的特色。因此,整个教学设计必须非常严密,具有内在的逻辑性。

(2)多样性原和选择性则

课堂探究中不可能探究过程的每一步都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应该具有探究过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因此,教师应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而不是将其形式化和程式化。

(3)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最显著的特性,开放性决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这就要求设计者更充分地估计学生学习现状、教学内容的难度,同时更恰当地进行环境设计、媒体设计等。

(4)问题性原则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教师应精心设置探究情景,使情景中隐含着要探究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的动机是应该关注的设计原则。

(5)主体性原则

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探究内容的兴趣和动机,要保证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机会。

(6)激发兴趣原则

学生对探究内容的兴趣是探究活动进行下去的动力源泉。把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与物理规律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进行探究,会增强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兴奋,产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为切入点着手进行:

(1)选取适当的物理情景,以“激疑导问”为切入点,培养探究意识和探究态度。

(2)选择适当的物理问题,以“竞猜遐想”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3)选取适当的物理实验,以“自主设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

(4)联系生活和技术,以“学会应用”为切入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一堂优质高效的科学探究课需要时间作保障,这正是有效进行科学探究课的矛盾所在,也是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这也是本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二篇: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外先驱对宇宙的探索

研究过程:

1)2012-10-3,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明确研究方向,对组员进行合理

分工,分别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内容。

2)2012-10-10,小组内部展示各自搜集的成果,并再次进行讨论,

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案的建议,把小组成员的成果综合起来并完善。 3)2012-10-17,小组组长去问指导老师,并做了相关记录。 4)2012-11-10,小组内派代表采访指导老师。

5)2012-11-20,将小组内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并认真填写表格。 6)2012-12-10,将小组的最终成果制成PPT,并完成论文。 研究体会:

中国的天文史可谓是丰富多彩的,虽说早期的占卜是用以愚民,但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国留下了相当完备的天文记录,也给世界天文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使我们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更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阿尔贝特·施韦泽的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 1

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访谈的问题:

个人对于历史天文学的观点。

访谈记录: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学也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老师,您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帮助?” 被访谈者的结论:

文化都是传承的,面对现代生活我们不能割裂历史,在西学东渐的当今,传承天文学这个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天文学的感悟和领会,触类旁通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致力于把文明社会构建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吧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神奇充分展现在构建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古代天文学独特的宇宙观对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具有有非常的借鉴意义。现在我国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管是在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顺应社会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能违背规律,破坏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古代天文学主张

的“无为而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宇宙观。对于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节制自己的欲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无限制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的话,我们将面对着无法想象的噩梦。因此我们处世的时候要谨慎,顺应自然,现在从宇宙观得到的经验,在现在这样的社会,我们既要有所为,其实更要有所不为。天文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与我们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意义,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天文学,就拿最简单的天体太阳和月亮来说,它们大概是人类最直接的、最大的而且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了。除了对人类的光明和热量外,它们还对人类有着相应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因此,天文学对于人类的意义绝非深刻一词就可以形容的。天文学这像浩瀚的天空一样广袤无边,人类要走的路还很长,要探索的旅程还很远。而人是一切发现的原动力,所以对于天文学爱好者及专门从事天文学的职业工作者来说,学习好、运用好简单而又复杂的天文学,任重而道远。

访谈结果与打算:

这次访谈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天文学的广袤无边,激发了我们对天文学极大的兴趣,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虽达到了目的,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目前还没有确定,不过我们还会继续努力,坚持于天文学的研究。

第三篇:初中美术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小组合作”如何创设和谐美术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共识。

2、课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是我们美术课题组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一段的教育实践研究,也对和谐课堂教育的教学与活动内容进行过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现在需要充实完善和谐课堂教育研究内容体系继续为和谐课堂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作出贡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将以行动研究为主,来完善课题,提高课题的应用实效,以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来确定课题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条件,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教师发展的各种条件,形成善教、乐教的氛围,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教”与“学”的和谐关系。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

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

2010年11月,学生已经能在课堂中变得活泼,更自主、更和谐。

第四篇:课题结题报告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理论基础:

我们知道,我国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也以知识教学为主。因此,就出现了“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手段。虽然在知识积累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不够.学习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就是人的情感、态度,决定于方法。其次是严格学科体系制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挫伤中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光有老师的积极性,主动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上去努力工作,也是徒劳的。只有全国的大气候,大环境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形成一股合力,那样,我们的下一代才是有创造精神的人。而今应该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我们的课题基于这个观点提出,并几年的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我们对课题进行总结,给后来者一个参照物。希望中学生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既要有科学的思维,文学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又要有操作的程序和实际动手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课堂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钻研方法。

我们认为中学阶段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还占据一定的地位,逻辑思维仅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思维品质处于矛盾交错的发展时期。尤其是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显著,但看问题只顾部分而忽略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而课堂实验活动从形象思维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活动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我们的实验活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的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实验探究,去尝试、设计方案,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初步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放性的,具有综合性的能力,让物理回归社会服务于社会和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 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只有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动手能力有了,才能教好学生。因此,我们还必须培训教师,提高他们的认识,这几年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着重教师的培训,有很多需要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扩大影响,让课堂实验教学之花遍地开放。

二、研究目标

初中物理是学生最喜爱的一门学科,实验多,联系实际多,生活实例多,是教材的特点之一.在我国,师资薄弱,设备缺乏的条件下,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做实验,去研究物理,都能做实验,是我们物理老师的责任。物理教师也应担负起这个责任

本课题以“鼓励教师多进行‘课堂物理实验’的活动”为主题,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坛坛罐罐边角废料做好实验,让师生都能从中获得快乐,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切入主题,现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发展需求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方式,在知识积累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但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发挥的不够,其次是严格学科体系制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挫伤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我们应该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因此,我们认为要落实《课程标准》必须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发展需求。

(二)中学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建议

1.要使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能力得到养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学案例的设计和教学建议很重要。我们想在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变以往“以讲为主”或“讲解加演示”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课堂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

2.教师在课堂边教边探究,创设科学探究的模式和途径,学生在课堂边学边探究,在学中逐步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进而发展科学探究的的能力,同时获得物理知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如何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出现的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或利用实验手段对问题加以探究。如实验中如何控制条件、减少误差;如何观察、记录数据;如何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何对结论进行验证及评价。由此可见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教的是方法而不是结论,教师的示范、引导要有科学兴趣,把学生带到问题的前沿,并使他们感到这个问题很具有挑战性,并且就在他的眼前,值得也能够亲自去进行探究。

3.学生在学习中边学边实验,他们将知道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知道可以运用实验手段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显然,学生的潜能得以调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感受性、具体性等思维品质将的到训练。实验之前他们必须阅读或上网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课本、材料、资料,或向教师询问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使他们感受到,必须用理论指导实验,并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入动作的准确性、程序性、科学性等等得到养成和发展。通过观察,记录数据,分析归纳得到结论并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或做出评价活动,学生将学到科学知识并在实验中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等将得到养成和发展。在教师的组织下,全体学生都将完成实验,他们将体验到实验过程和成功快慰。教师注意及时加以肯定并进一步指出存在不足,更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中学进行“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物理实验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呈现形式是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设计与制作。特别是课堂实验的设计与制作。 1.课堂教学的类型: (1)演示性边探究边实验;学生利用简易的器材做实验,观察物理现象,思考理解物理原理。这些实验一般都是定性实验。

(2)训练性边探究边实验:让学生认识、熟悉基本仪器、器材,了解其结构与使用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3)验证性边探究边实验:学生利用实验验证某一原理、定律或现象,需要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介绍器材及操作方法,学生观察记录,讨论归纳总结做出结论。一般是定量或半定量实验。

2.实验仪器设计与制作

(1)利用简易的器材设计与制作演示物理现象的实验; (2)充分利用实验室装备,合理搭配组合,开设边探究边实验活动;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仪器及实验器材的组合使用。

(四)组织进行“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师资培养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科学地提供物理实验教学的环境,这种环境既要符合科学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谓的物理实验教学环境,包含教学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应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着手。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一种适合中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因地制宜地创设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场地和环境,自制简单有效的教具。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养成课堂进行物理实验的习惯,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鼓励其动手制作。

我们将利用教研室这个有利条件,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九江市六中作为基地,以九江市物理中心教研组为核心,以九江市物理学会和物理教学研究会牵头,把“物理实验教学”总结为一种适合中学物理教学的模式,做强做大,成为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的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内容

1.实验初探阶段

2007年4月———2007年5月

(1)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物理教学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讨论方案的概念界定,内容,实质,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

(2)根据方案的要求进行小范围试点,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积累经验,掌握基本的数据,信息。

(3)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探究的素材,设计指导的方案,准备必要的硬件设备。

2.实验发展阶段

2007年10月———2009年9月

(1)组织开题报告会。对方案论证和评审,领导动员,课题组成员介绍前期研究情况,交流心得,互相切磋。

(2)指导选题。指导学生在拟定的素材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制作的教具,进行设计、准备材料、了解实验过程、达到的预期,或根据教材的某一个问题确定探究实验。也可以是依据学生在自己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确定探究的实验。课外实验活动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生活实际进行小实验。

(3)组建课题组。课内活动小组一般以学生的座位就近为原则兼顾学生能力水平做适当的调整。课外活动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在人员人数上视情况对个别组织适当调配。每个教师担任4—6个小组的指导工作,保证小组的探究活动合理有序的进行。

(4)活动的开展。发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地、热情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指导教师则更要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问题提出,自身的参与,过程的调控,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上精心准备,积极投入,研究探讨上下工夫。

(5)活动的阶段性小结。在活动开展一端时间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活动,教师在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撰写有关小结文章或感想。 (6) 课题组中题小结。对工作进行回顾与检讨,调整方案积累素材并撰写中期课题报告,写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2009年10月———2010年4月

将教师的教案(部分)、优质课录像或照片、奖状、有关教学论文汇编。

2010年4月———2010年8月 结题工作

3.评估鉴定。评估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阶段与综合评估相结合,学校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1)填写申报结题书,

(2)举行学生问卷,收集成果供专家评估。

(3)完成结题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评价,举行结题仪式。

四、实施的方法:

1、积极的引导: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出新,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关“新”的内容,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如“新材料”、“新科技”、“新知识”等。不能像过去按课本的要求或老师的布置一步一步地去做实验,缺乏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学会出“奇”招。要把学生的心思引导到课堂中,就必须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愿意做实验,把课堂气氛搞活;能用实验说明问题的就一定要用实验说明,要尽可能的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能开展实验活动的让学生活动起来。也就是说让学生感到物理课总是新奇的,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要在趣上做文章,学了音调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制“独弦琴”,学了凸透镜后学生可以制作照相机、望远镜。

“有进步就是好学生”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活泼的、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在和学生平时的交往中,要用亲切的、和蔼的态度去尽可能的引发学生发问,引发他们去思考。在课堂上我们允许学生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话,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是浅显的、可笑的 、古怪的、甚至是故意刁难的。对那些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可以课后回答,有意义的、可探究的引导学生课后组织探究实验去研究,对学生的错误或是故意刁难的也要用诚恳的、善意的语调指出其不足,同时也要肯定其合理的部分。对那些有创意的要给予热烈的表扬。要随时随地乐意地倾听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学生感到有趣的我们也要表示好奇。要从学生角度来看待他们的思维和方法,他们的这些思维和方法对我们来说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但对学生来说就可能是新思维和新方法,甚至是创造性的。对他们的好的见解要表示欣赏,使学生的好奇和我们的好奇形成共振,创造良好的氛围是,使学生迸发出更丰富的想象。

2、培养学生敢于提问,会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我们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去培养学生这种发现、探究和探索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多看一些科幻小说,布置一些容易使学生进行想象或猜想的小论文作业,在课堂上的教学中发掘教材的因素,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假设。在实验活动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辨析,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实验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不必我们一步一步地教学生去怎么做。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而不是由书本和老师来提供。教学中要注意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想象,类比想象,因果想象等等,进行一些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的训练。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讨论、议论、争论。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提问、急于要把问题弄明白的兴趣,逐渐养成爱提问、会提问、敢提问的习惯和跃跃欲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自然现象中和所做的实验中发现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例如,你时时刻刻都可以感觉到摩擦,那么你怎么判断出来的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又如你天天走路上学,上学之路有多长?你又怎么去度量的呢。在研究我们是怎样区分声音的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实验来说明问题呢,什么叫控制变量法呢。要深入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去体会里面的细微的差别,要和其他情景去对比从中发现问题。

还要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常常会有感受,但又往往道不明讲不清,对是生活问题和科学问题及物理问题等分不请。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情况适当加以引导,把观测到的现象问题化,再帮助他们把问题转化为一个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对问题深化,对思维进一步加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设问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要进行有意的训练,多让他们说,上讲台表述,多给他们机会从中找出帮助他们表达的方法来

3、指导学生设计简单可行的实验,鼓励学生亲手做自己设计的实验:

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可以让学生用已有的认知水平对问题的成因及结论进行猜想。如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是力的大小还是力的方向。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不是对问题胡猜乱想,而是对这个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或直觉提出的看法,也就是说虽不一定正确但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且猜想活动要贯穿整个探究的过程,在实验进行中当原来的猜想被否定或又发现新的情况时又必须进行新的猜想。

有了猜想以后,我们及时地引导学生尝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方案,这个过程是我们现行教材中很少提到的,对学生尤其重要。首先要明确探究的目标,要想去解决什么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分解目标,要解决这个目标的问题先要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分析哪些问题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哪些问题可以用查资料、调查研究的方法去解决。当他们目标定得太大的时候或一时因条件不具备尚无法解决的时候,帮助他们修改目标,制定新的计划。同时要让学生组织起来研究小组的学生充分讨论,猜想每个问题的可能的结论,用什么样的方法有几种方法能得出结论。每种方法怎样去实施,各需要需要什么器材,需要哪些资料,根据现有的条件我们能准备什么,没有现成的,能不能用简易的方法自制,然后确定采用什么方法。根据确定的方法选择合适器材,去调查如何去收集什么材料或资料。再推敲如何安排合理的实验步骤。例如:我校 初三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压力和压强后,有学生就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呢。接下来就会想到用什么来了解压力作用效果,怎样增大压力、怎样变化受力面积等问题,在实验方案制定过程中就产生了用什么样的力,这个力怎样控制才合适呢,又由受力面积的选取想到该实验可能还与材料有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对学生实验方案的制定也不一定全面,只要无大错,方向正确而具有可行性,基本框架有了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了。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实验或实践方案。如上面的事例中,学生一开始也不可能想的那么多,而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面已改)

4、重视实验过程,不过分强调实验的严密性:

在实验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做到老师要时刻关心学生探究的全过程。

在实验中如用到新的仪器设备时,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会自己阅读说明书的习惯和能力,要看得懂说明书所表述的工作条件,操作要求,注意事项。还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动手利用生活中可以收集到的材料或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探究需要的仪器。

在实验中必须注意操作安全性。要注意所用仪器安全,防止随意损坏仪器,要注意仪器的测量范围,仪器允许工作的条件,易破,易碎的仪器要谨慎操作。还要注意人身的安全,如使用交流电的时候等。

要启发他们通过公共的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如图书馆,阅览室,科技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要尝试着对信息进行评估,对所得到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对你探究的项目是否具有有用性。要把这些有用的信息及时地用恰当的记录下来(如笔录,复印,录音等)。

注意引导他们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实验现象,做好数据的收集和实验现象的记录工作。(这一点对于初二的学生特别重要)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不能凭想象就下结论,不能随意记录,要有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知道事实是检验科学结论的唯一标准,数据失真,实验探究就无法进行下去,实验的结论也就失去了依据。活动也就失败了。还要会正确记录数据,要注意环境条件对数据的影响,要注意观察者自己的疏忽会对数据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依据这个数据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给以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和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和能力。对他们实验中的进展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肯定,对他们的创意要表示惊叹和欣赏,让他们在实验中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的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态度。在学生的实验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代替学生去想,去做或者直接地告诉学生怎么做,怎么下结论。而是要用启发的方法,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即使是建议也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让他们去想,去解决,他们往往想出我们意想不到的绝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5、学会总结分析,评估实验的成功与不足:

实验或实践的操作部分结束后,首先要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进行描述,要尽可能使用物理语言,不要带着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来影响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描述。描述要正确,能定量的要尽可能要定量,能用数学语言(如图表、图线、等)表示的尽可能用数学语言表示。

要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比较实验前和实验后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实验前和实验后实验数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不同点是什么:或者通过实验测得了什么数据。这个不同或数据是在什么条件下获得的,再对所得的发现作进一步分析、归纳和概括就有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人类在分析和归纳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能力培养,要从实验的过程中分析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是那一个条件变化了引起了某个现象或某个数据发生了变化。对数据处理的时候要尝试数据之间是否和、差、乘积、正反比例等函数关系。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这些数据之间的规律,给学生一个发展创造性思维的 空间。

记录好实验的过程,据实验的情况和对数据的分析所得的结论实事求是地写好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还可以把现在的结论和原来的猜想或假设比较,是否相似,又能从中得到什么。要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知许多物理原理,科学的结论原来我们也可以解决,从而悟出原来学习也可以是这样的。在实验中几经反复,多次试验才取得成功的则更能体会成功的滋味。可以要求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体会学到什么新的科学的探究方法,体会到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对今后的探究活动有什么启发,进一步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对那些实验没有成功的,要帮助分析其原因,继续再干。或者改变探究的方向继续实验,也可以从反面思考,实验没有成功,从另一方面讲这又能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之,对他们实验中每一个合理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积累经验,增长知识,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在实验中善于捕捉意外的信息,或者从实验中得到意外的结果,从这些可以得到什么新的信息,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又可以有什么新的发现,开展什么新的研究。

6、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在实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积极开展互相交流,相互合作。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善于用语言、文字、图表、实物和简单的实验来表达或解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合作的过程中,要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仔细分析他人的观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当发现自己的观点有错误时,要勇于承认,放弃自己的观点或修改自己的观点。即使别人意见不完全正确,也要分析他的意见有没有合理的部分,尽量吸到自己的方案中来。同时在合作中注意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依靠事实和证据,及科学的逻辑或推理来说服他人。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有合理的分工,既要发挥各人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又要通过交流与合作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的弱项得到加强,使每一个成员在活动中知识能增长,能力能加强。

实验和实践活动开展一个阶段以后,我们一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不同小组间的交流,或者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让他们各个小组汇报他们探究的什么问题,描述一下实验探究的过程,描述一下实验中是如何克服一个个的困难,解决一个个问题,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强调学生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出发描述整个过程。使其他同学从他们的探究中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使其他同学从别人过程中获得克服自己的困难信心,取得探究的成果。也可以在描述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互相质疑,发现更多的问题,更引人入胜的问题,开展新的一轮探究。探究还没有成功的小组也可以自己小组遇到的困难提供给大家讨论,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克服困难,继续前进。进行成果展示和指导老师的点评,可以让全体同学分享他们的喜悦,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提高这些同学探究的兴趣。通过点评和全班或年级交流,还可以知道自己在探究活动时存在那些问题,获得改进的建议,获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认识到探究方法的重要,会用探究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投身于探究性实验活动,形成一个探究活动的热潮。

五、实施物理探究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不是重在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是重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会提问题,会着手对问题去进行探究,会进行证据的收集,归纳和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获取科学知识和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科技人员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打破科学研究的神秘感,认识到原来我们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2、实验活动小组的组织:

把学生组织起来组成研究小组时,如在课堂上进行的,我们一般按教室里学生就座的座位为准组织小组,这样可以减少因组织小组而对课堂教学的干扰,使课堂教学能有序地进行,也便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如是在综合活动课或课外活动中,可以问题或兴趣为为核心,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组成 2 — 4人的小组,人数一般不宜太多,多了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无所事事,甚至反而干扰活动的进行。(如对问题感兴趣的同学较多,可以组织几个小组同时探究。)有时我们老师也可以对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对那些思维不活跃,还没有“问题”的学生插入其他小组中去,带动这些学生共同投入探究活动中去。也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选择探究的课题。总之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尽可能让班级里的学生人人都成为探究活动小组的成员。

3、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

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教师引导的好坏是活动成败的关键。首先我们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及时的给以培育不要因学生问题太简单而不给予支持,也不要因学生 的问题太简单、太浅显而不给与支持。同样对那好高骛远或因知识和能力的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以适当的疏导,使学生不因问题过难或过复杂而失去探究活动中的乐趣。其次不要忘记我们在活动中不是活动的主体,从思维的形成,探究方案的落实,实验活动进程及最后结论的形成都主要应有学生来完成。我们在这儿是起着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的的作用。但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和关心学生活动的情况,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信心动摇的时候给予支持、促进,有时我们也可以成为他们中平等的一员,共同研讨,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把实验进行到底。

4、重在鼓励:

活动能否持续开展下去,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成败的关键。学生的兴趣一是来源于活动的本身,二是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对任何一个活动,只要能开展起来,总能从中找到成功的有用的地方,抓住这些优点给予表扬和鼓励是重要的手段。对那些有创意的思维和活动则可以以班级或学校的名义,给以适当的奖励,使那些先知先觉者向更高的层次跃进;也给后进者树立了榜样,促进他们比学赶超。

六、物理探究实验带来的思考:

1、活动开展以来,保持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许多同学在活动中始终有一种兴奋感、满足感,激发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我们感到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劲头提高了,喜爱物理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2、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实验活动中崭露头角,使得其他同学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物理问题许多人为它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更融洽了,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原来很难开展的小制作,小论文的活动现在日益增多,逐渐丰富起来了。

3、探究性活动开展以来,特别是那些活动积极份子的观察能力,思辩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使得我校在省、市等各类和物理有关的竞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如:已举办了多届的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中2006年有两人获省一等奖,三人获省二等奖。

4、活动开展以来,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初中物理知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逼着我们教师去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要去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

活动中培养了我们教师要去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和善于鼓励学生把知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去探究,去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活动进行下去等能力。

活动消除了师生的对立的情绪,联络师生关系,密切了师生的感情。取得了一定的开展探究活动的经验,为新课程的教学做了有益的准备。

5、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校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对探究性教学活动起来推动的作用。

在活动中我校的物理教师有多人多次在省、市的教育和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2005年有一篇论文获省二等奖,2006年有两篇篇论文获市一等奖,还有更多的论文在校内交流。 通过活动,促进了青年物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黄金瑞老师, 2006年被评为九江市“教学明星”。并参与了新教材教辅材料的编写。

七、物理探究实验的自评结论:

1、通过实验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浓 了。

2、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的兴趣,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作用。

3、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了自主的用探究的、实验的方法去研究物理问题。

4、通过实验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5、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了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6、通过实际的操作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活动在现行的条件下,在大家的努力下是切实可行的。

八、问题和不足:

1.我们感到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探究性实验活动目前还未能在大面积的在课堂全面推开,特别是初三年级下学期因中考的压力,课后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而无法正常进行了。所以迫切希望使用新的教材和实行新的评价制度。

2.要在课堂上大量的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实验仪器要做到尽可能基本配套,取用方便。要靠课后或课前的老师或同学自备自制一学期搞数次还可,多了老师和同学在准备费的时间太多,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设法解决。

3.由于我们物理教师上课的班级数较多,所教的学生数常常有一百几十至二百多人,活动大面积开展起来,由于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对某些小组和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和参与往往不能做到真正到位,教学的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真正解决好,需要大家共同探讨。

4.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有的同学越干越有劲,而有的同学有兴趣下降的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研究,把活动开展的更精彩,更丰富,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方面我们感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五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方法

襄阳市南漳县肖堰中学 都正善

一、课题概要

(一)课题立项背景

2004年9月起,我市初中英语教材已全部使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以初一为起点的中学英语教材《新目标英语》。此套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美国Thomson Learning出版集团首次合作编写而成的,教材共5册,是一套具有国际水准的反映新课改理念的教材。 该套教材的教学理念为:强调语言应用,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突出实践能力。该套教材主要凸显以任务为基础,其任务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大部分任务实施起来比较切实可行,符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要求;在设计编排上理念新颖,单元话题趣味性浓,话题的实用性也比较突出,学生在完成各种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教材遵循了自然言语、情境真实、阶梯型发展语言能力、做中学等最新英语教学原则,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该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最大特点是单词量大,语法难度大,阅读量大,作为一套非零起点的教材,在起始阶段就有如此多的大难度,使部分从来没接触过英语或程度一般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一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而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学生在小学阶段很少甚至没有学过英语,底子薄,基础差,这对我校英语整体教学和教学效果的冲击很大,致使英语学习困难、自信心严重受挫、两极分化现象出现较早,而且非常严重。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扩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主渠道,是实施课程计划,展开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所有教学内容都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来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实质上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如果进行统一的、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教学教法的改革和课堂高效教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探索一条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新途径,并加以推广应用是当务之急。

上一篇:初中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下一篇:惩治预防腐败体系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