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022-08-06

第一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1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总人口约为13.39亿人 10年增加7000多万

2011年04月28日10:20国家统计局网站我要评论(15)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城乡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八、地区分布

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九、人口的流动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人口普查现场登记结束后,在全国随机抽取了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通过与现场登记结果比对,这次普查的漏登率为0.12%。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正在组织力量进行详细汇总和分析,并将陆续予以公布。

<国家统计局>

第二篇: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全省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省常住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9402356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255806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65507人,增长1.58%。年平均增长率为0.16%。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5926993户,家庭户人口为900218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人减少0.23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489938人,占50.51%;女性人口为46533629人,占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58下降为102.06。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745926人,占21.00%;15~64岁人口为66418842人,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 7858799人,占8.3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54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2895284人,占常住人口的98.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28283人,占常住人口的1.2%。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674人上升为6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031人上升为13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392人上升为424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196人下降为24108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99145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438550人,文盲率[5]由5.87%下降为4.25%,下降1.62个百分点。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省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别常住人口(人)比重[6](%)2000年 2010年

郑州市 8626505 7.30 9.17

开封市 4676159 5.02 4.97

洛阳市 6549486 6.83 6.97

平顶山市 4904367 5.26 5.22

安阳市 5172834 5.66 5.50

鹤壁市 1569100 1.53 1.67

新乡市 5707801 5.93 6.07

焦作市 3539860 3.61 3.76

濮阳市 3598494 3.79 3.83

许昌市 4307199 4.52 4.58

漯河市 2544103 2.48 2.71

三门峡市 2233872 2.39 2.38

南阳市 10263006 10.50 10.92

商丘市 7362472 8.50 7.83

信阳市 6108683 7.16 6.50

周口市 8953172 10.68 9.52

驻马店市 7230744 8.17 7.69

济源市 675710 0.69 0.72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省(市、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指各省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

第三篇:拉萨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正式发布

拉萨市政府网站 2011年10月20日 来源:市统计局 作者:佚名 30

拉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4000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普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拉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拉萨市调查队于2011年10月17日,通过《拉萨晚报》正式对外发布了《拉萨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并全文刊发了拉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藏族人口变化撰写的普查数据解读报告——《十年来拉萨市藏族人口变化简析》。

《公报》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942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相比,十年共增加84924人,增长17.90%。年平均增长率为1.66%。在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人口为490080人,户均人口3.19人;男性占51.38%、女性占48.62%;0-14岁人口占17.54%、15-59岁人口占75.27%、60岁及以上人口占7.19%;藏族人口占76.70%、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1.70%、汉族人口占21.60%;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2.32%、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8.82%、初中文化程度占19.65%、小学文化程度34.11%。

普查数据解读报告《十年来拉萨市藏族人口变化简析》,详细阐述了拉萨市藏族人口总量、十年来变化态势、藏族人口在全部常住人口中比重变化情况,并对藏族人口比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这次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十年来我市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详细的人口普查汇总资料、普查专题分析资料正在进行编辑审核、加工整理后陆续公布。

第四篇:0604-辽宁省抚顺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抚顺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抚顺新闻网 2011-05-28 09:11:57

全市户籍人口2,220,545人

5月26日,市统计局发布了《抚顺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抚顺市全市户籍人口为2,220,545人,常住人口2,138,090人,常住人口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相比,下降了5.41%,平均每年下降0.55%。

从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抚顺市全市共有家庭789,563户,家庭户人口为2,082,13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2.6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2人,减少了0.48人。

抚顺市人口男女比例趋向平均,在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1,080,753人,占50.55%;女性为1,057,337人,占49.4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3.19,下降为102.21。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23,416人。

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03,159人,占总人口的9.50%,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了6.76百分点;15—59岁人口为1,581,041人,占总人口的73.9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5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为353,890人,占总人口的16.55%,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4.1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为241,225人,占总人口的11.2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9个百分点,老龄化步伐加快。

全市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56,411人,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87倍;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7,11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81,48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390,174人。文盲人口(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1,06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2,576人,文盲率由2010年的5.47%下降为2.39%,下降了3.08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增长明显,人口素质逐年提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我市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6,397人上升为11,993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15,940人上升为17,63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由42,648人上升为45,90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4,483人下降为18,249人。

第五篇:第六次人口普查

一、热点材料

2010年9月26日,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誓师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拉开帷幕。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建堂表示,人口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进行的最大社会动员,需要家家参与,人人配合。要使普查取得圆满成功,关键之关键就是要广泛深入进行宣传动员。按照普查工作安排,10月份为人口普查宣传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规模宣传活动的启动,标志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吹响了进军号,随后的一个月,全国各地将掀起人口普查宣传高潮。1986年,国务院批准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今年正好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11月1日零点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到时600多万人口普查员将陆续入户进行登记。

二、热点与教材的结合

1、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3、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我们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相关问题

1、人口问题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我国老龄公速度加快,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已面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压力,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 答: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养老保障体制;努力构建城乡兼顾、全方位的社会为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老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老年人要积极锻炼身体,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年轻人要积极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什么?

答: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在于查清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便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4、人口普查的意义何在?

答:有利于政府准确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就业和流动状况等;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政府加强和公平地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公共服务,保障与改善民生;也有利于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角度看,人口普查不单是各级政府需要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5、请你为提出我国的人口素质提出几个好建议?

答:要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做好优生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要以广大农村为重点,大力帮助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降低新生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6、青少年在人口问题上能做些什么?

答:青少年要了解我国的人口形势,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国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7、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答:①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关系着我国现代化的成败。②人才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河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8、运用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化?

答: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变人口负担为人口优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时事政治竞赛题非选择题部分答案

21、(1) 答、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④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⑤青少年应该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做创新型人才等。(4分)

(2)学会合作(1分);合理分工,科学计划;有效指挥,相互配合;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相互沟通,真诚合作;公平公正,合作共享。(任意4点,得4分)

(3)无私奉献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耐心、爱心;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等

22.(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3)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科

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③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进步的必然要求。

(4)①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要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23、(1)刘丽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和亲社会行为,说明她是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中学生要做到①积极参与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服务,是我们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质。②以社区服务为起点,培养服务社会精神。

(2)考生所答内容只要围绕知责任、懂道德、明法律、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利人达己等均可酌情给满分。

24.(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3)写慰问信,捐款捐物,做心理辅导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上一篇:大客户经理岗位职责下一篇:党建引领打造凝聚力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