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程心得体会

2022-12-31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军事理论课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军事理论课程心得体会

军事理论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模版)

军事理论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如何上好军事理论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国际环境与形式下如何把国防意识根植于新一代的大学生的脑海里,开展好第二次国防教育:在互联网及新媒体信息爆炸时代传统军事理论授课如何转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问号在这几天的培训实践学习当中,我找到了许多答案。

作为一名授课教师,我感到非常光荣。作为一名军事理论课教师,我以此自励:讲课的目的在育人——责重于山;讲课的功夫在课外——厚积薄发;讲课的效果在规律——适应特点,并应在教学中积极认真地实践,努力增强授课效果。

但是如何把军事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国国防、世界军事形势、军事思想、新军事变革、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军兵种知识、空天战及人民防空等内容教授给学生,让他们给乐于学习,并且接受,传统的授课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通过王跃进教授《军事理论》创新教育的讲座,我感受颇深总结为积累常识、培养兴趣、共同交流、追忆名人。主要有以下二点:

1、由单一的讲授法向综合讲授法的方式转变

学会完善常规教学手段,采取军事理论教学与实践战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军事理论课是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主要渠道。而单纯的理论讲授往往会招致学生的强烈抵触,如果授课教师能将热点、难点军事问题与军事理论课结合起来,会最大能量地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如结合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等实战战例,有重点地选择“高技术局部战争”、“信息化战争”专题等对学生讲授,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既能让学生深受启发,学习、积累更多的军事理论知识,又能使教学能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下去。

2、由“教师主动讲”向“学生主动学”的方式转变

教师主动讲向学生主动学的教育形式转变,合作学习式教学法。它尤其适用于政治敏感问题、军事思想理论、军事高技术等相对敏感、枯燥、专业性强的内容的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围绕主题寻找材料,各抒己见,最终他们的支撑材料来自于不同的书籍,有的还从网上、课外书中找来;再次对内容进行评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合作教学下,学生对所有材料进行综合后得出结论,台湾问题、南沙群岛、钓鱼岛、中俄关系、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等内容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最后学生理解该问题,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讨论中,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中国周边的安全环境这一内容,增强了对军事理论课的兴趣,从而认识学习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这是常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通过听取肖月总经理和石翡博士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发展路径”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专题讲座,意识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创新的基础,互联网资源丰富,海量的信息资源库,利用好这一手段能够为军事理论课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教学提供很好的支持,互联网也会成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新的支持手段。利用互联网沟通平台,可以与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和交流,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军事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军事理论课教学网站、建立军事理论课教学BLOG日志,使教育教学形成立体化、网络化、开放化的空间,使资源能够互补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军事理论课教学的特点。

通过听取张旭霞教授的“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和陆锋主任的“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筑牢中华强国梦”的专题讲座,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紧张,意识形态斗争尤为激烈,强化军事理论课程效果的重要性势在必行。

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利用课堂传授各种军事基础知识和军事技能的职责,同时,也是增强学生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根据地。重视教学内容的生动鲜活及其安排的科学合理,重视教学形式的多样,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从而提高高校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使大学生对军事理论课充满热情和兴趣,激励其努力学习,达到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现代国防观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最终目的。

曾峰 2015/6/9

第二篇: 军事理论课程感想

原有一句话:我不是人民解放军司令,我不是国家主席,那我有什么必要军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呢?但自从上了军事课,我才发现我认知的错误,目光的短浅。下面就是我对它的深切感受。

军事理论课使我明白了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当前我国的国防现状。通过军事理论的学习,强化了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我的国防观念。回想古代,秦朝雄兵,挥师中原,统一中国,曾几何时,蒙古铁骑,驰骋于亚欧,曾几何时,郑和船队,扬帆南下,扬尽国威,也曾几何时,帝国主义国家踏入我们的国门,杀戮百姓,割地掠银,那是一段惨痛的历史,它让我们了解到了军事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军事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坚强后盾,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有力的表现,更是中国一个个血性男儿应当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永恒主题。军事理论中的重要的知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重要的、必备的,为国防建设出力,为它贡献自己的一分光一份热是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不能掩饰战争危险的存在,国际战略形势不容忽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国防作保障,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也需国防来维持。因此,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积极参加了军训,学习国防教育知识,时刻关心国家国际的关于军事的大事,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一支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强大的国防-------而尽微薄之力。

我们的人生经历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是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独立而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了很有必要的军事理论教育,这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个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开始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让我不仅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或父母,朋友的价值,更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国国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军事力量和战争的功能和作用,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远。 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祖国的国防建设,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努力学好军事理论知识并尽力应用于实践。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在完善自己,目标从无到有,从不坚定到坚定,把生活的每天

付诸于学习和提高。这时我知道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富强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和信仰,而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和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充满感恩,我感谢保卫全国人民的解放军战士,感谢中国,感谢一切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作出贡献的人们,感谢那些为祖国国防贡献汗水和智慧的一切人民,虽然,我的感谢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军事教育至少让我们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想着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我就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我感觉我太幸运啦。

从现实的兴趣经历到课堂上的熏陶,更让我理解了军事教育的意义。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军事装备的好奇,抑或是对国家大事的潜意识中的一种关心,我就对军事方面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后来我就一直关心实事新闻,但最关心的总是军事方面的消息:我会经常购买一些诸如《世界军事》、《环球时报》之类的杂志报纸,疯狂地学习军事方面的消息。后来学会了上网,每次上网后的第一件事,当然就是登陆一些军事网站,获取最新的军事动态,了解惊心动魄的军事消息了。有时候看到了好的文章,也会收藏起来。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现今人们对军事的感受,更让加深了我的献身国防的意识。 艰难的进程。

军事理论课真正让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唤醒了我心中强烈的爱国热情。记得军训时教官讲抗美援朝的历史时,我被深深的吸引了,每一张战势图见到中国红色箭头团团包围住敌人、歼灭敌人时,一种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对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越加的敬佩,敬佩他们的才干敬佩他们的胆识,敬佩他们的智慧。的确在那个年代新中国刚刚开始,就面临着与各强国的对战,没有一种顽强的毅力怎么行。但单有毅力是不够的,要想在世界站住脚,让世界承认新中国,就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军事实力,这一点,我们的任一位领导人做的都很出色,由建造一个优良的军队到用信息武装部队再到现在使军队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浓缩了领导人的理念,从而就有从第一次开国“万国牌”武装力量的阅兵到现在中国能完全独立自主地创造自己的武器,并且其中不乏世界尖端水平。这的确让我感到自豪。 严峻的现状。

其次,在课堂上我记得最清楚的话,就是要有民族忧患意识,这也是由现今形势所决定的,想美国大国姿态搞霸权主义,日本步步紧逼得寸进尺,对钓鱼岛紧握不放,还有东海油问题,南海上印尼、文莱、新加坡等国又占领着诸多小岛争着开采海下油田,西部印度,东突也存在很大压力„ 中国的周边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其中还潜藏

着很多的危险,而这些危险又是在我们经济发展的现在难以解决的。西方的军事水平的确超过我们,而欧洲的对华军事禁运使我国军事发展更不利,虽然我们有核武器,有些尖端技术,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与超级大国或一些老牌的军事强国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记得军训时教官列出了美国的对华战略,美国正在淡化我们刻苦的意识,同时保护并支持一切反华势力,他们将进攻中国瓦解中国的任务防到了我们以及后代,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一旦他们得逞,国家或许会断送在我们手中。这就使我想到上这节课是多么必要,一旦忧患意识深植脑中,那种与生俱来的紧迫感就会体现出来,我们又怎能不爱国呢? 自己的政策

我们国家从战争与和平的背景下转型到和平与发展的情况,一心奔小康,这就决定在此时期,我国主要是在发展经济,在这大环境下,我们应该用信息化武装军队,但我国主要任务还是使更多的人温饱,而不在军队武装力量,我们以事实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思想道德精髓,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反对战争,但是如果有人来侵犯我国利益我们也绝对不怕,因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一刻也没有荒废国防的建设,因为它才是立国之本,因此在我们这一代,我们绝对不要轻视他国,同时也不要怕别人,我们要铭记我们的历史,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来共同维护我国乃至世界的和平。

军事理论教育是大学生军训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精神食粮。军事理论教育我了解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军队军事思想以及江泽民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增进我们对中国国防政策、国防力量与国防建设的了解,以及认识到军事高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这些重要的知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必备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应心系国防,为国防建设出力。世界目前虽然是和平的,但潜伏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国际战略形势不容忽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强大的国防作保障,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也需国防来维持。因此,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应积极参加了军事训练,也一定会大力宣传国防教育知识,时刻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一支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而尽微薄之力。相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强烈的爱国热忱在,祖国人民会安居乐业,统一大业必将胜利完成,中华民族也将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军事理论教育了我,让我内心的军事知识不再少得可怜,也让我强化了国防意识。相信我无悔学习它,

相信自己永远驾驭它的魅力,来为自己为国家也有可能为全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感谢军事理论课让我了解了更多,我一定在以后的路上积极付诸于实践,让自己身上也有一份国防意识的光芒。

第三篇:军事理论课程感悟

《孙子兵法》中这样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尽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国家现在基本上达到了国富军强,人民群众的生活较有安全感,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的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的发展前景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可谓是近代以来大国中较差的一个,我们与诸多国家存在着领土、领海纠纷,与一些国家存在着结构性利益冲突,战争在很多时候离我们并不遥远。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担负着和平时期建设家园、危难时刻保卫国家的艰巨使命,所以学习《军事理论》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浙江大学的育人目标即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领袖型人才”,领袖人才应该具有竞争意识,更应有竞争智慧。而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如何在竞争中胜人一筹,靠的就是谋略和胆识,我们在《军事理论》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经典的军事战例,更学会的是一种思考的方法和认识世界的维度。很高兴能看到褚老师在百忙之中怀着极大的热情向我们传授自己研究成果中的精华,而风趣的讲课风格和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就像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实地战场,把我们带入军事科学和指挥艺术的殿堂。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会继续支持、关注祖国的国防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地方活动。国防意识,则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的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国防意识的强弱,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极力宣扬“大国防”观念,动员全民投入和关切国防事业。与当代大学生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极大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当代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

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具有传统性和现代性。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而又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渗透于其血脉、贯穿于其历史、熔铸于其文化的性格特征、意志品质、社会心理及其所蕴含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教育活动。高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的宗旨,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院校是信息、知识、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递任务,在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不仅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培育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只有把中华民族精神灌输给他们,树立起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高等院校受到了很大冲击,不良风气对学生成长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例如高校的产业化趋势明显、高校的学术不良行为泛滥,使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功利思想在发展。要迅速扭转这些风气,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制度进行规范,而要彻底消除这些影响,就必须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实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同样让大学生理解其中的含蕴,并激励大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有利于大学生抵御一切消极思想和外来文化的侵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利于大学生自觉捍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

国防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加强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看,深化高校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重大的作用。

高校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属于精神价值范畴。国防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国防精神实质是公民对祖国安危、对民族富强的一种道德情感和责任意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弘扬和培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爱国主义,尤其要在大学生中形成稳定的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

通过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便利条件。战争总是围绕着国家和民族的切身利益进行的,中华民族长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

一、抵御外敌的斗争史,本身就是一部教科书。特别是人民军队中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更成为激励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而这些内容,正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易于接受,容易感染,能迅速将许多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的国防教育,更能激发大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心。 高校国防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品质,尤其是国防教育中的集中军事训练环节,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友好的合作精神和积极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一旦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有着重大的意义。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使命及责任,明了自己背负的东西,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及信心。不会因挫折停步不前。

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的特性,决定了国防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最佳途径。高校国防教育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将学习马克斯主义的国防观、战争观,学习中国军事思想、学习信息化战争、学习军事高技术等内容,同时接受军事技能训练。这些内容从政治到经济、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门类齐全,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这样的知识,也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目的是一致的。国防教育是为了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既能让大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认识到国防与国家安危、民族荣辱兴衰的密切关系;既能加深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又能接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首先,这是世界形势发展的需要。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使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国家安全观,当今世界,国家安全的含义是多方位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文化力量贯穿于其中,其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而文化力量实质就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高等学校,是文化的集中地,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其次,这是大学生成长的特殊阶段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特殊时期,当代大学生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面对这些新情况,必须加强高校国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民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大学生对国防教育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激起其爱国热情。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国家建立的艰辛,才会用心的去守护它、爱护它、保护它,不让外来势力有可趁之机。才能不辱使命,让我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军事理论导论》课程感悟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一、我看“人民战争思想”

谈到伟人一词,在军理课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的人格魅力、雄才大略以及高瞻远瞩的军事思想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句感慨,更是一份对我军未来发展的希望。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形成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抗战时期,在当时为中国共产党的战斗起到了正确的指导作用,引领了革命的胜利。但是时代在进步,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现代战争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从远离冷兵器,告别热兵器的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而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个战争地位极高的军事思想,在现代战争中是否还有其价值,它的指导意义又有多少呢?

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在学习了课程之后认为对现代战争最有指导意义和价值的思想。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在往往在后方给敌人以想象不到的打击,不仅能很好的掩护自己的战斗力顺利推进,也在动摇敌方领地的统治权的同时,为自身的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革命力量不断壮大,赢得最终的胜利。将人民对战争的影响力放在现代战争中,那仍然使不可忽视的。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是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的正义之战,是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更本利益和要求的群众之战,它有着广泛的群众性。也即是说,战争过程中应力争人民的信任,得到人民的拥护,让人民群众的力量能够很好的支持战争的进行。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军事力量越来越倚重高技术,很多战争表面上只动用了比过去少的多的人力,但其背后仍然离不开人民群众。首先,在准备战争时期,现代建设高技术含量的军队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正是广大人民的劳动之果。一个国家要想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的经济增长,是基本的保障。 其次,高技术战争必然需要依靠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而人才正是来自人民群众。国家大力发展教育,重视对尖端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在教育过程中传授爱国思想,这样便保证了军队中的技术支撑。武器只是一种工具,而且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而人作为创造武器和掌控战争的终端,才是影响战争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不难发现在中国,思想教育,尤其是爱国爱党的教育穿插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这其实就是在不断的将人民群众聚集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后盾。

当然,除了在科技和经济上的贡献,人民群众在政治上也有着重要地位。中国是由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国家是由人民统治的,领导人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人。他们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因为他们的决策可以直接影响战争进程,所以说广大人民才是战争的决定方向。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最更本的动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是古代冷兵器的交锋,还是当下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没有人民的力量战争都是无法进行的。就连全球霸主美国,每当国内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美国军队势必无法完全投入战争。这并不是科技的先进所能弥补的。所以说,战争时期,人民的作用依旧不可忽视,人民在现在现代战争中依旧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总体来说,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人民战争思想就如王冠上的宝石,它引领着我军的建设方向,从战略高度上为我军指引前进。

二、浅谈《孙子兵法》对信息化战争的指导

提起《孙子兵法》,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部中国古代兵学名著虽然仅有5000余字,却以其博大精深的战争哲理、启迪心灵的斗争智慧在中外军事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孙子用兵善运势。所谓势,就是只对自己有利的态势。孙子认为势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队的真正势力,包括兵力和武器装备。二是有利的地形,因为在古代没有空军和海军,所以占据有力的地形对于战役十分重要。三是部队士兵的素质,包括军事技术,心理,状态等等。四是指挥员的水平。这四点的运用关系到我方是否占据了有利的形式,关系到能否掌握战役的主动性。在信息化战争中,这四点依旧不可丢弃。

孙子用兵正奇集合,虚实结合。所谓正奇就是指正兵和奇兵。正兵是在战场正面采用常规战术进行战斗的部队,奇兵是指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出其不意的特种战术和部队。比如红军历史上的四渡赤水就是利用了奇谋和奇兵。而现代军队中的特种部队,敌后部队,谍报组织、斩首行动,这些都是属于奇兵的范畴。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指要时刻给敌人假像,不能让敌人了解自己的真正实力和意图。在古代的空城计,暗度陈仓,诱敌深入等典故和战役就是对虚实的诠释。在现代战争中,军力部署,部队动向,谍报战争等都体现了虚虚实实的重要性。另外,孙子用兵还特别提出了战争的主动性,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当中,我们的部队都是利用灵活性和主动性,在很多运势不利的条件下托跨了敌人。孙子用兵也十分注重用间,也就是利用间谍。间谍获取有力的情报固然重要,也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间的含义还不仅仅如此,间还包括内间、反间、因间、死间、生间。合理充分的用间不但能获取有力的情报,而且也可有效的瓦解离间和在内部消灭敌人。从而利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在信息化战争中,情报将会登上更高的地位,这关乎到我军方方面面的生命情况。所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孙子所说的奇兵思想、掌握主动性依旧是制胜法宝。

《孙子兵法》是一本制胜之书,智慧之书。孙子兵法在古今中外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推崇,并经历千年传世而不衰,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本研究具体战役战术的兵书和军事理论著作,而是结合了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为一体的战略指导纲领。环顾当今中国的现状和周边战略环境,《孙子兵法》依旧是一部值得每位中国军人必读之物。

上一篇:坚守梦想不忘初心事例下一篇:计算机专业学生自荐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