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现场检查工作报告

2023-05-06

报告在写作方面,是有着极为复杂、详细的写作技巧,很多朋友对报告写作流程与技巧,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银行现场检查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银行现场检查工作报告

银行保函现场检查方法与技巧

中间业务 ── 担保承诺

银行保函

业务说明

银行保函(又称保证书)是指银行机构应申请人的要求,向受益人做出的书面付款保证承诺,当申请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承诺的事项时,由银行机构按照承诺约定代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信贷业务。

向银行机构申请出具保函的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是申请人,申请人在银行机构出具保函后成为被保证人;出具保函的银行机构是保证人;保函上的抬头人是受益人。

按受益人性质划分种类:

1.境内保函:受益人为境内企业(事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保函(境内外资金融机构除外)。

2.对外保函:受益人为中国境外机构或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保函。

业务操作流程

受理申请

银行机构受理委托人提交的保函申请,受理时客户经理应请委托人提供相应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客户基本材料

①营业执照(副本及影印件);

②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及影印件); ③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 ④贷款卡(原件及影印件)及密码;

⑤财政部门核准或会计(审计)事务所审计的近三个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及最近的报表。成立不足三年的企业,提交自成立以来的和近期报表;新设法人主要股东经财政部门核准或会计(审计)事务所审计的前三个财务报告(如有)和审计报告(如有)及背景、新设法人的验资证明;

⑥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明;

⑦公司章程或企业组织文件(原件及影印件);

⑧企业董事会成员和主要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名单和签字样本等;

⑨信贷业务由授权委托人办理的,需提供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⑩客户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合作企业或承包经营企业,要求提供依照公司章程或组织文件规定的权限,由有权机构(人)出具的同意申请信贷业务的决议、文件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

2.保函业务材料

①申请保函的事项或被保证的合同、协议及相关文件资料;

②使用受益人提供的保函文本格式的,须同时提交受益人的保函文本格式;

1109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③其他要求的材料。

银行委托保函申请材料为委托行出具的保函或备付信用证及有关委托文件。 3.反担保材料

①担保意向书(或其他担保意向文本资料)

担保意向书应对其保证责任作出明确表示。担保意向书必须具备以下内容:被保证人名称,保证的信贷类别、币种、金额、期限等。担保意向书上应加盖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

②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年检合格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保证人如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同时,提供企业法人的书面授权委托书(原件);

③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④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企业担任保证人的,应查阅该公司或企业的章程,确定有权就担保事宜作出决议的机关是股东会还是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保证人须提供有权作出决议的机关作出的关于同意出具保证担保的文件、决议或其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件或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授权委托书、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

⑤保证人最近一期的财务会计报表及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企业成立不足三年的提供与其成立年限相当的财务和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

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并年审合格的贷款卡; ⑦税务部门年检合格的税务登记证明。 4.低信用风险业务可以适当简化材料

低信用风险业务品种按照各银行机构规定执行。

低信用风险业务一般包括交存100%保证金(含凭证式国债和受理银行机构认可的定期存单质押)、无需银行机构其他配套信贷支持的

一、二类外国政府转贷款及银行信用支持与承诺全额覆盖的信贷业务。

银行信用支持与承诺全额覆盖的信贷业务一般包括:

①用受理银行机构认可的银行承兑汇票全额(含本息)质押的信贷业务; ②符合人民银行和受理银行机构规定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转贴现;

③受理银行机构总行核定的金融机构额度内的境内外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全额担保(含备付信用证)的信贷业务;

④受理银行机构总行核定的金融机构额度内的信用证项下贴现和应收款买入(含福费廷)业务;

⑤受理银行机构总行核定的金融机构额度内的转开保函(银行委托保函)。 受理银行机构客户经理根据客户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客户填写《出具保函申请书》。

调查评价

1.客户信用评级

按照受理银行机构客户信用评级相关规定进行客户评信。其中银行委托保函不须撰写《客户信用评级报告》,但经办银行机构应向其总行代理行管理部门了解代理行的资信状况及额度授信情况。

2.业务评价 业务评价着重审查保证事项主合同(或协议)是否真实、有效,涉及保证履约责任的有关条款的约定是否公平合理;根据具体保证事项的种类和特性,审查、分析保证申请人履行主合同(或协议)的能力条件等是否具备;申请人承担该项目获利预测 1110 中间业务 ── 担保承诺

及出现违约后拟采取的补救措施的可行性等。具体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投标保函。着重审查招标文件和投标书,标的是否真实,分析投标方中标后,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2)承包保函。着重审查工程承包合同的内容,分析承包工程的技术难度,拟采取相应方法或措施的可行性,承包方的资质等级,完成国内外同类型工程的情况,承包方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承包任务的可能性。

(3)履约保函。着重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情况,分析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履约的技术难度和可能性,施工单位曾经履行同类合同的情况。

(4)预收(付)款退款保函。如向工程业主出具的保函,着重审查施工企业预收款的用途,审查预收款项是否能真正用于合同约定的材料设备储备、设备制造或工程建设,有无挪用或长期占用拖欠不还的可能;如向买方出具的保函,着重审查卖方(申请人)的货源情况,分析影响卖方不履约的因素及可能性。

(5)工程维修保函。通过对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提供的工程质量鉴定书和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的分析,了解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隐患和缺陷,施工企业能够维修及维修后达到业主要求的可能性。

(6)质量保函。重点调查商品供应方的生产能力和信誉,市场曾对其商品质量的反映情况。

(7)来料加工保函及来件装配保函。重点审查来料的质量检验及产品样品的确认方式,客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受益人资信状况等。

(8)补偿贸易保函。围绕产品产出和销售两个环节进行分析,如项目实施所需配套的水电、原辅材料供应、厂房、道路及其他基础设施是否落实;引进设备的性能、质量及设备引进方(客户)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状况如何;产品的市场行情、销路及价格趋势的预测,设备供应方本身的资信能力、财务状况及经营作风等;有无买断协议,是否属于软条款协议。

(9)付款保函。重点审查被保证人的资信状况、财务状况、资金安排及存款情况,根据付款时间要求,分析被保证人的现金流量在数量及时间上能否保证付款的需要,审查被保证人能否交存符合业务受理银行机构规定的保证金或提供相应的反担保;审查被保证人是否存在重大的诉讼风险或潜在的诉讼风险等。

(10)延期付款保函。重点审查被保证人的财务状况,根据付款时间要求,分析客户的现金流量在数量及时间上能否保证付款的需要;如需用引进设备投入后产生的效益偿还债务,审查引进设备生产产品的质量情况、销路、回款时间与付款时间的衔接等。

(11)分期付款保函。重点审查付款方的付款能力、信用状况和负债,有无影响其履约能力的连环债或三角债等。

(12)关税保付保函。如是对承包国际工程,主要分析影响工程按期完成的因素及可能性;对参加国际展览、展销,主要审查展览期有无延期的可能,申请人有无故意滞留国外的意图;对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审查企业按期完成加工出口的可能性。

(13)保释金保函。预测本次海上事故的损失及申请人受罚的可能性,通过掌握其财务状况,分析申请人能够承担该损失的能力。

(14)留滞金保函。重点调查申请人的信誉和生产能力,以前市场对其产品质量、规格和性能的反映情况。

(15)租赁保函。着重审查客户租赁设备的用途,分析租赁设备的经济效益以及承租方按期支付租金的能力。

(16)借款保函。着重审查借款用途,如果主要依托现有企业财力归还贷款本息,

1111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分析申请人现有财务状况;如果主要依托项目效益偿还贷款本息,则应对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进行全面审查。

(17)账户透支保函。重点审查透支金额的用途,分析申请人短期偿债能力。 (18)债券偿付保函。如是对债券发行人发行一般债券提供保证,应重点分析其偿债能力以及提供的抵、质押物价值或第三方保证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能力,审查债券发行方案是否经过有权审批部门的批准以及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情况;如是对债券发行人发行可转换债提供保证,应进行投资价值与股价走势分析,分析其可转换债发行方案是否有利于转股,审查其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综合考虑其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

(19)出入境备用金保函。重点审查中介机构的经营情况,与业务办理银行机构、当地公安机关共同签定的备用金账户管理协议的内容及交存100%保证金的情况。

(20)财产保全保函。重点审查提出财产保全理由的充分性和提交100%保证金的情况。

(21)银行委托保函。重点审查申请行的资信情况,该行出具的保函或备付信用证的条款内容以及委托银行机构出具保函的条款内容。

(22)对外劳务备用金保函。重点审查对外经济合作经营机构的经营情况,交存100%保证金的情况等。

(23)新开发的其他种类保函,按业务受理银行机构相应的规定要求进行审查。 3.反担保评价

受理银行机构按照各自信贷担保的有关规定对反担保进行调查和评价,并撰写担保评价报告。

对于申请人提供银行机构出具的备付信用证或保函作为反担保的,经办行信贷经营部门须确认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并由同级以上(含)法律部门审查这些文件内容的规范性。

4.非标准格式保函文本的审查

申请人要求使用非标准格式文本的,受理银行机构须将该文本报有权审查的法律部门进行审查。法律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反馈书面审核意见。

审批:

有权审批人按照《授权书》或《转授权书》确定的信贷审批权限审批。 银行委托保函经审批同意后应扣减申请行的额度。 出具保函:

1.出具保函的前提条件(缺一不可)(银行委托保函除外) ①保函申请经有权审批人审批同意; ②《出具保函协议书》正式签署生效;

③需要提供反担保的,反担保合同正式签署生效,申请人已经办妥抵、质押物权利凭证的登记、转交事宜;

④需报批的对外保函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银行委托保函经审批同意后,经办行可直接出具保函。 2.出具保函的方式

境内保函一式三份(一份正本,两份副本),正本交申请人,取得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出具保函收妥确认书》;副本一份交会计部门登记表外科目明细账,一份由信贷经营部门存查。

电开的对外保函项下的保函一式两份,一份由负责国际业务的信贷经营部门发送 1112 中间业务 ── 担保承诺

给通知行后留存,一份交会计部门登记表外科目明细账。

出具的保函需由业务受理银行机构有权签字人签字并加盖行章,电开保函除外。 3.备案

如业务经办银行机构不是审批行,经办行应及时将保函复印件报审批行相关部门备案。

保函的修改

1.受理修改申请

被保证人(申请人)需提交《修改保函申请书》,附受益人要求或同意变更保函内容的书面文件。如按照银行机构要求需变更反担保的,同时提供变更反担保的意向性文件。

2.对修改内容的调查和审批

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对修改事项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部门将《修改保函申请书》、变更反担保的意向性文件、调查报告和原保函的审批意见等资料报有权审批人审批。

3.出具《保函修改函》 修改保函的申请经审批同意后,银行机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出具保函协议书》和相应的反担保合同进行变更、重签或要求被保证人补交保证金后,出具《保函修改函》,作为原保函的有效组成部分。

若修改保函涉及增减保证金额,相关部门应及时书面通知会计部门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保函出具后续管理:

保函出具后,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应按规定进行贷后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保证事项进展情况;

②被保证人生产、经营、管理、主要财务指标情况是否正常; ③被保证人在银行机构存、贷款变化情况; ④反担保人的保证资格与保证能力的变化情况; ⑤贷款抵(质)押物的保管及其价值变化情况; ⑥保证金账户的余额。 保函的履行

保证期间,受益人要求经办银行机构履行保证义务的,经办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应及时与被保证人联系,并会签同级法律部门(同级未设立法律部门的,报上一级法律部门)对索赔条件进行审核,被保证人不能提出足够的抗辩理由且经办行也无抗辩理由的,经办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出具审核意见书和履约通知,报有权审批人批准。会计部门凭有权审批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履约通知对外支付。履约后经办银行机构应及时根据《出具保函协议书》和反担保合同的约定依法主张对被保证人、出质人、抵押人或第三方保证人的反担保债权。

经办行因履行保证责任对外垫付资金,会计部门应按逾期贷款利率向被保证人计收利息。

保函的失效

保函有效期届满、保证义务履行完毕或被保证人和受益人要求终止保函效力时,保函自动失效。

1113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根据保函失效的不同情况,银行机构按照各自规定进行相应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如保函的有效期有明确截止日期的,在该日期后第一个工作日内,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制作《保函失效通知书》,交会计部门凭以销记表外科目明细账;

2.如保函的有效期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而是以某一事件的发生(如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为保函有效期届满的条件的,银行机构应要求被保证人向受益人追回保函正本;如受益人不能退回保函,应由受益人出具保函失效的书面文件(须经其法人代表或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如不能收到退回的保函正本或受益人出具的保函失效的书面文件,银行机构可要求被保证人提供该事件已经发生的证明文件。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均需制作《保函失效通知书》,交会计部门凭以销记表外科目明细账;

3.如银行机构已经根据保函约定履行保证责任,会计部门根据原始凭证填制有关会计凭证并销记表外科目明细账;

4.如受益人要求终止保函效力,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制作《保函失效通知书》,交会计部门凭以销记表外科目明细账。

保函档案管理

银行机构相关部门应对每一笔保函业务建立明细台账,并将相关的档案资料归档管理。

内审检查流程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内部控制制度

1.检查方法

①查阅现有银行保函业务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②查阅岗位责任制,查看各岗位的分工情况;

③将现有各项银行保函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管当局的要求进行比较。

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银行保函业务会计核算制度;

②未建立银行保函业务的授权、转授权制度; ②未建立银行保函业务的检查制度; ③未建立银行保函账务核对制度;

④未建立规范的银行保函业务操作实施细则和规程; ⑤未建立规范的银行保函业务操作和审批监督约束机制; ⑥未建立银行保函登记台账制度; ⑦岗位分工不合理;

⑧现有银行保函业务的内部管理制度与国家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和监管当局的要求不相符;

⑨未及时修改和完善各类银行保函业务内部管理规定。

授权管理

1114 中间业务 ── 担保承诺

1.检查方法

①查阅银行机构授权及转授权书;

②获取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运用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银行保函样本;

③调阅相关银行保函档案,查看银行保函业务审批单,与授权或转授权书对照。 2.风险提示

①未核对分支机构的银行保函权限;

②未对分支机构、业务部门或有关人员进行授权、转授权; ③对分支机构、业务部门或有关人员授权不全面、不完整; ④超范围转授权;

⑤未适时调整授权权限; ⑥超权限办理银行保函; ⑦未经授权办理银行保函; ⑧未经审批办理银行保函; ⑨违反程序办理银行保函。 授信管理

1.检查方法:

①获取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运用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银行保函样本; ②调阅相关银行保函档案,查阅授信书。 2.风险提示:

①未对授信额度进行动态监控和调整; ②超授信额度办理银行保函业务。 业务操作

1.检查方法:查看银行保函档案和相关传票。

2.风险提示:未坚持业务操作、审批和会计核算“三分离”制度。 基础工作

1.检查方法:查看银行保函档案资料。 2.风险提示

①没有申请保证的事项或被保证的合同、协议; ②银行保函手续不完备;

③出具银行保函协议书及合同不规范; ④银行保函档案资料不全; ⑤未建立银行保函台账;

⑥信贷经营部门与会计部门对出具的银行保函账务核对不及时;

⑦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未能得到有效的维护,信贷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完整。

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1.检查方法:

①获取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运用适当的抽样等方法,确定银行保函业务样本; ②根据获取的银行保函电子数据,利用以往的审计经验,设计审计疑点模型,对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进行筛选确定审计疑点,作为银行保函业务样本的补充;

1115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③调阅银行保函档案,与有关业务人员座谈。 2.风险提示

①出具非格式文本的银行保函未经法律部门审查;

②对外出具的融资类银行保函未报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批; ③对外出具的银行保函不符合国际通行惯例;

④对外出具的融资类银行保函用于为企业注册资本及股本权益性投资提供保证和清偿债务;

⑤以银行机构系统内分支机构为受益人办理银行保函业务;

⑥银行保函到期后未发保函失效通知,销记表外科目,也未收回保函正本; ⑦未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如无保证金或保证金不足办理银行保函、保证金被挪用等。

风险控制

1.检查方法:

①与经办人员座谈、查阅内部管理制度; ②查阅部门职责及员工岗位职责; ③查阅职工休假登记表。 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银行保函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

②未建立风险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风险责任; ③对重要岗位人员未实行定期或不定期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④未及时提出并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实施清收,向担保人追偿,处置抵押物或采取其他盘活等措施。

风险评估

1.检查方法:

①获取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运用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银行保函抽样样本; ②贷款减值损失资料;

③调阅相关银行保函垫款资料,并通过谈话了解其对风险的认识,现场检查实际风险及损失情况。

2.风险提示:

①未对即将到期的银行保函可能形成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

②未对形成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损失进行预测; ③未对垫款形成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④贷款减值损失计提不合规,贷款减值损失计算存在高估或低估现象。

合规性

对申请人资格的审查

1.检查方法:

①获取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运用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银行保函抽样样本; ②调阅相关银行保函业务档案,审查企业申请材料和企业资质证明、保证事项合同或协议。

2.风险提示:

①为严重亏损,不具备偿付能力的企业办理银行保函;

1116 中间业务 ── 担保承诺

②为不具备外汇资金来源的企业办理对外银行保函; ③为不能提供符合要求的反担保企业出具银行保函。 审核交易背景真实性

1.检查方法:调阅业务档案,审查保证事项合同、协议或其他文件资料等。 2.风险提示:

①依照经过涂改、变造的虚假申请保证事项合同或协议出具银行保函; ②依照过期的申请保证事项合同或协议出具银行保函;

③依据无具体金额和资金用途的申请保证事项合同或协议出具银行保函。 保证金管理

1.检查方法:

①获取银行保函电子数据,运用适当的抽样方法,确定银行保函抽样样本; ②调阅保证金存款分户账、企业存款结算账户和相关的会计凭证,查看保证金来源及管理情况。

2.风险提示:

①以贷款充当保证金;

②银行保函未到期擅自挪用保证金;

③保证金没有专户管理,与企业其他结算户混在一起; ④保证金入账不及时,晚于银行保函出具日期; ⑤为保证金不足企业办理银行保函。

会计核算情况

1.检查方法:查阅与银行保函相关的表内外科目、会计账簿、报表及相关凭证。 2.风险提示:

①未将银行保函纳入全行统一会计核算;

②办理银行保函抵押、质押或权利未纳入表外科目核算; ③银行保函到期后未及时销记表外会计科目;

④对银行保函手续费的收取不及时、不足额,核算不正确。

监督检查

1.检查方法:调阅各类检查报告及有关整改报告。 2.风险提示:

①未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②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频率及深度不充分;

③业务主管部门检查频率、深度不够,或检查流于形式,没有揭示业务操作的风险点;

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审计意见整改的不认真、不及时、不到位; ⑤对查出的问题及责任人没有处理或处理不适当。

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6年10月31日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1117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5.《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令〔1996〕年2号) 6.《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7.《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8.《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6〕403号) 9.《商业银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指引》 10.《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银发〔2000〕253号) 11.《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 12.《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 13.《关于推进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03〕22号) 14.《关于印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银发〔1999〕178号)

1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发〔2000〕344号) 16.《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1〕第5号) 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89号 )

18.《支付结算办法》 19.《关于商业银行办理信用证和保函业务有关问题通知》(银发〔2002〕124号) 2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对商业银行开展融资类担保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03〕145号)

1118 ── 担保承诺

业务操作流程图

客户申请材料不同意业务受理同意调查、审查不同意审批同意客户签定出具保函协议书保函修改或变更签定担保合同,落实有效担保修改申请材料对外保函报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出具保函调查后续管理有权审批人审批保函自动实效银行机构垫款对外支付变更保函协议和担保合同垫款追偿出具保函修改函1119 中间业务 1120 现场检查流程图

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内控体系、制度是否健全银行保函管理制度授权管理账表、账账是否相符业务状况表与表外科目账银行保函业务台账授信管理会计、信贷对账登记薄信贷会计是否定期对账银行保函业务档案业务操作信贷管理是否到位内控有效性抽样基础管理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信贷)申请人资质证明材料客户资格是否合规申请保证事项的合同、协议保证金账户明细交易背景是否真实手续费收取是否及时、足额企业结算账户明细保证金来源及管理是否合规相关业务传票保证金收取是否及时、足额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信贷)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操作及现场检查流程

风险管理与合规性(会计、内审)内部监督检查整改是否到位内审报告及整改报告

第二篇: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现场检查手册

前 言

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战略和业务运营的基础平台以及金融创新的 重要手段。银行业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决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对维 系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银监会党委对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高度重视,刘明康主席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并做 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明确要求着力推进信息科技风险监管。银监会坚持贯彻“管法人、管风险、 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把信息科技风险纳入银行总体风险监管框架,切实加强制 度建设和风险监控,确保银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

在目前信息技术革新日新月异、金融业务不断创新、银行对信息科技依赖性越来越大的 新形势下,银监会坚持“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提出了信息科技风险功能性监管的新思路, 突出“制度先行”,完善监管框架,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标准及业界最佳实践,不断丰富信息 科技风险监管方式方法,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管规范,结合奥运保障开展现场检查,并针对性 地发出有关风险提示,建立非现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评级体系,从而构建了信息科技风险监管 的基础框架,全面展开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管工作。

按照郭利根副主席提出的“集成资源,形成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合力”和“搞好规划,全面加 强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建设”要求,银监会强化机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整合科技人力资 源,集中全国银监会系统科技骨干力量,在北京成立了信息科技监管“专项工作组”,又在上 海、深圳两地分别成立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工作室,按照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培训的工 作原则,制度建设、奥运保障、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及监管评级五线并举,形成了矩阵式 的监管工作模式,快速锻炼了一支能战会战、能够担当重任的信息科技风险专业化监管队伍。

《手册》的编写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上海、湖北、安徽、山东、山西、江苏、江西、 河南、内蒙古、黑龙江、青岛、福建、河北、宁夏、辽宁、吉林、浙江、四川、深圳、广东、

1

天津、重庆、大连、云南、贵州银监局派出精锐技术骨干,参加《手册》编写工作;银监会 各部门与各银监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上海银监局为编写工作提供了大量支持和保障工作。 整个《手册》内容融合了银监系统内信息科技人员的经验和智慧,汇聚了银监会各部门与各 银监局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应属于银监会系统及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和结晶。在此,向 所有参与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2

编写人员

林 丽 朱永扬 怿卫飞 李 丹 骆絮飞 邹 伟 房世晖

崔维琪 朱 斌 冯业伟 叶 照 乔昱瑞 纪奀 武 齐兴利

吴瑞麟 陈宏宇

谭 杨 李 鹏

3 张 伟 周嘉弘 史文明 李海波

张惠芳 郝海峰 何 禹 包 龙

李晓东 杨中华 靖雪晶 殷有超 陆 阳 崔 晨 怿美东

陆 翔 盛于南 怿殿南

陈云龙

游 琨

刘 楠

目 录

第一部分 概述............................................. 2

1.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及其监管 ............................... 2

1.1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 ................................................................2 1.2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特点 ............................................................2

1.3 风险成因分析 ....................................................................3

1.4 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意义 ............................................................4 2. 现场检查一般流程 ....................................... 5

2.1 现场检查准备阶段 ................................................................5 2.2 现场检查实施阶段 ................................................................7

2.3 现场检查后续阶段 ................................................................8 3. 常用检查方法 ........................................... 9 第二部分 科技管理....................................... 11 4. 科技治理 .............................................. 11

4.1 董事会及高管层 .................................................................11 检查项 1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11

4.2 信息科技工作的管理机构 .........................................................12

检查项 1 :全行信息科技工作的管理机构 ............................................................................. 12

4.3 信息科技部门 ...................................................................13

检查项 1 :信息科技部门....................................................................................................... 13

4.4 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15

检查项 1 :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15

4.5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 ...........................................................15

检查项 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 ........................................................................................ 15

4.6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 ...............................................................16

4

检查项 1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机制 ........................................................................................ 16

4.7 知识产权保护 ...................................................................17

检查项 1 :敉识产权制度....................................................................................................... 17

4.8 信息披露 .......................................................................17

检查项 1 :信息披露 .............................................................................................................. 17 5. 连续性管理 ............................................ 18

5.1 信息系统连续性组织 .............................................................18 检查项 1:系统连续性管理组织.............................................................................................. 18 检查项 2:系统连续性管理组织职责 ...................................................................................... 19 检查项 3:系统连续性计划编制、维护................................................................................... 20 检查项 4:系统连续性计划编制、维护职责 ........................................................................... 20 检查项 5:系统连续性计划执行组织 ...................................................................................... 20 检查项 6:系统连续性计划执行组织职责 ............................................................................... 21 检查项 7:人员变动管理......................................................................................................... 22 5.2 信息系统连续性计划 .............................................................22 检查项 1:系统连续性计划 ..................................................................................................... 22 检查项 2:测试及持续更新 ..................................................................................................... 24 检查项 3:信息系统连续性计划管理 ...................................................................................... 25 检查项 4:系统连续性计划培训.............................................................................................. 25 检查项 5:系统连续性计划审计.............................................................................................. 25 6. 应急管理 .............................................. 26

6.1 应急组织 .......................................................................26 检查项 1:应急管理团队......................................................................................................... 26 检查项 2:应急管理职责......................................................................................................... 27 检查项 3:应急管理制度......................................................................................................... 27 6.2 应急预案 .......................................................................27

检查项 1:应急预案制订......................................................................................................... 27

5

检查项 2:应急预案内容......................................................................................................... 28

检查项 3:应急预案更新......................................................................................................... 29 检查项 4:外包服务应急......................................................................................................... 29 检查项 5:应急培训................................................................................................................ 29 6.3 应急演练 .......................................................................30 检查项 1:应急演练前 ............................................................................................................ 30 检查项 2:应急演练过程......................................................................................................... 30 检查项 3:应急演练后 ............................................................................................................ 30 6.4 应急响应 .......................................................................31 检查项 1:应急响应流程......................................................................................................... 31 检查项 3:应急事件报告......................................................................................................... 32 检查项 4:与第三方沟通......................................................................................................... 32 检查项 5 :向新闻媒体通报制度............................................................................................ 32 检查项 6:应急处置总结......................................................................................................... 33 6.5 应急保障 .......................................................................33 检查项 1:人员保障................................................................................................................ 33 检查项 2:物质保障................................................................................................................ 33 检查项 3:技术保障................................................................................................................ 34 检查项 4:沟通保障................................................................................................................ 34 6.6 持续改进 .......................................................................34 检查项 1:应急事件评估、改进.............................................................................................. 34 检查项 2:应急响应评估......................................................................................................... 35 检查项 3:应急管理评估......................................................................................................... 35 检查项 4: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 35 7.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35

7.1 安全管理组织 ...................................................................36 检查项 1:管理目标................................................................................................................ 36

6

检查项 2:人员风险................................................................................................................ 36

7.2 安全管理制度 ...................................................................37 检查项 1:规章制度................................................................................................................ 37 检查项 2:制度合规................................................................................................................ 38 查项 3:制度执行.................................................................................................................... 38 检查项 4:宣传和教育培训 ..................................................................................................... 39 检查项 5:事件响应和处理 ..................................................................................................... 39 8. 外包管理 .............................................. 40

8.1 服务外包管理制度 ...............................................................40 检查项 1:服务外包管理制度 ................................................................................................. 40 检查项 2:对重要外包项目评估.............................................................................................. 41 检查项 3:外包安全保密措施 ................................................................................................. 41 8.2 服务外包管理风险评估 ...........................................................41 检查项 1:对服务外包商评估 ................................................................................................. 41 检查项 2:对服务外包商审查 ................................................................................................. 42 8.3 服务外包审批 ...................................................................42

检查项 1:服务外包审批流程 ................................................................................................. 42

8.4 服务外包应急响应 ...............................................................42 检查项 1:服务外包应急计划 ................................................................................................. 42 检查项 2:服务外包商联络机制.............................................................................................. 43 检查项 3:服务外包应急演练 ................................................................................................. 43 8.5 外包合同 .......................................................................43 检查项 1:外包合同................................................................................................................ 43 检查项 2:服务外包商访问权限.............................................................................................. 44 检查项 3:外包服务法律风险 ................................................................................................. 44 8.6 服务外包文档的完备性 ...........................................................45

检查项 1:服务外包文档......................................................................................................... 45

第三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反洗钱现场检查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反洗钱现场检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银发〔2007〕 158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各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1号发布),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见附件)。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将此通知翻印至辖区内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反洗钱调查程序,依法履行反洗钱调查职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调查可疑交易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所称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应当遵循合法、合理、效率和保密的原则。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时,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不得拒绝或者阻碍。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拒绝、阻碍反洗钱调查,拒绝提供调查材料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材料的,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调查人员违反规定程序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调查。

第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进行反洗钱调查或者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调查范围和管辖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发现下列可疑交易活动,需要调查核实的,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调查:

(一)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告的可疑交易活动;

(二)通过反洗钱监督管理发现的可疑交易活动;

(三)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报告的可疑交易活动;

(四)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通报的涉嫌洗钱的可疑交易活动;

(五)单位和个人举报的可疑交易活动;

(六)通过涉外途径获得的可疑交易活动;

(七)其他有合理理由认为需要调查核实的可疑交易活动。

第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下列可疑交易活动组织反洗钱调查:

(一)涉及全国范围的、重大的、复杂的可疑交易活动;

(二)跨省的、重大的、复杂的可疑交易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调查存在较大困难的;

(三)涉外的可疑交易活动,可能有重大政治、社会或者国际影响的;

(四)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需要调查的其他可疑交易活动。

第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反洗钱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对发生在本辖区内的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反洗钱调查存在较大困难的,可以报请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调查。

第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在实施反洗钱调查时,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其他省一级分支机构协助调查的,可以填写《反洗钱协助调查申请表》(见附1),报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三章 调查准备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发现符合本实施细则第六条的可疑交易活动时,应当登记,作为反洗钱调查的原始材料,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第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对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初步审查,认为需要调查核实的,应填写《反洗钱调查审批表》(见附2),报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实施反洗钱调查前应当成立调查组。

调查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并均应持有《中国人民银行执法证》。调查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开展反洗钱调查。必要时,可以抽调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工作人员作为调查组成员。

第十三条 调查人员与被调查对象或者可疑交易活动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查的,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 对重大、复杂的可疑交易活动进行反洗钱调查前,调查组应当制定调查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 调查组在实施反洗钱调查前,应制作《反洗钱调查通知书》(见附3,附3-1适用于现场调查,附3-2适用于书面调查),并加盖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的公章。

第十六条 调查组可以根据调查的需要,提前通知金融机构,要求其进行相应准备。

第四章 调查实施

第十七条 调查组实施反洗钱调查,可以采取书面调查或者现场调查的方式。

第十八条 实施反洗钱调查时,调查组应当调查如下情况: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可疑交易活动是否属实;

(三)可疑交易活动发生的时间、金额、资金来源和去向等;

(四)被调查对象的关联交易情况;

(五)其他与可疑交易活动有关的事实。

第十九条 实施现场调查时,调查组到场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中国人民银行执法证》和《反洗钱调查通知书》。

调查组组长应当向金融机构说明调查目的、内容,要求等情况。

第二十条 实施现场调查时,调查组可以询问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说明情况。

询问应当在被询问人的工作时间进行。

询问可以在金融机构进行,也可以在被询问人同意的其他地点进行。

询问时,调查组在场人员不得少于2人。

询问前,调查人员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对询问有如实回答和保密的义务,对与调查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 询问时,调查人员应当制作《反洗钱调查询问笔录》(见附4)。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询问笔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要求补充或者更正,并按要求在修改处签名、盖章。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或者盖章;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调查人员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调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被询问人可以自行提供书面材料。必要时,调查人员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被询问人应当在其提供的书面材料的末页上签名或者盖章。调查人员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右上方写明收到日期并签名。被询问人提供的书面材料应当作为询问笔录的附件一并保管。

第二十二条 实施现场调查时,调查组可以查阅、复制被调查对象的下列资料:

(一)账户信息,包括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开立、变更或注销账户时提供的信息和资料;

(二)交易记录,包括被调查对象在金融机构中进行资金交易过程中留下的记录信息和相关凭证;

(三)其他与被调查对象和可疑交易活动有关的纸质、电子或音像等形式的资料。

查阅、复制电子数据应当避免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

第二十三条 调查组可以对可能被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封存期间,金融机构不得擅自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被封存的文件、资料。

第二十四条 调查人员封存文件、资料时,应当会同在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查点清楚,当场开列《反洗钱调查封存清单》(见附5)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和在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金融机构,一份附卷备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调查人员应当在封存清单上注明。

必要时,调查人员可以对封存的文件、资料进行拍照或扫描。

第五章 临时冻结措施

第二十五条 客户要求将调查所涉及的账户资金转往境外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第二十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接到金融机构报告后,应当立即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先行紧急报案。

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接到金融机构报告的,应当在紧急报案的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报告。

第二十七条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接到金融机构或者中国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填写《临时冻结申请表》(见附6),报告中国人民银行。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或者主管副行长批准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制作《临时冻结通知书》(见附7),加盖中国人民银行公章后正式通知金融机构按要求执行。

临时冻结期限为48小时,自金融机构接到《临时冻结通知书》之时起计算。

第二十九条 侦查机关认为不需要继续冻结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接到侦查机关不需要继续冻结的通知后,应当立即制作《解除临时冻结通知书》(见附8),并加盖中国人民银行公章后正式通知金融机构解除临时冻结。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解除临时冻结:

(一)接到中国人民银行的《解除临时冻结通知书》的;

(二)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采取临时冻结措施后48小时内未接到侦查机关继续冻结通知的。

第六章 调查结束

第三十一条 调查组查清本实施细则第十八条所列内容后,应当及时制作《反洗钱调查报告表》(见附9)。

第三十二条 制作《反洗钱调查报告表》时,调查组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一)经调查确认可疑交易活动不属实或者能够排除洗钱嫌疑的,结束调查;

(二)经调查不能排除洗钱嫌疑的,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报案。

第三十三条 《反洗钱调查报告表》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行长(主任)或者主管副行长(副主任)批准。

第三十四条 结束调查的,对已经封存的文件、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应当制作《解除封存通知书》(见附10),正式通知金融机构解除封存。

第三十五条 经调查不能排除洗钱嫌疑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报案。

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直接报案的,应当及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三十六 条调查结束或者报案后,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立卷归档。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执行本实施细则所需要的法律文书式样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对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制定式样,反洗钱调查工作中需要的其他法律文书,中国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可以制定式样。

第三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接收及调查操作程序》(银办发〔2004〕180号文印发)同时废止。

第四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制定的其他规定(不含规章)与本实施细则相抵触的,适用本实施细则。

附:

1.反洗钱协助调查申请表

2.反洗钱调查审批表

3.反洗钱调查通知书

4.反洗钱调查询问笔录

5.反洗钱调查封存清单

6.临时冻结申请表

7.临时冻结通知书

8.解除临时冻结通知书

9.反洗钱调查报告表

10.解除封存通知书

第四篇:施工现场检查整改报告

东软北京研发中心研发楼等3项(东软北京研发中心)工程

整改报告

海淀住建委监督六科:

2014年5月4日,海淀住建委监督六科对东软北京研发中心研发楼等3项(东软北京研发中心)工程进行了综合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直属执法监察一队对本工程提出以下问题,并要求我方对其问题限期整改。

一、工程问题如下:

1、建筑施工中槽土外运未办理渣土消纳许可;

2、建筑槽土外运未办理车辆准运许可;

3、施工现场进出入口道路未进行硬化;

4、施工现场未设置冲洗车辆设施;

5、施工现场裸露无覆盖;

6、施工现场未按要求设置远程监控。

二、根据以上问题,我方立即进行如下整改:

1、建筑施工中槽土外运渣土消纳许可已经办完成;

2、建筑槽土外运车辆准运许可已经办理完成;

3、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已经硬化,整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4、在施工现场北侧砌筑临时围墙并设置出入口,在出入口处按规定要求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并保证场内车辆出场前全部进行冲洗,防止泥土外带;

5、施工现场未进行覆盖的场地,已经铺石子进行临时固化,局部铺绿网进行覆盖,整改工作已经完成。

6、施工现场远程监控正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日 期:2014年5月21日 日 期: 2014年5月21日

建设单位:

日 期: 2014年5月21日

整改后照片:

1、现场道路硬化

2、出入口车辆冲洗装置

3、现场覆盖及临时覆盖

第五篇: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报告

广元市城北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三项目区安全教育、安全检查报告

市建设局、质安站;

广元市城北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三项目区由广元市城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建设,由四川江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一标段由广元市泰丰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二标段由江西嘉业工程建设集团公司承建。

2014年8月26日,市建设局组织各施工、监理项目部项目负责人及安全员到8.25较大安全事故现场进行参观,27日市住建局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主要针对8.25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要求所有在建工地进行全面的、不留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并对项目管理人员及所有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认真贯彻上述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在以后安全施工过程中,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对所有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彻底排查安全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限期整改,专人跟踪监督,确保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一, 基本情况

我们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采取听汇报、现场检查、集中讲评等方法进行了现场检查。

从检查情况看,各项目部从总体上还是较可以,但普遍存在问题为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施工现在临边、洞口防护不规范。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检查,发现存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临边洞口防护不规范。

2. 钢筋加工棚区域内的机械大部分无接地装置。 3. 临时用电配电箱未上锁、部分配电箱的锁已坏

4. 卸料平台的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且平台两边无任何防护措施 5. 3#楼外脚手架搭设不规范既无硬防护,也无软防护 6. 施工现场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三,问题分析

1. 安全入场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 2. 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不详细缺乏针对性,不能起到规范和指导施工的作用和效果。

3. 日常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不能消除安全隐患

4. 忽略临边防护的安全重要性,对各班组的技术交底不全面。 四,措施和办法

首先,针对检查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要求项目部对生产安全实行全面管理,每周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安全检查,每天早上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现场注意的安全事项。责令在限期整改,将严格监督整改落实情况,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和施工安全生产。

其次,各项目部应认真履行安全交底程序,各班长对各班组实行口头和书面交底,并留有文字记录。同时规范交底内容,并且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工程施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工作。对

每周的安全例行检查要认真落实到位,并且进行记录,公司对各项目部每月进行抽查的安全检查。由于现场大部分是工人,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因此各项目部必须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通过对安全事故案例的讲述,剖析事故原因达到警示的作用,从而引导工人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安全”过渡要“我要安全”的地步,做到“三不伤害”达到其规范安全行为的目的。

2014年8月28日我监理项目部及时组织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安全员、各工班班组长召开了安全会议。会议主要传达了住建局安全会议精神。对工地现场及时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要求相关单位对其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以书面形式进行回复,我单位将针对整改情况进行现场复查。

2014年9月2日我监理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对提出的安全隐患基本得到整改落实。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整改。确保安全事故的零发生。

通过本次会议及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工作。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安全意识的到了提高。各安全制度得到了完善及加强。各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的整改。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安全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整改。确保安全事故的零发生。

四川江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9月4日

上一篇:一线新进员工培训计划下一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