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质量监控简报

2022-07-02

第一篇:关于质量监控简报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简报

HEFEI UNIVERSITY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简报 2017年第4期(总第73期)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017年12月28日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报告(删减版)

2016年9月26日至29日,以张安富为组长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一行12人,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审核性评估。专家组在肯定我校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具体落实上,各系、各专业之间不够平衡,有些与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地位不相符合;学校部分管理人员和教师对办学定位理解不深,还没有自觉地在管理和教学改革中贯彻落实;教师队伍明显不足,个别专业生师比失衡;部门领导和部分系部、教研室、教师对模块化教学改革不了解、不理解、或者对其内涵把握不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还不够,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外部评价的作用发挥不足等。审核评估结束后,学校高度重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其进行认真梳理,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立即进行了整改。经过一年多的整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成立整改领导组织,明确整改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领导和落实整改工作,学校成立了审核评估整改领导小组和审核评估整改办公室。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蔡敬民担任,成员由学校领导、党委委员担任。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整改办公室,负责整改工作的日常事务,副校长陈秀担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余国江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教务处、人事处、发展规划处、学生处、计划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科技处、公共事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校园建设与管理处、团委、图书馆、后勤集团等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院系的负责人组成。整改办公室在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整改方案制定和具体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二、明晰整改工作思路,制定整改实施计划

在整改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整改工作的思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阶段目标和任务,并进行了任务分解。一是加强领导,实行整改工作责任制。学校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列为学校建设发展和整个2017年工作的重点,也将此作为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的新起点。二是认真分析,全面梳理整改工作。学校高度重视专家组的反馈意见与建议,认真分析,全面梳理,找准问题,明确差距;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高度认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深刻内涵,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制度意识、学习意识,高标准、严要求,确定整改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三是着眼长远,注重整改工作长效性。学校结合创建“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同时,将评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机制与体系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制定了分阶段工作任务:一是制定整改方案阶段。根据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明确整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形成共识,确定整改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二是整改实施阶段。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完成各项整改工作任务。学校整改工作办公室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验收,以确保整改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三是整改总结阶段。根据整改工作实施计划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合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报告》。

三、狠抓整改落实工作,整改取得显著成效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方面 1.开展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研讨

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学习,进一步开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内涵研讨。组织高等教育理论学习,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特别是加强了学校办学定位的整体性、协调性、差异性研究。抓住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的重大机遇,着力强化学校内涵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合作的资源优势,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和观念大讨论。

2.强化落实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30年,力争实现博士专业学位培养的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成为安徽省、合肥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高教研究机构建设。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认识,加大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强度和深度,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使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明确科学发展思路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高效有力的举措,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拓展中德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新领域,创新“互联网+”中德教育合作新机制,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中德人才交流平台,强化在全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打造中德合作的“升级版”,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基金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12月26日,教育部正式以教外函〔2016〕95号报送到国务院。目前,中德示范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3.推进内部体制和培养方案改革

积极推动合作共建,不断完善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灵活的专业动态调控机制和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从而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功能。

加强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调研,吸纳工程教育界、行业、社会管理部门等校外专家建议,制定和精准描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社会需求调研,制定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从教育理念上、质量规格上、培养体系上、教学资源配置上、培养方式上等多维度深入研究和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优化一体化设计。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引智)及奖励工作实施办法》《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实施办法》及《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完善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规范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招聘形式,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等举措,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努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积极推进“1251”人才建设工程。按照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实施“1251”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主要是引进和培养留学德国的工程学、管理学背景博士100名,引进德国高校实验室工程师20名,引进德国培养的硕士50名,引进达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授聘任资格的德籍教授10名。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学校充分利用省编办推行的“编制周转池”试点,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已初步确定了14个重点建设的科研团队。

2.提高教师师德和教学能力 一是充分发挥教师能力发展中心的作用,使其在提升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提升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能力以及学历提高、职业晋升等方面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二是引导教师扬长补短,鼓励个性化发展。引导并促进教师关注产业发展,紧跟专业前沿,增强服务地方的意识与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教师参加应用型科研的能力,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三是加强考核,将教师教学能力作为考核、学年教学质量考核、教师评职称以及评奖评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完善教师培养及培训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选派教师到国外和企业挂职锻炼。建立产学研创新平台。学校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内“人才培养支撑与服务平台”,培育了一批协同创新团队。

4.加强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增加数量提升质量。2017年,学校通过统一招聘考试面向社会招聘专职辅导员8人,实际到校报到7人。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考核。开展辅导员工作考核,以辅导员考勤、工作手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为抓手,加大辅导员科研成果的要求、考核结果与津贴和奖励挂钩;在省级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2017年我校辅导员获全省二等奖第一名的成绩,实现了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鼓励辅导员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科学研究。鼓励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提高工作水平。8名辅导员获批学校2017科研发展基金重大项目,实现质的突破。在职称评审上,学校贯彻落实职称评审辅导员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的精神,2017年有6位辅导员顺利获评中级职称。逐步实现了辅导员的录用、培养与转岗、提拔的无缝对接。

鼓励辅导员深入学生。2016年底,实现专职辅导员全面入驻3个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做到了俯下身子、沉下心来,学生引导、服务、管理工作在学生社区内完成。

(三)模块化教学改革方面 1.分批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

学校于2017年8月对自动化、软件工程、工业设计、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生物工程8个试点专业进行专业深度剖析,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认证,对模块化专业建设的绩效进行分析,由专业负责人和模块负责人汇报,并与专家充分交流研讨,同时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大学数学的模块建设进行检查、验收。在学校层面开展模块化课程研讨、验收的同时。环境工程等14个专业也在系部层面进行了专业剖析,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学校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明确了模块化专业分批推进进程,各系部根据进程表,稳步推进,截至2017年,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专业已达到35个。

另外,学校还重视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中德workshop教学活动等平台,加强模块化教学体系及其理论研究。

2.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能力

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学校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培训,另一方面分批次选派骨干教师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接收时间长短期不等的进修。2017年暑期,教务处以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理念,了解改革实施路径,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为主题,从校、内外聘请了11位专家,安排了两期培训。整个培训为期,超出2000人次的教师参加了培训。与此同时,20

16、2017年学校还分3批次,安排了44位教师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等应用科学大学进修学习,实地了解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双元制”高等教育体系、项目化教学法等。

再者,学校与超星尔雅、智慧树等课程平台合作,提供大量的优质网络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构建学习平台,加快智慧教室建设,将先进、新颖的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无线网络和大数据后台,帮助教师与学生高效完成传统的点名、投票、问答等教学环节。另外,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在举办校内合肥学院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二届青教赛,1人获得一等奖;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安徽省教学基本功竞赛,2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

通过各类培训和参赛,进一步统一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质和精髓,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确保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

3.改进考核评价及激励机制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从顶层的培养方案修订,到基础的课程改革,学校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同时,学校对教师工作量的核算,教学检查标准等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积极开展自我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已组织专家组从模块与专业的关联度、模块中能力要素的准确度、模块构建程序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等方面等多方面对模块化课程开展不同范围的评估和验收,验收合格率为87.50%。学校对通过评估的专业给予奖励,在专业建设、评优评奖、教师职称评定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同时要求未通过评估的专业限期进行整改。

(四)学风建设方面 1.坚持以教风促学风

学校制定了《合肥学院师德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强调教师在学风建设上的主导地位,以教风带学风。开展“三育人”及师德标兵评选活动,举行教师基本功竞赛、辅导员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开展师生恳谈会、教育教学座谈会、“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活动。通过印发《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事迹汇编》、校园网开设“三尺讲台”“创新团队故事”专题栏目,广泛深入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2.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思想育人,把牢办学方向。按照“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三支队伍,打造五个阵地”的工作思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新举措,通过深入实施“九大工程”,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明确、全面育人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

2017年继续开展第十二届“榜样学子”评选工作,通过举办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系列活动、“喜迎十九大,坚定跟党走”“学习十九大,青春勇担当”主题教育活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工程、主题团日教育实践活动、活力团支部评选等来引领团员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2017年,学校获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五名学生参加了在泰国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大学生领袖研讨会,展示了我校学子良好的政治素养与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技育人,提高专业能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科技竞赛。学校现有95个学生社团组织, 2017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338项,其中国家奖160项,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奖82项。开放科研资源,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专业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研创新项目满足各专业学生需要。

实践育人,培养社会责任。学校积极与社区、与政府合作,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17年,学校组建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23支、特色团队和一般团队19支、社会实践小组298支,在岳西、潜山、泗县陡张村等地区、乡镇开展了丰富多彩、利民助民的科技、教育等活动,国家、省市媒体的相关报道达220余篇(次),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5项。

2017年,22个志愿者组织全年累计志愿服务720余项。承办安徽省2017年西部计划出征仪式,2名同学入围西部计划志愿者。5名师生获安徽省第十一届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获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

文化育人,提高人文素养。继续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工程”,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017年,学校举办了多期大学生素质教育讲坛,“百家讲坛”的郦波教授两次来到学校,给师生作报告,也让师生品味到了精彩的文化盛宴。高雅艺术进校园、第十五届“一二·九”辩论赛、第十三届文化艺术节、第十三届社团文化节、第六届高校社联交流会、第十二届合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交流会、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相继举行,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另外,学校支持政府、社区的文化工作,参加了滨湖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经开区高校艺术节、合肥大学生艺术季等活动,并获了最佳组织奖等多个奖项。

双创育人,孵化创业团队。2017年学校共有145项国家级和37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开展创业讲座、论坛、培训等活动10多场,学生700 余人次参与;举办创业模拟实训,60名学生获得安徽省人社厅颁发的“创业模拟实训合格证”。建有类型完善的校内外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全年服务学生达1300 人次,涉及全校14 个系部学生,学生对学校的创业指导服务满意度高。2017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另外,12000m2的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拥有公共服务区域和展示区域、创新创业孵化区域和实训中心,配套设施完善,将于2018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五)质量保障方面 1.重视教学质量文化建设

切实发挥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对教学质量的协调服务和综合保障功能,加强全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教学质量观,加大质量文化宣传力度和教师培训工作,更新质量监控观念,使重视质量、关心质量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逐渐将质量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互动,追求有质量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监控由外控为主到内控为主的转变。

2.完善质量评估检查体系

建立全校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强化多元化评估。进一步加强试卷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课堂教学检查等各类教学评价评估工作,充分发挥系教研室基层教育者的作用,努力构建“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全员参与”的质量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在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课堂教学规范等问题的严格管理。加强教学评估检查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重视吸纳用人单位及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多维度考评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规范的执行、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教学工作实绩。

3.提高质量保障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继续建设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更新、分析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完善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促进职能部门业务管理系统的协调,改进对教学资源保障的监控工作。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网络调查平台,利用手机等工具开展学生、教师、行政和教辅人员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监测的信息化,为整改工作、信息监控提供相关统计分析资料。

4.健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自我评估制度,坚持建构第三方评估与校内评估相结合的自我评估体系,对影响教学质量的“招生、培养、就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的监测,努力构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结合的监测体系。推进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完善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反馈利用机制,形成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反馈、改进的闭环循环。

5.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继续深化工程认证及“卓越计划”项目实施工作,四个国家级“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积极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17年5月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提交工程认证申请书,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工程认证准备工作。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高校来说,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永恒主题。本次审核评估是在我校快速发展中,对我校进行的一次全面大检阅和深刻大体检,也是我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整体办学水平的难得机遇。审核评估工作虽然结束,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建设任务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学校将以此次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强化主体责任,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我校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为早日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质量提升活动简报

第01期

2010年4月26日

编者按: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去年“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成果,推进

长效机制建设,今年,国家总局决定在全国质检系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这是“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再提升、再升华,也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市局党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沂市局“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临沂市质监系统“质量提升”活动方案》。4月23日,史亮峰局长在全市质监系统“质量提升”活动动员大会上,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市质监系统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史亮峰局长“动员大会”讲话精神,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开拓创新,不断把“质量提升”活动引向深入,全面提高全市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全市系统“质量提升”动员大会召开

史亮峰局长就“质量提升”活动作重要讲话

2010年4月23日,临沂市局召开了全市系统“质量提升”活动动员大会,各县区局、市局各直属单位、市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史亮峰局长在会上就“质量提升”活动作了重要讲话。

史亮峰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全市质监系统一定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方案,务求扎实有效。要抓住关键点,通过提升质监自身的能力,推动企业产品的质量提升,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建立。要把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切入点,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中,使各项工作在“质量提升”的大主题下去拓展和深化、创新和发展,不断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水平,服务科学发展。

史亮峰局长强调,质量提升年活动是2010年质监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市系统要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加强认识,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强化“教练员”理念,守住质量安全底线,并结合临沂工作实际,力抓四项重点工作:一是以实施百户重点企业质量提升工程为切入点,培育一批名牌企业;二是以联盟标准为突破口,实施区域产业提升工程;三是以检测平台的建设为

切入点,深入推进双基建设;四是深入开展检测工作整顿活动。

史亮峰局长要求, 各级、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单位实际,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开拓创新,不断把“质量提升”活动引向深入,全面提高全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市“加快工业发展年”做好质量保障,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事记:

4月12日,临沂市局下发《关于成立“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临质监质字„2010‟31号)。

4月22日,临沂市局下发《关于印发临沂市质监系统 “质量提升”活动方案的通知》(临质监质发„2010‟40号)。

4月22日,关于印发《全市系统检测工作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临质监质发„2010‟41号)。

4月23日,临沂市局召开全市系统“质量提升”动员大会,全面开展“质量提升”活动。

报:省局活动办公室

送:市局领导

发:各县区局,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临沂市质监局“质量提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4月26日印发

第三篇:质量工作简报

(第一期)

根据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和目前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以及工程进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状况,国庆节后,由精正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牵头,对英郡项目部B地块的在建工程的已完工部份(5#楼四层以下,6#楼三层以下,7#楼二层以下,8#楼三层以下,均包含地下室部份)进行了实测实量,其实测的范围钢筋分项工程、结构混凝土分项工程(未包括回弹)、模板分项工程。 开展这次实测实量的目的是:

1.查找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已完工部份工程对规范、设计要求的符合程度;

2.找出主要矛盾,以便于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加这次质量工作的主要人员有:

建设单位:李世才;

监理单位:刘定芳、邓立、刘光华、陈先荣、田凯;

施工单位:秦继林、黄新成、陈琪、赵凤鸣。

这次检查的实际状况见表

1、表

2、表3所示。

通过检查,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各分项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混凝土分项工程:

1.轴线——合格点率为65.61%;

2.垂直度——合格点率为69.83%;

二.模板分项工程:

1.垂直度——合格点率为58.82%;

2.截面尺寸——64%;

三.钢筋分项工程:

1.绑扎钢筋网尺寸——出现待整改的项目共计85次;

2.绑扎钢筋骨架——出现待整改的项目共计65次。

针对这些问题,请施工单位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注:请总包单位将此《质量工作简报》分发给各有关的分包单位,以便于针对性的进行整改。)

2008年10月13日

报:成都高新置业有限公司、四川精正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发: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工程质量监督简报

该工程位于司马村,一至五层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77008m。在日常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该工程止前存在一定的工程质量隐患。现将发现的质量问题汇总如下:

1、施工单位项目部管理人员到位不齐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均不能到位履行职责;

2、首层地面回填土和换填层未按要求夯实;

3、部分梁、柱、板混凝土存在较为严重的外观质量缺陷,如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

4、部分楼板混凝土存在裂缝、渗漏等质量缺陷;

5、现场出现不合格材料,涉及到不合格的材料跟踪单共38份,到目前为止,施工单位还未按要求对该批不合格材料进行跟踪处理;

6、基础分部未按要求及时完成资料送审并组织验收;

7、后浇带处模板的支撑及拆除不符合要求;

8、总包单位水电专业施工方案未通过监理单位审查;

9、消防分包单位资质未报审,未签订分包合同,消防专业安装方案未报审。

质安所

2013年11月

第五篇:视频监控工作简报

平安安庆〃应急联动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

工 作 简 报

第 三 期

安庆市“防控办”编2011年10月25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平安安庆·应急联动数字化防控体系

建设工作会议

为加快推进平安安庆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0月18日上午,安庆市委、市政府在安庆大酒店召开“平安安庆·应急联动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市)、区(分)局局长,市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市有建设任务的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共10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章来主持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下发了市“两办”《关于印发<2011-2012年平安安庆〃应急联动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王章来书记与15个有建设任务的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宿松县、大观区、市城管执法局作了表态发言;

平安安庆〃应急联动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市“防控办”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郑家齐以幻灯片形式作了工作报告,总结回顾了我市前期“警视网”建设应用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今明两年的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任务作了部署。

李胜荣副市长在讲话中,对近年来我市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李胜荣强调,加强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开展对敌斗争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各级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加快推进平安安庆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一要及时贯彻、出台措施。要将这次会议精神向本地、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到位,积极研究贯彻措施,出台具体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建设任务、资金来源、职责分工等内容。二要协同配合、齐抓共管。要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以明年11月为时限,以百倍的勇气和超常规的措施,细化任务、倒排时间、顺推进度,全力以赴地完成5000个视频监控点的建设任务。四要落实责任、保障资金。各地综治部门是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的牵头责任单位,其他成员单位是承担落实任务的责任单位。要实行目标管理,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明纪律、落实责任。要统筹规划、通盘考虑,想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加强经费保障,切实解决建设和系统运行资金。五要健全机制、深化应用。坚持统一建设标准,规范应用运行机制,总结和推广在数字化防控建设中的

经验做法,提高系统服务实战的能力和应用成效。

王章来书记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并就如何抓好贯彻落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的信心和决心,及时研究本地、本部门贯彻措施;二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施方案》中下发的建设任务;三是要将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综治工作考核,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签发:郑家齐核稿:王学锋编校:王治 抄送:市人大、市政协,市委政法委,市委办公室、市政府

办公室、市综治办,省公安厅,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信息通信处、科技处,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上一篇:关于宋庆龄的资料下一篇:关于实习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