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的爱情故事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庆州的爱情故事范文

迪庆州州情综合材料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是举世闻名的香格里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特殊地貌,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悠久的历史

迪庆有着悠久的历史。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的戈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迪庆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德钦县永芝、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文物显示,约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土著文化。1950年5月,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和平解放,成立了香格里拉县人民政府。随即德钦也宣布和平解放,仍称德钦设治局,1952年5月建立县一级的德钦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德钦县。1957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二、独特的区位

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三个县,29个乡镇,182个村民委员会;2003年底,总人口35.3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56%,生活着藏、傈僳、纳西、白、彝等26种少数民族,藏族人口12万余人,占总人口的33%;傈僳族人口10 1 万余人,占总人口的29%。迪庆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东部藏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转站,是我省进出西藏的咽喉。

三、多彩的民族文化

迪庆文化多样,特色鲜明。世居这里的藏、傈僳、纳西等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宗教并存、多民族共融的文化特色,体现了东西文化荟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突出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主题。迪庆境内有26种民族,千人以上的有藏、傈僳、汉、纳西、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民族。迪庆境内各民族长期以来亲善相依,共同为迪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同时,多种宗教共存共荣。迪庆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傈僳族除信仰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外,主要信仰基督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及藏传佛教;纳西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白地村被公认为纳西族东巴教发祥地,少数纳西族信奉藏传佛教;白族的信仰同其他地区白族一样,多信仰本主教;彝族信奉毕摩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多宗教共存共荣的现象,成为迪庆人文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迪庆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高山大川与古高原携手并肩,形成了“三山挟两江”的雄奇地貌:梅里雪山山脉、云岭雪山山脉、中甸雪山山脉横亘天际,澜沧江、金沙江自北而南贯穿全境。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呈纵深切割 2 之势,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峰。最低谷海拔1486米,绝对高差达5254米,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境内出现了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州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迪庆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使幅员辽阔的迪庆高原成为一块资源富集的宝地,那皑皑的雪山、肥美的草场、茫茫的森林、宁静的湖泊、纵横的溪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

一是旅游资源。1997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考察论证,在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审的基础上,郑重向世人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迪庆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的神秘面纱从此掀开,云南迪庆藏区随之成为人们寻梦、旅游的热点。迪庆香格里拉融自然与人文、宁静与深邃、优雅与壮阔、古朴与现代等和谐统

一、风韵天成,尤其是她那历经自然和历史的沧桑熔铸而成的以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沉淀,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令无数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这里有雄伟壮丽的云南第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有险峻奇绝的世界上最深的峡谷虎跳峡,有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仙人遗田”白水台,有中国纬度最低的现代冰川明永冰川,有“高原名珠”碧塔海,有康藏十三林之一的噶丹〃松 3 赞林寺。还有碧壤峡谷、哈巴雪山、萨马阁、千湖山、依拉草原、尼汝林区、茨中天主教堂、达摩祖师洞、长江第一湾等一大批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外,迪庆风格各异的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密深邃的多种宗教文化,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对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旅游者都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通过多年的努力,迪庆以“香格里拉”品牌为核心,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迪庆境内自然风景区为范围,以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框架已初步形成,并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生物资源。迪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立体气候为众多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迪庆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细叶莲瓣等的分布中心。分布在迪庆境内的高等植物多达187科5000余种,秃杉、银杏、光叶珙桐、云南红豆杉等30余种为国家

一、二级保护树种;野生动物有1400多种,仅国家

一、二级保护动物种类就达80余种,其中以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和黑颈鹤最为有名;有以松茸、羊肚菌、木耳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136种;迪庆花卉资源十分丰富,仅观赏植物就达1578种,维西兰花、高山杜鹃等久负盛名。此外,质好品高的野生药材如冬虫夏草、天麻、当归、木香等产量颇丰,深受各地客商青睐。正是由于物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从而使迪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物种基因库”之一。境内有白茫雪山国家级自然 4 保护区,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32.0129万公顷。

三是水能资源。全州水资源总量为119.73亿M3,可利用量95.7亿M3,境内两江一级河流硕多岗河、吉仁河、阿东河等可开发利用率较高。全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总量的15%,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1370万千瓦以上。金沙江、澜沧江两大干流水量稳定,天然落差大,具备开发大、中型梯级电站的优良条件。

四是矿产资源。迪庆位于三江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东南亚锡矿带和玉树——义敦的铜、铅、锌、银、金、汞矿带横贯全境,是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非金属矿的富集区之一。现已探明有铜、铁、钨、铅、金等矿,全州范围内有24个矿种323个矿点。其中羊拉、红山铜矿已探明铜金属储量达260多万吨,普朗铜矿储量在200万吨以上。

五是森林资源。全州林业用地161.5万公倾,森林覆盖率达6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树种有云杉、红杉、冷杉、高山松、红豆杉、香榧、云南松、华山松等。

六是畜牧资源。迪庆境内共有草地面积913万亩,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18.8%。其中可利用草地629万亩,是云南最大的天然牧场。主要畜种有牦牛、犏牛、猪和羊等。

五、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1950年迪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获得解放。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多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 5 雨露,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1992年起,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属三县先后对外开放;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迪庆召开扶贫现场办公会;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暨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向世界郑重宣布:人们寻觅已久的人间仙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999年,迪庆“香格里拉”机场通航;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3年,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召开,会议原则同意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迪庆州委、州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6年,经过全州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州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全州生产总值跃上30亿台阶,达到34.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人均生产总值达1642美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65:34.91:48.44,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增长32.9%;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3.0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2亿元,分别增长26.5%和3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85亿元,增长29.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1.79亿元和39.46亿元,分别增长33.5%和3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亿元,增长 6 4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10789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614元,增长13.26%;城镇登记失业率4.1%,人口自然增长率4.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16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47%。

六、绘就美好小康蓝图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重大战略部署,为把迪庆的建设和发展融入全省、全国加快发展的战略之中,州委、州人民政府立足州情,着眼未来,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编制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绘就了迪庆未来18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纲要》提出的发展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部署,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巩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最好藏区之一。发展战略为:提升品牌,强化基础,团结稳定,协调发展。提出了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第一步到2005年,力争GDP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8.46亿元;第二步到2010年,力争GDP年均增长15%以上,经济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36.92亿元;第三步到2020年, 7 GDP年均增长8%,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0美元,经济社会各项指标接近或达到小康目标,把迪庆建成全国最好藏区之一。《纲要》对全州生产力作了科学布局,提出了“两江”、“三带”、“四区”的布局。“两江”即开发金沙江、澜沧江流域水电资源,把迪庆建成全省最大的水电基地。“三带”即建设永壳至香格里拉县,升平镇、奔子栏至尼西,维西县城至拖枝三个移民城镇经济带。“四区”即打造精品旅游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铜业产业区和绿色工业园区。

《纲要》按照大思路带动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要求,规划了具有战略性、支撑性、前瞻性的迪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121项,计划总投资174.51亿元,其中近期重点建设项目68个,总投资规模91.6亿元;中长期重点建设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82.91亿元。《纲要》还提出了十条具体对策措施:分别是加大基础设施力度、打牢发展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强扶贫工作、提高人民生活,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打造诚信政府、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第二篇:云南迪庆州交通事故案例

一、基本情况

2004年10月12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燕门乡谷扎村委会在尼通村民小组举办民间斗牛比赛活动。当日15时30分,春多乐村一村民无证驾驶一辆南骏牌农用货车,搭载前来观看比赛的村民返回,行至德维公路(德钦-维西)K65+100米处,驶离路面,连车带人坠入澜沧江中,造成23人死亡、4人失踪、11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经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初步认定事故原因是:驾车人无证驾车,导致发生事故;货车违章载客;操作处置不当,经现场技术分析,驾车人在经过25米半径弯道左转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偏向行驶,方向忽左忽右,最终驶离路面坠入澜沧江中。

二、处置过程

事故发生后,正在德维公路检查指导工作的德钦县领导及时赶赴现场组织群众自救,并调集施工人员参加救援,将伤员及时送往乡卫生院救治。德钦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事故处置小组,并带领相关救援人员共60余人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迪庆州委、州政府反应迅速,立即成立了由一位副州长为组长,11个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事故调查组,于事发当天赶赴现场组织救援与事故调查工作。并要求州医院抽调骨干医务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接报后,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次事故高度重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搜救失踪人员、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一次交通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不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省政府派出工作组,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带队,省公安厅、省安全生产

第 1 页 共 3 页 监督管理局、省公安交警总队和省监察厅有关领导参加,于13日赶到事故现场,帮助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工作,工作组查看了事故现场,分别看望了伤员,听取州、县领导对事故救援和调查等问题的汇报,协调省卫生行政部门立即选派专家参加对重症伤员的抢救工作。

此次事故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善后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任务较重。在事故现场勘察、尸体检验和认领工作基本结束后,除1名外地务工人员等待家属认领外,其余22名死亡人员按照当地习俗,于次日作了安葬处理。州县两级领导分别到死者家中进行慰问。经过省、州、县、乡党委、政府对事故的及时处置,死、伤和失踪者家属情绪稳定,当地生活、生产秩序正常,社会稳定。

三、善后处理措施

为深刻吸取“10•12”特大交通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云南全省在事发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有关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二是立即组织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检查的重点就是落实国务院对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提出的“五整顿,三加强”的情况,坚决克服薄弱环节,切实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今冬明春交通安全。三是立即对县乡一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督促。四是立即对2004年以来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处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五是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四、主要体会

省、州、县三级工作组在现场分析后认为,整个事故处理过程组织到位、处理及时、措施有效。但此次事故的后果严重,教训十分深刻。

第 2 页 共 3 页 一是道路交通事故防范仍然有漏洞。云南省及迪庆州各级部门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狠抓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认真治理超限超载,取得了明显成效,农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大幅度下降,但是,农用车非法载客,超载问题仍然有死角。“10•12”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说明在部分基层单位和地区工作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责任制落实到人不具体,管理上有死角,分片联防、分兵把关不严,对群众自我防范宣传力度不够。

二是对组织大型活动安全工作措施不落实。职能部门对当地村寨举办民间斗牛比赛活动,加强了对村寨民间纠纷的防范工作,忽视了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管。

三是对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措施未长期化、制度化。有关部门虽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交通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仍然缺乏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三篇:迪庆州2004年统计公报

迪庆藏族自治州二○○四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迪庆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2005年3月

二00四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州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努力克服电力紧缺等诸多困难,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支柱产业步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国民经济整体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结构更趋合理的良好态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生产、效益双增;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州继续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据测算,全州完成生产总值(GDP)19726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6%。增幅比上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5907万元,增长3.2%,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2.75%,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4807万元,增长90.1%,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67.25%,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3.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5136万元,增长75.9%,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3.2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671万元,增长117.3%,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6550万元,增长24.9%,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0%,对全州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30.65:26.81:42.54调整为23.27:37.92:38.81,产业结构由“

三、

一、二”型转变为“

三、

二、一”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类型的升级,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63元,比上年增长43.38%。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为77712万元,比上年增长39.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4%。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加之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增收困难;市场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对居民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压力较大。

二、农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7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9%。其中,农业产值33697万元,增长3.64%;林业产值8811万元,增长3.78%;牧业产值19669万元,增长6.12%;渔业产值471万元,增长2.3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29万元,增长11.21%。

农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量有所增加,经济作物较快增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四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128742吨 0.87 其中:稻谷 13053吨 -6.12 玉米 53660吨 3.28 小麦 27629吨 0.85 其他谷物 18040吨 1.70 豆类 7902吨 6.27 薯类 8342吨 -8.11 油料 14297百公斤 15.48 其中:油菜籽 10215百公斤 6.37 药材 8527百公斤 4.77 蔬菜瓜果类 153232百公斤 3.42 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 绿化造林及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四年 比上年增减(±%) 绿化造林面积 4.88万亩 -67.94 封山育林面积 19.75万亩 88.1 义务植树 98.87万株 -1.32 核桃 81620百公斤 24.96 板栗 3285百公斤 76.80 花椒 2008百公斤 4.42 生漆 115百公斤 -12.88 村社木材 37558立方米 -32.41 水果 62884百公斤 11.79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州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均得到增长。

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二00四年 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 15294吨 3.89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14205吨 3.44 家禽肉产量 619吨 1.48 家禽蛋产量 624吨 8.71 奶类产量 12912吨 4.05 大小牲畜出栏 278869头 2.35 其中:大牲畜出栏数 27652头 3.97 肉猪出栏数 197368头 2.68 羊出栏数 53849只 0.37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287921头 0.90 生猪年末存栏数 355360头 1.78 羊年末存栏数 226800只 0.90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继续加强,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3113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770公顷,增长4.44%。年末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120万瓦特,比上年增长6.62%,大中小型拖拉机达9041台,比上年增加539台。

乡镇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州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119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9.56%;乡镇企业总产值120643万元,增长20.21%。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州工业总产值完成750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05%。其中全部独立核算国有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54034万元,增长44.56%;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21012万元,增长14.77%。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26579万元,增长70.31%;重工业产值27455万元,增长86.7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工业产值完成6855万元,下降13.39%;股份制工业产值完成46240万元,增长1.19倍;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完成939万元,下降42.81%。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实现利税总额11385万元,增长1.2倍,其中饮料酒制造业实现利税3176万元,增长60.40%,占利税总额的27.90%;电力生产业实现利税3948万元,增长52.85%,占利税总额的34.6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税3689万元,增长12.3倍,占利税总额的32.4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为6502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二00四年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79595万千瓦小时 14.02 水泥 28000吨 98.58 铁合金 14618吨 200.16 砖瓦 1680万块 27.66 饮料酒 5505吨 6.17 锌精矿含锌量 10434吨 73.70 铁矿石原矿量 24800吨678910111213 -

第四篇:迪庆州州级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登记编号:云府登 454 号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

民政府

公 告

第 11 号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现公布《迪庆州州级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二○○八年七月一日

迪庆州州级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收入征缴和支出行为,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根据《行政许可法》、《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云南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和《云南省预算外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州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及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机关是迪庆州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有关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负责本级政府非税收入的组织和日常财政监督工作,负责稽查和管理执收执罚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及财政票据的管理。

第四条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财政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避免收入征管和支出安排的随意性,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综合预算管理。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非税收入,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履行管理职能、行使国有资产或国有资源所有权、提供特定服务或者以政府名义收取的税收以外的财政性资金。包括下列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包括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贷款风险准备金和城市廉租住房资金后的余额)、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包括房租、公路收费、股金分红及经营承包利润、经营性收费的税后利润等)、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社会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粮食风险基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六条 非税收入项目的设立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上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规定设立的项目、范围和标准征收。

第七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原则开展征收业务。

第八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因特殊需要缓征、减缴、免缴的,按照资金的归属权,由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九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根据需要,指定非税收入收款银行,开设“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用于归集、记录、结算非税收入款项。执收单位不得开设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

第十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禁止非税收入执收单位和受委托单位当场收取现款。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可以当场收取的除外。

第十一条 交款义务人应当按照执收单位规定的时间、数额到指定的收款银行将有关款项缴入“非税收入汇缴专户”,不得逃避交纳义务。

执收单位和受委托单位当场收取现款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收款银行将所收款项全额缴入“非税收入汇缴专户”。

执收单位和受委托单位不得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或变相私分所收款项,不得将所收款项存入“非税收入汇缴专户”以外的账户。

第十二条 误征、多征的非税收入,由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确认后,退还执收单位。

第十三条 执收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规定时间内向本级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编报本单位非税收入年度计划;

(二)按照规定向缴款义务人足额征缴非税收入款项;

(三)记录、汇总、核对并向本级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报送非税收入进度报表。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十四条 政府非税收入按照“取之有道,分配有据,用之有规”的原则进行分配。

第十五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将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内资金,按照收入级次和规定的类别定期划解国库,不得拖延、滞压、挪用。

第十六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额上缴,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和事业发展支出,按上缴额的20%通过部门预算统筹安排。教育、文化、公路收费等特殊行业在组织收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和事业发展支出按州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按照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的要求,本级财政非税收入按政府收支科目纳入国库管理。

第十八条 上下级分成的非税收入,按照就地缴款、分级划解、及时结算的原则,由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通过“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定期划解、结算。执收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付上级执收单位或拨付下级执收单位。

第十九条 财政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经费,由本级财政纳入预算,统一安排。

第四章 票据管理

第二十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负责非税收入票据的保管、发放、使用、核销、检查工作。非税收入票据使用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二十一条 执收单位收取非税收入,应当向交款义务人出具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不出具非税收入票据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 第二十二条 执收单位使用的非税收入票据,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向本级非税收入管理部门申领。

执收单位要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票据领用、保管、缴销、审核制度,确定专人负责,保证票据安全。

禁止转让、出借、代开非税收入票据;禁止私自印制、伪造非税收入票据;禁止使用非法票据和不按规定开具非税收入票据。

遗失非税收入票据的,要及时报告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并公告作废。相关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对本级非税收入进行监督,有关的政府、机关、单位和组织要如实反映情况。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人大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非税收入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提出询问或者质询,被询问或者质询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给予答复。

第二十四条 本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级各部门、单位执行非税收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监督,处理非税收入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五条 本级财政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非税收入征收、汇缴、划解、管理的日常监督、专项稽查,及时查处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执收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账证、报表、非税收入票据等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本级人民政府审计、物价、监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做好有关非税收入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非税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财政、审计、物价、监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法定的职责,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资金的追缴违法资金,对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缴纳非税收入管理款项的;

(二)违法设定非税收入项目、范围、标准的;

(三)违法超越权限或者法定程序缓征、减征、免征非税收入的;

(四)开设非税收入过度性帐户,或者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所收款项或者将所收款项存入非税收入汇缴专户以外账户的;

(五)违法当场收取现款的;

(六)拖延、滞压、截留应当上缴或者下拨的非税收入资金的;

(七)将非税收入资金直接或变相缴付上级执收单位、拨付下级执收单位的;

(八)转让、出借、代开非税收入票据,或者使用非法票据、不按规定开具非税收入票据的;

(九)违规发放、销毁非税收入票据的;

(十)管理不善造成非税收入票据毁损、遗失的。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非法印制、伪造、买卖非税收入票据的,依照《云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二十六号)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处罚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和其他监督部门工作人员在非税收入管理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州本级财政非税收入资金管理,各县区可根据本办法参照施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迪庆州财政局非税收入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施行之前有关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的规定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迪庆州信访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迪办信报„2012‟4号签发人:冯金祥

迪庆州信访局2011年政府信息

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迪庆州工信局:

自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来,我局始终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和州政府相关文件精神,逐一进行落实。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下,顺利地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根据《迪庆州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及指南目录更新工作的通知》(迪政公发„2012‟1号)文件

的要求,现将我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

一、 组织领导情况

信息公开工作是建立起政府和群众之间规范、系统、稳定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廉政建设。为此,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一是按照州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及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局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本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二是确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资料收集、编制录入,做到及时、规范编报,从而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以后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我局抽出了一定的资金用于信息公开工作,配置了必要的办公条件,如计算机、U盘、打印机、传真机等。四是认真组织学习,有效开展对我局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中华人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内容丰富,是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必须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安排了全局采取自主学习、集中学习、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二、 制度化规范建设情况

(一)制度建设。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局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制度、发布保密

审查制度、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了完善。

(二)宣传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涉及我局的形象和作风建设。为此,我局多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明确把此项工作作为全局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全局各科室、各个工作人员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本科室的一项基本工作来抓紧、抓实。要积极协助配合,及时上报公开内容,把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上升到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落实政务公开的高度上认识,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三)认真编制,及时录入。为了保证信息公开的顺利推进,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认真分阶段组织实施。一是及时完成清理编制工作。依法全面清理收集本部门信息,将梳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科室,重点是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清理,在梳理过程中,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切实做到“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切实做到“该公开的全部公开,该保密的坚决保住”,凡属于应当公开的按规定纳入公开目录。按时间要求完成信息搜集整理工作。二是认真完成审核录入工作。按统一格式和标准,编制公开信息,整理成册,由行政一把手审核并签字,审核通过后确定专人进行录入。

(四)保密审查情况。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保密

审查机制,并依法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和公开,没有未经审查,涉及国家秘密或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进行了备案,并予以说明。

三、信息公开方式和途径

我局利用信息公开统一公开的平台、各自门户网站公开了我局需要公开的内容,在政府公开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

四、主动公开本单位信息情况

2011年我局严格按照迪庆州政府信息公开录入的要求,及时录入了公开目录及公开指南,2011年我局共录入信息30多条,主要包括机构概况、机构领导、机构设置、领导职责、业务范围、政策法规、便民服务、规章制度、应急管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等。比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传播科技工作信息的作用。

五、目前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局在建设政府信息网上做了一些工作,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我们认为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栏目建设仍不够完善,网站的综合水平还不够成熟。二是由于我局的工作涉密内容较多,因此,有好多内容无法公布,如:工作动态,我局的工作动态主要涉及上访信及上访内容,而大多数又属社会敏感问题,所以导致无法随时更新内容。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内容,突出重

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把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事项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切实发挥好信息公开平台的桥梁作用。二要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健立建全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长期的动态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O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上一篇:群众信访工作部范文下一篇:求职技巧与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