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亲情作文指导

2022-08-21

第一篇:浓浓的亲情作文指导

四年级写人作文浓浓的亲情

文秘助手()之四年级写人作文范文:

浓浓的亲情

古代诗人孟郊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我五岁时,在“希望起点幼儿园”读书,早上还晴空万里,到了中午,乌云密布,雷公公赶来了,雨姐姐也来凑热闹了。当时,我只穿了一两件衣服,风呼呼的吹,我直打喷嚏,心想:“我应该听妈妈的话,多穿几件的。妈妈看到下起了倾盆大雨,她想都不想,就把我的衣服和伞拿上,跑到学校,妈妈把衣服拿出来,给我穿上。“你冷不冷呀?拉肚子吗?下课时,有没有淋湿啊?你……”妈妈对我嘘寒问暖。我笑了笑:“我没事”……妈妈走时,对我千叮万嘱:“一定要多活动才不冷,肚子疼给老师说,让老师给我打电话!听见没?还有……”我不耐烦地说:“知道了,快走吧!”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不懂事!

一次,老师把卷子发下来,我见得了92分,我目瞪口呆,怎么也没想到怎么也没想到会考这么低的分数。心想:怎么办啊?妈妈一定会大发雷霆的!回到家里,我怀着砰砰直跳的心情颤抖的将试卷交给妈妈,妈妈仔细看了看我的卷子,微笑着说:“这次是你粗心大意,就原谅你!”“yes”我高兴得蹦起来“但是,事不过三,第三次,看我什么收拾你!”“明白”我高兴地说,“过来我给你讲……”

不知多少次,妈妈用她那双手给我盖被子;不知多少次,我在妈妈那双手精心的照顾下,恢复了健康;不知多少次,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不知……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伟大的妈妈! 四年级:文馨婕

第二篇:浓浓的亲情

农历十月十六日,一个让我难忘的日子。天降噩耗,姨母驾鹤西去。听到这一消息好似晴天霹雳,我不相信这是真的,好多好多的事情我都未来得及去做。一刹那任由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你为何不等等我,你怎能忍心丢下你常常牵挂的我?我还有好多的话没和你说,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你,你的突然离去让我悲痛万分,我恨不能让时间能够倒流,让时间能够停留片刻,飞奔至你身边,从今后无缘再见我至亲至爱的姨娘。

母亲和姨母姊妹两个,由于生活变故,在很小时两人就分开了。生活的艰辛造就了姨母不服输的性格,不向命运低头。姨母十分勤劳,辛辛苦苦操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什么脏活累活姨母都干了,家中一切大小事井井有条。姨母十分善良,她年迈的婆婆卧病在床,妯娌四个,是她不计前嫌每天去给老人洗脚,端茶送水,直到老人离开人世。姨母又是可怜的,早年为了生活尝尽了艰辛,等到娶了儿媳照应老人离开,本来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却又被可恶的疾病缠身,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顽固的病症时刻折磨着她,眼睛也因此几乎失明,只能听音辨人。老天为何不公,让善良的人要受病痛的折磨。

再多的言语也说不完心中的痛,我亲爱的姨娘,愿你在西去的路上一路走好。朋友们呢,趁我们还年轻,别

转眼间,冬至又要到了。冬至的习惯吃饺子,吃饺子吃的是一个气氛,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上师范时冬至吃饺子的场面。那天一早,班主任赵老师早早就开始准备包饺子的工具,因为我班是个有着五十个人的大家庭,刀、擀杖、盛饺子的器具都得备用齐全才行,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我们就开始包饺子。

上午九点多钟,我们在教室开始了手中的工作,女生负责包饺子,男生负责生火。我们用了三个煤炉,包好的饺子放在桌子上的纸上,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芹菜馅的饺子,看着馅儿就让人想吃,饺子皮在我们的手中不断变化,饺子的样式五花八门啥样的都有,有带花边的、没花边的、有小鱼状的、还有包子状的,各种样式数不胜数,还有些调皮的姐妹包了好几个辣椒馅儿的,谁吃到了可想而知哈哈......再看我们大家都变成了大花脸活似小猫一样。

经过大家的努力,饺子包出好多了,火也旺旺的,那些男孩子早就坐不住了。漫长的等待之后,水终于开了,饺子一个个躺在了锅中。我们这些在家什么都没有干过的人,今天也开始学习包饺子了,自己觉得包的还不错,真是锻炼人。我不懂可有人懂,有人说饺子放在锅中等水沸腾后在点上点水让饺子不断吸热,肉馅的点三次,素馅的点两次,每次点水不要太多。原来下饺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呢。饺子终于好了,一锅没多少,没人还不够五个,也不管熟不熟,狼吞虎咽,还没吃出味来就已经下肚了,好似猪八戒吃西瓜,由于条件限制,有的饺子早就咧开了口,吃着饺子皮的大家也高兴,一锅一锅又一锅,直到下午两点多钟,再也没人吃了,剩下的是比较好的,因为没人挣了,反而吃的没意思了。这就是那时的我们,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意思。

好怀念学校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日子。

忘了常回家看看,哪怕回家听听父母的唠叨,别给自己留下遗憾。

第三篇:浓浓的亲情的散文

一、婆婆的酸面片很长时间没有吃酸面片了,很想吃一次酸面片。闻着从饭店飘出的那诱人的香味,忽然就想起婆婆做的酸面片来,那温馨不由得一下子涌上心头……

1989年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和张涛大婚的日子,那年冬天断断续续下了一冬天的大雪。到了举行婚礼那天,天公作美,太阳居然穿过云层,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那天,我第一次走进了婆婆的家门,这里将是我以后的家。婆婆很和蔼,公公很勤劳,大哥很顾家,嫂嫂很友善,两个兄弟也很尊重我,侄女侄儿很可爱。

家乡有一种风俗,新婚的洞房一个月内是不能空着的,于是一个星期的婚假过完,我和丈夫每天晚上从学校回到十里外的家里,常常是九点半以后,又冷又饿。

婆婆总是早早准备了一块和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又薄又大的面皮,然后用刀切成面片。水开了,将面片丢进冒着腾腾热气的锅里,盖上盖子,接着兑调料:酱油、醋、味精、盐、香油、虾皮、紫菜、香菜、蒜苗、姜末等等。调料兑好了,锅也开了,用筷子拨拉两下,放些菠菜或白菜,再拨拉两下盖上盖子,锅再开的时候,在调料碗里浇了热汤,面片也起锅了。端起婆婆做的美味酸面片,不一会就吃完胃,驱走了寒冷,周身都是暖暖的。

第二天起床,照样是酸面片,而且多了两个炒鸡蛋。89年的时候,这种生活对于一个普通的大家庭来说,已是很奢侈的享受了。

那时起,我便学着婆婆做酸面片,但很长一段时间,都做不出婆婆做的酸面片那种味道。婆婆做出的酸面片,大老远就能闻道一股香味,走到近前,轻轻一嗅,那香味更加浓郁。酸面片吃到口里的感觉是温润的光滑的,而我做出的酸面片,吃到口里总有一种涩啦啦的感觉。

于是就请教婆婆:“妈,你做出的酸面片怎么那么好吃?”

婆婆耐心地给我讲解:“孩子,不要心急,仔细看着,这一碗面该放多少调料!”

接着,婆婆亲自示范,“哪一种调料都不能放得太多,太多调出来的酸面片一种味太重,就不可口,不好吃了,调料太少,味道太淡,就没有香味了。”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我做出的酸面片终于有了婆婆做的那种口感——温润光滑、香味浓郁

也许婆婆和我真的有母女缘,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觉得在这凡尘俗世拥有了两个母亲的爱。结婚27年了,婆婆待我如亲生女儿,我待婆婆如亲生母亲。27年来,我们两个从没有吵过架红过脸。

忘不了婆婆那喷香的酸面片,忘不了那份体贴、那份温暖!

二、长嫂如母

1990年1月4日,是我大婚的日子。做了新娘的我盛装来到婆家,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娘家的亲友走后,除了丈夫张涛,眼前出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从此以后,我将和一群陌生的人一起生活,我不知道我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有些不安。

嫂子来了,她给我送来了定心丸。她陪我聊天拉家常,介绍周围的人让我认识,帮我挡住闹洞房的混小子

热情、大方的嫂子在邻里中口碑极好,那时,衣服鞋子都是手工做成的。全家九口人的衣服、裤子、鞋子,全是嫂子一个人做成。邻里们有衣服要用电熨斗,都拿到我家来,大姑娘、小媳妇、老妇人络绎不绝,嫂子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

后来,我坐月子,换下的衣服,嫂子就收拾出去,细心地帮我洗好晾干,孩子的尿布她也洗

产假结束上班了,嫂子到集市上买了花布裁剪好,用缝纫机做好一件罩衣、一条裤子,让张涛带回学校。记忆中,那件罩衣天蓝色底子,小猫小狗的图案,还有一条裤子,黄色的底子,黑色的格子

儿子会走路了,嫂子用珍贵的金丝绒布料给儿子做了一双三疙瘩棉鞋,砸上气眼,儿子穿在脚上合适极了,单位的同事见了人见人夸

“这么好看啊!”?

“谁做的?手这么巧?”?

“瞧瞧这布料,谁舍得用这么好的布料做鞋?”?

……?

听着同事们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同时又多了一份对嫂子的敬重和感激

孩子小时候每逢春节回娘家,嫂子怕我们路远不方便,总让哥哥开车送我们串亲,要是哥哥没时间送,嫂子会在大街上拦住熟人的顺路车让人家捎我们一程

刚结婚那几年,公公在家养殖蛋鸡,我们吃的鸡蛋全是从家里带的,从来没听嫂子说过一句埋怨的话

夫家兄弟四人,我们排行老二。兄弟们相亲、见面、结婚、小孩子做满月,嫂子总是跑在最前面。因为嫂子人缘极好,往往在办事的时候,不用打招呼,一街道的人只要知道都来帮忙

长嫂如母。她用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善良、自己的宽容、自己的爱,幸福着一个大家庭。

三、一顶草帽

周六爱人从老家回来,手里多了一样东西——一顶草帽。

我仔细欣赏一番,乳白色的帽子,用塑料仿真的秸秆编成约一厘米宽的秸秆带子,再用秸秆带子由顶部往下一圈圈盘起来,盘成帽顶和帽圈,约两寸高,往下约一寸高的帽圈,用塑料仿真的秸秆编成中间镂空的带子(镂空的图案成正六边形),盘成帽圈,接着往下约一寸高,是非镂空的仿真秸秆带子盘成的。这一部分中间用布条装饰,布条宽约三厘米,三道浅灰色的条纹中间隔着两道白色的条纹,白色部分印有重复的黑色英文大写字样:MADEINCHINA,再往下是两寸宽的帽檐。整个帽子看起来光洁、大方、时尚。

我发出了啧啧的赞叹:“你眼光不错,竟然买了顶这么时尚的帽子!”

爱人说:“哪是我买的,是我爸买的。”

“他老人家的眼光很好啊!”

公公已经80岁了,耳朵失聪,腿脚不太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公婆也已经79岁了。老两口有四个儿子,老大在家,经营着两辆大货车,我爱人在县城教书,老三老四在外打工。老两口谁也不跟,单过。

大儿子忙着生意,两口子有时间就来看看老人,给钱,买衣服,送菜。老三老四在外打工,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不忘来看看老人。我爱人在县城教书,连年高三,经常连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周六周日他总是忙里偷闲抽时间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回家看望父母。

周六又到了,那天天气特别炎热,我劝爱人乘车回家,他说:“这么好的锻炼身体机会,岂能错过,我早点回家不就得了。”见劝说无用,我便不在作声。早早吃过早饭,不到七点他就出发了。

因为下午还要到校看学生上自习,吃过午饭,爱人便要返回,临出家门的时候,老父亲叫住了他,从里屋拿出一顶草帽递到他手里,说:“戴上它,不要中暑了!”爱人看到那顶草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原来,上午老父亲出去了一趟,没告诉任何人去干什么了。腿脚不灵便、耳朵失聪的父亲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徒步走了来回六里路,为爱人买回了这顶草帽。

第四篇:浓浓寒冬中温暖的亲情散文

随朋友下乡到伏牛山深处,我们一行人在村人带领下进一老户宅子。进院门看见了三老妪在晒太阳。看见有客人来,老妪们纷纷立起。闻说了大概渊源及端详,其中一老妪亦已依稀辩出朋友且唤出小名。于是,亲情便在院子里洋溢了。一霎间我想起一句老话来,只有乡党叫小名!此刻,竟神奇验证了。而呼唤小名则意味着亲情感情的承继与递进了。

老妪忙活了起来。先是一趟趟搬了竹木兼做的靠背椅数几来。我坐前掂了掂,可是不轻哩!老妪又从屋内拎出一蛇皮袋,足有数十斤之重。顺手拉过一纸箱,将袋中物倾囊而出。三几不同色彩的塑料袋中滚出几样水果来。看着很像是旧时人不舍得吃积攒的那样——苹果皮微微皱起,橘子暗黄且已多黑点。梨小小的,赭黄的,置放已有时日。老太太将塑料袋尽行撕去,甚而都顾不及随去村人的一而再的阻止。

村人当然或者多少有些埋怨怪罪或者不屑。村人或以为,来人都是城市人,不会为老妇人已不新鲜的水果而上心而动意。而老妪心无旁骛,依然故我,满腔热情,尽心尽意的招待客人了。老太太蓦地又进屋去,端出一盆软糯的柿子。红红皱皱的皮上,带着灰与白色的粉还是霜。老人家端到人前一个个的让来客品享。于是有人接过吃起。撕开皮,橙红色的果肉,飘散着甜蜜与果香。

老妪是这朋友的远戚。听朋友言,小时与父亲来过,再后来也只是三年五载偶走动。现在朋友年及花甲,而老妪已八十

四、五。可看上去,老人家身体依然硬朗。虽然牙齿脱落俱多,可两颊绯红,唇色飘红。瘦而精干,动作利索。单是在我们进院子的一瞬,老太太里里外外,登阶下台儿的跑了数几趟。行为麻利,气息均匀,看不出老弱体样儿。

看见有人吃罢柿子染了一手果汁。老太太就又踅步进了灶屋,拎来了热水瓶洗手盆。忙着往里倒热水,忙着取毛巾。而这里就多了个细节。老人递上的毛巾有些灰黑,甚而看着有些脏兮兮的模样。有人在接手的霎间就多了彷徨或犹豫。老妇便有些讪讪然,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了。我瞅了忙上前接过,一边擦着将将洗罢的手,甚而有意的让毛巾在手中多抓弄一会儿;一边与老人热情攀谈,嘘寒问暖。老人似乎才从将才的尴尬境中淡出了。

回去路上,我说了老人家待人之道内里的传统与热诚,亦说到了毛巾。

我说,从这位老妪待客的过程与细节里,或有着多样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修养。而这些涵养或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承继与发扬。山里人可能与一些所谓的现代文明多少有些脱节,但与传统的文化更亲切紧密。因为山中或稍微封闭,或者也就少受所谓新文明的侵袭,而反倒保持了旧有的传统的文明。或许,现代文明所缺失的一些成分亦在其中了。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并努力学习的了。

老太太的接人待客之道洋溢着浓浓的传统亲情。看见有客人来家,老太太将己深藏,舍不得吃的贴己经藏之物拿来待客。这正是贤良敦厚,克俭于己,诚实待人的表现了。老太太心恐客人劳累而却不顾及自身的耄耋之躯。一趟趟的搬椅子,沏茶倒水。看着客人手上不便即捧出热水供客人净手,而后再递上毛巾。老太太只顾着尽心尽意的待客,将来客视作亲人,而在瞬间忘记了城市人的洁癖,淡忘了城市人,即所谓文明人与自己的距离。因而才有了瞬间的讪讪,无语与尴尬来。

老太太的言谈行止多了乡间人的淳朴厚道,而少些城市人所谓的精明与尖巧及刻薄了。

我在瞬间想起些旧事。数十年前,因些杂事晚间赴乡,到人家里已是夜半。人家里妻儿老小听到动静,知道有客人来,尽数而起。男主人陪客人说话,而女人女儿或者小子亮亮面就散去。不明就里以为再去歇了,岂不知人家各有分工。女儿或儿子在片刻就奉来热茶。而再一会儿,女人就或许端上热腾腾的一大碗擀面条来。上面撒着香葱,搁上红的红油辣子,再是浓浓的醋香。瞬间使人口涎荡漾。

在浓浓寒冬夜,屋里的温暖自不待言;单是这人际间的一片温情,不由人心中暖意升腾,豪情激荡,幸福绵延。

而在城市人中则流传着这样的话——让人是个礼,锅里没下米。亦是说在城市人之间让吃让喝仅是个礼数而已,且不可认真当回事了。倘以为人家客套一下,你就想着解馋充饥,哪亦可能是弱智与妄想。当然,城市人并非就不谙人事,只是待客之道有着城市人多年历练的味道,而这味道与乡间有着颇大的区别。所以,城市人或多少有些乜斜乡间人;而乡间人提起城市人亦多有着自己的不屑。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毛巾。我想,老人递过的毛巾,就不单是一个动作,一帕手巾而已。而是一片温润的亲情;一片热乎乎的心情。老人在意你在乎她,在乎她的一切;而你瞬间的疑虑犹豫或不屑,就会使得老人家,对她自身对亲情的追求与惯往,对她心中的哪片精神圣地或神灵宝塔,抑或在顷刻间轰然的倒塌。老太太精神上瞬间的迟疑,无言;或游离与尴尬,则使得老人家感觉了与来客的距离——在心灵深处的距离;感觉了自身与所谓高度文明地的千差万别。抑或,老人家热腾腾的心便有了几丝凉意。

我们倡导精神文明;我们亦想将传统的精神文明优秀的部分有所继承。

我们希冀传统文明中优异的成分在现今人中多些表现,以提高国人的整体文明。

我们在期待中······。

第五篇:戒指里的浓浓亲情散文

整理珍藏的众饰品时,无意间发现久未露面的一枚手工打造的老式雕花银戒指正默默躲在抽屉角落,我的心头陡然一热,一种同老朋友不期而遇的惊喜和感动瞬间弥漫全身所有的感觉器官。因着这枚戒指的存在,其它我用商品流通的方式购得的饰物顷刻间黯然失色,这枚戒指其实很质朴,一点儿都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主儿,但在我眼里,它就是有神奇的魅力,真真做到了让“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枚戒指是十六岁时母亲为我打造的。

依稀记得,那天放学时,远远地我就瞧见家门前聚集了一些妇人,有点儿热闹。靠近了,我便发现,她们脸上洋溢着兴奋、激动的神情,其中几位妇人手里或戴或拿着银质戒指,相互之间正兴致勃勃地品评着每个戒指的款式和花样。这些妇人的包围圈中,一个银匠正坐在矮凳上,低头就着一副像货郎担子一样的物什娴熟地摆弄一小截银条。刚迈入家门,母亲就伸出手把一枚用秀气小花装点戒面的银戒指递到我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喏,给你。”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定定神之后,我才明白这是母亲在赠予女儿一件平时没见过的稀罕物。

于我,这自是一份不庸常的惊喜。

其一,在物质还显匮乏的八十年代,加之当时我狭窄的眼界,平常只见一位家底比较殷实的婶婆手指上可以箍个金戒圈,而那些家境一般的妇人,手上则只能套个银戒圈,有的颜色都呈暗灰色了(后来我才知道用化学术语讲那叫“氧化”)。我对戒指的初步认识就只停留在朴素的戒圈上,它们没有戒面,更遑论花样和装饰了。所以,当这枚用椭圆形戒面浮雕出花朵纹饰的戒指乍然出现在眼前时,我的确惊讶于它的秀美,耳目为之一新,哪怕那种美是质朴有余,精致稍显不足的。

其二,我的惊喜源自一种受宠的温暖和感动。要知道,母亲并没有送我在生活中派不上用场的礼物的习惯,准确地说是没有多余的闲钱来购置不实用的物品。哪怕是过生日时专属于我的一碗香喷喷的鸡蛋线面,也是带有果腹之功用的,其它如自动洋伞抑或是手表等,也是生活中用得上的。想想啊,母亲正以一枚颇有装饰意味的戒指赠予还处于少女阶段的我,凝视这枚戒指,当时我就有了要让它始终陪伴我的发愿。它与实用主义无关,与审美体验有关,更与一位母亲对闺女的美好情感有关。当我从母亲手里接过它时,内心竟有点神圣的仪式感,也感受到一份温馨和感动,那一刻的母亲,没有了平日里教育我们时严谨和严格的姿态,通过这枚戒指的承递,我和母亲的关系更像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温情对话。母亲告诉我,戒指是用光绪年间的一块银元请那位银匠打造的。喜欢之余,我又想到,自己只是个整天和书本作业打交道的中学生,手上冷不丁戴个戒指,也太别扭了吧,于是就对母亲说:“可是我现在还不想戴它呀。”母亲以一种温润和缓的语气道:“不打紧,放着以后可以戴。”

后来,我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学。在心里,我暗自把大学生涯看成让自己从稚嫩走向成熟的第一个里程碑,以及摆脱父母管理实现独立自主的节点。为了彰显我正在翻开个人成长史中崭新的篇章,开始意气风发地自行打理飞扬的青春,我在行囊中悄悄放入那枚饱含温存母爱的戒指,美美地暗忖:总算可以像成年女子那样佩戴戒指了!九十年代初,交通和通讯还很不发达,只身在外的我第一次远离亲人那么久,实现高度自由高度自主高度自治的同时,很快,想家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每每这种时刻,目光一落到那枚以三百六十度姿势环抱我手指的银戒,脆弱的游子心便似乎得着一丝力量,空落落的感觉渐渐剥离,取而代之的是一颗得到慰藉的稍感踏实的心。

毕业后,有了稳定的收入,如燕衔泥般构筑自己的经济基础时,我也不忘到街面上搜罗各种饰品,其中不乏一些色彩丰富、款式新颖的戒指。这些新来的戒指在搭配服饰方面是一点都不含糊的,非常给力!渐渐地,我把母亲送的那枚拙朴的戒指忽视在旁,很多年未曾与之亲近。

现在,我也亲自演绎了为人母的角色,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更为全面和镂骨。这次动手整理饰品时,不经意间再次触及这枚凝聚了母亲精致情怀的戒指,我对它的感情较之以前更为浓烈、饱满。近乎虔诚地,我把它从抽屉中拿出来,用牙膏细细地清洗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很快,这枚戒指重新露出光亮洁白的身子,焕发出的光采丝毫不逊当年!

是的,红尘万丈,很多身外之物我们都可以轻忽,为我们的人生打下温暖底色的浓浓亲情,最不可以被随意蒙尘和氧化!

上一篇:能力大于责任辩论赛下一篇: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