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党建工作总结

2023-02-27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市气象局党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市气象局党建工作总结

市气象局工作总结

1.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我市“三大推进”

20**年,XX市气象局稳步做好电台、电视台、报纸的公共气象信息发布服务工作。全年向政府各部门发布各类服务材料142期。《合肥晚报》“气象专版”深受民众喜爱。重点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及时向市领导汇报关键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做好市防汛、防洪、防台风、春播、午收、秋收秋种、交通、黄金周旅游等专题气象服务。基础业务质量全省前列。全省气象基础业务质量竞赛取得两项第一,全国气象业务基础竞赛获三个三等奖,两个单项第六的好成绩,温度预报获全国第三名。与环保局联合开展城市空气质量预报,与国土局合作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向供电公司做好有序用电专项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制定下发《XX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时为合肥元月份“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提供气象条件分析和趋势预报,为秸秆焚烧防治提供卫星气象资料。7月3日,报送各行政村支部书记、主任及农村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手机号码进入气象灾害预警短信平台,把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全年发布大雾、寒潮、大风、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28次。

2.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和省政府63号文件,规划发展气象事业 市气象局20**年将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和省政府63号文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1月17日,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下发《关于印发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指导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完成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编制。9月25日,经政府同意,市计委下发《关于印发〈XX市气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了未来五年合肥气象事业发展的方向。10月9-10日,市人大对我市《气象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下发了《关于联合检查〈气象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我市气象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3.完成气象防灾预警工程建设,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气象防灾预警服务系统工程是省、市共建的重点项目。该工程2006年完工,将大大提高我市气象防灾预警能力,我市气象事业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建设了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自动气象站,服务省“861”计划重点项目——机场搬迁。全年完成35个加密自动雨量站、5个四要素自动站的升级。新选址安装了9个四要素自动站。建成合肥城区四要素气象观测站7个。由全市49个加密站组成的合肥区域气象观测站网运行正常。完成地基gps/met水汽监测站建设。一市三县建成视频会商和观测场监控与实景观测系统。现代化设备在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拓宽农网信息化渠道,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气象局继续完善横向与全省联网,纵向深入基层的市、县、乡三级农网网络体系,推动农网信息化建设向深层次拓展,服务新农村建设。利用农网平台建设“农信通”致富短信平台,开展了村级信息站试点。加强农业信息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与中科院智能所合作开发了“XX市农业专家管理服务系统”二期项目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的改版应用工作。

5.依法管理实施气象法规,深入贯彻安全气象理念

市气象局深入贯彻中国气象局8号令、9号令,加强升空物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航空飞行安全。全年申报审批气球施放900多起近万只,市区申报率达到90%。加强节假日气球管理。一市三县行政许可全部进入当地政务中心。10月上旬,市人大对我市气象法律法规进行执法调研,肯定了气象工作,呼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观测场环境保护。

二、20**年工作重点

20**年,市气象局将围绕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二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63号文件,认真抓好“十一五”项目落实,立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2007年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加强中小尺度区域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区域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20**年围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做好合肥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一是建设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保障系统,二是建合肥城区和农村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网,三是对天气预报影视系统升级改造。 2.继续做好农网工作,服务我市现代农业

立足气象科技信息,服务新农村建设。根据新农村建设2006年9号文件精神,20**年一是进行新农村信息化示范乡镇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三是向农村致富带头人推广“农信通”致富短信,四是做好农网信息员计算机应用培训。 3.增强气象防灾服务能力

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2007年将建设新区业务平台,建设先进的新区气象通信网和维护保障系统。建设完善我市气象防灾预警短信平台,做好影响我市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测预报,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

4.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利用效益

逐步建立我市现代化的人工影响天气体系,不断提高作业的科技含量、技术能力和效益水平,大力开发利用我市空中云水资源。20**年计划配置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和专用车辆、增雨火箭弹,为新农村建设做好抗旱人工增雨工作。

第二篇:市气象局工作总结

**年,市气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和**群岛新区建设对气象预报服务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需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年我市天气气候概况

**年,我市天气气候异常,先后遭受低温、干旱、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多项气象纪录被打破:年初冷空气活动频繁,1月平均气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1-5月全市累计降水量*mm,仅为常年的30%,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降水最少的年份;进入6月,连续出现暴雨过程,月降水量**mm,为历年同期最多;*月平均气温*℃,创历年同期新高。进入12月,受冷空气持续影响,气温逐步下降,8-9日入冬,比常年入冬时间偏晚。

二、**年气象工作开展情况

1、气象服务工作

切实做好干旱、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年内共启动应急响应命令2次,发送气象预警信息211次,其中蓝色7次,黄色175次,橙色29次,发送预警短信818条,受众达**人次。同时,积极推进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干旱气象服务于旱情初现之际,就组织开展专题服务,在春节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即分析会商前期降水情况及后期天气趋势,并报送《气象呈阅件》,进行不间断服务,主动与水利水务部门开展联合会商。针对干旱,共发布呈阅件2期、重要天气报告12期、发送决策短信101条,各县气象局也积极主动为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旱情趋势分析服务,为全市战胜罕见秋冬春连旱做出突出贡献。5月*日,市委副书记在我局主持召开市“三防”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抗旱工作,并对气象预报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

梅汛期气象服务提前准确预报入梅、出梅日期,对每次强降水过程,都事先报送决策服务材料并通过电话、传真、短信等对相关部门进行服务,同时及时发布实况信息。在短短16天的梅汛期,共发布决策服务材料24份,发送决策短信69次,发送暴雨、雷电、台风预警信号6次,传送热带风暴警报**份。

台风气象服务舟山今年先后遭受“米雷”、“马鞍”、“梅花”三个热带气旋影响。尤其面对强度强、移动慢、生命史长的“梅花”台风,全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布台风消息、警报和天气预报,及时通报各类实况监测信息,为舟山和岱山两级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救援“航工半潜驳2号”遇险船员、10艘山东籍渔船前往宁波镇海躲避风和无动力船舶走锚事故提供了精细化的气象保障服务,赢得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和事故方的好评。

渔农业气象服务制定并组织实施《气象为渔农服务实施方案》。共享渔船卫星船位信息系统,并将我局研发的“市气象信息显示系统”普及到全市各级相关领导、各县相关单位和各乡镇,使渔业气象服务更具针对性,同时开展养殖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全面完成了岱山县为农服务示范项目。制定了《**年度市农村气象灾害信息传播能力建设方案》,在29个社区、群众渔港建设气象预警大喇叭工程。加强海洋气象广播服务工作,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共播发气象信息**次,其中预警信息**次,组织开展了渔船收听、记录海洋气象预报信息并反馈服务意见工作。对年初的低温冷害、秋收秋种的连续阴雨天气均开展了针对性服务,受到渔农民的高度赞誉。

海洋气象服务紧紧围绕“舟山群岛新区”和海洋旅游综合试验区建设需要,不断深化以港口、临港工业、航线、海岛旅游等为重点的海洋气象服务。**年,新增专项预报服务单位8家,海洋气象专项服务用户数超130家,市重点工程服务单位10余家。主动与市旅游委签署合作协议,在建立海洋旅游气象监测、服务体系和产品开发、灾害防御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认真做好春运、两会、普陀山香会节、万佛宝塔开光法会、沙雕节、第一届浙江海洋运动会、高考、中考、国庆节等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以专题预报、天气公报、每日快讯等方式发布各种决策服务材料,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和服务。两会气象服务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日报》在2月**日以“天气预报暖人心”为题发表评论文章,对舟山气象工作表示肯定。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开展森林火险、干旱、灰霾等监测分析评价气象服务,编制完成《**市灰霾监测服务系统建设方案》和《定海灰霾天气监测季报》,及时发布灰霾天气预警。

气象科普宣传在千荷小学建设了全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气象科普实践基地并正式启用,内设气象观测实习场、气象科普教育室,并设置了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9月,市委梁黎明书记到全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训教育基地进行检查指导,对气象科普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开展了“3.23”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发放气象科普材料**多份,接受市民咨询1000多人次。举办防雷安全、技术推进专题讲座4场次,受众超过600人,在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防雷知识5次,进企业、下农村宣传或指导3次。

2、社会管理工作

防灾体系建设与考核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融入“平安建设”、“新渔农村建设”、“生态市建设”和“美丽海岛”考核体系,**县将气象工作列入乡镇政府年度工作重点目标考核,将基层干部的气象防灾减灾培训列入当地政府培训计划。全市各乡镇均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了社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工作试点。完成了**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和第三批指导工作。组织乡镇协理员、社区(村)信息员培训4次。向市、县政府报告了年度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向社会发布年度雷电监测公报,确定并公布了2011年防雷重点单位,召开了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工作会议,对160家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进行了定期检测,开展了全市防雷安全大检查。全市新建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8个,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个,21个单位通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防灾工作部门联动气象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市委网格办、市政府应急办联合建立网格化气象服务专用平台,开通气象灾害预警绿色应急通道,气象应急预警直接面向全市2600个网格小组长。建设舟山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并安装到全市所有乡镇和“三防”成员单位,使之能随时浏览各类气象资料、天气实况和预报服务信息,同时该系统还具有预报预警信息分区域自动发布、信息反馈等功能,在台风等灾害防御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与市应急办制订并下发了《市**年度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操作手册》。与市国土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预报和服务,将市海洋与渔业局的AIS系统海上船只动态信息和市海事局的客运船只动态信息接入预报中心,与市民政局合作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市防灾减灾行动方案》,与市民航局加强了气象资料的共享和交流,联合安监、消防组织了全市防雷专项检查,联合市文物局开展国家重点文物防雷安全检查。

依法行政工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职能整合,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将防雷初步设计后移到图纸设计审核合并办理,全年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图纸审核289件,竣工验收134件,升放气球56件,参与联合审批和代理项目34次,行政许可提速率100%,**年,市气象窗口2次被办证中心评为红旗窗口。开展了金塘、六横两个经济大岛执法检查,开展了“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专项执法检查。进行执法案卷自查并整改。组织召开了中国局三个防雷令专题培训会议。7人次参加专业法和综合法规培训,全市执法人员增至36名。

3、基础建设工作

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继续推进舟山天气网、**海洋旅游气象网开发建设工作,即将于年底前投入业务试运行。改造舟山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天线,新建地波、天波发射天线各1副。对“96121”进行了改版,从7月5日起开展“96121”人工录播服务。加强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从10月28日起在舟山娱乐影视频道开播《生活气象》栏目,至10月底,共制作气象影视节目338期,播出总时长846分钟,并协助完成了“渔农天地”、《**干旱》的拍摄工作。

预报预测业务建设推进数值预报产品的本地化应用,对欧洲中心细网络数值产品进行下载、解码和MICApS产品转化并投入业务试运行。与集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基于GIS的气象业务系统》开发工作。基本完成“渔农气象业务平台”开发,即将投入业务试运行。争取于年底前完成海钓指数和游泳指数预报产品开发。开展了养殖场水温气象因子相关性数据分析。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在定海、普陀等地布置了6套大气电场仪,实现了大气电场数据的实时显示、历史数据查询等。在普陀区朱家尖海滨浴场建设了我市首个六要素的海洋旅游气象监测站。新建货运船舶移动气象站2个,可随船舶航行轨迹对渤海至广东沿海海域的风力实况进行监测。在六横建设了网箱养殖气象自动站。完成了负氧离子监测点的选址工作。切实做好舟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舟山海洋气象浮标站及舟山海岛自动气象站网等的升级维护工作,完成了雷达(大修)测试报告和舟山海洋气象浮标观测站运行情况总结。

气象信息网络业务加强网络安全监控,研发了网络与气象监测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全市重要设备和省市县网络通信的有效监控。加强数据平台共享网络建设,实现了能见度、大气电场仪、紫外线等数据的共享。根据中央台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时效的增长,对台风实时资料的入库和台风实时资料显示模块进行改进下发。实现了地质灾害在**气象外网主页的实时预警。

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嵊泗气象观测站升级-探测环境改造工程进展顺利,争取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封顶。普陀区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于11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嵊泗防灾减灾中心建设项目被列入嵊泗县人民政府2011年重点工程,现已完成建设用地的地质勘探工作。整改了嵊山气象站观测环境。

4、科技和人才工作

气象科研工作有4篇学术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有2篇文章被**年度气象学会年会录取,在市第十届优秀自然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承办了第*届浙北五市气象科技学术交流会,我市10篇论文参加交流,4篇获优秀论文奖。《海水养殖气象指标体系和应用研究》在省气象局立项,向市科技局申报《水产养殖气象条件预报及灾害预警系统研究》、《**测风站网数据分析订正及在沿海风力预报中应用》等项目并获经费支持。《**雷电预警系统研制》项目通过评审。与宁波市局、海军92910部队司令部气象台、民航气象台进行预报业务交流与合作。组建了**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技术开发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了1次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完成了嵊泗、普陀局领导班子的调整,组织3人次进行人才交流工作,其中1人与青海对口交流,2人省内交流。积极参加全省气象部门新任领导干部培训班、县局副局长培训班以及市直机关组织的科级干部理论培训班等,组织网上学习考试28人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1人获第四届青年科技奖,新增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5名,组织开展地面测报业务技术考试和预报理论考试,组织预报员参加第三届浙江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获团体优秀组织奖,1人获全能三等奖。加强在职学习教育,有5人取得本科学历。

5、改革与管理工作

事业发展规划围绕**群岛新区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和衔接,市局本级、普陀、岱山的《气象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已正式颁布实施,相关内容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嵊泗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即将由县发改局颁布实施。成立了**群岛新区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项目筹建组。

事业单位改革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完成了市局内设机构的调整,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防灾减灾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开展了县(区)局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调整工作,现已完成方案编制,计划于明年3月份完成。

科学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单位实际,出台了《**市气象部门地方气象事业机构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市气象部门事业单位编制外岗位设置及管理办法》、《**市气象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市气象局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及《**市气象局编外聘用人员薪酬福利管理办法》等。制定了职工医疗保险统筹管理办法。切实做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华东区域气象局长会议、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研讨会、全市“三防”座谈会和省政协调研组到我局调研工作的接待和服务工作。切实做好保密、安全生产、食堂改革等工作,有力地保障了部门的和谐稳定。

6、党建和气象文化建设

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解放思想找差距、两创四敢建新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市气象审批窗口被市纪委评为“**市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积极开展“群众满意基层防雷所”创建活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忻海平在专题调研中对我市气象工作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展了纪念建党91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局领导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言、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老干部、举行红歌演唱会等系列活动。1人被省气象局评为“全省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防雷中心党支部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被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开展了第24个“职业道德教育月”活动和第10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举行了党风廉政和公民道德建设专题辅导报告会。制定了《**年市气象部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开展了廉政效能风险岗位排查和防控机制建设,完成了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和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清理工作。建立了局务公开和党务公开专栏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计气象文化建设制定下发或上报了《**市气象部门**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计划》、《**市气象局**年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计划》,积极组织参加机关效能建设、“城乡结对、共创文明”、“结对创建卫生城市”、“慈善一日捐”等活动。**县气象局被中国气象局授予“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荣誉称号,市局本级和岱山县气象局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复评,“定海测候所旧址”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市局代表队获得全省气象部门第二届运动会“道德风尚奖”。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舟山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准确性、精细化程度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为渔农提供精准预报服务的能力还不强;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任务推进不平衡;随着群岛新区建设的推进,气象服务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人员紧张、人才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的情况进一步显现,制约了**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速度。

四、**年工作思路

1、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继续实施气象服务均等化工程,推进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社区)建设,并优化建设内容和服务标准,探索在市本级和各县建设和完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示范点;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合作,完善决策气象信息掌上通;扩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气象服务对象,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喇叭警报系统,在重要的港口、码头建设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在人员密集和重要场所增设气象灾害预警显示屏;加强为渔农气象服务工作,推出渔农业种养殖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依托旅游气象观测站建设开发针对性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海钓、游泳等指数预报,完成海洋旅游气象服务网站建设,发布旅游气象服务信息。继续拓展专业气象服务,加强完善航线、港口气象服务和“96121”声询服务、气象短信服务。完善舟山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气象科普实践基地,编制完成校园气象科普教材,建立实践基地学生观测员队伍,加强实践基地后续管理。围绕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内容,开展需求调研,制订服务方案,为相关功能区建设提供气象可行性论证,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2、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建设精细化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系统,完成高性能计算购置,进行数值预报模式引进与应用开发,争取年底前投入试运行。对部分重要的海岛自动气象站进行升级改造,增建临城、小沙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负氧离子、紫外线、CO2探测站,建成定海灰霾监测系统。加强气象探测设施维护,做好海洋气象浮标站维护、下灰鳖山盐温井改造,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大修。增加市县网络带宽至10兆,完成视屏会商系统改造。完善网络监控平台建设。完成嵊泗气象站升级改造,包括观测业务楼建设、观测场建设、观测业务平台建设、新型设备安装及业务切割等。完成普陀区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嵊泗县防灾减灾中心工程建设。

3、强化气象社会管理。完善“平安舟山”、“新农村建设”及“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计划”考核办法和评审细则。积极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列入各县政府和“美丽海岛”考核目标建设,并明确考核任务,细化考核指标,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强与水利、国土、安监、交通、海事等单位的合作,强化联合会商工作。将乡镇、社区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教育培训纳入有关职能部门、乡镇的培训计划,开好部门联络员、乡镇气象协理员、社区气象信息员、气象网格员、防雷重点单位防雷安全管理员五场培训会,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社会队伍的培训、考评、激励机制。完善气象审批窗口的服务标准、制度、规范,拓展窗口服务能力建设,深化群众满意气象窗口创建活动。完成《海洋旅游气象发布规范》起草、评审和示范点推广应用工作。

4、推进基层事业单位综合改革。完成县气象局机构调整与岗位设置工作,完善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强化社会管理、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等职能。完善县气象局岗位管理办法,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提高机构运行效率。研究并制定事业单位的岗位绩效考核办法,规范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顺利实施。

5、促进科技与人才工作。加强科研学术工作,积极争取地方科研立项,探索建设市局项目立项机制并建立市局项目库,加强学术交流和部门内外科研合作,重点推进舟山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技术开发应用项目。研究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人才使用工作机制以及加强人才交流培训、浓厚科研学术氛围、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人才成长环境,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强化责任追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警示、制度约束、监督检查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机制。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载体,以“一图一表一单一规程”的风险防控工作手册为基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强化监督检查,扎实推进风险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解放思想、两创四敢”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作风、效能建设。

7、推进气象文化建设。加强对气象文化内容的总结、归纳,进一步凝练和弘扬气象人精神,营造团结协作、昂扬向上、和谐共事的工作氛围。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完善中国台风博物馆、舟山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气象科普实践基地等建设,扩大气象文化影响力和辐射面。

第三篇:市气象局帮扶工作总结

市、县委组织部、扶贫办:

按照市、县委组织部、扶贫办要求,我们市气象局帮扶工作队于今年2月份进驻到西平县二郎乡小王庄村开展帮扶工作。

一、进村以后,首先与村“两委”班子取得联系,召开班子会,传达有关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一并深入实际,进行摸底调查村情、民情,研究分析、查找制约经济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未来发展优势条件,制订出了符合帮扶村村情的帮扶工作计划及小王庄村(经济发展、村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尽早摆脱贫困,逐步达到小康水平,实行整村推进。 ㈠、村“两委”班子健全,分工明确,团结奋进,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比较稳定。

小王庄村坐落在西平县二郎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

2.5公里。西临107国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俱佳。该行政村共有6个自然村(罗庄、魏庄、小王庄、枣茨营、分金庙、麦仁张),26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4800人,1100户,总面积5349亩,人均耕地1.2亩,该村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以优质小麦、

玉米、大豆、油菜为主。

学校一所,教职员工22人,6个年级8个班,学生480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无辍学现象。

全村现有五保户22人,低保户201人,符合低保人员都已参保。约有98%以上人口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全村拥有生猪饲养存栏在50头以上的有5户,肉蛋鸡饲养户2户,肉牛养殖户2个。目前已形成蛋鸡养殖小区一个,生猪养殖小区在筹划中。

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各自然村基础条件差,没有主干道,脏、乱、差现象较严重。主要是没有统筹规划,缺乏资金,乱建乱盖现象较多。

种植结构不尽合理,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观。经济作物种植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结构单一,经济效益较低。

养殖户投资多,见效慢,不能抵御风险,制约经济发展。原因是缺少科学管理和技术指导。

弱势群体不能摆脱贫困。自身劳动力素质低下,疾病、意外事件导致。

农田水利灌溉条件不足,不能抵御旱灾,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缺乏科学论证,致使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多年困扰村民百姓生产自救。

二.以建设“五好”支部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把村“两委”班子建成群众信得过,能干事,干成事,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双强”领导班子。积极发挥农村经济能人、 致富能手、 回乡大中专知识青年的先进带头作用,进一步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加强党性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廉政建设机制,推行村务公开。

三.当好村“两委”参谋,充分发挥本单位自身优势,积极为帮扶村争取各类支农惠农的项目、资金,选好项目,努力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针对小王庄主干道年久失修,路面坑洼,行车难问题我们协同村委一起向乡党委、政府打报告,争取财政投资扶贫开发道路建设资金和解决行政村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四.切实抓好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帮扶村青年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宣传动员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各类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培训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力争使每个青年农民都能得到培训,掌握一项务工技能和农村农业实用技术,达到培训一人,致富一人,终身受益。

五.积极开展科技 、文化 、卫生“三下乡”活动,实施科技扶贫。通过多种形式,利用行业优势,提高帮扶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自觉性。根据帮扶村小气候和土壤特性,因地制宜,积极帮助农民群众引进优良品种,并利用建成的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帮助引导农

民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根据农时如何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危害,请气象专家讲解农业与气象的关系,适时提供气象信息。农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促使扶贫开发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共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活动2次,科技知识讲座3次,培训农民300人次,捐赠光碟及科技挂图15套。

六.积极开展为贫困户“献爱心 、送温暖”活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 、职工捐款、捐物,共捐资捐款5000元。对特困家庭实施扶贫济困。

七.加强帮扶村农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开展“平安建设”普法教育,举办法制教育知识讲座2次,引导农民增强法制观念,积极开展评选 “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宣传和倡导基本的道德规范,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新型农民。协助村“两委”搞好基层社会稳定,积极参与“大走访”,主动开展调处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化解不安定因素。有力的维护了全村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推进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驻马店市气象局驻村工作队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四篇:市气象局妇女工作总结

2007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局党组的中心工作,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以提高女工素质为目标,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主线,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各项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汇报如下:

一、搭建女职工建功立业的平台

配合局党组开展以“发展、改革、创新”为主题教

育活动,根据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组织职工开展围绕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和党组提出各项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要求,以“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为载体,引导女职工开展科技攻关,激励女职工学习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能力。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女职工爱岗敬业,自主创新,创一流业绩”座谈会。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继续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号召职工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工作学习观和“终身学习”理念。继续鼓励业务技术人员参与科研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今年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4人次,省内学术研讨会2人次,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5篇,其中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3篇。

二、加强气象文化建设,造浓厚的气象文化氛围

市局举办以“发展、改革、创新”为主题演讲比赛。河北省气象局文明办主任谭显富同志、副主任胡晓蓉同志和省局监审处处长曹仁奇同志应遨参加并担任演讲选拔赛的评委。全市气象系统共有18位选手参加“发展、改革、创新”演讲选拔赛。选手们讲述了自己身边劳模的先进事迹,表述了气象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年华,讴歌了在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所取得丰硕成果和气象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我局李姗同志代表我局参加了河北省气象系统的演讲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鼓励女职工积极参加气象文化建设,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环境,把女职工文化教育纳入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三、积极创建“和谐家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全局女职工中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活动。大力提倡着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生活,把文明家庭建设看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积极创建“和谐家庭”,深化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节约型家庭和平安家庭等各类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

四、加强女工思想道德建设。

以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方式,进一步加强女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在广大女工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继续开展学习奉献活动,增强广大女工扶贫济困、关注弱势、奉献他人、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市局机关完成了荣誉室和图书室的建设,同时购买了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包括科技、科普等文化读物。完成了全市气象系统的气象文化网站的建设,开辟了职工文化学习专栏,不断充实和丰富各种文化信息,充分利用传媒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职工文化建设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深受广大职工的喜爱。

5、积极参加“博爱一日捐活动”。市局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捐款,女职工踊跃参加。市局机关今年春季和冬季连续两次进行“博爱一日捐”活动,共收到捐款3217元,分别送到了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和石家庄市民政局。同时市“红十字会”的领导对我局雷厉风行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即颁发了荣誉证书,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关心女工身体健康

五月份与七月份分别组织全体进行了女工常规健康检查和妇科检查。

一年来,我局妇女工作围绕围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女工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促进“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实现气象事业的新跨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新的年里,要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第五篇:市气象局为农服务工作总结

2013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署,按照2013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以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重点,深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并取得了新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13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一)大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1.全面推进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建设。2013年完成市本局多要素新型自动气象站建设任务1个,完成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示范站建设任务1个,完成6要素自动气象站建设任务2个。目前初步建成了包括10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1个国家基本站、1个移动应急气象站、土壤水分自动观测2个、风能测风塔1座(**)1部713C数字雷达、2部车载雷达在内的气象灾害监测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显着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和预报预测能力逐年提高,全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2.扩宽气象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渠道。全市各级气象部门通过电视、手机短信、声讯电话、广播、气象微博等各种传播手段将预警信息传送到广大公众和农民手中,为了完善发布机制,还先后与地方电台、电视台签订了合作协议,确保气象灾害信息得到及时、准确的发布。2013年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共建农村气象电子显示屏33块,乡镇覆盖率达50%以上;建立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58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调整充实了包括1184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行政村的气象信息员覆盖率达100%。

3.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区政府均印发了《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各县(区、管理区)均印发了《关于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的通知》,对落实地方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反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市各级气象部门正在选取试点乡镇、行政村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并对通过认证的部门和单位颁发认证标志。

5.开展全市气象灾害普查工作。目前,开展了全市气象灾害普查工作,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6.编制印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目前,完成**市、**、**、**、**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并由市、县(区)政府下文印发。

(二)面向生产深入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1.周密部署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年初,我局制定了《2013年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和《**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方案》,并按照上级要求针对我市的特色农业制定了《**市气象局2013年特色农产品气象服务方案》和**市特色农业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对关键农事环节和特色农业进行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2.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信息。在春耕春播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农业生产关键期,及时开展农业气象专报服务,1-11月,我局共制作发布气象服务信息79期;重大气象信息专报7期;天气快报2期;专题气象服务信息22期;周天气预报48期。制作发布农业气象旬(月)报33期,春耕春播春种气象服务专报9期,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6期、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3期;发布作物气象产量预报5期。除作物产量预报产品外,各种服务信息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市政府、市委办、市人大办及相关农业部门报送,同时与农业局相关技术人员密切联系,随时电话交流和沟通,并通过**市气象微博向社会公众发布春播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气象服务信息及建议。按气象业务规定,完成了早稻、晚稻、花生等作物气象产量预报,以及定期发布农业气象旬(月)报。

3.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年初,制定了《**市2013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获市政府批准。我市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累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2次,发射火箭弹44枚,累计增加降雨5800万吨,对缓解农业生产用水和有效降低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气象服务。

2013年**市天气气候复杂多变,雨季开始时间早,暴雨洪涝、热带气旋频繁发生,1-10月遭受13次强降雨过程和2个热带气旋影响,特别是台风"尤特",是继2006年强热带风暴"碧利斯"以来的又一个直接影响**市的台风,具有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的特点。在这次防御台风行动中,我局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应急值守班,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提前发布准确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启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局领导靠前指挥,及时主动向市委、政府领导汇报天气实况及未来天气发展趋势,台风影响期间,我局共发布重大气象服务信息专报5期,发布预警信号38次,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电台、电视台、微博、12121声讯平台、乡镇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全市仅手机短信接收就达450多万人次,预警信息覆盖至各村屯、水库等重点防汛区域,起到了"消息树"和"发令枪"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尤特"影响期间我市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四)加强部门合作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

3月我局与市民政局签订了《防灾减灾工作合作协议》、与市海事处签订了《航运气象服务保障协议》;5月开始,我局与市国土局、水文局按照《**市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案预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5月我局与**人民广播电台签订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合作协议》,开设了《爱RADIO气象站》和《气象专线》栏目,通过部门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气象为广大公众和农村服务的覆盖面。

(五)深入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活动。

今年以来,我局转变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推进创建活动在派驻乡镇-**区铺门镇及新农村联系点-北津村的迅速开展。我局选派年轻干部驻村,与镇、村一起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墙报、标语、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经常与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以清理田间地头生产垃圾、农药、化肥包装袋及废弃农用薄膜为重点,大力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技术,减缓农药、化肥使用强度,有效缓解农业投入品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目前创建活动按照制定计划有序开展。1-10月,我局向**区铺门镇拨付创建活动经费1.3万元。

(六)广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10月科普大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日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开展气象防灾减灾为农服务科普宣传。2013年,全市气象部门共组织开展各种气象科普宣传活动10次,针对防灾减灾科普讲座5场,发放各种气象法律法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资料2万多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2千多人次。科普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综合减灾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二)各级地方政府尚未建立稳定的气象为农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气象预测预报的准确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2014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推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二)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开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农业气象专题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各类农用天气预报,同时注意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评估工作。

(三)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全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四)加强农村地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提高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素质,进一步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五)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气象为农服务投入保障机制,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

(六)切实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增强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七)深入开展"清洁城镇乡村,建设美丽**"活动。

**市气象局

上一篇:社区志愿者招募倡议书下一篇:申请优秀教师主要事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