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如何创业致富

2022-09-12

第一篇:在农村如何创业致富

农村如何选择小本创业

尊重版权:原文出自8090院子美食专区:http:/// 合作站点

在农村如何小本创业呢?我们首先需要弄清下面两个问题:

1、你想做的是什么?

2、你能做的是什么?

你想做的最好是你喜欢的,这样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你前进。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为选错行业而是因为中途放弃。如果你每天都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恐怕结果不会太乐观。

所谓你能做的是结合你的天赋、能力、经验和资金来考虑的。不着边际的或超出你个人能力的事最好别做,因为我们是小本创业,经不起太大的风险。虽说跌倒了可以爬起来,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无奈之下只得又给别人打工。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结合市场需求及相应的消费群体,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出师未捷身先死。

在我们选项前,下列的几点是选择行业的若干原则:

1、必须是喜欢的产品,能够不断保持激情;产品及所在行业有广阔的前景,产品是不断增值的

2、所选行业及产品要有个性,只与一部分人群做生意即可;可以复制并可以做大

3、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4、现款交易

5、少和政府部门打交道,少接触饭局、歌舞厅

6、穿休闲装的时间更多

7、朝阳产业,成长性高,能长期发展

8、受人尊敬,有行业成就感

9、有一定区域垄断性,我的地盘我做主,避免低层次的竞争.

10、苦点累点没关系,但投资不能太大,滚动发展

以上建议希望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创业道路上有所提示和帮助,也祝愿所有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创业成功。

第二篇: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业和服务

交流材料

如何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为农村创业和服务

----××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发轫于农村,源于农民的需要,基于基层的探索和实践,是科技服务于“三农”的一种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在总结和静县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科技部决定在西部地区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这项制度。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其人数超过5.7万人,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和1400多万农民。实践证明,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了人才、技术、管理、土地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农村的有机结合与合理流动,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水平,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各地仍处在实践和探索之中,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完善、提升并逐步规范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才能使这一制度健康发展,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1、 职责定位不明确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指具有一定专长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组织农民运用科技和科学方法致富。但在各地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已远远超出了“科技”的范畴。由于农村普遍缺乏各类人才,科技特派员就成了农村的高级人才,除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服务工作外,还承担了农村金融、乡村建设、商品流通,甚至计划生育等工作,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基本涵盖了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导致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难以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多数科技特派员混同基层农技人员或其他农村管理与服务人员,未能更好的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专长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没有规范和明确,管理机构具有过渡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导致基层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定位也不明确,在很多情况下与乡镇农技站混同。而一些地方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设在“三农”服务中心内,负责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既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产生职能的交叉,又出现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取代农技推广站的现象,产生了以行政性取代法律性、以临时性代替长期性的趋势。

2、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从各地已有的实践来看,农村科技特派员所服务的对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这一制度的运行就有了较稳定的基础,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服务也可以在利益共享机制中获得一定的回报。但在这一工作启动和推动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才能激励、引导科技人员投身于农村科技服务,否则,这一工作很难开展,更难以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机制。例如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工作,需要一定的试验和示范推广经费;科技特派员的日常工作、管理也需要一定的经费。目前,多数地方没有财政专项经费预算安排,支持科技工作的资金一部分是使用地方科技三项经费,另一部分是依靠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作为补充。由于缺乏经费,一些地区无法落实科技特派员有关的通讯、交通、出差等必要的费用补助,更谈不上在试验和示范推广费用上予以支持,在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中给予扶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效能的发挥。

3、未建立起长效机制

要加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建设,必须从体制上理顺关系。目前,我国各地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体制差异明显。虽然均由当地主要干部任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负责人,但科技特派员的具体管理部门却各不相同。有的依托农村工作办公室、有的依托科技局、有的则依托组织部门,这种管理体制虽然是因地制宜的做法,但由于牵头单位不一,要进行统筹协调就有一定的难度,显然不利于这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尤其是在乡镇,上下关系未理顺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科技特派员工作涉及的业务部门多,有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存在多个领导同时分管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一方面,农村科技特派员市场化的双向选择机制尚未建立,科技特派员的选派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手段;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创新创业的保障政策、激励措施不规范、不完善;缺乏一套检验科技特派员服务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客观上存在赏罚不明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建立起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

4、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实践中,各地基本上打散了原有的农技推广队伍,由多个部门的人员重新组成了科技特派员队伍。由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层面的人员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加速促成了农村科技推广力量的整合,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行政性、临时性队伍也难以担当农村科技推广、科技服务这一法定性、长期性的任务。由于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这种特殊的构成形式,科技特派员队伍不稳定,部分科技特派员没能很好地处理原单位工作与下村服务的关系,有的下村服务时间有限,有的服务不到位或服务不主动,工作实效不明显,也影响到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对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科技特派员工作各地开展良莠不齐,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状况也是主要因素。

此外,科技特派员队伍素质尚待提高,部分科技特派员知识结构老化,不符合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对科技人才的要求。科技特派员队伍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思想保守,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把握市场的能力不高,难以顺应将其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并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需要。科技特派员队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亟需加强。

二、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奠定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法律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需要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善的制度环境。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惠农兴农的长效机制,其贯彻实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它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农技推广(包括农、林、牧、渔、农机、水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技推广机制,规范了农技推广的行为和必要的保障措施,明确了农技推广者和应用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形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法》内容较为空泛,可操作性不强,定位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的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总结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制定、完善与农业科技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新形势下,基层科技工作不但要提供生产性科技服务,也要提供高质量的民生类科技服务。因此,应进一步界定推广体系的范畴,规范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要素都向城市集聚,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由政府推动,政府的作用要凸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应用到实际当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农业科技推广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都极其重要。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村现行科技推广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在财政预算资金中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经费,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用于奖励科技特派员的突出贡献和帮助科技特派员启动科技服务工作,使科技特派员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事业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

3、政策应考虑到科技特派员的因素

随着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科技特派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并支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发展,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到科技特派员的因素。

第一,落实和提高科技特派员相应的待遇,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享有充分的地位和发展的空间。

第二,科技部门要把科技特派员工作纳入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划出政府投入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比重;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在农业科技项目的分配上优先考虑科技特派员,把科技特派员与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扶贫等项目结合起来,实现部门工作目标与科技特派员的科技活动相结合。

第三,建立农业推广的投融资机制。政府应协调好金融部门与科技特派员的融资合作,鼓励金融部门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贷款配套的方式,以小额、无抵押、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第四,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应与科技特派员制度相协调、相一致,相互支撑,形成合力。各地相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科技特派员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使国家的农业政策向科技特派员工作倾斜,从而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运行。

4、建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补偿机制,鼓励科技特派员创业

由于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不确定性,发展农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加之,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而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又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三种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对于发展农业、壮大农村经济极为重要。为了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政府应建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资金引导设立农业科技推广风险补偿基金,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所带来的技术风险进行补偿。同时,应在有限的农业保险的基础上,扩大农业保险险种范围,在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遭遇风险时,政府和保险机构能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减小科技特派员创业的风险顾虑,提高科技特派员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5、农村科技特派员职业化

目前,农村科技特派员大部分都是从行政事业单位选派的,在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保留原单位的一切待遇和正常的晋升。在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之初,这种做法可以解除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有利于鼓励科技特派员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其次,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有了相当的基础,需要再上一个台阶,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更为关键的是科技特派员制度要有长足的发展,保持其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从政府推动转向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农村科技特派员职业化,是指将农村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职业。要求科技特派员必须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有为“三农”服务的愿望和热情,有敬业精神,能吃苦耐劳,诚信正直,踏实肯干;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资质。因此,应通过相应的选聘制度和程序取得农村科技特派员资格,农村科技特派员应实行聘用制,并根据其工作成效确定相应的聘用级别和待遇。

6、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

事实证明,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应高度重视,并力求从各方面保障其健康发展。目前,亟需建立起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机制,保障这一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应加强科技特派员的组织建设,从组织制度、政策环境上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坚实的保障,在现有的体制下,建立由科技部门主管,多部门协同、联合推动的工作机制。政策上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运行上更多的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和手段,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农村科技特派员这支队伍成为引领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第三篇:如何开始在淘宝网创业(小编推荐)

如何开始在淘宝网创业

这里我详细分析与讲解如何在淘宝上开店? 淘宝开店的流程: 第一步:目标

开网店并不是在网上,而是在你的脑子里。很多人都想开店,有些人确实把自己的店开起来的,店里的商品杂七杂八,好不容易凑齐了10件,可对于谁是他的目标群体、他店铺将来的发展方向完全是模糊的。因此,第一步我们就要和开实体店一样,对市场进行调查,对我们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对自己店铺的将来走向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 第二步:申请开账号

在这一步,我们有个前提就是要开通网上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网银(推荐),中国工商银行网银,中国农业银行网银,中国招商银行网银等)。确保开通了某一银行的网银后,我们就要完成以下步骤: 第一:申请淘宝网账号

淘宝网账号的申请和我们平时申请一个QQ号一样,简单,快捷。我们只需根据提示把相关的信息填上(注:尽量填写真实的信息)。 第二:申请开通支付宝

支付宝之于淘宝网就如同现金之于日常的交易。支付宝是淘宝网提供的一款网上交易付款的保险工具。淘宝网d的C2C交易,几乎都是用支付宝来实现的。支付宝的申请和淘宝网账号的申请类似。开通支付宝后,我们要取得淘宝网的实名认证。通过实名认证好,一切就准备就绪了。 第三步:进货

和我们开实体店一样,进货是开店的一个必要环节。进货的渠道很多,方式也各种各样。可以自己去周边市场、熟悉地带、亲戚、朋友那里获得货源,也可以找网店代理,网店代理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的环节。其中主要的货源:

1. 批发市场。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进货渠道,比如服装类,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价格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你的口才好或运气好,能和批发市场的老板建成长久的合作关系,那么你就可能得到不少的好处,比如换货,退货等。

2. 厂家货源。厂家货源,特别是在这个特比时期,厂家有大量的存货。对于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仓库里积压了大量的库存产品,而且货源充足,产品质量自然不在担忧的行列里。

3. 网店代理。做网代代理我们勿需库存,只需和商家在某些方面达成一致,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货源直接开自己的店铺。提供网代的商家一般货源比较充足,而且种类繁多,资料齐全,服务态度比较好,但可以要一定的加盟或代理费。

4. 大批发商

比较大型的批发商,我们可以去“阿里进货“里寻找,不过这里的信息量大,我们要仔细分析与比较,找出符合自己要求,并且有保障的商家,但注意这里的批发量一般比较大,如果你有几个相识的伙伴一起进货的话,这可以一个不二之选。 第四步:上传商品

淘宝网专门为卖家免费提供了一款产品上传工具——淘宝助理。这款工具使得卖家上传上传商品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方面、快捷。我们可以先在先下把商品的相关信息(名称、产地、所在地、性质、外观、数量、交易方式、交易时限等)编辑好,然后进行批量上传,而且还可以批量编辑商品信息。 第五步:营销推广

店铺开起来了,如何推升自己的人气就成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营销推广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逛论坛、回帖子,附上自己的店址,同学朋友的宣传,QQ群,旺旺群聊天时把自己的店址附上,这些都是不错的。如果还是在校生,我们还可以通过海报,来对自己的店铺进行宣传。 第六步:售中服务

售中服务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这次交易的成败。顾客在决定是否买这件商品的时候,他们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他们希望可以和卖家之间的进一步交谈来消除心中的不确定。因为当卖家在和你交谈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的诚恳,回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并适时地向他们介绍产品的优势,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可。 第七步:交易

当买卖双方就买卖问题谈妥后,他们之间就开始就行交易。 第八步:售后服务

千万别以为交易完成后,你这次买卖活动就完成了,其实不然。交易完成后,我们要注意发货的时候,适当地给卖家提个醒,或者询问与这次交易相关的事项。如果商品有问题,要及时、果断的予以解决,绝不能一个劲地为自己找理由。 第九步:评价

双方交易成功后,双方可以就这样交易进行相互的评价。

信用是网上交易中很重要的因素,为了共同建设信用环境,如果交易满意,最好给与对方好评,并且通过良好的服务获取对方的好评。如果交易失败,应给予差评,或者向网站投诉,以减少损失,并警示他人。如果对方投诉,应尽快处理,以免为自己的信用留下污点。

第四篇:如何在农村接地气

浅谈如何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具体农村工作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与农民进行一个有效沟通的过程。与农民能否有效沟通直接关系到能否融入农村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农村,我们是宣传员,大到国家相关政策精神,小到村委会精神都要宣讲入户;我们是“润滑剂”,相邻矛盾劝解要通情人理,各方满意。我们还是领头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我们也是科学技术的推广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以上各种工作,都需要我们与农民打交道,因此,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

力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工作复杂而重要,我们大学生村官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我们要在吃透民情上下功夫,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工作更加切合实际,就必须不断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结合自身工作的体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沉下心来,俯下身子,融入农村。

大学生村官选择农村,农村也在选择大学生村官。谁能正确认识自我,放下架子,学会与农民有效沟通,谁就能获得成功。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从大学校堂里出来的、文化素质就理所当然地比普通农民高,而应

该把自己定位为普通村民的一员,虚心向群众学习农村生产生活经验,对农业生产管理心里有个谱,不作“门外汉”。要坚持走村入户,深入调查了解农村情况,切实关心农民疾苦,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村里服务、为群众做事,不做漂浮在农民之上的“油”,而要尽快成为和农民打成一片的“水”。只有融入农村,我们才能学会与农民打交道,也才能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

二、先做“村民”后当“村官”,到群众中去。

我们要先做“村民”后当“村官”,融入村民生活,虚心向村干部和村民学习,培养和增进与农民的感情。我们要迈开双脚到农民中去,到农家去“串门”,在室内、院落、庄稼地里与农民零距离接触,拉家常,谈年景,了解农民的心思,体恤民情。只有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才能让农民群众信任自己,才能缩短大学生村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才会了解农民群众希望自己去做什么,才能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农民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使自身工作更加切合实际,从而在村官的岗

位上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改掉学生腔,运用群众语言,学会倾听群众心声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我们大学生村官面对的是朴实的农民,用朴实的语言与村民交流是开展工作

的现实要求。我们大学生村官思路活跃,语言时髦,但学生腔会让我们在与领导、百姓交流时面临“讲不上去、讲不进去、被顶回去”的窘况。因此,在跟村民交流时,我们要将学生腔转为群众语言,要融入本土元素,提高交流效果。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农民打交道,不能海阔天空地神侃,要用心倾听农民的心声,用心感受农民的辛苦,更好地为民办实事。 以下是我和村官同仁们一起运用群众语言,向农民宣传系列惠农政策的经历。

2012年3月中下旬,关庙镇开展了系列惠农政策宣讲活动,我们 8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到各村(居)院落户头、田间地头。我们采取开院坝会、座谈会和入户走访的方式,通过集中讲解和发放宣传单的方法,运用群众语言,对农业科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惠农政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 召开院坝会时,我们在所宣讲的村选择人口集中的具有“辐射作用”的地段进行集中宣讲,保证宣传效果。在沟通中,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政策,以此增强百姓对政策的理解力,确保了政策的有效传达。同时,我们注重互动,认真听取农民反馈,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在政策解读完毕后主动

询问群众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与群众一起探讨他们近期关注的政策,给主动提问的群众给予及时准确的答复,暂时不能答复的告知其解决办法的途径。该活动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

果。

四、换位思考、为农民利益着想,运用群众工作方法。 我们大学生村官要提高与农民沟通的能力,就要全身心走进农民,学会换位思考,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心贴心与农民交朋友。首先我们感情要真诚,不走形式,做样子,故意作秀,要放下架子,要为农民利益着想,深入到村民中去,融为一体,要做到房前“拉家常”,田头“谈农事”,村头“讲实事”,恰当地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尽心尽意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谋新事,解决好村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总之,我们要在农村工作中不断改进沟通方法,用心融入农村,坚持到群众中去,恰当运用群众语言和群众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与农民沟通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做一名让群众满意的新时代大学生村官。

党中央多次指出:“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农民问题,善于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乡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社会稳定的关键。乡镇党委书记是

党与农民打交道最直接的干部群体的代表,肩负着接受党的政策、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农民宣传执行党的政策、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的任务;既要为上级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又要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干事。因此,乡镇干部形象是党在农民心中的一面镜子,乡镇党委书记是否善于同农民群众打交道,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注意搞好几个结合。

1、会讲农民话。要把讲理论与拉家常结合起来,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党的理论是乡镇党委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如果不懂农民语言,从理论到理论,这些空洞的说教农民往往不能接受,达不到宣传的效果。农民群众的感情是朴实的,话语是真切的,乡镇干部要倾听群众的呼声,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得到农民的信任,成为他们的朋友,让他们讲真话、实话和心理话,从而掌握第一手资料。乡镇干部不但要了解农村的热点难点问题,了解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而且要察民情,知民意,关心农民的喜怒哀乐。乡镇干部应该虚心地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引导村干部采取各种形式,诚心诚意听取农民的意见,尤其要听取贫困户和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地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平时要多与农民拉家常,熟悉群众语言,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这样在把农民群众的情况掌握清楚、把上面的精神吃透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农民就容易听懂听明白,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

2、巧办农民事。要把办实事与察实情相结合起来。农民群众是最讲实际的。乡镇干部没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行。乡镇干部要勤政为民,真抓实干,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解百家忧,帮百家富,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邓小平说过,“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劳动,一块下棋,然后做工作。”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不得,表面文章,花架子会害人。例如办实事绝不是随心所欲,一时冲动所能办到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干部满怀热情多方争取,并身先士卒带领农民发展某一项目,但农民的积极性却不高,硬撑下来,其结果往往是怨声载道。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所上项目不符合农民的愿望。因此,需要我们把研究全局与研究局部结合起来,经常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进发现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民办实事要在体察民情、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科学决策,真正做到干部讲的正是群众想的,决定办的正是群众盼的。

3、体察农民情。要把原则性与人情味相结合起来。坚持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公平在为人民服务,敢于坚持原则、善于坚持原则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之一。如果乡镇党委书记片面强调原则性而忽视富有人情味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粗暴地对待群众,在群众中形成“傲气”、“霸道”的印象,从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因此,在执行政策时必须把坚持原则与富有人情味结合起来,既不能放弃原则当好好先生,又不能只讲原则而忽视同农

民的感情交流,要认真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仔细研究解开群众思想疙瘩的办法,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原助群众解决好存在的实际困难。

4、会干农民活。要把发号召与显身手相结合起来。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中,乡镇党委书记既、发挥号召、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作用,又要深入到群众中去,与他们肩并肩地战斗,脚踏实地,躬下身子,大干苦干实干,干出水平,干出成效,让广大农民群众不仅从党的政策中,而且从干部的工作中、行动中真正感受到我们是为他们服务的。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服务、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通过重心下移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5、善访农民苦。要把访富问计与访贫问苦相结合起来,尊重并充分运用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我们寻求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是我们农村脱贫致富经验的积累者,乡镇党委书记要与经常他们联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一道共同谋求本地共同富裕的大计。同时,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还处在贫困当中的群众,要经常走访他们,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对求脱贫路子。

深入基层“接地气”,服务百姓“办实事”

2013-10-21 11:34:40 来源:七一网 作者:向大兴

【字体:大 中 小】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党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笔者认为: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调研、问计于民,就是要热心服务、为民解难。

带着务实之心去调查研究。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胡锦涛同志也曾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因此,党员干部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去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科学认识、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掌握实情、了解实况的可靠方法。我们切不可因活动开展而盲目地跟风进行,搞完成任务式调研,搞走过场务虚式调研,而是要带着务实之心,带着问题、带着目标,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基层,以良好的作风搞真心实意的调研。在调研中,要针对企业、农村、学校、协会等基层组织在新时期面对的实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新形势的影响、返乡人员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市场波动较大等情况,做到问题明白,方向明确,才能掌握实情,了解民情。

带着诚恳之心去求计问策。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密切群众、促进发展,使我们的事业得到群众的更大支持。我们不仅要取得了解民情,为民解忧的实效,也要取得集群众意见、促科学发展的实效。发展要靠群众去推动,

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要由群众来检验,因此,必须带着诚恳之心问计于群众、求策于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获取不竭动力。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源头活水,通过“走进基层真心询民、走访家庭诚心交谈”,察民情、解民意、集民智,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用诚恳之心去感动群众,从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群众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而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

带着为民之心去排忧解难。践行群众路线,走基层、访群众,光有热情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恒心和排忧解难的决心,就是要带着为民服务之心去排忧解难,绝不能在调研时唱高调,困难面前搞低调,群众找时就溜掉。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就应该树立标杆,作出表率,增强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就是去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务实事的意识,培养为基层排忧解难的热心、耐心和恒心。在调查研究、求计问策的基础上,本着服务于民的心态,去忧民之忧,解民之难。要采取“感情联姻,结对帮扶、党群共建”等方式,大力倡导互帮互助,起到“联系一批党组织,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帮扶一批困难群众,办好一批基层实事”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基层、重视群众、服务群众的导向。

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人民群众才愿意一心跟党走。如何养正气?关键是做到公道办事、廉洁干事。公道办事,就是“立党为公”,坚持原则,不搞厚此薄彼,不为关系和人情左右。接地气、长底气、养正气,是当代共产党员涵养正能量的一项重要且必需的修炼。

共产党员的正气从哪里来?要从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的底气中来。共产党员的底气从哪里来?要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来,从接地气中来。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坚决反对“四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接地气、长底气、养正气。

接地气。将自己作为人民群众的普通一员,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大力士叫安泰,每当同敌人决斗时,便从大地母亲身上获取能量,当时无人能敌;后来一位叫赫拉克勒斯的英雄发现这一秘密,设法让他双脚离地,战胜了他。大地是安泰的力量之源,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人民就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共产党员接地气很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途径,是汲取群众智慧、制定正确政策的重要依据。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当前机关里存在的“三门干部”(即家门、学校门、机关门)不会调研、“三拍干部”(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出事时拍屁股)不善于调研,“骄娇暮”干部不喜欢调研的现象必须坚决改变,蜻蜓点水或漫无主题、或拖泥带水的调研也要坚决摒弃,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实在在接地气。

长底气。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就是共产党员最大的底气。只有把群众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底气。底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方面,长底气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有了这个“钙”,就会真正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另一方面,长底气需要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过硬的履职本领。没有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能力,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会有过硬的履职本领,就会在工作中束手无策,从而导致没有底气。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克服“本领恐慌”。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能梦想成真。

养正气。有了底气,才能养正气。战国时,孟子就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浩然之气”。南宋文天祥写过一首《正气歌》,开篇就是“天地有正气”。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做到一身正气,人民群众才愿意一心跟党走。如何养正气?关键是做到公道办事、廉洁干事。公道办事,就是“立党为公”,坚持原则,不搞厚此薄彼,不为关系和人情左右。“公道自在人心”,如果我们共产党员都能够做到公道办事,自然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廉洁干事,就要廉洁自律,不为利益所惑。廉洁关系民心向背,如果党员干部腐化堕落,就必然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自古以来,老百姓最敬重的就是“清官”,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做到“公生明、廉生威”,也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接地气、长底气、养正气,是当代共产党员涵养正能量的一项重要且必需的修炼。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培养了这“三气”,并严戒“骄气”、“暮气”、“官气”,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接地气”,意为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万物茁壮成长。树木“接地气”,枝壮叶茂,参天挺拔;花草“接地气”,葱翠欲滴,争相吐艳;庄稼“接地气”,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对党员干部而言,群众就是“地气”,是各项事业的力量源泉,脱离群众,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接地气”,说白了就是接近群众,置身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中,反映最基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不是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遵循自然规律。“眼睛只盯上面,不看下面;只琢磨上面怎么想,不考虑下面盼什么;只图上级满意,不问群众感受”,这种不“接地气”的行为既解决不了百姓实际问题,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干部要经常下基层“接地气”,将其作为增才气、强底气、聚人气的“常修课”。

党员干部常“接地气”方能“增才气”。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我成长、健康成长、担当重任,就要常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到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去砥砺意志、锤炼作风、历练才干,多“接地气”。基层虽然事务繁琐、情况复杂,在基层工作,更需要直接面对群众,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各项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党员干部到基层“接地气”,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一番摔打,能够更好地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对国情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较快提高驾驭全局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积累比较全面的工作经验。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更多地用在增长本领、做好工作上,主动到基层一线去“接地气”,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气”。

党员干部常“接地气”方能“强底气”。“接地气”,需要沉下身子。无论到哪里,老百姓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我们手里的权利都来源于人民。俗话说:“工作要上去,干部蹲下去。”我们决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俯下身子。真正走下去、住下去、蹲下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群众生活、体会基层难处、体察民间疾苦。下基层,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下基层不只是走、看,要换位体验,身临其境,从群众的实践中找点子,找思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基层实际,了解群众需求。“接地气”,还要放低姿态。我们应该发扬“学习自省”、“不耻下问”的精神,虚心向群众请教,经常向群众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确保脑子里有“点子”,肚子里有“墨水”,工作中有“想法”,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群众有最鲜活的经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我们只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坐着小板凳与群众拉家常,耐心倾听抱怨,诚心接受批评,才能听到最质朴、最真实的声音。“接地气”更要办好实事。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的原则,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卷起裤子跑到田间地头听民意、解民忧,多做惠民生、得民心的好事实事;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与群众打交道,访贫问苦、调查摸底、问需于民,多做助民之举。干部“接地气”,不能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做花样,而应该是田间地头见踪影,群众之中见身姿,项目路上留足迹,矛盾面前见化解,如此“接地气”,才能真正给基层群众以实惠,如此“接地气”,才能“接”出更多丰硕的成果。党员干部也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接地气,才能“通民气”。接地气才能强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听得到群众的“顺耳话”,也听得进群众的“逆耳言”,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新思路和新对策。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是感悟民生、发展经济、破解难题的制胜法宝。在“接地气”中了解基层实践,体察民生,发展经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挽起袖子、放下架子,少些走马观花,少些不屑一顾,多些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接地气,获真金,强底气。

党员干部常“接地气”方能“聚人气”。党员干部做工作,想要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行得端、立得正、站得稳,就要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接地气,连民心,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谋利益。这样群众才会对我们有真感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到一线去,才能和老百姓拉近距离,让陌生人成为熟人,熟人成为亲人,亲人成为家人。到一线才能了解群众需求,知道群众的难事,才会把群众的“心事”当成“大事”来做,才会把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事”当作“实事”来抓,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支持,也才会增进群众感情。我们只有做到言为民,行为民,心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尊重,才能聚集更多的“人气”,才能使我们自身素质得以升华提高。(

第五篇:如何在农村当好班主任

如何当好班主任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一艘大船,把学生送往成功的彼岸。教师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栋梁之才。当好班主任,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厌学,成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是班主任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创造出好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实在是一个平凡的角色,班主任正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好岗位。一个好班主任就是教育家,一个好班主任一定拥有幸福的人生。 班主任工作,要奏响爱的旋律。孩子天生是要被关爱被呵护的,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也许在陶行知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等先贤们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爱孩子,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信念和习惯,但是懂孩子的问题,似乎远没有解决好。师生关系常常呈现出为你好,受不了的尴尬局面。不是不爱,而是不懂,是不会爱。不会爱,等于没有爱。人的精神生命没有爱,如同人的生理生命没有氧,立刻就会有不良的心理反应,烦恼、焦虑、恐惧与日俱增,久而久之,必然导致痛苦、封闭、扭曲甚至疯狂,作为教师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召开家长会,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所关注的焦点就是学生是否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教师的爱。让我爱的学生爱我,是检验是否达成被爱的心理尺度。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感受被爱的能力,强调对来自老师、家长、同学的爱,要有珍惜之心,感恩之情,对无意的伤害要学会包容、化解,还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抵制恶意的伤害。让每个生命成为爱的源泉,每个生命都渴望得到爱,那么爱的能量从哪里来呢?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懂得施爱不仅是为了让别人快乐幸福,而且是自己获得快乐幸福唯一可靠途径。以自我为中心,别人就会远离你,不喜欢你,周围爱的能量就回馈不到你身上来,你就得不到爱,你就得不到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最吃亏的还是你。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这项工作抓好。 班主任工作是回归爱的本质。班主任要经常检讨自己爱学生的心会不会出现偏差。对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对那些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对那些逆反不听话的学生,是不是真爱,是不是会爱。自己的爱是不是被分数、名次、被听话、乖巧蒙蔽了眼睛。教师可以靠近,可以了解,不可以随便闯进去打搅。现在教育中满眼是分,目中无人的倾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绝不能仅仅是分数意义上的成绩,也不能仅仅是功利意义上的成功,而应当是幸福意义上的成长。成绩、成功应当是快乐成长的副产品,教育一定要让孩子品尝到快乐的滋味,一定要体验到幸福的感觉,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一生幸福,一生快乐,而且童年就是让他快乐,教育的过程就让他快乐,过于强调吃苦,苦吃多了会变成痛苦。要教育学生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教师首先要端正对学生的态度,既要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又要保护生命的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我们当然关注学生分数高不高,而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心情好不好。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往往不是态度问题,更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情问题,心情好,一好百好,就像庄家长势好绿油油的,才能丰收,学生生命状态好,才能健康。

班主任要善待差异。人的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没有两个生命可以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理解。绝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如何理解孩子丰富而复杂的个性呢?我们强调要学会陪伴、学会感激。教师要多多陪伴学生,多与孩子开心的谈话,我们体会到,要让孩子对你说心里话,你得把你心里的话先说出来,说给孩子听,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用心陪伴,可能就是一两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张纸条而已,陪伴关键是珍惜每一次在一起的时间,并且使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很愉快,不能抱怨你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感激学生,使自己拥有了第二个童年,促进了自己生命意义的升华,一个人一生有两次成长的黄金时光,一是自己的童年,二是陪伴孩子的童年。我们觉得陪伴儿童一起成长,是儿童为我们创造的成长良机。带着这一份感激的心去面对儿童,往往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沟通。

班主任要热情激励。当教师与孩子心灵相同的时候,就能看清孩子的长处、短处和与众不同之处,这个时候教师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热情地激励,激励是一个人天性的需要,本性的需求,有一句话叫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这是传统的观念,我们的观点是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慢慢少。激励学生我们强调,学会发觉、学会分享,有人说孩子没有优点,其实只要学会发觉,就一定会发现孩子潜在的优点,或者给孩子制造一个表现优点的机会,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明显的优点,有的时候不一定去激励他,我们常常倒是要期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寻找、发觉优点,闪光点,加以热情地激励。现在一谈到激励就是表扬,就是竖大拇指,考得好肯德基,考得不好皮带炒肉丝。其实最好的激励是学会分享,激励的诀窍不是要讲你怎么,而是要说我怎么,要让孩子看到,因为他的进步,因为他的表现好,教师很快乐,这样孩子就会受到最大的激励。

班主任要耐心包容。习惯上人们看待孩子,往往不是优点就是缺点,不是表扬批评,不是表扬、奖励、就是批评、惩罚,这是太绝对化了。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孩子的求知、成长,成为自发的内在的需要,而不是靠表扬或者批评带来的外在强化。教师每刻每时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轻易批评,更多的是包容,看到就完了,看到就行了,不要再干预了,不要再用表扬、惩罚、批评干预他,更多的时候让孩子处在一个自由自在的状态中,要学会反思、学会等待。我觉得要引起孩子重复犯错误,要学会等待,教师最大的错是不许学生出错,导致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孩子有很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孩子小时候说话含混不清,长大以后,个个都能说出清晰的口语,不用着急,孩子小时候走路歪歪倒倒,也不要着急,将来会有矫健的身影,要学会等待。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激励学生绝不否认批评惩罚,而且认为只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就可以更大胆地批评惩罚,赏识可以是批评惩罚更有力量,更有效果。因为孩子被批评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用提醒这个词,人们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做生命的珍贵礼物加以接受,友情提醒我们要强调,学会批评,学会分担,应该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批评,这样可以这样来表达我们的批评,比如说,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或者说太好了,还可以更好,用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去表达你的批评,往往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批评的时候讲究一点幽默是个好办法,其实孩子不怕训斥,惩罚,怕的是感动幽默,学会分担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分低了,考低分了,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们分担痛苦,不能在伤口上洒盐,雪上加霜,这叫够朋友。

班主任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走出爱的误区,回归爱的本质,实现爱的达成,奏响爱的旋律,做好农村班主任工作,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一篇:最美教师师德演讲稿下一篇:著名的中国军旅话剧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