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论文

2022-04-15

虽然从未与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结缘。但索尼电影公司却获得了好莱坞与美国的认可。“虽然已经是第1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但是索尼电影公司的影片还是没能拿到小金人。”《华尔街日报》2月28日的一则报道表达了对《社交网络》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遗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论文 篇1:

《断背山》上映十周年纪念

十年前的今天《断背山》在北美小范围上映,题材敏感的它竟最终在全球收获1.78亿美元的票房。岁月流转,如今美国已通过同性婚姻合法的法案,《断背山》亦成为影史同性电影的不朽名作。

正文:

电影史上的佳作不少,但要成为传奇,往往是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外在的舆论传播交相作用的。《断背山》细腻克制的叙事手法、利落洒脱的节奏推进和唯美诗意的镜头运用,奠定了它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它在片外所遭遇的各种悲情,又加深了其传奇性。彼时的2005年,同性恋话题还是一个禁忌,人们对同志电影的印象也停留在肉体猎奇上,而《断背山》突破常规,从人性深处最本真的情感出发,构建出主人公超越性别的爱恋,具有了普世价值的表达。但同时,它也遭到许多保守国家和宗教团体的抵制,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中意外败给了《撞车》,引起一片哗然。

三年后,影片主演希斯·莱杰突然去世,年仅28岁,对应于片中离世的爱人杰克,仿若是一次隔世的赴约,让人唏嘘不已。

拍摄《断背山》时的李安正处在事业低谷期,他没有预料到影片会如此走红;两位主演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抛弃之前的明朗形象,甘愿投身到这个危险的项目中;艳丽甜美的安妮·海瑟薇凭借本片,改变了花瓶形象……当我们回顾影片创作历程,细数那些机缘巧合的台前幕后故事,会发现一切似乎在冥冥中已经注定。正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诞生了这部合适的电影,改变了一个时代,也引领了一个时代。《断背山》是一个起点,未来的时光越长,这个起点的意义便越重。

从获奖小说到电影剧本

《断背山》原著《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鲁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女作家,她大学时学习历史,后来从事新闻业,做过多年的记者,50岁后开始创作小说,凭借着丰富的经历写出了各种人物的生活困境,迅速成名,是各大文学奖项的常客。

普鲁对美国西部的乡村生活很有感情,尤其是沉醉于怀俄明州那山脉、草原和湖泊交织的自然环境中,其创作《断背山》的初衷是为了研究西部牛仔中存在的“同性恋恐惧症”问题。作品发表在1997年10月的《纽约客》杂志后,她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纷纷表达他们的感动,第二年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好莱坞女编剧黛安娜·奥萨纳看到这个小说后也很震惊,连读两遍,并推荐给了搭档拉里·麦克默特里,后者曾经创作过西部片《原野铁汉》的剧本,看完后只叹自己为何没有想到这个故事。他们立即给普鲁写信,询问改编电影事宜。普鲁自己不觉得能拍成电影,但让他们试试。三个月后,剧本完成,传到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手上,他当时正在经营一家名叫Good Machine的电影公司,这个公司以出品李安的处女作《推手》起家,之后便包办了他的所有作品,但届时规模还比较小。

沙姆斯开始寻找投资,却四处碰壁,得到的最多的回答是“你是在开玩笑吗?”与此同时,在确定导演方面也遇到阻碍。著名独立片导演格斯·范·桑特本来要拍,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而作罢。之后又找了几位文艺片导演,都觉得剧本不错,但就是没有勇气签约,足见同性恋题材在当时的敏感性。2002年底,沙姆斯把剧本给李安看,李安也为故事所感动,但他之前因为《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名声大噪,此时正在筹备更大投资规模的《绿巨人》,便没有考虑。

《断背山》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与导演李安几年后,Good Machine已成长为Focus Features(焦点电影公司),出品过《美丽心灵》、《缺席的人》等文艺片,有“新米拉麦克斯”之称(米拉麦克斯是九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独立电影公司)。沙姆斯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拍这部片了,于是这个项目重新上马。而此时的李安正处于创作事业低谷期,《绿巨人》的反响平平让他极为失落。五年下来,高强度的工作也使他疲惫不堪,甚至有了想退休的冲动。这时,老东家找他商谈《断背山》,他也想通过创作重新振作情绪,于是便走马上任。

之后,李安还特意前往怀俄明州呆了两天,拜见作者安妮·普鲁,就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沟通。普鲁原作的风格比较粗硬直白,李安用自己向来的细腻手法赋予了故事更加温和伤感的味道。在选演员方面,他设想了几对组合,都是绑定在一起的,其中有马克·沃尔伯格和杰昆·菲尼克斯,但是他们拒绝了,直到最后确定为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

“断背山”真的存在吗?

影片除了故事本身的动人之外,其浓厚的感染力还体现在那美到让人窒息的西部景致。如棉花糖般的白云飘荡在天际,挺拔壮丽的山头直插云霄,夕阳下的火烧云点燃原野……如此迷人的画面,我们在李安之前执导的《与魔鬼共骑》、《卧虎藏龙》中都曾见识过。可以说,李安对如何展现自然美景已经驾轻就熟。

电影拍摄时,李安选择在最好的时节进行拍摄,他对于色彩和构图的理解,更得到了剧组专业摄影师的敬服。《断背山》的故事虽发生在美国怀俄明州,但那里并没有“断背山”,只是原著作者安妮·普鲁虚构的。

影片的实际外景地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这里西靠落基山脉,湖泊纵横,植被茂密。也许,我们更愿意相信“断背山”是无迹可寻的,它清冷幽寂、不知所终,只存在于两位男主角的内心深处。谦逊儒雅的李安,并不知道他自己敏感的内心情感和天才般的艺术思维交相辉映,造就了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当年他只是把它定位成一部面对小众的文艺片,当看到电影在影院里宣传时,他甚至为这个题材的公诸于世而感到紧张,更没有想到会获得成功。

当结果出现后,他把成绩归功于片中那深刻的、令人心酸的爱情。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片子不用预设一个立场,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你喜欢就拍就是了。”

奥斯卡史上最大冤案

2006年3月5日,洛杉矶的柯达剧院(现名杜比剧院)华灯流彩,众星云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在举行。由于前一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主席进行了换届,面对颁奖礼收视率逐年下滑的趋势,锐意进行改革,让本届金像奖备受瞩目。《断背山》以8项提名领跑,而希斯·莱杰也以26岁的年龄刷新了奥斯卡影帝提名的最年轻纪录。

四位主演合影在此之前,《断背山》已经俘虏了全球观众的心,并得到影评界的高度称赞。影片也在2005年9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又于2006年1月获得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可谓一路风顺,凯歌高奏。在这个颁奖季的最后一站,它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呼声。

颁奖礼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氛围中向前推进,《断背山》相继获得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导演奖。此时,时间来到了颁奖礼的重头戏,老牌影帝杰克·尼科尔森走上舞台,准备颁发最佳影片奖。当他打开信封,看到名单时,表情似乎有些吃惊,以不可思议的语气宣布:获奖者是《撞车》。

接下来,《撞车》打败《断背山》的新闻几乎占据了所有媒体的头条,有不少人为此感到不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时代氛围和奥斯卡的评奖规则,这个结果似乎又在意料之中。在美国,同性恋和种族歧视一样都是敏感话题,同志片也常被视为洪水猛兽。《断背山》只在北美600多家影院上映,还受到一些宗教团体和反同性恋人群的抵制,很多人根本没有看过这部片,包括不少奥斯卡评委们,但惯性思维已经让他们把影片视为另类。

而奥斯卡金像奖本身也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撞车》团队更积极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压制了16万张《撞车》的DVD,派发给好莱坞的工作成员,包括5600多位评委,获得良好印象。同时,《撞车》的主题也更安全,因此在颁奖之前就有人预测它会成为最大黑马。

结果出来之后,《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鲁很是愤慨,她在英国的《卫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红地毯上的鲜血》的文章,吐槽奥斯卡:“与改变中的大文化潮流和美国的社会动荡脱节。只是一个小城市的才艺展示晚会而已”。反倒是主创们情绪比较平和,李安当初拍片就没有报期望,也并未感到多大遗憾。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还把公司人员集合起来,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他为制作团队和李安感到骄傲。

颁奖毕竟只是某个时刻的荣誉,艺术口碑才是永恒的见证。十年过去,《断背山》的经典地位愈加稳固,而《撞车》虽也优秀,却已很少被人问津。即使《撞车》的导演保罗·哈吉斯也在受访中坦言,如果他是评委,也会把票投给《断背山》。而在今年年初,《好莱坞报道者》邀请数百位评委就奥斯卡历史上的几场著名冤案进行投票,《断背山》名列第一。可见,尽管事实无法改变,公道却自在人心。

《断背山》的幕后点滴

李安拜访原著作者安妮·普鲁,感觉她很严厉,有点怕她。共进晚餐时,李安点了一道名叫“落基山牡蛎”的菜,普鲁尝了一口后说:“女人们不应该吃这个。”说着露出了笑容,之后他们的交流就变得融洽了。

拍片中的情爱戏时,李安把整个戏拆解成13个部分,并写出每一个部分的要点,逐段进行拍摄,尽量考虑技术性的展现,避免让大家感到害羞。

拍吻戏时,希斯·莱杰有次几乎弄破了杰克·吉伦哈尔的鼻子。不仅如此,米歇尔·威廉姆斯觉得这段吻戏棒极了,还在一旁开玩笑说:“来啊,伙计们,为我再亲一次吧!”最终,两人的表演赢得了MTV电影奖的最佳吻戏。

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在海报设计上参考了50部史上最浪漫的电影,最终从《泰坦尼克号》中得到灵感。同时,《断背山》的票房走势也和《泰坦尼克号》相似,都是低开高走,逐步升温。

片中本来有一个场景,一群羊去溪边饮水,但这些绵羊除了池塘和水坝中的水以外,不饮用任何其他活水,李安拍了一天也未完成,最后只好放弃。

希斯·莱杰参加试戏时,李安花了45分钟观察他,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让莱杰说什么,但已经意识到他是最佳人选。拍戏过程中,李安为营造压抑氛围,故意把演员看成是道具,让缺乏自信的莱杰很孤独,倍感压力。

奥斯卡颁奖礼上,李安在获得最佳导演时,没有感谢演员,其实他想把把感谢演员的话放在获得最佳影片时再讲,可惜因为败给《撞车》而没有机会。希斯·莱杰还为此感到不满。

吉伦哈尔回忆说,在片场,有一次希斯·莱杰和米歇尔·威廉姆斯演一场对手戏,感觉他们看彼此的眼神有些神秘兮兮的。等到他离开两周后回来,发现两人已经在恋爱了。

李安当初没有想到《断背山》会引起轰动,当他的弟弟请求购买《断背山》在台湾的发行版权并在自己的电影院放映时,他害怕弟弟亏本,便拒绝了,结果《断背山》在台湾走红,使弟弟错失了一次赚钱良机。

片中,杰克有一段骑野牛的戏,非常危险,剧组特意安排了两个替身,并为吉伦哈尔制造了一头机械假牛,避免他受伤。

《断背山》的配乐由阿根廷音乐家古斯塔沃·桑托拉拉操刀,他根据原著小说的意象,创作出意蕴深长、简洁隽永的旋律。李安后来认为,配乐是他对这部影片最满意的部分。

作者:陈令孤

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论文 篇2:

索尼影业,奥斯卡最佳伴娘

虽然从未与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结缘。但索尼电影公司却获得了好莱坞与美国的认可。

“虽然已经是第14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但是索尼电影公司的影片还是没能拿到小金人。”《华尔街日报》2月28日的一则报道表达了对《社交网络》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遗憾。

索尼电影公司的影片总是给别人当“伴娘”,比如今年的《社交网络》,曾经呼声很高的《肖申克的救赎》、《理智与情感》、《第九区》等。

但也不能说索尼电影公司是奥斯卡奖上的悲情角色,因为该公司出品的影片过去22年中在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奖等重量级奖项方面均有不错的斩获。

看着今天佳片辈出、跻身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的索尼公司,有几个人还会记得在进入电影业初期该公司曾遭遇了长达数年的亏损呢?

1989年,日本人用20亿美元并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影与音乐部门,此举创下了当时日本公司海外并购之最,也震惊了美国人。当时,《新闻周刊》的封面是一个穿着和服的哥伦比亚女神,大大的标题写着:“日本人入侵好莱坞!”

事实上,索尼的这桩并购在当时并不被人看好,许多专业人士都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一个电子产品公司买一个电影公司来干嘛?”认为一手促成了这次收购的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简直就是疯了。

为了消除美国人的反日情绪,索尼公司表示,决不会拿原来哥伦比亚公司的原管理层开刀,也无意干预好莱坞文化,只是将索尼的硬件和哥伦比亚公司的软件相结合,强强联手而已。但是完全由美国团队进行管理,索尼电影公司在并购后的最初几年里,仍然水土不服,遭遇了严重的亏损。

1994年11月17日,索尼在季度财务报告中宣布亏损27亿美元。这个亏损额是历史上日本公司公布的亏损之最。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皆归因于公司的管理不善,日本和美国之间管理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公司未能实施有效的管理。

“索尼电影公司就是日本人的失误判断和美国人的失败管理结合的产物。”当时,一位索尼公司的投资者对《时代》周刊表示。或许是由于受到了索尼电影公司巨额亏损的打击,盛田昭夫在1992年中风倒下,退出了索尼的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于1990年步索尼后尘进军好莱坞的松下,也在环球电影公司的经营上焦头烂额。因此,许多观察人士迫切地想知道,索尼是否能打破日本公司不能在好莱坞生存下去的怪圈。

在买下环球电影公司5年之后,松下又将其转手,但是索尼却坚持了下来。1995年,出井伸之出任索尼总裁。这位总裁虽然在电子产品市场表现不佳,应该为索尼股价下跌负不小的责任,甚至被批评为终结索尼神话的“罪人”,被《金融时报》和《商业周刊》等媒体评为“最差经理人”,但当年在实现索尼电影公司扭亏为盈方面,出井伸之却有不小的功劳。

出井认为,之前所采用的靠高层的私人情感纽带统帅美国公司的做法掩盖了公司经营不善的事实,使得公司管理人员只拿钱不干活儿。因此他果断地重组了索尼电影公司,将曾和盛田昭夫私交不错,但挥霍无度又缺乏管理经验的索尼美国总裁米基·舒尔霍夫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总裁彼得·古柏免职,亲自代理索尼美国总裁,并在公司推行现代通行的治理结构。

1997年春天,出井聘请了现今已成为索尼集团第一位外籍CEO的霍华德-斯特林格为索尼美国公司董事长。在斯特林格的领导下,索尼电影公司终于扭亏为盈,出品了《蜘蛛侠》、新《007》系列、《达芬奇的密码》等热卖的电影。

此时,人们终于恍然大悟当年盛田昭夫的决定之英明——索尼不仅要做内容的承载者,更要做内容的制造者,也不免再一次谈起松下同索尼对决的成败:索尼已经获得了电子产品与娱乐业的一整条产业链,但松下却依然是一家日本的家电制造商。

作者:唐吉

奥斯卡最佳影片分析论文 篇3:

《老无所依》:上帝的退隐与撒旦的复活

摘要 第8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老无所依》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的另类,影片散发的黑暗恐怖虚空之感传递了人们对于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迷茫无助的意识。影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各自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形象:善恶兼备的人类形象摩斯、企图以自己的规则控制他人的撒旦形象杀手西格、力挽社会颓败之潮的上帝使者形象警长贝尔。摩斯的死亡与西格的恣意妄为昭示了现代社会传统信仰的崩溃,社会邪恶的力量日益强大,传递出人类普遍遭遇的传统信仰崩溃的无所归依之感。

关键词 《老无所依》 信仰 崩溃 困惑

对于奥斯卡奖的评委们来说,具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标准不仅应当是具有商业成功保证的票房的先行者,更应当是能够深入地关注美国现实、传达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老无所依》作为一部R级重暴力语言的影片,能够在激烈的角逐中斩获桂冠,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在人们的印象中,经典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往往传递出美国式的正义指向及其人性的温情,而《老无所依》透露的无边的黑暗与恐怖虚空之感实在是奥斯卡获奖影片中的另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黑暗恐怖虚空之感确实传递了时下人们对于社会的一种普遍意识,它穿透了社会表面的繁华进步,将迷茫无助深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从表面看,《老无所依》是一部西部片,它具备传统西部片的一切因素:苍茫荒凉的西部景观、牛仔装扮的硬朗壮汉、金钱的角逐、生命的较量、汽车、骏马、枪战……。但这只是导演科恩兄弟放出的烟雾弹,其所要传达的内涵深深地包裹在西部片这个流行外衣之内。在传统的西部片中,无论邪恶势力如何强大,最终总会被正义力量战胜,而《老无所依》中,邪恶的化身——冷面杀手西格始终占尽先机,将所有忤逆他的规则的人斩尽杀绝。与其说《老无所依》是一部西部片,毋宁说它是一部集凶杀、暴力、心理、伦理于一身的恐怖片,随着电影故事的展开,一种如影随形的恐怖凄凉之感会遍布全身,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

影片将视角集中于80年代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一个小镇,越战老兵卢埃林·摩斯本是一位勤劳质朴的小镇百姓,偶尔在一处火拼后的毒品交易现场发现了一个装有二千万美元的皮箱,一时的贪念使他将这个皮箱据为己有,带回家中。从传统的西方文化角度来分析摩斯,他就是带有“原罪”烙印的人的代表,自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之后,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他需要用一生的善行来赎他的罪过。同时“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耶和华语),由金钱而引出人的贪念及由此产生的恶果,是许多文学作品探讨的主题。《老无所依》避开了这个永恒的人类主题的探询,设置了具有反讽意味的情境:导致摩斯走上不归路的直接导火索不是他的贪念——占据不义之财,而是他的善行——应火拼后的唯一生存者之请,开着车重新返回毒品交易现场给他送水喝。在送水之前,摩斯已经有不祥的预感,影片在这里设计了别有意味的对话。他对妻子说:“我要去做一件愚蠢的事情,但现在我无论如何都要去做。我要是没有回来,告诉妈妈我爱她。”妻子奇怪地提醒他:“你母亲已经死了”摩斯回答:“好吧,那我自己告诉她。”趋安避险是人的本能行为,摩斯明明知道自己此行凶险万分,为了一丝善念却依然前往,这是美国影片中英勇智慧的孤胆英雄的典型行为。但是,前往的结果没有按照既往传统叙事的乐观思路进行下去,摩斯从此踏上了险象环生的逃亡之旅。

追杀摩斯的毒品贩子西格是一个有别于任何以往冷面杀手的形象,他追杀摩斯乃至所有他杀掉的人的动机不是金钱、不是道义、也不仅仅是嗜血杀人者的本性,而是让人似有所悟又无法言传的不近情理的“规则”,同为追踪摩斯的另一个杀手卡尔森·威尔斯对摩斯说:“你不明白,你没法跟他谈交易,即使你还他钱,他还是会杀了你。只因为你造成的种种不便。他是个特殊的人,也可说是有原则的人,他的原则超越了金钱,毒品。”这是一个具有强大的力量、缜密的智慧、冷酷果断的魔鬼式形象,一袭黑衣、十九世纪末过时的发型、冷酷犀利彻人心肺的眼神、沉默寡言、处乱不惊、出手狠辣、无往不在鬼魅般的身影……,影片对西格从外形到个性到情节发展的设计上,无处不使人联想到邪恶黑暗之源的魔鬼撒旦形象,撒旦因为有“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的野心,于是开始了“使大地战抖,使列国震动,使世界如同荒野,使城邑倾覆,不释放被虏的人归家”的邪恶之旅。魔鬼只能是一个影子,当人类看见了他的面目,就必须死亡,那个无辜的会计询问自己会不会被杀掉,西格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你看见我了吗?”结果不言自明。影片结尾两个少年人帮助了受伤的西格,西格离开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没见到我。”无论是对待同他一样的毒品贩子、杀手,还是帮助他的路人,甚至是无关之人,只要西格认为这些人违背了自己制定的规则,他们就必须用性命抵还。老警长贝尔在不断地追踪西格而不断地错过之后,和同事一起对西格的本性进行探讨,同事认为“他只是一个嗜杀成性的疯子”,贝尔却更深刻地感受到西格带给他的压力,“有时我甚至觉得他像个鬼魂”。

贝尔是一位办案经验丰富的老警长,他出生于警察世家,爷爷、父亲都是优秀的警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家传的正义感、责任感与非凡的能力使他有过辉煌的经历,“我二十五岁那年,是这个郡的瞽长,难以置信。我祖父是个警察,父亲也是。我跟父亲同时当警长,他当时在布兰诺,而我在这里。我想他一定以此为傲,我知道我是的。”可是,世风日下的社会越来越让他无所适从力不从心,他发现现代社会的人杀人目的有时简单得只是一种欲望的满足而并非获利的手段,世风的普遍沦丧让他产生了无所归依之感,在缅怀“老一辈的警长们通常连枪也不带”的时代之余,现实的恶劣环境让他开始不停地寻求开放“恶之花”的根源,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这种日益下滑的颓败之势。当摩斯自信地以为凭借一己之力就可以与西格对决时,贝尔随着案情的逐步展开,清楚地看到摩斯前方的死亡阴影,他希望自己能够介入,拯救摩斯,他对摩斯的妻子卡拉·珍说:“我会保护他的安全。”在这里,贝尔不仅仅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警察,更是一位沉潜于沦丧的社会当中,试图挽回时代巨轮的唐吉诃德《新旧约全书》中说“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贝尔就是影片中希望承担起沉重的挽救颓败社会之任的上帝圣徒形象。

就这样,善恶兼备的人的形象摩斯、企图以自己的规则控制他人的撒旦形象西格、力挽社会颓败之潮的上帝圣徒形象贝尔就这样相遇,人与圣徒联手同撒旦展开了动人心魄的生死角逐。

人类自从被撒旦的化身——蛇引诱吃下智慧之果后,就拥有了与上帝一样的智慧。摩斯就是一位充满了智慧与力量的人的代表形象,在影片中,他被赋予了美国传统式个人

英雄主义的所有特性:临危不惧、从容不迫、力量强大、智慧超群,他从踏上逃亡之旅的那一刻,就表现出一个久经沙场的越战老兵的睿智,从安排妻子回娘家、精心选择旅馆的房间、藏匿钱箱、一直到与杀手西格的斗智斗勇,摩斯的表现与西格不相上下,在停车场短兵相接的那场枪战戏中,两人同样被对方重创,甚至让观众感受到二人既有置对方于死地的仇视感,又有英雄惺惺相惜的赏识感。

导演科恩兄弟在影片中有意识地在多处设计人、魔、圣徒遭遇同样事件的情境,从中对比出他们的自况或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摩斯与西格势均力敌的人魔之战在双方同样受伤之后开始拉开距离。杀手西格重伤后具有魔鬼般的自救自愈能力,他迅速地从衰败之态中恢复过来,一如既往地寻找杀死摩斯的机会。而摩斯自此衰弱不堪,从医院逃出后开始寻求妻子的帮助,此前他一直清醒地让妻子置身于事件之外,而他被西格杀死的时候正是他等待妻子帮助他的时刻。在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救助在冷酷的魔鬼的追击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折射出后现代社会的人类无尽的孤独无助的现实心理墨迹。

影片在摩斯与西格受伤后设置了同样的情境,内中的差别却令人唏嘘不已。受害者摩斯满身是血地躺在地上,两个年轻人不怀好意地向他靠近,摩斯向其中一个年轻人提出五百美元买他身上的旧夹克,当他附带提出要年轻人手中的啤酒时,获得暴利的年轻人居然不知餍足地要求:“这个你给我多少钱?”而西格在杀死摩斯的妻子卡拉珍后,对倒车镜中出现的两个骑车少年疑虑重重,不小心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汽车,手臂骨折。两个少年善意地上前问询,当西格提出买少年的衬衫时,少年慷慨地表示:“我乐于助人”,拒绝要钱,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差点成了眼前人的刀下之俎。善恶泾渭分明的两个人在需要帮助的情境下,遭遇大相径庭,传统的善恶有报的箴言完全被消解,影片传递出的人类普遍遭遇的传统信仰崩溃的困惑感,引人深思。

老警长贝尔与西格从未正面相逢,他有两次与西格擦身而过的经历,但每一次经历,都是钉在耻辱柱上的标志。第一次在摩斯弃置的家中,贝尔坐在西格刚刚坐过的沙发前,喝着西格刚刚喝过的同一盒牛奶,窗外一束明亮的阳光穿过阴暗的屋子,将贝尔的身影映照在前方的电视机荧屏上,而刚才,电视机荧屏映照出的是同样喝着牛奶的西格,上帝的使者贝尔只比魔鬼的化身西格后一步而至,影片有意为之的同样情境的设置传递出贝尔的无奈与受挫之感。第二次是贝尔重返旅馆血案现场,阴冷的气息让贝尔感到了西格的存在,但最终,贝尔只是看到了西格留在地毯上的那枚决定生死的硬币,贝尔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西格仅凭一枚硬币(西格决定人们生死的规则之一),留下了他的性命。一个决心保护人类平安的圣者,在与魔鬼的角逐当中,竟然作了魔鬼游戏的赌注,浮生乱世的孤寂无助之感随着影片的演绎慢慢地氤氲开来,恶之花的怒放与善之果的萎落诠释了现实人类的悲观无望。甚至是人类自身,他们也从来不相信圣者的帮助,卡拉·珍对贝尔说:“摩斯从不会求助他人,他从不觉得需要帮助。”

在摩斯死后,贝尔感到心力交瘁,他说:“我总是想,当我老了,上帝会用某种方式进入我心中,他没有。我也不会怪上帝,换作我是他,我也会是一样的看法。”上帝当初看到“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都是恶。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让洪水在地上泛滥,淹没了那些满怀恶念的人们。在贝尔看来,这个社会的邪恶越来越强大,善良正义已经失去了立足之地,即便是上帝也会抛弃这些作恶的人类,任其自生自灭,这个社会已经成了撒旦恣意妄为的世界。最终,贝尔选择了退职,以独善其身来消极地对抗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名字源于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的第一句,查良铮先生(即著名诗人穆旦)将之翻译成“那不是老年人的国度”。电影的内涵与叶芝的这首诗有着共同的指向,诗歌沉痛地指出,在这“垂死的时代”,“青年人在互相拥抱”,“沉溺于那感官的音乐,个个都疏忽/万古长青的理性的纪念物”,面对这个被贪欲与恶念腐蚀而狂欢的世界,叶芝呼唤“立于上帝神火”之中的“智者”,“把我的心烧尽,它被绑在一个/垂死的肉身上,为欲望所腐蚀,已不知它原来是什么了:请尽快/把我采集进永恒的艺术安排”,不断堕落的现实给人以无望之感,诗人宁愿离开它,走进“永恒的艺术安排”。

影片结束时贝尔关于他的两个梦境的叙述,也传达了贝尔(包括影片的编剧、导演科恩兄弟)关于这个日益被腐蚀的世界的忧患意识及复杂的心态。第一个梦境是比贝尔还要年青二十岁的父亲将一袋钱交到贝尔手里,而贝尔将钱弄丢了,这袋钱象征了人类代代相传的良心正义责任等传统美德,父亲终其一生做了维护传统美德的守护神,而到了贝尔的时代,他已无力与这个日益邪恶堕落的世界抗衡,万念俱灰之下只得选择独善其身,老一辈曾经努力维护的东西不得不被丢掉了。第二个梦境是父亲在一个有雪的寒冷夜晚,骑着马,手里拿着一把牛角火炬,超过贝尔,向前走去,在梦里,贝尔知道,“他要在寒冷的黑夜里到某处去生火。我知道,无论何时,我到了那里,他都会在那里”。寒冷的黑夜,正是贝尔所处时代的象征性表象,父亲的那把牛角火炬,恰如叶芝诗歌中烧毁人类丑恶欲望的“上帝的神火”,神火一直在那里燃烧,但是它需要薪火相传之人。当上帝的圣徒形象贝尔不得不退隐于这个无所信仰无所畏惧的堕落时代,当魔鬼撒旦形象撒旦若无其事地周游于人类当中另立“规则”之时,这一点微弱的而永不熄灭的火光或许是对这个失落的世界唯一的慰藉与希望吧。

作者:徐 燕

上一篇:科研型企业人才管理论文下一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