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18

摘要:新时代弘扬与传承“红船精神”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通过构建“红船精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拓展课程体系,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加强基于“红船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借助家长会和专题宣讲等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基于“红船精神”进校园线上线下共育等路径,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落实落细,落地生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船精神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红船精神校园文化论文 篇1:

“红船精神”传承与实践的路径探析

【摘要】“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嘉兴市作为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船”的启航地,多年来大力打造“红船”特色文化,不忘初心,努力承担起中国传承与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使命。在总结近年来嘉兴市传承与实践“红船精神”路径的过程中,发现“红船精神”在传承与实践主体、传承内容、传承载体等方面存在问题。结合嘉兴在“红船精神”传承与实践中的典型经验,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红船精神”;嘉兴市;传承与实践;路径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一艘小船上胜利闭幕,“红船”便由此启航。2017年10月31日,在刚结束党的十九大一周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着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赶赴嘉兴,瞻仰南湖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号召全党人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并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而嘉兴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多年来努力承担起传承与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使命。文章以嘉兴传承“红船精神”为案例,总结近年来传承“红船精神”的经验与特色,并针对“红船精神”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红船精神”传承与实践路径的研究回顾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先进性之源,引领时代潮流。目前学者们认为“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实践主要有以下四个路径:

1.将“红船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将“红船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构建一体化的“红船课程”,推进“红船精神”进教材、进课堂。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利用情景教学、课堂讨论、视频图片、项目教学、仿真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方法,在现有思想政治教材中增加和融合“红船精神”讲授内容。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延伸作用。开展现场教学和实地实践,将“红船精神”与技能素质培养相结合,如瞻仰南湖红船、寻访红色印迹、在南湖畔开展短期培训、在英雄纪念园举办人才宣言等。

2.将“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将“红船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打造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文化长廊、校园文化墙、人物雕塑等,将“红船精神”与校园演讲、征文比赛、知识竞答、辩论、讲座、文艺汇演、榜样教育等常规活动相结合,与党校、团校、学生理论社团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与理想信念网络教育相结合,开辟“红船精神”专栏、创建“红船精神”官方微博、建立微信群,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活动形式增强“红船精神”的影响力。

3.强化“红船精神”的社会传播机制

有学者认为,红船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特征不明显、创意理念不强、物化设计不足、产品形式单一、产业链脱节等问题,建议从物化设计入手,加大红船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设计与营销推广、打造“红色文化+休闲文化+时尚文化”的“三化”旅游体验模式、创建南湖红色文化体验园;挖掘“红船精神”发展成就,加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建设和服务;围绕党员节日开展“红船精神”宣传、举办革命精神联展。

4.将“红船精神”融入地方党建教育

将“红船精神”融入地方党建教育,夯实党建工作。一方面把学习“红船精神”作为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如开展“红船书苑”等活动,把推动发展、改革、稳定各项工作,造福人民群众作为党员教育的目的,同时充分应用网络平台,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与广度;另一方面把“红船精神”融入党课教学改革、党员志愿服务中,在服务与交流中加强每位党员对“红船精神”的理解与内化。

二、“红船精神”传承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红船精神”传承与实践的主体认识不明确

目前“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实践在高校大学生中接受度很高。传承主体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践行主体为广大师生的传承方式,在弘扬“红船精神”方面取得显著效果。但是,高校近几年来也存在着大学生对于“红船精神”有关的教学内容在当堂学习时积极性高,但课后不会再继续深入研究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认为课后其他娱乐性活动和价值性大于研究“红船精神”;另一方面是在传统惯性思维影响下,部分学生认为思政类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们课后主观能动性不高,缺乏对“红船精神”内涵深层次的挖掘。此外,社会上已逐渐出现了相关的红船文化产业、红船品牌节日、红船精品栏目等社会传播方式,虽然加强了“红船精神”的推广与宣传,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红船精神”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和全面,真正更大范围、更持久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

2.“红船精神”传承内容仍舊停留在显性层面而忽视隐性教育

在各种宣传“红船精神”的活动中,内容以普及“红船精神”为主,缺乏进一步的应用环节;同时在普及过程中,内容也多与“红船精神”经典语句、故事重演、时事文章相结合,停留在显性的认知层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离甚远,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未能达到更高层次的隐性教育层面。究其原因,直接将“红船精神”相关的纯知识性概念作为传承内容,未能贴近人民群众内心,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例如一些“红船精神”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多为党史知识或政府重要文件要点,缺乏灵活运用,活动参与者也往往采用赛前记忆,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领会“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3.“红船精神”传承载体创新程度不够

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中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红船精神”被首次公开。之后的“红船精神”传播载体也多为《求是》杂志、“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媒体。由此可见,书籍、报刊、电视、新闻广播、网络等媒体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红船精神”最基本、最常见的载体,以其特有的方式占据获取“红船精神”的最主要渠道。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民群众更加倾向于通过手机APP等网络新媒体接收时政讯息,青年学生更喜欢应用抖音、小红书等APP获得笔记资讯,意味着网络新媒体APP的丰富多元性、灵活性、快捷性,使其已经远远超越了其他媒体成为时代的新宠,成为人民群众日渐钟爱的传播媒介。而“红船精神”传播的报刊、书籍、广播、网络等载体的作用势必会受到影响,面对这样的挑战,传承载体的多元化可以增强“红船精神”传承的力度。因此,必须加强创新性载体的建设,将“红船精神”传承内容同各项载体有效结合,实现传统载体和新型载体之间的相互承接、相互补充,合力推进“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实践。

三、嘉兴市传承践行“红船精神”的主要特色

1.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嘉兴市的地方高校作为“红船”旁的高校,在“红船精神”的育人实践方面始终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统一,在“红船精神”研究育人、“红船精神”教学育人、“红船精神”文化育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拓宽研究领域,有高校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将《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设置成独立课程供师生学习,还开展了“红船先锋营”“红船旁的道德讲堂”等红色文化品牌活动,在教授历史知识、时事知识的同时,宣扬正能量和爱国主义思想,将首创、奋斗、奉献精神潜移默化的贯穿其中,培养了一批有理想、勇探索、敢担当的青年大学生。

2.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作为中共一大胜利闭幕地的一艘画舫,“南湖红船”也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重游南湖,瞻仰红船,激励全国人民“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发挥南湖红船的独特育人作用。嘉兴市在创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时,仔细梳理历史条框,将馆藏设置成“开天辟地”和“光辉历程”两大单元,在高度还原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充分发挥其作为全国代表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嘉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话剧《初心》,通过“红色剧演+思想政治”的新颖方式更好引导弘扬“红船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理论提炼、实践体验,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3.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自中共创建以来便一脉相承且蕴含于党的血脉中的,具有永恒时代价值。嘉兴传承了这一核心内涵,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各阶层知识水平、思维习惯对“红船精神”的接受程度,同时创新了各种宣传方式,通过人际传播、网络宣传、社区引导、名人效应、产业带动等多种形式,出现了诗化情景剧、红船品牌节日、红色物化产业、红色旅游路线等多种传承形式。同時,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将深刻的道理转化为质朴平常的日常小事,使其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有效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四、新时代传承“红船精神”的实践路径

1.提升“红船精神”传承主体的素养与魅力,扩大“红船精神”的社会影响力

“红船精神”的传承有“显性”与“隐性”之分。以高校传承“红船精神”为例,“显性”传承多为高校“红船精神”的理论教学,而“隐形”教育则多为“红船精神”逐渐内化,潜移默化为思想观念、价值等品质。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双管齐下,需要“红船精神”的广大传承主体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与个人魅力。一方面,传承主体必须具备扎实的“红船精神”、红船文化的理论基础,这对于引经据典、更好准确阐述“红船精神”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注重个人魅力的培养,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能吸引受众,增强对“红船精神”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注重“红船精神”传承的隐形层面,增强践行“红船精神”的主体意识

“红船精神”的隐性层面内化为个人品质后,以个人生活实践外化体现出来。首先,每个人要深入学习“红船精神”,可以通过观看红色影片、阅读红色读物、欣赏红色歌曲加强自身学习,了解我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光辉成就,提高自我思想素养,使“红船精神”内化于心。其次,每个人应积极承担起传承与弘扬“红船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将精神思想真正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去,外化于行,让践行“红船精神”最终成为每个人的文化自觉。每个人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不断开拓思维,紧跟时代潮流,用创新的眼光去丈量世界,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将“红船精神”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3.创新“红船精神”传承内容和载体,提升“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缺乏的不再是巨大的信息量,而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以及健康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内容。故此,信息发布者要遵守注重社会信息道德准则,贯穿“红船精神”核心内涵,以传播正能量、正确价值观为信息主要内容;信息接收者及浏览者也要加强自身去槽取精的能力,提高对“中国理论网”“人民网”、地方“红船精神”网络平台的浏览量和应用率,积极打造全民传播“红船精神”的良好氛围。另外,传承“红船精神”要采用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和宣传方式,拓展红船文化育人新载体,构建涵盖纸质媒介、网络媒介、社区活动媒介、商业媒介等多渠道、多载体、多方位联动的较为完善宣传教育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各阶层知识水平、思维习惯以及对“红船精神”的接受程度,展开精准教育,深化“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燕群.红船精神的物化设计及传播研究——以嘉兴红色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中共浙江省党委学报,2010,(4).

[2]刘欢.高校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

[3]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

[4]龚剑飞.“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6-07.

[5]张志松.“红船精神”及其时代意义——兼谈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价值嬗变[J].中共浙江省党委学报,2010,(4).

[6]程茹.“红船精神”:当代革命精神的弘扬——基于嘉兴实践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24).

责任编辑:侯欣

作者:高敏霞 胡笳丽

红船精神校园文化论文 篇2:

“红船精神”德育价值践行与弘扬路径研究

摘要:新时代弘扬与传承“红船精神”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通过构建“红船精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拓展课程体系,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等,加强基于“红船精神”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借助家长会和专题宣讲等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基于“红船精神”进校园线上线下共育等路径,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落实落细,落地生根。

关键词:“红船精神”;德育价值;弘扬践行路径

精神的弘扬与传承需要教育的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需要精神的激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要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时光在流转、社会在发展,而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之源,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和价值。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红船精神”的德育价值分析

2005 年 6 月 21 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1],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的概念,并对“红船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和论述。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船精神的精辟提炼,也是对党的初心的深刻表达。在新时代弘扬和传承“红船精神”,就是要从源头上把握新时代方位,认知身在何处、去往何方;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不断赋予“红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一)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宝贵品质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五大发展理念首要的即是创新。近年来我们加强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红船精神”基本内涵中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其实质就是开拓创新精神。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即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过程中丰富的开拓创新案例,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先进的开拓创新事迹,不断增强学生的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远大志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周恩来总理在学生时代就振臂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四青年运动期间,一大批青年学子为国家和民族命运奔走。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无数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担当使命,奉献青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4]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向革命先辈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将个人理想目标融入到民族和国家发展目标,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三)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国家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

学生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引领和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应该指出,由于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不深入,当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历史虚无、社会责任感不强、奉献精神不足、精致利己、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等问题。[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重要内涵,对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不忘本、不变质,增强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着力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品格,从而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奉献青春力量。

二、中小学校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的实践路径

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需要努力做到“理论宣传与教学实践结合、物化浸染与精神引领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教育结合、深化认知与深化践行结合”等“五个结合”,统筹协调,系统推进。

(一)理论宣传与教学实践结合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是自古以来广大学人士儒的优秀品质,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的知行合一。学习科学和心理学相关规律表明,道德的养成、信念的确立仅靠知识的灌输和理念的教授是不能完成的,需要经过“知、情、意、行”等阶段,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要确保广大中小学生更加自觉和广泛地弘扬和传承红船精神,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方面,着力推动“红船精神”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构建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拓展课程体系,开发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各学段“红船精神”专题教育教材。例如,嘉兴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嘉兴市“红船精神”专题教育地方教材,分四个学段共6册,其中,幼儿段《红船娃》(1册)、小学段《红船少年》共3册、初中段《红船心 少年梦》(1册) 、高中段《红船情 青春志》(1册)。全市各中小學(幼儿园)依托红船精神专题教育教材,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开发校本课程体系。其中,嘉兴市实验小学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挖掘“红船精神”的教育内涵,开发了“红船旁红领巾”“新儿童新梦想”儿童主题成长课程、“菱娃美德”课程等,着力培养学生“向学之心,向善之志”。

另一方面,围绕“红船精神”开展中小学“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依托南湖革命纪念馆、地方党史陈列馆等教育基地和教育资源,开展围绕“红船精神”现场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或研学活动等。例如,平湖职业中专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徒步毅行二十多公里,赴南湖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则与上海市长征中学联合,组织学生开展“上海·嘉兴中共一大会址”主题研学活动等。让学生和“红船精神”亲密接触,实现知行合一,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更自觉地成为新时代“红船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人。[6]

(二)物化浸染与精神引领结合

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内核,要加强基于“红船精神”內涵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将“红船精神”进校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扬“红船精神”风帆,润泽校园文化。

一方面,着力加强体现“红船精神”元素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建设基于“红船精神”主题的橱窗文化、楼道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和餐厅文化等。例如,嘉善县杜鹃小学将“红船精神”物质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创设了“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红船精神”文化育人环境,并专门开辟“红船精神”主题教育区,建设红船智慧党建活动室、红船精神主题长廊、红船智慧图书吧。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党的诞生地的独特元素,营造“红船精神”进校园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注重“红船精神”引领下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推动“红船精神”进校园,使其融入学校特色发展、文明校园创建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学校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社团等为阵地,抓住重大节庆日、主题党团活动和班队会等契机,尝试将情景表演、课题调研、微电影等新元素融入“红船精神”进校园工作,通过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弘扬“红船精神”,创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7]例如,嘉兴市实验幼儿园建立“红船精神”进校园与文明校园创建共推共进机制,展开“红船精神”元素的园所环境创设、红船国旗下大宣讲、街道社区红色联谊活动、节日融合红色文化活动,多途径宣传、展示“红船精神”主题文化校园建设。

(三)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

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机制,联动合力推进“红船精神”的弘扬和传承。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红船精神”弘扬践行。

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的育人职责。可借助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家校沟通渠道,宣传“红船精神”,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红船精神”,发挥“红船精神”的社会育人价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弘扬和传承“红船精神”的生动局面。例如,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组织党员教师面向不同年段家长的需求,开展“红船精神”与学生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依托宣传、文化、革命纪念场馆等部门,[8]可邀请老红军、老战士、党史工作者以及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等,到学校作“红船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例如,嘉兴市第四高级中学聘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南湖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红船精神”宣讲员袁晶为青年学生团员开展“红船精神”专题宣讲,并担任学校“红船致远宣讲队导师”。广大新闻媒体应加强对“红船精神”进校园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全方位的“红船精神”育人平台。

(四)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

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益迅速,信息技术支撑的线上教育具有大数据、跨时空、效率高、受众面广等特点,而广大青少年学生是信息技术的土著居民,开展基于“红船精神”进校园线上线下共育,可以提高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一方面,依托各方面资源建立健全线下实践学习基地,开展现场学习和体验式学习等。嘉兴市实验小学科技城校区便打造了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培养目标的嘉美新校园、嘉乐新学苑、嘉和新天地、嘉志新空间和嘉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红船精神”网上学习平台,对学习课程及动态,学习体会交流,学习成果等进行呈现和展示,还可对优秀的“红船精神”专题课程或班队活动等做线上直播,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和电子班牌等线下平台,亦可加强“红船精神”宣传和学习。嘉兴市秀城实验教育集团依托“红船智慧演播厅”“智慧校园”“红船广播站”等宣传渠道,开设“红船精神大讲堂”“红船精神微课堂”“红船精神靓风景”等栏目,向全体少先队员宣传“红船精神”,收到了良好效果。

(五)深化认知与深化践行结合

结合教育改革实际,用“红船精神”促进和指导教育实践,将对“红船精神”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认知和体会转化为行动的力量。推进“红船精神”进校园落实落细、落地生根,大力实施“红船领航工程,提升党建水平;实施红船先锋工程,铸造教育铁军;实施红船育人工程,引领教育教学;实施红船立德工程,打造红色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育;实施红船扬帆工程,润泽校园文化”等“五大工程”。化精神为力量,用认知引领行动,促进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努力在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立新功,体现首创精神;在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勇担当,发扬奋斗精神;在服务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中有作为,融入奉献精神。平湖市行知小学锻造一支亮岗履职的党员教师红船铁军,开展教师访千家、党员进百户,做有温度的教育;组织党团员教师、少先队员志愿者进街道、进村社,服务群众做有广度的教育。

百年航船,千秋伟业。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船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致力于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新人,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育者的使命和荣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6-21.

[2]肖纯柏.红船精神起航新时代[J].求是杂志,2018(05):58.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4]黄文秀,赵金飞,郭维平.习近平"红船精神"论述的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J].嘉兴学院报,2016,28(04):5-11.

[5]唐湘岳.以"红船精神"滋养时代新人[N].光明日报,2017-12-26(005).

[6]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课题组."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永恒价值[N].浙江日报,2016-07-01(010).

[7]周钰.红船精神如何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以嘉兴学院为例[J].人民论坛,2016(05):232-234.

[8]袁晶,曲士英.红船精神的当代教育价值——基于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2-15.

责任编辑   毛伟娜

作者:许海莹

红船精神校园文化论文 篇3:

新时代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摘 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首创、奋斗、奉献”的丰富内涵,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把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能够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能够使当代大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红船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22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红船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1921年8月4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获得了永载史册名字“红船”。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梦想、艰辛与辉煌。在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的一周,习近平总书记便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到上海和浙江嘉兴,沿着中国共产党人早期奋斗的足迹,追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习近平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1]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近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2]的要求,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3]在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瞻仰嘉兴南湖红船时再次重申了首创、奋斗、奉献这三种精神要义组成的“红船精神”。其中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动力之源;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政德之基。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着中国共产党进行着伟大辉煌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步伐,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执政为民的红色基因。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作为一种革命精神,它在引导人们的内在世界,激励人们勇往直前提供了可不竭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1.红船精神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价值实践态度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无数次不断的首创,靠的是敢为人先,靠的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实践精神。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从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无一不是首创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中国共产党具有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才使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正是这种品质使得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经历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面对党的历史任务、中心工作、建设环境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巨大勇气和智慧,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事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需要今天的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刻进灵魂深处,以走在前列的价值实践态度谋划工作、做好工作。

2.红船精神代表著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高度自信的价值信念

红船精神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事业高度自信的价值信念和精神高度。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深深的刻在每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灵魂深处。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都不在花前月下的美好情景中完成的,无不经历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不仅需要艰辛的付出,甚至还需要付出生命和热血。毫无疑问,是信仰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才能险象环生、凤凰涅槃,才能经历大浪淘沙之后留下信仰坚定的真正共产党人。

今天,我们走进了“强起来”新时代,更加要珍视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开创出来的精神财富—红船精神,面对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面对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体人民奋力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就需要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动力之源,不断坚定共产党人的价值自信,牢记使命,永不懈怠。

3.红船精神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初心和使命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中国人民的疾苦、希望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中的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无论是革命斗争中的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还是当今的共产党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呕心沥血、披荆斩棘,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都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担当。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自己建党时的初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昭示初心和使命的精神航标,是时刻警醒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永在的精神利器。只有时刻保持这种奉献精神,秉承这样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才能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

二、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他们勤奋努力,刻苦专研,渴望成才,报效祖国,然而,面对中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碰撞、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教育方式方法变化、消费意识熏陶下生活享乐主义的挑战,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他们自身的素质就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而“红船精神” 所体现的首创、奋斗、奉献的价值诉求与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一致的,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红色文化资源。

1.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高校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红船精神” 中所蕴含的首创精神正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资源。正是在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 “红船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从红船精神“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内涵中,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建党历程中,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中,更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政治素质,不断开拓创新,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信念。

2.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能力素质

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能力素质主要体现在文化知识、实践技能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红船精神中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增强大学生能力素质,尤其是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来源。“红船精神”中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实践中铸就的,是永远不能忘记,永远需要铭记的。在那个风雨如磬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执着信念,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谱写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为民族解放和人民独立进行了持久奋斗。

在这个中华民族发展最好、民族伟大复兴最为关键的际遇时期,大学生应不负这个难得的人生际遇,珍惜这个伟大时代,立鸿鹄之志,做奋斗之人,“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4]要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奋斗的红色力量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投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中去。

3.弘扬红船精神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德者,本也。”德是根本,是方向。崇德修身是做人做事的第一位。红船精神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内生源。“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光辉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大德展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够赢得人民拥戴、取得辉煌成就,归根结底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始终。不计其数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大义放弃个人利益,作出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真心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大学生应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从红船精神中汲取奉献元素,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做一个有家国情怀、勇于奉献的时代青年。

三、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效融入红船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将红船精神育人理念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责任,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有所侧重的融入红船精神的教学内容,例如:马克思主义原理课融入红船精神的哲学内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从红船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角度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从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方面进行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增进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角度融入;形势与政策课从红船精神与中国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融入。在各门课程的融入过程中要以培育学生的理念信念为核心,要让红船精神的内涵进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之中,让学生通过与红船精神所阐释的红色文化的互动对话,更加深刻的体会和感悟红船精神的现实力量,引发自身思考,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在校园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船精神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在校园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精神文化活动是弘扬和继承红船精神的一个重要阵地。一方面,可以通过宣传、演讲、报告、辩论等常规形式的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党团主题活动日的方式,以学生党支部、班级团支部为单位进行深入持久的宣傳红船精神,此外,还可以在大学生理论社团中开展红船精神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探讨在新时代红船精神的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红船精神产生的历史渊源,全面了解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3.在大学生的社会创新创业实践中践行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实质上就是创新精神,就是锐意进取、排除万难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懈奋斗。一条小小的红船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党,90多年以来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党进行了一次次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带领人民走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当前正是国家大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坚力量,要具备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要具有大无畏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各级各类竞赛培养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要将红船的首创精神文化理念用于创新创业具体活动之中,努力把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创业实践项目。

4.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加入红船精神的元素

在当今的全网民时代,网络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社交空间,还是人们思想、舆论、意识的汇集地和发散地。作为网络终端的手机更是以人体的外挂器官一般,让人无法割舍。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指出:“网络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5]因此,学生经常性的上网已是不争的事实,主动占领大学生的网络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高校运用网站、微信平台、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船精神是进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红色文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因此,红船精神不仅要注重线下的宣传,更要注重线上的开花,要将这种红色精神文化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以专门网站、微信平台的方式呈现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够触摸红色精神文化食粮,进行理想信念的人生教育。

5.在大学生的社会志愿服务中融入红船精神文化密码

红船劈波前行,精神凝聚人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将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己任,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大学生完成一件件小事,点滴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红船精神的文化密码在不知不觉中植入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利用课余时间,将自身与社会相融入,无论是参与法律宣讲、环境保护还是扶贫调查、政策解读,无论是赛事、场馆的志愿服务,还是对敬老院老人、孤儿院的儿童的爱心服务,都能够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进大学生奉献意识。

参考文献

[1][2] 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 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N].人民日报,2017-11-01 (1).

[3] 习近平.弘扬 “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3).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3(2).

[5] 在踐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光明日报,2016-04-20 (1).

[责任编辑:庞 达]

作者:陈松友 王楠

上一篇:沙漠旅游产品设计论文下一篇:阴阳观念剪纸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