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气污染论文

2022-04-17

[摘要]我国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特征,原有单一行政区、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需要。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方式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治理区域性、复合型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机制。同时,辅之以重典,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能有效阻止破坏大气环境的行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城市空气污染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市空气污染论文 篇1:

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特征研究

摘 要: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城市空气污染研究成文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空气污染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其污染分布也具有不均匀的特性。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其中根据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案例展开探讨和研究。

随着气候的发展变化以及污染问题加剧,开展污染问题研究及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城市的空气污染来说,它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同时也表现的较为复杂,因为城市的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或者是地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其污染浓度的分布问题。而要检测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那么就要分析其空气污染的指数(API),在空气质量检测上它是较为常用的一个指标,一般会按照这些指标的差异进行空气等级的划定。当前情况下,我们研究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就要通过对空气污染指数的检测来进行。

1对于城市空气污染分布的基本认识

城市空气污染分布是不均匀的,那么这种不均匀具有哪些特征呢?在城市空气污染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对此,笔者以珠三角地区的广东省为例进行分析。其中,我们在珠江三角洲的广泛区域内建立相应的空气质量检测管理站点,通过站点进行日常的空气质量污染数据收集和统计,进而对其分布的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当然,在进行城市空气污染分布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动态的研究,因为局部区域的影响因素是多变的,要想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变化特征,需要长期的进行动态分析,以减少其局限性。

城市空气污染分布研究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中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市政规划以及工业、住宅区域的布局,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进行实地的检测和观察,以了解不同区域空气污染状况的差异。当然,在城市空气污染分布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了污染程度的差异。其中表现较为突出,影响较大就是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城市人口的变化,以及聚集分布的差异。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人口出现了迅速的增长和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城市压力是巨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污染。第二,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对于城市来说,其主要的布局也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工业区等的分布。第三,公共交通设施的影响,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同情况,也会造成不同的交通情况,一般来说在交通拥挤和较为繁忙的地段,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是巨大的。第四,气象气候的影响,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会受到当地气象气候的影响,不同气候对于区域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分布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问题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

2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特征的研究分析

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是普遍存在的,以广东省来说,其主要包括了广州、珠海以及深圳、佛山等二十余个城市,这些城市位于我国的南端,属于亚热带地区,常年主要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通过相关的空气质量检测和报告,我们了解到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最高达到62,而以广州市为主要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带,其空气污染的区域,普遍的污染指数都是在40以上。由此可见,整个广东省的空气污染区域是存在着广泛差异的,这是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差异,而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其空气污染也是不均匀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城市空气污染分布的相关特征,我们还建立了相对系统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网,以了解不同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差异。在这些常规的检测站点当中,我们划分了不同的区域进行检测,其中不仅包括市中心,同时在主要的交通、工业和居民等多种污染源分布区域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的研究和统计,我们发现其污染的指数也是不同的。

通过我们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在广州的几大检测站点中,如位于市中心的天河职幼、广雅中学等,其空气污染分布不均与主要是受其交通的影响。而番禺中学、花都师范和麓湖3个站点为城区点。其中,污染较为严重的就是市五中所在的相关区域,这主要是因为市五中位于海珠区,因为该区域存在大量的工业群,所以其工业污染的指数就相对较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检测我们发现,城市的空气污染分布是不均匀的,同时这种不均匀也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不同城市之间,因为其经济建设的差异,以及人口分布和地势地形的影响,都会导致空气污染的差异,并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特征。同时,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由于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不同,以及城市规模变化的影响,其都会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造成空气污染分布的不均匀。其中,工业区的空气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城市其他分布区域,与此同时在一些人口的密集区域,或者是交通繁忙地段,其空气污染指数也是相对较高的。而在城市郊区其污染的严重程度是相对较低的,这种分布不均匀特征在城市中是普遍存在的。

3结语

总之,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管理和检测需要我们统筹分析,同时结合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局部研究,因为在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其城市空气污染是存在着差异的,不同的区域其污染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发展背景,进而科学的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此来研究空气污染的特征,并对其主要的来源进行探讨,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而不是统一化、呆板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斌,高会旺.中国沿海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分布特征[J].生态环境,2008,17(2):542~548.

[2] 朱传风,赵和平.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城市空气质量[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8,11(2):30~31.

[3] 汤惠君.广州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J]. 地理研究,2004,23(4):495~497.

[4] 张凌,付朝阳,郑习健,等.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2007,16(2):305~308.

[5] 余淑范,刘国红,程锦泉,等.2002~2005年深圳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动态分析[J].环境与健康,2006,23(6):512~514.

[6] 广省统计年鉴2009[M].广州: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6).

作者:张世杰 胡君立

城市空气污染论文 篇2: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机制研究

[摘 要]我国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特征,原有单一行政区、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需要。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方式已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治理区域性、复合型城市空气污染的有效机制。同时,辅之以重典,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能有效阻止破坏大气环境的行为。

[关键词]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机制

[作者简介]谢 丹(1978—),女,江西宜黄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法理

学、环境法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机制研究”(1314)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在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历史上将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伊始,我国爆发了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主要以灰霾为表现形式的重度空气污染,涉及全国多个城市,其中京津冀地区最严重。历史表明,人类往往在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危及生命健康时,才会真正重视环境问题的存在。如果没有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没有受烟雾影响造成一万多人死亡的促使,英国《清洁空气法案》在1956年未必能出台,英国走上环境立法,治理大气污染的历史进程或许会推后很多年。与英国发生伦敦烟雾事件后再立法治理大气污染不同的是,我国在此次灰霾事件发生前,1987年就已经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后历经1995年、2000年两次修订。虽早已制定相关法律,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形势却日趋严峻,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否取得相应效果?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机制是否存在问题?此次灰霾事件引发的公众高度关注,将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新的契机。

一、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发展状况及其特征

城市空气污染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自我国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一直相伴而行。上世纪70年代,空气污染问题就已显现。1974年夏,兰州市石油化工基地西固地区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天气晴朗的中午前后,空中就笼罩上一层薄薄的淡蓝色烟雾,空气很糟糕,气味很难闻,当地居民明显感受到眼睛受刺激,一些植物也出现叶面褪绿、长银白斑点等受损症状,这些现象经环境科研人员研究后确认为光化学烟雾污染。①西固地区的光化学烟雾主要由石油化工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造成。②

80年代,我国经济加速发展,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我国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呈现煤烟型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烟尘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和PM10。1989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64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398万吨,北方城市烟尘污染较重,南方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重。③受二氧化硫污染影响,我国出现局部的酸雨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华南地区,并有扩大的趋势。

单一的煤烟型污染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1995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出现新的特征,氮氧化物已成为广州、北京冬季的首位污染物,表明我国一些特大城市大气污染开始转型。④据《1995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公布,近年来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交通环境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一直呈上升趋势;非采暖期大气污染物中60.6%的一氧化碳、86.8%碳氢化合物、54.7%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排气。⑤《1995年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珠江三角洲以降尘和氮氧化物污染较为严重,广州氮氧化物污染已居首位,达0.124毫克/立方米,超过日平均二级标准;佛山、中山、深圳也分别达0.081、0.075、0.073毫克/立方米,这表明珠江三角洲大、中城市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呈上升趋势。⑥到90年代末,我国城市空气污染虽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酸雨问题依然严重,但部分大、中城市已出现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

进入新世纪,颗粒物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较重。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2010年11月,环保部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首次公布了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年报显示,中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臭氧污染和灰霾问题日益凸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灰霾频发。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已经演变成为以高浓度细颗粒物(全年)和高浓度臭氧(夏秋季节)为特征的典型“双高”型污染区域。⑦我国整个大气环境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型特征。

二、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问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治理大气污染中起到基石的作用。我们首先必须认清大气中何种污染物,达到多少浓度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影响,再对这些污染物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治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对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质量浓度给予的规定。①污染物及浓度值的确定建立在分析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影响的科学判断基础之上,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主要空气污染物都应纳入标准范围。大部分国家在治理空气污染中都首先设立空气质量标准。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颁布前,1982年已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后经1996年、2000年、2012年三次修订。从我国空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的现状来看,我国原有空气质量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标准未真正体现保护公众健康原则

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目的是为降低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提供指导。标准的设立主要考虑污染物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确立公众健康能够承受的浓度值范围。经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会影响空气质量标准的实现,但这些因素可在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时予以考虑。美国《清洁空气法》要求国家空气质量标准(NAAQS)完全建立在公众的健康基础之上,在足够的安全范围内保护公众的健康。环境质量标准直接告知公众,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需要什么样的空气质量。标准对规定的污染物设立两个级别标准:一级标准是保护公众健康,包括最敏感群体,例如老人和小孩;二级标准是保护公共福利,包括空气能见度,植物,动物和建筑物。而我国1982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虽也强调保护人群健康,但把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人为分为三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与美国空气质量标准相对照,我国只有一级标准才完全符合保护人体健康需求。二、三级标准离保障公众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还出现修订后反而宽于原标准的现象。2000年标准在1996年标准上予以修订,二氧化氮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40微克/立方米改为80微克/立方米;日平均浓度限值由80微克/立方米改为120微克/立方米;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120微克/立方米改为240微克/立方米,标准大幅度降低,臭氧一、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也有所放宽。而事实上,从1995年起,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在空气污染物中的比例开始上升,甚至成为某些大城市冬季的首位污染物。同时期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二氧化氮的准则值是年平均40微克/立方米,小时平均200微克/立方米。2000年标准的放宽可能是为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并非为了保护公众健康。

2.标准未及时反映大气环境状况的变化

继2000年标准后,我国长时期未对空气质量标准予以修订,直至2012年新标准颁布。而这一时期,我国大气环境状况发生显著变化,颗粒物已经成为主要污染物。2000年我国部分城市开始发布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依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技术规定》,采用统一的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日均浓度值为基础,计算全市平均污染指数。然而,只以三项污染物为评价因子计算出的空气污染指数与人们生活中实际感受的空气质量存在差别。特别是在PM2.5成为主要污染物的地区,能见度下降这一明显空气受污染的特征,由于PM2.5未纳入评价因子,未能在空气质量日报中显现。我国2006年就已在一些城市试点监测PM2.5和臭氧,并不存在监测技术方面的困难,而迟迟未将其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和强制监测的污染物范围,据环保部门的解释是,如果制定实施将PM2.5的纳入监测范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大范围超标。①这种鸵鸟思维方式,极大阻碍了空气污染的治理。直至近些年空气污染事件频发,迫于公众压力,2012年新标准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范围,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新增一氧化碳、臭氧和PM2.5为空气质量评价因子。

(二)单一污染物、单一地区治理方式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长期以来采取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如针对烟尘,设立烟尘控制区,安装消烟除尘装置;针对二氧化硫,制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综合防治规划,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重点治理火电厂污染,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防治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等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排放,大力研发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在山东省、山西省等部分城市进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和排污交易试点等;在氮氧化物成为一些特大城市主要污染物时,开始进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分阶段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等。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对于由二氧化硫等一次污染物引起的空气污染有一定效果。然而新时期以灰霾、臭氧为典型的空气污染,除了直接排入大气的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等一次污染源外,更多的是来自CO、SO2、NOX、VOCS、NH3等气态污染物在一定大气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原有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复合空气污染问题。

以行政区划为主的单一地区治理方式,是我国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物。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因此,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治理以单一行政区自主治理的方式为主。如北京于1999年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分阶段采取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推广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对燃煤电厂进行脱硫、脱氮和除尘治理,调整搬迁首钢,淘汰老旧机动车,实行全国最严厉的机动车排放标准等。然而,北京周边作为全国两大重要煤化工集中区域的山西、内蒙古以及承接北京转移出去的相当一部分工业产能的河北排出的污染物吞噬了北京的治污效果。北京频发的空气污染事件证明,在流动的空气面前,局部性、区域性的努力难以取得成效。

(三)处罚过轻

我国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处罚力度过轻,不足以达到威慑的目的。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一般予以罚款处罚,且有上限限制,不得超过一定数额,最高不得超过五十万元。对拒报谎报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拒绝环保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或未经批准擅自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以及超标排放污染物等直接影响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的行为,最高仅处以十万元以下罚款,一般低于排污企业违法所得,造成企业宁愿交纳罚款也不愿遵照相关规定进行排污。而且,处罚一般只针对排污企业,对相关负责人没有相应处罚的规定。处罚过轻实际上助长了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

三、治理机制

(一)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治理区域性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我国现阶段区域性空气污染,依靠原有单一行政区各自为政的治理方式难以取得成效。区域联防联控的实践始于北京奥运会前,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北京市联合周边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山东五省市在扬尘、机动车、工业和燃煤污染方面采取治理和控制措施。通过六省市联动,实施各项污染控制措施,奥运会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此后,为确保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环保部先后组织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取得积极成效。在总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区域联防联控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区域、防控重点和措施提出了指导意见。《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创新区域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联防联控管理能力,我国对区域联防联控的规定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政策性文件中。《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区域联防联控尚未有相关规定。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对以下难点作进一步探讨:

1.统一规划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

统一规划是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首要工作机制。区域联防联控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科学分析区域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分布状况,各种污染源不同排放量的时空变化,以及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强度和污染物传输规律,再制定相应污染防治措施。①国内外实践均表明,区域联防联控统一规划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珠三角是我国较早探索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地区。2006年,广东省政府与科技部合作启动了“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与集成”863项目,委托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首的多家科研单位对构建珠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体系开展前期研究。②2010年,广东省成立了我国首个区域大气质量科学研究中心,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持。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达标,北京、天津等六省市在获取大量外场观测、源排放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系统分析污染特征,共同制定、实施治理措施,最终实现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全部达标。③美国针对臭氧区域管理的各项决策也是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1995年美国环保署与中西部、南部、东部各州组建了臭氧传输评估组织,致力于研究臭氧前体物的区域传输问题,并于1997年确认美国东部22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氮氧化物排放严重影响了东北部各州臭氧的达标,直接促使了氮氧化物州执行计划的出台。④氮氧化物州执行计划的执行,使美国东部大部分州电力部门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03年相对于1990年减少了70%。⑤

2.要兼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

区域联防联控的主体往往分属不同行政区(主要指跨省),彼此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无法借助同一行政区纵向治理的模式。我国已有的区域联防联控实践以及出台的区域联防联控指导意见都未要求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大气管理机构,超越行政区划,直接负责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划和实施。指导意见和“十二五”规划仍强调坚持属地管理和区域联动相结合的原则,即属地仍是区域大气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跨越省际的区域主体间实际上是一种平行的横向合作关系,一般通过签署协议共同实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如果区域主体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大气污染又是辖区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则合作治理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区域主体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程度不一时,就存在非合作的可能。①为支持北京治理污染,保障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北京周边河北、内蒙等五省市关停了部分污染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这种通过牺牲周边地区经济利益,维护局部地区空气质量的做法并不是一种长效机制。京津冀中的河北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更注重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事实上它也承接了北京转移出去的大部分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河北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硫排放居全国第二的数据表明,其污染物排放影响了北京等周边地区空气质量。要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河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就应限制发展,这就意味着以重工业为主的河北的经济发展要受一定影响。对于承担较大治污成本的河北,空气质量受益者的北京是否要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通过何种形式?以货币形式抑或产业拉动,发展互利合作关系,辐射带动河北的产业调整。从这种意义上说,区域联防联控不单纯是治理空气污染,还涉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

单一污染物途径是传统治理空气污染的手段。大多数国家在治理空气污染的早期阶段都致力于在一定时期内控制一种污染物。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对只由单一污染物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当前大气污染形势日益复杂,灰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多种空气污染问题同时并存,且就单一空气污染——灰霾来说,也是由多种污染物协同造成。传统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从单一污染物途径转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趋势。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2004年在报告中质问当前单一污染物途径,单独设定六种标准污染物的每种国家大气质量标准,是否真的解决了人们的健康影响?建议发展多种污染物协同方式控制大气污染。②2005年,美国颁布《清洁空气州际规则》(Clean Air Interstate Rule, CAIR),建立一个区域上限和交易计划控制东部28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电力部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③目的是通过降低前提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④虽然在北卡罗来纳州诉联邦环保署一案中,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判定联邦环保署在《清洁空气州际规则》中的一些规定超越《清洁空气法》给予的有关授权,应将该规则予以废止,但仍许可生效至联邦环保署颁布新的替代规则。⑤欧洲国家也于1999年在《远程跨界空气污染公约》(Convention on 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框架内签署哥德堡议定书(Gothenburg Protocol),通过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削减酸化、富营养化和地面臭氧。该议定书于2005年生效,被视为首个基于多种污染物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

我国空气污染治理长期以来实施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注重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划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试点二氧化硫排污许可证交易等。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空气污染物只设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排目标。有日本学者在分析多污染物治理途径概念包括强调二次污染物、考虑二次污染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制定政策时直接或间接使用科学分析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从单一污染物治理方式转变到多污染物治理方式分四步走的战略:第一阶段:治理一种主要污染物;第二阶段:通过一种主要污染物治理复杂的二次污染物;第三阶段:通过多种主要污染物治理一种二次污染物;第四阶段:治理多种二次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并指出中国目前仍处于第一阶段,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表明中国有潜力进入更高阶段。①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也逐步转向多污染物治理方式,先后颁发《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的指导意见》、《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强调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进一步深化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同时加强氮氧化物减排,大力削减颗粒物排放,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

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发展的最新形式,已不是单纯的空气污染治理方式。最近一些发达国家试行将空气污染治理、能源政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整合,运用三者相互关联的作用,以更少的成本实现更多的共同利益。这种更广泛意义的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方式,在帮助空气质量达标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机构(IIASA)的收益模型研究表明:低碳策略能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微颗粒物的排放而不增加额外的成本;每减少1%的二氧化碳能减少1%细微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②我国目前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方式主要用于空气污染③,尚未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相结合,但从长期来看,这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三)重典治理

我国早在1987年就已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后经两次修订。然而,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表明,《大气污染防治法》未能取得有效防治作用,这与其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密切相关。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于2000年,与1987年、1995年《大气污染防治法》相比,新增了一些违法行为的处罚,并对罚款作了数额上限的规定,但总体来说,处罚力度并未加大。立法之所以这样规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增长因素的考虑。如果让企业承担过多环保责任,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但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有数据显示,美国在1970年颁布《清洁空气法》到2005年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呈上升增长趋势,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则明显下降。①要有效遏制我国日趋恶化的大气污染形势,现阶段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用重典治理。

首先,适当减少行政命令。纵观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章法律责任的规定,几乎每条处罚措施都涉及行政命令,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限期治理,责令改正,责令拆除,责令限期建设配套措施等。有关“责令”行为的属性存在诸多争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已将其定性为“行政命令”。行政命令相对于行政处罚,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违法者如拒不履行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后果,而改为对其实施行政处罚。“责令”行为的立法理念在于发挥其教育功能,敦促行为人在一定认知的基础上主动纠正违法行为。②但实践中行为人通过违法行为获利,他们主动纠正违法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责令”行为的相关规定事实上显示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措施的软弱性,应予以适当减少。

其次,增加行政处罚种类。《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表现为罚款。在行政处罚的种类中,罚款属于相对程度较轻的行政处罚。《大气污染防治法》只对有明显盈利的行为处于没收违反所得,如将淘汰的设备转让给他人使用,违反规定制造、销售或进口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未按规定停止生产、进口或销售含铅汽油。对于其他非直接,但有间接盈利的行为,如违法排污,企业从未经治理,直接排污的行为中,节省了治理污染物的成本,间接获得非法利益,也应处于没收违法所得,剥夺其违法所得的任何经济利益。对一些情节严重或多次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可处于责令停产停业。在违法行为的相关责任人方面,美国对负责提供排放信息记录的企业人员提供虚假排放信息的行为,给予刑事指控,而我国目前对相关责任人从未有行政处罚的规定,给予刑事处罚还不太现实,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可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拘留。

最后,实施按日计罚。罚款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处罚形式,一般是作一个上限规定。罚款数额只有超过违法所得,才具有一定的威慑力。鉴于笔者前面建议只要是有违法所得,就予以没收,因此,这里的罚款目的是用于弥补违法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按日计罚只适用持续性违法行为,即同一行为持续多日,如持续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多日闲置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连续违法排污行为等。对一次性违法行为,如据报或谎报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拒绝环保部门现场检查等,则可实施一次性罚款,不按日计罚。按日计罚主要在于纠正实施持续性违法行为只承担一次性罚款的不适当责任。

责任编辑:王 琦

作者:谢丹

城市空气污染论文 篇3:

健康无价城市空气污染毁人一生幸福

最近的一项研究将城市空气污染比作29年来每天吸一包烟。虽然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影响令人担忧,但我们也应该警惕空气污染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影响。

这项新的研究监测了美国各城市中7000名成年人的地面臭氧暴露情况。一般来说,城市居民接触到的空气中臭氧含量在十亿分之10~十亿分之25之间,而每增加十亿分之3的量,就相当于每天多吸一包烟。因此,即使从低污染地区搬到更清洁的城市,仍然会增加患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而肺气肿通常与吸烟者有关。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城市污染程度称为“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因为91%的人生活在空气污染超过该机构制定标准的地区。目前,全球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68%。如果城市生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认知状态构成负面的影响,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许多人的严重问题。


心理健康

一项对过去35年进行的20项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分析)显示,城市居民中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明显偏高。特别是城市里的人患情绪紊乱和焦虑的比例高的离谱。

相比之下,住在海边能看到海洋的人数每增加10%,凯斯勒心理压力量表的得分就会下降1/3。研究人员表示:“蓝色海景的能见度增加20%至30%,可能会将一个人从中度抑郁转变为较低的抑郁类别。”
教育

城市空气污染还有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影响,它会让我们变得不那么聪明。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与考试当天的空气污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污染程度越高,学生成绩越差。研究人员将同一城市中的学生,在不同时间完成相同考试的表现,与那些日子的污染程度进行比较。发现污染程度的微小差异也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

对以后的生活也有实际的影响。以色列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高中毕业考试当天空气中微粒污染程度较高,可能会对成年后的工资产生负面影响。
居民们正在检查“雾霾净化塔”———一个7米高的过滤器,希望能帮助净化北京的空气

体重

空气污染也与肥胖有关。虽然确切的机制存在争议,而且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但人们认为污染会改变人体的新陈代谢。这可能是由污染颗粒导致肺部炎症引起的,炎症会引发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中释放的激素会降低胰岛素的效力,提高血糖水平。应激反应的目的是为我们在紧张的压力状态下准备好能量,如果空气污染不断造成轻微压力,就会对我们如何处理糖产生长期的影响,这也是迈向糖尿病的第一步。

比如,加拿大对6.2万民众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似乎证实了这一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每立方米空气中每增加10微克微粒,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1%。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少量的绿地也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清新的气味也能使城市成为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提供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墨西哥城,曼努埃尔·蓋亚·冈萨雷斯医院的一侧也安装着一个巨大的蜂巢状结构的“空气转化器”。它的工作原理与汽车中的催化转化器类似。催化涂层与有害的二氧化氮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盐。设计师称,它每天可以清除相当于1000辆汽车的污染。(摘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小文)

作者:威廉·帕克

上一篇:城镇园林绿化论文下一篇:董棕园林绿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