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2022-04-15

【摘要】非商品住宅由社会福利品变为社会消费品是其根本性质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建筑師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使住宅建筑的设计程序和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而商品住宅作为人的居住活动空间,反映着住户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层次等生活特征,也反映着当时、当地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据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建筑设计及相关方面两者的不同。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住宅建筑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篇1:

刍议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对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启示

摘要:从现阶段住宅建筑的发展情况来看,藤本壮介无疑是住宅建筑行业的一颗新星,他独到的设计理念和空间哲学对我国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将大自然与住宅建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复杂的生态环境注入有意义的人为秩序中,将住宅建筑设计回归“原始”,是住宅建筑设计的思想革新。

关键词: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启示

前言

日本的住宅建筑在全世界都非常著名,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的住宅建筑又经历了改革与创新,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以藤本壮介为代表的新生代住宅建筑设计师为日本的现代建筑开辟了新的道路,将住宅建筑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到住家、街道、森林还未分开的时候,探索建筑与自然的奥秘。

一、藤本壮介的个人简介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的住宅建筑设计师,其住宅建筑风格在国内外享誉盛名,被评为日本最有才华的住宅建筑设计师之一,曾经多次获得建筑比赛的大奖,据藤本壮介本人介绍,“原始”是他创作住宅建筑的依据,他渴望将住宅建筑恢复成为住家、街道、森林还未分开的时候,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搬到住宅建筑设计中来,将住宅建筑设计看成是一种探索世界、追求人道的方式。在藤本壮介没有成为建筑师之前,由于对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的着迷,以及他对物理知识异于常人的解读能力,他曾经想成为向爱因斯坦一样的物理大师,后来随着对空间概念的深入了解,藤本壮介深深地陷入建筑空间的无穷魅力当中而无法自拔,将他对空间的热爱从物理学转移到建筑学当中,虽然进入了不同的学科,但是物理概念对藤本壮介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转变为藤本壮介身体中的一部分。

除了对空间概念的热爱以外,对日本的地形地貌以及人文建筑的接触也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藤本壮介生于奇秀壮美的北海道,其简单的住宅建筑风格与东京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东京的复杂体系和现实环境给藤本壮介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这个时候他只知道自己对建筑设计感兴趣,却没想到他大四那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直接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了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从此以后,他就知道建筑设计将会是他一生的追求[1]。

二、藤本壮介的建筑理念

藤本壮介出生在四季如冬的北海道,居民必须随时准备好入冬需要的物品,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抱着谦卑、恭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只为能在这一方净土上生息繁衍,所以,藤本壮介从小就知道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大自然的保护下茁壮成长,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其实已经不多见了,逐渐枯竭的资源和污染严重的环境都在向我们不断的发出警告,与自然相处对于藤本壮介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对我们来说确实需要去不断学习的事情。

日本人的祖先被称为“森之民”,因此日本人对于森林有一种莫名的热爱,大自然是开放的,是自由的,各种生物在阳光普照、水汽流通的环境下自然生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形式在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中被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在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中,对住宅的功能区进行合理的隔出,是阳光能够恰到好处的进入到室内,院子里都会添加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作为水汽流通的象征,在不影响居民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外中有内、内中有外的意境,将住宅建筑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2]。

另外,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的层次感非常强,如果你细心就会发现,虽然住宅建筑设计的格局是仿照生态系统的格局,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的,也就是说,藤本壮介创造了像森林一样的建筑。他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将住宅建筑向开放式、单纯性的方向发展,居民在家中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但是在森林中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只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藤本壮介所创造的住宅建筑就像是在无形的森林中建造一个有形的空间,加强了人与自然的沟通与交流,感受着自然对人类的宽容,突破了墙体对于住宅建筑的限制,使居民得到了身心的解放[3]。很多时候,住宅建筑限制住的并不是居民的身体,而是居民的心灵。

三、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对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启示

(一)造型简单

日本泡沫经济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其经济建设还是有很多后续的影响,这时候的日本住宅建筑设计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没有了华丽的修饰,使住宅建筑趋于平面化,用最简单的住宅建筑设计充分表现出本土文化传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现代简约清新却又不失美感的住宅建筑。藤本壮介的早期作品充分表现了造型简单的风格,在不影响小区传统建筑氛围的前提下,进行住宅建筑设计的改良,将住宅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庭院、房间、私密空间,比较靠近街道的是庭院部分,能够充分体会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卧室和市私密空间距离街道比较远,即使要回归自然也要注意对隐私的保护;夹在中间的位置作为厨房与客厅,要想由室外进入室内必须要通过中间位置,也是对于居民安全的一种保障;三个部分分工明确,设计精妙、简练,不需要多余的装饰来对住宅进行装点,毕竟这种简练的造型就是最好的装饰。

另外,在这种形式的住宅建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采光的分配,采用墙体与窗户互相穿插的手法来确保住宅的采光效果,在不影响居民隐私的前提下,将住宅笼罩在阳光下[4]。这种造型简单的住宅设计在很多国家、城市都非常适用,可以说一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在未来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中会有广泛的应用。

(二)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

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早已经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我们在旅游中经常会遇到小木屋休息点,一般隐藏在森林中不易被发现,没有墙面、地面、天花板的区别,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一个木头建成的立方体,与周围的树木融入到一起,空间层次浑然天成。一般情况下,这种新一代小木屋并没有指示牌作为指引,只能依靠游客在行进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为旅途增添了许多兴致。在小木屋里面,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休息,不管你是站着、坐着、躺着都没有任何的限制,充分展现了现阶段的各国都在提倡的3R原则,分别是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5]。藤本壮介的这种建筑设计方式已经被很多国家所借鉴,不仅提高了本国的建筑设计水平,还保护了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三)空间的通透性比较强

空间通透性主要是指对光线的利用,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使阳光充满整个房间的,都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得到的最佳平衡位置。采用这种建筑风格的住宅设计的窗户一般都比较大,能够将外部景色尽收眼底,通过合理的设计开窗位置,达到空间的通透性最强的效果。从住宅外部看会有一种奇幻的效果,在最大限度保持了空间的连续性,对于居民来说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视觉效果上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藤本壮介通过将建筑与物理科学相结合,使居民在住宅内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6]。

(四)将建筑与城市、环境融入在一起

对于现代人来说,相对于关注造型简单、装饰简朴的住宅建筑,人们似乎更喜欢造型精美、城市化比较强的建筑风格,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各种要求,藤本壮介将建筑与城市、环境结合在一起,构建多元化的住宅建筑。藤本壮介在住宅设计过程中,从大自然中获取建筑元素,在住宅设计中加入了镂空等元素,伴随着各种线条的使用,形成一种和谐、自然的立体效果[7]。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藤本壮介的住宅建筑设计风格不管是在视觉形象还是舒适度方面都具备独特的优势,表现出了日本传统住宅建筑的影子。在对藤本壮介的作品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技巧是值得借鉴的,结合国内外优秀的住宅建筑设计风格进行分析,认真考虑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本国基本国情的因素进行吸收、消化,将这些因素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住宅建筑。

【参考文献】

[1]邹颖,刘骞.被“弱化”的螺旋——从螺旋形空间看藤本壮介的设计策略[J].世界建筑,2013(03):122-124.

[2]骆肇阳.图解的异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思维的图像叙事策略[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02):52-57.

[3]孙晨霞.藤本壮介住宅建筑设计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120-121.

[4]黄婧琳,毛键源.日本现代建筑“隔墙”理念探析——以安藤忠雄和藤本壮介为核心[J].中外建筑,2014(09):63-66.

[5]黄薇薇,刘琛,高安亭.以系统论思想观照藤本壮介——读《建筑诞生之时》开篇有感[J].武汉勘察设计,2014(06):59-61.

[6]马跃峰,李媛.空间的相关性演绎——探讨藤本壮介非线性思维下的弱建筑[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01):50-54.

[7]金彦淇.做森林般设计,给人未知的新鲜感——访日本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藤本壮介[J].设计家,2014(04):36-39.

作者:应宇恒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篇2:

商品住宅建筑设计与非商品住宅建筑设计的差异探讨

【摘要】非商品住宅由社会福利品变为社会消费品是其根本性质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建筑師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使住宅建筑的设计程序和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而商品住宅作为人的居住活动空间,反映着住户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层次等生活特征,也反映着当时、当地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据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建筑设计及相关方面两者的不同。

【关键词】商品住宅;非商品住宅;建筑设计

0、引言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部分建筑结构形式基本上以砖混结构,预制梁板、大板体系为主,后期发展为内浇外砌、内浇外挂等结构形式。由于结构形式的单一与限制,使得建筑设计也无发挥应有的设计创意。外立面也只是变化一种外墙涂料的颜色或者是层数与开间数的不同;门窗同样是标准的构件,唯一可变得只有将窗框涂成绿色还是铁红色。正是由于标准化的体制下的种种制约,使住宅设计在当时几乎成了不用设计的设计,或不需要设计的设计。

1、获得使用权与获得产权的不同

过去的非商品住宅基本上分成两类,一类是各国有单位建设的职工住宅,由单位据国家的计划任务建成之后,根据职工职务等级所划分的各级面积标准分给职工。同时单位向职工个人提供房屋的租金、供暖费、维修费等经济补贴。职工在调离本单位之前,几乎是象征性地缴纳所住房屋的各种费用。因此,这种形式的非商品住宅也被称之为“福利分房”。另一类是以极低的租金租赁由政府统一建设,国有房屋管理部门管理的住房,并按照当时的价格缴纳水、电等费用。相比上一种“福利分房”的形式,此种形式居住者个人的房屋使用费用相对较高。这两种类型的住房形式中,个人都只是获得房屋的租赁使用权,产权由国营单位及国家的房屋管理部门所有。

而商品住宅则完全不同。首先,个人通过有偿(用货币购买)的方式获得房屋在一定年限内的产权。没有了职务级别的制约,完全按购房者的需求及购房能力来选择户型的大小及各种与住房有关的房屋配置,这一点从根本上改变了非商品住宅的各种内容及形式。既然是商品就要符合市场的需求,而任何商品的市场需求都一定是多样化的,住宅市场更是如此。因此,商品住宅无论从户型面积、居住空间的多样性方面,还是结构形式、立面造型的多种变化方面,都对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更严格、更细致的要求。

2、设计所遵循的标准不同

设计所遵循的标准不同。过去的非商品房建设中,有着明确的标准。国家制定住宅设计标准,各单位套用后制定不同级别的分配标准,设计单位据此设计。在过去的标准中,不仅针对不同职务级别的单套住房面积,而且针对卧室、卫生间、厨房的单间面积都作了最上限的规定。除住房户型总面积不可超标外,每个独立功能的房间面积也不允许突破。即使是在有较大进步的,只规定了各功能房间面积下限的95住宅标准,仍然没有在大幅度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方面起到推动的作用。

商品住宅的指标控制则完全不同,除对每户的总建筑面积的控制,以控制销售总价外,对户内的各功能房间的面积都有较高的下限要求。而这种要求会根据不同地段、不同项目类型、不同销售策略等开发理念的不同而不同。设计工作是在国家现有规范及规定等强制性条文作为前提,来控制建筑设计的主要方面,而其它的细部指标与面积标准完全由面向市场的开发商研究制定,建筑面积标准、设备选型标准、室内外装修标准、门窗选型标准等等,都在以销售为核心的前提下,达到了空前开放的程度。

现在购房者在购房时除了重视功能,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选择住宅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3、非商品住宅与商品住宅体现出生活方式上的不同

非商品住宅与商品住宅不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时代上的不同,更主要的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并不仅仅是因为住宅成为了一种商品,更是因为社会的变化,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生活空间一一都产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最剧烈的阶段正与商品住宅兴起的时段相差不多。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国营的单位走出来,在不同体制的公司、集体当中工作,没有了福利分配的住房,同时也没有了种种的限制与约束。生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各种希望都在萌芽、各种冲动在激励着人们努力工作,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社会渐渐的开始活跃了起来,各种新的思潮、流派、社会趋向变得极为多元化了。住宅的内部与外部空间都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越来越多的有海外生活经历的人士参与置业行为,又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4、通用标准在商品住宅的设计中消失了

前面所提到的“77板住1”、“80住2”等通用图,非商品住宅的建设几乎是各项目引用不同或相同的通用标准图,谈不上或用不着设计。而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当中,每一个项目都是具有特殊性的项目,“差异化”与设计创新几乎是每一个开发项目共同的重要要求。不仅整个项目要与其它的项目拉开差距,项目自身的每一栋楼也要求各不相同,从一点一滴的人性化细节进行研讨,做出各不相同的个性化设计。因此,住宅通用标准图已在商品住宅的设计中消失了。

5、物业管理的形式与对象不同

物业管理的不同带来如计量、维修、保洁等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变化,设计也不可避免的随之改变。非商品住宅中由于住房体制上的特点,在水电费的收取、计量;设备与房屋的维修;公共区域的绿化、保洁等物业管理方面,基本上依靠单位或房管部门。定期统一查表,自行缴费或单位代扣;维修费用与维修质量均维持在一种基本要求的层面;定期统一缴纳很低的绿化费及公共卫生费。商品住宅中出现了诸多的变化,首先,要统一缴纳物业管理费,用于公共部位的保洁、保安、绿化等支出;水、电、燃气的计量与收费基本上都采用卡表式,即住户自行购买各种卡中的用量,自行控制用量,或通过弱电信号将用电、用水量远传至物业管理的中心机房,由物业管理公司向住户收取相应费用。

6、建筑形式上的不同

非商品住宅在形式上是单一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相同标准,且标准较低的普通住宅,而商品住宅的形式也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有些我们甚至很难定义全面或定义准确。

6.1标准最低的经济适用住房

标准最低的应该是政府为解决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而正在大力推行与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这类住房是为解决居者有其屋,保证基本居住功能的一类商品住宅,原则上开发建设方不从中赢利。因此,其无论是面积指标、建造标准,还是物业管理、园林环境水平都比较低。销售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与监管,购买人群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后,方可被允许购买。

6.2一般商品住宅

一般商品住宅,应该是目前最普及的,建设及销售量最大的一部份商品住宅。各开发建设单位根据市场分析,确定各项目的销售策略及产品定位,进行开发建设与销售。

6.3高级住宅

高级住宅,是指户型面积较大、居住功能的设置丰富多样、社区的建筑密度较小、居住人口较少、配备的各种材料及设备设施标准较高、物业管理水平较高的集合式住宅或别墅。

6.4新型居住形式的商品住宅

随着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的不断进步,在旅游风景区、度假区等自然山水秀丽的地区,近年来逐渐开始兴起一种分时度假酒店、产权式酒店或酒店服务式公寓。这种项目以商品住宅销售形式出售房屋的产权,平时由管理公司代管代租,为使用者提供酒店式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使度假型居住的生活品质得以保障及提高。产权人可享受每年固定天数的免费使用期,房屋的租金可由代管方与产权人协议分配。实际上这种商品住宅已经变成一种投资的手段。

作者:杨淑丽 钱旭光

住宅建筑设计论文 篇3:

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由日本建筑学会主编,李逸定、胡慧琴翻译的《设计中的建筑环境学》(2015年6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立足于生物气候学,探讨人、气候和建筑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关注气候和建筑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生态气候设计的理念架构和绿色实践来推动住宅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该书中提出的“生物气候设计”便是一种极具启发性、与时俱进、生态和谐的绿色建筑设计概念。

除了前言和卷首语对“生物气候设计”进行了绪论性的简述之外,全书分成了三个章:第一章是从可视的建筑环境着眼,论述了在建筑环境中气候的相关元素、光的相关元素、热的相关元素、风的相关元素,以及人的相关感知元素,这些元素是关系一个住宅建筑是否符合人们居住需求的关键元素,也是住宅建筑生态气候设计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细节。第二章是发现和营造建筑环境,与第一章中的各大类元素一一对应,分别从能源、热、通风、遮阳、生活形态等来发现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客观生态条件,并积极营造对应的设计方案来利用和规避气候对人的影响。第三章是生物气候设计的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从工业化住宅到生物气候的绿色建筑设计转变,这是当下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大趋势。

生物气候设计是绿色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要求人、气候和建筑设计达到更高程度的和谐,利用已有的气候环境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因此这本书从气候的相关元素条件来思考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对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有着很大的启发。综合来说,当下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要做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谐自然、有益身心,做到以人为本,以自然为道,将绿色建筑设计的成果作为人在自然中的居留地,实现人、自然、建筑的和谐共存。

就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的不足和问题来说,我国在生物气候与建筑设计的相关技术、实践都还不够充分,绿色设计的理念还不能全面地与实际的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在绿色建筑设计方面已有范例,但不够普遍,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上不够成熟,绿色建材的产品性能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对一些自然元素和生态环境的利用和营造不灵活,容易造成问题的反复产生,从而造成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除此以外,我国的绿色住宅建筑设计还有两个重难点,一是部分设计师过于注意建筑的外观形象设计,而把绿色设计的生态功能、健康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抛到一边,严重阻碍了绿色住宅建筑设计的社会认同和持续发展;二是住宅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成本较高,建筑设计师要合理选用建筑材料,进行全盘规划,避免工程返工返修的损耗,保证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顺利实现。

就当前绿色建筑设计的解决方法来说,我们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是气候的因素,在住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中的光、热、空气、雨水等元素,确定能够从气候的角度来调整住宅设计的相关细节,保证住宅建筑中具有适宜的温度、采光、空气质量和人体舒适度。第二是建筑的因素,在绿色住宅的设计方案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设计原则,做到节能、节地、节材,将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融入住宅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保证建筑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节能目标。第三是人的因素,绿色住宅设计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人的健康问题和居住舒适度,做好人与自然的沟通媒介,让住宅回归自然的和谐环境中,降低空气污染、噪音、风沙等元素对人们健康的不利影响。整体来说,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要做到保护环境、生态友好、满足需求、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绿色目标。

我国当前的绿色住宅建筑设计主要集中于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方向,尽量避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该书在此基础上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气候元素对建筑空间设计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积极因素来革新我们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综上所述,当代的建筑设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建筑设计知识和能力,以及绿色建筑理念的指导,还要有生态气候的相關认知,以便能够把生态气候设计的相关理念融入住宅建筑设计的实际案例中,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深入人心。

作者:张程雅

上一篇:语文识字教学论文下一篇:内科实习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