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教学心得

2022-09-10

毛泽东是一位推翻旧世界、创建新中国的时代英雄。他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同时又是伟大的诗人。“风格即人”。英雄人物所抒发的情志必定是英雄式的情志, 书写的诗篇, 也必定是英雄式的诗篇。因而人们认为毛泽东诗风是大气磅礴、豪气干云。《贺新郎别友》, 这首词与诗人以往的风格大相径庭, 它向我们展示了毛泽东细腻的内心世界, 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伟人的的悲欢离合、柔情别泪。

本诗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在教学的过程中, 结合新教材的特点, 我确立了教学目的: (1) 通过诗词作品了解毛泽东的伟人情怀; (2)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尝试诗歌对比阅读。

重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通过诗歌体会伟人开阔的胸襟

安排了如下环节:

1 课前准备

(1) 搜“词”中的“离别词”

(2) 作者及背景 (学生进行课件PPT准备)

2 阅读和基本理解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课上进行交流, 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兴趣, 从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 课上我安排了学生即兴配乐朗读, 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 凄婉的乐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依依惜别的氛围。舒缓的旋律在教室中回荡, 学生被诗歌艺术的魅力所感染。在此基础上, 结合诗歌的词汇:挥手, 热泪欲零, 残月, 汽笛, 学生很容易抓住本诗的写作内容, 自主地完成对内容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歌的内容。

3 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

之所以安排这一环节, 是因为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只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诗歌的理解处于表层认识, 而探讨诗歌的艺术特色, 是对诗歌的深层次的理解, 这一研究环节难度较大, 我根据学生往日的知识积累, 和学生共同回顾了诗歌的艺术特色, 并在投影中进行展示, 然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从诗歌的艺术特色中任选一点切入, 小组内进行细致的分工, 合作完成。之后, 以小组为单位以板书的形式, 汇报研究成果。各小组之间互评互改, 学生们妙语连珠, 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场面很是热烈。在相互探讨中,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大屏幕显示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修辞、表达方式、篇章结构

(1) 常见的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反复、双关

(2)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白描、工笔等。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

(3)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照应等。

答案:

修辞:

比喻:过眼滔滔——云共雾;愁丝恨缕——丝缕;革命形势——昆仑崩绝壁, 台风扫环宇

比拟:夫妻志同道合、共同参加革命——重比翼, 和云翥

描写:虚实结合;白描

抒情:借景抒情

4 通过与古今离别诗词的对比, 体会领袖博大的胸怀和身为丈夫的款款深情

诗云:黯然伤神者, 唯别而已矣。离愁别绪成就了众多优秀的诗篇。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抒发离别之情的词, 从意象的选取、情感的抒发这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小组内合作讨论, 作为革命家的作品, 本词的独特之处 (大屏幕展示以下两首词, 作为对比的依据) 。

《雨零铃——柳永》、《长亭送别——王实甫》通过合作, 提高学生诗歌对比阅读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婉约派的诗歌进行对比, 体会革命家的开扩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可以写风花雪月的, 不过不是花前月下的那种情调, 而是壮志豪情。在毛泽东笔下, 风是“台风扫残宇”、是“西风漫卷孤城”。雪是“飞起玉龙三百万”, 而月则有“半天残月”, 有“长空雁叫霜晨月”。风花雪月皆有内涵, 虽是小景象, 却是大气象。作为新社会的缔造者, 但绝不会为柔情羁绊住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大悲无痛, 大爱不宠, 这便是伟人同于常人又异于常人处。

接下来我提供毛泽东的另一首词《蝶恋花——答李淑一》, 提出以下问题:同一个作者, 同是面对生离死别的话题, 只因身份不同, 风格大相径庭。这两首词的风格与主旨有何不同?结合作者的不同身份谈谈你的理解。

《蝶恋花——答李淑一》本是一首悼亡词, 诗人却使之升华, 成为一曲忠魂颂。杨开慧不仅是妻子的角色, 她和柳直荀一样是无数烈士的光辉代表, 本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的美好情怀和高尚品格的崇敬。作者冥想吴刚、嫦娥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迎接烈士的盛情, 正具备这种增容的多层次感:人民对英雄的拥戴, 对英雄业绩的敬服, 作者本人的领袖豪情 (连广寒宫里的非现实的人都如此归顺) 这一构想, 使作品的情感空间一下超越了家人私情的狭小格局, 升腾拓展出宏阔的社会历史画卷。怀念亲人的内心情怀与宏阔的社会历史达到了统一。

相比较而言, 本文表现的主题是夫妻分别, 是挥动的双手、是眼角的热泪;是依依不舍, 侠骨柔情。是丈夫对娇妻弱子的留恋与不舍。

通过两次对比, 学生从字里行间全面了解了毛泽东, 身为丈夫, 他对娇妻弱子有着难以割舍的留恋, 内心的壮志豪情, 将伟人的别离演绎得不同凡响。

毛泽东是开创新纪元的革命家, 是位情深意重的伟丈夫, 更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 我将毛泽东的诗歌进行整理, 让学生从诗歌中了解伟人的成长历程, 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豪放的诗风。

据载, 毛泽东十三岁便写诗名志“只喝井里水, 永远养不长”。十七岁给父亲写信便说“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到了青年时代, 毛泽东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一下笔更是激扬文字。比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比如“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比如“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真是纸上波澜、笔下惊雷。特别是一首《沁园春.雪》, 点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古往英雄煮酒笑谈,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语惊世界, 气势恢宏、纵横捭阖, 罕见的大手笔。

最后, 结合在对作者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我布置了如下作业:任选一个角度谈毛泽东的诗词艺术, 让学生将课堂中的心得议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

摘要: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可以写风花雪月的, 不过不是花前月下的那种情调, 而是壮志豪情。在毛泽东笔下, 风是“台风扫残宇”、是“西风漫卷孤城”。雪是“飞起玉龙三百万”, 而月则有“半天残月”, 有“长空雁叫霜晨月”。风花雪月皆有内涵, 虽是小景象, 却是大气象。作为新社会的缔造者, 但绝不会为柔情羁绊住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大悲无痛, 大爱不宠, 这便是伟人同于常人又异于常人处。

关键词: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一篇: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国有企业优化经营管理的关键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