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永驻我心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让爱永驻我心范文

让爱永驻心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永驻心中》。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饱含深情的赞美教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无私奉献的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虽然生活清贫,但精神富有;工作平凡,但事业崇高。

忘不了,江苏金坛市城南小学女教师殷雪梅,为了拯救身后的学生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躯阻挡失控的汽车;忘不了,5·12四川大地震中人民教师谭千秋、严蓉、袁文婷等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我想,假如有一天,灾难突然降临到我们的面前时,我,和在座的每一位都会奋不顾身。因为,这是每一个有爱的人的本能,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的本能;爱永驻我心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这种爱能超越一切。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业奉献,用爱心关注学生,用智慧培育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设计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所带班级管理稳定有序,师生情感相融,思想健康向上,学习气氛浓厚。我以情的付出赢得情的回报,以爱的播种获取爱的丰收。

在我校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了培养身体健康、道德高尚、行为良好、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

一、更新观念,改进方法,拓宽渠道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成绩差但不思进取;有些学生貌似很用功但收效甚微;有些学生整天忙忙碌碌但学习进步很慢。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意识到,要想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一味埋怨学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深入了解,找清问题的根源,才是教育的大道,正所谓“浇菜浇根,教人要教心”。于是,我沉下心来,向同事学习借鉴,潜心研究陶行知、魏书生、李镇西等著名教育家的论著,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行为,耐心细致和学生座谈。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差,不是他们智商不高,而是对学习的认识不高,生活习惯太差,这些学生成了坏习惯的奴隶。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以德治班,以规束行”的治班模式。特别是面对初三毕业班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样就变“被动”为“主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管理理念新了,管理方法也不断改进,途径也拓宽了。

二、以爱为桥梁,倾心教育

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桥梁。教师的爱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和敬慕的心理,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会把教师当成最可信赖的人,愿意敞开心扉,推心置腹的谈思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感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中,我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儿女,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我时刻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情感体验,给予孩子们最大的宽容、理解、信任和关怀。

我对学生的爱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上。我把每一个学生作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有兴趣爱好的独立人格来看待。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耐心的帮助,严肃的批评,热心的开导,从不讽刺挖苦,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班李明同学英语基础不好,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影响到对任课老师的态度,和英语老师交流时态度冷淡。为此,我没有单纯的批评教育,我从教师、学生、英语学科的不同角度对其耐心细致的教育、开导。使他认识到自己思想的偏见,主动向英语老师交流、请教,英语成绩不断提高。

爱学生必然关心学生。全国优秀班主任丁蓉老师说过“在传授知识时是老师,应该做到诲人不倦;在交换思想时是同志,做到心心相印;在集体活动时是兄妹,做到亲密无间;在关心同学时是母亲,做到无微不至”。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身体,指导他们的学习,协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错误。我们班有个同学父母离异,跟父亲一起生活,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冬天穿的很单薄,我从家里拿来自己的棉衣给他,还经常联系他的母亲对其关怀照顾,使他内心感受到老师和母亲对他的关怀,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不断提高。

爱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严而有爱、严而有理、严而有格、言而有序、严而有方、严而有恒、严而有力。爱生一视同仁,我从不因为学生成绩的高低而有所褒贬。对后进生我给予厚爱,从他们的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学习心态,学习方法等各方面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人生的词典里,“爱”这个词广博而深奥,但在老师的词典里,爱也许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提醒,一个深情的拥抱。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就会非常灿烂。在班级管理当我们用爱心、宽容、体验、鼓舞、快乐、欢笑感染学生时,就给了学生一片灿烂的阳光。学生感受到这些阳光,就会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

三、德育为先导,以“德”促“智”

德为才之首。如果拿人体做比方,“德”就是人的脊椎骨;如果拿船来做比方,“德”就是船的舱;如果拿树做比方,“德”就是树的根。在班级管理中,加强班级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德育教育,我不断摸索总结,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一是利用主题班会这个主阵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开展不同的班会活动,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生活教育、荣辱观教育、网络教育、励志教育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二是利用班级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日常学习生活中,利用黑板报、小组文化,手抄报等,组织学生学习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先进人物事迹等,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利用座右铭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四,师生结对子。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分别和任课老师结成帮扶对子,老师们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学习和思想上的交流和鼓励,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些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同时我在班内毫不犹豫的激发学生“为国家而学的思想感情”,不遗余力的鼓励、赞赏并积极培养学生“为感恩而学”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培养学生“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而学”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以德促智的良好效果。

除了高尚的师德,教师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学高才能为师。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不断更新的活水。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认真领会和运用镇中特色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先后获得县市优质课一等奖、县教学能手、县市级优秀教师、县、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播种正确的教育理念,收获正确的教育行为;播种正确的教育行为,收获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收获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播种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收获教育与学生发展都成功的命运。

十多年的从教生活是清苦的,更是快乐的。当我走上讲台的时候,当我检查寝室的时候,当我进行家访的时候,我奉献着,我是快乐的;当我看到学生笑脸,收到学生信息的时候,我收获着,我是幸福的。我不敢自诩是春蚕,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无愧于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的职业。”奋斗的足迹,成长的脚步,使我采摘着、体验着教育的幸福,行走在教育的田野上,我愿长成一棵树,把根深深扎在教育的土壤、实践的土壤,把枝叶伸展出去,向上,不断向上„„。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燕子去了又归,学生走了又来。日子就这样过着,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我日益衰老的容颜,与之沉淀的,是我依旧年轻不变的教育情怀。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只有挖掘自己灵魂深处的真诚,把握瞬间的辉煌,拥抱一片火热的激情,来装点生活的风景! 我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美丽的工作着,智慧的工作着,快乐的工作着!在不断奉献、求真、创新的工作中,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

让爱永驻我心,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指引我们永远向前行!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让爱永驻心中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焦振东

摘要:教师良好的人格魁力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处于哪个级别的学校.无不以其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本文就教师人格魁力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力求从教师人格魁力对学生的影响的诸多角度探求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人格魅力影响教师学生

一、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

1、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例,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什么称为人格?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而教师的人格则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人格可称为个性,它是一个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又可表述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第三,个性的自我调节;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现代汉语词典对魅力的释义为“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格,人品、学识,兴趣、才能、情感意志、体力等素养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2、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它来源于渊博的学科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过人的学术水平以及完善统一的道德情操。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在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上也胜人一筹,相比之下,具备举些条件的教师更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正如马克思所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而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的性格才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并受益终身。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学会终身学习,不断拓宽学习领域,不断完善自己知识,增长多方面的才能,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教师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1、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首先充分体现在教师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健全人格的情感基础。教育学生是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作用,产生影响,正面的或负面的,一个教师如果甩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历史上老师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徐特立对毛泽东的影响、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徐老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不阿,思想进步,具有反帝反封建意识的知识分子,他一言一行影响着他的学生,早年的毛泽东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对其后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奠定了基础。这些成为了教师人格魅力一段佳话。而有的教师平时个人行为不注意,在学生面前不注意形象,而学生模仿能力也很强,这样就可能将自己的恶习传给学生。如某学校一个学生有着纯洁的心灵,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敢于同不良的行为作斗争,但有一次轮到他在学校负责停车值日,只因要求老师按学校的规定将车停好,遭到这位老师的白眼和大声训斥,使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他发誓从今以后不管闲事了,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

2、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因此,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动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故而,教师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三、让教师人格魅力之光照亮学生心灵

1、教师在节生的眼中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和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教师要满腔热情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身心扑在教育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精力无私奉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从中实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其影响下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2、一个理想的老师仅仅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不够的,要想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而紧紧吸引着自己的学生就要同时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此外,教师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也十分重要,因为这不仅有益于自身素养的提高,表现出人格美和教学艺术美,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领悟和体验生活与艺术,让学生学会不只用眼而且用心去感受真、善、美。

3、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那是不稳固的。而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那就相当持久而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德行和追求,会随着他(她)的教学深入学生心田,从而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作为教师,要想真正培养出新一代的栋梁之材,就必须随时随地以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使学生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而这种教育将会使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学生学会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自强不息的品德意志.体会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在教学中应该时刻紧记在心,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师个人魅力的手段、机会,都不应轻易放过,要不遗余力地去争取,努力成为能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的优秀教师,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积极的人生观,文雅得体的举止,感染影响自己的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1] 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那么每一位教师该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让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

育实践中散发光芒呢?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人格

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要处处严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现,也是影响学生业务素质的最直接因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教师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2]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教育的规律与教育的艺术,

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师要真切的关爱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信任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教会学生自爱与爱人。

教师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的渗透和激励,既做学生学业上的严师,又做生话中的益友,行动上接近学生,心理上贴近学生,教学上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使学生有心里话愿和你说,敢和你说,做好学生的 “人生顾问”。如果老师成为了学生的对立面,产生了情感抵触,道理讲的再多,学生也可能是充耳不闻。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尽可能多地和学生接触,经常到学生宿舍转一转,找学生聊一聊,和学生一块儿玩一玩,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尊重学生还应体现在公平对待学生上,教师待人接物要出于公心,对待权贵子弟不偏爱,对待贫寒学生能同情。这样,才能用无声的行动代替有声的命令,学生才会信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才是可亲可敬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励学生。

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传统教育把教师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工具,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参考资料的要求备课,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毫无新意。新的教育要求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由被动向自主转变。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和实施教学过程加进自己的主观改造,

内化成自身的素质,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差异灵活地进行处理,允许学生对已有的结论和标准答案提出质疑,从而在师生的相互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魅力还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语言准确生动,清楚明白,表达得体,使学生愿听并能引起共鸣,此时的语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教师,有的在课堂上旁征博引、深人浅出、循循善诱,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有的却言辞干瘪、词不达意,课堂气氛单调沉闷,学生纷纷逃课。因而,“学会说话”也成为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的重要内容。

五、教师要强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乱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通过控制和掌握学生的情绪、情感,才能为成功的教育创造健康的环境。

第三篇:让爱永驻师生心中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深深感受到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琐细而繁重。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住宿,他们的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每天比学生起得早,睡得晚,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工作虽然繁重,但我认识到:班主任,对家长,我们代表的是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我们代表的是家长,双手履行义务。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我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工作中望着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让我真得感到了自己的成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往讲台上一站,立即成了学生聚焦的中心,成为一个班集体的旗帜,一举手一投足时刻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一次严格要求,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一次爱心的付出,可以使学生永生铭记;一个俯身拾纸的动作,会给学生带去心灵深处的震撼。所以班主任最好的教育方法不是命令学生做什么,怎样做,而是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要遵守校纪按时到校,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不迟到不早退;要求学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首先要求自己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温和宽厚,因为“一个自己心中都没有阳光的人,是无法把温暖给别人的”;要求学生乐于助人,首先自己便不能带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时时提醒自己注意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去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立身做人的榜样,教学生以真知、新知,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

如果说学校是一个生命体的话,那么每个班级就是这个生命体的细胞,而学生便是细胞的核,因此班主任工作历来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因而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完全不象工厂里的车间管理,车间是生产产品的地方,管理的对象当然主要是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而班级管理对象是人,是学生,学生有听话的、成绩好的,也有不听话的、成绩落后的。产品不合格可以淘汰,面对后进生,我们淘汰不管吗?后进生还需不需要再管理乃至于进一步转化?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在班集体,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

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二、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这是指后进生犯错之后,班主任采取的教育态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吸收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后进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产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三、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亲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的学生往往是当时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更有礼貌,毕业后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而优秀生在路上遇见,但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等,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条条大道通罗马,让“后进生”回归到常态生活的路也有千千条。成长对“后进生”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也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后进生”,只是一些学生出现了一些成长中的问题,我们更愿意把解决这些成长中的问题看成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后进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教师生活

也会因此而更加精彩。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和爱心的工作,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要体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在学校如同在家一样的温暖,班主任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的亲切,班主任是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将来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人才!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班主任需要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要做一名好班主任,引导学生一定要用心。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杂志:《新时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2009年第二期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5

3、《宜春日报》:《班主任经验》2010年9月16日教育版

4、光明出版社《师魂》:《热爱每一位差生》

第四篇:帮困助学:让爱永驻孩子心间

帮困助学,让爱伴我成长

贵门乡是一个山区小乡,经济基础薄弱,企业少,农民收入低,因而贫困生、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因此,我校始终把帮困助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努力做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为贫困生、留守儿童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不因父母不在身边而孤单自卑。现将我校在帮困助学方面的做法汇报如下:

1.调查摸底建立贫困生名册。每学期初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摸底,贫困生填写资助申请表,并由村、校签署意见,盖上公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贫困学生名册。目前我校共有贫困生51人,占学生总数的18.9%。留守儿童34人,占学生总数12.89。

2.多渠道筹措助学资金。学校关工委积极动员机关干部、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捐资助学。2014年至今,共收到各类资助款(含物品)114900余元,其中市《今日嵊州》传媒记者裘冬梅召集组织的“爱心公社”捐助近五万元,2016年红十字会物质捐赠1.3万余元,绍兴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朱重阳先生援助贰万元,今年“六一”活动,曹学东捐助

一、二年级学生价值2万元的礼品,乡领导班子成员共结对9人。

3.建立爱心助学基金。为确保帮困助学工作长效进行,通过“政府拨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干部师生献一点,勤工俭学挣一点”的办法建立了爱心助学基金,用以帮助因灾、因病、因残等原因造成困难的学生,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目前有爱心助学基金22300余元。

4.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校积极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如废品废纸回收,引导贫困学生走自立、自强之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圆满完成学业。

5.对贫困毕业生实行跟踪服务。贫困学生毕业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要求他们填写《贵门乡中心学校贫困毕业生跟踪服务登记表》,使他们能继续得到我校关工组的关心和帮助,以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或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教育便成了是我校德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逐渐形成感恩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

1.注重日常感恩教育引导,创新感恩教育多元模式

通过教育让贫困生了解贫困的父母正节衣缩食地供养他们上学,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引导其正确认识事物的归因,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问题和挫折,让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懂得回报,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结合生动的事例对比打动人心。如通过对“感动中国”中到贵州支教的贫困大学生徐本禹,自强不息的贫困大学生洪战辉,以及身边其他不畏生活艰辛、努力成材的贫困学生事迹的大力宣传,来唤起学生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

2.建立良好校园感恩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好氛围

“润物细无声”。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建立以“感恩”为主题的良好校园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如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多媒体等校园的宣传阵地,开展讲述感恩的故事、创办感恩小报、编排感恩节目等活动,使感恩教育有声有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开展实践感恩的多项活动,使感恩教育知行合一

从小事、实事做起,增强其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我们结合孝敬教育作业本,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感恩教育:帮助父母做家务,节约父母的血汗钱,我当一天小主人等活动,使学生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就要刻苦学习,珍惜父母血汗钱,以优异学习成绩回报父母;感念社会之恩,就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懂得回报。

4.建立稳固的长效机制,培养知恩报恩的优秀人才

建立感恩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日常化、长期化、制度化”,如班班开展孝敬教育课,人人争选孝敬之星,期中期末后给资助的叔叔阿姨打电话汇报成绩,写感恩信,节假日互访等,让受资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在生活中践行、在文化中熏陶。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努力探索和建立制度化、长效化、公益化机制,更好地帮助贫困家庭和学生,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五篇:让爱永驻心中演讲稿

让爱永驻心中演讲稿范文3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爱是那样的抽象,同时又是那样的具体。当你帮母亲卸下沉重的背包时,给朋友一句真诚的祝福时,给邻居一声情切的问侯时,你的心底就已有了爱。

让友情在心中永驻。试问友情是什么?是钟子期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断琴祭友?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几十年的风雨同舟?也许它是F4一首温暖的《第一时间》,是朋友见面一声久违的问候,是急难中朋友的一只手。但是无论友情多伟大或者多普通,它仍然是重要的。

让友情在心中永驻。敢问亲情是什么?是母爱的温柔,还是父爱的严厉?或者,也许她只是满文军的那首懂你,陈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是旅途外那个思念的.电话,是母亲节那天一束美丽的康乃馨,是一句关切的叮嘱,或许是大雨中撑起的一方晴空吧。但无论亲情是浓是淡,它每时每刻伴随着你,把你我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亲情同样永驻心中。

友情,亲情,爱情三股爱的风在生活的海洋上吹起浪花,荡起涟漪,没有爱,生活将变得索然无味,了无生趣,让我们珍惜身边的爱。

爱是一点雨,滋润焦躁的心灵,爱是一阵风,吹走不平与烦恼。爱是一片光,照亮黑暗的征途。让爱永驻心中,心中的玫瑰才不会凋谢。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永驻心中》。

爱,是来自身边的人的关心,也许是一杯热茶、一颗蜜糖;爱,是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可能是一枚硬币、一把小伞。

爱,是伟大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却拿着亿万资产为慈善事业做贡献,帮助世界各地染上恶疾、家境贫寒的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然后在社会上做演讲,呼吁人们关注这些人。

爱,是渺小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了救从窗户摔下来的孩子,用自己脆弱的双臂去接住了那个孩子。那个孩子没什么事,可她的手臂生生折断。事后,躺在病床上的脸色苍白的她却微笑着说:“当时也没多想,身体就已经冲出去了,只要孩子平安就好。”

这些爱如初升的红日版温暖了整个社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贡献出自己的爱。人们用自己微薄的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又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让我们关注每一个人,爱每一个人,给他们一点帮助,哪怕是一点能填饱肚子的食物,都能给他们带来无限温暖,甚至于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让爱永驻心中吧!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爱永驻心中”。

爱就像一杯热茶,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温暖人心;爱就像一句问候语,在伤心难过的时候,安慰人心。

从出生到说话,从无知到青年,再到成年,我们中有谁不是在爱中长大的?

孟子说:“人有四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概括了爱的心理学。然而,这些只是单调的,是人际间的爱,这不是我要说的。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这个世界的荒凉和繁荣。白天,阳光总是温暖地照耀着世界上的每一种生灵,无论大小高低,都不被忽视。在黑暗的夜晚,月亮对待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柔软。我们是生灵中一种,同样的道理,自从我们来到世上,就被世界的爱所包围,世界的爱并不吝啬地爱着我们,把所有美好展现给我们。茂密的森林,湛蓝的天空和无暇的云彩……

在我看来,世界不必这样做,它付出一切只为向我们展示最好的一面,而这一切对世界有什么好处吗?答案是否定的。无论人类的生活多么美好,受益的不是世界。宇宙中的一切,随时都会改变。如果世界一开始就很脏,我们也许会觉得没有关系。但正是因为世界的爱,我们才能够享受这一切。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地爱这个世界吧。只有爱上这个世界,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个世界。

不仅仅是人类,这个世界也需要被爱,也渴望被爱。让爱永驻心中,热爱这个世界吧。

我的演讲稿完毕,谢谢大家!

上一篇:融创工程管理范文下一篇:企业经营形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