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之老人与海

2022-06-30

第一篇:观后感之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之三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体验中感悟文本,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和同情等感受”。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请大家展示您搜集到海鸥的图片,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促进学生从心理上更加接近海鸥。老师用教态的亲和力、语言的感染力以及机智的引导和热情的鼓励,很快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与老师交流的勇气。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学生自学课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设想问题为: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老人在哪里?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进一步从整体上告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精读,可以获得个性和的阅读体验。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7.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答案: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使学生从理解与玩味中获得阅读的愉悦,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有体验地朗读课文,获取阅读体验,在充分理解词句的基础上,从而感悟文本的妙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设计意图]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达到自然迁移,顺利地导入新课的内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①老人给海鸥起名字,说明老人对海鸥有十分亲切的情谊,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②海鸥能听懂老人的话,是因为老人来此呼唤的多了,给海鸥喂食的次数多了,海鸥已经把老人当作亲人来看待。所以,老人一呼唤,海鸥就会飞过来。③独脚海鸥已经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它知道老人是给它喂食的,不会伤害它。④一谈起海鸥老人就兴奋,就高兴,就来神,所以他的眼睛立刻会动起来。这说明老人对海鸥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情谊。⑤海鸥向老人告别,连续五次落在老人的帽子上。从海鸥告别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海鸥对老人的依依不舍的心情。⑥海鸥善解人意,可以预报天气,又是航标。因为海鸥爱在礁石附近飞鸣觅食,因此,航船可以安全地绕过海上暗礁。海鸥啄食后,飘举而飞,上下翔舞,洁白美丽的身影,充满诗意。所以说是“白鸥飞处带诗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使学生人人有机会与文本对话,在队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地交流,是生命和生命地对话。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句、段、篇地教学上,停留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层次上,而是充分引导学生的个体生命在现实或特定环境中的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朗读中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写一句自己心理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预设答案:老人可能会说: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同学们,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谐社会。读了这一篇课文,想一想,你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做一些什么贡献呢?(交流讨论)

3.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识老人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赞老人

[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图文并茂,彰显了行文思路,凸现了文章主旨,画龙点睛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

【特别建议】

语文教学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随时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是读者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教师的预设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滴水不漏的,它有时会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课堂教学进程是预设和生成的辩证统一,只要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就要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必去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第二篇:瞭望:“空巢老人”生存之忧

2013年10月10日

  |

更多

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治疗、烦闷得不到疏解等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已成为中国必须尽快破解的社会命题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

中秋节本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法院老家属楼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9月18日晚,一对空巢老年夫妇被邻居发现死在出租屋里,遗体已腐烂发臭。

这对空巢老人的遭遇,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管理的短板,再次折射空巢老人的养老之痛。

今年以来,类似惨剧已发生数起。“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的命运尤其引人关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发展室主任李炜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主要还是缺乏健全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李炜看来,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治疗、烦闷得不到疏解等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已成为中国必须尽快破解的社会命题。

空巢人数剧增

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空巢期也越来越长。

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2013年将超过2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届时,中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

中国人口老龄化直接推高空巢老人比例。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中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另外,目前农村老人空巢率也达到38.3%,并且上升速度比城市更快。 从目前情况看,空巢老人比例还将持续增高。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介绍,到2050年,中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的产生有以下几种基本原因:一是膝下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另一种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还有一种是子女远在外地无暇照顾,不得已独守空巢的老人。

“空巢老人的产生,实际上有着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李炜说,“一方面,现代化、城镇化带来的人口流动使得大量家庭分离。中国这30余年来经济增长带来的人口流动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目前中国流动人口约2.4亿,其中青壮年占了绝大部分。他们一般是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偏远乡村走向发展机会更多的城市,而家中的老年人则多留居在原住地。”

“另一方面,我国多年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生育观念的改变,也加速了中国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发展,‘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结构的家庭已成为主体,少子化老龄化使得空巢老人日益增多。”李炜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失独家庭增多,也是空巢老人增多一个重要原因。据原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超过100万个。

“中国传统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正在消失,空巢老人数量在快速增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袁德峰副教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对中国未来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由于多方面机能衰退,老人失去或正在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而中国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空巢更使老人无所依傍。”袁德峰说。

养老困局凸显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中国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局,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而且问题日趋突出。

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已基本不成问题。但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由于目前新农保水平还太低,覆盖面低,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还比较突出。据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报道,城市中约有10%的老年人没有养老金,农村老年人中约有80%没有任何养老金。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数据显示,在广大农村,由于多数空巢老人的子女,自身本身就存在经济压力,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得不到子女的经济救助。相比之下,城市空巢老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比例较高。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出现小型化趋势。在国家养老保障尚未全面覆盖的情况下,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等传统观念日益淡化。”袁德峰说。

在现实中,空巢老人日常照料也成了难题。今年2月27日,全国老龄办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已超过3600万,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

而无人照料,也成为了空巢老人的主要心病。此前福建省老年学学会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近20%空巢老人感觉生活无人照料是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吃饭、洗澡、做简单家务已成为生活的最大困境。

“因为无人照料,所以我最怕的就是生病。”9月24日,本刊记者在北京大兴区枣园小区调研时,一位空巢老人如是说。

“目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群体,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但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而且在高房价、高物价等压力下,要照顾老人已成为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袁德峰说。

更糟糕的是,由于政策扶持不够,中国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严重滞缓。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养老机构仅有4.5万家,床位数431.3万张,养老院“门槛高”“服务差”“一床难求”的情形屡见不鲜。

据媒体报道,北京某市属养老院目前有1100张床位,但已有1万多人排队等待,每年大概有50~60个床位会退掉。按1万人的等待数、每年最多60个人的退床数保守估计,现在要预订一个床位,至少要到166年之后才能等到。

另外,对空巢老人,虽然有时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重要,但这却往往被忽视。很多父母对子女从小宠爱有加,最后换来的却是独守空巢,心理落差本来就很大。尤其是在生病或出意外时,再得不到子女的照顾,就会因此产生被遗弃的心理,或感到孤苦伶仃而焦虑、抑郁、自悲、自怜,等等。 易受不法侵害

从近年情况来看,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加之年老体弱,缺少防御能力等原因,空巢老人已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

据报道,山东省沂水、沂南两地警方2011年联手侦破了一起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实施的系列抢劫、强奸、盗窃特大案件。该案犯罪嫌疑人进入空巢老人家中,如入无人之境,任意翻找财物,并残害老人。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犯罪嫌疑人作案33起,强奸十余人。

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及辖区检察院共起诉针对农村地区60岁以上空巢老人侵财犯罪案件10件23人,其中盗窃案件4件,抢劫案件3件,诈骗案件4件,受害“空巢”老人70余名。

“很多空巢老人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一旦他们的人身或财产受不法侵害,也往往不懂或无力及时地寻求救助。”袁德峰说,“尤其在不少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多数居住在空心村中,周围缺少邻居,即使有邻居,多数也是空巢,这更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与此同时,近几年空巢老人受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欺诈等案件侵害的比例明显上升,涉案金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老人防范意识不强,对骗术相关知识缺乏了解,辨别能力差,再加之空巢老人缺乏交流对象,需要他人关怀,而诸多骗术是以对老年人的关爱为包装的。比如以‘身体健康不拖累儿女’来打动老年人购买伪劣保健品和器械;以‘退休理财,晚景宽裕’来诱骗老年人非法集资,等等。这种带有情感慰藉作用的骗术,老年人往往比较容易中招。”李炜说。

探索化解之道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中国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只有举全社会之力,由政府、社会和家庭来共同解决。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更体现了国家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的决心。

“必须从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两个方面入手及早应对。”李炜说,“要尽快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一系列基本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针对城乡高龄老人、无保障老人,要积极探索建立养老津贴发放制度,使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基本需求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李炜说,“政府有责任对生活困难、孤苦无依的特殊空巢老年人进行免费救助,并且通过机构供养等方式,让这部分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对于大多数空巢老人,政府有必要通过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培育和发展社会养老护理服务市场,运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种方式,解除空巢老人缺少日常护理和社会照料的困局。”李炜说。

多位受访专家建议,政府要加强空巢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的安全防控措施,对侵害空巢老人的犯罪行为,应从严从重打击。

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实施。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冷落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袁德峰说,“单位加班、假期太短、花费较高等常是子女不能回家探望老人的原因。法律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就必须从制度层面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比如落实带薪休假等,否则立法就会沦为一纸空文。”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第三篇:关爱老人之敬老院活动

策划书主办单位:******大学宿管办 承办单位:****大学C13 策划人:郑** 陈** 时间:2012年2月23日

目录

一.活动背景…………………………………………………………………………...…………………..3 二.活动目的…………………………………………………………………………...…………………..3 三.活动主题…………………………………………………………………………...…………………..3 四.活动对象…………………………………………………………………………...…………………..3 五.活动时间…………………………………………………………………………...…………………..4 六.活动地点…………………………………………………………………………...…………………..4 七.活动流程…………………………………………………………………………...…………………..4 八.经费预算…………………………………………………………………………...…………………..5 九.注意事项…………………………………………………………………………...…………………..5 十.总结…………………………………………………………………………...…………………........6

2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保障,尤其是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已取得许多成就,但我国的老年人形势仍很严峻,老年人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多数城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义务去关爱当代的老年人。为了丰富大家大学业余生活,让我们大学过得更有意义,同时也能够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我们宿管办特准备组织我们团队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最终,我们定下了此次关爱老人之敬老院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我们大学生的努力,尽自己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并通过此次活动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关心老人心理健康。同时,通过此次活动作为宣传,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关爱老人的队伍中,为当代中国老人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

三.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让老人们在我们的陪伴下度过美好的一天,让这一天成为我们共同的永久回忆。

四.活动对象

敬老院孤寡老人

3 五.活动时间

2012年3月3日(周六)上午

六.活动地点

敬老院(具体未定)

七.活动流程

(一)活动宣传

C13的人员已知道,我们还可以邀请其他楼栋的人员与我们一起,可以和其他楼栋的楼长进行交流,邀请更多人的加入。同时,我们C13的人可以在晚上催灯时告知同学们该活动。

(二)前期工作

①确定所去人员:植**,郑**,刘**,黄**,叶**,刘**,潘**,谢**,陈**(以上为主要人员)

②确定敬老院, 通过宿管办与该敬老院人员交流,告知我们所去时间及该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活动。交流之后,进行活动前的考察,由两名人员先行去考察并确定行走路线及所用交通工具以便活动之日的展开。

③通知全体人员于2012年3月3日上午7点在C13楼下集合,然后一起前往敬老院。

(三)活动内容

1、布置场地,参加人员全体成员给老人们问好。

2、全体人员为老人晒被褥,打扫房间,洗衣物。

3、为老人献上文艺节目表演。(时间不够可取消)

4、回忆童年。同学们给老人们讲解童年趣事,R让老人得以共鸣,感知童年生活。

5、互换趣事。同学们要求老人分享他们的童趣,让老人回忆童年,获得心灵慰藉。

6、嬉戏娱乐。同学们跟老人玩各种小游戏,让老人身心健康,尽显虎虎生机。

7、为老人送上我们精心准备的礼物。

8、与各自负责的老人话别,并合影留念,活动结束。

八.经费预算

主要费用花在坐车及买礼物,吃饭上,坐车的费用要等到考察之后才可以确定,预计每人12元。礼物的话可以买一个花篮送给整个敬老院,预计花费100元。由于我们开展活动之后已经临计中午,所以午餐将在附近饭店解决,预计每人15元。

九.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请大家服从安排,实实在在做事,勿打闹嬉戏。

2、如有原因无法参加者,请及时告知组织者。

3、若因天气等原因改变计划,将张贴通告。

4、擦窗子要注意安全

5、和老人聊天,让他们回忆起美好的往事,使他们心情愉快舒

5 适,注意倾听,捶背要有经验。

6、全体人员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注意措辞用语,切忌在敬老院内大声喧哗,注意活动中老人们的情绪变化.

7、大家注意,不管是去还是回来的路上,不要随便脱离队伍;

十.总结

第一次活动之后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因此,我们鼓励大家在回校之后能够写一篇心得体会,其中要包括此次活动举办的情况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次活动的举办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四篇: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之关注空巢老人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之关注空巢老人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姓名:操鑫学号:2011303476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家庭“空巢”综合症主要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首先,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其次,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再次,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我认为,要有 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敬老爱老氛围。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 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切实维护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使国家尊老 爱老政策深入人心,营造关爱空巢老人的社会氛围,提高后辈关爱空 巢老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空巢老人所属的社区居委会要进一步提升 服务质量,要让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空巢老人,让 他们开开心心安度晚年。

二、依靠各自然村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一方面, 依靠各自然村自身的力量,作出实质性工作建设。 各地可以村为单位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 为空巢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 与娱乐环境,既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让老人找到属于自 己的生活,有一种归属感,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可以以 一个或者多个自然村为单位建立队伍, 在生活上给空巢老人以全面充 足的照顾,让他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得到关照,也给他们的生活提供 了保障,让空巢老人从生活上减轻负担。 建立养老社区。

三、以乡镇为单位, 以乡镇为单位, 建立养老社区。对于一些生活有条件和有重 病在身的空巢老人,政府可以提供更优越的环境供其生活,建立养老 社区,以给这些老人养好身体,享受到快乐的晚年。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各级党政部门,尤其 是老龄工作部门,要引导社区建立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把关心空巢老 人生活作为重要服务内容。要进一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实施规范管

理,切实加强社会调查,妥善解决社会从事养老服务所存在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难点问题。要充分发挥养老服务专业培训,努力为空巢 老人服务,维护他们的权益。

服务对象:邻居彭奶奶

个人情况说明:彭奶奶今年75岁,老伴早年去世,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她身体状况很差,很多时候都是邻居帮忙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三、 服务内容:服务内容:1 陪老人定期体检(每月一次 暑期共两次)2 帮老人打扫房间

3 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

4 陪老人散步我们关爱老人,我们为老人服务,我们与老人游戏,我们与老人谈心,我们同老人分享喜悦。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每个的感受各有不同,但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学会做人。希望此次的活动能够让越来越多人关注空巢老人,

让空巢老人不再孤单,让这个社会,这个世界都充满着爱!我们通过这次关爱空巢老人的爱心活动让我们增加了对社会的关注,我们从老人那里学到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我们从温州网爱心屋的志愿者那里学到了“仁”和“爱”。

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当关爱空巢老人的倡导者。用我们感恩的真情,温馨的话语,呵护着每一位空巢老人,营造起尊老、爱老、助老良好风气。

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当关爱空巢老人的引领者。用我们宽广的胸怀,平凡的举动,塑造起温州美好的形象,激发起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

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当关爱空巢老人的奉献者。用我们无私的付出,真诚的服务,播撒下冬日里的暖阳,帮助空巢老人度过祥和、安乐、幸福的晚年。

亲爱的朋友们,请伸出您的双手,献出您的爱心。您的一次善举,将为这个世界增添希望的色彩。您的一份关怀,将让这个城市充满爱的力量,让空巢老人们的夕阳更加绚丽多彩,让社会的和谐在无数爱心包容中永恒!

第五篇: [《老人与海》观后感]

一个老人,孤身一人,在海上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了2天,最终将它制服,《老人与海》观后感。这是他在海上80多天以来的唯一收获

然而在归途中,大马林鱼的血引来了鲨鱼,老人在于鲨鱼搏斗了一番后,最终拖着被咬的只剩鱼骨的大马林鱼上了岸。

桑地亚哥,这个老人究竟是一个胜利者还是一个失败者?

项羽,一代枭雄,灭秦后成为雄踞一方的西楚霸王,可却在垓下之战敗于刘邦,兵敗自尽。天下最终不是他的,可谁说他是失败者?

荆轲,刺秦的壮士。被燕太子丹培养多年

要去做这么一件有来无回的事情,来报答燕子丹,尽管刺秦失败,自己也命丧黄泉,可谁说他是失败者?

曹操,在东汉年末那个乱世,破袁绍,除袁术,败张鲁,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最终自己的宗室王朝被司马昭夺去,在那个年代,可谁说他是个失败者?

若项羽是失败者,李清照就不会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来鞭策他 明哲保身的丈夫。

若荆轲是失败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不会至今还被人们吟用,观后感《《老人与海》观后感》。 ◆分享好文◆

若曹操是失败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周公吐喃,天下归心”就会被后人解释为曹操自吹自擂的话。

成功的不一定是英雄,是英雄不一定成功。一个人失败了,可是他给后人留下的一切甚至比胜利者还要绽放光芒。桑迪亚哥老人与大海的搏斗看起来失败了,可他的身上却体现着美利坚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被消灭 但不可以被打败。在这个精神带动下,“超级大国”“世界警察”的称号最终属于的是这个只有200年历史的国家。

桑迪亚哥,面对着白色的鱼骨,不要说自己是失败者,因为面对大自然,你永远是强者

上一篇:规划设计电子小报下一篇:广告公司宣传文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