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

2023-01-10

第一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

职工困难帮扶机制建设经验材料

为了使困难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尽心竭力为困难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石化提升工作作为,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两个保障,一个跟踪,确保困难职工帮扶长效机制发挥作用。

两个保障:即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为了使送温暖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3年前,**石化公司就设立了“送温暖基金”,形成了送温暖工作的

长效机制。为了使长效机制发挥好作用,**石化不断加强工作力度,制定了《送温暖基金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主任的送温暖基金管理委员会,并在公司工会设立送温暖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定期召开公司困难职工帮扶会议,汇报困难职工跟踪情况,讨论确定每年所需要的困难补助资金的计划,明确筹资渠道及使用原则;通报上一职工困难补助基金使用情况;讨论决定本的困难帮扶工作。为了使“送温暖基金”具备足够的资金能力,**石化在资金筹集上下功夫,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筹集,在上级、企业及企业工会拨付部分资金的同时,**石化每年都发动公司员工开展“献爱心”活动,用员工的爱心捐款充实“送温暖”基金,据了解,仅2007年,这个公司广大员工就为困难员工捐款了11.97万元。通过多种渠道,这个公司“送温暖基金”得到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个跟踪,即对困难员工生活情况实行动态跟踪。为了动态掌握困难人员的全方面情况,确保及时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去年,**石化又进一步规范管理,对每一名特困员工建立了困难员工档案表,对其家庭收入、住房情况、致困原因、自救能力、健康状况等18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造册。根据档案表,公司工会定期通过各基层工会跟踪了解困难员工的生活情况,并作为合理、公平、及时帮扶的依据,确保把“送温暖”基金用好,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时候。

通过有效的工作机制,**石化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力度逐年加大,特困职工帮扶层面和帮扶资金上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2007年,这个公司通过节日慰问、特困帮扶、金秋助学等送温暖活动的开展,对困难员工、离退休人员、员工遗孀、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以及困难家庭上学子女,共927人次,进行了近百万元的资金帮扶,有效促进了和谐企业的建设。

第二篇:构建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取得成效建议

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要求,**工会于2003年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经过两年来的运行,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工会成立的全盟第一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得到了全总、区总的大力支持,中心共投入资金20万,办公场所300平方米,抽调专职干部4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我盟实际和自

身能力,分别开展了困难职工生活救助、信访接待、政策咨询、职业培训及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救助等项工作。帮扶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救助特困职工家庭740户,发放救助款30万元。接待来信来访21人次,救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156人,发放助学款15.6万元。为困难职工群体提供了直接、快捷、方便的服务,有效的缓解了职工的困难。在提供救助的同时也迅速拉近了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这项新的工作,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首创的“中心加基地”模式,被自治区总工会列为全区帮扶中心工作四大模式之一,分别在《内蒙古工运》、全总办公厅再就业办公室工作情况交流上进行了报道。通过两年来的实际工作,我们也深深感到虽然各级政府也都制定出台了不少社会救助政策,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涌向社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因种种原因导致生活极度困难,他们仍然要到工会寻求“娘家人”的关心和救助,而工会自身经费有限,社会捐助更少,这给工会的帮扶工作增大了压力和难度。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存在着很多我们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

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按照全总和区总的要求,建立和规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新时期,新阶段履行维护职能的有效载体,困难职工帮扶是工会维权工作的新生事物,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帮扶中心的功能发挥,尤其是对困难职工的物质帮 助距离职工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帮扶中心的运行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面对众多需要救助的困难职工,由于资金不足,帮扶作用和帮扶效果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帮扶中心开展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再就业基地建设也都因资金的短缺而受到影响。

二、帮扶资金筹集难度大

我盟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同时我盟也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致使工会开展的各项扶贫帮困工作政府支持的资金寥寥无几,加上各系统各部门也不断向社会及各单位开展捐款活动,长此以往,职工对各种募捐活动产生抵触情绪,致使帮扶资金的筹集难度越来越大。自工会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以来,当地政府组织了一次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帮扶资金的筹集活动,共筹集资金90多万元,作为扶困基金,至今我们还在用这笔基金维持着日常的救助工作。每年的元旦、春节慰问,特困职工子女助学都是从扶困基金中列支,现在财政扶困基金帐户只有不足50万元了,逐年减少而没有注入,早晚会坐吃山空。

三、几点建议

1、建立多渠道筹集扶困资金的长效机制。足够的资金保证是实施扶贫帮困工作的关键所在,多渠道广泛筹集帮扶资金,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成“政府行为”、“工会行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帮扶资金的筹集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政府财政支持;二是社会筹集;三是职工互助互济;四是工会经费补给;五是动员干部职工捐助;六是以“中心加基地”的模式,即,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本着一个中心若干基地的原则建立再就业基地,资金实行股份制,由当地政府、工会帮扶中心、录用的下岗职工集资入股,各入股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实行公司制形式管理,各基地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滚动式经营。通过再就业基地创收的资金,一部分设立再就业基金,一部分注入帮扶中心作为扶困基金的经费积累,从而达到中心与基地协调发展,这样即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同时也使帮扶中心的资金细水长流,源源不断。锡盟工会在“中心加基地”的模式中已大胆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建立完善的扶贫帮困机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就业难、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工会组织应该认识到帮扶救助困难职工不是短期行为,临时救济,而是一项长期的稳定的能够发挥长效帮扶功能的帮扶体制,必须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建设,不断构建困难职工帮扶长效运行机制的工作思路,以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的工作职责,规范的工作程序,专业的工作队伍,全力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和生活的最低需要问题,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体系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

3、帮扶中心要围绕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工会的中心工作,广大困难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切实体现出帮扶中心救急济难、排解矛盾、拾遗补缺、方便快捷的工作特点,要成立工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帮扶中心工作,定

第三篇:关于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关于完善在工会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更好的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根据全总工保字(2005)11号和豫工劳(2005)3号文件要求,文秘部落市总工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就我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市、县区两级总工会共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两个,其中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于2003年5月15日,按照全总的标准建立,并通过了省总的合格验收。xx县总工会建立的是困难职工培训中心,侧重于对困难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设立了困难救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健康咨询、农民工权益维护等窗口,对困难职工实行“七位一体”的直面式服务,专设了职工热线电话“12351”,加大对参加工会组织的职工和农民工的帮扶力度。至目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接待职工12000人次,实施帮扶1120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漯河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帮扶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工作定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帮扶中心作为服务困难职工的窗口、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实施送温暖工程的载体,多年来为广大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好事,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生活难、住房难、诉讼难等实际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帮助、扶持困难职工的新举措,为困难职工脱贫解困提供了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全方位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仅靠工会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快捷地解决每一位求助的困难职工问题,不要说中心,就是举全会的人力和财力,恐怕也难以满足职工的需求。因此xx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定位于“拾遗补缺、救急济难、快捷服务”,拾遗补缺就是既要补政府社会保障的遗和缺,也要补基层单位的遗和缺。解决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困难职工解愁,才是帮扶中心应该做、也必须做好的工作。

三、帮扶中心工作情况

xx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充分履行维护职能,以建立“五项机制”为抓手,以解决“六难”问题为主题,加大对城镇下岗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就业救助机制,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一是小额借款帮助再就业。我们通过对职工个人和困难群体进行小额借款扶持,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两年来,帮扶中心累计借出资金126万元,累计帮助下岗职工850人。二是建立基地深化再就业。我们通过创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广泛开发再就业岗位,吸纳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帮扶中心共建立了8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集中帮助650人重新上岗。三是开展培训服务再就业。帮扶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面对下岗、失业职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仅2004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80人次。四是开展活动促进再就业。帮扶中心共开展大型用工洽谈会2次,另外4次深入到下岗职工多的困难企业,开展以“送岗位到企业”为主题的专项用工洽谈会,共提供用工岗位2547个,492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2、建立就学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一是每年“六一”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庆六一,帮扶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活动”,对不满14周岁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救助。2004年共有469名困难学生得到了救助,救助金额39396元。二是成立了“扶贫助学互助会”,每年对应届和往届特困大学生进行救助。截至目前亩,共救助特困大学生81名,救助金额6.01万元。去年又协调市移动公司捐款5万元设立了“移动助学金”,为5名考入重点院校困难职工子女每人提供4000元的经济资助,直至完成学业。三是我们协调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困难中小学生,给予学杂费70%的减免。全市对困难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减免人数为1272人,减免金额为17.09万元。

3、建立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

一是建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在市、县区两级总工会的协调下,建立“特困职工就医优惠医院”12家,为困难职工提供医疗救助。至目前,共为6188名困难职工减免医疗费131.7万元。二是开展义诊活动。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义诊活动,为困难职工实施医疗帮扶,已形成制度。仅在2004年开展的“健康春风”义诊活动中,为511名困难职工进行了免费身体检查,义诊金额达11万多。三是协调成立了“特困职工购药定点优惠药店”。凡是持有市总工会发放的《特困职工证》的职工,购药可享受5%的价格优惠。四是困难救助。对于患大病的困难职工,符合要求的,给与相应的现金补贴。至目前,已救助126人,救助金额9.31万元。五是健康咨询。在帮扶中心内设立了健康咨询窗口,加强日常医疗救助。

需要上万元,对于他们本身来说绝对是负担不起的。但是为了子女的未来,东拼西凑借来了学费,家里也就一贫如洗。

4、因单亲收入低所致。

在单亲家庭中,一个人收入有限,不但要承担子女的抚养费,还要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生活上更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5、患大病所致。

众所周知,现在医院的医疗费用十分昂贵,不用说下岗职工,就是有稳定收入的职工也难以承受。患伤风感冒之类,到医院也需要数百元治疗费,如果是大并重病,其治疗费用对于下岗职工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

对于来访的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倾心竭力地进行帮扶救助,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如富利达公司职工王爱云夫妇下岗多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加之女儿考上大学,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帮扶中心给与其2000元小额借款,扶持她做起了生肉加工生意;每年向她女儿发放助学金1000元,帮助完成学业;逢年过节,帮扶中心还要对她进行走访慰问,给与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如今,在王爱云的努力下,生意红红火火,完全脱离了贫困,女儿毕业后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每当她提起工会,总是激动得泪流满面:要不是工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工会的恩情。吕毛是冶金厂特困职工,因无钱买房,常年在沙河上的一条小船上居祝双节期间,帮扶中心救助他400元钱,帮他度过了一个温馨的春节;节后,我们又积极与房管局联系,协调他享受了财政差额贴补的廉价租房政策。现在吕毛逢人便说:帮扶中心帮了我的大忙,工会真是我们职工的娘家人埃

两年来,帮扶中心急为困难职工所急、想为困难职工所想、帮为困难职工所帮,切实解决了与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党委政府与职工群众的绿色联系通道。困难职工在感激工会的同时,更是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八、存在问题

1、资金筹集难。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工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但是现在帮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金来源渠道,制约了工会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2、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

3、帮扶力量有限。作为社会团体,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帮扶的力度不够,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与扶贫救助。

八、建议

1、最大限度的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帮扶中心的所有工作,是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排忧解难,政府理应支持。当然,要使领导认识上取得一致,工会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大力宣传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来自企业和职工群众实际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帮扶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以工作实绩不断取得党和政府的认可。

2、形成帮扶中心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目前,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工作领域宽、政策性强、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要不断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信息支持。同时帮扶中心与工会各部门之间,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合力,共同帮扶困难职工。

3、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要通过政府拨款、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争取政府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努力拓宽资金和物资筹措渠道。工会要加大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投入力度,拿出必要的经费用于帮扶中心。

4、建立帮扶中心工作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制度。帮扶中心要建立信访接待、职业介绍和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项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二要配备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帮扶工作队伍,将一批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群众工作经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帮扶工作队伍中来。三要加强对帮扶中心的组织领导,工会主要领导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帮扶中心工作,对职工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必要帮助。

第四篇:关于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关于完善在工会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更好的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根据全总工保字(2005)11号和豫工劳(2005)3号文件要求,市总工会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就我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长效机制建设工作

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市、县区两级总工会共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两个,其中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于2003年5月15日,按照全总的标准建立,并通过了省总的合格验收。xx县总工会建立的是困难职工培训中心,侧重于对困难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设立了困难救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健康咨询、农民工权益维护等窗口,对困难职工实行“七位一体”的直面式服务,专设了职工热线电话“12351”,加大对参加工会组织的职工和农民工的帮扶力度。至目前,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共接待职工12000人次,实施帮扶1120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漯河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帮扶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工作定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帮扶中心作为服务困难职工的窗口、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的阵地、实施送温暖工程的载体,多年来为广大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好事,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生活难、住房难、诉讼难等实际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组织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帮助、扶持困难职工的新举措,为困难职工脱贫解困提供了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全方位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仅靠工会一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快捷地解决每一位求助的困难职工问题,不要说中心,就是举全会的人力和财力,恐怕也难以满足职工的需求。因此xx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定位于“拾遗补缺、救急济难、快捷服务”,拾遗补缺就是既要补政府社会保障的遗和缺,也要补基层单位的遗和缺。解决困难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帮助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困难职工解愁,才是帮扶中心应该做、也必须做好的工作。

三、帮扶中心工作情况

xx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充分履行维护职能,以建立“五项机制”为抓手,以解决“六难”问题为主题,加大对城镇下岗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1、建立就业救助机制,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一是小额借款帮助再就业。我们通过对职工个人和困难群体进行小额借款扶持,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两年来,帮扶中心累计借出资金126万元,累计帮助下岗职工850人。二是建立基地深化再就业。我们通过创办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广泛开发再就业岗位,吸纳下岗职工重新就业。帮扶中心共建立了8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集中帮助650人重新上岗。三是开展培训服务再就业。帮扶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面对下岗、失业职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仅2004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680人次。四是开展活动促进再就业。帮扶中心共开展大型用工洽谈会2次,另外4次深入到下岗职工多的困难企业,开展以“送岗位到企业”为主题的专项用工洽谈会,共提供用工岗位2547个,492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2、建立就学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一是每年“六一”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庆六一,帮扶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活动”,对不满14周岁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救助。2004年共有469名困难学生得到了救助,救助金额39396元。二是成立了“扶贫助学互助会”,每年对应届和往届特困大学生进行救助。截至目前亩,共救助特困大学生81名,救助金额6.01万元。去年又协调市移动公司捐款5万元设立了“移动助学金”,为5名考入重点院校困难职工子女每人提供4000元的经济资助,直至完成学业。三是我们协调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切实解决困难职工

第五篇:福利厂困难残疾职工帮扶机制的调查报告

福利厂困难残疾职工帮扶机制

的调查报告

残疾职工作为公司职工的组成部分,在和谐企业建设过程中,应当优先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残疾职工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在企业建立健全困难残疾职工的帮扶机制十分必要,这完全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福利厂作为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载体,在集团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早在几年前积极大胆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福利厂按照残联【2014】105号《关于开展调研报告大赛的通知》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经研究决定:确立了“完善困难残疾职工帮扶机制”的研究课题,我们通过剖析现状、座谈走访、数据统计和典型分析,较为准确的把握了福利厂困难残疾职工形成的原因、深入探研帮扶对策,取得了“掌握情况、总结经验、明确方向”的积极效果。

一、 当前福利厂残疾职工面临的主要困难

福利厂现有职工1087人,其中残疾职工685人,

占到职工总数的63%。根据我们调查了解,造成残疾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1、家庭负担过重,生计困难。我们调查发现,福利厂残疾职工配偶基本上是“农业户口”,她们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这部分残疾职工家庭属于“单收入”家庭,而且还是双子女家庭(国家在实行计划生育时,残疾人家庭允许生二胎),他们子女恰巧处于求学阶段,家庭花销必然很大。全家仅靠残疾职工一人收入

维持生活,其负担不言而喻。如残疾职工张某某,妻子无工作,女儿上山东某艺术院校,仅学费一年就是17000元,而他的年收入还不足16000元。像张某某这样情况的残疾职工全厂有10多人。

2、药费昂贵,自付困难。调查中我们发现,残疾职工自身免疫力较底,他们患疾病的概率要比一般职工大得多。虽然福利厂给职工上了“五险一金”,残疾职工也全部纳入到医疗统筹范围,但有些医药费不在报销目录,一些特殊病情的特殊药、进口药等医药费支出,均由职工本人承担。比如心肌梗塞介入治疗后要服德国生产的一种叫“波立维”的药,每片14元,最少服用一年。近年来,福利总厂职工患心肌梗塞、脑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特殊疾病的人在不断增多,不少患有心肌梗塞、脑梗的职工为了保求生命,实施了介质治疗,上支架、导流等,这些医药费用十分昂贵,多则十七

八、二十万元,少则也在两三万元,福利厂赵某某突发脑梗,紧急送到山大一院,经过全力抢救不但脱离了危险,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八个月后重返工作岗位),其代价是16万元。亲戚朋友为了保全赵某某的性命不惜重金,出院后他就发了愁,这些钱终究还是要还的,这是造成赵某某家庭困难的最直接原因。

3、文化素质底,再上岗难。福利厂离岗职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因为患病、生育等原因,职工请假长休。二是一些分厂生产任务不饱满,不得不给职工放假,有些职工借此开始休长假。三是职工自行请假长休。上述职工长休惯了,已经不适应企业的

生活,而且他们年龄多在40~50岁之间,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不高、学习掌握新技术慢。这部分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闲置在家,但是迫于生计,他们近年又有重新上班的意愿,但是苦于找不到适合的岗位,而被搁置了以来。

4、住房环境差,住房紧张。福利厂职工住房大多是集团公司调配的住房,职工居住较为分散,而且相当一部分职工没有享受国家福利分房政策,不少人还居住在

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平房,条件十分简陋,居住环境很差。如福利厂姜某某居住在平房,因年久失修,房子已成了危房,遇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多次与房产部门交涉,终因姜某某居住的这排平房仅住着他一个职工,房产部门放弃了修葺计划,只能给姜家小补小修,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残疾职工帮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福利厂在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领导重视,把解决困难职工的生计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二是建立了定期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的制度,坚持逢年过节、助残日等重大节庆时节,两级工会组织都要对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一次普遍的走访慰问活动,同时还不定期地对特困残疾职工进行个别走访慰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建立了一套公司困难职工救助机制,我们按照公司困难职工的划定标准,每年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一次困难职工拉网式摸底登记,在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的同时,及时更新困难职工的个人信息,做到既不

使标准扩大,也不遗漏一个困难职工,真正把公司党政对困难职工的关怀送到他们心上。现在,每年福利厂对公司级困难职工救助3次,每次救助金额达到20余万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矛盾,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认为,这种救助式的帮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困难职工家庭的现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滋生个别职工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

上述状况的成因,大致如下:

1、困难职工救助机制还不够完善,要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困难职工造血的帮扶机制,而不是单纯的救助机制。对于困难职工,福利厂还是停留在逢年过节、遇事碰情时节的“走一走”“看一看”的层面,这个层面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福利厂的困难职工就不能仅靠这一层面,更多是深层次的帮扶。今后我们要在建立困难职工造血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对特殊困难职工的、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老帮扶对象”,不在停留于“应急式救助”,而是要形成造血机制。

2、认识上还存在偏差。一些同志认为,福利厂职工困难不是因为政策造成的,而是由于体制和职工自身原因造成的。只要按照上级的“吆喝”,走访走访慰问慰问,也算尽到了责任,职工有困难只能自己想办法克服。特别是残疾职工,主要的落脚点还是应该放在家属亲戚上面,而不应麻烦企业。这种“独善其身”的思想是极为错误的,与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格格不入,必须根除。

3、目前,福利厂残疾职工困难呈现出多样性。残疾职工的困难多种多样,有的是因病致穷,有的是收入偏低,家庭无经济来源致穷,还有的是天灾人祸致穷。不同的成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救助手段

和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4、救助资金投入不足。帮扶工作,关键是钱。虽然福利厂职工都进入社会养老保险,解除了他们后顾之忧,医药费进入医疗单位统筹,保证了大多数职工的基本医疗。但是救助资金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救助资金投入还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 加强对残疾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思考

建立健全福利厂困难残疾职工帮扶机制,必须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帮扶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创新思路,不断寻求新途径、探索新办法。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网络。一是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福利厂困难职工绝大多数是残疾职工,把残疾职工工作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列入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建立考核机制;二是要加强残疾职工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门机构,配备日常办公设备,建立健全困难残疾职工信息库,实行信息化管理;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选拔一批责任心强,有能力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干部队伍中来。同时要加强大培训力度,打造成一支既善于管理、又热心服务的工会干部队伍。

2、建立帮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一是要建好特困残疾职工档案。组织相关部门逐人入户排查摸底,准确、全面地采集特困残疾职工信息,建立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健康状况、家庭生活现状、服务项目等内容的帮扶档案,区分困难类别,界定帮扶标准,为实施特困残疾职工分类帮扶提供依据。二是要建立定期走访制度。根据特

困帮扶对象不断发生变化的特征,对帮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要联合工会、人力资源等部门,坚持每一季对特困参加职工进行摸底核实,对经济状况改观的进行调整,将新增的特困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三是要加强困难残疾职工管理,服务要责任到人,建立好联系人责任制度。

3、设立帮扶基金,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实行有效帮扶,资金是关键,必须把落实帮扶资金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4、加大输血式扶贫力度。在做好普查登记工作的同时,让有限的救助资金最大效益的发挥作用。

5、创新帮扶工作形式。在开展互助活动时,对贫困残疾职工基本情况进行登记的同时对各自的特长也要登记,以便让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残疾职工开展有偿服务,实施自救。

建立和完善困难残疾职工的帮扶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兄弟部门的积极配合,福利厂作为厂办残疾人福利工厂,要以这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总结,借鉴经验,大胆实践,为探索出一条帮扶困难职工的新机制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科室不良事件年度分析下一篇:口腔门诊护士工作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