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学设计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诫子书教学设计范文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2.2.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不长,对文言文的文体知识、写作特点、论证推理要有初步了解。应联系学生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所以文章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本篇课文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教学中可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并积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和情趣。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读顺课文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学生自由散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 (1)难点预见。 A.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

(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B.句子: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2)处理措施:

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师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法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句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3.总结交流。

(1)四人一组互相翻译课文,交流指正;

(2)选具有代表性的两篇译文评讲,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四、研读,赏析文章 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由此引申: 1.集体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淡泊、立志、惜时。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A.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

读。(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 (4)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原文(自背—互背—齐背)。

(5)问题引申: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实例及社会家族式贪污腐败现象 ,自由交流感想。指定优秀代表发言)

五、朗读,积累词句

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思考完成下列任务: (1)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个人回答)。

(2)由这些警句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

警句推荐: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淡性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六、作业设置

背诵全文,积累文课文中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于读书笔记上。 结束语:

《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古往今来,抒发人间真情的诗词浩如烟海,或抒爱国之情,或赞亲密友情,或歌殷殷亲情,或咏浓浓乡情„„请同学们查找历代歌咏人间真情的诗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一周后在班内开展一次以“人间自有真情在”为主题的诗词诵读活动。

【板书设计】

治学→(静)

正诫子书

论证修身→(躁) 情真意切

反 惜时→(悲)



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第二篇:《诫子书》教学设计

设计者:杜静 审核人:郭青 日期:2016.8.9

一、 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三、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四、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听说过他的哪些文章?――《出

师表》、《隆中对》。这两篇文章中的诸葛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概括一下。(找生谈。明确: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足智多谋等)。教师总结:千古良相诸葛亮,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上导语。)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 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一共有七步:

1、解题:“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此为题,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屏幕出示一些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字的读音和节奏

5、学生齐读全文。

(说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的方法之一。通过范读、自由阅读、速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内容,理清结构。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有效地利用,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教师要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BCD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A的简洁精警),如: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让学生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同学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这个问题,要从原文中找依据。 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治学正(静)---修身反(躁)}两方面论证。

(说明:弄清楚了中心论点和论证内容也就基本疏通了课文,而这一切都是学生依据课文讨论、探究的结果。设计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已经列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要紧贴文本,思考并组织运用语言来回答的过程,就是锻炼自己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过程。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相结合。)

(四)精读品味

1、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说明:这一问题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好这个问题,才能充分了解诸葛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对后辈的劝勉之意。通过疑难共解、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

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是否关系?

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

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说明:这一问题由学生自由发言。这一问题的设计在于指导学生在分析问题中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感悟对象的深刻认识。也从诸葛亮的教诲中汲取力量,砥砺意志。这不仅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内化。学生应该反复在品读这四句名言中去感悟、去发现。)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

3、朗读,积累词句: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题,是要求学生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课文中有所领悟,有所借鉴,在品德培养、学业立志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启发学生谈论的角度不要拘泥,最好结合自身的特点,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说出深度。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谈收获,谈心得,谈所悟,谈感慨,谈反思,要学会思考,学会自省。)

(五)内容回顾,课堂小结。这个环节我采取让学生谈收获的形式来进行。学生可以从写作特点上也可以从思想内容上来谈。 (1)学习精辟严密的论证。

(2)从总结作者写这封家书的用意中感受诸葛亮的高洁的人格魅力。

(六)拓展延伸

提供给学生关于修身、惜时、立志等古今名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熟读。 警句推荐: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

(七)布置作业。

第三篇:《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步入初中已经近一个月了,我想,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学习进步、成才成学了。那么,怎样才能成功成才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高人他就是蜀汉名相,智慧化身诸葛亮.相信通过和他的饿对话,你一定在学习和修身养性方面有很多收获! (板书<诫子书>)

【课件第一页】

(二)明确目标

【课件第二页】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1.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 2.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

(四)多层次朗读

【课件第三页】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课件第四页】 (2)注意词句停顿。

2、提示长句停顿。

【课件第五页】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3、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读。

(五)疏通文意:

【课件第六页】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小组合作,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长整理准备发布.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 (1)巩固强化: 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2)处理措施:

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师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以4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六)研读赏析:

【课件第七页】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分别找出原句.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 ,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课件第八页】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

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 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

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理想吗?

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

第五课:增值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

第六课: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

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治性”。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

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 ,意与岁去”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

(4)在研读赏析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再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课件第九页】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是个早熟的人才,从小聪明伶俐,诸葛亮清醒地认识到儿子成长过程中的隐患,太容易骄傲了。蜀国后期,国势衰颓,后继无人。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是多么盼望儿子能快些长大,成为国之栋梁,所以他写给儿子的信应该是语重心长,谆谆教诲。

这封家书虽然只有八十六个字,但问世之后却天下闻名,广为传颂,人们被诸葛亮的智慧所深深地折服,请大家用赞赏的感叹的语气齐读,读出一位慈父的殷殷期盼。

(七)名言积累:

【课件第十页】

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思考完成下列任务:

如果你从中学习的一两句送给你在座的同学,你会送给谁?

(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个人回答)

示例:我把“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送给----,因为他贪玩,耽误了学习。

示例:我把“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一句送给---,因为他在学习方面太懈怠,太懒散。

示例:我把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送给自己,因为我有时一考不好,就精神颓废,没有信心好好学习,这一句能激励我胜不骄,败不馁。

本文词源意丰,字字珠玑。我们经常说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下面请大家换种心灵,选几句自勉自励的话写在课本上。真正的智慧可以穿越时空,让这些经典语句永驻我们心中,伴我们行走一生,让我们在深沉的诵读中记住这些名句 (八)我读我悟。

【课件第十一页】

读文读人读自己。

字里行间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与大家共享

示例:我要做一个淡泊名利,有远大目标的人。

我要做一个

的人。

(九)教师寄语

课件【课件第十二页】

三句话和同学们共勉:大志成大学成大才,小志成小学成小才,无志不成学不成才。大志就是与历史潮流一致的志向。祝愿同学们早立大志,静心读书,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大才!

(十)自然成诵

【课件第十三页】

诫 子 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非澹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弛,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四篇:《诫子书》教学设计

诸葛亮

教学过程:

一、趣问入题识诸葛: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涿鹿中原,一时出现了无数英雄豪杰”。那么,在三国这段历史中,你最喜欢哪个英雄人物?为什么?(学生针对自己喜欢的人物评说)

教师屏幕展示:“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学生听读完后,猜猜诗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学生回答诸葛亮) 教师屏幕展示:简介诸葛亮。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标题《诫子书》,该如何理解?(点清“诫”和“书”的含义)教师明确:诸葛亮告诫和规劝儿子的一封信。

二、诵读经典品韵味: 1. 配乐范读感其韵律。

教师配乐范读朗诵,学生听读,并用“/” 划出朗读节奏。(读完展示全文节奏划分)

2. 自读评价品其文味。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明个别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完后,试从准 确度、节奏性、流畅性、感情度四个维度予以评价,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3. 齐声诵读悟其意旨。

三、释词译句晓文意。 1. 学生自读译解全文。

方法点拨:首先: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独立自行疏通文意;然后,同桌或 前后双向交流,将彼此之间不理解的词句讨论明确并解决;最后将经过以上两个步骤尚未解决的问题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注出来,不理解的词画“○”,不理解的句子画“—”。

2、教师出题检测问题。

摘录重点词句,检测学生自学成果。

3、指明学生翻译全文。

4、学生比赛背诵美文。

四、字里行间觅真义。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文章开头提及“君子”两字, 言外之意是诸葛亮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做一个真正的“君子”,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用“君子应该是一个„„的人”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君子的样子。(用原文的话和自己的话说都可以。)

示例:君子是一个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或者,君子是一个懂得以宁静修身正己,以节俭培养品德的人。

„„

教师话语:君子在这篇文章里有着众多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其实概括起来就三个词:修身养德,立志成才,惜时好学。那么这三个词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教师引导并明确:因果或者是条件关系。(板书)

2、《诫子书》中的“诫”字有告诫和劝勉之意,文中哪些词句流露出了这层意思?请细细品读,用心揣摩,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将这类词句找出来并批注。

示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两个“不”构成了双重否定,语气强烈的传达出了诸葛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规劝之意和拳拳之爱。

„„

3、在规劝和告诫儿子的过程中,诸葛亮从修身养德提到立志成才,从努力学习关涉到珍惜时间,其中一定有一点让你感触颇深,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或者是联系历史人物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

学生自由表述。

教师屏幕展示补充学生知识: (1)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坚守志向的精神让人钦佩和感动。

(2)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追求内在精神的完善超越了外在物质生活的享受,其志趣高远清雅,脱俗不凡。

(3)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人格的独立和高傲,志趣的脱俗和悠远,令人心向往之。

(4)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将时光比作滔滔流水,生动形象,发人深省,劝告后生们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5)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在告诫人们要树立志向,博闻强识,才能实现梦想,成就一番事业。

教师总结:诸葛孔明给儿子的这封信虽然已历经千年,但是它的意义和价值却能够穿越时空,激励我们这些后人修身养德,惜时好学,立志成才,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诵读美文,让《诫子书》化为自身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五、板书设计:

修身养德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为一个君子: 立志成才

惜时好学

六、布置作业:

1、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名言警句。

2、书面疏通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3、完成《学习之友》相关练习。

第五篇:《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熟读成诵。 2.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内容,精确翻译句子。 3.理解父对子的殷殷期望,感悟情感,升华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朗读音频 【教学步骤】

A.激趣导入

a.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三国时期,群雄并起,问鼎逐鹿。请问,你最喜欢哪位英雄?为什么?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的谆谆教诲。

a.解题,介绍背景

1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b.简介作者

诸葛亮(181—234),名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号卧龙先生,谥号武乡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其代表作品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和《诫子书》。

c.出示学习目标 (见教学目标) B.听读课文,感音悟调

a.学生听录音,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正音) b.学生听录音,注意词句停顿,感知语调。(正调) c.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C.初读文本,培养语感 a.叫生读课文,感悟语感。 b.齐声朗读课文,加强语感。 D.品读赏析,理解内容

a.读句子,理解文言字词,翻译句子。(ppt) E.问题探究,升华思想 a.探究问题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4.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b.课堂练习(ppt)

c.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有什么收获。 F.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2 a.说出立志修身、勤学、惜时的名言警句。 b.作业:

1.选读诸葛亮的故事,整理与他有关的名言俗语,感悟其思想。 2.搜集有关“立志、勤学、惜时”的名言警句,下节课与其他同学共享。 板书设计

3

诫子书

立志 学习 惜时 静(正)←→躁(反)

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诫子书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诫子书教案范文05-20

诫子书免费范文05-20

诫子书全文范文05-20

诫子书比较范文05-20

诫子书答案范文05-20

免费诫子书范文05-20

名师诫子书范文05-20

诫子书教学设计07-31

诫子书教学案06-20

诫子书教案设计06-21

上一篇:诫子书书下注释范文下一篇:科创社活动计划范文